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第9期“網路傳播沙龍”: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
活動描述
- 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指導,《網路傳播》雜誌定於5月25日(週三)在中央網信辦190辦公區6樓舉辦以“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為主題第9期“網路傳播沙龍”。沙龍邀請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新華社原主任編輯、博聯社創始人馬曉霖,鳳凰網總編輯鄒明,及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教授作為本期沙龍嘉賓。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郭沛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新聞網站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再次和各位相聚在“網路傳播沙龍”的現場。我是主持人郭沛沛,歡迎各位的光臨!
今天與其説是一場沙龍,不如説是一場老朋友的聚會,去年11月份,雜誌舉辦的第四期“網路傳播沙龍”,專題探討了“新聞網站的傳播力是如何煉成的”,今天我們再次相聚在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的現場,目光依然關注網站,探討網站最前沿也是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希望與各位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2016-05-25 15:00:55
- 主持人 郭沛沛:
如果説新聞網站自身的傳播力講究的是內功、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那麼今天探討的海外傳播更多的是策略、是招數,是輸出的過程。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和新媒體時代的不斷深入,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中國希望融入世界併為世界發展和進步提供機遇的同時,更希望世界能夠全面真實客觀全面地了解中國。
當然,在網媒進行深度的國際傳播的格局中,面對西方的媒體競爭,面臨複雜的國際形勢,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構建中國的話語體系,傳播中國的美好形象,依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2016-05-25 15:02:01
- 主持人 郭沛沛:
今天我們依然請來了業界最具有發言權的網站代表和業內專家和國家共同探討這樣的話題。現在請允許我向大家隆重介紹:以“全面準確的介紹中國為己任,全景式呈現中國”的中國網,今天光臨我們現場的是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先生;“兩岸三地、全球視野,具有中華情懷”的鳳凰網,今天光臨我們現場的是鳳凰網總編輯鄒明先生;“知識創造財富、道義凝聚力量,讓新聞社區化”的部落格聯合社,今天光臨現場的是博聯聯社創始人、總馬曉霖先生。還有此期沙龍的特邀點評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張洪忠教。稍候張老師將會在互動環節與各位嘉賓對話,深度探討“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敬請期待。
2016-05-25 15:05:46
- 主持人 郭沛沛:
蒞臨“網路傳播沙龍”活動現場的還有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新媒體處處長,第三期“網路傳播沙龍”主講嘉賓閆永。再次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也對他們對我們“網路傳播沙龍”的大力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出席沙龍的還有《網路傳播》雜誌主編狄多華,《網路傳播》雜誌主編助理孫光海,還要感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網路傳播沙龍”的全程戰略支援,今天光臨我們現場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新聞處副處長郭影。《網路傳播》沙龍的精彩內容也將在中國網信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經濟網、央廣網、海外網、未來往、千龍網、中國發展網、今日頭條、華龍網、紅網、長城網中同步呈現,此次還要特別感謝中國網的十人直播團隊對“網路傳播沙龍”進行全程直播,也謝謝你們。中青華雲、谷尼輿情也將對沙龍提供數據支援。
2016-05-25 15:06:53
- 主持人 郭沛沛:
如果有人問3分鐘能做什麼,很多人都很不以為意,3分鐘甚至不夠泡一杯茶,不夠喝一杯咖啡,甚至連你刷完朋友圈的時間都不夠,但是有個人卻用3分鐘讓世界了解中國。令人驚奇的不僅如此,以前我們聽過一句話“歌而優則演,演而優則主持”,然而這一位卻是“管理優而支援”,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和他的《中國3分鐘》已經成為外媒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每期3分鐘的故事就像一塊塊拼圖把中國的形象拼接得更加清晰、更加立體。現在讓我們掌聲有請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先生,一起來聽一聽中國網是如何講述中國故事的。
2016-05-25 15:07:26
- 王曉輝:
謝謝主持人。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國網的王曉輝,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夠站在這個講臺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想法、我的一些看法。剛才主持人説,與其説今天是一個沙龍,倒不如説是一個老朋友的聚會,我確實有同感。來到這裡舉目一看,馬曉霖先生是當年我在新華社的同事,相識已經有二十幾年了。鄒明先生也是多年的老朋友,還有吳慶軍,還有一些年輕的同事們也在場。所以今天我格外珍視這個場合,珍視這個機會,願意在這裡把我的一些看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2016-05-25 15:08:02
