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國新辦就調整産業結構和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等情況舉行吹風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吹風會,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介紹調整産業結構、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實時報道,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調整産業結構和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等方面情況舉行吹風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吹風會,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介紹調整産業結構、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實時報道,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吹風會。最近一段時期,媒體對調整産業結構、化解産業矛盾很關注,今天我們請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先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先請黃所長做介紹。

    2014-05-22 16:34:42

  • 黃群慧: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受邀參加國務院新聞辦關於産業結構調整與化解産能過剩新聞吹風會。張立群研究員和我都是來自於研究機構,我們想從研究的角度跟大家溝通我們的一些認識,由於産業結構調整涉及的範圍比較大,今天我們溝通的主要集中在化解産能過剩上。作為開場白,我先向大家談我們三個基本的觀點。

    第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化解産能過剩的急迫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産能過剩對我國經濟運作和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關於産能過剩問題,一方面由於它是市場經濟國家一個比較普遍的規律性的經濟現象,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前些年也曾經發生過好幾次産能過剩的問題,後來逐步化解了。到現在許多人認為化解産能過剩並沒有太大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這一次的産能過剩與以往的産能過剩相比,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挑戰是空前的。首先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本次産能過剩涉及的領域更廣,程度更嚴重,化解的難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像2012年我國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産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於國際通常水準。不僅傳統産業,而且光伏、風電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樣存在著嚴重的産能過剩問題。第二,當前我國面臨的産能過剩是以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深化、新工業革命和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為大背景,我國化解産能過剩的國際環境十分嚴峻。不僅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發酵使得我國外需不振,而且由於新工業革命的趨勢和發達國家再工業化,製造業數字化和智慧化使得我國長期依靠低成本勞動力獲取競爭優勢的空間被壓縮。第三,在經歷長達3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工業化進程步入後期階段,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試圖等待經濟形勢復蘇後依靠快速經濟增長來化解産能過剩的可能性已很小。第四,形成産能過剩的體制性原因沒有得到根本消除,經濟發展方式亟待轉變,特別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不當介入,使産能過剩超出了市場競爭的正常範圍,只治標不治本的政策作用空間不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加以化解,不僅會加劇市場惡性競爭,造成行業虧損面擴大,影響産業健康發展,而且會引發企業職工失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産增加等問題,甚至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大局。

    2014-05-22 16:34:58

  • 黃群慧:

    二是黨中央、國務院把化解産能過剩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中之重,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化解産能過剩。

    面對産能過剩的巨大挑戰,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有關部門認真開展重點行業産能過剩情況調研,深刻分析形成的深層次原因,並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以及“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化解産能過剩的政策措施。例如,2013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向各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堅決遏制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2013年10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組織起草的《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由國務院發佈實施(國發〔2013〕41號);2014年3月7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國發〔2014〕14號)。

    2014-05-22 16:35:33

  • 黃群慧:

    基於上述政策,有關部門狠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嚴格控制産能總量,包括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勢頭進行遏制,對違規在建和已建成項目進行清理,區分不同情況,分類妥善處理;對産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要求地方制定産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二是加大淘汰落後産能力度,包括通過落實産業政策淘汰落後産能和通過加嚴標準淘汰落後産能,確保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三是將化解産能過剩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結合,包括化解産能過剩和優化産業組織結構相結合;化解産能過剩和促進産業升級相結合;化解産能過剩和引導消費升級相結合;化解産能過剩和優化産業佈局相結合;化解産能過剩和鼓勵“走出去”相結合。實際上,在我看來,有關部門這幾年的工作可以概括為一手抓化解産能過剩、一手抓工業轉型升級的“兩手都硬”,其中工業轉型升級的工作包括基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促進戰略性新型産業發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工業化和資訊化兩化深度融合、工業強基專項行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是化解産能過剩要圍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長效機制。

