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
活動描述
- 2011年3月9日9:00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2011年3月9日9時,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堂已經響起鈴聲,提醒各位政協委員進入會場。大會即將開始。
2011-03-09 08:59:28
-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大會主持人 李金華:
各位委員,現在開會。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廖暉、帕巴拉·格列朗傑、董建華、張梅穎、李金華、林文漪、羅富和。出席今天大會的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上午的議程是繼續進行大會發言,會議有16名委員作大會發言。
2011-03-09 09:01:58
- 李金華:
首先請張大寧委員發言。請劉佩智委員準備。
2011-03-09 09:02:21
-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農工黨中央副主席、農工天津市主委、天津市政協副主席 張大寧:
我發言的題目是《社會事業投入要切實惠及廣大基層群眾》。前不久,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報道了雲南省福貢縣拉馬底村鄉村醫生鄧前堆,28年溜索橫跨怒江為兩岸村民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跡。這位鄉村醫生28年來有一個樸實的心願,就是“希望村子裏修一條能通車的橋”。這樸實的心願也代表著怒江兩岸村民們的願望。28年過去了,當地領導及有關方面不可能不知曉拉馬底村的情況,仍然沒建起一座能通車的橋,以解決兩岸群眾在求醫看病以及生産、生活方面的困難。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基層民生的艱難。
2011-03-09 09:02:35
- 張大寧:
在網路上,網民們就此發表了許多意見,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多一些民生意識和百姓情懷,積極主動地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等媒體報道了、披露了或等上級領導批示了,才消極被動地去做。
2011-03-09 09:03:41
- 張大寧:
這樣的故事不是個別現象。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事業相對滯後於經濟建設,形成了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不協調現象,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國用於教育、醫療、社保的公共服務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儘管已經達到了30%左右,但與世界上每人平均GDP3000美元和GDP3000—6000美元的國家相比,仍分別低13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差距依然很大。另據衛生部財務統計,政府給各級醫院的投入佔整個醫院收入的比例不足14%,一般都在7%—10%左右,遠遠不能滿足醫院的需要。
2011-03-09 09:03:57
- 張大寧:
我們在調研中還發現,社會事業發展一方面是投入不足,而另一方面是發展不平衡,提供的服務品質也不高。以文化投入為例,過去的十年間,我國文化事業費佔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從未超過0.5%,低於世界上一般國家1%左右的水準。就這些有限的資金,70%以上用於城市文化建設。投入城市的資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用於建設大型文化設施,有的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老百姓很難從中得到實惠。而投入農村文化建設的錢本來就少得可憐,提供的服務和産品往往脫離農村基層實際。有些文化走訪基層活動,群眾常常是“被服務”、“被娛樂”,送去的一些電影不受歡迎,送去的圖書也常常不對路子,少人問津。因此,如何把錢花對、把錢花好、把錢花在刀刃上,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1-03-09 09:04:09
- 張大寧:
為此,建議:一、完善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的供給,逐步提高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在“十二五”期間及以後更長一段時間,對於政府公共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例及逐年增長的幅度,應作出剛性規定,為社會事業發展和實現“保基本”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撐。
2011-03-09 09:04:54
- 張大寧:
二、加強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的管理,改變“管錢”、“管項目”的做法,把工作重點放在科學規劃、制定規則、完善政策,為社會事業的發展營造公平、順暢的環境。三、改革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供給模式,通過政府招標採購、特許經營、合約出租、政府參股等形式,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分由市場主體承擔。四、開放經營性公共服務市場,清除社會資本進入障礙,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環境,打破傳統公共産品生産、供給的壟斷狀態。
2011-03-09 09:05:06
- 張大寧:
五、建立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合作關係,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通過稅費減收、財政轉移支付等多種形式,推動和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基本公共服務。我們看到,國務院提交本次“兩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的安排有了新的突破。我們希望,各級政府把增加投入與改革、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結合起來,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使各項社會事業在“十二五”時期有長足的進步,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2011-03-09 09:05:15
- 李金華:
現在請劉佩智委員發言。請繆合林委員準備。
2011-03-09 09:05:27
-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劉佩智: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切實保障食品安全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中國人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六件與吃有關。由溫飽及小康,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2011年1月,《小康》雜誌發佈的年度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報告顯示,近七成公眾對食品“沒有安全感”。
2011-03-09 09:06:14
- 劉佩智:
食品安全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存在“零風險”,如美國曾有雞蛋沙門氏菌事件、日本曾有毒牛奶事件、歐洲曾有瘋牛病事件、近期德國又發生二惡英事件,等等。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暴露的問題集中在微生物、物理和化學危害,而我國食品安全隱患主要是人為污染和“添加氾濫”,形勢更為複雜嚴峻。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政府部門監管不到位是其中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是食品産業發展方式落後,産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生産源頭分散,政府監管難。
2011-03-09 09:06:54
- 劉佩智:
我國食品生産加工單位44.8萬家,其中80%為10人以下的小企業、小作坊;食品經營主體約323萬家,有證餐飲單位約210萬家,無證照的小作坊、小攤販和小餐飲更是難以計數。農業生産更為分散,種植養殖環節還主要依靠2億多農民散戶生産,食品安全監管對象點多面廣,小、散、亂的特點突出。
2011-03-09 09:07:10
- 劉佩智:
以屠宰場為例,美國全國整合為13個公司6200家工廠,任何一家工廠出現問題,監管部門就處罰總公司,這一做法幾乎斷絕了這些公司違法經營、短期圖利的可能。美國的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監管的食品生産經營者僅5萬多家,管理相對就比較容易。這是美國食品安全水準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03-09 09:07:29
- 劉佩智:
三聚氰胺事件是食品産業落後生産發展方式的客觀反映。事件發生時,全國有乳製品生産企業1500多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産企業40多家、奶站20393個,奶牛規模化養殖率僅19.8%,市場集中度過低。企業缺乏規模直接導致惡性競爭,忽視奶源基地建設,促發奶源大戰,給部分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違法在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不僅損害公眾的健康,而且影響整個乳品行業及中國食品的聲譽,將市場份額拱手讓給國外品牌。
2011-03-09 09:08:14
- 劉佩智:
據統計,三鹿事件後的2009年,我國乳製品進口由12.06萬噸猛增到59.7萬噸,同比增長70.1%;高端嬰幼兒進口奶粉所佔份額接近90%。現在市場上,國産品牌嬰幼兒奶粉幾乎無人問津,而國外品牌價格普通百姓難以企及。
2011-03-09 09:09:15
- 劉佩智:
鑒此,建議如下:一、強化源頭管控,奠定安全基礎。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種出來、生産加工出來的,不是監管、檢測出來的。要逐項落實食品種植、養殖、生産、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消費等過程中食品品質安全管理制度,對“農田到餐桌”各環節食品安全實施嚴格管控,從源頭上消除不安全隱患,奠定食品安全基礎。
2011-03-09 09:09:24
- 劉佩智:
二、落實産業政策,轉變發展方式。以“十二五”規劃為契機,制定我國食品産業規劃,調整食品産業結構,轉變生産經營方式,加快食品企業技術改造,實現規模化、産業化,標準化生産。嚴格食品生産經營企業準入制度,提升食品生産經營企業素質,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
2011-03-09 09:09:55
- 劉佩智:
二、落實産業政策,轉變發展方式。以“十二五”規劃為契機,制定我國食品産業規劃,調整食品産業結構,轉變生産經營方式,加快食品企業技術改造,實現規模化、産業化,標準化生産。嚴格食品生産經營企業準入制度,提升食品生産經營企業素質,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
2011-03-09 09:10:23
- 劉佩智:
三、完善體制機制,整合監管機構。儘快完善《食品安全法》相關配套法規規章,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力度,有效解決政出多門、職責不清和相互推諉的分段監管弊端,整合監管機構,消除管控死角,實現無縫對接。加快食品安全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儘快形成上下聯動的監管體制機制,全面提高監管效能。
2011-03-09 09:10:48
- 劉佩智:
四、助推輿論監督,促進社會和諧。食品安全事關眾生,食品安全資訊應當客觀真實、透明公開、接受社會方方面面的監督,保障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知情權,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行地方保護,甚至慫恿不法企業“制假售假”,最終,賺“黑心錢”者鋃鐺入獄不説,給無辜百姓帶來的是難以忍受的摧殘!給政府公信造成的是無法估量的侵害!“三鹿奶粉”事件,2200萬患兒接受檢查,報告患兒30萬,5萬人住院治療,這一活生生的事例帶給我們的是天大的民生之痛!
