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23日訊(記者 彭瑤)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今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該行動提出到2022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準提升到20%和30%;焦慮障礙、抑鬱症、失眠障礙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介紹,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提出了個人和家庭九項行動措施,社會和政府九項行動措施。

倡導個人和家庭維護心理健康的九項行動措施包括: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使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倡導規律作息,出現睡眠問題及時就醫;培養科學的運動習慣,號召每個人培養適合自己的運動愛好;提出抑鬱障礙、焦慮障礙主要表現及治療方法;鼓勵公眾發現心理異常時,主動到專業機構治療;針對目前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減藥、停藥等問題,要求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醫囑規律治療;號召公眾了解精神疾病可防可治,不歧視患者,營造關懷支援患者的環境;關注家庭成員心理狀況。

社會和政府促進心理健康的九項行動措施包括:要求政府部門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科學宣傳力度;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培養與使用機制,加大專業人員培養、設立工作崗位、完善薪酬分配製度。

要求相關部門建立完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聯合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登記報告、救治救助、康復服務等工作;各地建立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模式,組建專業化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建立由專業人員提供公益服務的心理援助熱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提供規範診療服務,對易伴發心理行為問題的軀體疾病患者開展心理支援服務,鼓勵開展睡眠相關診療服務。

要求精神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對各類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培訓,使其具備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篩查、識別、處置能力;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等組建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或通過購買服務形式,為員工和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鼓勵基層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為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的搭建要依託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或基層服務網點,建立心理諮詢輔導室或者工作室。在基層場所配備心理輔導員或者工作者,完善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雷正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