    在談及上述政府在積極推進化解産能過剩的工作時,我知道社會上常常有一種擔心,擔心出現政府不當干預市場的行為和短期化行政手段的過度使用,例如出現為了化解産能過剩地方政府採用“拉郎配”手段強行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確,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化解産能過剩的關鍵,化解産能過剩要避免政府不當干預市場的行為,要圍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長效機制。

    2014-05-22 16:35:54

  • 黃群慧:

    應該説,國家政策已經在這方面已經給予了高度重視,一方面,通過規劃引導、完善産業政策,加強對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進行動態監測,進一步簡政放權等措施,進一步轉變職能發揮好政府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加強市場監管等改革發揮市場決定作用。3月份剛剛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明確提出三項原則,一是尊重企業主體地位,二是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三是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務。在這種政策指導下,相關部門在化解産能過剩時也沒有採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堅持標本兼治、長短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標準、行政等各種手段,來積極推進化解産能過剩工作。

    最後我想再強調一句,化解産能過剩還任重而道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3年對3545家企業的調查顯示,67.7%的企業認為,要消化目前的過剩産能,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其中認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業佔到22.7%。這意味著,化解産能過剩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這要求必須重視長遠性、基礎性的制度建設。

    我先簡單的談以上幾點。下面張立群研究員和我非常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14-05-22 16:36:11

  • 胡凱紅:

    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先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4-05-22 16:36:25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給張立群先生的,剛才黃群慧先生提到在化解過剩産能過程當中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這些年我們一直很強調淘汰落後産能,一些行業的産能過剩越來越嚴重,甚至一些新興産業也開始出現了過剩,這個問題究竟出在哪兒,怎麼樣能真正化解我們説的産能過剩?謝謝。

    2014-05-22 16:36:37

  • 張立群: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首先我本人是做宏觀經濟研究的,由於我們産業結構、經濟結構包括過剩産能的調整對宏觀經濟運作的穩定性、運作的品質有直接的關係,我從宏觀的角度對産能過剩一直在關注。從我自己的研究角度來看,産能過剩在最近幾年成為一個突出問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轉型升級的時期。剛才黃所長也已經做了説明。這種轉型升級的到來既和國際金融危機所引起的世界經濟結構的深刻調整有關係,另外也和我們國家持續多年的低水準、低成本的快速擴張到了一個轉換的階段有關係。這種轉型升級的出現直接來看是兩個産業發展或者經濟發展條件的變化。一是市場,市場由過去普遍的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於求,這是産能過剩出現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二是要素成本條件現在也發生了改變,像工資水準、土地的價格、污染排放收費的標準等等都在明顯地提高。因此,對於不同的産能來説,過去能夠賺錢的産能現在可能不能賺錢了。

    産能過剩和整個市場條件、成本條件這些變化是有直接的關係。確實有一些企業或者一些産能不能再適應現在這樣一個競爭的市場,不能適應現在這樣一個成本提高的壓力。面對市場的選擇,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有很多企業都不適應,現在越來越明顯的表現出來。從産業角度來看,我們看到有很多産能是以過剩的形式或者沒有充分利用的形式錶現出來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解決産能過剩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在推進我們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我個人的理解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像剛才黃所長講的,我們現在第一個要認識到這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完成的任務。從宏觀經濟來講,它的産業結構支援宏觀經濟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包括産業的組織結構、産業的區域佈局等等,實現産業素質的提高。如果從微觀角度來看,我們又實現千千萬萬個企業,它是市場的一種重新選擇,真正把適應這種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標準轉變的企業重新選擇出來,把適應這樣一個成本壓力加大的企業選擇出來,這個過程不能看得太簡單。這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

    2014-05-22 16:37:31

  • 張立群:

    在這個過程的推進當中,我們要有思想上的準備,這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比較長時間的艱巨的工作。在這個工作當中,我們首先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這個選擇是由企業面對市場競爭、面對成本壓力加大來謀求自己進一步生存發展的道路的一種努力,所以企業是主體。另外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企業所有的努力是由市場最後來給它加以評判的,當然在市場規則的完善,包括在環境保護標準方面政府應該做相應的工作,完善規則,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規則建設方面,這也是政府應該加緊做好的一方面的工作。再有是政府的服務工作,針對企業現在這樣的一個轉型,針對産業現在這樣的調整,針對過剩産能在動態當中不斷地逐步地優化,政府相關的服務工作也是很重要的。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把我們經濟結構調整,在過剩産能處理當中我們把它加以實質性的推進,而且儘量在推進當中減少損失、減少在經濟增長方面可能出現的波動,為我們新的一輪更高水準、更小代價、更可持續的發展打好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調整過剩産能的任務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但是它未來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隨著過剩産能的化解,隨著我們産業結構的優化,隨著我們微觀基礎的優化,我們增長的穩定性,我們單位GDP的含金量都會顯著的得到提高,所以前景我認為還是讓人充滿信心的。謝謝。

    2014-05-22 16:37:58

  • 中國冶金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一是今年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呈現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第二産業尤其是製造業的增速在下降。在産能嚴重過剩行業中,五個裏面有四個是原材料行業,這主要是依靠製造業來消化它們的産品,請問這個趨勢會給化解産能過剩工作帶來哪些影響?二是像鋼鐵這樣的行業在化解産能過剩的過程中已經進入到執行層面,進入到操作層面,在這個層面中請問您是否知道出現哪些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如何解決?謝謝。

    2014-05-22 16:38:11

  • 張立群: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是兩個問題,我建議第二個問題由黃所長回答,因為鋼鐵方面涉及到具體的行業,我個人主要還是關注宏觀經濟。第一個問題我可以簡單做一點回答,因為你談到我們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而且就在這個地方國家統計局盛來運局長對第一季度數據做發佈的時候也做了很多説明,他當時談到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特點確實是第三産業的增長開始快於第二産業,這和過去我們長時間以內的增長特徵是不一樣的。這個變化也反映出來我們現在工業、製造業確實進入到一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之所以出現過剩産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反映出一個産能利用率的變化,反映出工業製造業企業開工率的變化,也反映出和它相關的各種訂單水準的變化。我們看整個從宏觀經濟來看,由於投資、消費、出口這樣一些需求,它增長的水準有所降低,企業相關的訂單水準有所降低,開工率有所降低,同時我們也看到産能利用率降低。

    過剩産能這個問題現在之所以被關注,和剛才我們看到的工業、製造業目前所面對的這樣一些發展的新的環境、新的條件是直接相關的。在這個背景下,認識現在經濟增長特徵的變化,認識這種特徵變化背後所包含的我們結構調整重要性的提升,通過化解過剩産能來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産業結構優化,推動我們整個發展的代價不斷地得到控制和減少,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4-05-22 16:38:31

  • 張立群: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化解過剩産能工作也有一個關注點,怎麼把化解産能過剩工作和穩增長結合起來。我們通過化解過剩産能不斷使適應當前新環境的企業增加,適應這種新的發展環境的産業增加。在這個基礎上來為穩增長提供越來越多的支撐。我個人的理解,剛才您提的問題,確實我們從宏觀經濟的層面來看,化解過剩産能也是我們穩增長需要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謝謝。

    2014-05-22 16:39:01

  • 黃群慧:

    第二個問題,我談談鋼鐵行業,因為鋼鐵行業確確實實在化解産能過剩裏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現在鋼鐵行業的變化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和我們整個的工業化的階段有關。剛才談到我們工業化階段,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評價,從2012年以後大概已經到了工業化後期,我們都知道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像重化工的階段往往像鋼鐵、原材料發展的都比較快,正是由於這個階段,像鋼鐵佔的量都是非常大的。現在階段在變化,到了工業化後期以後,産業結構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不再是一個整個快速增長的産業。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由於快速的發展,不僅總量大,而且從産業的狀況來看很多企業比較散、數量也比較多,沒有形成很多有規模、有優勢的企業,産業組織的狀態有待進一步的優化。再從所有制的角度來説,國有企業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這些方面具有的特點,接下來隨著階段的轉換,鋼鐵行業整個的化解産能過剩壓力比較大,現在無論是從國家還是從地方政府積極地來化解産能過剩,因為産能過剩已經代表著一種結構調整過程當中核心的問題,是重中之重,所以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在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剛才也説到一些操作性的問題,我認為化解産能過剩的原則應該是把市場和政府結合在一起,兩個有一個很好的結合,像剛才談到的又要尊重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有效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因為有一些問題可能是由於原來政府做得不到位而産生的,需要進一步的到位。現在包括政府的一些手段也在改變,需要通過標準、通過産業政策來去引導企業這種方向,引導産業結構升級的方向或化解産能過剩。包括現在判斷鋼鐵的落後産能的標準也逐漸在變化,以前主要是依據高爐的容量,但國際上的發展趨勢是往往看最後的結果是能耗、環境污染問題甚至是安全問題。現在整個判斷的標準也在變。政府也在用有效的手段,而這種有效的手段是基於標準和産業政策來引導做這些工作化解産能過剩,在操作過程當中如果堅持了這種市場和政府有效地結合,將來應該會達到一個很好的解決産能過剩矛盾的一個狀態。鋼鐵是一個代表性的行業,將來預期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2014-05-22 16:39:13

  • 中國工業報記者:

    我想給黃所長提一個問題,剛才您説的標準問題,鋼鐵行業的一些標準。我們也知道,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點工作,我們在淘汰落後産能和化解嚴重過剩産能這方面已經經歷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從結果來看,似乎還有很大的淘汰落後産能的空間,好像我們的力度緊一緊可能淘汰落後産能的力度就增強一些。我們想問一下,剛才您也提到鋼鐵行業一些標準的變化,結合以往的一些淘汰落後産能的工作相比較,現在淘汰落後産能都有哪些特點?國家在建立健全防範和化解産能過剩長效機制方面的一些重點工作請您介紹一下。謝謝。

    2014-05-22 16:39:59

  • 黃群慧:

    這個問題比較長,歸納一下,你是想説我們這一次産能過剩是不是有一些新的特點,針對這些新的特點我們能不能有一些新的辦法來解決。因為剛才我開場白也提到了一些,這次産能過剩其實和以前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第一個特點主要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以後發生的,這個大的背景已經不太一樣,國際的背景變化已經非常大,至少我們外需這一塊已經下來了,而且另一個大的背景也是從2001年一直在研究的,國際上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所謂的再工業化,再工業化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再工業的道路是本來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反過來還強調製造業的發展,於是給我們一個新的競爭的壓力,或者我們理解説現在如果沿著以前的産業升級的途徑發展的話,因為我們以前産業升級的途徑是什麼?是承接國外這種發達國家的一些産業,之後我們逐漸發展了,最後把剩下的一部分技術落後的再轉到下一個發展層次的國家裏,所謂驗證理論。

    現在看由於發達國家開始重新重視製造業,慢慢不把這些製造業的産業轉到你的國家,給你一個新的産業升級,你的方向變得模糊了,就不再是原有的驗證理論來推進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給了我們倒逼的壓力,以前中央文件經常説,以前是我們來參與整個的國際分工,現在是倒逼我們加快産業升級,倒逼我們加快化解産能過剩,淘汰落後産能,同時加快去趕上這種新工業化革命的趨勢,尤其是製造業數字化和製造業的智慧化,以前我們是勞動力成本低,現在由於製造業的數字化和資訊化以及製造業的智慧化,利用勞動力越來越少,這個優勢跟人家沒有辦法比。我們一方面推進産業結構轉型,另一方面要趕上倒逼,給我們的壓力很大,這種化解産能過剩是一個大的背景在變。