2011-03-09 09:11:04
- 劉佩智:
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産業界、各級政府、行業協會、消費者和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應當共同努力,切實履職盡責,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2011-03-09 09:11:36
- 李金華:
現在請繆合林委員發言。請邵秉仁委員準備。
2011-03-09 09:11:52
-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南京市政協主席 繆合林: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
2011-03-09 09:12:06
- 繆合林:
最近,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是做好新時期社會管理工作的“指南針”。
2011-03-09 09:12:54
- 繆合林:
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市場化、國際化交織的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這對社會管理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戰。一是工業化社會帶來新挑戰,如失業問題、勞資矛盾突出,像去年富士康的“十二跳”、農民工開胸驗肺等問題時有發生。二是城市化社會帶來新挑戰,城市貧民區、“三無”農民、房屋拆遷等問題困擾著我們。三是風險型社會帶來新挑戰,4.2億網民力量,催生了公民集體行動的增加。四是多樣性社會帶來新挑戰,導致社會熱點問題不斷産生,考驗著政府社會管理能力。
2011-03-09 09:13:48
- 繆合林:
面對這些挑戰,社會管理存在三個不適應:一是理念相對滯後。存在著“錢、管、糊”的觀念,“錢”就是認為GDP上去了,花錢可以買平安。“管”就是存在思維方式上的管制性、管理方式上的定制性、管理手段上的強制性,認為只有強化管理,才能保證天下太平。“糊”就是認為不出事是本事,能擺平是水準,不按社會管理的規律辦事。
2011-03-09 09:14:03
- 繆合林:
二是體制機制陳舊。多頭管理與管理真空、手段單一與濫用權力、行政傲慢與行政無能並存,基層政府在社會管理中往往辦事無“腿”、説話無“嘴”、調控無“手”、執法無“權”,因而造成管理無效。三是社會參與不夠。我國民間組織數量少、規模小,從每萬人擁有量來看,日本97個,美國52個,我國僅為2.7個,造成社會管理的社會參與度不高。
2011-03-09 09:14:29
- 繆合林:
建議從五個方面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一、強化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公共服務職能。要改變重管理、輕服務,重GDP、輕社會建設的觀念;要堅持“不與民爭利”,優化、強化公共財政對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力爭“十二五”期間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準;要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甚至國際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公共服務的社會化和市場化;要提高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建議中央政府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對各地提供指導,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改變多頭管理局面,建立綜合協調機構,形成社會管理的工作合力。
2011-03-09 09:15:26
- 繆合林:
二、推動社會管理模式扁平化。要適應社會結構的轉型,改變垂直管理模式,推動管理的扁平化,做到橫向到邊;要建立社會管理的緩衝帶,使群眾的不滿情緒在緩衝區得到充分排解,避免造成群眾與政府的直接對立;要推進以城鄉社區為主要載體的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有利於整合公共資源的原則,穩步推進鎮村體制向街道社區體制轉變,逐步建立現代新型社區。
2011-03-09 09:16:37
- 繆合林:
三、大力發展服務性和公益性社會組織。要通過有序敞開“大門”,規範準入“門檻”,“放開一大片,限制一小部分”,即放開服務類和公益類社會組織,制定各項扶持政策,制定有關法規,讓他們在法律框架內配合政府提供更多的社會服務;限制有可能造成不良政治影響社會組織的發展,保證社會穩定。要實現政府部門職能向社會組織的轉移,通過政府的“瘦身”放權,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應有作用。
2011-03-09 09:17:26
- 繆合林:
四、強化社會輿情的收集與處置能力。在各級地方政府設置輿情綜合管理和協調機構,加強對輿情的收集分析;完善輿情收集手段與方式,在基層增設資訊收集點,對輿情進行動態收集,並根據輿情烈度分層級及時報送。
2011-03-09 09:17:35
- 繆合林:
五、發揮政協在加強社會管理中的作用。要根據社會結構、階層結構的變化,及時調整界別設置,使各界群眾都能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要進一步完善政協委員的遴選制度和委員結構,使其具有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真正代表和反映所在界別的利益訴求;要把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充分反映基層群眾的意願和呼聲,在社會管理中起到“預警器”和“安全閥”的作用。謝謝大家!
2011-03-09 09:18:31
- 李金華:
現在請邵秉仁委員發言。請陳淩孚委員準備。
2011-03-09 09:19:25
-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監會原副科技主席 邵秉仁: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關於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幾點建議》。
2011-03-09 09:19:42
- 邵秉仁:
“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能源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從根本上推動我國能源結構和發展方式的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産業體系,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2011-03-09 09:20:04
- 邵秉仁:
一、發展新能源,規劃必須先行。目前,由於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重項目、輕規劃,規劃與實際結果總是差之甚遠,規劃滯後且缺乏約束性,導致無序發展、資源浪費的問題十分突出。新能源並網難、消納難、調峰難,裝機多而發電少、速度快而效益低,一些不具備資源條件的地區,也盲目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
2011-03-09 09:20:36
- 邵秉仁:
因此,必須從戰略全局編制統一、長遠、科學的能源和新能源發展規劃,強化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力。規劃一要解決電源與電網同步配套問題,保證項目有效益,送得出;二要處理好新能源發展與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的關係,要與産業結構調整相結合,鼓勵發展分佈式、就地消納的新能源;三要因地因網制宜,注重新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對不宜遠距離輸送,也無法就地消納的,應暫緩發展,避免浪費。地方規劃必須服從國家規劃。
2011-03-09 09:21:37
- 邵秉仁:
二、節能減排優先的原則必須始終堅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難以根本改變,新能源只能起輔助和補充作用,依靠新能源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將是個長期過程。
2011-03-09 09:22:26
- 邵秉仁:
因此,應對資源和環境挑戰,必須始終堅持節能減排優先的原則,加快對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低效能産業的技術改造。要積極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等多種市場方式,堅決避免以拉閘限電等簡單行政手段推進節能減排。要根據東西部經濟發展水準和環境容量,科學安排節能減排指標,絕不能搞一刀切。
2011-03-09 09:22:39
- 邵秉仁:
三、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刻不容緩。目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有些方面甚至出現倒退。電網企業仍是“獨買獨賣”的壟斷體制,電力輸配成本難以確定,同網同質(同時)同價的電價形成機制無法建立,電網企業沒有收購新能源和投資新能源接入工程的積極性,直接造成了新能源發展的體制制約。主要用於配電側的智慧電網技術,是消納新能源的有效載體,但特高壓不等於智慧電網,不能解決新能源的上網與消納問題。
2011-03-09 09:23:38
- 邵秉仁:
因此,必須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以真實成本加合理利潤方式,確定獨立的輸、配電價,還原電網企業的輸、配電功能,使壟斷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離,電力調度機構與盈利主體分離,進一步加強政府監管,實現電網的公平開放、公平接入。在配電環節要實行多元投資,打破獨家購、售電的壟斷局面,逐步建立靈活、公平、透明的電力交易市場機制。電力體制是決定新能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的關鍵。
2011-03-09 09:24:22
- 邵秉仁:
四、必須掌握新能源發展的核心技術。新能源發展關鍵在核心技術,不在裝機容量。目前,新能源的許多核心技術我們還沒有掌握,關鍵設備依賴進口。政府要完善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體制,大力推動基礎科研和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加強檢測、認證等技術服務。要遵循市場機制,吸引社會各類資金參與技術研發,加大對企業自主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發揮風險投資基金等的作用,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
2011-03-09 09:25:27
- 邵秉仁:
五、必須完善新能源發展的政策體系。我國目前以電價補貼為主的新能源發展政策,更多地扶持了産業的中下游,刺激了産能,而沒能有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改革新能源補貼辦法,加大對新能源研發的扶持力度,設立新能源研發專項基金,鼓勵各級財政貼息支援新能源研發。完善新能源電價加價政策,將新能源電價補貼額度,分解到地方,與各地區新能源核準項目相銜接。對自發自用的新能源,應同樣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貼。謝謝!
