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
活動描述
- 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定於6月27日14:30在中國大飯店舉行。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我是來自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的主持人張媛。我們今天論壇的核心議題是“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
2015-06-27 14:06:08
- 主持人:
本場主題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國經諮詢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同時由澳大利亞電信特別協辦,也得到了中鐵四局股份有限公司、智綱智庫以及上海第一財經、華夏時報機構等的大力支援。今天的主題論壇分為三場,前兩場的巔峰對話是完全由電視來錄製,並將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首席評論》當中播出,前兩場由我為大家主持。第三場是由華夏時報總編輯、著名財經評論員水皮先生為大家主持。
2015-06-27 14:35:55
- 主持人:
首先進入到我們的首場巔峰對話,有請我的搭檔嘉賓主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先生。第一場巔峰對話的主題是“如何利用市場的力量來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參加第一輪巔峰對話的嘉賓是: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先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經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經偉先生,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先生,澳大利亞電信國際總裁陳永正先生,中鐵四局集團總經理王傳霖先生,以及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先生。請各位嘉賓上臺落座。
2015-06-27 14:38:44
- 主持人:
各位好,歡迎來到首席評論全球智庫峰會的特別現場。從昨天的開幕式一直到今天,我們各個論壇的主題討論都在圍繞著一個大的議題,就是“全球可持續發展”。首先我想請教張曉強主任,可持續發展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為什麼此次峰會把這樣的一個概念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2015-06-27 14:40:55
- 張曉強:
我想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第一是2008年空前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至今世界多國都在探尋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第二是聯合國2000年宣佈的千年目標到2015年是截止年,今年9月要在紐約召開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各成員國的政府首腦要共同研究確定新的發展目標。我們國經中心和有關方面認為,可持續發展應該作為一個核心議題。第三是它體現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因為比如説聯合國在上世紀90年代確定千年目標的時候,像氣候變化這樣重大的挑戰,當時還沒有放到很高的層面,現在大家多方的共識已經認為,全球氣候變化是當前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重大挑戰之一。雖然這次突出可持續發展,單純從名詞來講不新,但是它體現了新需求、新內涵、新趨勢。
2015-06-27 14:41:56
- 主持人:
同時也是在探索2015年後的新路徑。提到全球經濟體,綠色發展和氣候變化是一個共同遇到的問題,我想請教李稻葵教授,在過去,一些新興經濟體在發展過程當中,高耗能、高污染和繁榮這似乎是共生的,因為一旦要發展,可能付出的代價就是環境。現在我們要探索一個可持續發展模式,這是由市場發展的趨勢倒逼的,還是説要環境才要發展,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是怎樣的?
2015-06-27 14:46:31
- 李稻葵:
的確,在過去的發展經驗裏,環境保護、可持續跟發展本身往往是矛盾的。我想強調今天這個時代不同,今天整個倒過來,今天可持續、綠色本身就要發展,我們以北京為例,北京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每天早上出來是看空氣品質,早上起來看手機,PM2.5是高是低,都關心這個事。關心PM2.5是社會的需求,怎麼能夠降低PM2.5的指標呢,怎麼改善空氣的指標呢?靠投資。必須把周邊的落後的産能淘汰掉,同時投資于新型的、綠色的産能,這本身是一個增長點。講得更明白一點,現在的時代跟以前不一樣,一是有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老百姓心聲和需求毫無遮掩的表露在決策者面前。第二是現在不缺技術,綠色技術到處都有,風力發電、太陽能,還有各種綠色的煉鋼煉鐵的技術。第三是這個世界,至少中國經濟本身,不缺儲蓄,儲蓄是不缺的,資本也許缺,有技術、有儲蓄,有老百姓的呼聲,這幾個擱在一塊兒,就告訴我們,增長是解決綠色發展問題的根本。綠色發展離不開增長,所以下一輪中國經濟的增長很大一部分的動力來自於綠色增長,來自於環保的和環境的治理。
2015-06-27 14:49:16
- 主持人:
也就是説産業結構調更適合全人類發展的模式,這是大勢所趨,提到不缺乏儲蓄,不缺乏資本,産業升級需求是強勁的,這時候可能就涉及到整個金融的需求,請教鄭行長,剛才我們談到産業轉型升級要邁向中高端的水準,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必然結果,對我們的“引進來”、“走出去”的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請問我們國開行,中國應該如何來適應整個經濟全球化和産業變革的趨勢?説到“引進來”和“走出去”這兩者的關係如何統籌呢?
