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經濟每月談:新型城鎮化 中國的現實選擇
活動描述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45期“經濟每月談”定於2013年3月19日(週二)上午9:00在北京梅地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舉辦,本期主題為“新型城鎮化:中國的現實選擇”。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聶振邦:
媒體界的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四十五期經濟每月談的活動,這是例行的活動。本期經濟每月談的主題是“新型城鎮化:中國的現實選擇”,我們請來了幾位做過市長、市委書記的領導同志,一會兒他們就這個主題要進行專題演講。
2013-03-19 08:41:57
- 聶振邦:
溫家寶同志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圍繞溫家寶同志所作的報告,委員代表對如何推進城鎮化建設展開了熱烈討論。據有關媒體統計,李克強總理在過去的45個月六次論述了“城鎮化”,尤其在今年1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考察時指出“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品質,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毫無疑問,城鎮化是近些年來中國各界討論的熱點問題,圍繞新型城鎮化的主題,今天我們特意邀請了杭州國際城市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主任、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同志;吉林省四平市委副書記、市長石國祥同志,河南省新鄉市副市長劉森同志。請這三位嘉賓給我們進行分析和講演,先請三位嘉賓每人作演講,大體上每位同志30分鐘左右,然後請國研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王憲磊主任,就最近他負責主編的一本報告給大家介紹一下,然後我們進行互動。
2013-03-19 09:05:38
- 聶振邦:
首先發言的是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王國平主任,王國平同志當過知青,在重工汽修廠當過職工,後來一直在浙江省從事行政工作,從2000年4月到2010年1月,王國平同志擔任杭州市委書記近十年時間,因此,王國平同志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城市有著獨到的見解,王國平同志還是杭州城市學研究會理事長、杭州大學兼職教授等職。請王國平教授給我們作演講。
2013-03-19 09:07:34
- 王國平:
我演講的題目是關於當前中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五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2月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品質。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我們要圍繞提高城鎮化品質,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李克強總理也指出:“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展望未來,城鎮化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
2013-03-19 09:08:10
- 王國平:
我們認為,城市興則天下興,城市穩則天下穩,城市安則天下安。從某種意義上説,一部人類發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城市發展史,21世紀的中國,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後,中國城市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中國城市化已成為人類進步和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和核心動力。
當前推進中國城市化進程,必須進一步明確以下五個問題。
2013-03-19 09:08:53
- 王國平:
一、何謂“城市”?
“城市”一詞,在西方最高出現于拉丁語(civitas)中,意思是公民組成的社區。在漢語中,城市是由“城”和“市”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城”指的是圍繞人口集聚區建造的房屋工事,比如城墻、城堡,“市”指的是進行商業活動的集市,把“城”和“市”兩個字聯繫在一起,也就是把防禦功能和商貿功能聯繫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城市”,也可以説成是就是城墻加集市。在《不列顛百科全書》上,對城市的解釋是:“一個相對永久性的,高度組織起來的人口集中的地方”。目前世界多國都是以人口集聚的數量作為確定城市的主要依據,這也非常便於對城市的界定,如聯合國就把居住人口在兩萬以上的地區統稱為城市。在我國1989年頒布的《城市規劃法》中有最權威的解釋:“本法所稱城市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之“城市規劃基本術語標準”第2.0.2項指出:“城市(城鎮)指以非農産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為主要特徵的居民點。包括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和鎮。”第2.0.6項指出:“城鎮化指人類生産和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又稱城鎮化、都市化。”所以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是城市化率,它的基礎是城鎮人口,也把鎮人口統計在內。
2013-03-19 09:10:16
- 王國平:
我引用上述界定,就是想説我們不要在“城鎮化”和“城市化”上,在“城鎮”和“城市”兩個概念上再引起一番新的爭論。我認為“城市”包含了城鎮”,城市化就等於城鎮化。在中國,無論從字面上進行解釋,還是從規劃上進行界定,“鎮”都已經包含在“城”裏面了,所提的“城市化”,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的“城鎮化”,這是一對“同義詞”。數千年的城市發展史證明: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城市是文化進步的載體,城市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城市是國家和制度的象徵,城市是農村發展的引領者,城市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階梯。
2013-03-19 09:11:58
- 王國平:
二、何謂“城市化”?
