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國新辦就中國經濟形勢舉行新聞吹風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吹風會,請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解讀中國經濟形勢,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實錄,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中國經濟形勢舉行新聞吹風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吹風會,請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解讀中國經濟形勢,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實錄,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吹風會。最近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陸續公佈,中外媒體很關注這方面的情況,今天很高興請來了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先生,請他向大家解讀中國經濟形勢,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下面先請范先生做介紹。

    2014-04-24 17:04:33

  • 范劍平: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我所工作的崗位長期是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跟蹤分析,關於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形勢,我想先談一我自己的想法,主要是講三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從一季度經濟表現來看,中國經濟仍然是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運營。為什麼説這是一個合理的區間?首先,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講,大家都知道判斷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健康不健康,主要看四個指標,也是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一是經濟增長率;二是通貨膨脹率;三是就業狀況(失業率);四是國際收支平衡。從這四個指標來看,經濟同比增長7.4%,從物價來看,CPI在上漲,但幅度是比去年漲幅降低的情況。就業是非常穩定的情況,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崗位300多萬,今年的工作目標是全年要新增900萬個就業崗位,一季度已經有300多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從國際收支平衡來看,中國仍然保持順差,前一段時間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也在有的場合談了,總體從外匯佔款的表現來看,估計資本的跨境流動還是以流入為主,所以從這四個指標來看,應該説都在比較合理的區間,沒有突破上限、下限,特別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太高了會有通貨膨脹,太低了會引起高失業率,所以判斷經濟表現、經濟增速,一定要聯繫到物價和就業狀況來看。現在的增長速度對於物價上漲的壓力並不大,而就業又很穩定,這樣的速度應該説是比較合理的,也是比較正常的。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觀點。

    2014-04-24 17:05:06

  • 范劍平:

    第二個觀點,我們要重視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中國目前處於經濟增長速度的換檔期。從一季度的經濟表現來看,如果從投資的前三個月環比增速,一個月比一個月低,三月份的環比增速只有1.24%,1月份有1.38%。顯然,環比增速是在下降的。從出口的數據來看,三月份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下降的幅度也大於一、二月份,也就是説一季度從三個月的走勢來看,三月份的經濟從投資和出口來講,不是比一、二月份更高,反而更低了,所以我們也不能説因為一季度經濟仍然在合理運作的區間就不重視下行壓力。下行壓力很大一塊是來自於中國一些中長期的結構性因素所帶來的,也有前期刺激政策帶來的後遺症,這兩方面的壓力都有。集中表現在産能嚴重過剩方面,它直接使工業品生産價格指數PPI連續25個月下降,反映出工業領域産能嚴重過剩、價格下行會對企業的效益和下一步投資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另外,現在從影響潛在增長力的各個要素來看,也有自己主動減速來適應新形勢的影響,比如中國的環境對經濟增長越來越形成一種硬約束。過去大家都比較擔心中國的資源,中國每人平均資源是比較匱乏的國家,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出口創匯,中國的外匯儲備很高,所以我們缺什麼資源可以進口什麼資源,資源現在還沒有成為經濟增長的硬約束。但是乾淨的空氣、乾淨的淡水不能進口,自然環境不能進口,所以環境對經濟增長越來越成為硬約束,比如去年霧霾在全國的蔓延,這對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加大節能環保力度的要求,今年國務院把萬元GDP能耗下降幅度的要求從去年下降3.7%,今年提高到下降3.9%,要實現這個目標,可能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就要通過淘汰落後産能來主動減速。這些行業往往又是中國過去權重比較大的行業,像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所以這些行業的減速就給整個經濟造成了下行的壓力。

    2014-04-24 17:05:47

  • 范劍平:

    但是新的增長點,一些新興産業的培育還需要一段時間,不是馬上就可以培育得出來的,我們主動減速的這部分可能已經顯效,但是培育新興産業的增長點還沒有馬上形成,所以對經濟速度的下降也形成壓力。

