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江南 2020年九月河南省三門峽市消息)初秋時節,在三峽大壩上觀遊,只見壩下排水口巨浪翻滾,向著門下游咆哮而去;河岸景觀錯落有致,由水草、蘆葦、油葵等構成的濕地、梯田等逐級上延;遠處的水鳥,不時騰空而起,飛向天際……在動與靜之間,黃河展示著自己的力量,同時也不乏溫柔。

“近年來,三門峽段的黃河水大部分時間是清澈的。”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憲荷表示,三門峽大壩的上游90公里與下游200公里之間的河道,除了7月至9月的汛期,一年有9個月左右都是清澈的。每年大壩有16億噸泥沙流入、流出,基本上是平衡的。

實際上,此處黃河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黃水河,而是一條清水河!據統計,黃河三門峽段河水準均含沙量由2017年29.1kg/m³,變為2019年的9.1kg/m³,減少了70%;7個國、省控考核斷面,其中6個斷面水質為Ⅰ-Ⅲ類,水質優良。1月至6月,7個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2.9%,三門峽市境內河流水環境品質總體優良,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總達標率穩定為100%。

“可在治理前不是這樣。由於上游有很多人採金礦、搞冶煉,導致這段黃河水成了污染水。我們守在黃河邊,卻不敢喝黃河水,只能自己挖井水喝。”三門峽市北營濕地巡護員紀正群介紹,現在黃河的生態環境變好了,黃河水又能喝了,連大天鵝也飛來了,最多的時候有上萬隻,場面很壯觀。

據介紹,三門峽市的“黃(黃金)、白(鋁土礦)、黑(煤炭)、紅(林果)”享譽全國,其中,黃金産量已連續36年蟬聯全國第二位,三門峽也因此被稱為“黃金之都”。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三門峽工業佔到全部經濟總量的70%,而資源型産業又佔到工業總量的70%,三門峽經濟增速曾一度高達33%,成為了全國的一匹“黑馬”。然而,單純依靠資源初加工形成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卻帶來了高污染、高消耗、高風險和低效益,同時,伴隨著資源的逐步枯竭,三門峽面臨著資源難以為繼、發展難以持續、環境難以承受的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黃河一直體弱多病,水患頻繁,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觀制約,也有後天失養的人為因素。可以説,這些問題,表像在黃河,根子在流域。”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針對當地實際問題,近年來,三門峽市在推進“蓄清排渾,四庫聯調”等水沙調節的同時,加大了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力度。

“黃河水質的巨變,是生態綜合治理的結果。”三門峽市市長安偉介紹,近年來,三門峽重點推進了總投資42.61億元的黃河18條一級支流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73.26億元的三門峽全域山洪溝綜合治理及地質災害處理工程;總投資66.16億元的黃河(三門峽段)河道及岸線綜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於三門峽市來説,生態環境治理只是第一步,如何破解資源依賴困境、實現對黃河的可持續性保護,這也是一項長期的重點工作。為此,三門峽市大力推進産業轉型升級,除了對傳統黃金産業進行關停並轉和高標準環保改造外,也在積極引進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半導體等新興産業,力推以蘋果、香菇為龍頭産品的綠色農業,同時以大天鵝為城市新名片,大力發展攝影基地、生態旅遊等項目,形成了一二三産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資源型城市能否轉型成功,關鍵在於能否培育出發展的新動能。”三門峽市市委書記劉南昌表示,通過改革賦能,在人才支撐、科技驅動、金融催化等方面下功夫,目前三門峽市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點的高品質發展之路。“以綠蔭城,以水潤城市,以文化城”,三門峽的未來會更加美好!(記者 蘇曉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