- 王曉輝:
今天給我的題目叫“對外傳播”,對外傳播是什麼呢?首先我認為它是一盤必須下好的大棋。為什麼説“它是一盤必須下好的大棋”?有幾個因素決定,首先是中國的國際地位決定。想一想我們今天的GDP,想一想我們今天的經濟總量,已經佔到了世界第二位,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在任何地方耳邊都能聽到熟悉的中國話。
2016-05-25 15:09:25
- 王曉輝:
我昨天晚上剛從南韓回來,去機場的路上,帶著我們到免稅店轉了轉,我一進去以後我覺得是不是回到王府井了,充盈在我耳畔的都是漢語。過去有一句話叫弱國無外交,弱國也沒有什麼外宣、對外傳播,因為輪不著你説話,你説話別人也不聽。但是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我們走到這個地步,到了第二大世界經濟體,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方方面面舉足輕重,你不説話,別人也在等你的態度,這一點我們躲不過去的,也要表態。
2016-05-25 15:10:22
- 王曉輝:
我們面臨的國際關係是一種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有位領導前一段時間講過,中國今天的對外傳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好的條件,同樣中國的對外傳播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天這個對外傳播的概念不一樣,我認為它是一種國家行為,既然是國家行為,就需要明確的頂層設計。我們怎樣打好這個“組合拳”,或者是打和弦,首先是佈局的問題,哪是重點?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要贏得歐美的投資,要向歐美學習先進的管理和技術,我們肯定要把對外傳播的重點放到歐美、日本等等,但這中間也會有不同的重點。50年代的時候我們可能跟蘇聯交往多一些,那個年代可能這些年輕同事們的父輩學俄語的多一些,我們傳播的重點也在那裏。後來轉到歐美、日本等等,所以應該是有重點的。現在也應該有動態調整。不同的國家面臨的不同的形勢,和我們的關係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國際關係風雲變幻,友誼的小船它可能隨時會翻。
2016-05-25 15:11:35
- 王曉輝:
隨著各國之間的關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文化上的合作、經濟上的交往不斷發生變化,所以也要動態的調整。習主席講扶貧要精準扶貧,我們對外傳播也要精準傳播,對一個國家説的東西和對另外一個國家講的,方式方法是要有差別的。馬曉霖先生是阿拉伯語言的專家,是中東問題的專家,你想,對阿拉伯國家對外的傳播跟朝鮮、跟南韓、跟日本能一樣嗎,話題就不一樣,講法也會不一樣,一會兒馬曉霖先生還會跟我們分享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和見解。
再有,我們中醫用藥也講均衡調和,有補的,有解火的,對外傳播也是一樣,是一個大琴,就像大的音樂一樣有主旋律,有和弦,有配琴。所以不僅僅是我們的主流媒體、網路媒體、商業網站,包括我們的遊客也是一樣,也是成為對外傳播的主體。
2016-05-25 15:14:42
- 王曉輝:
還有一點,隨著新媒體、網際網路的出現,對外傳播的範圍、主體極大的擴大。以前根本沒有條件參加對外傳播,現在只要你會外語,只要你會發微網志,只要你能發微信,你就可以成為對外傳播的主體,你就能夠把中國的故事講出去,同時也把中國人的信念、理想、習慣、風俗以及中國人的觀點也都帶到了國外。所以新媒體的出現、網際網路的出現給對外傳播創造了一個極好的條件。
2016-05-25 15:16:06
- 王曉輝:
對外傳播哪些是重點呢?我認為就是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是對外傳播的一個著力點。哪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都有自己的哲學,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但是怎麼樣傳播呢?還是應該用一個一個小的故事去給人家講,才能夠讓人家接受,你單純的去講“中國好”,我們中餐就是好,過去有人在對外的的場合講,“中國的漢字在所有語言文字當中最優秀,優於其他所有的語言。”我認為這就不是好的對外傳播的方式。你怎麼知道你的東西是最好的?因為只有你懂。還説我們的方塊字能寫對聯,可是外國人沒有貼對聯的習慣。所以咱們在這方面還是講故事,通過故事是最好的著力點
2016-05-25 15:17:22
- 王曉輝:
講好中國故事,其實我們的主管部門也很焦急,就是怎麼樣把中國故事講好。習主席前一段時間在關於新聞傳播的重要講話中講了48個字,其中最後叫做“溝通中外、連接世界”,最後這8個字講的就是對外傳播。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其實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怎麼講好中國故事,怎麼做好對外傳播。我認為有四個方面,我們應該去著力下一下功夫、花一些心思、動一些腦筋。
2016-05-25 15:18:33
- 王曉輝:
一是找準外宣資源、找準對外傳播的資源,哪些東西是我們傳播的內容。比如説大家都喜歡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不是對外傳播的資源?我接觸過幾個外國人,他對我們的愚公移山似乎不太懂,我們講的愚公移山是我們挖山不止,中國人這種堅定的信念,做不成事絕不罷休。老外就覺得你們幹嘛把山挖了,你們直接搬家,換個地方,像美國這種移民國家,他會覺得你幹嘛不移民呢?為什麼要把山挖了呢,他未必能理解,所以這是一個外宣資源的問題。有一些東西是只有你這個民族有的東西,未必是世界上都能接受的東西。
2016-05-25 15:19:26
- 王曉輝:
二是選準話題。選準話題很重要,比如今天中國的扶貧,政府有這個決心,人民有自強不息的信念,我們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使7000多萬人脫貧,這對整個國際社會的貢獻、整個人類的貢獻,這個就能講出去,這些小小的故事都特別感人。
2016-05-25 15:20:01
- 王曉輝:
三是瞄準受眾。你講給誰聽的?講給這個國家聽的,恐怕就要講他所關心的事情。選話題非常重要,記得過去有一個電影裏面有一首歌,叫做“see you say me ,See you together”,就是説你、説我、再説説你,你光説我,就是那麼以我為主,就那麼自我,説時間長了,友誼的小船就翻了,人家就不愛聽了,所以要瞄準受眾、把握話題非常重要。