    第三個觀點,面對著目前的經濟形勢,顯然我們有穩增長的政策需求。如何穩增長?我們國家一直在探索宏觀調控的創新,今年新的藥方越來越顯露出主要的特點,不能像過去那樣簡單的靠放鬆貨幣政策,搞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總量的放鬆來穩增長,這樣的凱恩斯主義的做法可能效果比較快,也比較猛,但是有很多的後遺症。所以今年國務院在探索一種新的方法,我理解今年新的藥方首先一個是把穩增長和促改革緊密結合在一起,向改革要動力,這裡既包括政府自身通過簡政放權、通過減少審批來激活社會投資的活力這方面的工作,也包括在企業之間,像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把一些民間資本過去多年想幹但是在特許經營領域不允許他們幹的開始向民營資本開放,這些民間投資示範項目的推出,使我們國家民間投資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間。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來激活企業的活力,這是我們穩增長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二是穩增長和調結構緊密結合,大家可以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在調整能源結構方面的政策就非常鮮明,針對我們國家霧霾對空氣的影響,所以這一次能源結構的調整,一個最大的指向就是那些對霧霾影響小的清潔能源得到大力支援,而傳統的,尤其是煤炭這樣的能源,包括火電,可能在能源結構調整中要求要通過技術創新來讓他們向清潔能源逐步轉變,也包括出臺了天然氣、低品類氣田的開採和進口天然氣等一系列稅收的優惠、政策的優惠等有關的政策,以能源結構調整為例,可以看出來,這些政策如果逐步工作到位,客觀上會有穩增長的效果,但是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調整我們的能源結構,使我們的經濟增長建立在一個更加清潔的能源基礎上,所以更主要是調結構的措施,是一個提高中國經濟增長品質的措施。

    2014-04-24 17:06:11

  • 范劍平:

    三是把穩增長始終和惠民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我們看到今年中國的房地産投資已經開始有所調整,商品房投資,尤其是住宅的投資增速在放緩。但是作為政府來講,更大的工作力度是放在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上,這才是政府自己工作的重點、應該幹的事情。通過在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籌措棚戶區改造的資金,或者是對保障房今年各方面指標的下達和有關工作的安排,今年保障房建設、投資的力度會比去年加快。這樣的措施是惠民生的措施,但是客觀上也會通過保障房投資的加快抵消房地産裏面商品房投資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它對穩增長確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促改革、調結構和惠民生的工作措施,雖然都會有穩增長的效果,但是不能夠為穩增長而穩增長,不能讓今天的墊腳石變成明天的絆腳石,所以這樣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像過去經濟回升得很快,也可能很多人評價經濟政策的效果,大家習慣了過去那種一齣臺政策很快就會見到效果的做法,我認為這樣的一個新的藥方,大家對中國未來經濟的表現,我們可能也要有新的眼光,因為這樣的政策措施可能見效比過去需要的時間更長一點。但是一旦見效之後,可持續性會更強,特別是它更注重激發經濟內生的活力,可以使將來經濟增長更加健康。這時候如果簡單用過去的老眼光看,有一些人可能會覺得藥方不夠猛,覺得力度不夠大,一旦大家所期盼的政策效果沒有很快出現,有很多人按老眼光就會有點失望。我們要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經濟現在新的表現,對新的藥方將來可能顯效的形式、需要的時間,可能和過去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在對經濟形勢認識的過程中,也得要轉變我們認識經濟形勢的方法,跟上新形勢的變化。

    2014-04-24 17:06:32

  • 范劍平:

    我要強調的,今年以來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對經濟形勢判斷,後來事實被證明出了錯,比如今年很多人根據一、二月份的工業增速去判斷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長速度,很多人一片悲觀,覺得GDP可能只能增長7.3%,甚至7.2%,最後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4%有的人還覺得不太敢相信。其實這是我們第三産業和第二産業的結構變化造成的,可能大家對這個新的特點認識不夠。去年是我國第三産業首次超過第二産業,成為中國的第一大産業,第三産業在GDP裏面的佔比已經達到了46.1%,今年一季度第三産業在GDP中的佔比進一步提高到49%。過去因為第二産業是第一大産業,工業的走勢對GDP的影響很大,曾經過去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除2、加2差不多就是GDP增速,但是現在這個老辦法不管用了,用這個老辦法算一季度GDP,可能只能到7.2、7.3的樣子,最後出來第三産業的增速高達7.8,而第二産業只有7.3,根據這個7.3就會比較悲觀。但是第三産業沒有月度數據可以跟蹤,只有到季度時才會公佈數據,所以這個時候好多人納悶,為什麼我們長期的老經驗的判斷現在出錯了,就是對三産的比重擴大這個特點沒有充分認識。

    2014-04-24 17:07:13

  • 范劍平:

    還有一個就是好多人對我們國家的就業形勢老是將信將疑,他也是沒有看到我們就業結構發生的變化。我們國家現在在就業增量中製造業的比重這幾年是不斷下降的,第三産業新創造的就業機會在就業增量中的比重是不斷上升的。對於第二産業來講,由於資本構成比較高,每增加一個就業所需要給他相應配備的生産資料數量要大,而第三産業是輕資産産業,每一個就業所配備的生産資料明顯比製造業要少,所以每增加一個就業機會,第二産業所需要的GDP比第三産業要高得多。當現在主要依靠第三産業來增加就業的時候,所以每增加一個就業機會所要求的GDP的量就不像過去那麼高了,所以很多人覺得經濟減速,為什麼我們的就業沒有受影響?去年900萬的就業任務超額完成,全年城鎮創造就業崗位1300多萬,這就是因為第三産業每增加一個就業所需要的GDP比第二産業要少,這些都是屬於經濟中結構變化的新特點。

    我跟大家彙報的內容就到這兒,下面請大家提問。

    2014-04-24 17:07:20

  • 東方衛視:

    我想問兩個問題:一是昨天公佈了80項向民營資本開放的項目,具體在哪些領域?未來怎麼樣能夠避免這些民營企業能夠進行公平的競爭,而不是找關係獲得項目?我們現在看到房地産市場在不同的城市發生了比較大的分化,您怎麼看像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未來趨勢?

    2014-04-24 17:07:37

  • 范劍平:

    關於80項民營資本示範項目,具體投到哪個領域,因為太廣了,我要念就太長了,我建議你上網查一下,昨天國務院在政府網上已經把主要的産業都列出來了。

    你講到如何防止靠找關係獲得項目,因為80個項目就是我們面向民間資本公開進行招投標的,作為投融資體制改革,本身有操作的規程,我相信按照這些操作規程公開透明,找關係也沒有用,我想還是要憑自己的實力來進入這些領域。

    第二個問題你談到房地産的走勢,我也同意你説的我國房地産走勢正在分化。對於我們國家房地産走勢的分化,首先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講到這個事情,我可以講一個我自己曾經對英國房價的看法,當時也覺得不可理解,2000年的時候,我看倫敦的房價非常貴,但是曼徹斯特、利物浦這些城市的房價還比較合理,所以倫敦的房價會跌,是不是曼徹斯特的房價會降?但是過了十年,一直到現在倫敦的房價一直漲,但是曼徹斯特的房價卻是一動不動,甚至房租還是下跌的,我當時請教過很多英國人,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認為曼徹斯特、利物浦這些城市主要是製造業為主的城市,當製造業競爭力下降的時候,這些城市的工廠都搬到東歐、國外去了,所以當一個城市不再新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不會吸引更多人來到這個城市,那這個城市的房子賣給誰、租給誰?所以他的房價是不漲的。但是由於倫敦早就轉變為以服務業為主,最近十幾年倫敦的服務業從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升級比較成功,所以服務業還在源源不斷的創造就業機會,吸引了英國各地的年輕人來到倫敦工作,倫敦房價上漲第一位的原因還真不是俄羅斯的富豪給他抬高了,按中國的話説還是剛需,人口勞動力的流入是主要原因。

    2014-04-24 17:07:53

  • 范劍平:

    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我覺得有點類似于倫敦的情況,剛才講到最近幾年就業形勢很好,主要去什麼地方?就是去服務業就業。而服務業在我們國家發展最快的就是一二線城市,所以一二線城市現在也是大量的人口在流入,我計算過一個公式看城市房價,就是我們國家城市有兩個人口統計指標,一個叫戶籍人口,一個叫常住人口,這兩個人口統計數字的比值如果大於一,就説明這個城市是人口勞動力流入為主,小于一説明是流出為主,這個比值大於一,並且比較明顯的在上升的時候,往往就表明勞動力流入得很多,這個城市往往也是我們國家房價上漲比較快,房價比較高的城市。有一個計算,2012年,北、上、廣、深的比值達到1.8以上,北京過去十年每年凈流入的外來人口就接近60萬人,二線城市也是人口勞動力大量流入。説明這麼多人口勞動力流入,到了北京、到了一、二線城市,也不是來玩的,是來這兒找工作的,所以剛需還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們要通過城市群的發展來改變這樣的情況,比如北京要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把更大的就業機會分散到北京周邊的城市,讓北京作為一個核心城市和周邊的中小城市形成一個城市群,這個城市群裏面通過基礎設施,讓他能夠在産業上形成分工,形成整體,這樣的話人用不著都涌向一二線城市就業,這樣整個城市群人口合理分佈之後,才能把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的問題解決。就房價去抑制房價上漲,我覺得可能不是好辦法,或者説事實證明也很難奏效,因為房價背後,歸根到底還是就業機會問題,一定要讓就業機會在城市群裏面更加合理、科學地分佈,更加均衡,這樣的話才能夠減少城市核心區的壓力。

