活動標題
- 環保部負責人答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活動描述
-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定於3月15日(星期五)下午3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將就“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3月15日(星期五)下午3時15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將就“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屆時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2013-03-15 14:26:56
- 中國網:
梅地亞中心不大的多功能廳裏顯得熙熙攘攘,記者們早已就座。中國網直播人員已經準備就緒。
2013-03-15 14:27:08
- 主持人王效雲:
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人大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最後一場記者會現在開始。今天我們榮幸地邀請到環境保護部吳曉青副部長,就“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回答記者們的提問。
2013-03-15 15:17:38
- 主持人王效雲:
吳部長還帶來幾位司長同時出席記者會,我介紹一下:污染防治司趙華林司長,環境影響評價司程立峰司長,環境監測司羅毅司長,自然生態保護司莊國泰司長。
2013-03-15 15:17:46
- 主持人王效雲:
現在請吳曉青副部長作簡短致辭。
2013-03-15 15:18:07
- 吳曉青:
謝謝主持人。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環境保護部對各位記者長期以來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支援和理解表示衷心感謝。我和我的同事都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記者會,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問題。環境保護工作的有關情況和背景材料已經發給大家了,材料也比較全面,我就不再贅述。我們還有一個開場白,這裡也不再照本宣科地念了,想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我們記者朋友們,所以在這裡先利用一點時間集中回答一個現在公眾普遍關心的,也是這次“兩會”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也是我們記者朋友們普遍要提的一個問題,就是由霧霾引起的大氣污染問題。
2013-03-15 15:18:17
- 吳曉青:
我準備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是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二是究竟應該怎麼抓緊治理和採取措施。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反覆出現霧霾,大氣污染十分嚴重,給工業生産、交通運輸和群眾的健康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這些問題的産生表面上看有不利氣候條件的這一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我們認為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我國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所積累環境問題的顯現,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産能過剩、佈局不合理、能源消耗過大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持續強化,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築工地遍地開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夠,主要的大氣污染排放總量遠遠超過了環境容量等多種原因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的霧霾不斷發生,不但冬天有,夏天也時有發生,尤其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出現的頻次和程度最為嚴重。
2013-03-15 15:18:37
- 吳曉青:
分析來看,在這三個區域,雖然國土面積僅佔我國國土面積的8%左右,卻消耗全國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生産55%的鋼鐵,生産40%的水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的排放量均佔全國的30%,單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區的5倍以上。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既加劇了PM2.5的排放,更加重了霾的形成。監測表明,這些地區每年出現霾的天數在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
2013-03-15 15:25:01
- 吳曉青:
由此可見,我們已經為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如果我們不儘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不儘快調整産業結構,不儘快改變我們落後的生産和生活方式,要想減少霧霾、改善空氣品質將非常困難。所以,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需要我們做的是儘快採取行動,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有所作為。為此,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而且有的工作已經做了,有的是今後一個時期需要抓緊做的。
2013-03-15 15:25:05
- 吳曉青:
一是繼續實施好第二階段的國家環境空氣網的建設。繼去年全國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建成之後,今年我們將在全國116個城市建成440余個國家空氣監測點位。到今年年底,第二階段的建設任務完成之後,我國將有190個城市近950個監測點位組成的國家空氣監測網投入運作,並且實時發佈監測數據。這對人民群眾及時、真實、準確的了解當地的空氣品質,切實保障身體健康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治理大氣污染提供科學的依據,更為重要的是,為地方各級政府下決心治理大氣污染提供有效的監督手段。
2013-03-15 15:29:00
- 吳曉青:
在這裡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今年內我們將督促國控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監測資訊向全社會公開,這項準備工作已經開展。國控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監測資訊的公開便於公眾獲取全面、及時的企業污染物排放資訊,我們環保部門也將依法做好監督性監測工作,同時接受社會的監督。這是我們今年要開展的一項工作。
2013-03-15 15:29:12
- 吳曉青:
二是我們更要突出重點地抓好重污染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已經邁出了實施空氣品質標準這一大步,但是我們僅僅邁出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小步。我們必須針對重污染地區出重拳、用猛藥,而且還要打組合拳,加強治理。
2013-03-15 15:29:26
- 吳曉青:
首先,在這些地區實施大氣污染物的特別排放限值。我們已經在2月27日發出公告,從今年開始在重污染區域,對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業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污染治理史上最嚴厲的一項措施。在此之前,環保部僅在太湖流域使用過特別排放限值。特別排放限值的實施將從源頭上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的新增量,為治理大氣污染提供有效的倒逼手段,也有利於加快這個地區的産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
2013-03-15 15:32:18
- 吳曉青:
其次,在這些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我們將按照“十二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確定煤炭消費總量的中長期控制目標,嚴格控制區域的煤炭總量消費。“十二五”期間在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山東城市群開展煤炭總量的控制試點。
2013-03-15 15:35:24
- 吳曉青:
第三,在這些地區進一步深化機動車污染治理。我們已經報請國務院批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提前實施國四標準,北京提前實施國五標準,我們及時鼓勵廣州、上海等城市提前實施更高的國家排放標準。而且我們會督促其他城市也按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加快機動車污染治理。
2013-03-15 15:35:34
- 吳曉青:
第四,在這些地區加強區域污染聯防聯控。我們要儘快建立統一的聯防聯控機制、執法監管機制、環評會商機制、監測資訊共用機制和預警應急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大家從報紙上已經看到,各省市對這項工作也給予充分肯定和積極配合。
2013-03-15 15:35:48
- 吳曉青:
第五,在這些地區要進一步強化污染減排目標的考核和監督檢查。我們已經明確了這些地區的減排目標,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重點區域的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比2010年下降10%、10%、7%和5%。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PM2.5納入考核目標,而且在三區的PM2.5濃度要下降6%,我們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考核辦法,開展實施情況的監督考核,確保任務落實到位。這是突出重點地抓污染治理。
2013-03-15 15:37:32
- 吳曉青:
三是強化依法治理。積極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推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快落實大氣污染治理責任;確保環保部門一定要切實履職到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履行好環保部門在大氣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指導、協調作用;突出科學治理。我們現在面對的污染物和我們幾年前、十年前面對的污染物已經完全不一樣,更為複雜,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科技治理。
2013-03-15 15:44:46
- 吳曉青:
我們近期將出臺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並且已經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在近期出臺。今年要啟動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組織全國的科技人員重點研究符合我國國情的大氣污染治理策略和技術體系。我們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積極吸取國外成功治理經驗來推動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我們要推動全民治理,減少排放人人有責,這個責任首先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我們作為環保部門將做好宣傳、科普和引導工作,引導全社會提高環保意識,同時加強良性互動,發揮橋梁作用,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大氣污染防治。
2013-03-15 15:47:12
- 吳曉青:
説一千道一萬,關鍵是抓好這些措施,而且要落實到位。我們環保部門一定會依法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責任,要求別人去做的我們自己首先做到。最後還是這樣一個認識,藍天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一項重要指標,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真抓實幹,滿懷信心去做,下定決心去幹,充滿耐心去拼,我們就一定能夠打贏大氣污染治理的攻堅戰,不斷改善空氣品質,還人民一片藍天。謝謝。
2013-03-15 15:51:24
- 主持人王效雲:
謝謝吳部長,下面開始提問。
2013-03-15 15:51:33
- 農民日報和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今年人大會議期間,我們採訪了一位保潔員代表,她對我説,2005年從農村出來打工,為城市的清潔工作,工作了八年時間,每每回到家鄉看到農民生活環境沒有改善,她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我想這也是很多農民的共同感受,請問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比如説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方面,我們環保部門有何具體的措施?