2011-03-09 09:26:36
- 李金華:
現在請陳淩孚委員發言。請孫曉群委員準備。
2011-03-09 09:28:21
-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蘇省主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陳淩孚: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立足國家民族未來加快振興學前教育》。
2011-03-09 09:28:31
- 陳淩孚:
孩子是民族與國家的未來,為孩子提供優質的幼兒教育就是在為我們的國家構築財富,為中華民族儲備人才。長期以來,相比于發達國家甚至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學前教育都十分落後。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
2011-03-09 09:28:55
- 陳淩孚:
其一,能夠接受到專門學前教育的幼兒比例極低。全國範圍內的幼兒入園比率不到40%,有一大半以上的適齡兒童被關在學前教育機構之外,特別是西部省份,個別地區幼兒入園率甚至不足5%。“入園難”、“入園貴”已成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2011-03-09 09:29:42
- 陳淩孚:
其二,政府投入嚴重不足。至2010年底,我國學前教育的政府投入僅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1.3%,這不僅跟發達國家高達10%的比例差距甚遠,也遠遠落後於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3.8%的世界平均水準。
2011-03-09 09:30:00
- 陳淩孚:
其三,師資水準普遍偏低。以江蘇省為例,合格的幼教專業畢業的幼兒教師不到10%,達到“兩教一保”的幼兒園不足三分之一。更糟糕的是,其中還有個別缺少愛心、責任心和教師專業資格證的幼兒教師。這些人非但不能給孩子好的教育與養護,甚至會給孩子帶來身心上的危害。過去一年裏,發生的“扇幼兒耳光”、“用針刺傷孩子”、“用熨斗燙孩子”等幼兒教師傷害孩子的惡性案件,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2011-03-09 09:30:10
- 陳淩孚:
其四,幼兒園教學水準良莠不齊,孩子無法公平地接受早期教育。優質價低公辦園主要服務於權力人群,優質價高民辦園主要服務於高收入人群,廉價園保障不足,非法園安全隱患嚴重。同時,許多私立幼兒園為追逐利潤、吸引家長,只注重硬體設施,看上去很美,卻不能給孩子提供科學、適宜的幼兒教育。
2011-03-09 09:31:18
- 陳淩孚:
上述現象已引起中央領導與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國十條”為代表的、旨在改善我國學前教育的文件和措施相繼出臺。然而,我們認為,若要真正振興我國學前教育,就必須切實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2011-03-09 09:31:27
- 陳淩孚:
一、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在民生發展中的地位。現有文件,包括“國五條”、“國十條”在內,更多地著眼于解決前面所列舉的令人堪憂的問題。這一做法雖然不錯,但就學前教育所具有的重要價值而言,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真正地將學前教育視為與“國家財富築造”、“民族人才儲備”密切相連的民生大計。
2011-03-09 09:31:49
- 陳淩孚:
其理由有二:就世界範圍而言,研究表明,學前教育階段的投資和回報率為1:17以上,是社會發展中回報率最高的教育事業,因而直接關係著國家的富庶與國民的安康;就我國國情來説,獨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使得學前教育已經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提供優質學前教育是最得民心、最順應民意的政府行為,直接關係著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展。
2011-03-09 09:32:33
- 陳淩孚:
二、進一步增加財政投入,合理規劃使用學前教育經費。政府必須明確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並承擔起發展學前教育的重任,建立“政府主辦、社會參與、公辦為主、民辦補充”的辦園體制。各級政府必須建立學前教育財政專項經費機制,明確學前教育經費在當地教育事業發展經費中的比例,建立生均公用經費制度,最大限度提高投入額度。同時,也要鼓勵興辦優質的民辦幼兒園。
2011-03-09 09:32:52
- 陳淩孚:
三、重視幼兒師資培養,提高幼兒教師素質。學前階段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相比于中小學生,學前兒童身心發展具有很多特殊性,因而學前教育教師必須是經過專門教育的人員才可勝任。“國十條”提出“中小學富餘教師經過培訓合格後可轉入學前教育”只應作為應急措施。從長遠看,應高度重視幼兒師範院校建設,提高幼教專業畢業並取得幼兒教師資質的教師在幼兒教師中的比例,提升我國幼兒教師素質。應參照小學教師績效工資標準,建立幼兒教師最低工資標準,建設並穩定一支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
2011-03-09 09:33:20
- 陳淩孚:
四、明確政府主辦幼兒園的定位與管理,嚴格做好品質評估工作。政府需要主辦、發展保障型幼兒園,最大限度地為民眾提供普惠性的、滿足民生基本需要的幼兒教育。對民辦幼兒園,各級政府也應採取相應政策,鼓勵其正向、積極地發展。謝謝!
2011-03-09 09:33:30
- 李金華:
現在請孫曉群委員發言。請趙曉勇委員準備。
2011-03-09 09:34:23
-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原常務副書記 孫曉群: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應進一步加強對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的服務管理工作》。
2011-03-09 09:34:36
- 孫曉群:
近年來,不少地方在加強對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整體上看,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各地及有關部門的思想準備和制度準備尚顯不足,主要表現為“一個不到位”和“兩個不適應”、“兩個跟不上”。
2011-03-09 09:37:03
- 孫曉群:
即:一些地方黨政幹部的認識不到位,存在不會管、不敢管、不願管的現象,平時缺少服務意識,發生問題後往往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甚至“花錢買平安”;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對城鎮管理制度和生活方式不適應,在城市居住時間較長的各族群眾對初入城市的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不適應;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流入地政府的服務管理跟不上,流出地、流入地政府之間的資訊溝通和協調工作跟不上。
2011-03-09 09:37:23
- 孫曉群:
我們認為,相關工作“任務在城鎮,效果在邊疆,工作在當下,影響在未來”,越是早抓、主動抓、依法抓,並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對全局工作越有利。建議:
2011-03-09 09:37:34
- 孫曉群:
一、總結經驗、建章立制,提高對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工作水準。一是總結推廣各地有益經驗,及時轉化為長效機制和制度規範。比如,有的地方制定了《民族工作進社區實施辦法》;有的地方設立困難少數民族群眾發展資金和少數民族子女就學困難補助資金;有的地方設立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聯繫點,建立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工作網路等。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研,加以總結、推廣。
2011-03-09 09:37:48
- 孫曉群:
二是在貫徹執行《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快《城市民族工作條例》修訂步伐,推進涉及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的規範勞動關係、加強就業服務、完善社會保障以及子女義務教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
2011-03-09 09:38:42
- 孫曉群:
三是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分類指導,將相關工作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的整體工作部署;在全國範圍推動建立和完善由黨政領導牽頭、政府有關部門參與的民族工作領導機制;完善民族團結促進會或少數民族聯誼會等社團組織形式,切實加強社區、鄉鎮民族工作,特別是要實現服務管理工作社區化,使其成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機制。
2011-03-09 09:39:32
- 孫曉群:
四是加強對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的教育培訓,使他們知法、守法、用法,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2011-03-09 09:39:43
- 孫曉群:
五是完善少數民族群眾流出地與流入地協調機制,從國家層面明確相關指導意見,提高外出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的組織化程度和培訓水準,加強少數民族群眾流入城市後的相關資訊收集、統計、分析和反饋工作。採取針對性措施,培訓和鼓勵有技能和條件的少數民族群眾返鄉創業。
2011-03-09 09:40:57
- 孫曉群:
二、深入開展黨的民族政策和法制教育。通過廣泛多樣的宣傳教育,讓包括城鎮居民和進城務工經商的少數民族群眾能普遍了解黨的民族政策和我國各民族的基本知識,樹立國家觀念和公民意識;了解我國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規和所在城鎮的各項管理制度,樹立法制意識。
2011-03-09 09:41:08
- 孫曉群:
在處理有關糾紛和矛盾時,要堅持發生什麼性質的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防止有意無意地硬往民族問題上扯;必須嚴格依法辦事,避免“花錢買平安”的錯誤傾向。
2011-03-09 09:41:23
- 李金華:
現在請趙曉勇委員發言。請杜黎明委員準備。
2011-03-09 09:41:35
-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工商聯主席 趙曉勇: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提升基本醫療保障功能 提高基本醫療服務績效》。
2011-03-09 09:42:33
- 趙曉勇:
醫療保障,是社會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城鎮建立了面向企業職工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勞保醫療和公費醫療制度,在農村建立了面向全體農民的合作醫療制度。改革開放以後,1998年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2003年和2007年分別試點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2011-03-09 09:43:38
- 趙曉勇:
這三項制度的建立,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城鄉二元結構、三制度分開運作、兩部門分別管理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與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問題。
2011-03-09 09:43:59
- 趙曉勇:
一是城鄉居民保障人群還沒有做到全覆蓋。現行制度中參保前提是“政府引導、自願參加”,實際工作中存在保障遺漏人群,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無繳費能力的貧困人群、未感受到疾病之憂的健康人群、無醫療費用支付之憂的富裕人群。
2011-03-09 09:44:51
- 趙曉勇:
二是不穩定就業人群其身份在職工與居民之間轉變,所屬不同類型的基本醫療保險卻不能隨之轉換,影響參保積極性。
2011-03-09 09:45:46
- 趙曉勇:
三是與日俱增的“城鄉兩棲人口”和流動人口對不能在全國範圍內流通使用的醫療保險管理與服務感到不便。
2011-03-09 09:45:58
- 趙曉勇:
四是城鄉人口身份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正在變得模糊,截然分開的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管理與服務難以適應城鄉居民實際需要。
2011-03-09 09:46:45
- 趙曉勇:
面對這些問題,圍繞“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提出如下建議:
2011-03-09 09:46:55
- 趙曉勇:
一、提高國家保障能力,在廣覆蓋的基礎上實行國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經過13年改革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和工作基礎,保障人群已佔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大多數,保障總人數已經達到12.67億,實施全覆蓋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議將“職工應當參加”、“居民自願參加”、“政府補貼支援”的政策導向調整為“國家統籌保障、國民依法參保”,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基本醫療保險人群全覆蓋。
2011-03-09 09:47:13
- 趙曉勇:
二、改革中央政府出資方式,為全民提供國家基礎保險資金。將當前中央政府為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分別提供不同標準、不同形式的“支援資金”或“補助資金”,集合成為全體國民提供標準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基礎資金。適當提高中央政府投入佔基本醫療保險總費用的比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投入,逐步提高國家保障能力。
2011-03-09 09:47:38
- 趙曉勇:
三、按照共同負擔的原則,建立疊加式保費籌措機制。建立國家為全體國民提供基礎保費、個人和用人單位繳納基本保費、個人和用人單位選擇繳納補充保費、地方政府屬地提供補助保費、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救濟保費,各類保費相疊加、職工保費在居民保費基礎上疊加的基本醫療保險經費籌措機制,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擁有基本醫療賬戶,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2011-03-09 09:47:48
- 趙曉勇:
四、化繁為簡,集約高效管理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目前,職工、居民、農民三類人群基本醫療保險分屬兩部門管理,雙軌制運作,存在個人保險關係流轉不暢、接續不便等弊端。優化管理辦法,提高服務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便捷服務群眾,應該刻不容緩地擺上重要議事桌面上來。建議加強基本醫療保險資訊網路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建立政府一個部門管理、集中一個窗口服務、一張保險卡全國通用、城鄉一體化運作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管理機制。
2011-03-09 09:48:32
- 趙曉勇:
五、利用價格杠桿,調節基本醫療消費行為。通過價格與服務調節就醫導向,引導就醫者小病進小醫院,大病轉大醫院。大力加強鄉鎮和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其較低價格收費、及時方便就醫等優勢,突出發揮其在基本醫療中的“初次門診”和“初級保健”作用。
2011-03-09 09:50:37
- 趙曉勇:
六、實行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採取綜合措施治理“過度醫療”、“過度用藥”、“過高藥價”這三大侵蝕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頑癥,杜絕浪費,保障有限的保險資金髮揮更大的保障效益。謝謝大家!
