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經濟每月談: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
活動描述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57期“經濟每月談”定於2014年3月10日上午9:00-11:30,在北京央廣國際酒店三樓會議廳A區舉辦,主題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鄭新立:
同志們上午好,我是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國際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五十七期經濟每月談活動。本期經濟每月談的主題是《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當前國內外關注的兩會正在舉行,李克強總理首次代表新一屆政府做政府工作報告,對2014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各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兩會”召開之前,國外置疑中國經濟,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也老調重彈,不絕於耳。為什麼中國經濟在2014年將會走向崩潰,中國經濟體系有可能被債務壓垮,中國給世界經濟帶來變速等等五花八門,發表意見的既有媒體,也有經濟學者。
2014-03-10 08:52:32
- 鄭新立:
我們覺得國內外機構和學者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不同的判斷也是正常的,但有一些機構作出聳人聽聞的判斷,可能會擾亂中國市場,從中漁利的目的。那些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悲觀判斷的人,主要是看到過去支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一些條件已經弱化,甚至消失,但是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中國經濟將在改革創新等新動力的推動下繼續前行。
作為一家智庫,我們國經中心有必要組織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討論,讓大家看清楚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是怎麼樣的,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在哪,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哪?今天圍繞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這一主題,我們邀請到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同志,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同志,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同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同志來做分析和講解。
2014-03-10 09:15:57
- 鄭新立:
150分鐘的時間這樣安排,每位嘉賓大概可以講20分鐘,剩餘的時間留給同志們一起討論互動。首先發言的嘉賓是金中夏同志,目前金融領域出現一些問題,成為很多人唱衰中國經濟的主要依據。中國經濟潛在的金融風險有多大,是否足以造成中國經濟出現“雷曼兄弟時刻”,我們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金所長給大家進行講解。金所長本科碩士都在北大經濟學院就讀,博士畢業于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係,從1988年開始一直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主要研究領域是金融運作和金融改革。在國際經濟評論,中國經濟日報等刊物和報紙發表了許多有影響的文章,是國內著名的金融專家。
2014-03-10 09:16:19
- 金中夏:
謝謝鄭主任,我今天主要講講中國經濟的風險管理和發展潛力。風險,現在媒體談得比較多的首先是中國債務水準,到底怎麼看?有沒有可能産生很大的債務危機?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説一些基本的大的數字,可能不一定準確的特別細,但是大的框架沒錯。中國總的債務率相當於GDP的220%,這裡麵包括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以及家庭債務。其中政府債務大約30萬億,佔GDP的60%,這個水準到底高不高,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準是80%。發達國家平均水準要高,100%至110%,日本的水準大於220%。家庭部門的債務我們國家現在是16萬億,佔GDP的31%。剛才説的日本的債務已經到了400—500%,家庭部門的債務16萬億,佔GDP的31%,在國際上屬於比較低的水準。發達國家家庭債務佔GDP的比例一般是80—100%,甚至更高。
我們國家企業的債務率相對來説比政府和家庭都要高,佔了GDP的120—130%,而發達國家這個比例一般來説都低於100%,因此來説我們國家的企業債務率相對來説比較高。我們國家總的債務率佔GDP的220%,要比美國和歐元區都要低,美歐兩地基本上都要超過300%,日本已經到了500%,因此我們的220%並不算高,真正從宏觀看水準主要看總的債務率。
2014-03-10 09:16:57
- 金中夏:
和其國家比,我們不僅是總的債務率比較低的,而且還有其他很多優勢。比如發達國家債務率比我們高很多,但同時是低儲蓄、低增長,我們是高儲蓄、高增長,而且我們財政赤字水準也很低,貿易是順差,貿易儲備很高。通貨膨脹率即使跟發達國家相比也是相當,而且比多數發展中國家低很多,因此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面是非常穩健的,發生宏觀上大的全局的債務危機的可能很小。這是我要説的第一點。
2014-03-10 09:19:41
- 金中夏:
第二,還有很多人擔心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出,可能會給我們國家造成很大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國家和其他的新興市場國家相比是不一樣的,不是我們自己自吹自擂,我們國家財政收支基本平衡,低通脹、低外債,其他面臨困難的新興市場國家是經常賬戶的逆差、資本賬戶的順差。因為Q1的退出在發生逆轉,這樣就變成了雙逆差,外匯儲備就要往下掉,不夠的話會産生貨幣危機,我們國家正好相反。很多出現困難的新興市場國家是財政預算赤字高通脹,外債水準也很高,從基本面上來説跟我們實質上很不一樣。另一方面我們的雙順差比處於困難狀態的新興市場國家比是好的,我們自己並不是理想,狀態我們自己也有很多問題。我們理想的狀態是經常賬戶合理,不要太大的順差,資本賬戶能有適當的逆差,兩者平衡以後國際收支是平衡,這樣才是真正的狀態。
2014-03-10 09:22:31
- 金中夏:
我們現在雙順差已經好幾年,我們面臨匯率過度升值的威脅,面臨的國內流動性過多,央行對衝是必要的,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會産生一些負作用,而改變這一切所需要的外部條件就是Q1要退出。因此Q1的退出如果能夠正確應對,對中國就是一個好事,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也就是用資本賬戶的逆差平衡經常項目的順差,國際遊資的退潮可以使央行順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現在的存款準備金率是很高的。
很高的存款準備金率有利於減輕輸入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確實造成了一些困難,特別使得銀行體系的監管套利比較多,如果我們央行能夠在國際遊資退潮的時候央行順勢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就可以減少銀行體系的監管條件,還可以消除人民幣過度升值的威脅,對出口還能産生提振作用。我認為正確應對的基礎是正確判斷,我這是個研究所,是研究性質的,不代表政策。
2014-03-10 09:26:18
- 金中夏:
如果我們正確的應對基礎是正確的判斷,如果把國際遊資的退出看成是資本外套,進而加以限制,把資本賬戶適度的逆差看成是危機的一個體現,把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別是有時出現的貶值看成是危機的現象,甚至覺得國家的形象由此受損。進而我們從前幾年的升值恐懼變成了貶值的恐懼,這樣一種認知,輿論的、媒體的、民間的就可能妨礙正常的對我國經濟有利的調解過程。
2014-03-10 09:26:38
- 金中夏:
第三,産能過剩也是現在談的很多的危險。産能過剩在我們國家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但是從一些跡象來看,産能過剩的問題通過結構調整正在得到緩解。比如説從銀行體系貸款來説,在産能過剩産業的增量貸款已經在減少,在新興産業貸款的增量在增加。隨著發達國家經濟走出低谷,我們的産能過剩産業,比如造船産業的産能有可能會恢復一部分。海洋能電池板的産能過剩在失去歐洲市場以後會影響國內市場的一些潛力。
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國內節能減排投資需求巨大,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替代煤炭的需求是最大的,製造業在一些新型領域,如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和産業價值鏈高端的産能也是嚴重不足,升級改造需要巨大投入,我國鐵路公路的密度仍然低於發達國家。在已經建好的高速公路鐵路沿線,人口和商業産業的集聚,它的建設過程在很多地方才剛剛開始,城市建設和管理水準仍然較低。比如地下排水設施嚴重不足,城市的集約程度很低,商業辦公生活區與交通設施的一體化連接,便利程度很低,地上地下一體化程度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很低,城市群的建設也是滯後的。未來我們在提高城市化水準的同時,還要建設養老友好型城市基礎設施,這就要求在城市群的建設、規劃佈局,建築的標注等方面增加投入,加快養老友好型社區的新建、改造。
2014-03-10 09:26:58
- 金中夏:
從人口學意義來看,現在四五十歲這一代人是嬰兒潮一代人,他們所産生的高儲蓄是為了養老的目的做出來,儲蓄的本質就是為了通過投資以便進行未來的消費,對於正在工作掙錢的這一代人未來最大的消費就是養老。有人擔心我們未富先老,實際上高儲蓄存在的本身,就説明瞭我們要通過銀行金融仲介的安排進行長期投資,使經濟增長與老齡化同步,要求這一代人在進入養老階段之前就基本建成相應的基礎設施。因此我認為,在未來十年,在我們仍然有很高儲蓄水準的十年,我們還應該有一個比較高水準的投資。我們儲蓄率很高,也許國內消化不了這些投資,還有一個辦法是投資走出去,到國外投,通過資本輸出創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這方面我們還可以做很多工作。
2014-03-10 09:30:55
- 金中夏:
第四,我們即使有了一些風險,也是化解的,比如剛才説的企業的債務率高。主要反映了國家企業融資渠道是高度依賴於銀行這樣的渠道,如果我們比較一下發達國家就會發現,如果你看發達國家的貸款融資、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這些融資渠道加在一起,他們這些融資佔GDP的比重比我們高很多。而且你會發現一個規律,國家越發達,這種融資佔GDP的比例就越高,因此我們現在企業債務率的高,一個是説明瞭我們過度的依賴於銀行。另外也説明,從發展的規律來看,未來企業總的融資率,無論是企業貸款還是債券、股票,這個比重GDP佔的比重只能更高、不會更低,這是一個規律,這是我們應該看到的。
2014-03-10 09:32:59
- 金中夏:
如果我們想解決目前企業債務率高、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其實是有辦法的,其中包括公司自己可以用利潤注資,可以吸引民間資本入股,可以在股票市場增加融資。另外,銀行信貸資産可以證券化,證券化以後還可以債轉股,我們可以想辦法降低企業層面借貸資金的成本。
二是地方政府的債務能不能化解,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去年審計署審計地方債務大數是20萬億,主要用於市政建設和交通基礎設施。因此我們客觀的判斷,實際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這些債務雖然比較高,但實際上主要還是幹了應該幹的事,是幹了好事,並不是浪費,是我們國家城市化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得,但是短期內是沒有回報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面的看問題,我們還會發現地方政府不僅是有比較高的負債,這些負債實際上對應了很多項目,這些項目可以有回報,至少部分是可以有回報的,可以變現資産,因此可以至少部分抵債。其餘的負債貸款,未來也可以通過本身的收費和地方政府稅收等方式還款,也是有這種可能性。
2014-03-10 09:33:20
- 金中夏:
關鍵的問題是在於這些投資都屬於長期投資,但是我們國家的銀行體系沒有足夠的可以進行中長期投資開發的金融機構,主要是靠商業銀行的轉机期貸款來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因此存在明顯的期限錯配。我認為正確的解決辦法就是要進行期限的充足,可以發行長期的市政債來進行置換,這樣解決短期流動性反覆出現的問題,另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斷的展期(音),也是有合理性的。另外可以考慮從宏觀環境方面想辦法降低資金成本,進一步考慮建立長期融資的開發銀行,引入公司合營的投資機制,另外在市政設施和服務的定價機制要進行市場化的改革。從輿論上也不能簡單的批評基礎設施收費的現象。一方面讓基礎設施不收費,一方面又要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化解風險,就會産生一些矛盾。
2014-03-10 09:36:38
- 金中夏:
房地産到底有沒有風險,不能簡單的看這個問題,北京、上海大城市的房價高,很難説是泡沫,主要是土地供應國家受到限制,真正可交易的土地在中國是有限的,而且是一點一點釋放,這樣不一定都能滿足的了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需要。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市,房子賣的還是很快的,可以通過科學規劃大批量的供應可交易的土地,降低土地成本。另外有統計説,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了疲軟,這也要看什麼地方,如果看特大城市的周邊需求還是可以持續的,不能簡單的理解統計數字,好像全國平均每戶超過一套住房就説明市場已經飽和,我認為這要仔細分析。
2014-03-10 09:37:22
- 金中夏:
因為我們國家有大量的流動人口,對於流動人口來説,每戶大於兩套房,擁有兩套房是正常的,老家一套,在工作的城市還有一套。如果在工作城市是租的話,那就要求城市家庭必須有兩套,實際上很多人在工作的城市還沒有房子。我們該要看到一點,農民工和家政人員服務人員的工資正在不斷上漲,如果比較計算,農民工家庭收入和三四線城市比較低的房價就會房價,他們對應的房價收入比不會超過10%,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購買潛力。
2014-03-10 09:38:51
- 金中夏:
從全國來看,由於首付比例規定的很高,銀行的按揭貸款多數都是優質資産,像鄂爾多斯房子太多成了“鬼城”。我去調研,基本上爛在了依靠煤炭致富的業主手中,而銀行受到的波及是比較小的,並沒有形成一個連帶的對金融機構的擴散效應,而那些業主本身還在不斷的挖煤,仍然有錢,你會看到有鬼城,業主本身有錢,吸收掉一部分,像溫州也是這樣的,而全國各地開發商的資金實力是不同的,有可能會出現分化,一些大的開發商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2014-03-10 09:40:17
- 金中夏:
總結一下,中國經濟目前正在進行調整,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簡單的把這種調整看成是這樣那樣的一種危機是沒有根據的。我就説這些,謝謝大家!
2014-03-10 09:40:44
- 鄭新立:
鄭新立:謝謝金所長。他的發言用了大量確鑿的證據證明我們經濟運作是健康的,政府的債務率比較低,企業的債務率高一點,大部分是短期債務,金所長給出了解決的辦法,將來債務可以通過發行長期的企業債券將這些短期債務置換一下,這些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即使短期債務到期還不了,也不能當成呆壞帳核銷,債務展期利息照還,展期幾年經濟償還能力就有了。
2014-03-10 09:42:01
- 鄭新立:
近期出現人民幣匯率下降是正常的,我想補充一點。一個國家的匯率在現代化過程中是實際購買力接近的國家。國外普遍認為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是3塊左右人民幣換1美元,但是我們人民幣市場的匯率最後接近購買力的匯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可能是10年、20年。
隨著出口産品競爭力的提高,人民幣的匯率會逐步接近實際購買力的匯率。這中間出現一些短期波動,有時候上升有時候下降,這是正常的。現在匯率下降,遊資專門炒作人民幣升值,想賺大錢,把短期的這些投機資金擠出去,把水分擠掉,這是正常的,是好事。真正追求長期效益的投資會在這裡有比較好的回報。從長期來看人民幣還是處在升值當中,金所長的發言很有説服力。
下面請劉尚希同志發言,他是財政部財科所的副所長,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劉尚希同志從我國改革發展實踐出發纂寫了一系列論著和文章以及政策建議,他寫的文章的內容涉及到宏觀經濟、收入分配、公共風險、財政風險、公共財政、公共政策等方面。近兩年地方債務問題大家都比較關注,也是財科所研究的重點,我們聽聽劉尚希同志對財政風險和財稅改革等相關問題的看法,大家歡迎!
2014-03-10 09:43:58
- 劉尚希:
謝謝鄭主任,非常高興參加著個會,對我來説是頭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也是很好的機會。我對今天所講的主題準備不是很充分。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式的判斷也是五花八門,以前也做過研究,鄭主任要我從地方債務風險角度來説,我想綜合起來,從整個宏觀經濟的角度簡單談一點看法。
2014-03-10 09:44:42
- 劉尚希:
怎麼看待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重要的問題是地方政府性債務。首先談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怎麼樣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國內外都有各種各樣的關於中國當前的經濟風險的分析,大家對風險的高度關注這是個好事,但是怎麼去判斷這個風險?怎麼去應對這個風險?我覺得這才是關鍵問題。我們對經濟形勢和分析和判斷是基於常規的分析方法,把經濟當成是一個孤立的系統來看,沒有和政策、改革以及整個國家的政治環境放在一起考慮。就經濟論經濟,用一種象限的思維談經濟的走勢,來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我認為這種方法是存在問題的。
其實經濟總是會有風險,就像經濟總是會有波動一樣,不在於有沒有風險,有沒有問題,而在於我們怎麼去認識這種風險,我們是不是意識到這種風險,我們是不是採取了有效的辦法去應對這些風險,這個更加重要。當前我們國家的經濟處於結構性的轉換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全球的經濟也是一樣,這種不確定性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這些不確定性會帶來我們意想不到的風險,既表現在外面也表現在內容,相互交織在一起影響我們國家經濟的走勢。
整體來看,我們國家現在處於結構性的轉換期,我們要從過去的結構變成新型結構,有人稱之為經濟換擋期,像開車一樣要換擋,我們要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從低擋位換到高擋位,這種換擋位不是一個數量概念,而是一種結構性的概念,這種結構性的轉換毫無疑問包含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這其中有各種風險存在,這個我們是承認的。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不確定性及其風險,我們已經有充分的認識和思想準備,而且找到了對衝這些風險的最有效的辦法。
2014-03-10 09:48:12
- 劉尚希:
我覺得就是兩個辦法:一個是全面深化改革,另外一個是公共政策。全面深化改革,從國家的發展來看,這是對衝風險的最有效的辦法。全面深化改革跟以往局部性和某個方面的改革是不一樣的,這是一種系統性的改革。結構性的轉換可能會産生系統性的風險,這種系統性的風險需要一種有效的對衝辦法,這種對衝辦法就是系統性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系統性的改革,系統性的改革就是對衝系統性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中央已經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在“兩會”上,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對今年改革的重點任務也做了明確安排,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是有清醒的認識。
實際上就是通過改革來對衝現在經濟社會,包括生態建設等各方面所面臨的風險。我意識到風險的存在,那你的風險就等於化解了一半,就像開車一樣,如果意識到你開車是有風險的,你是很謹慎的,意味著開車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開車的時候忘乎所以,感覺到都是確定的,你覺得你開車別人的判斷跟你一樣,都是確定的,沒有人橫穿馬路,沒有車不遵守交通規則,所有的車都是確定的,這種情況下往往可能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比如,有人橫穿馬路被你撞到了,或者其他的車追上你了,會出現剮蹭的事故。當你意識到這種不確定性,意識到這種風險存在的時候,你已經有了這種意識,説明你的風險就地化解了。
2014-03-10 09:51:03
- 劉尚希:
從我們國家整體來看,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性的改革應該對衝我們國家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這種結構性轉換期的風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有了一個對衝,有了這種改革的信心,把改革的紅利釋放出來,大家的行為就要發生變化,預期就會穩定,這樣整個經濟的轉換就可以實現平穩的過度。
我覺得判斷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風險的趨勢,或者是分析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形勢,我覺得這個方法是最重要的。不確定性總是存在的,風險總是存在的,我們要從不確定性找到確定性,要從風險的應對從化解這種風險,只要有了這種認識,我們就可以鑄造這種信心來應對我們現在結構性的轉換期,面對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分析。
從方法的角度來説,我們應該從系統觀、動態觀來考慮,而不是單純的從經濟指標分析經濟形勢,從一個局部出現的問題來判斷這個風險是大還是小,因為經濟是一個整體。我們不僅要看經濟本身,而且還要看當前的政策和改革,經濟、政策、改革從整體上來説是聯繫在一塊兒的,是大的系統,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
我們現在的政策和改革對衝了經濟運作中的真正不確定性,從這種角度來判斷,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出了嚴重的問題,甚至馬上出現危機,那只是片面的就經濟論經濟,或者是就經濟中的某一個方面的問題把它放大來看,這樣看問題我認為是不科學的。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怎麼樣判斷經濟形勢?首先要有關鍵的科學方法,不能片面的看,不能靜態的看,不能孤立的就某一個方面的問題來看,尤其不能單純的根據某幾個指標來判斷。
2014-03-10 09:53:18
- 劉尚希:
第二,我們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現在的改革聯繫在一塊兒,這個改革中央已經做了明確部署,從財稅改革角度來説,會産生各個方面的效應。初步分析,從理論上看財稅改革至少有三大基本效益:一是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就是財稅改革對經濟産生正面的影響,我剛才説對衝風險。舉個例子,稅制改革的營改增在進一步推進,去年的營改增已經清理行政性事業收費,減負達到1400億,今年會進一步拓展營改增的範圍,已經拓展到電信行業。很顯然,減負進一步擴展,企業負擔減輕了,企業的活力會增強。通過稅制改革是一方面,我們同時對中小企業也實行了優惠政策,還會加大力度。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會激化創業的熱情,這也是財稅改革所産生的重要對衝經濟風險的效益。
營改增本身不僅僅是減輕負擔的作用,雖然消除了稅制的弊端,也就是營業稅的重復徵稅,促進了製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之間的融合,有利於我們的製造業從低端向高端的轉換。也促進了産業分工和細化,分工本身就是一種生産力,促進了這種産業的分工實際上等於解放和發展和生産力。從稅制的角度來看,縮減經濟效益會日漸明顯。
2014-03-10 09:54:16
- 劉尚希:
從預算來看,我們預算改革是和經濟緊密聯繫在一起,改變預算的工作方式,傳統預算的工作方式是注重財政收支平衡狀態,意味著每年收入的預算必須要完成。收入預算變成了一種剛性,現在我們對這樣一種預算方式進行改革,把預算審查的重點從收支平衡的狀態轉向指出和政策,收入預算不再是一種剛性的預算,而是一種預期性的指標,這跟宏觀經濟有什麼關係,有很大關係。這樣可以避免預算的執行和經濟的波動形成定價,也就是所謂的順週期的問題。
過去長期的做法就是收入預算的剛性,意味著在任何條件下都必須要完成,經濟好的時候財源多、稅源廣,收入預算可以完成,往往是能收的也不收了。而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也要完成剛性的收入預算,意味著盡可能的去收,本來經濟狀態不好的時候稅也會減少,為了完成剛性的收入預算必須拼命的去收,這可能導致雪上加霜。這種預算對經濟的波動造成一種疊加效應,使宏觀經濟的波動加劇。這種預算執行方式必須調整,要改革,現在明確提出來,預算的執行方式要改,有利於預算的執行去運作經濟波動,從而降低宏觀經濟風險。這樣的改革在對衝經濟風險,財稅改革是明顯的經濟效益,這种經濟效益可以對衝經濟風險,除了經濟效應以外還有民生效應,通過財稅改革使整個財政進一步轉向民生財政,我們過去談公共財政,主要是解決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現在我們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實質上就是轉向民生財政,就是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014-03-10 09:54:55
- 劉尚希:
民生實際上就是消費的平等化,對政府來講,保障改進民生就是要實現基本的消費平等化,消費的平等化更加充分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它比收入、財富這樣的指標更能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什麼?因為消費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既包含了結果的公平,也包含了起點的公平。結果的公平是看各自的消費水準,差異是多大,這就看出來結果的差距多。我們現在促進這種消費的平等化,通過政府的公共消費去促進消費差距縮小,尤其是基本消費差距縮小,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等,這些方面都是促進消費差距的縮小,體現了一種結果的公平。
2014-03-10 09:59:19
- 劉尚希:
對社會來説,不等於財富的差距有多大,而在於看人們實現人的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消費差距有多大。比爾蓋茨有那麼多錢,普通老百姓和比爾蓋茨比起來差距很大,比爾蓋茨的錢不全是用來消費的,很大一部分做慈善,或者是辦實業了,真正用於消費的還是有限。真正差異體現在消費上,從政府在公共消費方面的努力可以促進整個社會基本消費的平等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基本公平,同時包含了起點公平。人的能力是靠消費,人的素質、技能實際上都離不開教育消費、健康消費,這些意味著,每一個人在進入市場參與經濟迴圈的時候,你的起點是不是公平,促進消費的平等化,實際上等於促進了起點的公平,起點的公平比結果的公平更加重要。
現在財稅改革是既要促進結果的公平,更要促進起點的公平,縮小能力的差距,尤其是縮小城鄉之間、城鄉居民之間的差距,這樣更加能促進社會的公平。社會的公平正義反過來為我們經濟發展創造了好的環境,民生改善已經成了當前政策改革的落腳點,老百姓對政府的這種複雜很深刻。政府促進社會公平努力,同時也是培養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當前經濟比較的基本動力,過去的經濟增長主要靠物質的,現在主要靠的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怎麼形成?就是靠消費來形成的。政府通過擴大公眾消費,促進人力的形成,而且在促進人力形成的過程中間,有就是促進人力資本積累的過程中間,來實現社會公平。有了公平,同時又有人力資本,那麼經濟增長的動力就更強了。所以民生的政策,這樣的改革等於是在培育經濟增長的後勁,而不是只解決眼前問題,民生的效應是非常明顯的。這是第二大效應。
2014-03-10 10:00:31
- 劉尚希:
第三,防腐效應。財稅方面很多這些制度實際上的預防腐敗有重要作用,因為現在一些制度的不完善,跑步前進,專項轉移支付太多,預算公開透明度不高,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大量腐敗。大家看到“兩會”上講的非常清楚,首先要提高預算的透明度,建立規範的,全面規範的全口徑的預算,實現預算公開透明。等於是讓政府的運作在陽光下運作,這是政府工作報告裏明確提出來的,要減少專項轉移制度三分之一,現在是220多家,要減到140多家,要大大減少“跑步前進”的現象。這樣就可以預防腐敗,意味著提高了效率,也增強了老百姓對改革的資訊,這就意味著改革有利的去對衝我們國家在轉型升級這樣的階段,所面對的各種不確定性和消費風險,這個效應實際上也是非常明顯的。財稅改革有三大明顯的效應,對衝不確定性和風險,對衝不確定性注入的是不確定性,確定性就是信心,有了信心一切問題都可以化解。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當前財稅改革的角度來觀察,宏觀經濟運作過程儘管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但是我們的改革是可以對衝的。
2014-03-10 10:04:35
- 劉尚希:
第四,地方政府性債務到底有多大風險,我認為有風險,風險是隱含的東西,風險是不能消除的。但是有風險並不等於危機,媒體上的一些解讀,把風險等於危機,這是兩碼事,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政府性債務不等於政府的直接債務,這個問題是也是有誤區的。我們現在政府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只有20萬億,媒體往往把它誇大,把政府的債務,可能有連帶責任的債務也是政府的債務,並且把兩者加在一起,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國家審計署審計的結果實際上告訴我們的,政府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也就是直接債務,加起來20萬。另外10萬億是政府的後有債務,在一定條件下你需要政府承擔償還責任,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儘管我在多個場合反覆講,媒體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這個問題上出錯。審計署的報告,一類債務是政府是有直接償還債務,其他兩種是後有債務,後有債務可能是,可能不是。
2014-03-10 10:07:01
- 劉尚希: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政府的債務佔GDP的比重也就40%左右,跟外國比,我們這個水準的債務率相當低。我們不能説我們的債務率相當低就忘乎所以,覺得沒有風險,不當回事。我們債務率低的情況下政府高度重視挖掘地方政府性債務帶來的風險。政府工作報告裏已經明確提出來,在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也明確提出來,要把防控地方債務性債務當做今年工作的重點,也是我們重要改革的方面。如果有了意識,政府已經在上面採取了很多措施,地方政府性債務不會進一步擴散。要看風險變化的趨勢,如果説擴散的意味著危險系數在擴大,如果是收斂的,意味著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看地方政府性債務,不能就債務論債務本身來判斷,看看這些債務跟什麼了,很多形成了資産,這些資産表現為對社會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的翁共設施,和地方投資環境的改善,這意味著這樣的債務和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的後勁的增強是聯繫在一起的。
如果一個地方的債務和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後勁的增強,形成一種良性迴圈,那麼這樣的債務我可以判斷為是良性債務。從這點來看,我認為,我們現在地方政府的債務實際上是良性債務。儘管我們有短期的流動性的風險,但是從整體判斷是一種良性債務,是有利於經濟發展後勁增強的,我們還在進一步推動加強地方債務的管理,提高債務資金使用的跡象,去更大程度上實現這種良性迴圈。
2014-03-10 10:12:09
- 劉尚希:
今天債務的使用可以在未來帶來更多的財源和稅源成為償還債務有更廣闊的財力的支撐,那這樣的風險就是收斂的,從這個方面來講地方債務風險是完全可控的,根本談不到危機。之所以産生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透明性不夠,如果搞清楚了,我們債務是多少,用到哪些地方,讓老百姓和國際社會都知道,這樣的誤判也可以大大減少,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透明度,這也是很重要的,這項工作正在做,財政部也是全力以赴加強地方性債務管理。
中央也不僅僅是就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問題上做文章,而且是把地方性政府債務管理放到地方投融資機制建設上,放在更大的系統看這個問題。現在,政府購買服務都屬於地方投融資機制建設方面的重要內容,這些應該系統的進行考慮。今後地方政府性債務增長的趨勢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所以地方性債務風險是可控的。所謂地方債務風險會轉化成危機,地方債務危機是中國宏觀經濟出現危機的引發點,這樣的言論不攻自破。
2014-03-10 10:12:52
- 劉尚希:
從這方面看整體中國經濟的風險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有更多的對衝風險的準備,有更多的對衝風險的工具和手段,所以中國經濟的增長我是充滿信心的。我就講這些,請大家批評指正。
2014-03-10 10:13:50
- 鄭新立:
謝謝劉尚希同志的發言。從財政體制改革圍繞對衝系統性風險,我們通過財政體制改革使收入分配更加公正,特別是通過每人平均公共財政支出的均等化,實現公共每人平均服務的均等化,使大家在起點上公平,能夠享受到好的教育,享受到好的公共服務。這樣整個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就可以緩解,這樣就可以提高居民消費率,這個潛力確實很大。我補充一個數字,“六五”時期居民消費率曾經達到53%,現在下降34%,下降了19個百分點,如果通過財政杠桿的條件形成甘藍性的消費分配結構,居民消費率提高10-15個百分點,這樣GDP的分配使用裏,一年就可以拿出8萬億左右的商品,由現在用於投資和出口,轉過來讓老百姓消費,老百姓的消費水準有明顯提高,來化解風險。
2014-03-10 10:14:09
- 鄭新立:
講到地方債務風險,用了大量的適時數據説明問題,這個問題媒體有點過分炒作,外國的學者和報紙不知道情況,我們自己國內的媒體也跟著瞎炒作,把問題擴大了。地方債務幹的都是好事,一個是改善民生,搞基礎設施建設,城市修地鐵多好的事,沒有花天酒地吃掉喝掉,而是用在辦正事上。就此打住,債務不能再擴大了,政府搞建設怎麼辦,改革投資體制,搞特許經營權,民間資金的規模已經很大,把基礎設施建設特許經營權利,讓他們來幹,用BT、BOT這類方式同樣可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搞公共服務的建設。剩下的債務放那兒慢慢消化不要著急,放三五八年賬沉不了,利息照還。政府手力資源有的是,土地資源不能拍賣還有別資源,比如街道的命名權,有的企業願意做廣告,我們拍賣街道的命名權,一下子就有錢了,所以政府掌握的資源很多,不要杞人憂天。但是地方債務的管理也要規範化、法制化,不能亂來,這個債務就此打住。這件事引起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今年作為點解決這個問題,地方債務不會引起我們系統的風險,大家要消除誤解。感謝劉尚希同志的分析和發言。
下面請王一鳴同志發言,王一鳴同志現在是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下面請他講一講中國經濟總體上是否面臨著增速大幅下降的風險,中國經濟怎樣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2014-03-10 10:20:00
- 王一鳴: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會,我圍繞中國經濟是否存在大副下滑的風險,怎麼樣增強中國經濟的動力談幾點認識:
2014-03-10 10:22:27
- 王一鳴:
第一,中國經濟正在發生階段性變化,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隨著經濟總量和規模的擴大,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一些內省條件的變化,中國經濟確實在換擋,速度有所放緩。我們如果比較的話,本世紀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2007年,增長率14.2,那個時候經濟比較偏熱,去年是7.7,降了6.5個點。2010年是10.4,降2.7個點,速度下來了。這種調整應該説是符合發展規律的,從國際經驗看,我們幾乎做了所有的樣本。凡是經歷過高速增長的國家到第三個十年經濟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一般到第四個十年增長到4%以下,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已經35年,還有7.5%左右的增長率,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過去這麼多高增長經濟體的樣本有明顯不一樣,速度儘管下來了,但是依然還是一個比較高的速度,我們現在叫做中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雖然速度下來了,但不表明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領跑者發生了變化。儘管2012年、2013年經濟都在7.7%的水準。
2014-03-10 10:22:53
- 王一鳴:
從世界範圍來看,與主要經濟體比較依然是最快的,去年的數據可以看出來,我們比發達國家肯定高,這是毫無疑問的。比新型經濟體,去年印度是4.7,俄羅斯1.6,巴西2.4,南非1.9。金磚國家比我們肯定是最高的,我們還是領跑。亞洲比較快的經濟體,比如菲律賓去年6.9,印尼5.9,我們也要快,儘管速度換擋,但是我們在各經濟體中還是在領跑。
2014-03-10 10:23:24
- 王一鳴:
儘管速度放緩了並不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出現了明顯減弱,事實上正在出現動力結構的調整,新的增長動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長動力。比如從需求段來看,我們以前説中國經濟靠投資和出口拉動,投資和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勢在減弱。隨著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逐步增強。去年投資雖然略高於消費,消費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0%,出口貢獻是-4.4%,我個人認為再往後消費的貢獻率還會繼續提升,動力結構變了。從供給上看,由於産能過剩,製造業或者工業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或者是支撐作用在減弱,但是服務業的支撐作用在明顯增強。去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例是46.1,第一次超過製造業,而且我覺得未來還會繼續提升。
2014-03-10 10:24:04
- 王一鳴:
從要素投入來看,隨著儲蓄率的下降,儲蓄率最近幾年在緩慢往下調,資本勞動對經濟增長或者是要素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會緩慢下降,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貢獻逐步上升。儘管原有的增長動力減弱,但是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和形成之中。
2014-03-10 10:26:26
