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6月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定於6月26日上午10時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四層)舉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范麗青:
大家上午好!發佈會現在開始。請大家提問。
2013-06-26 10:00:38
-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
第五屆海峽論壇日前在福建順利舉辦,請發言人為我們總結這一屆海峽論壇取得的成果。兩岸兩會日前就金門供水達成了共同意見,日前福建省委副書記于偉國訪台的時候表示全力支援此事,請問接下來進展如何?
2013-06-26 10:00:52
- 范麗青:
由兩岸的73家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五屆海峽論壇于6月21日圓滿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論壇並致辭,鼓勵兩岸各領域、各界別、各行業的民眾擴大交往、增進理解、加強合作,共同擔當起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使命,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台灣有22個縣市、37家主辦單位、30多個界別代表和基層民眾近萬人出席了海峽論壇。
2013-06-26 10:02:45
- 范麗青:
本屆論壇突出“聚焦親情、共圓夢想”,順應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的共同願望,呼應兩岸民眾的新祈盼、新需求,再次搭建起讓兩岸民間組織和基層民眾共商合作、共話夢想的民間交流大舞臺。短短一週時間裏,兩岸同胞一起敘鄉情、祭先祖、談夢想、議民生、商合作、簽協議、逛廟會,在論壇舉辦期間,處處洋溢著濃厚的鄉情、親情、友情和深化擴大兩岸交流合作的氣氛。
2013-06-26 10:16:10
- 范麗青:
本屆海峽論壇的特點是“更新、更深、更實”。“新”在於增設新論壇、拓展新議題,始終捕捉兩岸民眾關注的焦點,反映他們的訴求;“深”在於更加貼近基層民眾,交流領域愈加寬廣,討論合作更加地深入;“實”在於為民眾辦實事、做好事,關注民眾實際利益,增進活動實效。論壇發佈的31項惠民政策,必將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給台灣同胞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第五屆海峽論壇可以説是成果豐碩,充分展現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深情厚誼,展現了兩岸人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願望,展現了論壇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獨特作用,書寫了兩岸民間交流史上的新篇章。
2013-06-26 10:16:25
- 范麗青:
您的第二個問題。兩會第九次會談已經就有關解決金門供水問題達成了共同意見,共同意見已經發佈。金門用水攸關民生,通過兩岸合作解決金門居民的用水問題,既滿足了金門方面長期以來的願望,也有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我們願意積極地加以全力促成,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儘早落實相關的事宜。
2013-06-26 10:16:53
-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
台灣一些服務行業業者擔憂,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實施將會對島內相關服務行業造成一定的衝擊。請問發言人,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將對島內的業者和民眾帶來哪些好處?
2013-06-26 10:18:25
- 范麗青:
我們首先要看到兩岸簽署ECFA近三年來,ECFA早收計劃的實施效果表明,ECFA有利於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和增進台灣民眾福祉,台灣業者和民眾也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根據商務部公佈的數據,今年1至4月,兩岸貿易額為707.4億美元,同比上升48.5%。其中,大陸自台灣進口額為567.5億美元,同比上升了51.7%。從ECFA早收計劃的實施數據來看,在早收中開放的非金融服務業類別裏,台資到大陸設立的186家企業中有六成以上是中小企業。事實説明,兩岸服務業的開放可以為業者特別是台灣的業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為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2013-06-26 10:29:12
- 范麗青: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的後續協議,目的同樣是要力爭在最大範圍使兩岸業者特別是台灣中小企業和民眾受惠。尤其是大陸對台灣市場開放涉及了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體育、運輸、金融等眾多服務業行業,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前所未有。我們希望這些措施給台灣業者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更多機遇,使台灣的民眾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促使兩岸服務業合作更加緊密深化,互補互利、共創雙贏。
2013-06-26 10:30:01
- 范麗青: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專門設置了“緊急情況磋商”的條款,主要是針對部分台灣民眾對協議衝擊島內服務業市場的擔憂,根據這一條款,受影響的一方可以隨時要求與另一方進行磋商,及時尋求辦法加以解決。謝謝。
2013-06-26 10:32:17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在上海共同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落實ECFA的重要里程碑。再過三天是兩會簽署ECFA三週年的日子,您認為ECFA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來會釋放哪些效益?第二個問題,為促進兩岸學子的交流交往,每年暑假都會舉辦一系列的青少年交流活動,請問發言人今年會有哪些活動安排?