2011-03-09 09:50:51
- 李金華:
現在請杜黎明委員發言。請楊超委員準備。
2011-03-09 09:52:09
-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重慶市副主委、重慶市監察局副局長 杜黎明: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推進公務用車改革勢在必行》。
2011-03-09 09:52:23
- 杜黎明:
去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深入開展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可見中央對公務用車問題的重視程度。這既是取信於民、維護公平正義的迫切需要,又是推進公車改革、降低行政成本的現實需要。建議以專項治理為契機,切實推進公務用車管理制度改革。
2011-03-09 09:52:51
- 杜黎明:
一、現行公車管理模式及現狀。我國現行公務用車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編制管理、標準控制、按需配給、單位所有的模式。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公共交通條件的明顯改善,這種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的缺陷越來越明顯。
2011-03-09 09:53:09
- 杜黎明:
據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目前,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已達200多萬輛(不包括醫院、學校、國企、軍隊配車),每年消費支出已達1500億—2000億元,每年車輛購置費增長率為20%以上。
2011-03-09 09:53:36
- 杜黎明:
二、目前公務用車存在的弊端。(一)運作成本比較高。據統計,每輛公車年消費額平均為8萬—10萬元,社會轎車每萬公里運輸成本是0.82萬元,而機關公務轎車則高達3萬元以上,運作成本普遍偏高。
2011-03-09 09:53:56
- 杜黎明:
(二)資源利用不充分。黨政機關的公車,使用效率僅為社會運營車輛的1/5至1/6。相當一部分領導的專用車,除了接送領導上下班、參加必要的公務活動或出差外,大部分時間閒置。與此同時,一些普通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中用車難的問題仍比較突出。
2011-03-09 09:54:10
- 杜黎明:
(三)奢侈浪費較嚴重。部分地區和單位不按規定配備公務用車,而是耗資超編超標購買車輛。據統計,全國超編配車率達50%以上,有些地區的主要領導一人配兩台專車。去年,某市開展公務用車專項治理,清理出超標車6300多輛。
2011-03-09 09:55:05
- 杜黎明:
(四)公車私用較突出。據國家發改委調研報告顯示,公車使用有三個“三分之一”:辦公事佔三分之一,領導幹部及其親屬私用佔三分之一,司機私用佔三分之一。中央及地方新聞媒體曾多次曝光公車接送孩子上學,造成學校門口大塞車的現象。
2011-03-09 09:55:44
- 杜黎明:
(五)貨幣補助當福利。不可否認,這幾年各地的公車改革方案亮點紛呈,但總體上是公車使用貨幣化。目前,公車改革補助標準不統一,造成同一級別在不同的地方差別很大,有的錯把補助當福利,還引發了新的不公平。
2011-03-09 09:56:00
- 杜黎明:
三、對公務用車改革的建議。(一)建立剛性財政預算約束的公車管理體系。以預算管理實現總量控制,把公車管理納入公共財政體制。嚴控公車購置數量、購置金額。當前,尤其要堅持減少配置總量、降低配備標準。
2011-03-09 09:56:49
- 杜黎明:
(二)深入開展公務用車情況專項清理。全面掌握黨政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的公車數量、車輛結構、經費支出、公車使用和超編超標配車等情況,為我國公車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據。
2011-03-09 09:57:08
- 杜黎明:
(三)儘快出臺全國統一的公務用車改革指導性文件。明確改革目標、範圍、對象等,增強改革的操作性和規範性;明確各地區、各個級別的補貼檔次,切忌把公車改革當作一種福利分配;明確原有公車處理方法,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明確公車改革後用車紀律,規範車改人員用車行為。
2011-03-09 09:57:22
- 杜黎明:
(四)做好公務用車改革的綜合配套推進工作。公車改革應與政府機構改革、監管制度完善、廉潔從政建設、財政體制改革和後勤服務社會化等方面緊密結合,避免改革後公車數量再度膨脹、運作費用居高不下的現象發生。
2011-03-09 09:59:04
- 杜黎明:
(五)加強對保留公車的監管。一是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對公務用車實行智慧化監控。二是對公務車輛及其駕駛人員實行公司化管理。三是公示公車身份,在車身的醒目位置噴塗“公車”字樣,或者在車牌號碼後面加一個“公”字,方便社會監督。四是納入電子監察系統予以全程監督。五是嚴肅查處超標超量配置專車、擅自配備專車、假公濟私等違規行為。
2011-03-09 09:59:30
- 杜黎明:
公車改革是社會所盼、民心所向,必須堅定不移,強力推進。謝謝大家!