- 王一鳴:
第二,中國保持中高速增長依然具有良好的基礎,我理解有四個方面:一是國內需求的潛力仍然分幾檔,內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金融危機後出口都是負的貢獻,內需裏面特別是消費需求呈現出越來越好的勢頭。投資確實是在減弱,去年是19.6,今年還會略微往下降,投資裏面三個板塊,製造業、面臨産能過剩的壓力,很難再明顯上升。房地産受到市場分化的影響,特別是三四線城市,供需條件的變化。基礎設施主要是受到負債水準的制約,我們不是不能搞,我們還需要大規模搞基礎設施,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但是我們又不能過高的提高負債率,所以投資還會略微有所下調,我們可以看到消費會保持穩定的增長,城鄉居民收入這些年基本上都是超過GDP的。
2014-03-10 10:27:31
- 王一鳴:
去年城鎮居民收入略低於GDP,城鄉居民同期來看比GDP增長率高0.4,也就是8.1。特別是最近這些年服務消費、資訊消費這些新興消費領域還有新的消費業態正在加速形成。消費需求的釋放空間依然很大,特別需要提的是城鎮化的推進,我們中央馬上要頒布城鎮化的規劃,一個核心理念就是成人民的城鎮化,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把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城市居民,這會在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前因為不敢消費,要攢錢回家,如果往這個方向走,逐步推進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常住人口全覆蓋,把他們覆蓋起來,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會變化,消費潛力就會釋放出來。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消費高,平均高3至4倍,生活方式變化,現在是2.6萬億轉移人口和家屬,能夠逐年轉換,進一步增強消費需求的釋放能力,城鎮化也會增大城市軌道交通、公共交通、地下管網、市政設施的投資需求,也會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需求的潛力,需求的主引擎作用還會增強。
2014-03-10 10:28:14
- 王一鳴:
二是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會持續推進,也會增大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服務業比重在明顯提升,特別是生産性服務業部門,我覺得也會進一步加快。這次,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來把生産性服務也放在優先地位,生産性服務業不僅會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會對製造業提升價值鏈,提升競爭力帶來非常積極的作用,製造業附加值低。怎麼樣提升?向全球中高端價值鏈躍升,需要靠生産性服務業支撐,最近向國內第三方的研發第三方的工業設計發展非常快,對製造業提升競爭力帶來非常積極的作用。新興産業領域在迅速增長,新一代4G已經發了牌照,現在正在研發5G的標準,積體電路、大數據、先進製造、先能源、新材料等這些新興産業也呈現快速的發展態勢。會替代傳統産業增勢的減弱。
2014-03-10 10:30:08
- 王一鳴:
三是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正在逐步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增大。我們去年的研發投入比上年增長了15.6%,GDP7.7%,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首次突破2%,在新型經濟體裏是一枝獨秀的。我們在一系列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去年航太登月、超級電腦、智慧機器人、高鐵核電、超級雜交稻等領域都實現了重大的進展。特別值得可喜的是,企業隨著市場生産要素成本的提高,特別是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研發投入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在明顯提升。
去年,企業的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76%,這個比重按國際標準來看也是不低的,而且企業的技術設備更新加快,勞動生産率在明顯提升,沿海一些地方機器替代人的態勢正在出現,人工成本太貴了。隨著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長,不光是政府,政府現在超過4%,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投入持續大幅增長。現在都是一個孩子,中國人家庭觀念都是望子成龍,是男孩都要成為愛因斯坦,是女孩都要成為居裏夫人。所有的錢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人力資本的提升非常快,科技進步對人力資本的貢獻會程度經濟增長新的動力。
2014-03-10 10:30:30
- 王一鳴:
四、中國的迴旋餘地大,中國疆域遼闊,區域差異比較大,原來説差異大是個問題,現在也要辯證的看,也帶來了積極的方面。拉長了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實現,梯度推進的效應,東部增速放緩,中西部增速起來。東部的成本上升,産業可以向中西部有序的推進,現在産業轉移規模十分大,現在轉移模式已經不向過去是單個企業的模式,一般是園區整體轉移的模式。中西部一些城市正在接續沿海失去比較優勢的産業,去成都看一下富士康、緯創、仁寶,這些加工貿易的原來是不可想像得怎麼可以進內地,現在也開始在內地成長起來。像內地一些城市外商投資規模也很大,這種接續推進,特別是我們現在正在推進沿大江大河和交通通道梯度發展的跨區域經濟帶。李總理在報告裏説正在制定長江經濟帶的規劃,有沿海向內陸,由東向西,我們可以形成很多,跨東中西的橫向的經濟帶,包括隴海,包括長江經濟帶,包括西江和珠江流域經濟帶,把東中西貫通連接起來,形成兩頭對外開放的格局,這種格局會使中國經濟的迴旋餘地大大拓展。很多産業的生命週期也會大大拉長,也會使中國經濟能夠有條件更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2014-03-10 10:34:22
- 王一鳴:
第三,怎麼把這些基礎良好的基礎和條件轉換為現實的經濟增長,根本的出路還是要改革。中國經濟現在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再靠擴大規模,鋪攤子來支撐高速經濟增長,部分轉換為提升生産效率,要從鋪攤子轉化為上臺階。這就需要通過改革來實現這些目標,培育新動力圍繞四個方面推進改革。1.要圍繞産業轉型升級來深化改革。産業轉型升級的的核心任務不是調整産業比例關係,核心任務是提升價值鏈,就是我們説的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怎麼來提升價值鏈,就要有生産性的服務去支撐,研發、設計、標準、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這就需要進一步推進生産性服務部門的發展,同時,也要使得低效率的企業資源能夠有效向更高效率的企業流動,這就需要推進市場化改革,特別是生産要素的市場化改革,使資源和要素能夠自由流動,在流動中向高效率部門轉移
2014-03-10 10:46:48
- 王一鳴:
2.要圍繞企業增強創新活力深化改革,創新和升級是分不開的,以前如果説産業升級還可以依靠引進技術,可以跟自我創新推進。發展到今天很多技術領域已經在國際前沿了,完全不要自己創業,還靠引進技術這條路走不下去了,我們説創新和産業升級越來越融為一體。我們需要推進企業的創新,企業創新最重要的是形成優質的生産要素向企業流動,現在怎麼能夠形成這種體制。過去我們採取了很多為了支援産業發展採取的産業政策,比如九十年代第一個産業政策是汽車産業政策。現在更多的需要競爭政策,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讓這些要素能夠流動起來,事實證明,有些是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汽車2120萬輛,應該説自主的品牌份額在下降,怎麼來改變這種局面,需要通過改革。
2014-03-10 10:47:11
- 王一鳴:
3.要圍繞推進城鎮化來深入改革,城鎮化改革核心是三個,人、地、錢,人是需要差別化的戶籍制度改革,根據不同規模的城市。“地”就是要推進土地,怎麼樣為農民增加財富創造條件,租金土地的流轉。地方政府搞建設沒有錯,一個地方發展需要搞建設,關鍵是融資渠道是什麼,我們以前只能通過融資平臺模式融資,現在改革的方向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的融資渠道,發債可以更透明,而且市場可以分攤風險,還可以通過一些特許經營的模式據來引進民間資本,包括成立城市基礎銀行等模式。
2014-03-10 10:47:29
- 王一鳴:
4.要圍繞企業走出去來推進改革,發展到今天,去年對外投資900億美元,我估計兩三年的事,我們對外投資會超過外商直接投資,越來越企業都在走向世界,構建全球化的生産體系。我們怎麼支援國內這種有優勢,但是産能相對過剩的産業,比如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很都可以出去。從進口鐵礦石,轉為進口鋼材行不行,我們污染的壓力就會減少。這就可以把我們外匯儲備有效的用起來,通過利用外匯儲備更好的支援企業走出去,應該能找到辦法。通過走出去來培養去大海裏游泳,不是在國內的江河裏游泳,增強我們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國際競爭力。這也需要改革,在對外投資審批制度上,包括跟發達國家,跟中美和中歐談投資協議,這個要加快推進,使更多的企業能夠在全球佔有位置,這樣中國經濟就會繼續成長。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應該有信心,當然中國經濟現在面臨一些挑戰,也面臨一些潛在的風險,有風險這不是問題,任何經濟都有風險,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有一套應對風險的體制和機制。我想改革能夠消除我們傳統的一些風險的根源,改革形成了新的體制,也能增強我們駕馭經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我們對中國經濟應該有信心,我就説這些,謝謝各位。
2014-03-10 10:47:39
- 鄭新立:
謝謝王一鳴同志全面分析了我國經濟增長存在的巨大潛力,在消費、基礎設施、城市化這方面還有大量的需求有待發掘。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開出了藥房,提出了怎麼樣推動擴大投資、技術創新,把這些需求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從王一鳴的發言裏有理由對今年以及未來幾年的經濟長期發展感到樂觀。