    2014-05-22 16:40:17

  • 黃群慧:

    另一個大的背景,以前我們每回産能過剩,因為接下來還有一撥經濟的高速增長,這種新的一撥當中,雖然暫時有一部分的産能過剩,我們通過下一撥總能把這個過剩的産能吸收了,但是現在因為到了工業化後期,所有説潛在的經濟增長率已經下降,對很多産業來説,它的需求高峰已經過去了,不能指望它將來還有一些高速增長又把現在的過剩的産能再把它吸收了,這種指望已經很少了。這種變化是以前産能過剩所沒有的。我們現在採取的措施是採取新的根本性的措施,這種措施像剛才提到的尊重規律、分業有針對性的採取一些措施。既然産能過剩不是通過短期的手段能夠解決的,就要建立一個非常好的長效機制,這種長效機制現在要抓緊建立,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工作要推進。

    一是從政府職能轉變方面加緊,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尤其現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要推進治理現代化,這裡首先要轉變以前的地方政府的GDP導向的業績觀。另一方面現在一直在推進的簡政放權、深化政府投資體制改革,包括落實企業的投資自主權。包括完善行業管理方面,行業管理現在主要要發揮規劃、政策和標準對産業的引導,不要直接去干預。還有像包括政府還需要做的一些工作,像要建立很好的基礎管理工作,比如要在這種産能過剩的産能利用率的指標上建立一個很好的統計監測制度。我們國家政府在這方面應該從這方面做一些工作,這是從政府的角度。

    另一方面從市場的角度,市場角度我們需要整頓規範市場的秩序,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因為我們很多産能過剩的問題,往往説部分地方政府為了自己的經濟增長往往在招商引資過程當中把土地、資源和稅收這些變價優惠拿出去,這種優惠很多情況下是不必要的。在市場方面要做一些工作,要強化市場的準入標準,尤其是像節能、節地、節水、環境這種安全方面的標準,而不僅僅是剛才提的技術方面的標準。現在國際上的一個趨勢也不再是強調技術標準,因為所謂落後産能和不落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需要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有兩種説法,一種是按技術説的,一種是按在生産能力過程當中和使用過程當中排出的污染和釋放的污染來衡量的。現在強調的是污染、強調的是環境節能降耗的指標,現在在這方面制定了很多準入條件,提高準入的門檻,這也是符合國際發展的規律。謝謝。

    2014-05-22 16:40:31

  • 路透社記者:

    産能過剩的問題我已經報道了五年多,我一直看中央政府的政策出來有新的方案、新的措施,但是很多人説,問題是地方政府為了避免失業的問題和經濟的問題,執行不到位,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我想問一下他們的態度現在有什麼變化?謝謝。

    2014-05-22 16:40:47

  • 張立群: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您剛才提的問題我試著做一個回答,剛才您提到産能過剩可能就你的觀察,地方政府由於他們當地的經濟發展的需要,可能還在發展當中。這確實涉及到一種體制機制性的問題,我想在這方面我的觀點是,從我們觀察的方式包括我們認識産能過剩的角度都要有一個基於中長期的改變,中國經濟過去是長期處在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那時候主要擔心的是産能不夠用,經濟是在數量型快速擴張的過程當中,但是中國現在要改變這樣的發展模式,要從一個數量的擴張向著一個品質的提高來邁進,向著單位GDP的含金量來邁進,這時候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不是增長速度的高和低,當然沒有速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增長品質和內涵的提高。這種提高涉及到我們現在提到的産能過剩。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個決定性作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市場競爭的作用,市場競爭是企業之間要相互比一比誰做得更好,誰做得更省,這個比較就必然要伴隨著一定的過剩産能,如果沒有産能過剩的話,這個市場競爭是很難充分開展起來的。如果是供不應求,産能還不夠用,這時候大家都不會經受競爭的考驗,而只是説你發展得快獲得的利潤就更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産能過剩的出現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條件的一些根本性變化,以及在這些條件壓力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必須要轉變。從過去的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更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很重要的是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這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一個很重要的背景。

