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6年5月23日(星期一)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佈會。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這個《綱要》非常重要,已經全文發佈。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這方面的情況,今天很高興請來科技部部長萬鋼先生,向大家介紹創新驅動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先請萬部長做介紹。
2016-05-23 15:00:36
- 萬鋼: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今天來到這裡和大家共同來解讀《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情況。上周,中共中央國務院授權新華社發佈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我利用這個機會先向各位記者朋友做一個簡要介紹。
2016-05-23 15:01:51
- 萬鋼: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系統闡述,強調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抓好頂層設計和各項任務落實,找準世界科技發展趨勢,找準我國科技發展現狀和應走的路徑,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目標、工作重點。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依靠創新驅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2016-05-23 15:04:08
- 萬鋼: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在國家科改領導小組領導下,科技部會同20多個部門,認真開展了創新驅動發展頂層設計,組織了專題研究和國內外調研,完成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和科技重大專項中期評估、12大領域未來技術預測等工作,這個過程歷時2年,80多位院士和8000多人次國內外專家參加,召開20多次座談會聽取地方、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專家的建議。在廣泛達成共識、匯聚各方智慧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綱要》,經黨中央、國務院多次研究討論,審議通過。
2016-05-23 15:04:52
- 萬鋼:
《綱要》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是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綱要》明確了未來30多年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是新時期推進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行動指南,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6-05-23 15:05:40
- 萬鋼:
第一部分是“戰略背景”。《綱要》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戰略,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綱要》從“國家命運所繫”、“世界大勢所趨”、“發展形勢所迫”3個方面分析了戰略實施的重大意義,強調創新驅動既是應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困境的必然之策,更是為長遠發展打造持續動力的根本之道,是必須長久堅持的戰略。
2016-05-23 15:06:24
- 萬鋼:
第二部分是“戰略要求”。《綱要》提出,要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優先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創新體系支撐高水準的創新型國家建設。同時提出了“緊扣發展”、“深化改革”、“強化激勵”、“擴大開放”四項基本原則。
在“戰略目標”方面,《綱要》按照2020年、2030年、2050年三個階段進行了部署,每個階段的目標都與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目標相互呼應、提供支撐。
2016-05-23 15:07:52
- 萬鋼:
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2016-05-23 15:08:13
- 萬鋼:
第三部分是“戰略部署”。《綱要》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按照“堅持雙輪驅動、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進行佈局。《綱要》在謀篇佈局時突出強調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帶動和促進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全面創新,以科技要素整合其他要素,走出一條創新發展新路子。
2016-05-23 15:08:55
- 萬鋼:
“雙輪驅動”就是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同步發力,“一個體系”就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六個轉變”就是在發展方式、發展要素、産業分工、創新能力、資源配置、創新群體等方面實現根本轉變。