下面請張永軍同志講一講,他是中國國際經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運作的分析,特別是擅長做定量分析,用模型和數據來説話,所以他講的觀點都是有模型和數據支撐的,下面歡迎張永軍同志發言。
2014-03-10 10:48:24
- 張永軍:
大家上午好,剛才幾位專家已經對問題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我們對於近期國際上一些唱衰中國言論做了一些梳理,針對這個觀點的看法做了一些分析。我講一講近期國際媒體上唱衰中國經濟的各種言論,涉及到剛才幾位專家講到的,比如金融風險、財政風險的問題,另外還涉及到産能過剩、房地産的問題,這向個問題會不會帶來金融風險明顯加大。前兩個問題剛才幾位專家講的比較全面,關於産能過剩和房地産的問題做一些補充,最後對於中國經濟在近期是否會出現應著陸進行判斷和分析。
2014-03-10 10:50:47
- 張永軍:
今年從1月份以來一直到“兩會”召開前這段時間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比較多,一種言是2014年中國經濟是否會走向崩潰,有的標題有點聳人聽聞,比如福布斯的中文網曾經發了一個文章,標題是“中國經濟在2014年將會走向崩潰嗎”,這個文章成了中國在2013年經歷了兩次新的緊張局面之後,看好中國的論據更加沒有説服力。他們還提出,中國負債纍纍的投資趨勢型的凈增長模式是根本不可持續,中國經濟正在遇到大的麻煩,這些跡象包括信貸增長步伐依然迅速,但是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通脹率回落,銀行間市場利率飆升,這表明金融體系面臨壓力,另外有一些大的企業面臨違約和破産。這些情況結合在一起,就增加了中國經濟將會面臨一場更加嚴重的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2014-03-10 10:51:22
- 張永軍:
國際投資機構摩根大通有一個觀點,2014年出問題的可能是中國。他們認為2014年應該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好的年份,反倒是中國成為一些人擔心的地區。英國《金融日報》有一篇文章稱,現在人們的共識是中國的長期增長率已經揮別之前每年保持10%以上的好日子了,如果要走出信貸泡沫,出現經濟軟著陸,中國經濟在長期內都只能保持在5%的增長率。
2014-03-10 10:51:50
- 張永軍:
第二個觀點,中國金融體系有可能被債務壓跨,這是摩根斯坦利的專家在《華爾街日報》發文章稱,中國公用債務和私人債務總量超過GDP的20%,在發展中國家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中國不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有可能被金融危機壓跨。福布斯也發表文章提出,中國銀行體系出現了面臨嚴峻壓力的警告信號,過去銀行間市場利率相繼兩次大幅飆升表明信貸體系非常脆弱。福布斯援引有關專家的觀點説,中國現在有重大的未知危險因素,對中國銀行體系的擔憂不斷增加。以目前的信貸增長速度繼續放緩,未來幾年會産生全國性的無力償還債務的情況。中國經濟現在非常脆弱,日本經濟新聞有一個文章説,中國經濟如此脆弱,中國經濟現在沿海地區煤炭庫存在增加,工廠的産能利用率遲遲沒有提高,電力需求沒有提高,鋼鐵需要增加很多。現在這種情況下説明市場開始意識到中國經濟的脆弱性。《華爾街日報》有文章説,2013年中國的鋼材産量幾乎是全球其他地區鋼材産量之和,這對國內外市場供應過剩,不僅對鋼鐵企業的盈利構成威脅,也使中國出現霧霾現象。中國這種像前蘇聯那樣重視重工業的做法,使中國經濟出現扭曲,鋼材、玻璃、水泥産量過剩,而在經濟增幅中能夠惠及民眾部分的增長很緩慢。
中國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變速,英國的金融時報有一篇文章講,題目是“中國給世界經濟帶來變數”,主要的論據是中國影子銀行業存在著巨大的信貸泡沫,沒有哪個新興經濟體在遭遇這麼大的泡沫後還能全身而腿。
高盛在媒體上發表的文章能夠使我們看清楚為什麼國外的媒體,包括這些機構為什麼最近都在唱衰中國。他們的標題是“中國引發市場動蕩別怨美聯儲”。這個文章稱,相比美聯儲決定縮減刺激的項目,中國政策轉向是新興市場出現拋售巨大的驅動因素,而且他們援引了高盛內部專家的觀點,新興市場拋售更與中國相關,而非美聯儲,中國是全球需求的最大來源,尤其是對新興市場來説,不確定性將持續,風險擴大。
華爾街日本載文稱,中國經濟的低迷表現對市場構成衝擊。他們援引摩根大通專家的觀點説,投資界對今年全球宏觀經濟的前景有深刻共識,發達經濟體,特別指美歐日的經濟增長會好轉,但是新興經濟體滯後,可能出問題的是中國。
國際投資大顎索羅斯也發表觀點講,擔憂中國不明朗的走勢,認為中國是如今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
2014-03-10 10:58:46
- 張永軍:
從這幾個方面我們概括了國際上現在一些輿論,對於中國經濟近期的走勢和長期前景的看法,國際上為什麼炒作這個問題,可能有他們的目的所在。關於剛才幾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中國的財政風險、金融風險,另外是産能過剩和房地産問題上。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剛才金所長和劉所長已經過了,我們對産能過剩和房地産問題談一些看法。
中國對於産能過剩的問題談的很多,中國確實存在産能過剩的問題,這也不是中國一個國家存在,存在這個問題的國家很多。現在看,中國産能利用率在某些行業確實偏低,現在國家確定的産能過剩問題比較嚴重的,像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確實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産能過剩問題。我們國家這些行業的産能利用率都在60%幾,好一點的這幾個行業也有接近70%的。中國不像美聯儲和日本會公佈總體的産能利用率,中國沒有,只是在有些時候,比如統計局在經濟運作技術的發佈會上,或者是年度的發佈會上,有時候會提到中國的産能利用率,有些專家對這個問題有一些估算。
2014-03-10 11:00:08
- 張永軍:
總的來講中國目前總體的産能利用率是70%以上,根據我所收集到的資料。這個産能利用率並不算很低,美國正常的情況下産能利用率也就是70%,金融危機期間産能利用率下降到65%以下,去年年底前後經濟逐漸恢復逐步恢復到68%左右,現在有可能再略高一些。要按照這樣一個對比來看,中國總體産能利用率在70%以上的話,其實和別的國家比並不算是一個非常低的數據。中國總體産能利用率偏低,中國整個經濟效益比較差,會帶來經濟風險和金融風險,需要去做跟多的研究,中國數據資料方面確實相對比較薄弱,從現在能獲得的資料來看,不太好能得出中國經濟非常脆弱的結論。
關於中國産能利用率的問題還有一方面是需要注意的,有我們體制因素的影響,我們國家在統計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國家有一些過剩産能,這個企業已經停産較長時間,這個企業並沒有宣佈破産也沒有清算,有些産能還在總産能統計數據中,實際上這個産能已經不是有效産能,再算産能利用率,把中國産能利用率過高的估計中國産能過剩程度,利用率算起來有些偏低,這個問題在中國這方面情況相對更為嚴重。
2014-03-10 11:00:43
- 張永軍:
對於中國産能對中國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還有一方面原因認為,中國過去消耗過剩産能的時候會形成比較多的劣質資産,形成大量的呆壞帳。中國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革之後,現在消化過剩産能已經不用以前的辦法,用市場消化産能的情況越來越多。有一些在東部的産能通過兼併或者是轉移到西部去了,這種消化産能的一種手段。中國經濟對外投資規模越來越大,有一些産能還可以轉移到國外去,總的來看,現在消化過剩中産能不像原來那樣比較多的行動辦法,而更多的是市場的辦法,使得消化過剩産能所帶來的損失沒有過去那麼大。另外有一些過剩産能在現在的情況看是過剩的,但是如果我們在體制方面加快改革,在消化産能上多找一些鋪路的話,有些過剩産能的問題通過擴大需求來消化。
前幾期《經濟每月談》,我們專門開過關於過剩産能的活動,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講到我們國家的電解鋁屬於産能過剩比較嚴重的行業。電解鋁和鋼鐵水泥的情況不太一樣,電解鋁在現有的情況下看起來是過剩,比如電解鋁更多的用到汽車上,他上次特別講到,現在重型卡車,後面運貨的車廂,如果用電解鋁的話自重減少很多,能耗也降低,通過這樣一個辦法,使得我們國家鋁的用量增加幾百萬噸,對於消費電解鋁有很好的效果。其他的産業也有類似的辦法,通過消化過剩産能使得我們産能過剩的情況不會那麼嚴重。
2014-03-10 11:01:21
- 張永軍:
總的來看,通過對上面這樣一些問題的分析,我們中國産能過剩的問題確實存在,而且是影響中國經濟比較重要的問題。造成的影響不會像西方機構和學者描述的那樣,對中國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會造成中國經濟出現衰退。
2014-03-10 11:03:00
- 張永軍:
房地産問題,關於房地産問題很多描述也是跟房地産是否過剩相關聯,有些專家認為,我們國家經濟增速在回落,流動性也在趨緊。房地産行業的變化有可能造成金融風險的暴露,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房價都經歷過暴跌。目前中國的樓市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已經持續十年左右房價的上漲,也沒有理由只漲不跌無限的持續下去。今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由於庫存比較大,有些城市已經出現了比較大幅度下跌的情況,有些城市也有可能出現價格回落的情況。但是特大城市價格還再繼續上漲,如果有更多的城市出現回調,確實有可能會造成金融方面風險的加大,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去做一些分析,怎麼看待我們國家房地産和金融問題的聯繫。
2014-03-10 11:05:56
- 張永軍:
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導火索就是次貸危機,跟房地産有關,對於不具備購買房地産的用戶發放貸款,造成了進金融資産品質的下降,但是我們國家首先跟美國不太一樣,美國過去發生次貸危機之前,曾經出現過零首付,或者是非常低首付的情況。美國一個國務院的經濟學家來我們這裡訪問,我們跟他們交流,他講過,當時零首付的現象在美國在一定範圍內很多,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現象。我們中國按揭貸款,早期20%,後來可能是30%,經過幾次調控不斷提高,到後來基本上像二手房的貸款高的時候達到70%。我們對於二手房仲介公司去估價,他獲得的貸款還到不了房子交易額的70%,要比這個還要低很多,購房人貸款實際上一般情況下連房價的一半都到不來。中國房子即便出現下降,像美國那樣同樣幅度的下降,對於經濟和金融造成的影響顯然沒有他們那樣大。