2011-03-09 09:59:42
- 李金華:
現在請楊超委員發言。請閆小培委員準備。
2011-03-09 09:59:54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裁 楊超: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關注養老産業發展的“三本賬”》。
2011-03-09 10:00:14
- 楊超:
春節前夕,在慰問部分離退休老幹部過程中,看到有些老同事為照顧病中的老伴而力不從心時,我的心情十分複雜。我想,這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不確定的,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每個人都會慢慢變老。
2011-03-09 10:00:32
- 楊超:
中國許多事情都在改變,但有一件事情難以改變:老年人佔比越來越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但有一個願望是我們共同的:希望老年人生活得越來越好。我長期從事企業管理工作,搞企業就得算賬,我給我國的養老産業算了算賬。
2011-03-09 10:00:58
- 楊超:
從“政治賬”看,發展養老産業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據統計,200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67億,佔總人口的12.5%。預計2000—2025年老齡人口年均增速達3.3%,2020年約佔總人口的18%,2050年佔比將超過30%。這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老人。
2011-03-09 10:01:36
- 楊超: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形成的“四二一”家庭結構,屆時我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養老壓力和挑戰。解決養老問題,不僅直接關係佔社會1/3比重人群的和諧穩定,還會影響到家庭進而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
2011-03-09 10:01:51
- 楊超:
從“民生賬”看,發展養老産業能擴大社會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期間,每年城鎮就業人口供給達2500萬,如果按照經濟增長8%的速度估算,實際能提供就業崗位1200萬,存在1300萬的就業缺口。養老産業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産業。
2011-03-09 10:03:01
- 楊超:
根據國外經驗初步估算,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我國養老産業從業人員可能從2000萬人增加到4000萬人和7800萬人,提高就業率約2%以上。如果按照老年人口與護理人員3:1的比例配備,僅此一項就能增加就業1000萬人。因此,發展養老産業有助於提升社會整體就業水準。
2011-03-09 10:03:13
- 楊超:
從“經濟賬”看,發展養老産業有利於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養老産業具有産業鏈長、涉及領域廣、環境友好、健康可持續等特點,涉及看護護理、醫療康復、金融、旅遊、文化等20多個行業,並對上下游産業如建築、鋼材、水泥、機械等有明顯的帶動效應。
2011-03-09 10:03:50
- 楊超:
按照未來20年我國GDP年均增速保持7%、內需穩步上升、未來10年內老年需求加速釋放、未來10—20年老年需求穩步增長以及養老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等假設,參照國外經驗數據,通過構建模型進行測算,結果表明,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我國老年産業規模有望從近1萬億提升到8萬億和22萬億,老年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可能從6%左右提高到12%和15%左右,對GDP的拉動作用可能從3%提高到6%和8%。
2011-03-09 10:04:00
- 楊超:
目前我國養老産業發展存在著作坊式、規模小、服務差、配套弱、投入少、無標準、缺監管等問題。要推進養老産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建議:
2011-03-09 10:04:28
- 楊超:
一、引導長期性資金投資養老社區建設。投資養老社區存在著投資規模大、回收週期長的特點。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在國家財政撥出部分資金的同時,引導社會資金特別是長期性資金投資養老産業,一方面創新養老産業發展的融資手段,另一方面開闢社會長期資金的有效投資渠道。
2011-03-09 10:04:38
- 楊超:
二、加大對養老産業的監管力度。發達國家對於養老産業有嚴格的監管政策和較高的檢驗標準。我國目前還沒有相關法律對養老市場予以規範,對於養老機構的醫療保障、醫療護理體系也沒有資質認定和監管,導致市場處於一種不規範狀態,老年人難以得到有效的養老服務。
2011-03-09 10:05:30
- 楊超:
建議國家根據老年人養老需求的差異,儘快研究並出臺養老産業的準入標準、養老社區的建設標準、運營管理標準和動態評估機制,保障養老産業科學規範有序發展。
2011-03-09 10:06:08
- 楊超:
三、給予適當的財政支援和稅收優惠。根據國外經驗,政府對於養老産業的財政支援和稅收優惠是推動養老産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建議實施積極穩健的養老政策,穩步提高養老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適時出臺企業年金和補充養老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研究支援投資養老社區建設等養老産業的相關優惠政策,促進養老産業的快速健康發展。謝謝大家!
2011-03-09 10:06:20
- 李金華:
現在請閆小培委員發言。請趙龍委員準備。
2011-03-09 10:06:39
-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副主委、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山大學教授 閆小培: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順應時代要求積極穩妥地推動海外中國學校建設》。
2011-03-09 10:06:58
- 閆小培:
進入新世紀,我國在海外的華僑、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及各類派出人員日益增多。長期以來,他們為國家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這支力量是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支撐。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對推動公共外交的開展和國家的和平統一至關重要。
2011-03-09 10:07:21
- 閆小培:
長期以來,因為種種原因,我國沒有建立海外的基本國民教育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才的國際流動,妨礙了我國“走出去”戰略的推進。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海外留學的高端人才最為困擾的是回國後子女教育問題,國內外交、企業和院校派出人員最為困難的也是子女回國後的教育問題。
2011-03-09 10:07:47
- 閆小培:
歐美等發達國家非常重視海外僑民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他們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注意在海外投資的同時跟進本國僑民子女的義務教育,確保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國民享受教育的權利。美、加、德、英、法、韓等眾多國家在我國都設立了外籍學校。
2011-03-09 10:07:59
- 閆小培: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截至2009年10月22日,我國境內已批准設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共102所,北京有20所,上海有19所。這些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歷教育及課外補習課程,基本滿足了外籍人員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教育需求。
2011-03-09 10:08:53
- 閆小培:
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實施好“走出去”戰略,我們必須做好海外中國學校的建設。重視海外中國公民子女的學歷教育問題,既是法律賦予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又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
2011-03-09 10:09:06
- 閆小培:
因此,我們建議:一、先行試點,循序漸進,在海外興辦與國內教育體系相銜接的中國學校。目前,海外各種形式的華文教育,基本沒有納入當地政府的教育體系,也不能承擔學歷教育任務。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認真調研、充分論證、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海外人才聚集地區興辦一批中國學校(中小學為主),確保海外中國公民子女在國外受到與國內相同標準的教育,回國後能與國內教育順利銜接。
2011-03-09 10:09:53
- 閆小培:
同時,國內也要著力完善海外華僑華人、留學人員、派出人員子女回國繼續就學的銜接機制。特別是對海外中國公民子女回國上大學的,要給予與當地居民子女一樣參加高考的權利,並納入高校自主招生範疇。對於有外籍身份的子女,應按留學生條件錄取,但在收費上要有所優惠。
2011-03-09 10:10:59
- 閆小培: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援社會力量去海外辦學。在海外中國學校的辦學資金方面,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採取我國政府貼一點、所在國配一點、個人(或駐外單位)補一點,經濟上是完全可行的。如果政府因為種種原因在國外興辦中國學校有困難,我們建議重點支援社會力量去海外辦學。
2011-03-09 10:11:50
- 閆小培:
國內各種社會力量已經開始了海外辦學的積極探索。據了解,有些民辦教育機構已經在美國華盛頓開始了先行的試點,在歐洲也準備開辦類似的中國學校。對於這類社會力量在海外辦學,國家應出臺配套政策予以鼓勵和支援。
2011-03-09 10:12:03
- 閆小培:
此外,國家有必要整合投資華文教育、孔子學院等資源,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在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海外中文教育發展的同時,儲備中國學校師資力量,促進海外學歷教育。
2011-03-09 10:13:20
- 閆小培:
三、推動相關部門開展海外調研,促進海外中國學校的健康有序發展。雖然我們已經了解到,部分旅居海外的公民對興辦海外中國學校有強烈的要求,但是由於海外中國公民人群較多,分佈較廣,對國民教育的需求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進行系統調研。海外國民教育調研是國家了解和關心海外中國公民需求的一種方式。
2011-03-09 10:13:31
- 閆小培:
因此,建議教育部、外交部、國僑辦等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力量,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調研,深入了解海外中國公民的生活狀況、子女就學情況和所在國的教育制度,聽取他們對中國學校的需求與辦學模式的意見,為科學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謝謝大家!
2011-03-09 10:14:58
- 李金華:
現在請趙龍委員發言。請洪天慧委員準備。
2011-03-09 10:15:10
-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江蘇省主委、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趙龍: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推動全運會體制改革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2011-03-09 10:15:23
- 趙龍:
國家發展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強人民體質”。在已經充分證明了我國的奧運奪牌能力之後,有必要樹立奧運戰略與民生體育戰略並重的體育事業發展新思路。從這個角度分析,全運會體制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2011-03-09 10:15:42
- 趙龍:
一是比賽項目設置的科學性不強。盲目追求對奧運項目的“全覆蓋”,與我國競技體育運動發展特點結合得不緊,缺乏合理性和針對性。
2011-03-09 10:16:09
- 趙龍:
二是比賽場館的“賽後利用率”不高。近幾屆全運會每屆總投入多在千億元以上,開、閉幕式場面越來越宏大,接待層次越來越高,耗資驚人。但與此同時,高額投入的體育設施因為各種原因在賽會之後大多無法為普通百姓所享用。
2011-03-09 10:16:22
- 趙龍:
三是比賽內容的社會公信力不足。一方面全運會成績是考察各省市體育官員政績的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另一方面高額獎金背後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鏈條。據了解,部分省(市、自治區)對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體育官員等的獎勵總金額高達上億元。在這樣的壓力和誘惑下,對全運會成績的追求存在著“走偏”的危險。
2011-03-09 10:16:36
- 趙龍:
近三屆全運會,主辦地都取得金牌總數第一的巧合,以及不斷見諸媒體的全運會賽場中的各種不正常現象,雖然大多沒能得到確認,但是實際上已經引起了社會公眾對全運會比賽公信力的懷疑。因此建議:
2011-03-09 10:17:24
- 趙龍:
一、調整全國性競技體育比賽佈局規劃。推進全運會體制改革,應該與調整全國性競技體育比賽佈局規劃一併完成。當前,一方面可以考慮把三類比賽項目精簡出全運會賽場,即市場運作狀況較好,人才培養機制較為完善的比賽項目,如足、籃、排、乒乓球等;受季節性、氣候性因素影響較大的、和全運會比賽本賽賽程舉辦時間間隔較遠的冰雪比賽項目;部分開展基礎薄弱,參賽代表隊不足各省市總數1/3的項目。
2011-03-09 10:17:40
- 趙龍:
另一方面,應該遵循市場機制、淡化行政色彩,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新建和完善一批全國性體育賽事:對市場成熟度較高的比賽項目,推行以俱樂部制為基礎的職業聯賽制度;對項目發展前景良好,處於成長期的比賽項目,推行更為專業化的錦標賽制度;對目前還處於弱勢地位的競技項目,建立以國家集訓隊為主要形式的國家級項目孵化平臺;參照冬季奧運會模式,建立我國冰雪項目的綜合性比賽賽事。
2011-03-09 10:17:47
- 趙龍:
二、暫停全運會申辦,控制開、閉幕式規模。自2001年以來,全運會主辦城市均採用申辦形式産生。從實踐情況看,一方面往屆舉辦城市大量場館資源閒置,使用率極低;另一方面新的承辦城市要建設場館和其他配套設施,有可能造成新的閒置和浪費。
2011-03-09 10:18:48
- 趙龍:
建議考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暫停舉行全運會主辦地申辦。由已經具備相應設施條件的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遼寧六省市輪流主辦。堅決制止在全運會舉辦規格上的攀比之風,嚴格控制開、閉幕式規模,大力提倡低碳辦會、節儉競賽。對於承辦全運會可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應,應該在一個較長時間段中進行理智分析、科學論證,之後再用以支撐相關政策的出臺。
2011-03-09 10:19:23
- 趙龍:
三、改革體育事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國家體育總局可以考慮改革以全運會比賽成績為主要內容的地方體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大幅度提高開展“民生體育”在考核指標中所佔的比例。著力推動體育財政的公開化和體育彩票收入使用情況的公開化。
2011-03-09 10:21:02
- 趙龍:
加強對獎勵資金的監管,特別是對體育行政部門的獎勵要遵循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凈化體育競技環境,重塑以全運會為代表的體育賽事在社會大眾心中的公信力。
2011-03-09 10:21:16
- 趙龍:
推動全運會體制改革,是我國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和必由之路。展望未來,我們正面臨著從金牌體育向民生體育轉型的關鍵機遇期。體育事業發展的成果必須更多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分享,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謝謝!