2016-05-23 15:09:41
- 萬鋼:
第四部分“戰略任務”和第五部分“保障措施”是《綱要》的主體部分。在創新佈局上,從科技創新、産業創新、區域創新、組織創新、軍民協同創新、大眾創新等進行了系統部署,在任務部署上,既對發展的任務作出了安排,又對長遠的制度創新進行了設計。
在戰略任務方面,《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要求,從創新能力、人才隊伍、主體佈局、協同創新、全社會創新等方面提出了8個方面的任務。
2016-05-23 15:10:25
- 萬鋼:
《綱要》的一大亮點是對産業技術體系進行了系統部署,提出要加快構建結構合理、先進管用、開放相容、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産業技術體系,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撐引領新興産業集群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體明確了9個重點領域的技術發展方向,包括資訊、智慧製造、現代農業、現代能源、生態環保、海洋和空間、新型城鎮化、人口健康、現代服務業等,這些是我們今後要集中攻關的重點。同時,《綱要》提出要發展引領産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不斷催生新産業、創造新就業。
2016-05-23 15:11:00
- 萬鋼:
在保障措施方面,《綱要》提出要圍繞建設高效率的國家創新體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為戰略實施提供保障。具體從改革創新治理體系、增加創新投入、推進開放創新、完善評價制度、實施智慧財産權標準和品牌戰略、培育創新友好的社會環境等6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2016-05-23 15:11:22
- 萬鋼:
貫徹落實《綱要》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未來五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定性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一分部署,九分努力,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切實抓好《綱要》各項任務的落實,為全面建成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簡要介紹到這裡,全文已經發佈,具體的大家從《綱要》文本中來獲取更多的資訊。
2016-05-23 15:12:57
-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萬部長,下面請各位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6-05-23 15:13:06
-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萬部長您好,這次《綱要》中提到要再造科技計劃管理體系,要改進和優化國家科技計劃的管理流程,目前這方面的進展情況希望您給我們介紹一下。謝謝。
2016-05-23 15:14:23
- 萬鋼:
謝謝。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的改革和優化科研經費的管理,也就是去年國務院發佈的64號文和11號文,是國務院的重大部署。在科技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地方和廣大科技人員通力合作,目前各項工作還是比較順利。因為是按照中央的要求,要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這個平臺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這個平臺如果簡單的説是“一個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統”。制度是指國家科技管理的部際聯席會議,有30多個部門參加會議,分別已經召開10次會議,星期五上午還召開今年的第二次聯席會議,對“十三五”的科技創新規劃、重大科研任務的佈局,重點研發、計劃的組織實施、重大專項的改革、專業機構的遴選與改建、監督評估體系等一些重大事項做出了部署。特邀咨評委也已經召開了五次會議。
通過競爭擇優的辦法,按照文件的要求,遴選了7家專業機構開始承接項目管理工作,管理的能力和服務的品質正在接受著科技界的檢驗和應考答試。全程嵌入式的監督管理體系正在形成而且發揮作用,所有的申報和今後的管理都已經由國家科技管理資訊系統上線運作,有效支撐了統一發佈指南、統一受理申報等項目的管理工作。我們要求在整個的過程當中,要真正的做到全程留痕,真正做到可申訴、可查詢、可追訴,所謂的“三可”。
2016-05-23 15:15:03
- 萬鋼:
目前基本形成了新的五類科技計劃,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現在已經整合了89項,形成新的計劃體系。重點研發計劃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方案,在資訊、海洋、空間、國家安全等領域率先啟動了36個重點專項,現在已經全部發佈了指南,開展立項的評審工作。我們力爭加快項目的立項和經費的撥款工作。
正在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管理改革,已在寬頻行動通訊、轉基因、新藥創制、傳染病這四個專項開展試點,年內將在具備條件的重大專項當中全面落實。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已經啟動的有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基金,有新興産業創業投資的引導基金,有中小企業的發展基金。近期還將會同各個區域創新,來實施區域創新引導專項,儘快完成優化整合的任務
2016-05-23 15:18:28
- 萬鋼:
基地和人才專項優化整合的方案已經制定完成,正在和相關部門協商,力爭年內也要完成改革的任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納入到平臺管理工作,也有了共識,年內我們即將實施啟動。
2016-05-23 15:20:19
- 萬鋼:
國家科技管理改革的過程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改革取得這樣的進展是廣大科技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改變了過去由上而下的佈局,而是由下而上的徵求意見,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各地方、各部門、重點高校、院所,包括高新區、創新示範區,提出了2600多個建議,我看著這一本本建議的時候,每一個專項建議都有四五千字,真是感到肩上沉甸甸、心裏暖和和,科技的計劃、體制的改革必須要得到大家共同的支援,與會的30多個部門包括相關的部門收到建議以後,我們也採用大數據的方式進行了聚焦,和各領域的專家針對各地方提出來的建議進行凝練,光去年就舉行了上百場重點專項的研討會。把這些建議和國家頒布的重大戰略進行相互的比照,有上千名專家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聚焦形成了60多個重大專項的建議,經過特邀咨評委認真的評議,提出了優先啟動的順序,也提出了有些專項的凝練不足或者聚焦不夠的問題,要求繼續完善。
2016-05-23 15:21:56
- 萬鋼:
整個過程當中,至少有25000多名專家參與了,體現了廣大科技人員,各級科技管理工作者對國家科技計劃改革的支援。現在進入了新的階段,目前接到的申報,已經有3000多個申請。這説明瞭科技人員的參與和努力。參與評審的專家也有1700-1800個,還有各方面科技管理人員。
新的系統當中,科技人員參加不僅在於參與申報和評審工作,還在於對現實碰到的問題進行質疑和提出新的建議。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共同解決。我的感受是,科技創新是一個高度活躍的領域,因此科技體制的改革永遠是進行時,需要我們不斷地來聽取專家的建議,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動力,不斷完善工作,推動萬眾齊心的科技創新的發展。謝謝。
2016-05-23 15:22:42
- 中國冶金報記者:
我們報紙比較關注鋼鐵等工業方面的消息,我想問一下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鋼鐵等行業,化解産能過剩矛盾、實現轉型發展、國家進行供給側改革等方面將起到哪些作用?企業來講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實現自己的發展?謝謝。
2016-05-23 15:23:23
- 萬鋼:
鋼鐵産業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産業之一。鋼鐵産業的發展為我們經濟的發展,為改善人民的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然您剛才説的産能過剩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解決産能過剩的方式並不是説把廠都關掉,而是促進這個産業的轉型升級。
最近很多專家進行了這方面的討論,我只能略講一二,可能行業的專家才是最重要的。我記得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比如説提高我們鋼鐵的品質,減少它的消耗,減少資源的利用,提高它的能效。這是一個總的發展方向。具體來説,比如在建築業,我們能不能推廣鋼結構,鋼結構是輕型的、回收也比較容易的,發達國家有很多好的經驗,我們的産能能不能轉到這個方向上提高它的效益。也有的專家提出專業化特鋼的概念。其實比如我們很多朋友出國都買刀具,這就是一種特殊的用於這種生活用品的鋼,包括鍋等等,都有這些按照需求來提高這方面的鋼材。當然我們在很多領域都有特殊鋼材的要求,鋼材的精細化和提高它的品質。
2016-05-23 15:23:59
- 萬鋼:
要大力發展新材料。比如説新興的合金鋼,最近去了攀枝花考察的時候,釩鈦的利用就是一個典型。還需要在工藝流程、煉鋼的裝備、自動控制、資訊化,包括銷售渠道和網際網路+結合在一起。總的説起來還是要提高它的品質和效益。
2016-05-23 15:24:28
- 中新社記者:
我們注意到這次《綱要》裏提到“六個轉變”,其中有一個轉變是發展要素從傳統要素主導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轉變,我們想問一下,之所以確定這個轉變,它的理由是什麼?如何去界定傳統的要素向創新要素,您認為在目前看來這個轉變的難點在哪兒?怎麼解決?謝謝。
2016-05-23 15:25:45
- 萬鋼:
這個問題可能是各界都討論得比較多的一個問題。要素驅動往往是講的資源、環境、人口、投資這方面。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是在更高的需求面前,人口紅利在逐漸消失,資源緊缺、環境約束矛盾突出,所造成投資回報的邊際效應在遞減,可投資的領域似乎就少了。這些傳統要素驅動要轉變它,就要解決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的問題,也是産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所以説,實現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根本上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一方面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地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增加産業轉型的技術供給,剛才説鋼鐵行業的時候提到一些。另一方面,不斷地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環境,進行制度創新,促進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我們叫雙輪驅動。一方面是科技創新,另一方面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才能達到。