2015-06-27 14:51:22
- 鄭之傑:
我覺得主持人的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當前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過程當中,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應該加速調整,高水準的“引進來”和大規模的“走出去”應該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特徵。
從1992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對外吸引外資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來講是世界第二。2014年我們吸引外資的水準已經達到了1200億美元,但是隨著中國的勞動力的成本增長,土地的成本增加,過去我們的各種要素的成本都有所上升,同時隨著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約束強化,我們再簡單靠數量上的引進外資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我們在考慮引進外資數量的同時,還要考慮引進外資的品質。
當前的中國經濟面臨一個極大發展的機遇,從2002年到2013年我們對外投資的總額應該是平均年增強了40%。2014年我們非金融領域的直接對外投資已經達到1029億美元。隨著全球經濟的聯繫日益緊密,“一帶一路”的建設推進和區域的互聯互通,國際産能合作的逐步升溫,我覺得世界各國與中國的合作意願應該是不斷加強的。中國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基礎設施、産能合作等方面的條件也更加成熟。
關於政策支援方面,一個是繼續推進自貿區的建設,完善配套的政策,深化體制改革,推動金融方面的合作。謝謝。
2015-06-27 14:52:58
- 主持人:
好的。您前面提到“一帶一路”,特別是2015年整個中國企業“走出去”,包括“ODI”的數據都一直在上升的大的趨勢。提到可持續發展和新時期的“走出去”,同時也和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這樣一個大的戰略下密不可分。“一帶一路”在中國現在是國家級的戰略,這個過程也是全球參與,涉及到全球40%的人口、50多個國家。大家既是利益共同體,又是命運共同體。想請教陳總,在這個過程當中怎麼看“一帶一路”當中的機遇,企業在這個當中的使命和作用是什麼?
2015-06-27 14:55:08
- 陳永正: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因為澳大利亞不在“一帶一路”上,事實上在場的很多公司也不在“一帶一路”上,大家參與論壇其實要看大家機會在哪。我個人覺得用中國的話來講有一個順勢、造勢和借勢的説法。中國加上其他的國家一起投入,“一帶一路”上面的企業和國家肯定有很大的發展。借這個勢,我們各種企業在裏面都有機會取得發展。比如説我們澳大利亞電信是亞洲最大的海底光纜的網路。我們網路裏面的流量肯定因為“一帶一路”借勢就有增長。
如果看待“一帶一路”國家,就像我們中國15、20年前一樣。那麼未來15、20年區域的發展,對我們來講就是必須加大在當地的投資,比如説我們跟印尼電信在印尼成立一個合資公司,我們跟菲律賓和其他的地方也在談合作,我們就加強在亞洲和在“一帶一路”上的投資。
最後是造勢,很多的業務以前因為網路和交通不夠好,沒有辦法做。未來不光是基礎建設、電信、網際網路都有成長,在這裡面我覺得造勢非常重要,我們應探索新的“ICT”的發展和合作。
最後是我們跟中國公司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因為中國公司“走出去”的時候通常遇到問題是不知道和外面的世界怎麼樣相處。我們在亞洲已經在25個國家有辦事處和業務,如果我們能夠跟中國合作夥伴一起來聯手,強強結合會更好。
2015-06-27 14:57:00
- 主持人:
説得非常好,順勢、造勢、借勢,反正要搭上這個“順風車”,提到澳大利亞不是在“一帶一路”上,但是你們看到這種機遇,一定要做。另外,請教中鐵四局王總,“一帶一路”作為中鐵四局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參與者,整個“一帶一路”戰略當中也是基礎設施先行,這對於企業來講既是機遇也有挑戰,從廣大的市場空間來看,您怎麼看中鐵四局在這個過程當中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讓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能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您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有哪些故事跟我們分享。
2015-06-27 15:00:28
- 王傳霖:
謝謝主持人。作為中鐵四局,是一個社會企業,這次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是我們絕好的“走出去”的機會。對“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來説,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是一次機會。這一次我覺得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是把我們國家30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和成果與世界各國進行分享。
以施工企業為例,國內3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成就了我們一批施工企業成長,包括設計的實力和施工的實力,包括技術裝備的實力。因為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種地質情況和氣候都有,比如北方的哈達縣是高寒地帶,海南島是熱帶的,周邊的沿海有京滬高鐵,西部有高原,包括青藏鐵路,包括現在的蘭新鐵路,到新疆的,穿過隔壁沙漠,現在準備修高鐵。我們因為這幾十年在國內大量的施建,已經積累了從設計到施工到裝備,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且國家已經建立了一些體系和標準,設計標準、施工標準都已經建立。這是我們30年改革開放施工企業所取得的寶貴經驗。通過“一帶一路”可以把這些經驗拿去跟世界各國來分享。
2015-06-27 15:01:58
- 王傳霖:
另外,我們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的時機非常好,如果在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我們根本就不具備這個能力,而現在我們具備這個能力。十年前我們中國中鐵進入世界500強的時候是441名,2014年是86名,全球最大的承包商225家排名,前10名中國有6家,前4名都是中國企業。中國的建築業是我們國家最具有競爭力的行業。我們這次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肯定是一個非常好的利好消息。同時我覺得由於我們施工企業目前的實力,對我們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也是一個強力的支撐。首先我個人認為對我們既是機遇,同時對沿線國家也是一個機遇。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第二,至於“走出去”,我們也有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第一點是要立足長遠。出去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的跟風,要調研清楚才能出去。第二是合作共贏,行為上一定是要利他的,才能達到我們治理的目的。第三是優勢互補,各取所長。原來我們出去的時候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國內帶去,現在我們要學習西方的世界500強的大企業在全球整合資源,現在我們在非洲用當地的同樣的工種,支出只是相當於我們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我們國內的人工成本已經很高了。必須在全世界來整合資源。
2015-06-27 15:04:53
- 主持人:
謝謝。提到在走出去過程當中既有經驗,又有教訓,比如你提到跟沿線國家要有合作共贏,不能什麼都自己帶,要向國際的跨國公司來學習,更多地在全球範圍內的整合資源。這可能是很多中國企業在“走出去”和當地的國家在合作當中共同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曉強主任,面對像中鐵四局面對的問題,您曾經也主管這部分的工作,您對於這一類中國大的央企走出去有什麼樣的建議?
2015-06-27 15:10:22
- 張曉強:
從我個人的經驗和了解的情況來看,中國的央企“走出去”,可能有它的優勢,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因為央企的身份有時候,讓當地政府、當地企業感覺到你是中國政府的代表,在這種情況下要準確把握好我是一個企業,是一個市場主體在參與國際的合作與競爭。二是你是一個中國的大型企業還是央企,因此中國的央企在“走出去”的時候以企業、以市場經濟規律為基本,同時還是要注意發揮好企業的社會責任。三是中國的企業現在“走出去”的越來越多,國有企業,既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都在“走出去”,在這種情況下,會有競爭,這是正常的。但是要避免過度惡性的競爭,這幾點處理得好,可能對央企的“走出去”就能更順利一些。
2015-06-27 15:11:42
- 主持人:
確實非常實在,央企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厘清是政府的背景還是企業的身份,這非常重要。特別是當大企業、股份制企業或者民營企業“走出去”過程當中。現在我們能看到充滿的不確定性,當下的經濟環境當中,企業的步伐相對還是謹慎的,李稻葵教授,您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建議嗎?