2011-03-09 10:21:29
- 李金華:
現在請洪天慧委員發言。請王庭大委員準備。
2011-03-09 10:21:47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洪天慧: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快完善生育保險制度保障婦女生育保險權益》。
2011-03-09 10:22:05
- 洪天慧: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其中以專門章節的形式將生育保險明確作為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為女職工和職工未就業配偶依法享有生育保險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為廣大婦女帶來了福音。
2011-03-09 10:22:25
- 洪天慧:
生育保險制度,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和制度安排、對生育職工給予經濟等方面幫助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生育保險制度,體現了國家和社會對女性為維繫人類繁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認可,對於維護婦女勞動者權益、促進婦女平等就業、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1-03-09 10:22:44
- 洪天慧:
目前,我國實行的生育保險制度,主要是1994年頒布、至今仍處於“試行”地位的《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該辦法在當時經濟社會條件下為保障女職工的生育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該辦法的有關規定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暴露出不少問題。
2011-03-09 10:23:01
- 洪天慧:
一是覆蓋面窄,積累率高。以2009年為例,全國僅有174萬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與當年全國參加生育保險的1億職工人數相比,僅佔不到2%;與每年全國1600萬出生人口相比,僅佔10%左右。
2011-03-09 10:26:16
- 洪天慧:
由於覆蓋面過小,導致了多年來我國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逐年增加,甚至超過當年基金收入。同樣以2009年為例,當年全國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32億元,支出88億元,累計結余則達到212億元。
2011-03-09 10:26:35
- 洪天慧:
二是缺乏針對企業的合理補償,企業負擔較重。現行生育保險制度明確規定,企業是生育保險的繳費主體,而受益主體則主要是參保企業的職工。這直接導致參保企業本身並沒有明顯受益,相反還要負擔因女職工生育而産生的如尋找替代職工、對新職工和生育後回到崗位的女職工進行培訓等費用。因此,企業對使用女職工、繳納生育保險費用缺乏積極性。
2011-03-09 10:26:58
- 洪天慧:
三是立法層次低,地區發展不平衡。目前生育保險基金實行的是市縣一級統籌,與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制度相比,立法層次和法律效力明顯偏低,而且由於統籌層次較低,缺乏全國統一的規範,導致各地標準不一,婦女在生育保險的待遇標準和保障程度上差別較大。
2011-03-09 10:27:16
- 洪天慧: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健全和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解決我國民生問題、實現社會和諧進步的重要支撐點。抓住社會保險法頒布實施的重大契機,加快完善生育保險制度的進程,勢在必行。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2011-03-09 10:27:27
- 洪天慧:
一、抓緊時間對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進行修改。我國將生育保險納入新頒布的社會保險法,標誌著完善生育保險制度邁出了十分關鍵的一步。建議下一步,要抓緊時間,乘勢而上,進一步加強生育保險制度的研究和完善,適時對《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進行修改,統一規範標準,提高保障水準,使之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將職工生育保險權益落到實處。
2011-03-09 10:28:27
- 洪天慧:
二、逐步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範圍。生育保險作為對女性為主承擔的人口再生産社會價值的社會補償機制,理應具有普惠性和均衡性,理應體現社會保險法覆蓋全民的基本原則。當前,應根據我國經濟所有制結構、人員就業形式、職工隊伍構成等發生的深刻變化,逐步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範圍,分階段將農民工、個體從業人員、家庭雇工等納入生育保險的覆蓋範圍,使生育保險真正惠及全體職業人口。
2011-03-09 10:28:47
- 洪天慧:
三、建立企業參與生育保險的激勵機制。企業作為生育保險的繳費主體,其參與生育保險的積極性是這項社會政策成功的關鍵。建議對女性就業達到一定比例、繼續使用産後女性的企業,給予經濟補償,從而彰顯生育保險制度減輕企業生育負擔、促進女性平等就業的政策成效,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民作出新的貢獻。謝謝大家!
2011-03-09 10:30:00
- 李金華:
現在請王庭大委員發言。請張元富委員準備。
2011-03-09 10:30:05
-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紀委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組原組長 王庭大: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要讓科研骨幹把主要精力用於科研上》。
2011-03-09 10:30:56
- 王庭大:
我先後在全國4個領域的11家科研院所374位研究員中對其直接從事科研時間進行了問卷調查。其結果,這些科研骨幹在正常的工作時間直接從事科研佔三分之一和不到三分之一時間的有16.5%,佔二分之一時間的有44.1%,其他時間大部分用在項目申請、評審考核、申報評獎等活動上,有90.6%的研究員認為主要是用在爭取項目上。
2011-03-09 10:31:20
- 王庭大:
因此,他們不得不在雙休日和每天的晚上加班搞科研,其中每週加班超過16小時的人員佔一半以上,搞得他們很累很疲乏。“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是特殊的資源,買不到、租不到、借不到,一去不復返。對於從事複雜勞動的科學家來説,時間更是寶貴。一位從美國回來時間不長的課題組長説,回國後僅申請項目就花去了很多時間,其中包括申報、填表、評估、彙報等等。
2011-03-09 10:32:53
- 王庭大:
他們認為,最費時間的是項目的申請評估,最麻煩的是預算,對於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的科研來説,不能規定得太死太細,填表也不應太多太繁,會議也可以再精簡。有位著名科學家説,他也“不得不躲起來做點事”。許多課題組長説,他們只能在8小時之外找回自己的科研時間。有的自嘲自己是週六週日的業餘兼職科學家。
2011-03-09 10:33:16
- 王庭大:
科學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著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重任,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從事科研,國家實力的提升、民族的振興就無從談起。鄧小平早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就講過,科學技術人員應該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學技術工作上去。當前科研人員特別是科研骨幹在正常工作時間直接從事科研時間少的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
2011-03-09 10:33:30
- 王庭大:
為此我建議:一、要保障科學家科研權利。科學研究是老老實實的學問,需要專注和專心。科學研究是科學家的權利,也是科學家為國家效力的途徑。要尊重他們的權利,讓他們自覺履行職責,專注科研,決不能浪費他們的時間,進而使他們大量加班,透支體力和精力。這也是對知識對人才的尊重。國家要制定有利於科技人員專注研究和創新的政策,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術特長,把他們的主要精力和創造智慧引導到攀登科技高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去。
2011-03-09 10:34:43
- 王庭大:
二、要改革科研資源的配置模式。在問卷調查中,73%的研究員認為,要改革完善科研經費分配機制。在不斷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時,還要整合資源,減少多頭重復配置,擴大科研院所的自主權。
2011-03-09 10:35:17
- 王庭大:
要合理確定財政穩定支援經費與項目競爭分配經費的比例,特別是要加大對重點科研機構、優秀科研團隊和傑出科學家的穩定支援,同時減少由於分解過細導致項目數量過多的現象,並提高對每個項目的支援強度。對基礎科學研究穩定支援經費的比例要比其他領域更大些。
2011-03-09 10:36:00
- 王庭大:
三、要建立完善科學的科研評價評估體系。要開闢體現科技人員和管理支撐人員不同特點的職業發展道路,重視科技管理支撐隊伍的建設,鼓勵和支援科技人員在科技創新實踐中成就事業並享有相應的經濟社會待遇。
2011-03-09 10:36:15
- 王庭大:
要尊重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規律,要強化對科研經費使用效益的評估評價,完善以品質和創新為導向、以成果和貢獻為依據的科研評價制度,減少頻繁的評比獎勵和科研骨幹過多的兼職,把廣大科技人員從不必要的、繁瑣的考評等事務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潛心鑽研。同時還要給他們“愣愣神”的時間,有一些冷靜思索和奇思妙想的工夫。
2011-03-09 10:36:24
- 王庭大:
四、領導機關管理部門要當好“後勤部”。“後勤部”要增強服務意識,為科研一線服好務,要保證一線的供給,少干預、多尊重,創造有利於出成果的科研環境。當然作為科研人員特別是科研骨幹也有個用好錢、用好人、安排好時間的問題,也有個甘於寂寞,坐得住板凳,防止心浮氣躁的問題。謝謝各位!