我認為,不要把“城市化”等同為“土地城市化”,城市化是與城市相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對城市化必須進行多維度的定義。所謂“城市化”,從人口學的角度看,城市化就是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農民變市民,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過程;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就是城市向周邊地區擴張,農村變城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新興城市不斷涌現;從社會學角度看,城市化就是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城市的生活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取代農村的生活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的過程;從經濟學角度看,城市化就是生産要素項城市集聚,城市生産方式取代農村生産方式的過程。可見,城市化不僅是一個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生活方式、生産方式、管理方式、國民意識轉變的過程。
2013-03-19 09:13:26
- 王國平:
我認為,三十年來,在中國城市化發展規模的選擇上,一直存在四種不同的觀念。
其一:以小城鎮為重點的發展模式。這種觀點認為:為了避免出現西方國家曾經出現過的城市發展而鄉村凋敝,發展中國家大城市過度城市化的現象,根據中國的具體實際國情,中國應大力發展小城鎮,走“以小城鎮為主、大中城市為輔”的城鎮化道路。上世紀80年代,還出現了更為極端的觀點,即集鎮化論,認為“鄉村集鎮化是符合我國國情、具有卓越遠見的農村城市化的一條獨特道路”。
其二:以中等城市為重點的發展模式。這種觀點認為:中國城市化要以發展中等城市為重點,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因為中等城市兼有大小城市的優點而少有兩者的不足,中等城市在城鎮體系中有獨特作用、發展潛力和良好效益。
其三:以大城市為重點的發展模式。這種觀點認為: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規律,中國也不能例外。不把大城市發展作為中國城市化的重點,就不可能帶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化應該走大城市擴容、以發展大城市為主的模式。
其四:以城市群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的城市化應該走城市群(都市圈)帶動模式,城市群(都市圈)是中國最有效率的效益、最切合實際的模式。城市群(都市圈)化是一種新型的中國城市化戰略,是世界城市化趨勢在中國合乎邏輯的結果,符合中國“人多地少、資源短缺”的國情,適應可持續城市化發展的要求。
2013-03-19 09:14:06
- 王國平:
我認為,中國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必須也只有選擇以城市群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因為,城市群是城市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使産業和人口在空間集聚與擴散運動的必然結果。從各國城市化的模式看,當城市化進入一定階段後,城市群已逐漸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主體形態。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主要是以單個城市的平面擴張為主,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在市場機製作用下,必然在更大範圍內,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為龍頭,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集群協調分佈,城市建保留一定的農田、林地、水面等空間,並通過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相連接的城市群。
2013-03-19 09:17:01
- 王國平: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強調“城市群的發展將作為我國推進城市化的主體形態”,《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未來5年要“構建城市化戰略格局。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會議上就指出:“要突出城市群這個推進城市化的主體形態。城市群是現代生産力集聚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城市化新形態。從近年來的實踐看,我省依託滬杭甬、甬臺溫、杭金衢等交通廊道,已經初步形成了環杭州灣、佉溫臺沿海、浙中三大主體城市群。”
2013-03-19 09:18:19
- 王國平:
歷史將證明,如果我們以城市群的發展作為我國推進城市化的主體形態,就有可能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長,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我認為,中國城市化要成為21世紀人類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引擎,成為中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就必須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就必須堅持以城市化帶動工業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堅持以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帶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特別只有把兩個發展方式轉變一起抓,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把兩個發展方式割裂開來,必然是事倍功半。過去10多年,杭州為什麼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我認為關鍵就在於我們找準了比較優勢、打造了競爭優勢、構築了發展優勢,進而走出一條與其他城市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差異化發展的具有杭州特色的發展之路。杭州的發展之路,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以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2013-03-19 09:21:19
- 王國平:
三、何謂黨的工作“重心”和“重點”?