2015-06-27 15:13:41
- 李稻葵:
首先應該非常明白,我們中國自己的經濟環境,我們的政策環境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是非常特殊的,所以不能簡單的把在中國的成功經營的一些辦法簡單複製到、擴張到國外去。首先要研究當地的環境,中鐵的老總們你們肯定有很多心得,研究當地的法律、當地的文化和當地的潛規則和明規則,都得研究清楚。還有一條必須要把握大勢,不能只看到生意,只看到這個地方修一條路現在有需求,但是如果它的整個政局發生了變化,甚至於國界都重新劃了,你怎麼辦,找誰要這個還款,找誰要幫你支援正常的運輸的秩序。這個大勢要判斷,當然這方面需要我們的中央政府跟企業包括民營企業一起來做好工作。這種案例非常多,我們要做好思想準備,既然要出去投資,肯定會有打敗仗的時候,不可能是常勝將軍,你企業也有虧的時候,所以要做好虧損的準備,碰到虧損的時候不必要驚恐,總體的大戰略是對的,做好虧小錢的準備。這一點,鄭行長的體會肯定非常深。
2015-06-27 15:14:25
- 主持人:
“走出去”了一定會有風險,做好虧損的準備。中鐵四局是一個央企,剛剛陳總也提到純國內的企業和跨國企業的視野不大一樣,陳總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回應。
2015-06-27 15:16:26
- 陳永正:
我覺得跨國企業一般來講,它先是制定一個全球的戰略,然後按照全球的戰略,來做組織的佈局。我覺得國內的企業在國內因為在過去20年發展的過程當中,在發展規劃上稍微粗放一些,如果有一個差別,可能這裡最大的差別就是如何把全球的戰略作為很細的分類規劃,找對了市場,找對了你能競爭的地方,按此佈局你的人才。其實最重要的,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是靠人才,找到當地的人才和國內能夠往外發展的人才,成功的機會會比較大一些。
2015-06-27 15:16:51
- 主持人:
當然不同的背景企業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解決的方案一定會不同,這就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價值所在。請問楊先生,我們剛剛在討論整個企業“走出去”,在海外投資的問題上,不管是國有的企業還是跨國企業,他們在面臨不同風險的時候,他們應對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想請教您從馬來西亞智庫的角度如何看待在“一帶一路”過程中,這種企業的對外投資和“走出去”的方式?
2015-06-27 15:17:49
- 楊元慶:
謝謝主持人提的這個問題。我認為中國企業在過去的六年當中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比如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國家,中資的企業已經表現得相當不錯,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做好市場調查,要了解你將進行投資的市場,這樣的話能夠識別希望找到的合作夥伴,同時要很好地選擇合作夥伴,這對於你生意的成功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海外。同時還需要知道自己的長短之處,能夠找到好的合作夥伴,做到強強聯合。同時需要有一個全面的戰略,剛才李教授已經提到,他也説我們要進行市場分析,包括經濟和社會的大的趨勢。同時我們還要進行評估,知道你和你的産品或者服務相關的一些問題。謝謝。
2015-06-27 15:18:34
- 主持人:
最重要的“走出去”是對當地市場的了解,同時選擇非常可信任或者可以和自身需求匹配的合作夥伴。我大概來把楊先生的觀點簡單的提煉一下。提到企業家在投資“走出去”過程當中一定是謹慎的,希望把整個的風險降到最小,特別是在不確定性程度比較高的時候。我想請教陳總,您來自香港,香港在整個中國來講,它的自由程度和國際化的程度是最高的。在新的時期,比如説“一帶一路”大的倡議之下,這種香港的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更好地踐行自身的國際化特點呢?
2015-06-27 15:20:08
- 陳經緯:
香港目前來講,是我們中國國際化水準最高的地方。我曾經在很多個場合提過,在倡導“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要發揮香港橋梁紐帶的作用。因為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在引進外資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近十幾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65%是通過香港完成的。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香港發揮的作用是特別大的。因為香港有很多外國的公司,大公司在香港有辦事處。香港企業長期與“一帶一路”的經濟交往比較密切,所以香港對“一帶一路”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和法律法規,相對就比較熟悉,“一帶一路”建設通過香港這個橋梁紐帶,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因為我也提過,中國倡導共生、共建、共用的“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自己一家的事情,而是大家一起來做的事情。提出以後,6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當時還有部分的國家缺乏溝通的平臺,還存在不少的疑慮,所以我提出應該倡導用市場的力量來推動,特別是發揮海外華人華僑的作用。因為海外華人華僑對當地的情況了解,在當地的政府、企業和政商界的人脈很多,夯實好這個基礎,為政府增加一些互信。在這方面要發揮商協會、智庫的作用,就是來協助推動國家“一帶一路”的規劃。