關於新房,中國按實際成交發放房地産貸款,一般貸款也在七成以下,我們房子在近十年持續上漲,比如頭五年買的房子,現在已經漲的非常多,在頭五年時候貸款的房子,現在即便房子出現回調,顯然到不了當時購買房子的價格,房子跌價的額度到不了當時房價購買的水準,我們像美國那樣出現房主不要房子,拒絕還貸,這種情況比較小。在中國無論 是新房或者是二手房,如果房價出現回調,對於金融的影響肯定有,但是這種影響不會像美國那樣大。
2014-03-10 11:06:25
- 張永軍: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跟美國有差別,美國搞次貸的時候把房地産打包轉化成債券又出去,把風險擴展到更大的範圍內,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跟房貸有關的衍生産品。中國目前房地産如果説存在一定問題,這種影響沒有通過衍生産品擴大到更大的範圍內,影響的範圍也不會像美國那樣波及那麼大範圍。我們房地産出現問題的話造成的影響也不會有那麼大。我們這樣去做分析,並不是説我們中國目前房價下跌不會帶來風險,只不過我個人覺得,我們目前房價下跌所帶來的風險可能集中于上游,最重要的上游是指,目前,尤其是近兩三年,很多與房地産開發投資相關的産品,理財産品,這樣的金融産品跟房地産聯繫程度更為密切。最近我了解,現在很多房地産公司他們的資金的融資渠道是什麼,這個房地産公司有房地産項目,以這個為依託,通過信託公司發行信託産品,通過信託産品融資。他們委託信託公司來融資的成本都高於10%,往往在12%左右,這兩年隨著地價的上漲,今年有一些地方的房價不動,甚至略微出現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本身的盈利率已經不像原來那麼高了,現在很多房地産公司內部的收益率也就16%左右,這種情況下內部收益率16%,融資成本12%左右,市場一旦出現向下走的形成,房價有所下跌,內部收益率下降,這種情況下房地産公司資産的品質就會出現下降,動金融機構資産的造成連帶影響。
房地産市場出現回調,它更多的影響到上游,影響到房地産開發公司。上游公司發行的金融産品通過銷售也有很多銷售的企業,銷售到居民手裏,如果金融的産品出現了問題,這個影響可能在一定範圍內擴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比較多的情況出現,今年風險會出現一定的累計,案例也會增加。下一步需要在房地産調控以及控制金融風險方面需要注意。
2014-03-10 11:09:37
- 張永軍:
國外唯一對中國經濟的質疑集中于財政風險、金融風險,連帶産能過剩和房地産風險。像後兩者,包括財政的風險,最後都會集中到金融風險上。判斷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硬著陸也需要對於金融風險做更多分析,這方面金所長已經做了分析,我想做一些補充。最近我們看到在“兩會”上周小川行長也做了分析,現在大家爭論的問題,目前中國貨幣供應總體上還是寬鬆的,為什麼出現兩次“錢荒”,市場都在喊資金偏緊,這個問題在以往的“經濟每月談”上我講過,一個是跟資金在銀行體系內部打轉。
2014-03-10 11:13:59
- 張永軍:
由於現在體制方面的因素,總體來看,就我們現在對於國有大型的金融機構,各方面的監管要強于相對規模比較小的股份制銀行和小型金融機構,比如存款準備金率上大的銀行比較高,小的比較低。甚至人事各方面這樣的問題,使得我們國家整體來看,大銀行風險偏低一點,股份制銀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偏高一點。這種情況下,使得我們國家整個資産運用方面,就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增長的步伐要明顯快於大型的國有商業銀行。
2014-03-10 11:14:52
- 張永軍:
從存款來看,由於目前利率市場化方面還存在一定不對稱的情況,貸款方面大型銀行更具有優勢,小型的金融機構股份制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比大銀行差,這樣使得這些股份制金融機構和中小型金融機構對於同業市場的依賴程度比較高,這種情況下使得資金一旦出現緊張狀況,整個同業市場上拆借利率就會非常高。問題在於,我們國家金融市場已經運作了幾年,比如説上海的同業拆借的利率已經形成幾年,由於現在金融結構性的矛盾存在,使得同業拆借利率比較高,反過來同業市場上比較高的利率,對於整個資金市場的利率有引導作用。由於結構性矛盾造成的同業市場利率偏高,反過來引導整個資金市場利率都會偏高,這個恐怕對於現在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剛才講的像信託産品12%左右的利率,現在我們去了解,很多像實體經濟部門企業的貸款也有很多達到兩位數的利率,而且對於資産抵押等等這方面的條件比原來嚴格,對實體經濟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目前這種情況下,通過加快改革,像剛才講到的,對於市場利率化的不同步,對於金融監管方面不是很平衡,如果能儘快消除掉,我想位於現在我們出現的錢慌現象,對於市場利率出現偏高的情況,可能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種情況下對於我們化解整個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都會起到比較好的作用,如果能夠做到這些,對於我們整個中國經濟消除潛在的風險應該説是有利的。中央國務院已經下定決心積極向前推進改革,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這些方面的風險因素能夠得到逐步消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還是有希望延續下去,我就簡要向大家彙報這麼多,謝謝大家!
2014-03-10 11:16:43
- 張永軍:
以上四位同志就我們當前財稅、金融、房地産以及增長的潛力幾個方面做了分析。回應了一些對唱衰中國經濟論點,認為這些觀點是站不住角的,對中國經濟經驗和未來的發展有理由保持樂觀,我還想補充一點他們沒有講到的,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來要向霧霾宣戰,向污染宣戰,今年發展環保成為一個重點,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在環保産業發展的好,使環保産業成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對於拉動經濟的增長會起到重要作用。
有三個認識上的誤區,應當加以澄清。第一,把環保和增長對立起來。認為一搞環保速度必須降下來,實際上十八屆三中全會講的《決定》的精神,就是要一個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環保産業當中。通過政府頒布強制性的環境保護標準和企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並且嚴格監督執行,誰排放了污染物,由環保部門做核定,根據排放污染物的多少向政府繳費。由政府進行招標,選擇資質的企業進行治理。這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講的“誰污染、誰付費”,推行第三方治理,這樣能形成制衡機制,這樣環保産業成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也就是説經過體制的創新,投資環保産業照樣可以創造GDP,照樣可以創造利潤,創造就業,照樣可以拉動經濟增長。清潔的空氣和乾淨的水,本身就是我們下一步發展的內容,是經濟增長的內容,本身就是GDP,不能説鋼鐵水泥電解鋁是GDP,清潔空氣和乾淨的水也是GDP,我們要把這個概念牢固的確立起來,這樣環保跟經濟發展不會對立,而是統一,把資金引導到上面。
2014-03-10 11:18:28
- 張永軍:
第二,認為煤電比別的能源便宜。現在一度電4毛多錢,風電8毛多,核電和水電很便宜,比煤電還便宜,煤電裏面沒有把環境損害成本、健康的成本,以及資源稀缺的成本算進去,如果把這些成本算進去之後,煤電不見得就比那些清潔能源便宜。現在需要我們把環境成本和人們健康成本打入到煤電裏,我們要承受電價提高的壓力。政府財政補貼一點,企業消化一點,居民承受一點,應當把過去能源裏沒有考慮進去的環境成本和健康成本加進去。
2014-03-10 11:23:31
- 張永軍:
第三,認為污染是發展的必經階段,治理污染可以慢慢來。有的同志講,洛杉磯和倫敦治理霧霾用了50年。最近還有一個號稱是學者説,治理霧霾至少用20年。我認為這些觀點都不對,過去這些地方治理都沒有治理,我們現在有後發優勢,可以説治理污染的技術都是現成的,而且裝備我們自己都可以製造,關鍵缺的是機制,只要機制到位,我看我們按照克強總理講的向霧霾宣戰,把污染宣戰,把治理污染作為新的投資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用3-5年北京的霧霾有一個明顯的改善是可以做到的。因為脫硝除塵的技術都是現成,所有發電廠把脫硝除塵設備加上了,財政對一度電補貼一分錢,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經開始下降了。脫硝這件事過去沒有重視,今年開始重視,財政一度電補貼幾厘錢。脫硫的設備今年要大幅度安裝上,脫硝比脫硫還要簡單,成本還要低一點。除塵比脫硫脫硝更簡單,脫硫脫硝是化學辦法,除塵用物理辦法就可以解決。除塵的效率可以達到99.5%,如果再加上水噴淋或者是水過濾,然後在加上布袋化除塵,除塵的效果可以達到99.8%。比如説城市汽車尾氣對霧霾的貢獻率佔20%多,如果用歐IV標準的汽油和歐IV標準的發動機,汽車尾氣管排放的尾氣比北京市現在的空氣還要乾淨,這是專家講的。如果用歐IV標準的汽油和歐IV標準的發動機,汽車的尾氣管相當於一個空氣凈化器。煉歐IV標準的汽油,我們的技術都是現成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可以煉,無非是提高一點成本,歐IV標準的發動機我們國內也是現成。
現在要下決心增加環保的投入,創造一個環保市場,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環保産業,真正落實克強總理提出來的向霧霾宣戰,向污染宣戰。我們從認識上把三個誤區搞清楚,從誤區裏跳出來,創造一個龐大的對資金有吸引力的環保市場,從而把環保産業搞起來,不僅能夠使我們儘快的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喝到乾淨的水,對經濟增長起拉動的作用,對今年7.5%的增長率作出貢獻。
2014-03-10 11:26:53
- 記者提問:
鄭主任前兩天去北美宣講三中全會,剛才我們聽張老師講了,唱衰中國論主要來自於國外的媒體,您此次去加拿大,他們是怎麼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他們又是怎麼樣理解三中全會的,就您的所見所聞給我們分享一下?