2016-05-25 15:21:23
- 王曉輝:
四是用準語言。有兩個方面:一是使用人家聽得懂的語言,二是使用人家聽得懂的語言。這兩句話雖然一樣,但是意思是不一樣的。對英國人你肯定要用英語,這是他的語言,還有一個是他接受得了的語言。
2016-05-25 15:22:03
- 王曉輝:
比如説我們過多的政治概念,我們所説的“八榮八恥”、“五講四美三熱愛”、“兩個文明”、“一起抓”,如果沒有詳細的解釋,外國人是聽不懂的。實際上我們這是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我們對外傳播的時候,包括我們寫稿子、寫新聞,如果你寫“十八大以來”,翻成英語,外國人就説十八大是什麼?就算是懂中國的、了解中國的,他的腦子也會瞬間出現一個短路或者梗阻,他明白了,你又説了“四個全面”,他馬上又想,哪“四個全面”?得是中國問題的專家才能理解“四個全面”。如果不明白的,又給他來一個梗阻,他的思路就被你的語言一次打斷、兩次打斷,如果打斷個三四次的話,他可能離開你了,所以我們要用準語言。
2016-05-25 15:22:26
- 王曉輝:
中國網這些年來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我們跟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還有一些大的商業網站比起來還有很多差距,但是在對外傳播上我們有了一點點體會,我在這裡把我們的困惑和問題説出來,跟大家一起商量商量。中國網是用十種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對外傳播。我們在發稿子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要有很多關於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也面臨著剛才我所説的這些諸多的挑戰。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一是要用人家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講人的故事比其他的什麼故事都有效果,都能夠感人,都能夠打動人,像禪宗講的直指人心,只有人的故事才能夠直指人心。社交媒體出現以後,我們也意識到社交媒體的重要意義,我們專門成立了社交媒體部,這幾年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用一些短視頻來傳統中國,講中國的故事,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6-05-25 15:26:03
- 王曉輝:
比如説可移動式車庫的短視頻達到2個億的瀏覽。我從去年5月份開始,和我幾個同事一起,想做一個講中國故事,傳播點中國立場,如果時間太長了人家也不願意看,如果做訪談節目,一訪談就是半個小時,在社交媒體上他也沒有這個耐心,我們就做了一個《中國三分鐘》,我把英文起成《China Mosaic》,“Mosaic”的意思是馬賽克的意思。我想通過一個個小馬賽克,講中國的故事,表達一個個中國的觀點,最後把它拼成一個完整的中國。到現在已經做了五六十期了,做得很艱苦,但是苦中有樂,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昨天我在首爾,劉奇葆部長還跟我説《中國三分鐘》做得挺好,你們要繼續努力把它做到更好,發揮它的作用。節目不長,3分鐘用英文主持,借一個事件入手,然後引出中國的觀點、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評論。比如説京劇大師梅葆玖去世,我就想大師去世了,中國網總得做一點懷念,幾句話介紹了一下梅葆玖,介紹了一下他逝世,馬上就引入了中國的京劇,通過這個事件我就講出了中國的京劇有生旦淨末丑,200多年的歷史,生是什麼、旦是什麼,凈是什麼、末是什麼、醜是什麼,這是中國藝壇的一顆明珠,很多外國的朋友也喜歡。
2016-05-25 15:27:20
- 王曉輝:
通過“AlphaGo”把李世石打敗了,我引入了中國的圍棋,我講圍棋是中國人發明的,有4000年的歷史,有黑白,代表著陰陽,圓子方盤代表著天圓地方,361個分割點代表了中國的夏曆,這裡面有先有後,有忍有讓,講究是佔便宜別太多,佔便宜太大就會吃虧,這是中國人通過對世界的觀察、對事物的觀察一種哲學思考和人生態度。我們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做的。但是由於個人的能力有限,儘管我的團隊、我的同事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們都很優秀,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希望得到各位媒體同志的關注、關心,多給我們提意見,咱們一起來講好中國故事,把中國的對外傳播工作做好。我今天拋磚引玉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2016-05-25 15:29:09
- 主持人 郭沛沛:
非常感謝王總的精彩方向。今天的主題是海外傳播,王總一下給我們上升了一個層次,為什麼説是中國網全景式呈現中國呢,王總一齣手就是一個更宏大的命題,我們再次把掌聲送給王總。
如果説我們要做好海外傳播,要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們的意願或者是當下面臨的一個形勢,但是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卻需要足夠的智慧。剛才王總分享的幾點都對我們有非常大的有益的啟示,比如要進行精準傳播,要利用新媒體、社交媒體去講好中國故事。在這裡我順著王總的話補充一下,如果説在傳統媒體時代或者在媒體事業的起步階段和西方稍微有所差距的話,但是面對網際網路的衝擊、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大家應該説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利用新媒體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形象,應該説是我們中國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當然,講好中國故事,我們自己的中國故事雖然很精彩,但是怎麼樣讓別人同樣覺得也精彩呢?這其實就涉及到在一個跨文化傳播背景下的藝術性表達的問題。剛才王總也給我們介紹了,比如説選準話題、找準資源這些都是對我們非常有益的啟示。
2016-05-25 15:29:55
- 主持人 郭沛沛:
隨著中國網路媒體的發展,應該説對海外傳播的模式、理念都産生了非常大的變革,不誇張的説,網路媒體的發展將要成為海外傳播的主流媒體之一,已經成為了各國的共識。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在海外傳播的實踐性的探索,另一方面也要加深對網媒在海外傳播現象規律本身的研究,以理論指導實踐。所以此次沙龍也特邀了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教授。張老師多年關注海外傳播的現象,就在前不久還發佈了《中國高校海外傳播力影響報告》,尤其是在傳播效果的測量以及在社交媒體的應用方面,張洪忠老師絕對是行家中的行家。現在我們就掌聲有請張洪忠教授,讓我們跟隨著張老師一起踏上這場海外之行。
2016-05-25 15:32:15
- 張洪忠:
剛才我聽王總講了以後特別有感觸,這是一個真正的專家,我今天坐在這裡壓力很大,我知道馬曉霖很多年,一直關注他的微網志,是他的粉絲,是真正的中東專家,我很多中東的知識是在他那裏學的。鄒總,鳳凰網我更不用多説。我記得小時候,我們知道國際的時候其實離我們很遠,我們知道國際事情的時候是插不上話的,我們最多看看報紙,隔幾天在報欄裏看一看。但是今天我們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跟國際對話,建構我們國家的點點滴滴的形象,所以網際網路已經真正成了我們公共外交的平臺。與其説我們以前有“乒乓球外交”、“熊貓外交”,今天其實我們進入到“網路外交”的時代。我想知道我們國家在網際網路的海外傳播中,我們在這種國際的網際網路格局中,我們的網際網路傳播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權重?從王總開始吧。
2016-05-25 15:32:57
- 王曉輝:
中國網際網路方面的海外傳播,應該説開闢了中國對外傳播的新陣地,但是就目前來講,咱們總體判斷,中國的對外傳播相對在全世界的範圍,我們跟西方比起來,還沒有達到那個力度和強度,所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最主要的是語言的限制,因為你要做好國際傳播,必須得用英語、法語、阿拉伯語……在這方面我們的人才是不是有那麼多?再有,我們的媒體,我們的表達方式,現在對外傳播、對內傳播混為一談了,很多人説對外傳播和對內傳播是一樣的,其實是不一樣的,這幾個方面我們應該認清楚。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6-05-25 15:33:55
- 馬曉霖:
説到中國的海外傳播,包括過去做記者駐外的時候,一方面自己要去採訪,要用人家的母語給人家寫新聞稿,傳播中國的聲音,報道中國新聞觀、中國價值觀、中國世界觀下的世界形象,讓世界呈現一個多樣性的發展。同時我們還想對外銷售中國産品,在這個過程中你就看到你的産品受不受歡迎,這就牽扯到中國形象問題。説實話挺難,剛才王總做了非常精彩的中國形象如何傳播。我覺得傳播很大程度上經常是延續多少年的思維,沒有把宣傳和思想工作、沒有把意識形態的宣傳跟新聞傳播切割,使得我們把傳播跟宣傳兩個混在一起。發展中的中國,當然不是一個固化的東西,説到傳播,很簡單,你是誰,你從哪來,你找誰?中國也是一樣,中國的過去是什麼?中國現在的定位是什麼,你將來想幹什麼?特別是我們強大以後,我們只要回答這三個層面。
2016-05-25 15:35:43
- 馬曉霖:
從傳播層面來講,那就不是簡單的靠一些大網站。國家形象、公司形象、公民形象,這三個形象,看世界的排名得分就能看出來,所以我覺得在形象得分方面,我們首先要考慮我們的國家形像是什麼,我們的公司、企業,特別是走出去,包括我們附帶的産品,你會帶給什麼形象。我們每一個公民每年出國,去年1.2億,2020年達到2億人次,消費也是最能花錢的,去年2000萬的消費量,我剛剛從伊朗回來,伊朗説我們不歡迎日本人,也不歡迎歐洲人,我們願意中國人來,中國人花錢很大方。除此之外,除了購買能力強,也有一些是負面的。謝謝。
2016-05-25 15:40:18
- 張洪忠:
馬總提出了傳播中的很多問題,第一是傳播觀念的問題,內宣、外宣不分。第二個問題是我們運作的機制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鳳凰網的鄒總怎麼看這個問題,有請鄒總。
2016-05-25 15:49:56
- 鄒明:
一講到傳播,就覺得我們身上的擔子特別重,實際上我們日常工作就是這麼做出來的。記得一個台北朋友告訴我,北京那麼發達,現在出門都可以不帶錢包了。他説,我們都在網上看一個東西,是CNN的一個著名記者,那個節目就叫《我在北京的一天》,他用手機支付過了一天的時間,早上買煎餅果子,説沒帶錢,你掃微信吧,到商場也掃微信,他用這個故事講述中國的網路支付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了,中國的網路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了。之所以這個新聞或者這個故事能夠能夠有那麼大的影響,我們當時也談了這個事情。
2016-05-25 15:50:38
- 鄒明:
我覺得這個故事講得很精彩,有幾個要素:第一,故事很好,中國確實是網路最先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了,包括我們的快遞,在很多國家是不可能的,在網上訂個菜,誰給你送啊,不可能。第二,誰講的?外國人講的。第三,是外國一個著名的媒體講的。第四,這個媒體講這個故事是在海外發酵的。
回過頭來我們説海外傳播,我們怎麼做海外傳播?誰來講,用什麼語言來講,在什麼平臺來講,我覺得這都是很重要的。在我們的海外傳播上,不是説我們國家有錢,收購幾家網站,收購幾個媒體就行了,我們就傳播出去了,我覺得那都是土財主的作風。確實很多故事,我講這個案例就是值得我們在座的思考,也值得我們作為網路媒體人思考,它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2016-05-25 15:53:34
- 王曉輝:
對外傳播未必得到的都是掌聲,我們的心理定位也不是説我講的這個故事得到的都是掌聲,比如前幾天我做了一期節目,叫做《天書指路—海角再遠也是家》,就是講中國有世世代代在開發南海打漁生活奮鬥的故事,通過這個引出來從歷史上我們的漁民就在這裡,這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漁民的家園。當然這裡面講了以後,20個小時就有260多萬的閱讀量和30多萬的視頻觀看,還有將近3000人的評論,這3000人的評論,也有一些不好的評論。我的意思是説,對外傳播不一定得到的是掌聲和鮮花,可能得到的是指責,這也沒有關係,只要他關注了。怕的是沒人看,沒人理,沒人評論,那就白做了。
2016-05-25 15:54:41
- 張洪忠:
謝謝王總。也就是説我們在對外傳播的時候,其實網際網路是一個輿論場,它不一定全部是掌聲,它是一個博弈的過程。首先是要在場,在場比不在場好,有人關注比沒有人關注好,網際網路至少要挺進這個領域。具體怎麼做,看看馬總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想法,比如我們的網媒海外傳播,以你在中東這麼多年的研究和了解,我們怎麼做好網媒的海外傳播,有沒有一些具體的建議或者措施?