2011-03-09 10:40:10
- 李金華:
現在請張元富委員發言。請楊岐委員準備。
2011-03-09 10:41:05
-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長春市政協主席 張元富: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建立和完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以來,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一些農民由於種種原因失去土地,成為繼下崗職工後出現的又一弱勢群體。據專家測算,目前我國失地農民累計不少於4000萬人,僅“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失地農民約200萬人。
2011-03-09 10:41:33
- 張元富:
多年來,各地通過以土地換戶口、土地換工作、土地換住房、土地換社保和貨幣補償等方式安置失地農民,同時積極創造就業條件、提供就業崗位,努力解決失地農民的生存發展問題。但由於多數失地農民缺少技術專長,常常是上崗又下崗,長期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部分失地農民處境艱難。據抽樣調查,有61.6%的失地農民認為自己還是“農村人”,只有38.4%的人認為自己是“城裏人”。
2011-03-09 10:42:11
- 張元富:
由於政策原因,失地農民難以短時間內融入城市生活。他們不願失去農民身份既有的利益,如農村醫保、申請宅基地、危房改造和家電、農機下鄉補貼等惠農政策,同時還擔心失去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特別是原承包土地徵用剩餘部分會被收回等,處於“農民”和“市民”兩難選擇的尷尬境地。
2011-03-09 10:42:37
- 張元富:
從現實情況看,有的失地農民得到貨幣補償一夜暴富,過上小康生活;有的自謀職業、外出打工、自主創業;有的以出租房屋或收廢品、撿破爛謀生;也有的“坐吃山空”,把錢花光,再次回到失地貧困的“原點”;還有的處於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保障無份、創業無錢的“四無”狀態。
2011-03-09 10:42:48
- 張元富:
據國家統計局對2942個失地農戶抽樣調查,7187名勞動力中,徵地安置就業197人,僅佔2.7%;外出務工1784人,約佔24.8%;經營二三産業1965人,約佔27.3%;從事農業1807人,約佔25.2%;空閒在家1434人,約佔20%。
2011-03-09 10:46:42
- 張元富:
部分失地農民生活品質下降。農民過去吃、住、用水、薪柴等基本不花錢,轉為市民後,什麼都要花錢。農民以土地換得新房,入住時僅物業、採暖、水電、有線電視等動輒數千元,日常開銷也明顯增加。不少農民把新房出租,自己就近或到遠郊租房居住,有的甚至把房子賣掉重新回到農村。據抽樣調查,有60%失地農民生活困難,沒因失地影響基本生活的只佔30%。有81%的失地農民對未來生活擔憂,其中擔憂養老佔72.8%、經濟來源佔63%、醫療佔52.6%。
農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最寶貴的家庭財富,失去了安身立命、生存發展的就業崗位,失去了上能養老、下能撫幼的長期生活保障資源。要使農民得到廣泛、持久、可靠的保障,必須建立政府主導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議儘快研究制定《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條例》,提高立法層次,明確監管責任,建立健全統一規範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
2011-03-09 10:47:00
- 張元富:
具體建議如下:一、規範徵地行為。一是充分保障農民對土地的相關權益,非公共利益需要,政府不得動用徵地權。明晰“公共利益”的內涵和外延,杜絕借公共利益之名行經營牟利之實。二是規範徵地程式,履行徵地告知、確認和聽證程式,切實保障農民徵地前的知情權和諮詢權、徵地中的參與權和話語權、徵地後的受益權和監督權。
2011-03-09 10:47:09
- 張元富:
三是提高徵地補償標準,既要考慮農民現實生活需要,更要充分考慮其未來生存發展需要。補償標準應從目前土地增值收益的不足10%提高到不低於30%。
四是把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就業安置、社會保障等問題是否有效解決,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2011-03-09 10:47:14
- 張元富:
二、切實保障失地農民生存性需求。一是優先建立基本養老機制。要改變一次性貨幣安置為主的做法,按照政府、村集體和個人3:4:3的比例籌措資金,對失地農民全部實行養老保險。
二是在失地農民自願基礎上,將其納入城市戶籍管理,在醫療、失業、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與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社會保障部門要直接介入徵地過程,確保失地農民生活保障落實到位。
三、努力保障失地農民發展性需求。一是政府和徵地企業要從土地增值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不少於5%)建立專項基金,用於對失地農民就業指導、技能培訓、社會救助等。二是積極鼓勵採取兩套房安置、土地入股、集體留用地、小額貸款、減免稅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多渠道妥善解決失地農民的長遠生計和發展需要。謝謝大家!
2011-03-09 10:48:34
- 李金華:
現在請楊岐委員發言。請陳勳儒委員準備。
2011-03-09 10:48:47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名譽院長 楊岐: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實施國家戰略 推動核電出口 打造核電強國》。核電是我國大力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促進核電出口,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是培育對外貿易新優勢、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國家對外開放水準的重要舉措。
2011-03-09 10:49:13
- 楊岐:
一、實施國家戰略,推動核電出口具有重要意義。1.對實現我國外貿結構轉型升級的拉動作用巨大。我國核電技術、工程建設及裝備製造産能走向國際市場,能有效拉動國內與核電相關的上下游産業發展,對穩定和拓展外需影響非常顯著。南韓獲得出口阿聯酋4座核電站訂單,合同價值204億美元,後續運營維護還將為南韓企業創造200億美元額外收入。同時,通過核電及其裝備出口,實現高附加值的外需拉動,有利於加快國家外貿結構轉型升級。
2011-03-09 10:50:21
- 楊岐:
2.促進我國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轉變。目前,我國核電在建規模已處於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投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00萬千瓦以上,成為核電大國。要實現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轉變,必須擁有自主核電技術。實現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電站出口,標誌著一個國家的技術和工業的水準和實力,是實現核電強國的重要體現。
2011-03-09 10:51:03
- 楊岐:
3.從國家層面推動核電出口,是核電強國的必由之路。世界出口核電站的國家有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南韓。這些國家核電站出口,都由政府高層積極推進,努力實施核電強國。南韓核電出口的成功經驗在於重視從國家戰略高度進行“頂層”推動;法國總統親自抓Areva與EDF的整合重組,打造強大核心競爭力。他們從國家戰略高度推動核電出口,實現核電強國的經驗值得借鑒。
2011-03-09 10:51:15
- 楊岐:
二、我國核電出口條件已基本成熟。1.國際核電市場需求旺盛。國際核電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為我國核電出口提供了良好機遇。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到2030年,有30個國家計劃建造約300個核電站。發展中國家紛紛提出建設成熟、安全、經濟的二代改進型核電站的需求。
2011-03-09 10:51:47
- 楊岐:
2.我國已積累核電出口的經驗。經過20多年實踐,我國在核電研究開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實力,能夠自主設計建造30萬、60萬、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我們核電已經走出國門,積累了在國外的核電建設和運營管理經驗。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出口巴基斯坦的30萬千瓦核電站,一期運作良好,二期已達臨界。
2011-03-09 10:52:05
- 楊岐:
3.具備百萬千瓦級核電出口條件。通過多年的研發和創新,中核集團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百萬千瓦級CP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相關技術指標大部分已符合三代核電技術水準,為開拓國際核電市場創造了基本條件。特別是我國已具有核工業全産業鏈的服務能力,很多計劃發展核電的國家,有很強的意願引進我國百萬千瓦核電站。與此同時,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正在開發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有望形成後續走向國際市場的品牌。
2011-03-09 10:53:17
- 楊岐:
三、有關建議。1.將核電出口上升為國家戰略。集中國家力量和意志,加強對核電出口的統一組織和領導,通過國家政治外交、經濟合作等方式,推動實施核電走出去戰略。國內企業應統一思想、集中目標、形成合力,以工程建設、裝備製造、技術支援和國家銀行貸款等打包的形式參與國際項目競標,打技工貿組合拳。
2011-03-09 10:54:12
- 楊岐:
2.積極推動自主核電品牌的示範工程建設。近期通過國內依託項目,積極推進CP1000核電技術在國內工程項目進行實踐,為走出國門創造有力的基礎。從中長期看,推動我國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打開國際市場。
3.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給予海外示範項目貸款資金和稅收優惠政策,支援核電出口企業靈活多樣的融資、易貨方案。謝謝大家!