目前來講,市場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民間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剛才講到國企、民企,因為我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和中國民營企業交流比較多,我們在吉林長春開常委會,順便也開了一個論壇,關於企業“走出去”,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很大,而且非常認真。未來來講,民營、國企“走出去”裏面要加強溝通,特別是到海外投資不要發生惡性競爭,國外一些國家妒忌中國的快速發展,存著很多嫉妒心,我們在“走出去”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到國家形象,不要做一些不負責任的事情,讓人家找到短處。
2015-06-27 15:21:30
- 主持人:
非常實在,其實就是企業家之間互相的溝通非常有價值。您也提到在這過程中由政府來倡議,由市場的力量踐行,建立“共商、共建、共融、共通”這樣一個大環境。提到整個“一帶一路”戰略,它涉及全球53個國家和94個城市,這裡面區域的特點和文化的特點,各方面的特點是非常複雜的,下面一個問題想請教楊元慶先生,這其實是一個全球治理的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您怎麼看“一帶一路”戰略對於全球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大戰略的意義?這兩者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2015-06-27 15:25:24
- 楊元慶:
“一帶一路”的倡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倡議,他對於東南亞的國家是非常的重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夠加強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的建設。我們希望能夠加強各國之間的溝通聯繫,同時還能加強能源的供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計劃使得我們能夠幫助很多這樣的計劃實施,同時隨著亞投行的成立,我認為許多在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可以得到支援。
2015-06-27 15:26:52
- 主持人:
提到了亞投行,亞投行很快就要成立。請教鄭行長,在整個國際化“走出去”過程當中,國開行的角色,它跟其他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有什麼樣的不同?開發性金融應該如何助力“一帶一路”這個大的戰略呢?
2015-06-27 15:30:25
- 鄭之傑:
先説開發性金融和其他商業銀行不同,因為開發銀行是中國唯一一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它的特點非常明顯,是以國家信用為依託,以市場化為基本運作模式,以保本微利為原則,以中長期投融資為載體,這就是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特點。再説一下開發銀行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的貢獻,李稻葵教授説了好幾次,説最大。剛才我説了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也是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的合作銀行,也是中國唯一的開發性的金融機構。在這“一帶一路”建設當中作為最有特點的一家金融機構,應該發揮自己的積極和獨特的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對外投融資的業務已經達到了3100億美元,全球63個國家都設立了工作組,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業務方面的往來。
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我們已經有400多個項目的承諾的貸款,1567億,佔整個業務的28%。這個比重還是非常大的。我們作為開發性的金融機構,我們主要的做法,一個是以規劃先行為引領,第二是以重大項目為抓手,這是我們開發性金融機構的一個特點。到目前為止,我們完成和正在開展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類規劃有37個,比如説中巴、孟中印緬,中蒙“經濟走廊”規劃,比如説跟印尼、塔吉克,和科威特、匈牙利國家的規劃合作,同時在規劃過程當中,我們儲備的大型項目是416個,儲備額是2870億美元,這裡面有交通、通訊、製造業,也有基礎設施建設,是分類的。我們應該説要繼續發揮長期積累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中長期投融資和國際業務方面的經驗和優勢。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促進“一帶一路”區域的長期的繁榮和發展。謝謝。
2015-06-27 15:34:16
- 主持人:
好的。國開行是目前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也提到著眼于整個中長期的一些大的項目,包括提到中巴、中蒙、印尼等等這樣大的經濟項目的儲備。剛才我注意到一個小細節,王總在鄭行長發言之時,看了鄭行長一眼,中鐵四局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們有很多國際的大項目,你們在實際的金融支援過程當中有什麼樣切實的困難嗎?