2013-06-26 10:32:52
- 范麗青:
您的第一個問題,我剛才已經作過了説明,這裡不再重復了。
2013-06-26 10:33:31
- 范麗青:
第二個問題,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一直是我們非常重視也積極推動的一個方面。説實在的,兩岸的孩子們要有機會交流,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孩子們沒有經濟能力,他們參與的一些活動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家長的支援,所以我們希望兩岸各界人士更加積極、更加努力地來促進兩岸青少年的交流。暑期青少年的交流活動安排應該説是豐富多彩的,也散佈在各行業、各領域、各社團之間,一時沒有辦法給你準確的數據,你可以找一些積極推動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的單位來查詢一下。比如全國臺聯、宋慶齡基金會,他們過往都舉辦過很多的活動。
2013-06-26 10:33:43
- 台灣《工商時報》記者:
台灣“立法院”昨天針對服務貿易協議提出要逐條審查,不得包裹表決的提案。如果在服務貿易的部分台灣內部都有這麼大反彈的話,請問發言人接下來在兩岸互設辦事處,還有其他協議方面,兩岸互信的基礎是不是有點薄弱,相關進度會因此拖延嗎?謝謝。
2013-06-26 10:34:02
- 范麗青:
對於服務貿易協議的後續,其實兩會商談中也已經提到了,雙方會各自完成內部的程式。台灣方面的事態發展,我們會加以關注。在第九次兩會商談中,雙方都同意服務貿易協議簽署以後,將會儘快協調業務部門修訂相應法律法規或者出臺補充規定,具體落實相關市場開放措施。大陸方面將會積極採取措施,切實履行相關承諾。希望台灣方面也能儘快完成內部程式,推動協議早日生效實施,使兩岸業者和民眾能夠早日受惠。
2013-06-26 10:34:31
- 范麗青:
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這部分,我們過去已經多次作過回答,這次兩會商談也已經確定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議題會繼續協商。謝謝。
2013-06-26 10:34:45
-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
謝長廷28日要在香港舉行一個研討會,不知道您對他此行有何評價?
2013-06-26 10:34:59
- 范麗青:
據了解,台灣維新基金會將於6月29日至30日,在香港主辦“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作為協辦單位。台灣維新基金會和大陸研究機構共同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這還是第一次。據了解,大陸方面出席研討會的有涉臺研究學者和有關行業協會負責人士等約20多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也將應邀出席。我們歡迎兩岸各界人士加強交流、增進了解、良性互動,多做有益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謝謝。
2013-06-26 10:37:25
- 新華社:
有兩個問題。第一,近期民進黨有一些人,包括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對於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的北京之行發表了一些攻擊性的言論,請問國臺辦對此有何評論。第二,針對服務貿易部分的問題,可能有一些具體。我們知道,台灣很多服務業者是中小企業,他們對大陸市場並不太熟悉,後續大陸方面會不會針對台灣業者做一些推介或者輔導的工作?
2013-06-26 10:37:45
- 范麗青:
您的第一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同吳伯雄榮譽主席的重要會見,增進了兩岸政治互信,提出了許多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見,對於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受到了台灣各界的普遍歡迎。民進黨一些人出於自身的政治目的,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執意干擾、破壞兩岸交流合作,這種行徑不僅違背了兩岸關係發展潮流,違背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更損害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是沒有出路的,也和他們先前所謂的“要改善與大陸關係”的説辭自相矛盾。
2013-06-26 10:38:05
- 范麗青:
您的第二個問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以後,大陸方面會根據開放市場的情況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兩岸業者進行像您説的一些輔導,以使業者儘快熟悉這樣的開放政策,用好這樣的開放政策,使兩岸的業者和民眾能夠早日受惠。謝謝。
2013-06-26 10:38:18
-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濟週刊記者:
金門供水的問題,您剛才説到兩岸將會儘快落實,請問發言人大陸方面就金門供水具體都做了哪些準備?現在還有什麼難題?
2013-06-26 10:42:21
- 范麗青:
金門供水的問題,金門方面多次提出希望大陸方面給予協助的要求。其實福建沿海也有缺水的問題,但是他們願意克服困難對金門方面提供協助。這個話題其實不是一天兩天了,已經持續了比較長的時間。福建方面也做了各方面的準備,包括規劃線路、水源。下一步可以由供求雙方來協商確定供水的事宜。
2013-06-26 10:42:49
- 台灣三立電視臺記者:
我想請問有關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問題。台灣立法機構提出,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立法委員”都堅持,互設辦事處的前提是要有所謂人道司法探視權,才能夠保證台灣人在大陸的權益,有關人道司法探視權的部分是否有可能放寬?
2013-06-26 10:43:05
- 范麗青:
我們樂見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在聯繫服務兩岸民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台灣方面多次表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是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之下進行的。我們認為雙方應該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實現互設,日後還可以逐步商量、逐步擴大和完善。飯總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2013-06-26 10:43:48
-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
由兩岸智庫機構共同舉辦的“北京會談”兩岸關係研討會上周在北京舉行,兩岸專家學者聚首北京探討兩岸的政治議題,台灣有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其中還有部分民進黨人士,包括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請問發言人對這種民間學術交流模式探討兩岸政治議題有何評價?
2013-06-26 10:44:01
- 范麗青:
“北京會談”兩岸關係研討會主要討論“強化認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兩岸的與會學者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提出了一些積極的、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支援和鼓勵兩岸學者進行學術研討,開展民間政治對話,積極探索面對兩岸關係前進道路上各種問題的解決之道,為兩岸雙方今後共同破解各種難題不斷凝聚共識,創造條件。謝謝。
2013-06-26 10:44:23
- 《團結報》記者:
民進黨中央日前表示將規劃九場“華山會議”,來邀請社會人士以及黨內人士討論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如果再聯繫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近來一些“台獨”的言論,請問發言人您如何評價民進黨在兩岸政策方面的兩面性呢?