    我們也注意到,無論是北京、上海,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把城市的産業功能向外疏解,新一輪的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劃也在進行,所以我想只有通過這個辦法有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2014-04-24 17:08:07

  • 人民日報:

    兩個問題:第一,一季度CPI實現了溫和增長,但是有人擔心今年的物價會不會前低後高?請問您怎麼看待二季度之後CPI漲上去?第二,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一季度我國國有企業的營業總收入的增幅比去年下降,地方國企利潤也是負增長,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否説明我們的國企發展遇到一些困難?謝謝。

    2014-04-24 17:08:20

  • 范劍平:

    關於CPI的走勢,我個人認為全年會比較平穩,因為我國的物價沒有很大的上漲壓力。目前我國的工業品PPI是下降的,所以工業消費品沒有什麼漲價的壓力。農産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是CPI上漲的主要構成。農産品某種意義上來講還有點靠天吃飯,同時農産品也有它自己所謂的週期,尤其是豬週期。今年沒有中國的氣候狀況預測特別惡劣這方面的資訊,農産品價格大體還是可以保持穩定的。

    最近豬肉價格的下降和一些農産品價格的下降,真的要是降到一定水準以後,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有了生豬價格的保護機制,所以國家會啟動收購等等,這些措施都可以保證農産品價格基本是穩定的。

    另外,服務類價格的上漲,在我們國家這些年不是突發性的因素,主要是工資成本上升之後,使服務價格有所上升。基本上每年都在漲,但是漲幅好像沒有或高或低很大的變化。

    物價上漲裏面還有一個就是價格改革可能帶來的公用事業類價格上漲的壓力,我相信我們在價格改革的過程中也會充分考慮老百姓的價格承受能力,不會一哄而起,把公用事業價格大漲價,保持今年價格基本平穩,應該説是非常有信心的。

    2014-04-24 17:08:37

  • 范劍平:

    第二個問題,關於國有企業的利潤,或者説現在國家統計局每個月也在公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由於PPI是下降的,所以這個時候對於工業企業來講,它的利潤增長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出廠的産品價格越來越降,勞動力成本是提高的,這個時候對於企業來講,他的利潤很難有明顯的改善。今年可能有部分行業利潤狀況比較好,現在可能比較突出的是兩個行業,一個是汽車,目前老百姓的汽車消費熱情很高,所以我們汽車産銷兩旺,汽車産業利潤比較高。另外一個行業是電力行業,電力行業在煤價下降,但是上網電價沒有調整的情況下,有一定的利潤。無論是規模以上工業的利潤總額中,還是國有企業的利潤總額中,這兩個行業都佔很大的權重。拋掉這兩個行業,其他行業今年基本都處於微利,也出現了部分行業(像鋼鐵)一季度已經是全行業虧損的情況。考慮到未來PPI由負轉正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認為今年工業企業的利潤就是部分行業有少量的利潤,個別行業會出現全行業虧損。整個工業的利潤狀況應該説是最近幾年以來比較低的一年,這也是我們産能過剩的副産品,在産能過剩情況下才有PPI的負增長25個月,也就帶來了企業利潤上升的不利因素。

    這個問題的解決可能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去刺激需求,而是要依靠淘汰落後産能,解決産能過剩問題,重新建立起各個行業的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到那個時候,工業企業的利潤回升才會是全面的。

    2014-04-24 17:09:02

  • 新華社:

    判斷中國經濟形勢往往是從一個很高的層次來看,如果從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角度看,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中國在製造業、工業品這塊已經實現了世界第一,解決了供不應求的問題,反而出現了産能過剩。中國現在正面臨著一些公共産品、社會事業方面嚴重的供不應求。這塊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要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為了惠民生,也是為了擴大內需,您是否認為會對中國的經濟産生積極的作用?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一個同事昨天從國土部了解到,國家考慮要把農業用地向非營利性這塊開放,為將來養老産業的大發展在政策上開個口子。在節能減排這塊,恰恰是老百姓意見比較大的,從改善民生的角度,現在政府做了很多的嘗試,您是否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前景會更好?謝謝。