2014-03-10 11:30:10
- 鄭新立:
我去了一個禮拜,去了兩個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去了四個城市,紐約、華盛頓、多倫多、渥太華,每個城市講了三場,講了12場,效果最好的是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網上報名,兩天時間有180個人報名,那天講了45分,錄音錄影都放在網站上。講了以後對中國的發展都充滿信心,有一些誤解,一説他們就明白了。對中國的發展還是拉動全球增長、拉動美國、加拿大增長的希望所在,都希望跟中國發展友好關係,特別是對於改革開放寄予了很大希望。
習總書記上個月在中央政治局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講,我們仍然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要通過改革來釋放經濟增長的新的潛力,相信我們十八大選出的新的領導集體,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十八大目標,實現“中國夢”。
2014-03-10 11:32:19
- 記者提問:
我有一個關於已經債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來地方性債務,之間官方也提出來要通過市政債的方式解決地方債務的融資問題。對於地方政府來説通過市政債的問題解決融資的難題是不是可行的方式,如果可行的話對地方的財稅部門來説有什麼樣的基礎工作?今年GDP的目標是7.5%,這個目標完成起來有沒有難度,去年目標定在7.5%,上半年經濟增長面對的壓力非常大,今年會不會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2014-03-10 11:33:11
- 劉尚希:
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裏講規範地方政府融資機制,讓地方政府自主發展自主償還,讓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這個目前在討論,發債通過向銀行借貸,這都是融資的渠道和途徑,不同的途徑沒有絕對的好,絕對的壞,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考慮。在當前條件下要讓地方政府自主發展自主償還有很多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地方財政的透明度怎麼進一步提升,這不僅包括預算透明,包括次貸預算一樣要透明。存量方面的透明,要有綜合財務報告,有資産負債表,資産負債表更能揭示一個地方的風險狀況,如果沒有資産負債表很難去評估一個地方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就像一個企業一樣,這個企業要發債了,這個企業的資産負債表都不告訴你,你會買他的債?你很難判斷企業風險到底有多大,這些條件沒有具備,要讓地方自主發展自主償還變得比較困難。
要編制資産負債表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企業對資産負債表有一套成熟的辦法,能不能把這些辦法本到政府去,實際上沒法辦的。企業資産負債表的編制有企業的會計基礎,政府的會計基礎需要有政府的會計準則。我們現在在流量層面搞的收付實現制,政府的資産負債表要實現權責發生制,沒有一個國家完全是權責發生制,實際上是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因為政府的資産怎麼去認、怎麼計價?有的是沒有市場的,只能是評估,這種工作量非常大。政府的負債,我剛才談到的債務的問題,政府有直接債務、可有債務,可以是顯性的,還包括隱性的直接負債和陰性的負債。要確認和計量、計價就更困難了,必須有一套技術標準,也就是政府的債務準則,沒有這套標準,債務是多少,大概統計摸底的辦法算出一個數,這不是很嚴謹常規的一種做法,是一種應急的做法。所以真正要把資産負債表編的比較科學,比較準確,比較真實,比較可信,現在這些基礎性的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工作量相當大。
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前,要讓地方政府自主發展自主償還還有一定難度,現在不是簡單的自己有發債權應當放開,沒有這些基礎工作做到位,那麼制度上簡單的調整可能會帶來很大的風險,有些地方讓他自主發展可以發出去,有些地方發不出去,各個地方發展也不平衡。地方又包括省市縣,到哪一級,是不是省市縣都有,這個都很複雜。現在不能簡單化,讓地方自主發行債券,解決地方的融資問題是複雜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4-03-10 11:36:45
- 王一鳴:
今年增長目標是7.5%左右,當前確實面臨比較大的下行壓力,媒體比較關注一二月份的指標,包括PMI的現行指標,一些短期的變化引來了對全年的判斷。經濟都是有波動的,不要輕易得結論,我的理解今年三大需求出口可能會好于去年,因為全球經濟轉暖,儘管還有波動,但是趨勢面在轉暖,增長可能會好于去年。雖然我們在消費品領域,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産品這塊面臨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新興市場國家和我們的競爭和替代。我們有個好的變化,隨著我們的勞動力成本提高,對新興市場投資品出口增長也在增加,出口結構在調整。去年,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是-4.4,如果今年如果由負的轉成正的,對今年的經濟來説是新的利好的因素。
2014-03-10 11:40:11
- 王一鳴:
製造業産能過剩,因為是企業為主,房地産市場在分化,當然也不會大幅度回落。基礎設施這塊投資應該説還是有很大的空間,正要下決心去擴大投資也不是做不到,要增加負債率。今年我們的赤字率不變,赤字規模增加1500億,預算類投資也增加200億,基礎設施投資不會像2008年拼命拉起來,當然也不會出現大的下降,保持過去的水準。投資很難有明顯的上升,也不會有明顯的下降。今天要做得是怎麼樣鼓勵擴大民間投資,這有很大的空間。已經出現一些積極的跡象,比如電信今年增加了16個虛擬運營商,在增值業務這塊業務放開了,包括石油、中石化零售端放開一些準入,民間也是有積極性的。包括很多人説我能不能去佔一股。
總理説了民間資本發起成立中小型銀行,我個人理解步子應該往前邁一點,基礎設施領域民間也是可以進去的。要把沿線的地産配進去,形成好的商業運營模式,民間也可以進去。怎麼樣激活民間,如果這個文章做得好,投資可能會穩住,甚至可能回升,經濟就不會下降。我覺得7.7%、7.8%都有可能。還有一塊是消費,政府性消費下降,居民消費替代了一塊政府型消費的收縮,隨著替代效應逐步增強,今年的消費還會有一定的回升。
從這三大需求來看,7.5%左右經過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我們不要受季度性因素影響,也許1季度可能會放緩一點,你馬上就判斷全年的就會往下走,去年1季度7.8,二季度7.5,三季度7.7又上去了。我們要看全年大的面,經過努力7.5%左右還是可以實現的。
2014-03-10 11:44:28
- 財新傳媒記者提問:
王副院長説我們國家過去用的産業政策比較多,未來更多向競爭政策轉,這是您個人性的想法,還是發改委方面有這個考慮?
2014-03-10 11:46:57
- 王一鳴:
這是我個人的建議,因為産業政策還是需要的,包括三中全會裏面也提到了宏觀調控,財政、貨幣政策怎麼跟産業政策、投資政策協調,我們要發揮産業政策積極的作用,但是也要去更加注重從供給來看,能不能有更多的競爭政策,營造一種公平的競爭環境,鼓勵競爭政策。
2014-03-10 11:47:46
- 財新傳媒記者提問:
日本和南韓五六十年代也用了這樣的政策,慢慢這種産業政策退出了,我們國家會不會有這樣的過程,包括壟斷?
2014-03-10 11:48:16
- 王一鳴:
現在還沒有,關於産業政策評判爭論也很大,日本、南韓高速增長期,包括一些産業的發展,産業政策起多少作用,現在還是有爭論的。我的説法是發揮産業政策的積極作用,同時能夠更多的去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有鼓勵競爭的政策,這是兩方面。
2014-03-10 11:48:39
- 財新傳媒記者提問:
競爭政策很多是有賴於反壟斷政策?
2014-03-10 11:48:58
- 王一鳴:
當然包括反壟斷,有《反壟斷法》。
2014-03-10 11:49:10
- 鄭新立:
在“兩會”正在召開的時候,同志們可以抽出時間參加上午的會,非常感謝,會議很成功,上午會議到此結束。謝謝!
(結束)
2014-03-10 11:49:23
圖片內容:
- 活動現場眾多嘉賓媒體
-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
- 中國網對此次會議進行直播
-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進行發言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主持此次會議
-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
- 中國國際經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進行發言
- 現場記者進行提問
- 專家們準備答記者問
- 財經傳媒記者進行最後提問
- 會場ppt展示
- 參會人員認真聽嘉賓發言
相關新聞:
- 何祚庥院士: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新模式核心
- 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超原來設想
- 澳前總理霍克: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 李克強: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 運作平穩
- 習近平: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 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成就:33年GDP年均增長9.8%
圖片大圖:
-
活動現場眾多嘉賓媒體
中國網 李哲
-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
中國網 李哲
-
中國網對此次會議進行直播
中國網 李哲
-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進行發言
中國網 李哲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主持此次會議
中國網 李哲
-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
中國網 李哲
-
中國國際經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進行發言
中國網 李哲
-
現場記者進行提問
中國網 李哲
-
專家們準備答記者問
中國網 李哲
-
財經傳媒記者進行最後提問
中國網 李哲
-
會場ppt展示
中國網 李哲
-
參會人員認真聽嘉賓發言
中國網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