    我們的體制和機制要適應這樣一個市場競爭的環境,比如説要強化投資項目建設包括生産經營的責任和風險,防止由於沒有明確的責任,沒有明確的風險約束所導致的盲目的鋪攤子、上項目的活動,在這方面通過我們在過剩産能的處理當中,通過必要的破産退出,通過追究必要的財産風險責任,我們要把這樣在投資項目建設方面過去的鋪攤子、上項目、擴張規模的發展模式給糾正過來。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轉型和調整是在一個保持一定增長過程當中的轉型和調整,和衰退過程當中的調整內容是不一樣的。衰退性的調整,是由於市場需求的收縮導致企業倒閉,導致失業人員增加,進而導致市場需求水準的下降,市場需求水準下降進一步的來壓迫企業的開工率下降,壓迫企業的破産數量的增加,這種迴圈可能會達到對生産規模比較大的調整或者是比較大的損失和代價。

    2014-05-22 16:41:03

  • 張立群:

    中國現在是強調穩中求進,通過穩增長來為轉型調整創造一個相對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穩增長的底線是保就業,通過保就業保證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保證消費,當然也會保證投資有一定的投資機會。在這個背景下保證一定的增長,保證企業是在增長的過程當中來完成這樣一個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當中,通過我們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通過企業的轉型會逐步的把一些更優秀的企業推出來,從而使得我們優秀産能不斷地增加,落後産能逐步地退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來實現在經濟平穩增長的背景下來實現增長內容的優化,增長基礎的優化。在這個過程當中,您所發現的這種情況恰恰是我們在轉型升級、在全面深化改革當中需要不斷加以解決的問題。謝謝。

    2014-05-22 16:41:27

  • 張立群:

    我補充一點,因為這個問題提得還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大家以前認為地方政府有一些自己的考核目標,最後使它的一些行為與中央政府的要求不盡一致。但是現在確實有變化,以前我們看這種問題往往是説,包括理論界也認為,由於各個地方政府自己的相互競爭是促進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包括活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個理論界大家一直認為。現在大家在觀念上已經有所變化,我們現在已經不再要求各個地方單純追求GDP的速度,這不僅是中央政府觀念上這樣認為,而是地方政府很多官員也認識到這樣做是沒有前景的,其實在這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家在觀念上已經形成一致,我們要重經濟增長品質,而不僅僅是重速度,這是第一個。第二點,現在從制度上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包括現在我們考核地方政府的領導,以前可能説有就業、有GDP、經濟增長速度、財政收入,因為沒有這些,整個運營也很難運作下去,甚至現在把化解産能過剩這一條都列入到考核幹部的一個標準。這個變化還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長,而是産能過剩這個任務有沒有完成,所以這種變化應該説是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從思想觀念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形成一致,而且從制度上也有一些變化,預計將來肯定從上到下大家目標和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往這個方向來努力的。

    2014-05-22 16:41:53

  • 經濟日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請問黃所長,我們都知道企業兼併重組是化解過剩産能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近年來我們看到兼併重組的力度還不夠大,您能不能談談工作中的難點和您的一些建議。謝謝。