2013-06-26 10:44:37
- 范麗青: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能為臺海和平、兩岸民眾的利益帶來更多福祉。民進黨一直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台灣民眾對民進黨大陸政策的轉型有相當的期待。我們也一再説過,希望民進黨能夠改變他們的“台獨”主張。
2013-06-26 10:45:04
- 台灣《聯合報》記者:
請問兩個問題。第一,上星期“北京會談”有一些民進黨學者來,本週香港的會談也與民進黨有關。俞正聲主席也提出,對過去曾經支援和從事過“台獨”運動的人,歡迎他們到大陸走走看看。大陸接下來會有哪些規劃?如果蔡英文來訪大陸,有什麼前提?另外,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和習主席會見的時候,提出幾點具體的建議,包括兩岸匯率的清算,另外還有開放大陸民眾到台灣轉机,推動兩岸交流的協議,像這些議題有什麼具體進展?謝謝。
2013-06-26 10:45:21
- 范麗青:
在這些研討會上,兩岸學者專家進行學術討論,開展民間政治對話,積極探索面對兩岸關係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和解決之道。這有助於雙方進一步凝聚共識,為兩岸雙方今後共同解決政治問題創造條件,我們是支援的。
2013-06-26 10:48:39
- 范麗青:
至於對民進黨的政策,我們以往發佈會説的很清楚。民進黨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這是我們沒有辦法和他們進行黨際交流的根本原因。對於民進黨的人士,只要他們願意到大陸來走走看看,我們都願意提供協助。
2013-06-26 10:49:01
- 范麗青:
關於你所説到的目前兩岸之間各領域交流合作的議題,有的已經納入兩會的協商,有的在兩會協議的基礎上由各主管部門來進行具體的業務探討。我相信他們都會根據民眾的需要,根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需要,把這些工作做好。
2013-06-26 10:50:57
- 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
關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一直強調沒有經過全民表決,應逐條審查,如果發現有一些沒有通過,大陸方面怎樣應對?民進黨有關攻擊服務貿易協議的言論,包括台灣百姓薪資倒退等,已經引起台灣民眾擔憂,對此有何看法?
2013-06-26 10:51:13
- 范麗青: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經簽署,大陸方面將積極採取措施切實履行相關承諾,希望台灣方面也能儘快完成內部程式,推動協議早日生效實施,使兩岸業者和民眾早日受惠。
2013-06-26 10:51:49
- 范麗青:
至於您所説到的台灣民眾有部分業者擔心的問題,我剛才也都介紹過了。尤其我還特別介紹了服務貿易協議裏有一個“緊急情況的磋商”條款,請大家留意一下。謝謝。
2013-06-26 10:52:34
-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
“北京會談”築信研討會剛剛結束,台灣維新基金會和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月底又將在香港舉辦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大陸方面都有派高層參與。請問,這是否意味著大陸方面加快推動兩岸政治協商對話?
2013-06-26 10:53:14
- 范麗青:
這都是民間研討會。謝謝。
2013-06-26 10:55:45
- 台灣“中央社”記者:
孫亞夫副主任在“北京會談”致辭時,談到兩岸政治安排表示,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大陸學者解讀認為,兩岸可以討論互稱官員職銜問題。請發言人對這句話做進一步的解讀?
2013-06-26 11:03:18
- 范麗青:
孫亞夫副主任在“北京會談”研討會致辭時談了對探討兩岸政治關係安排的看法和建議,説明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合情合理安排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孫副主任在提出你所説的那個意見的時候,他先指出“儘管大陸和台灣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沒有分裂,主權沒有分割,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同時,由於兩岸尚未統一,因此有這一特殊情況下需要處理和解決的問題”。他接著強調,“在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上,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對“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在近年來兩岸交流合作進程中,確實存在兩岸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比如海協會和海基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展協商、簽署協議,就是兩岸雙方各自授權、行使公權力的體現。隨著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兩會協議未涉及領域的公權力行使問題,也是可以討論的。
2013-06-26 11:03:46
- 台灣《中國時報》記者:
在兩個星期前,習近平總書記和吳伯雄會談中提到“四個堅持”,其中提到了“路線圖”的概念,希望兩黨明確自己的“路線圖”,請解讀主要內涵是什麼?第二,陳光誠目前正在台灣訪問,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2013-06-26 11:04:18
- 范麗青:
你的第一個問題。五年來的實踐表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兩岸雙方應該把握髮展大勢,順應民心,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制定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不斷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13-06-26 11:04:40
- 范麗青:
你的第二個問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值得倍加珍惜。我們不希望看到影響、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情發生。謝謝。
2013-06-26 11:09:30
- 范麗青:
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2013-06-26 11:09:43
圖片內容: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6月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6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海峽導報記者提問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媒體聚焦
央視記者提問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
東南衛視記者提問
圖片大圖: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6月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董寧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6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董寧
海峽導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中央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媒體聚焦
中國網 董寧
央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
東南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