2015-06-27 15:36:47
- 王傳霖:
我們在走向國際的時候有這麼幾個瓶頸。一是國際項目的風險很大,涉及到社會、經濟,有可能是戰爭,還有可能是宗教文化習俗不一樣,國別也不一樣。這對我們出去以後風險是特別大的,比國內的影響這個項目的因素太多,有一些還不可控。包括剛才李教授講的還有一些潛規則在裏面。我們難以把握,這可能需要政府層面或者智庫給我們多提供一些幫助。
二是現在的國際承包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投標,現在基本上都是帶資承包,需要融資。因為大部分現在是發展中國家,缺資金,希望帶資去。這樣我們出去就希望能夠得到銀行給我們的大力支援,我們在前面找項目,把這個項目資訊給銀行,看這個項目行不行,行的話,給我們提供融資,這個需要給我們提供幫助,我們最迫切的是金融方面。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走出去”。
2015-06-27 15:37:25
- 李稻葵:
在我的右邊是咱們開發性金融的“巨無霸”,它的規模比世界銀行加亞開行,加非洲開發銀行加歐洲開發復興銀行加拉丁美洲銀行之和還厲害。每次我見你都説你是“巨無霸”,您這相當於16歲的姚明,個子非常高,身體肌肉可能還不多。在我左邊是國際投資的“巨無霸”。我想講什麼,智庫的作用非常重要,什麼作用?每當我們中鐵去搞一個工程,你派一個工程師去,我覺得國家這個層面不僅要知道,而且要做好思想準備,萬一你的工程師被綁架了,我們的軍隊怎麼保護你,怎麼撤回來,怎麼協商,你這邊投資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可能GDP的10%,真有可能,你投1塊錢,我們後面得跟著1.5元,萬一這個國家還不起錢,我們救不救,如果不救的話,血本無歸,如果救的話,説不定還可能給它救活,這就是今天美國人、歐洲人碰到的難題,我們也開始碰到了。我們得把每一個項目都記住,給國家做好預案,救不救,怎麼營救,軍隊去救還是資金去救,都得全盤計劃,智庫是非常重要的。
2015-06-27 15:39:39
- 主持人:
李稻葵教授説得好,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有它切實遇到的的問題和困難,在這個過程當中,智庫可以把所有中間資訊的不對稱和斷層一點一點彌補上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想請教陳總,其實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都面臨産業升級,剛才李稻葵教授講的是整個公司治理,更大的來講,如果公司夠大的話,對於文化、政治、文化的綜合和多元化有要求。對於一個全球的企業或者如果説一個16歲的姚明要成熟起來的話,從澳大利亞電信方面來講,您有什麼樣的建議和經驗?
2015-06-27 15:42:29
- 陳永正:
我覺得電信公司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家都知道,微信起來了之以後,大家都不太用短信,所以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同樣遇到的問題,就是“OTT”網際網路對我們産生巨大的衝擊,為此我們開過好幾次的戰略規劃會,我們重新定位我們公司,如果用一句話來講,我們希望給每個人提供更燦爛的、更好連接的一個未來。不管什麼樣的服務你都需要連接,我們産業一定要升級,遇到現在從來未有的挑戰,第一是為了更好的連接,我們必須進入雲計算。第二是必須進入軟體的平臺,現在的世界網際網路是一個軟體的平臺,我們是在連接上面,在網際網路上面,我們必須要進入軟體的平臺,我相信任何企業在現在都必須有一個升級的運作。
另外稍微響應一下,剛剛曉強主任和陳主席都講到,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有社會責任,有一個企業形象,對社會有貢獻。我們澳大利亞電信幾個做法,首先是每個員工都參與,這是一個態度。第二是我們按照自己的想像,做數字鴻溝,比如説培訓了14萬的澳大利亞的老年人,14萬對中國很小,比如我們在北京市培訓14萬個老年人上網,花了1.4億的澳元,做了偏遠地區的接入。另外我們企業還有一個減碳30%的項目。我覺得這是一個企業能做的。我相信如果每個企業都這麼做,尤其中國企業出去也這麼做,肯定對社會有幫助,對形象有幫助。
2015-06-27 15:45:10
- 主持人:
提到自身的企業,無論是成熟型的企業還是在成長期的企業都會涉及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請教陳總,作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您接觸了大量的民營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您前面已經提到需要發揮商會、協會、智庫的作用,在整個企業面臨升級或者是國際化、全球化這樣的問題當中,對於智庫,前面李稻葵教授已經提出來,給曉強主任也下了任務,對於智庫的要求很大,這裡對於智庫具體的要求是什麼呢?