    2014-04-24 17:09:08

  • 范劍平:

    我理解你的問題,中國既有過剩的一面,也有短缺的一面,如果把短缺的這一面的潛力挖掘出來,尤其是短缺的更多是和民生相關的內容,所以可以把惠民生和穩增長更好地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的很多內容,其實就包含了這樣的改革方向。我同意不能夠因為中國製造業的産能過剩就把中國經濟看作全都是過剩經濟了,因為中國每人平均GDP如果折合美元才6700多美元,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這對我們國家來講一方面確實存在過剩,但另外一方面在很多領域我們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所以對中國未來穩增長,要把投資的空間能夠真正都挖掘出來。比如服務業,中國服務業佔GDP的佔比水準與世界上的平均水準比我們要低得多。過去服務業主要是存在很多政府管制和政府壟斷,使得很多領域大家不能進去投資。也有一些服務業是與民生相關的,過去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往往考慮先生産、後生活,所以對為民生、為消費服務的很多基礎設施,過去的重視不夠,其實服務業還是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2014-04-24 17:09:32

  • 范劍平:

    現在在民間投資這塊已經在調整,去年我們國家民間投資已經佔到總投資的63%,三分天下有其二。民間投資在去年全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到23.1%,國有投資只增長百分之十六點幾,這麼大規模的民間投資增速又這麼高,都投了什麼?我們找出增速最快的五個行業,其中除了農業以外,剩下四個全部是服務業。一是交通運輸、倉儲物流,去年光棍節網路購物搶購以後,配送的速度比往年快了,中國人很有意思,11月11日“光棍節”一天網上購物360個億,什麼概念?就是中國王府井百貨商業集團、上海第一百貨商業集團,最大的十大百貨商業集團十年的營業額,我們一天網路購物額。但是這麼大的網購量,背後就是個配送,過去我們曾經有過 網路購物搶購到東西了,一個月都沒有收到,去年基本上一週內都配送到位,這就是我們的民間投資,順豐、幾通、幾達,自動分揀設備、GPS跟蹤系統、交通運輸車輛,甚至為了“光棍節”到航空公司包運貨機等等,民間投資增長非常快。而且現在這個行業是全世界網民非常羨慕的,認為是中國很有國際競爭力的一個行業。很多網路購物的人有經驗,很遠的地方給你送一個地方才10塊錢、20塊錢,在國外不可能有這麼便宜的,在香港有很多人在大陸購了物,在香港要讓快遞公司給你送貨到府,結果人工費用比買的東西還貴。大陸這麼便宜的快遞費送過來,人家快遞公司大發展,不虧損,快遞員據説收入也不低。這個行業國家沒有往裏投一分錢的財政支援資金,一不小心倒成了全世界最有國際競爭力的一個行業。就是政府不要管頭管腳,他自己就發展起來了。這就是我們服務業的空間,它便民,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12%,但這裡面網路購物今年一季度仍然增長51%,增速非常高。為什麼大家喜歡網購?肯定還是划算。

    2014-04-24 17:10:46

  • 范劍平:

    民生方面我們有很多的短缺,比如現在北京要去登記養老院的床位,據説要排隊17年。我們國家去年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到了9.7%,而且這個比重會迅速提高。中國現在老齡化速度很快,但是我們養老這個民生産業並沒有完全準備好。如果不開放,還是官辦,民政部門自己來辦,將來供不應求,恐怕老百姓是會很不滿意的。這些短缺問題,悲觀主義者看就是問題,就是差距,樂觀主義者看其實就是潛力,我們把這個潛力挖出來,它又可以惠民生,又可以穩增長。今年已經出臺了一個讓公立的養老院政府購買服務,公建民營,這個文件已經出臺了。下一步就是鼓勵民間資本到養老産業中發展的文件,現在也正在醞釀過程中,發展養老消費,既要讓民間資本進去之後能賺到錢,但更重要的是能夠惠民生,政府當然要讓利。如果把養老企業能夠定為非營利企業,不用交企業所得稅,我不知道最終的政策怎麼定,但是我覺得是應該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養老企業給他提供服務,免了所得稅,我覺得這個稅國家應該免、應該減。類似這樣的,可能我們國家還有很多。老百姓現在所有衣食住行不方便的,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地方,恰恰都是我們未來服務業發展的潛力。我們通過改革,把這些民生方面需要投資的,讓人家能夠進去投資,因為增加了供給,老百姓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進去投資的民營資本也能夠掙到錢,對未來服務業的投資空間是非常大的。我建議政府,將來如果搞投資的負面清單管理方面,不可能所有的産業齊步走都搞負面清單管理,能不能選擇一些新型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先試行負面清單管理,就説這行業中哪些準入標準,哪些不許幹,剩下的就讓人家幹,法無禁止即可為,這樣很快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會有更大的提高。