2016-05-23 15:26:20
- 萬鋼:
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大概有四個方面:第一,要提高要素的生産率,來解決品質和效益的問題。第二,通過生産要素的新組合,來突破資源和環境的制約。第三,通過關鍵技術,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來突破自主可控的問題。第四,動員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的活力,通過全社會的積極性來實現新的發展。
總的説起來,像總書記、總理經常提出來的,創新品質和效益要提高,要推動邁向中高端,所以各行各業都有這樣共同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來解決。
2016-05-23 15:27:42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萬部長您好,最近國辦印發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請您介紹一下促進成果轉移轉化具體的工作。謝謝。
2016-05-23 15:28:21
- 萬鋼:
最近我們開了關於落實國務院促進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的電視電話會,對全系統進行了部署,在科技部網站上已經全文公開。我想提的有幾點:第一,去年10月1號以後,由習近平主席親自簽署的修訂後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正式實施。今年2月,國務院研究討論批准了和印發《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若干規定》,這個規定實際上就是落實轉化法最關鍵的實施細則。4月21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轉化法》《規定》和《方案》這三者形成從修訂法律條款,制定配套細則,部署具體任務的三部曲。
2016-05-23 15:28:37
- 萬鋼:
這個三部曲有一系列的重要安排,一共有八個方面,26項重點任務,不一一介紹。有一點特別重要,科技成果轉化首先要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當前的重點是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轉移轉化。在理順機制方面,取消審批,給予科研機構、大學有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處置權、收益權,確定了科技人員最低的50%以上的分配比例。還要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轉移服務體系,支援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進行成果轉化。
2016-05-23 15:30:36
- 萬鋼:
第二,從實踐當中要繼續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擴散轉移轉化的主體。近幾年來,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促進了企業對於創新的投入。全社會研發資金去年達到了14000多億,企業投入佔了77%。一批新的技術、新的産品,比如高鐵、核電等等包括資訊領域的一些産品都對升級改造提供了很好的作用,一批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走上了世界的舞臺。與此同時,企業的技術不斷向外擴散,我們國家有一個技術交易市場,這個技術交易市場去年也達到了9800多億,其中有80%是企業轉讓、企業吸納的。也就是説,企業開發的新技術也會在其他的行業當中不斷地擴散和應用,起到了帶頭作用。從77%和80%當中看出,企業正在發揮主體作用。所以這一次我們對發揮企業的積極性也作出了落實的規定,最近科技部、財政部、國資委就對於國有的科技型企業怎樣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也發佈了相應的文件,網上已經發佈,大家可以去看。
2016-05-23 15:33:14
- 萬鋼:
第三,完善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支撐服務,做好資訊匯交的任務。
第四,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作用。
第五,強化科技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優化配置。首先要把國家的科技資源能夠開放共用。高校、研究院所有很多很好的儀器設備,也有一批專業化的人才,創新創業又需要用好這些設備,怎麼打開這個壁壘,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當中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要健全多渠道的投入,解決創業投資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以及障礙,發揮社會資本的積極性。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使一批成果儘快的發揮作用。
2016-05-23 15:35:55
- 萬鋼:
前些天我也看了一些新聞報道,現在很多研發單位正在和企業緊密結合,創造一些新經驗,也希望我們在座的記者朋友們能夠到各地採訪、吸收包括提出問題,有利於今後的工作。謝謝。
2016-05-23 15:37:50
- 光明日報記者:
萬部長您好,我注意到《綱要》中提到堅持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的改革同步發力,這應該是第一次提出這樣的表述,請問您如何理解這句話?