2013-03-15 15:51:52
- 吳曉青: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力度,取得了積極進展。自2008年國家實行“以獎促治”、“以獎代補”的農村環保政策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達到了135億元,支援2.6萬個建制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範建設,一大批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5700多萬農村人口直接受益。但是當前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農村環保任務十分繁重,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聯合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治理工作,確保到2015年共完成6萬個建制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2013-03-15 15:53:31
- 吳曉青:
結合剛才記者説的,農村環境保護重點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進農村集中連片整治,通過深入實施“以獎促治”、“以獎代補”的政策,全力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加快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突出環境問題。二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把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的責任考核,落實地方政府農村環境保護責任。三是開展農村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推進基層監管能力建設,會同有關部門繼續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秸稈焚燒等專項執法檢查,將環境監察、環境監測和環境宣傳向農村延伸,積極推進鄉鎮環保隊伍建設,減少農村環境污染。
2013-03-15 15:57:05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國際線上記者:
接著剛剛霧霾的話題繼續向吳部長提問,此前有關部門曾經公佈霧霾治理的時間可能需要長達18年,請問這個期限的科學依據是什麼?未來相關的環保指數是否會納入官員的考核標準?
2013-03-15 15:59:50
- 吳曉青:
大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是一個難題,倫敦、洛杉磯等大城市也都曾經遭受嚴重的空氣污染困擾,經過艱苦努力才得以基本解決。我們必須要看到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能源消耗量大、機動車保有量在不斷增加,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大城市短期內還達不到新的空氣品質標準,我自己作為一個北京市民,同時作為一個環境保護工作者,心情和大家一樣,看到這樣的污染天氣也是心急如焚,都希望我們能夠呼吸上新鮮的空氣,看到藍天白雲。
2013-03-15 16:00:08
- 吳曉青:
為了早日實現這個目標,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加快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以控制PM2.5為重點,加大污染治理和減排力度,強化剛才説的那些措施,進一步提升環境品質。我們希望力爭在較短時間內緩解大氣污染嚴重的狀況。另一方面,我還是呼籲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轉變生産和生活方式,減少能源消耗。比如少開車,儘量採用公共交通出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北京空氣品質一定會越來越好。
2013-03-15 16:05:05
- 北京青年報記者:
我想問一下吳部長,前幾天習總書記參加代表團審議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説,網民檢測水質的標準是要看市長敢不敢下河游泳。您覺得網民提的這個標準有沒有道理,您有沒有考慮幫網民實現這個標準?謝謝。
2013-03-15 16:08:37
- 吳曉青:
我們注意到日前習總書記曾風趣地講,網民檢驗水質的標準是市長敢不敢下湖游泳。總書記的講話既反映了黨中央對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關心和重視,也反映了全社會對改善水環境的熱切期待,還反映了地方黨委、政府、尤其是一把手對水環境保護肩負的重大責任。近年來,儘管各地在水環境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但是目前確實還有一些河流、湖泊不適合游泳,部分地方水環境治理成效也不明顯。這既有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因素,也有當地政府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的影響。我曾經到很多地方考察水污染治理,我看到有些地方創造了很好的經驗,我們在遼河流域成功地改善了水環境品質,一些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提出“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的鐵腕治污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就很好地體現了把治污措施落到實處的要求。
2013-03-15 16:13:10
- 吳曉青:
下一步作為環境保護部門來説,我們將依法履行好職責,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同時我們將督促指導和支援各地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改善水環境品質,讓更多的河流、湖泊儘早適合游泳。
2013-03-15 16:16:04
- 香港商報記者:
我提的問題是關於環境污染治理的管理區域問題,環境污染是沒有地方區域分割的,但環境的治理確是按行政區劃的塊塊管理框架,這樣不單滋生了地方保護,也讓各地政策銜接不上。請問吳部長在打破地方保護方面有什麼新的舉措?
2013-03-15 16:16:52
- 吳曉青:
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環保工作的難點,也是我們的重點。2011年國務院召開了第七次環境保護大會,其標誌性的成果就是提出了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這為我們正確處理環境與經濟的關係指明瞭方向。脫離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離開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正確的經濟政策就是正確的環境政策。無論從中央到地方,我們都應該認真地貫徹好、落實好國家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無論是什麼樣的管理體制都必須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因為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來提高我們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來調整我們的産業結構,來擴大我們的內需,用生態保護來優化生産力的空間佈局,這樣才能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轉型。
2013-03-15 16:18:52
- 深圳衛視記者:
請問吳部長,深圳也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市,在您的心目當中覺得生態文明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子,這幾年深圳在這方面有沒有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另外一個問題,在近期有“毒大米”流入廣東,由於土壤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備受各界關注,我們環保部門最近有沒有一個最新的調查進展,未來有沒有一些針對性的舉措?