    2014-04-24 17:10:55

  • 中新社:

    現在注意到在海外有很多唱空中國房地産的聲音,認為房地産可能面臨一種崩盤,您對此如何看待?還有一種評論認為將來微刺激會成為宏觀調控政策主要的特點,您對這個如何評價?謝謝。

    2014-04-24 17:11:00

  • 范劍平:

    第一個問題,好像對中國房地産現在説還有黃金十年的也有,説馬上要崩盤的也有,不管國內國外,看多看空的兩派,這些年始終存在。但是我認為房地産市場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區域差異性,誰也沒有本事給中國的房地産全國下統一的結論,至少這種判斷不夠專業。

    我認為未來中國房地産市場的走勢就是兩個字:分化。有一些城市前期如果出讓的土地多,特別是如果那個地區産業發展得機會少,人口勞動力是流出的,當地沒有那麼多就業機會,是向外流出的,這些地區可能現在積壓的商品房會有調整的需要,有很大的壓力。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國有一些城市化熱點地區,它還在源源不斷地創造出就業機會來,勞動力流入還比較明顯,所以對房地産的需求應該還是增長的。如果這些城市房地産的價格能夠不漲,甚至能夠下跌,那倒好了,我也倒盼望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我認為可能性並不大。

    2014-04-24 17:11:22

  • 范劍平:

    中國的房地産我認為未來還是分化比較明顯的特點,對中國房地産,最近兩年大家會舉出很多的數據來證明這一點,因為國家統計局既公佈全國的匯總數,也公佈70個城市具體的數據。你去看一看70個城市具體的數據,對分化概念就會印象更深,不同城市的表現真是差異很大。所以我認為今年國務院對房地産提出分類施策、分城施策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再也不可能出臺一個可以針對全國都有效的國幾條了,因為已經開始分化了,所以我們房地産調控可能更多需要各個城市的政府根據自己城市的情況,實事求是地出臺因地制宜的有關政策。我個人認為,各地的政府除了把過去因為房價上漲過快迫不得已而採取的限購、限貸政策取消之外,最好不要出臺刺激政策。好不容易房價不漲了,你又出臺刺激政策,一個是有政策成本,另外一個是我覺得商品房市場該交給市場就交給市場,由市場來調節,比政府這只有形的手進去瞎攪合的效果會好得多。

    第二個問題,我特別反對微刺激、暗刺激的提法的,為什麼大家非要認為中國政府一定要出臺刺激政策呢?我覺得政府在宏觀調控中越來越有平常心。現在出臺的促改革的措施、調結構的措施、惠民生的措施,雖然他們都會有穩增長的作用,但我們的本意主要不是簡單穩增加,本意還更多是著重于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所以哪個是主、哪個是次一定要分清楚,絕對不是為了經濟增長速度而要去刺激它。

    就業形勢不錯,既然判定經濟還在合理增長區間運作,我們何必非要去刺激它呢?現在國務院關於能源方面調結構的有關措施,大家都願意往微刺激上歸,本來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決定,80項民間投資示範項目,好多人也要往微刺激上歸。咱們也要轉變轉變觀念,有的是屬於改革的事情,有的是屬於調結構的事,有的是屬於惠民生的事,但是這些事情做對了,都會對穩定增長有利。我主張大家少用微刺激這個詞。

    2014-04-24 17:11:56

  • 中國日報:

    一季度現在地方的GDP出來了,從數據來看,中西部很多地區增速明顯下滑,過去幾年中西部地方政府依靠大的投資、工業的發展都是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但是現在降下來了,看來中西部地區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發展模式和路徑。請問您怎麼評論?