城市是黨的工作重心。早在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指出:“從一九二七年到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在鄉村,在鄉村集聚力量,用鄉村保衛城市,然後取得城市。採取這樣一種工作方式的時期現在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稻香村並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了城市……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毛澤東主席在會議第一天所作的報告中説:“二中全會是城市工作會議,是歷史轉捩點。”60多年的實踐證明,毛澤東主席在西柏坡作出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的城市化率也從1949年的7.3%,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的51.3%,城市人口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我國建制市總量已從1949年的132個,上升到2010年657個。為了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今年中央已決定召開一次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足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視。
2013-03-19 09:22:20
- 王國平:
“三農”是黨的工作重點。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産業,卻是一個弱質産業;農村是我國最大的區域,卻是一個弱化區域;農民是我國最大的群體,卻是一個弱勢群體。因此,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1994年以來,每年要召開一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專門研究和部署“三農”工作,
中央連續多年出臺一號文件,扶持“三農”工作。可見我們黨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曾指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堅持把城市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走城鄉互促共進的城市化道路。”因此,我們認為城市發展離不開“三農”問題的解決,“三農”問題的解決也離不開城市的發展。只有堅持工作重心與工作重點的結合,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才能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城市與“三農”的關係,實際上就是黨的工作重心與黨的工作重點的關係。因此,無論是由“錘頭”和“鐮刀”組成的中國共産黨“黨徽”,還是由“齒輪”和“谷穗”組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既象徵著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聯盟,也象徵著城市工作重心與農村工作重點的結合。
2013-03-19 09:23:58
- 王國平:
今天,在城鎮化的高速推進的歷史大背景下,要做好城市工作重心和“三農”工作重點相結合這篇大文章,首先必須解決三大認識問題。
1、解決21世紀中國“三農”問題的奮鬥目標是“減少農民”。解決21世紀中國“三農”問題的奮鬥目標和價值取向應該是、也只有是減少農民,就是把現有農民中的80%轉移出去,讓一名合格的農民經營相當於過去5倍的土地,也就是説要讓盡可能少的合格農民,經營盡可能多的優質土地。
2013-03-19 09:25:07
- 王國平:
2、“減少農民”是催生農民工、“城中村”,進而使21世紀中國“三農”問題演變成“四農一村”問題的根本動力。早在10年前,杭州就提出要解決“四農一村”問題,要把農民工問題和“城中村”問題一併納入到解決新時期“三農”問題的大框架下來思考。目前,中國“三農”問題已演變成“四農一村”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再加上農民工、“城中村”。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民工問題和“城中村”問題都與減少農民密切相關。需要指出的是,減少農民絕不是政府行為,而是農民的一種自發行為。實際上,中國農民“隱性失業”現象非常嚴重。
可以説,農民外出務工是中國農民為解決自身“隱性失業”問題,而闖出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血路”。農民工群體的産生不是政府引導出來的,而是中國農民自己闖出來的,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不是一件天大的壞事。我到今天為止還沒有聽説過哪一個中國的城市在趕農民進城,趕農民上房確實有,但是趕農民上房打的旗號是“新農村建設”,而不是“城鎮化”,現在有人擔心會不會趕農民進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還沒有發現中國哪一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黨委政府曾經做出過趕農民進城這樣的決定,如果有這樣的決定,那絕對是錯誤的。農民進城是農民自發的行為,農民進城是為了解決他自己的隱性失業問題。過去中國是不承認農民有失業的,認為給了他土地就解決了就業問題。
2013-03-19 09:26:31
- 王國平:
1985年我擔任過杭州市産糧第一大縣的縣長,當時我所在的縣余杭縣剛剛完成了聯産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問題,就出現了明顯的農民的失業問題。當時我們做過一個調研,要完成因為農民所經營的承包地只要花60個工作日就足夠了,也就是説一年有200多天是完全失業的,就逼著這些農民要麼外出務工經商,要麼自己創辦鄉鎮企業,這就是中國的鄉鎮企業,這就是中國農民進城務工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動因。可想而知,30年以後,中國農業的機械化水準大幅度提高,像余杭縣現在是杭州市的余杭區,主要種植的是水稻,耕作是機械化,插秧實現了機械化、收割實現了機械化,經營、管理承包田,我估計連30個工作日都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不正視今天農民嚴重存在的“隱性失業”問題嗎?現在有人擔心,農民一旦進城以後會不會失業,這個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為什麼不正視今天已經有千千萬萬的農民在他自己的家鄉已經失業了,這個問題也是個大問題,我看有記者在李總理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提的問題,也表達了社會上的這種擔心。我們首先要擔心什麼?我們的農民在農村已經失業,而我們怎麼解決他的這種“隱性失業”的問題。關於農民工市民化途徑的缺失,農民工生活在城市的底層,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被邊緣化的問題;由於農民工是農非農、亦工亦農,大多居住生活在“城中村”,城鄉差距、市民與農民、本地人與外地人的差距,也都集中反映在“城中村”中,如果“城中村”不改造,很有可能演變成西方的“貧民窟”,陷入拉美“中等收入陷阱”,對城市建設管理特別是社會穩定將會産生嚴重的影響。
2013-03-19 09:31:40
- 王國平:
3、“四農一村”問題已融入中國城市化洪流中,成為中國城市化乃至現代化的第一推動力。作為城市管理者,我們之所以要研究“四農一村”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問題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今天中國農民工的數量有2億多,20年後可能達到5億多。可以説“農民工問題”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根據統計數據,城市人口中真正增長的部分不是本地居民的自然增長,而是外來農民工的快速增長。比如,杭州本地居民的自然增長率也只有千分之三左右,上海本地居民的自然增長率已是負數。過去10年,中國城市化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靠的就是農民工進城。
今後20年,中國城市化率還可能再提升20個百分點,靠的也是農民工進城。換句話説,今天的“四農一村”問題,已融入中國城市化洪流中,成為中國城市化乃至現代化的第一推動力。我認為,目前中國必須破解的最大課題是城市化問題,而新時期中國“四農一村”問題,特別是農民工問題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解決中國的農民工問題,必須將其放在中國城市化大背景下去考慮。在今天的中國,城市工作這一黨的工作的“重心”和“三農”工作這一黨的工作的“重點”統一于農民工問題的解決,統一于確保讓農民工在流入地城市“有收入、有房住、有書讀、有醫療、有社保、有救助、有安全、有組織”,真正做到“安居樂業”這一目標的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説,穩不住今天中國的城市,就穩不住今天中國的“三農”,解決不了今天中國的城市問題,就解決不了今天中國“三農”問題。我非常希望我們的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要認真、妥善地解決“三農”問題,甚至是“四農一村”的問題。同時我也非常希望理論工作者、實踐工作者,在解決“三農”問題的時候考慮一下,如果就“三農”問題解決“三農”問題,在今天的中國能解決嗎?也就是説不依靠城鎮化的推進,要想在今天的中國解決“三農”問題,你有辦法、有出路嗎?
還有,今天困難確實在農村,但是危險一定是在城市。大家可以看一看媒體報道的,每年在中國發生的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究竟在何處,可以説絕大部分是在城市或者在城鄉結合部。絕大多數都是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一些矛盾,特別是像徵地拆遷這樣的矛盾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而引發的。
2013-03-19 09:32:18
- 王國平:
四、何謂“寓城市發展于治理‘城市病’之中”?
城市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城市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發展動力的同時,也給城市帶來了諸多問題與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國際經驗表明,城鎮化是自然的歷史進程,如果順勢而為、妥善引導,會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得不好,也會帶來諸多矛盾和問題,患上‘城市病’,影響現代化進程。”
貧民窟的現象在中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也不要拿貧民窟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來過於宣揚,而影響到我們對城鎮化利弊得失的準確判斷。有部分中國的城中村已經演變成了中國式的貧困窟,但是我要説,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具有必然性,而恰恰是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城市重視不夠,對城市研究不夠,對城市病沒有及時治理所帶來的後果,而不是中國的城鎮化必然會産生的結果。
2013-03-19 09:38:19
- 王國平:
預計我國將有可能用50年左右的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城市化之路。這就造成西方發達國家在不同時期漸次出現的“城市病”在我國相對短的時間裏集中表現出來。因此,中國的“城市病”就具有了普遍性、特殊性、突發性、複合性的特徵。要解決好這些“城市病”,難度的確很大。當前,在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如何避免各方面“城市病”發生“共振”,從而導致系統性城市運作風險爆發,是城市管理者應當高度關注的問題。可以説,城市化搞得好了不得,搞不好不得了。如果在挑戰面前敗下陣來,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拉美現象”、“拉美陷阱”就是這方面的反面教材。
2013-03-19 09:39:12
- 王國平:
所謂“城市病”,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嚴重失調或衝突的現象,又稱城市問題。其實質就是中國城市化中最突出、黨委政府最為關注、廣大群眾呼聲最高的“城市民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15日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中説到:“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好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人民“十個更”的期盼,實際上都與解決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上學難”、“就業難”、“社保難”、“就醫難”、“住房難”、“環境保護難”等“城市病”密切有關。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大思想家、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就説過:“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在城市居住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兩千年後的今天,“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已成為上海世博會的主題。
2013-03-19 09:39:39
- 王國平:
我們認為,要推進城市化,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享受到美好的城市生活,就必須正視並破解“城市病”。只有破解“城市病”,才能真正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就必須堅持“先治病、後發展,邊治病、邊發展,寓城市發展于治理城市病之中”的方針,從而在全黨、全社會形成推進城市化的共識。城市發展和城市治理是手段,創造美好生活才是城市發展和城市治理的最終目的。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正在圍繞當前城市化進程中最突出的城市流動人口問題、城市交通問題、城市教育問題、城市醫療衛生問題、城市住房問題、城市土地問題、城市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八大“城市病”進行研究,因為這八大“城市病”在當前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並有蔓延之勢。這八大“城市病”也是廣大市民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最關注、最關心的八大問題,廣大市民迫切希望城市管理者能夠研究解決好這八大“城市病”,從而使他們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2013-03-19 09:41:46
- 王國平:
五、何謂“保老城、建新城”?