2013-03-15 16:22:32
- 吳曉青: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環保部鼓勵不同的地區,結合自身實際在生態文明建設這一領域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生態文明目標模式和有效途徑。為此,環保部先後五批在全國批准了71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深圳自2008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試點以來,努力探索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在社會發展、資源保障、環境支撐、生態安全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深圳市提出力爭到2020年成為城市格局合理、生態經濟高效、生態環境良好、生態文化濃厚、生態制度完善的生態文明典範。因此,我們鼓勵並支援較為發達的地區在生態建設上繼續做出探索、先行先試。所以,深圳在先行先試的過程中也取得一些初步成果。比如,去年對碳排放交易開展了立法、基礎測算等大量工作,碳排放交易有望在今年推出。垃圾減量分類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納入今年的立法。所以,深圳在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很好的嘗試,也為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了很好的典範。
2013-03-15 16:24:06
-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
最近內地關於環境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勁爆,有人認為是因為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之間存在很難調和的矛盾,請問吳部長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下一步環保部會不會扮演更加強硬的角色,會不會推動環保和地方官員的考核掛鉤?
2013-03-15 16:39:01
- 吳曉青: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並做出了全面部署。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立足環境保護,做好優化國土空間的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等工作,尤其是要加大大氣、水、環境污染治理力度,也包括垃圾、土壤的污染治理,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於一些治理措施和辦法,我剛才已經談了,所以不再重復。
2013-03-15 16:45:57
- 中國日報記者:
吳部長您好,您開始跟我們分享很多環保部下一步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的舉措,我想就這個話題問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到,國家在醞釀一個類似于幾年前啟動的水污染重大專項的大氣專項,用於研究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問題。鋻於目前的空氣污染形勢比較嚴峻,我了解到很多專家都在極力想促成大氣專項儘快啟動,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的進展?
2013-03-15 16:46:05
- 吳曉青:
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剛才鋻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講更多、更細的情況。我們現在治理大氣污染難度更大、困難更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現在面對的大氣污染成因複雜,我們既要對一次污染物進行治理和控制,還要對二次污染物進行控制;我們既要治理常規污染物,還要治理細顆粒物污染等新出現的大氣污染問題,難度非常大。為此,我們曾經收集發達國家大氣污染治理情況,比如歐美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以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為主,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開始轉向以治理細顆粒物PM2.5為主,取得了很好成效。但是對我們來説,中國國情決定了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們現在既要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更要加大治理細顆粒物PM2.5的力度,其複雜性可想而知。靠什麼呢?必須依靠科技。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所以,國家高度重視強化大氣污防控領域的科技支撐工作,長期以來不斷增加大氣環境領域的科技投入,在大氣污染防控領域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空氣品質保障以及我國大氣污染防控工作都提供了直接有力的科技支撐。
2013-03-15 16:49:04
- 吳曉青:
我國大氣污染的來源多,污染的因子多,污染的成因複雜,不同的區域污染物相互影響,並且各地能源結構和經濟發展的水準也不平衡,區域污染狀況差異大,使得我國大氣污染呈現出壓縮型、複合型、結構型的特點。因此,我們需要緊緊依靠科技,需要統籌各個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針對我國大氣污染防控需要,組織全國科技人員對大氣環境問題開展科學研究,重點突破大氣污染防治關鍵技術,創新大氣環境管理思路。
2013-03-15 16:57:03
- 吳曉青:
剛才你提到的確實是這樣,目前我們正在組織國內大氣環境科學界的知名專家和院士,已經開展設計前期論證工作,我們也積極協調國家有關部門,爭取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項目能夠早日啟動。
2013-03-15 16:57:14
- 台灣工商時報記者:
很多台資企業都在大陸投資多年,大多數都是製造業,請教一下環保部在這方面會如何協助和協調解決臺商在環保方面的問題?另外,台灣這幾年在垃圾資源分類和垃圾處理上有很好的成績,請問部長,有關兩岸在環保方面的合作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想法,認為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
2013-03-15 16:57:24
- 吳曉青:
關於台資企業污染治理的問題,請污染防治司趙華林司長來具體講一講這方面的情況。
2013-03-15 17:08:26
- 趙華林:
台資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經濟政策一樣,我們在環境保護領域和污染防治方面也是同等對待,對於台資企業的環境管理是和國內企業一視同仁的。當他們有問題的時候要幫助他們解決,使他們能夠符合國家的有關污染防治標準,這是第一個問題。
2013-03-15 17:10:24
- 趙華林:
第二,我個人感覺到台灣在工業化方面還是起步比較早,在大氣監測、垃圾回收處理、地下水監測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經驗。我們曾經有些專家學者都去訪問過,也想繼續在這方面加強兩岸的合作,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把我們的環境保護搞得更好。謝謝。
2013-03-15 17:10:38
-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請教吳曉青部長,城鎮化建設是中國下一步的重要抓手,有無數多的經驗證明,城鎮化的同時沒有環保化,請問吳部長在建設城鎮化和美麗中國的過程中,我們何時能喚回天高雲淡的大環境?
2013-03-15 17:10:48
- 吳曉青:
加快城鎮化建設是我國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重要機遇。當然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我們在加快城鎮化建設過程當中,應該更充分的體現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在賦予城鎮化建設更多經濟價值的同時,應該賦予更多、更有效的生態價值,這才能體現城鎮化建設的科學發展和協調發展。環境保護部門在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支援國家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將會依法履職,切實做好城鎮化建設相關的環境保護工作,汲取以往城鎮化過程中的一些教訓,使今後城鎮化發展更好、品質更高。謝謝。
2013-03-15 17:15:21
- 世界知識雜誌記者:
吳部長您好,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全球化的系統工程,記得曾經在採訪馬爾地夫國家大使的時候,他強烈地呼籲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一定要降低碳排放量,否則伴隨著溫室效應,他們將是全世界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國家。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將如何為世界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在剛才您的講話當中也提到,我國將建設440多個大氣監測系統,那麼我們整體的環境監測系統將如何與國際的先進水準接軌。謝謝吳部長。
2013-03-15 17:15:39
- 吳曉青:
你還是提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生態文明建設,一個是關於國家空氣監測網的建設。後面的問題給環境監測司司長一個機會,請他來回答。
2013-03-15 17:33:15
- 吳曉青: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生態文明建設在黨的十八大已經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所以環境保護部門將著力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體系和推進辦法。去年十八大召開期間,環境保護部周生賢部長已經做了説明,要抓緊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兩年多的研究,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已經廣泛徵求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意見,修改完善後我們會及時上報國務院。二是抓緊創新生態文明工作機制,立足環保,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著力解決損害群體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四是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勵機制,構建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五是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生態文明理念。
2013-03-15 17:33:33
- 羅毅:
非常高興能夠回答第二個問題。關於建設一個先進的大氣環境監測網路工作,環保部門高度重視。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就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十二五”期間為了完成在全國開展新的空氣品質標準的監測任務,我們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新空氣品質標準的監測網路建設任務。今年正在實施第二階段建設,明年和後年將實施第三階段建設。全面完成以後,到2015年底,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都將建成適應新空氣品質標準實施需要、能夠監測PM2.5等指標的先進城市監測網路,大概有1500個城市監測站點。另一方面,我們還在城市交界和大氣通道的地方,比如北京和天津的交界,北京和河北的交界這些地方建立一些區域空氣監測站,來反映大氣污染物輸送情況。這些區域站我們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設96個。三是在我們國家沒有受到過污染的地方,建設15個國家空氣品質背景監測站,目前已建成14個。到那時,我們國家的城市、區域和廣大的背景地區都具有國家的空氣品質監測站點。
2013-03-15 17:33:51
- 羅毅:
您剛才提到關於溫室氣體的監測,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已經在各個省會城市建立31個城市溫室氣體監測站,我們還將在下一步的區域站和背景站中建設溫室氣體的監測系統,同時這些系統都要向社會發佈相應的監測數據。我們還在背景站和區域站建設一批新的,包括有機物、重金屬排放物監測的儀器。到“十二五”期末,在我們國家能夠建設一個比較先進的、覆蓋城市、區域和背景的空氣品質監測體系。謝謝。
2013-03-15 17:34:07
- 南方都市報記者:
請問吳部長,前一段時間人大法工委的相關負責人説《環境保護法》的實施是目前法律實施中問題最多的一部法律,請問目前《環境保護法》的實施都有哪些阻力和瓶頸?另外,去年8月份已經向公眾公開徵求意見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至今都沒有通過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想問一下最新的進展。作為環保主管部門,您認為修正案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2013-03-15 17:36:13