2016-05-25 15:58:33
- 馬曉霖:
首先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要解決,將來有更寬鬆的網際網路環境很重要。從網際網路來講,我覺得要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要用別人接受的語言,別人接受的方式,這還不僅僅是用什麼文種的語言。基於網際網路來講,要草根性,要説人話,跟人家氣場相同。大家如果要研究的話就會發現,網際網路確實是不一樣的形態,網際網路受眾完全是跟我們這一代,60年代、50年代,甚至70年代都是不一樣的。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我們再以50年代思維指揮青年人傳播,包括用我們固話中國人思維來講我們中國人的故事,來讓外國人相信,你就是大熊貓,你不是恐龍,那恐怕很難。在這種情況下研究業態很重要,研究受眾心理很重要,研究什麼樣的方式更能讓人家相信你是真的,相信你是好的。
2016-05-25 15:59:36
- 馬曉霖:
只要大家解放思想,放開讓大家傳播,我相信是可以傳播好的。當然也確實是不能指望你獲得的都是鮮花、掌聲。我想,隨著我們的發展,我們跟世界交往的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被世界了解,越來越多外國人到中國來了解中國,從國家到媒體層面,這種配合一定會把國家的形象傳播得很好。
2016-05-25 16:04:34
- 張洪忠:
請鄒總談一談我們應該有哪些做法提升網媒的海外傳播力。
2016-05-25 16:05:33
- 鄒明:
我特別同意剛才曉輝講的PPT裏面的第二點,他説這是我們國家應該頂層設計的,這裡面我強調一點。第一,網路傳播不只是網站的事,是所有的機構,包括國家政府、個人的事。第二,我們必須得承認當今這個世界最大的社交媒體在哪兒,我們必須利用所有社交媒體進行理念的傳播。
第三,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説白了就是美國政府如何對中國進行傳播的,舉了很多例子,美國在中國的大使館、領事館,以及日本在中國的大使館、領事館,如何在我們的微信、微網志上進行他們理念的傳播。當然也有更多服務中國人的理念,而且特別講到他們的語言特別的貼地氣,賣萌也好,他們的語言很多都是賣萌的,和中國網友互動的,等等舉了很多的例子。
2016-05-25 16:05:50
- 鄒明:
第四,我們不一定利用我們這種大媒體進行傳播,還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人,他的傳播和影響力是很大的。一個著名的聯合國的愛心扶貧大使,她是一個演員,在中國微網志有很大空間的,她就可以以這個名義在中國傳播慈善、公益、扶貧的理念,做得多好。但是我們國家也在扶貧,中國有很多演藝界人士扶貧也做得很好,他做過海外的傳播。因為很多扶貧我們也想吸納海外的一些資金,我們做了嗎?這些都沒做。剛才曉輝説的頂層設計特別好,但是這個要求不是要求中國網的、人民網的、新華網的,應該所有中國人都有這個意識,所有中國人想走向世界都要有這個意識,我必須和我的受眾進行緊密的合作,進行緊密的互動。包括公益、扶貧,我們今年準備到美國去做,專業已經設立起來了。從這個點出發,讓大家意識到是所有的政府機構,哪怕是國企,哪怕是我們共同承擔責任,對外傳播。
2016-05-25 16:07:22
- 王曉輝:
我再呼應鄒總一下。剛才他講的這個我非常贊同,今天社交媒體的出現,給中國的對外傳播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渠道,在這個渠道中應該發揮作用的兩個方面,一個重要的群體就是年輕人,今天我看到這麼多年輕的同事來參與這個討論,真的覺得很欣慰,還是要靠我們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充當主力軍。因為今天的媒體形態和過去不一樣了,當年的記者,用凱撒大帝説過的一句話,我來了,我看了,我征服了。過去的記者是,我來了,我看了,我寫了,寫完了我發了就算了。我來了,我拍了,就扔給編輯了,我就走了。但是今天的記者不一樣了,除了你來了,你寫了,你發了,你還要有一個什麼能力呢?那就是營造互動的能力,因為那麼多人在等著你的反應,你發完了以後人家有評論,有評論之後你有什麼評價,你有什麼反映,在這點上年輕同志肯定比咱們做得好,人家有人家的一套語言系統,人家有人家快捷的思維,所以在講述中國故事上,我覺得利用社交媒體,發揮年輕人的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2016-05-25 16:09:14
- 張洪忠:
我想再問曉輝總一個問題,比如我們在頂層設計之下的時候,我們在講中國故事的時候,有沒有一個具體的特別好的案例分享中國網?
2016-05-25 16:09:58
- 王曉輝:
我説一個做得不成功的案例。實際上中國網不是一個像新華、央視這樣備受關注的網站,實際上我們發出的消息,發出的任何一個方面在海外還是很容易引起人家的關注的。我們曾經有一篇稿子,那是在世界上一次領導人執政能力的評選當中我們發了一篇稿子,我們就説了一下中國的領導人執政能力排在第二,世界英語國家做的評選,我們排在第二,那已經很是不簡單了,印度的莫迪排在前面,我們的一個年輕的同事就寫了莫迪排在前面,這個傳播也不是説不實事求是的傳播,那就是一個比較失敗的案例。在印度大家立刻就感興趣了,很多人就歡欣鼓舞,所有的中國人都承認咱們排在第一了,實際上我們等於給人家做了一個傳播。這是我們的一個不成功的案例,我覺得這方面我們應該多去注意。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比如我們在“一帶一路”上,我們講述了很多普通人的故事,用圖片,短小視頻説明中國的時候,這是成功的,《三分鐘》這個節目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2016-05-25 16:10:14
- 張洪忠:
現在“一帶一路”是國家很重要的一個政策,“一帶一路”裏面阿拉伯國家又是很重要的區域,在這塊區域裏面,傳播對於我們學術界而言,我們有時候了解是很少的,也許我們對美國了解很多,對英國、歐洲了解很多,其實對整個阿拉伯國家、中亞地區了解很少,我們團隊也在開發哈薩克、土耳其的輿情分析系統,用他們的語料庫來做,但是也是很難的。我想問一下馬曉霖,在東亞地區、阿拉伯地區,在這片地區進行對外傳播的時候,用網際網路的時候有沒有一些注意的或者可以推薦的方法?