2015-06-27 15:47:17
- 陳經緯:
中國的民營企業國際化剛剛開始,對一些外國的法律法規等等政策還是了解不夠,中國企業“走出去”首先要知己知彼,用自己的力量能夠參與國際化的競爭才可以“走出去”,不是所有的民營都可以“走出去”。剛才講了商協會,特別是智庫的力量,因為智庫人才匯聚,國際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行業都有專家在研究,民營企業如果比較大的項目投資,可以請智庫做專題研究。對當地的市場、勞工、法律、政府管控、風土人情等等作出一個詳盡的研究評估。這樣就會減少剛才李教授講的要準備虧點錢,如果做生意準備虧點錢是太痛苦的事情,如果出去開始賺小錢,以後賺大錢,而虧錢是比較辛苦的。
説到香港要發揮作用,兩位大行長也在談,香港要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從配套資金融資來講,目前香港國際資金利息比我們國家來説是相對低的,包括國家政府要支援,合起來做一個自有資金,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再去擴大融資到海外投資發展,這一方面也是非常有作用的。我是香港中國商會的主席,在前幾年舉辦了海外投資年會,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討和研究。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是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是中國企業新一輪發展的重中之重的目標。但是要有很多事要做,要發揮智庫和商協會的作用,要多參加這些論壇,多了解世界,多調查國際市場的情況。“走出去”首先我們要有積極性,要有衝動,但更要謹慎“走出去”。
2015-06-27 15:47:49
- 主持人:
非常實在,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走出去”。其實説到市場的力量,其實是內生的力量和外賦的力量共同的作用,是雙引擎的作用。比如我們提到企業發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來適應未來,可是如果轉型,對於企業來説直接就是生和死的問題。前面都提到對於智庫方面的要求,請教張曉強主任,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去引導和扶植企業技術創新轉型來達到它轉型的目的?
2015-06-27 15:50:22
- 張曉強:
技術創新的主體還是企業本身,它根據市場競爭、企業發展的戰略來主動發揮自己的動力。但是確實也需要政府一定的支援和引導,比如説你通過運用恰當的財稅或者是價格政策,可以鼓勵企業增加研發的投入,可以鼓勵企業去發展像新能源或者是新能源汽車,這都是需要政府一定的財稅或者是價格政策的支援引導。再比如説,作為很多科技型的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遇到困難,這幾年我所了解中國政府以創業引導基金的方式帶動社會各方資金,為科技型的中小企業在它創業的早中期幫一把,讓它能夠成長起來。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政府要通過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等等這樣一系列的措施,為企業願意積極創新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2015-06-27 15:51:40
- 主持人:
確實,智慧財産權保護對於企業的創新來講目前在整個大的環境之下,對於企業的殺傷力還是很大的。李稻葵教授,當時我們在達沃斯見面的時候您提到政府和市場雙引擎的概念,前面張曉強主任提到企業要借助財稅方面的政策幫助自己轉型,自身還是靠企業自己,在轉型過程當中,這裡大的企業、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怎麼利用好政府這個力量來雙方配合,達成轉型呢?
2015-06-27 15:52:59
- 李稻葵:
我們還是聚焦于可持續發展,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説主要的任務在政府這一邊。規則要清楚,遊戲規則要清楚,我們就講污染的問題,講北京周邊的污染問題,如果政府定出非常簡單、非常透明的標準。鋼鐵廠什麼樣的排污標準是不合格的,馬上關掉,這個標準定出來之後,我相信這些企業自然就會得到這個資訊,政府去執行。不合格的企業關了之後,産能下降,相關的供給量會下降,價格就上去了,鋼的價格上去,因為供給量少了。價格上去之後,新型的、綠色的産能自然就有人投資。現在是什麼情況?現在是規則是有的,但是沒有人執行。所以很多污染的鋼鐵廠繼續生産,另一邊綠色的、高效率的、低耗能的沿海一帶,曹妃甸的工廠不敢開工,一開工就虧損,這方面非常明確,政府的責任就是把規則講清楚,認真的執行,剩下來的企業自然會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去運作,剩下的事情市場就搞定。
2015-06-27 15:53:50
圖片內容:
- 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即將開始。
- 上海第一財經電視媒體雙語主持人張媛主持論壇。
- 第四界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現場。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發言。
-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發言。
- 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鄭之傑發言。
- 中鐵四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霖發言。
- 澳大利亞電信國際總裁陳永正發言。
-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經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經緯發言。
- 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首席執行官發言。
- 第四界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現場。
數據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22266/152_1_0101_desc.htm
圖片大圖:
-
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即將開始。
中國網 董寧
-
上海第一財經電視媒體雙語主持人張媛主持論壇。
中國網 董寧
-
第四界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現場。
中國網 董寧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鄭之傑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中鐵四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霖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澳大利亞電信國際總裁陳永正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經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經緯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首席執行官發言。
中國網 董寧
-
第四界全球智庫峰會專題論壇六現場。
中國網 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