    2014-05-22 16:42:05

  • 黃群慧: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兼併重組是一個微觀的企業行為,同時又有很大的一個宏觀的意義。因為兼併重組從我們推進市場經濟改革以來,企業到處都有兼併重組的行為,現在我們這種兼併重組整體來説是我們整個産業組織狀況還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況。我們在推進兼併重組過程當中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沒有解決好,或者有一些障礙沒有解決好,比如説在兼併重組過程當中,你的融資從哪來,還有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往往有一些地區之間的阻礙。比如説跨地區兼併重組以後,涉及到一些不同的地區稅收之間怎麼分配,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涉及到有沒有審批。這一系列無論是從稅收還是從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還有整個企業兼併重組過程當中你的職工安置問題、土地問題,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3月份出臺了一個針對企業兼併重組的市場環境的政策,我印象裏有幾大方面的內容,包括取消和簡化政府審批,甚至以前我們上市公司要去搞一些兼併重組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現在很多也放鬆了。包括融資方面,這個制度也給了一些融資的有利條件,包括可以通過上市來融資,來促進兼併重組行為。還有稅收、土地、職工安置方面有一些政策。像土地如果説通過兼併重組置換出來的土地,給了政府,政府會支付一些費用,這些費用可以用於安置職工等。這些方面的制度非常多,包括一些産業政策方面的引導。這一系列措施都在綜合用,這樣綜合用下去以後,我們想接下來的政策只要嚴格的執行、快速的推進,對企業兼併重組會有一個很好的作用。而且這種兼併重組既有微觀的意義,也有宏觀的意義,尤其是在我們産能過剩化解方面的意義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們産能過剩化解這一塊通過兼併重組是可以壓縮一批産能的,這也是“四個一批”當中很重要的“一批”,就是通過兼併重組來壓縮一批産能。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兼併重組主要是企業行為,國家政策只是完善兼併重組的市場環境,而不是説直接由政府出面“拉郎配”。謝謝。

    2014-05-22 16:42:22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這個問題提給張立群研究員,當前經濟壓力下行的加大,會不會由於發展工業而影響淘汰落後産能或者是調整工業結構的發展,您對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的關係是怎樣看待的?中央也出臺了一系列微刺激的措施,包括像鐵路追加一些投資,這是不是有一些定向刺激或者定向調整的含義在裏面,是否也會對壓縮産能或者是調整産業結構有一些影響,您怎麼看?謝謝。

    2014-05-22 16:42:37

  • 張立群:

    謝謝。我們現在穩增長確實要保持一個必要的經濟增長的水準,而且確實從今年1-4月份的經濟指標來看,我們確實還有一定的經濟下行的壓力,在這個背景下,這個産能是不是更多的開動起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我是這樣來看的,穩增長關鍵是在一個“穩”字,穩增長和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是不一樣的。穩增長主要是保證我們需求,特別是國內需求能夠有一個平穩的增長,比如説我們通過保就業來支援居民收入有一個平穩的增長,支援消費有一個平穩的增長。我們通過比如説基礎設施投資,像剛才提到的西部地區的鐵路建設,包括我們和棚戶區改造相聯繫的住房建設等等。通過這些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水準的穩定,來支援整個投資增長大體走穩。

    另外,在對外貿易現在總體來看是一個低位向好的態勢下,我們目前這樣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在穩定市場需求方面效果已經開始越來越明顯的表現出來。但是這個需求增長的穩定不意味著供求關係發生改變。我們現在面對的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這樣深刻的變化,一是和國際金融危機以後的世界經濟的情況有關係,二是和我們國家多年來持續的、快速的數量擴張到了一個轉捩點也是有關係的。所有這些實際上都不是我們宏觀調控總量政策所能改變的。我們穩增長的政策和這樣一個市場供求關係的基本格局之間不存在相互改變的關係。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從産能過剩來看,不會因為穩增長、穩定需求的政策而出現明顯的改變,或者説我們企業的訂單開始大量增加,包括對低水準産能的訂單都在大量增加,穩增長政策不會出現這樣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化解過剩産能,包括産業結構、工業製造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不會因為穩增長的政策而停止下來。在這個背景下,在整個過剩産能的調整上,在整個産業結構調整升級方面,我們各項工作面對的任務、面對的考驗應該説還是相當沉重的。在這方面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它可以使我們這樣一個優秀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優秀産能的數量不斷增加,進而給增長的穩定性提供一個越來越好的基礎。這才是穩增長一個長遠的目標。謝謝。