2016-05-25 16:11:04
- 馬曉霖:
這個問題很好。中東中亞是關注的重點,跑的也比較多,去年國慶跑的中亞,今年春節的時候跑的是海灣四國,這個暑假我還要從紅海穿越到大西洋,走整個北非,也是圍繞“一帶一路”,因為我給寧夏衛視主持一檔高端訪談,就叫《解碼“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構想,他們的反映,説白了就是我們傳播的效果怎麼樣,現在應該説是五味雜陳,不一而足。總體來講,他們感覺是不錯的,因為不像西方媒體抹黑和一味的質疑,因為這一條線正好是我們千年的絲綢之路的歷史古道,這一帶所有的民族國家都知道“一帶一路”,都因為絲綢之路輝煌過、燦爛過,也因為絲綢之路的中斷而衰落。
2016-05-25 16:11:50
- 馬曉霖:
反過來講,我們傳播“一帶一路”的時候怎麼講好故事,這個故事不僅僅要講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聽,而且要講給所有的域外國家聽,美國、日本等等,要讓他們知道,“一帶一路”真正是中國的倡議,世界的機會,讓他們幫助中國理解“一帶一路”,來參與“一帶一路”,這樣大家一起在“一帶一路”這個“大盤子”中發財。這種情況下,無論中國的形象也好,包括“一帶一路”推介的也好,總的障礙要小得多。説白了我個人理解“一帶一路”就是復興中國夢的一個抓手,中國夢復興之時應該是“一帶一路”建成之時。所以關鍵我們要把自己定位好,二是要跟方方面面的遠親近鄰講好我們想幹什麼,就是我們從哪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去,説清楚、講明白。
2016-05-25 16:13:27
- 王曉輝:
“一帶一路”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一帶一路”,其實自古的“一帶一路”就是經濟之路加上文化之路,所以在今天的對外傳播當中,我們做這個工作當然是肩負著歷史重任,不僅僅做好經濟方面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做好文化方面的傳播,才能夠讓人家真正理解這“一帶一路”,參與這“一帶一路”。
2016-05-25 16:18:13
- 張洪忠:
中國網有沒有阿拉伯語的頻道?
2016-05-25 16:18:39
- 王曉輝:
有,我們阿語頻道有9個同事,還有2個外國專家給我們做改稿人,每天發的稿子,從同行的反饋來説口碑還是不錯的。我們現在在阿文也做了一些新媒體上的嘗試,比如我們做了一個阿語的阿文應用,專門為中國和國外使用阿文的人用的,既傳播了資訊,這裡面有新聞、有資訊,還有服務,比如中國清真寺的介紹,清真寺怎麼走,開放的時間。包括還有一些應用,像羅盤似的,祈禱的時候他們是對著太陽的方向,你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打開這個應用,不僅能夠看到中國用阿文表達的中國立場、傳遞的中國形象和聲音,還能夠應用它做“禮拜軟體”,你跪下去那個方向絕對不會錯,跪得準,這也是很受阿語受眾歡迎的一個應用。
2016-05-25 16:18:45
- 馬曉霖:
我互動一下,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阿拉伯文的比重在我們話題中太高了,還是網路傳播的問題,我過去記得大外宣送的都是紀錄片、武術這些東西,但是去年我看到網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一個小短片,就是把《媳婦的幸福生活》的電視劇用阿拉伯語,不僅是阿拉伯語,還用埃及土語對口型配出來了,我聽了一段笑得肚子疼。中國人説了一口掉渣的埃及口語,你覺得這個事情很詭異,但是反過來想,這就對了,這就是拿人家的語言,拿人家熟悉的東西來傳播中國。過去説風光片、功夫片,留著長辮子,打打鬧鬧的,它是傳播當代最流行、最現代化大都市中國的青年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他們跟父母的關係,跟鄰居的關係等等,會展現一個全新的中國,當代的中國。傳播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播發新聞,其實把我們的文化産品豐富了,通過網路撒播出去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6-05-25 16:19:56
- 張洪忠:
我們在海外傳播的時候,海外華人往往是我們二次傳播的一個最大的仲介,因為我們在傳播的時候首先是海外華人接觸我們的資訊,然後再傳給外國人,我有兩個姨在波士頓,我去波士頓看她們的時候,她們為了爭非誠勿擾哪一個女嘉賓漂亮,吃飯的時候爭得不可開交,因為她們在波士頓二十多年了,其實她們就是文化二次傳播的載體,我們在對海外華人的傳播中,我想問一下鄒總,我們網際網路有沒有一些好的做法,能夠對海外華人進行傳播?
2016-05-25 16:21:00
- 鄒明:
剛才我講了社交網路化,我舉兩個例子,解釋我們是怎麼利用海外媒體進行傳播的。5月初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合作,和台灣的中視電視報,是台灣的最大新聞網站,還有中視集團下面的萬寶合作,因為我這邊要發表五篇文章,這五篇文章都是國內頂尖的涉臺學者寫的,我們對大陸的政策。我想這不行啊,光我發不行,我還必須得在台灣落地,我就去跟他們談,咱們合作,連續用五天把這個發出來,他們很高興。發出來之後影響特別大,中時電子集團,中國時報也特別興奮,因為我這邊給他提供了很好的文章。可以説我影響了有影響力的人,我們做到了,這個案例就是説,我是利用了在海外我要傳播地區的最大新聞網站的平臺,傳播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理念,所以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他們每天都給我興奮得寫報告,當天點擊最高的如何如何,這是一個案例,我們可以接著做的,一是我們如何利用最大的社交媒體來做中國的傳播。另外,我們如何利用駐在國最大的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進行傳播的。
2016-05-25 16:22:23
- 鄒明:
還有一個研究學者説我們網站上有很多好的評論文章,有很好的對國際問題的闡述,比如説南海問題,作為美國人來説,讀中文還是很困難,他説你們能不能有針對性的翻譯成英文,我來給你傳播,我們也有自己的英文頻道。從這點他又警示我了,並不是説我們放在所有網站的人對所有海外的傳播都感興趣,還有一大批需要感興趣的人,我們還有很多事沒做。簡單總結一下我們是如何用好海外的社交網站的,如何用好海外的新聞網站的,如何用好海外的知名智庫的學者,用他們來幫助傳播中國的聲音,我覺得這是我們還算小小成功的經驗吧。
2016-05-25 16:23:07
- 張洪忠:
因為我們現在都在做海外傳播,我也參加過政府部門組織的海外傳播的測量指標什麼的,但是我總是看到每個單位都是報我今年報了多少篇稿子,我今年做了什麼,都是從傳播者自己的角度來説自己的成績有多大。目前我們對我們對外傳播的時候,網路傳播的時候,考量的標準,我不知道曉輝總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有沒有從傳播效果的角度來考察網媒的考評?