- 吳曉青:
現行的《環境保護法》是1989年頒布的。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已經顯現出諸多不適應。我部已向全國人大提出了修改建議。目前,《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已于2012年8月由全國人大環資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現在全國人大法工委正在進一步論證修改。在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繼續審議《環境保護法》。我部將繼續配合全國人大法工委做好相關修訂工作,力爭使修改後的《環境保護法》可以有效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2013-03-15 17:48:32
- 中國黃金報和中國黃金網的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是關於重金屬污染的。很多重金屬是在有色冶煉或者廢舊電池中産生的鋅和砷,會長期隱藏在土壤中。環保部有沒有措施鼓勵這些企業回收重金屬,或者怎麼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屬?
2013-03-15 17:48:41
- 吳曉青:
國家對治理重金屬污染是高度重視的,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2011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央財政專門設立了重金屬污染防治資金。三年來,國家已經拿出了97億元支援重金屬污染治理,我們連續四年開展了以打擊重金屬違法企業為主的環保專項執法行動,全國31個省(區、市)政府近兩年已關閉了1000多家重金屬污染嚴重的企業。重金屬污染防治正在逐步推進,重金屬産業結構正在逐步優化。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重金屬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好在國家的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了,包括剛才記者提到的重金屬污染治理措施,以及一些重金屬回收措施等,尤其是在《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裏講到,在一些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要強化規劃考核,要將考核結果與領導幹部的政績掛鉤。通過實施綜合防控措施,我相信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一定能夠取得明顯成效。
2013-03-15 17:48:59
- 法制日報、法制網記者:
請問吳部長一個問題,現在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如何建立一個科學的環評體系,從源頭上避免“帶病”的項目開工?
2013-03-15 17:49:13
- 吳曉青:
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完善法律制度和提高環境標準,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只有通過法律、標準、政策等各方面措施,才能解決你剛才説的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
2013-03-15 17:49:47
- 主持人王效雲:
謝謝吳部長。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提問就到此結束。各位記者朋友,人大會議開始以來記者朋友們以飽滿的熱情參加新聞中心的各場記者會,採訪很辛苦,在此我代表新聞中心向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讓我們明年3月再相聚!再見!
2013-03-15 17:49:56
- 中國網:
本次直播到此結束,謝謝網友關注。
2013-03-15 17:50:07
圖片內容:
環保部負責人答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情況
新聞發佈會主持人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答記者問
國際線上記者提問
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出席發佈會
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出席發佈會
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出席發佈會
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出席發佈會
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
新聞發佈會主席臺
會後,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答記者問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lh/20130315-hbbdw_1363334527.mp4
圖片大圖:
環保部負責人答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網 董德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情況
中國網 董德
新聞發佈會主持人
中國網 董德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答記者問
中國網 董德
國際線上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德
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出席發佈會
中國網 董德
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出席發佈會
中國網 董德
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出席發佈會
中國網 董德
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出席發佈會
中國網 董德
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德
新聞發佈會主席臺
中國網 董德
會後,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答記者問
中國網 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