2016-05-23 15:38:47
- 萬鋼:
我剛才説了“雙輪驅動”的問題,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是雙輪驅動。新的技術不會自動變成新的産品,自動去滿足社會的需求。也就是説,前些日子去調研“雙創”,有一些年輕人研製了防水的插頭,在水下能夠連接,但是用的原理完全是新的原理,按照現在的規範標準就很難去檢測,需要我們建立新的標準,能夠使它進入市場。這是很簡單的例子。
從中央的部署上,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8號文件就是全面實施體制機制創新,來推動全面創新。這兩個輪子是同時在驅動,小到一個小小的插頭,大到産業的變革。比如説推動新能源汽車,一方面需要我們及早的部署來確定研發的佈局,研發的關鍵、重點,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使用各個方面要做出準備。
2016-05-23 15:39:05
- 萬鋼:
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在稅收優惠制度,在限行限購方面給予放鬆,在於促進企業去盡這方面的投入,要共同的發力。即使是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還有一個商業模式創新,現在我們很多的分時租賃,很適合年輕人的需求,更多的人能夠體會到新的産品、感受到新的産品需求,來實現我們産業的轉型發展。具體有很多理論性的東西,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文章,我就不一一再説了。
2016-05-23 15:41:10
- 中國報道雜誌社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記者:
我在《綱要》上面看到這樣一段話,在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這一部分有一個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表述,面向2020年是“繼續加快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推進”,但是面向2030年有一句非常有的表述叫做“堅持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有所為,我們是很容易理解,能否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這裡的“有所不為”是指什麼呢?謝謝。
2016-05-23 15:41:27
- 萬鋼:
您提的這個問題很尖銳,什麼叫做“有所為”,“為”容易,有什麼“不為”,這個比較難。實際上要為的事很多很多,但是國家的重大專項和面向未來的重大項目和工程,它需要聚焦的是國家重大的戰略。比如説我們在本世紀初,2006年頒布的《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當中確定了一系列的重大專項,現在比如説在資訊産業領域,我們有對核心器件、高端晶片和基礎軟體的部署,有助於我們資訊生産裝備,特別是大家現在都感覺到,在座的記者朋友們不用4G的很少了吧,4G第四代行動通訊就是重大專項的一個成果。這就是“有所為”,很多領域還牽扯到水的處理、新藥的創制、重大裝備等等各方面,像新能源、核電這些領域。在國家科技計劃當中,對怎麼樣把引進的高鐵從25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建立自己的系統,建立新的標準體系,實現它的譜係化,比如説“蛟龍號”深潛也是重大的領域,面向未來我們還會在重大的領域當中進行一些部署。
2016-05-23 15:41:49
- 萬鋼:
有所不為”,首先我們要關注産業轉型變革當中它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我們去認真的凝練。對於資源消耗大、環境以及一些領域,這些技術我們要對它進行轉型,要替代這些技術。還有一些雖然在國家的重大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當中沒有提到,也並不是説“不為”,所謂的“不為”,市場上有很多有關於服務業的轉型,有關於一些新的技術和新的領域的發展,它比較適合於由企業來牽頭,通過“雙創”來解決,這些並不是“不為”,而是採用普惠式支援的方式,比如説眾創空間,我們並不對眾創空間裏的每一個項目進行支援,而是對於這些眾創空間裏面它的進入門檻,比如網路、能源的補貼等等,比如創業導師、交流活動、創業大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支援,不一定非得要用項目的方式。還有一些是通過企業創新的辦法來支援。
2016-05-23 15:42:53
- 萬鋼:
今後需要有支援的重要領域就是基礎研究、前沿探索,增加我們原始創新的能力。基礎研究是從根本上解決一些科學問題,這些科學問題來自於對未來的未知的探索,也來自於創新生産實踐當中所凝練出來的科學問題。前沿的探索,需要我們發揮一些創新的能力來對它進行探索。這些研究都可能有風險,也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是如果説起來不成功也是一種探索,所以對於基礎研究,當我們企業對於創新投入增加的時候,我們還要更多的投入到基礎研究的領域當中去。謝謝。
2016-05-23 15:43:35
- 中國日報記者:
國務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文件,我們這個《綱要》也對創新進行了一系列的部署,請萬部長介紹一下,下一步促進“雙創”工作的具體措施。謝謝。
2016-05-23 15:44:04
- 萬鋼: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增強發展新動能、發揮大家積極性、提高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的重要途徑。它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為青年人的創業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也帶動了許多新的就業。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部署,科技部主要在“雙創”的協調機制下,將科技型創新創業作為一個核心任務和長期的工作。我們對於遍佈各地的眾創空間制定了政策,剛才説了給予普惠性的支援,組織創新創業大賽等。