2016-05-25 16:24:25
- 王曉輝:
從傳播效果來説網際網路,特別是新媒體是最能夠直接、直觀看到效果的媒介。傳統媒體上,電視播送完就沒了,廣播也是播完了就沒了,報紙發完了就沒了,這方面特別是新媒體有多少人看了,有多少人看了視頻,有多少人轉發了、推薦了,有多少人給你回應了,一清二楚,你自己也很直觀。我們現在也是一樣,我們每次發一個東西,我都説馬上看一下關注,有多少人點擊,有多少評論,罵我們的佔多少,支援的佔多少,這是我們評價社交媒體傳播效果最好的方式。對於一般的來説,我們發了多少條稿子,有多少記者參與,這些東西是我們完成了這個報道任務,咱們得跟主管部門、領導有一個交待,我們動員了多少力量、做了多少策劃,我們是怎麼想的,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直接能夠反映出你的效果來的還是社交媒體上,很直觀,所以我們非常注重這個指標。對於網際網路的你可以找點擊量,視頻有播放量、觀看量,社交媒體更是這樣,很多留言,大家的評論都能看得出來,這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知己知彼的一個武器。
2016-05-25 16:24:45
- 張洪忠:
我想問一下曉霖,從您的觀察來説,最近幾年海外的網際網路的傳播,我們的影響力有沒有什麼變化?
2016-05-25 16:25:41
- 馬曉霖:
網際網路可能更多的不是一個資訊的載體,更多的是社交的工具,這種情況下,比如我們要通過網際網路考察傳播效果的話,也挺難。但我們更大的是中文,中文的傳播效果也很難説,但是有一點,從海外各種政府機關、外交機構、影視明星、政客,在咱們微網志落戶,包括在微信,我覺得我們新媒體的傳播肯定是有效果的,這種效果可能體現在某種政策上,體現在某種表態上。這方面還需要系統的做跟蹤。但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網際網路工具的應用在國際上産生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
2016-05-25 16:26:03
- 鄒明:
從我本身的角度來説,做了這麼多年網際網路的傳播,我覺得每年影響力都是慢慢提升的。從鳳凰網本身來説,上鳳凰網的海外人關注度最高的是海外的媒體人,這是比較特殊的,無論是華語的媒體人,還是英文的媒體人,我們都有過交流,盯著我們的人都是海外的媒體人。我覺得前幾年還沒有這麼關注,這幾年他也確實想了解鳳凰網的立場,鳳凰網傳播的中國的聲音,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包括我們這種特殊的和央視不太一樣的身份,所以它很有利在海外公眾中樹立中國的形象。第二,我們在海外的傳播中也儘量翻譯,用海外華人所喜歡的語言來變一下,這方面還是有所加強的。第三,如果做一個很好的海外傳播的話,我們必須得策劃,平臺的策劃,代表人物的策劃,選題的策劃,在這方面曉輝他們也有很多經驗。我就談這幾點。
2016-05-25 16:28:20
- 張洪忠: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環節的互動到此結束。我有幾個感受,第一個感受,最近幾年隨著我們國家網際網路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網際網路在海外的影響力是明顯的提升和提高。我有一個數據,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微信這個社交媒體是排第一的,這是我們整個海外影響在力在急劇提升。第二個感受,我們在對海外傳播的時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説我們要把宣傳和傳播分開,我們對海外的時候是一種傳播,傳播是一種平等的,一種講故事的方式,一種雙方互相平等溝通的方式,所以在觀念上要有區分。二是在措施上要改進的是,我們對外的網際網路的傳播,不僅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責任,其實在網際網路這個無所不在的世界裏都讓每一家企業都在傳播中國的形象。我們團隊正要馬上發佈“中央網路的媒體海外傳播力”,中央14家網站的海外傳播歷,我們也做了110家央企的海外網路傳播力,20幾家國有銀行的海外網路傳播力,還有幾十家自主品牌汽車的海外網路傳播力。我們發現我們有很多空缺。第三個感受,我們在傳播的時候,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平臺在做,我們還要借助二次傳播平臺,海外社交媒體的平臺,其實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多空白的區域需要去建設和填補的。所以,未來我們網路海外的傳播力還有很多工作去做,但是已經開始,我們有一個好的起點,我相信我們海外網路傳播力一定會做起來,做得很好。我的環節到此結束,把話筒交給主持人郭沛沛。
2016-05-25 16:30:07
- 主持人 郭沛沛:
非常感謝幾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先把掌聲送給幾位嘉賓。幾位嘉賓的分享讓我們對整個網媒在海外傳播的現狀以及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都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雖然説我們在海外傳播的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已經為海外傳播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空間。任何行動的改變都是來自於理念的先行,網路媒體相對於傳統媒體,或者剛剛幾位嘉賓都談到的,隨著社交媒體的不斷深入,網路媒體相對於其他媒體最深的一個變化就在於大的全球的互聯性,個人參與能力變得急速加強。也就是説,任何一個事件或者任何一個行為都有可能變成一個國家形象的代名詞出現在外國人的眼中。塑造國家形像是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一個機遇,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一個艱巨的任務。今天來的都是網站的同行,對於網站,各位嘉賓也是從自己的自身經驗上給了很多借鑒性的方法。總結一下,比如在頂層設計上,我們的視野要全球化、我們的受眾要進行貼近化、我們的語言要多元化,同時我們的傳播要精準化,再次把掌聲送給幾位嘉賓。
2016-05-25 16:31:54
- 主持人 郭沛沛:
我剛才也説了,這不是一場沙龍,而是大家的聚會。我知道來的都是業內同行,對這個話題也有自己的思考,現在是互動環節,如果你有問題的話可以舉手示意。
2016-05-25 16:32:51
- 觀眾:
感謝各位老師的分享,收穫很多。尼克松在《1999不戰而勝》中寫到,“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不再相信老祖宗的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在未來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中,不是武器,而是思想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對於中國網媒,包括中國政府以及各種外交海外傳播,跟歐美的傳播體系的海外傳播,各位老師能不能做一個比較,它的傳播策略和傳播效果?