    2014-05-22 16:42:52

  •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提給黃所長,剛才我們也談到鋼鐵的化解過剩産能,我們知道去年國務院發佈的指導意見重點提到鋼鐵是8000萬噸,其中河北佔到6000萬噸。據您了解,目前河北的化解過剩産能或者壓減産能的進度是怎麼樣的?第二,剛才也説到對3545家企業進行了調查,這當中大家覺得化解産能過剩有説三年以上,有説五年以上,我很想問一下兩位專家,你們認為是多長時間的過程?哪些行業尤其是五大重點産能過剩行業會率先達到比較理想的水準。謝謝。

    2014-05-22 16:43:18

  • 黃群慧:

    我先簡要回答第一個問題,關於河北省的鋼鐵産業,因為新聞媒體都很關注,但我們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因為河北的關於鋼鐵化解産能不僅僅是一個自己這種産業的問題,因為現在必須把它放到京津冀一體化,包括北京治理環境污染大的背景下來理解,因為我們現在有時候化解産能過剩僅僅是説一個單項思維,其實化解産能過剩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治理污染是綜合治理的過程。總體看,河北省進展還是非常快的,像剛才立群研究員提到的經濟增長速度問題,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決貫徹中央化解産能過剩,壓縮鋼鐵産能的方針和政策,所以説他們的總體推進是非常有效的。

    2014-05-22 16:43:33

  • 張立群: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中國經濟從數量的快速擴張開始轉向品質效益提高的新階段,化解過剩産能我認為可能是一個長期的現象。當然決定這些過剩産能存在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會隨著改革的推進而不斷地加以完善。由於這樣一些制度環境、政策環境的不斷完善,過剩産能的相對水準是趨於下降的,但是不會完全消失。在有一定的産能過剩的背景下會成為推動競爭、推動優勝劣汰、推動企業和産業在這樣一個動態當中通過不斷地新陳代謝來保持越來越優、越來越好的過程,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支援條件,當然和過去我們長期的低水準、低成本,不負責任的鋪攤子、上項目所形成的這樣一個産能過剩,性質上逐步會有根本性的差別。這是我的基本觀點。

    2014-05-22 16:44:40

  • 黃群慧:

    我補充一下,關於産能過剩會持續多長時間,我們中國現在這個階段,我們曾經有一個概括除了説工業化後期以外,我們認為現在基本經濟國情有了一個變化,以前我們經常説中國是一個農業經濟大國,現在由於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快速的經濟發展,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個工業經濟大國,工業經濟大國的背景含義其中有一點,我們現在是500多種工業製成品裏我們其中200多種都是産量居世界第一位的,這個比例是非常大的。這種情況下,我們200多種産量都是世界第一位的,産能過剩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的,而且接下來的戰略性的任務是什麼呢?前期發展階段已經從工業經濟大國轉變為工業經濟大國,接下來一個戰略性的任務是從工業經濟大國轉變為工業經濟強國。這個轉變為強國的過程我們曾經也做過一些預測,因為按照這種包括我們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包括整個的工業強國的戰略性的規劃,我們初步預測到2030年才有可能實現這種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而且我們十八屆三中全會裏其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基本實現工業化以後,後面並不是説不發展工業,還會有一些工業本身進一步的由數量轉向品質進一步的轉型問題。現在也在轉,那時候要求會更高。在未來如果再拓展上十年,從2020年到2030年,我們會實現我們的工業強國,在工業強國的情況下至少可以認為這種産能過剩不再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這種預測性的也是我們的判斷。謝謝。

    2014-05-22 16:44:58

  • 胡凱紅:

    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兩位專家。謝謝各位。

    2014-05-22 16:45:16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4/5/22/20145221400748369541_361.mp4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國新辦就調整産業結構和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等方面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胡凱紅

    中國網 鄭亮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冶金報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工業報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就調整産業結構和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等方面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鄭亮

  • 路透社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經濟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