我們也在過程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了解情況。比如我們對納入跟蹤統計的498家眾創空間進行了一年多的跟蹤統計,我們發現社會資金是推動“雙創”的一支主要力量,這些眾創空間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普惠性支援,總的大概是19.3億。但是他們在獲取社會資本的投入,也就是創業投資帶動了352億。大約有7萬多人在這樣的眾創空間當中發揮著他們的具體作用。通過創新創業大賽,這已經連續進行了四屆,近6萬家團隊和企業參加了比賽,促成了創業投資超過100億元,銀行貸款授信也超過200億。
2016-05-23 15:44:24
- 萬鋼:
下一步怎麼做?一是推動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的領域發展,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們鼓勵支援龍頭骨幹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利用他們的資源優勢,打開他們的銷售渠道,零部件供應,進行試製産品,檢測服務,特別是創業導師創業團隊的路演等等方面的服務,來服務於青年創客。由於它是一個專業化的,在各個領域當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在這裡值得提一提的是海爾的Hope平臺,中科院的西安光機所搞的創業平臺,東莞的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院和大連機床廠在建立一個眾創的自動化的車間,為各地的“雙創”企業來提供各方面的服務,起了很好的作用。一方面是帶動量大面廣的創業創新,另一方面使它能夠聚焦于各個專業,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2016-05-23 15:47:17
- 萬鋼:
二是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來推動科技人員,尤其我們的教授研究人員,帶領他們的學生,讓畢業的博士生、研究生能夠投身於創業活動,給他們很好的支撐,這也有制度性的保障。
三是作為我們政府服務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一批或者支援一批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建設一批公共服務的“雙創”平臺,開展創業培訓,教育部最近在推各個高校都建立了眾創空間,使大學生們可以在裏面進行嘗試,開設了創業培訓的課程,這些都是我們共同支援這方面的工作。謝謝。
2016-05-23 15:48:15
- 北京電視臺記者:
萬部長您好,您剛才有説了關於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有了一系列的措施,與之前科技人才的付出和獲得往往都不太成正比,這次《綱要》有沒有一些措施能夠激勵科技人員形成這種創新創業的方式。謝謝您。
2016-05-23 15:48:56
- 萬鋼:
這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綱要》當中對於建立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體系進行了部署。這也是《綱要》的一個任務,我們還在研究過程中。首先可能要提高各級科技人員的穩定性收入的比例。二是推動科技成果轉過過程中,使科技人員能夠獲得相應收益,帶動他們的積極性。三是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的科研經費當中要給科研人員更多使用自主權。同時對他們對此而付出的創造性勞動要有合理的補償,但是這一切也是在管好、用好、放開、放活的原則下。最終我們希望年輕人能夠有更多的發展才能的空間,用他們的聰明才智來創造更多的價值,實現他們的社會價值,這是最重要的。
2016-05-23 15:49:36
- 萬鋼:
總的來説,提高科技人員的收入最重要的還是要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創造更大的舞臺和空間,使他們能夠安心長期努力的去攻克一些基礎前沿的工作,要做好保障工作,另一方面是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他的社會價值,通過聰明才智來創造自己的財富。
2016-05-23 15:52:52
- 主持人 胡凱紅: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萬部長,謝謝各位媒體朋友。
2016-05-23 16:04:39
圖片內容:
- 國新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情況新聞發佈會
- 國新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情況新聞發佈會現場
- 科技部部長萬鋼
-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 中國冶金報記者提問
- 中新社記者提問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 科技部部長萬鋼回答記者提問
-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
- 中國網對發佈會進行現場直播
- 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媒體記者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5/23/20165231463994788420_361.mp4
圖片大圖:
-
國新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情況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宗超
-
國新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情況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宗超
-
科技部部長萬鋼
中國網 宗超
-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
中國網 宗超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中國冶金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科技部部長萬鋼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宗超
-
中國網對發佈會進行現場直播
中國網 宗超
-
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媒體記者
中國網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