2011-03-09 10:55:06
- 李金華:
現在請陳勳儒委員發言。
2011-03-09 10:56:05
-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陳勳儒: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關於規範各類全國性創建活動的建議》。多年來,相關部門相繼開展了若干國家級創建活動,這些活動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對促進各地軟硬環境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和促進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1-03-09 10:56:17
- 陳勳儒:
但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衡量,一些創建活動的弊端日益突出,中央雖三令五申要求認真清理各類評比創建活動,但仍未能達到預期結果。
2011-03-09 10:57:19
- 陳勳儒:
一、政出多門、名目繁多。創建活動政出多門、名目繁多,分為官方、民間、綜合、單項、國內、國外,已到“亂花迷人眼”的地步。幾乎每項官方工作均有相應的創建項目,1990年推出國家衛生城市後,陸續推出了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優秀旅遊城市、綠化模範城市、節水型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示範城市、暢通工程模範管理城市、學習型家庭示範城市等。
2011-03-09 10:57:37
- 陳勳儒:
非官方的各種創建評比活動更是五花八門、氾濫成災,某研究會就推出了中國十大文化品牌城市等17個榜單,其他的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十佳節約型中小城市、最具影響力節慶城市、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等。各種媒體開展的評比排名亦舉不勝舉。一些創建評比,有違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某些城市的榮譽竟多達三四十項,雖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了城市發展業績,但過多的標榜被網民及群眾嘲笑為“作秀”和“最能吹牛城市”。這些顯示出某些領導未找到城市科學發展的定位及信心的缺失。
2011-03-09 10:59:13
- 陳勳儒:
二、耗資擾民,為非常態式運動。眾多的創建評比活動表面熱鬧,衍生出大量檢查、公示、督辦、評比。各地投入不少資金,組建班子,設立“創建指揮部”,窮于應付各種達標檢查,組織群眾性運動,為創建而創建,為稱號而努力,違背創建活動的良好意願。有的為創衛生城市,取締蔬菜農貿市場,居民叫苦不迭;有的要求小飯館、小飲品店全部停業;有的用行政手段限期拆除防盜窗,幹部不拆除將被處分;有的城管部門粗暴執法,激化矛盾;有的組織幹部結隊上街撿垃圾、擦隔欄;有的將樹齡35年以上的萬餘株水杉砍伐,移栽為銀杏樹,目的就是追逐城市“名片”。
2011-03-09 11:00:09
- 陳勳儒:
某些協會的評比明碼標價,交相應費用即獲稱號,以此斂財。為檢查評比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的情況比比皆是。接待中,吃、住、玩、送習以為常,助長形式主義,滋生腐敗作風。地方高調宣傳“最具幸福感城市”,群眾卻為“被幸福”起鬨抱怨。這種創建影響群眾正常生産生活,引起公眾反感。
2011-03-09 11:00:16
- 陳勳儒:
三、形式主義,缺乏長效機制。不少創建活動存在突擊性,缺乏長效機制,突擊迎檢後,工作鬆弛,臟亂差反彈。某省創建活動歷經20年,僅有一個縣創衛成功,六個縣創園林城市成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30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至2009年僅有108個城市榮獲衛生城市稱號,僅為3%;166個市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僅佔5%,創建活動成效甚微。
2011-03-09 11:01:01
- 陳勳儒:
城市科學發展水準和知名度是系統工程,不是通過非常態創建活動就能達到,用創建活動推動城市各項工作,已不適應甚至有違新形勢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此建議:
2011-03-09 11:01:12
- 陳勳儒:
一、規範有關創建活動,加強制度化管理。建議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全國性各種創建活動認真清理,除必須保留的外,禁止擅自推出各種創建評比活動,並加強監督,規範管理,確保創建活動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
2011-03-09 11:02:33
- 陳勳儒:
二、建立城市發展長效機制。國家應根據我國不同區域實際,在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統一制定各類城市(省級、地級、縣級市及縣)總體規劃和具體標準,制定適合各地實際的城市衛生、園林、生態和環保等基礎性標準,由各地政府實施,先易後難,實現城市發展目標化、制度化、規範化。
2011-03-09 11:02:44
- 陳勳儒:
三、切實加強城市管理工作。要摒棄把創建評比活動作為推進工作和政績的錯誤觀念,實現城市建設管理常態化、精細化、規範化。形成政府、社會組織和市民共同管理城市的合力,倡導文明生活,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城市科學發展。謝謝!
2011-03-09 11:04:51
- 李金華:
今天上午的大會發言進行完畢,現在休會。
2011-03-09 11:05:00
- 中國網:
本次會議直播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網友關注!
2011-03-09 11:05:23
圖片內容:
- 政協委員車隊到達天安門廣場
- 政協委員馮軍與工作人員合影
- 政協委員陳道明
- 政協委員魏建國
- 人民大會堂外的安保人員
- 政協委員們陸續進入會場
- 政協委員楊瀾
-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
- 大會即將開始
- 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主席臺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現場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李金華主持會議
- 張大寧委員代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作《社會事業投入要切實惠及廣大基層群眾》的發言
- 劉佩智委員作《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發言
- 繆合林委員作《加強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的發言
- 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進行中
- 邵秉仁委員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作《關於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幾點建議》的發言
- 陳淩孚委員作《立足國家民族未來 加快振興學前教育》的發言
- 孫曉群委員代表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作《應進一步加強對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的服務管理工作》的發言
- 全國政協委員陳淩孚在發言
- 全國政協委員在聽會
- 攝像記者在現場拍攝
- 趙曉勇委員作《提升基本醫療保障功能 提高基本醫療服務績效》的發言
- 杜黎明委員作《推進公務用車改革勢在必行》的發言
- 楊超委員作《關注養老産業發展的“三本帳”》的發言
- 閆小培委員代表致公黨中央作《順應時代要求 積極穩妥地推動海外中國學校建設》的發言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現場
- 全國政協委員在聽會
相關新聞:
- 政協委員張元富建議:在國家戰略層面保護黑土地
- 委員痛陳糧食浪費現象 餐飲業是“重災區”
- 舒安娜委員:將養老進社區作為考核政府服務指標
- 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學術腐敗損害民族靈魂
- 首批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委員抵京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組圖]
圖片大圖:
-
政協委員車隊到達天安門廣場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委員馮軍與工作人員合影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委員陳道明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委員魏建國
中國網 楊佳
-
人民大會堂外的安保人員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委員們陸續進入會場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委員楊瀾
中國網 楊佳
-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
中國網 楊佳
-
大會即將開始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主席臺
中國網 楊佳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現場
新華社記者 王曄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李金華主持會議
新華社記者鞠鵬
-
張大寧委員代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作《社會事業投入要切實惠及廣大基層群眾》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劉佩智委員作《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繆合林委員作《加強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進行中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
邵秉仁委員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作《關於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幾點建議》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陳淩孚委員作《立足國家民族未來 加快振興學前教育》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孫曉群委員代表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作《應進一步加強對進城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的服務管理工作》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全國政協委員陳淩孚在發言
新華社記者鞠鵬
-
全國政協委員在聽會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
攝像記者在現場拍攝
新華社記者 鞠鵬
-
趙曉勇委員作《提升基本醫療保障功能 提高基本醫療服務績效》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王曄
-
杜黎明委員作《推進公務用車改革勢在必行》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王曄
-
楊超委員作《關注養老産業發展的“三本帳”》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王曄
-
閆小培委員代表致公黨中央作《順應時代要求 積極穩妥地推動海外中國學校建設》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王曄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現場
新華社記者 鞠鵬
-
全國政協委員在聽會
新華社記者 賴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