2016-05-25 16:33:07
- 馬曉霖:
文化的傳播力、滲透力、韌性遠遠高於硬實力對一個民族、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大家可以想一想,羅馬帝國消亡了那麼多年,羅馬的精神、羅馬的哲學、羅馬的文化到現在依然在整個世界文明體系中産生著非常深的影響。坦率的説,中國的語言一旦翻成外語,它的自身魅力大打折扣。有一段英文詩歌,我不知道被哪個有才華的青年網民,大概用十幾種詩歌體翻譯成中文,美極了,五言、七絕、宋詞、長短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這點來講,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把我們的硬實力做上去,我相信我們的軟實力會相得益彰。
2016-05-25 16:34:30
- 馬曉霖:
説到底,我們不要忘了辯證法,決定事物變化的是內因,打鐵自身不硬,是自身的問題,要去變革。一句話,你把民生搞好了,把經濟建設搞好了,把老百姓都伺候好了,外面再大的風都吹不倒這棵大樹,這是我的一點看法
2016-05-25 16:40:20
- 王曉輝:
我補充兩句,也是回應你剛才的問題。尼克松説1999不戰而勝,從這個書名就説明他的論斷是錯誤的,現在馬上是“一九”了,二十年過去了,“不戰而勝”達到了嗎?沒有。而且我雖然不是美國總統,沒有尼克松那麼有名,我也可以下一個論斷,當未來二十年之後,美國的青年人如果不相信美國文化的時候,那麼我們中國就勝了,也可以這樣説。實際上2039年我們中國可以“不戰而勝”,但是真正導致你文化弱的是什麼?是你的政治弱、經濟弱。只有一個國家貧睏了,你的文化大家都不相信了,你的青年人不相信你的文化了,他對這種文化缺乏自信了,中國這些年來,説實話我們的經濟、國力、影響力在不斷刷新,不斷走向新的高度,中國人現在走在外面應該説是自信滿滿,當然我們有的時候也要給自己敲醒一下警鐘,我們的每人平均GDP,我們的綜合實力可能還有一些差距,但是總體來説我們的經濟實力是向上的,這樣使得我們的文化實力也是在向上走的。起碼我覺得尼克松這個話説的不靠譜。謝謝大家!
2016-05-25 16:43:00
- 主持人 郭沛沛:
非常謝謝幾位嘉賓的解答。無論是剛才在回答的過程中還是在整場中,其實馬總一直在強調這件事情就是“內因”。我們國家一直有一個古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我們讓別人了解你的時候,把自己先修養好,這是別人認識你的前提,更是獲得信任的一個最佳途徑。
現場互動環節到此結束,謝謝幾位嘉賓。有學者曾經説過,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崛起是最顯著也是影響最深刻的現象,確實,當今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千年未有之變局。在這種網路媒體發展的格局下,中國正在以新的形象站立在世界的面前,“網路傳播沙龍”將繼續關注中國網媒在海外傳播的現象,為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講好中國當代這個最宏大、最精彩的中國故事盡一份心、添一份力。
《網路傳播》沙龍聚焦最前沿的話題,邀請最權威的專家,旨在為最親愛的讀者和網友奉上最有誠意的巔峰對話。在此也做一個預告,雜誌自推出“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以來,已連續發佈11期,明天上午9點的時候我們將會專題召開第三屆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研討會,屆時將對榜單新型評價體系及年度榜單發佈情況作介紹。屆時各位的參與!
《網路傳播》沙龍,朝陽門內大街190號,再次歡迎各位的光臨。
2016-05-25 16:43:43
- 中國網:
本期直播到此結束,感謝關注!
2016-05-25 16:57:49
圖片內容:
-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現場
-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
-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分享海外傳播實踐心得
-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發言
-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
- 部落格聯合社區創始人、資深媒體人馬曉霖
- 鳳凰新媒體副總裁、總編輯鄒明
- 嘉賓共話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 部落格聯合社區創始人、資深媒體人馬曉霖回答記者提問
-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主持人郭沛沛
- 中國網對網路傳播沙龍進行現場直播
圖片大圖:
-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現場
中國網 宗超
-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
中國網 宗超
-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分享海外傳播實踐心得
中國網 宗超
-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發言
中國網 錢晨
-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
中國網 宗超
-
部落格聯合社區創始人、資深媒體人馬曉霖
中國網 宗超
-
鳳凰新媒體副總裁、總編輯鄒明
中國網 錢晨
-
嘉賓共話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
中國網 宗超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部落格聯合社區創始人、資深媒體人馬曉霖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主持人郭沛沛
中國網 宗超
-
中國網對網路傳播沙龍進行現場直播
中國網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