    2014-04-24 17:12:01

  • 范劍平:

    第一,中西部地區的增長速度同過去比有所下降,這是事實。第二,我不認為中西部地區現在降下來的速度不合適,它的絕對速度還是很高的,比東部高。中西部地區會在經濟起飛階段有那麼一段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基數大了之後,自然而然也會慢慢把速度往下是降。不可能設想隨著蛋糕越做越大,基數越做越大,始終保持那麼高的增速,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對中西部的減速,我覺得就是正常的歷史過程。

    中西部地區甚至也跟全國經濟一樣,需要換檔,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換到中高速增長這個檔位來。中西部地區這次的速度降下來之後,這個速度到底是因為我們遇到危機了,暫時降下來的,過一段我們又上去了呢?還是現在降下來的速度很可能是今後中西部的新常態了,我認為就是新常態,就是換檔了,如果現在的速度能保持下去,已經是個很不低的速度了。大家習慣了高速度之後,好像稍微降一點,大家總把降下來的速度看作是不正常的,認為回到高速度是正常的,可是不要忘了,我們國家處在經濟增長速度的換檔期,我們經濟增長速度就是要慢慢往下降,而且我們比其他國家在換檔時要好,多數國家一旦高速增長期結束,增長速度從高速檔直接切換到中速檔,中速檔就是高速增長速度的一半。這在日本歷史上有過,他們1956—1973年,日本18年高速增長,年均增長9.8%,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把日本的高速增長期結束了。從1973年一直到1990年,後面的17年日本經濟年均增速只有4.3%,這期間雖然還有日本房地産泡沫,也只有4.3%。90年之後日本房地産泡沫破滅,日本經濟後來是20年零增長,是一個一個臺階在往下。中國從過去潛在增長率10%,現在降下來,我們還沒有降到5%,我們降到7—8%這個中高速檔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仍然認為中國有中高速增長的潛力,這是我們國家特殊國情造成的,就是因為我們國家儲蓄率比較高,所以我們仍然會是一個投資主導型的國家。其他國家在換檔時伴隨著製造業大量向海外轉移,我國製造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把製造業大量地都保留在國內,所以我們才會有一個在高速檔和中速檔之間多出來一個中高速檔位。中西部地區在前些年承接東部的製造業轉移,等於是製造業突然有一個大發展,當東部開始進入換檔期時,中西部還在高速增長,但是他高速增長一段時間後慢慢也會進入中高速這一檔,所以這對於中西部降下來的速度就是新常態,中西部要再回去前些年那麼高的增速可能性並不大。

    2014-04-24 17:12:26

  • 中國外文局:

    想問一個關於地方債的問題,目前地方債整體狀況如何?尤其是現在在調結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如何?有專家討論説要給地方債開閘,如果真的這樣的話要怎麼控制風險?謝謝。

    2014-04-24 17:12:50

  • 范劍平:

    去年我國為地方債進行了全面的審計,去年年底也把審計的結果向全世界公佈了,敢於公佈這個結果,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也講過,就表明我們地方債務目前還是在安全警戒線之內,是可控的,所以總體風險並不大。但是過去地方債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規範,我們要建立新的地方債務管理的規範,這是最近大家討論的《預演算法》的修改裏面對地方債要開正門。過去《預演算法》明的説地方政府不允許舉債,實際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城投債、企業債、甚至向銀行貸款等各種手段地方借了很多債務,這些債務就是因為不規範,國務院甚至説要隨時掌握地方政府到底借了多少錢也很困難,過一段就得專門抽一批人去審批。

    未來的發展方向,恐怕地方債務主要是通過陽光發債來解決,如果是從債券市場公開募集的話,一共發多少債清清楚楚,每個月都可以統計得出來。另外是他的債務在市場上可以發多少債,是需要中央和地方兩級人大批准才可以發的,這使我們將來地方債正門開了之後會更加規範。所以在總體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後面又能夠通過開正門,陽光發債,讓它規範起來,我相信地方債在我國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為政府融資的形式之一,對中國經濟可以把利的方面更好地發揮出來,同時避免過去不規範所帶來的弊病。

    2014-04-24 17:13:13

  • 胡凱紅:

    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發言人,謝謝各位。

    2014-04-24 17:13:27

圖片內容:

數據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7504/152_1_0101_desc.htm

圖片大圖:

  •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胡凱紅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就中國經濟形勢舉行新聞吹風會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就中國經濟形勢舉行新聞吹風會現場

    中國網 鄭亮

  •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介紹我國經濟情況

    中國網 鄭亮

  • 東方早報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人民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就中國經濟形勢舉行新聞吹風會會場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范劍平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