每位城市管理者都在思考一個共同的命題——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我的答案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城市的老街、老宅、老樹,來自於老城,來自於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産。因為,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産生於,也只能産生於其固有的特色,也就是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差異性、獨特性、甚至是唯一性,只能來自於歷史文化遺産,也就是説來自於歷史城市的景觀。城市是一個有機體,是一個生命體。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她的壽命已經長達數千年了,而印證她壽命的年輪已經有數千條了,代表它年輪的歷史文化遺産是絕對不能破壞,絕對不能丟棄的。破壞、丟棄了城市的年輪,就是自毀城市的特色,就是自毀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最終自毀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長期以來,不少城市為推進城市現代化,誤把大樓、大道、大立交看成是現代化的標誌,按照“拆老城、建新城”的傳統思維,大規模地拆除老宅、老街、大城,導致城市傳統風貌遭受嚴重破壞,割斷了城市歷史文脈,抹殺了城市個性,出現了“千城一面”的局面。中國城市化最可怕的結果是歐美化、同質化、“千城一面”,就是“走了一城又一城,不知此城非彼城”。中國的城市化如果是這樣的一種結局,不僅是城市的悲哀,也是中國的悲哀、中華民族的悲哀。如何在傳承歷史文脈的基礎上,推進城市現代化,實現新城建設與老城保護的“雙贏”,是高品質推進城市化的難解之題、必解之題。
2013-03-19 09:44:01
- 王國平:
新世紀以來,杭州在城市建設上,借鑒了西方“城市更新”理論的合理元素,並吸取了不少城市“拆舊建新”的現實教訓,提出了“城市有機更新”理念,明確規定50年以上的老房子不準拆,把生物學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設,把城市作為一個生命體來對待,突出“有機”二字,堅持“以民為本、保護第一、生態優先、文化為要、系統綜合、品質至上、集約節約、可持續發展”八大原則,傳承歷史、面向未來,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讓杭州這座古老的城市青春永駐、生命長存。我們認為,保護與發展並不矛盾,完全可以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在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與城市化推進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和最大“公約數”。
2013-03-19 09:46:09
- 王國平:
10多年來,杭州堅持“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把保護的重點放在老城,把建設的重點放在新城,從而使老城保護與新城建設在空間上錯位發展。堅持“兩疏散、三集中”方針,“兩疏散”就是疏散大城區人口和建築,嚴格控制老城人口總量,調整和減少老城工業、居住和行政辦公用地,降低老城人口和建築密度,改善老城居住生態環境,提高杭州城市品位,保持西湖及其周邊地區,“三面雲山一面城”格局,保護杭州古城風貌,體現歷史文化名稱的前年神韻。“三集中”就是工業向工業區集中,高校向大學城市集中,城市建設向新城區集中。推進了杭州城市建設重心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實現了從“拆老城、建新城”向“保老城、”的跨越。經過10多年的實踐證明,杭州之所能夠實現保護和發展的“雙贏”,關鍵是我們走了“保老城建新城”這條新路和生路。
64年前,毛澤東主席在湖北平山縣一個小山村——西柏坡對全黨告誡:“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習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時至今日仍然值得我們去深思,去努力。此次國經中心舉辦的“經濟每月談”就在這方面帶了一個好頭,值得高興。再一次感謝大家,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2013-03-19 09:47:18
- 聶振邦:
非常感謝王國平同志就城市化問題給我們做的精彩演講,他在理論上解釋了何謂城市、何謂城市化,城市化過程當中如何克服城市病和保老城、建新城的管理思路。城市化是當前我們國家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的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今後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引擎。我們到2012年的統計,全國城市化率到了52.6%,當然這裡麵包括農村的城鎮人口,我們現在還有2億6000萬農民工及其家屬住在城市,要解決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要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剛才王書記跟我們講了,要解決八個方面的問題,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只有解決了市民化,他們才真正融入了城市。大城市建設要防止無限擴張帶來非常難以克服的,也是當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大城市病。中小城鎮發展符合我們國家的具體國情,這些都要深入思考。剛才王國平同志已經作了深入的闡述。另外在保老城、建新城上,杭州是一個歷史古城,如何處理好新老關係問題,這方面也做了很好的闡述。
2013-03-19 09:51:20
- 聶振邦:
下面請石國祥同志發言,石國祥同志歷任共青團吉林省委、吉林省吉林市委書記、吉林省旅遊局局長等職務,現為吉林省四平市市長。
石國祥是一位學者性官員,曾在香港大學作過一年訪問學者,還是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後導師,可能有的朋友不大了解四平,這個城市主要是農業城市,當然現在的城鎮化發展和建設非常快。農業佔有相當大的部分,也是我們國家産糧大省的産糧大市,四平市的建設在這些城市中很有代表性,下面請石國祥同志給大家作精彩演講。
2013-03-19 09:53:06
- 石國祥:
十八大和這次“兩會”之後,城鎮化的話題已經成了國內非常灼熱的話題,無論是高層設計也好,還是基層操作也好,也包括社會各界都極為關注,我覺得城鎮化健康發展和健康推進成了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很關鍵的問題。十八大提出我們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特別是解決中國二元經濟的問題迫在眉睫,而且也是非常切合實際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央領導非常關注,克強總理包括在這次答記者問當中,對城鎮化的意義講得很明確,擴大內需,城鎮化是擴內需的最大潛力,城鎮化不僅可以擴大投資,而且更能促進消費,對擴大內需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克強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中強調的內容都堅定了中央推進城鎮化的信心。作為我們來説,研究操作層面,我們應該理性、堅定把這項工作能夠推進下去。
2013-03-19 09:54:55
- 石國祥:
城鎮化的外在表現是城鎮化規模的擴張,但是內在根本的原則是人向城鎮、城市和城鎮聚集的過程,實質是經濟形態和生産力佈局的新調整和變化。剛才我們聽了王國平老領導、老先生作的發言,我覺得對於城鎮化的問題彙報的讓我們耳目一新,也受益匪淺。
中國城鎮化建設以1984年費孝通老先生撰文為標準,我們經歷了將近30多年的研究和探討的過程,最開始我們在確定城市化為主還是城鎮化為主的界定上爭論了大概有10幾年。中國格局是改革開放以後,先發達地區,先城市、後城鎮,我們也積累了很多成熟的經驗和有效的方式,包括整個進展上推進的也是很快的,30多年來中國人口城鎮化率由78年的7.9提高到2012年的52.3和52.6%,應該説這是創造了世界的奇跡,短短30多年過程當中我們有幾億人口,由農業生産方式轉化為城市市民,轉化為工業化的結果,應該説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特別巨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很多經驗,特別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包括城鎮化進程當中,比如華西村,我特別想大家推薦的,有的可能了解,有的了解的少一點,我們在城鎮化進程當中,山東省龍口市南山集團是中國城鎮化,特別是農業為基礎的城鎮化最為典型的標桿和旗幟,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也積累了很多理論上、實踐上的目標。
2013-03-19 09:55:58
- 石國祥:
我今天就城鎮的發展,特別是小城鎮的發展提這樣幾個話題作為我們今後發展過程中共同來研究探討的問題。要推進城鎮的聚集和發展,使它發揮其功能和作用,我們不僅要考慮它的外在形態,包括住宅、建築、道路、環境這些問題,其實作為城鎮的發展,最核心的要解決城鎮産業支撐的發展問題。在市場經濟前提下,如果想要一個區域,一個形態能得以完整發展起來,市場的主體企業應該是一個最核心的要素、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我們改革開放30年以來出現了一個新的情況,就是生産要素集聚的單向和不可逆的流動,使得我們造成很多失衡的問題。我們的資金、技術、人才、資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比如説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這是最一線的。同時,發達地區在吸引著很多生産要素的聚集,30年之後我們的城鎮在生産要素上,全域而言我們存在著很大的空殼化的現象,要想推進城鎮的建設,一定要研究城鎮生産要素的聚集,來支撐這個産業的聚集,才能形成城鎮發展的格局。這是在我們城鎮化進程當中作為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2013-03-19 10:00:33
- 石國祥:
另外,在解決城鎮的發展上,要破解土地流轉的難題,要引導現代農業的發展,特別是規模農業的發展。我們改革開放以後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提出,解決了中國人吃飽的問題,這是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一個很關鍵的步驟和手段。30年之後我們回頭來看,當年之所以聯産承包,是由於生産力的水準低下,我們的機械、種子、化肥,只有靠勞動力的勤奮才能解決。而今天我們的機械化程度,優良品種的發育,農藥化肥,特別是朝現代農業這樣的目標,特別是農村每家每戶幾條分割的格局使得我們難以推進大規模的現代農業,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恐怕我們很難達到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四化”統籌才是我們今後的發展,農業要想現代化,如果不把土地流轉的問題、規模集約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很難實現城鎮的發展。
現在看由於經濟的多元、組織結構的多元,國民的待遇也可能是多元的,現在最為基層的就是農民和農民工這塊,所以我們要研究城鎮的全面發展,必須要解決城鎮農民,特別是農民工這部分國民待遇的問題,對於他們的養老,對於他們的醫療,對於他們的子女教育,這些問題一定要解決,包括戶籍的問題一定要達到全國民的共同待遇水準。否則很難支撐城鎮化發展。
2013-03-19 10:02:25
- 石國祥:
解決消費轉移的問題,如何城鎮化發展,解決城市病當中的一些矛盾,使它健康有序。但是中國的城市發展,因為這30年急劇擴張,使得很多基礎設施不能夠達到與之相適應,所以帶來我們的環境問題,交通問題、住房房價的問題、效率退化的問題。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我們所有人都在往城市聚集,要想城鎮能夠得以發展,一定要把城市的一部分消費轉移到城鎮當中來,來支撐城鎮的發展,這應該是我們要探討解決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要吸引大量的就業和知識性的年輕同志,畢業生能夠在城鎮中工作。
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很多已經退了休的老同志,是不是能夠接續上中國傳統的概念叫告老還鄉,家鄉養老,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大概我們城鎮的發展在消費上是會起到一個巨大的拉動作用。田園的生活是我們人類生活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田園生活是最為欣賞和讚美的,如果能把告老還鄉,田園生活作為城鎮化的一個部分,也可能會對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對於解決城市病的問題,解決城市擁擠的問題可能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除了形態上做規劃、做各種風格的建築,修好馬路,但是更重要的還要注重它的內涵的文化建設。以上這幾條如果我們在城鎮的發展中很好地利用好,尋找出合理的辦法,可能我們城鎮的建設和發展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以解決目前經濟社會中有些失衡的矛盾和問題。謝謝大家。
2013-03-19 10:04:12
- 聶振邦:
非常感謝石國祥市長就城市化的問題,結合四平的情況給我們作了精彩演講。他講的重點包括,一是産業的集聚效應和産業支撐,怎麼能把農民轉為市民,就要有産業支撐,使農民能在城市裏從事生産服務,這樣才能生活,城市的消費才能帶動起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觀點。第二個觀點,由於農民轉入到城市,把農民自己的土地轉移出來,形成規模化的經營,來提高勞動生産率。第三,加快城市的消費,我覺得在四平市和石市長的親身體會是分不開的,我們要實現城市化,不能很好地解決産業的集聚、解決農民變為市民以後的身份轉換的就業和生活問題,城市化難以為繼。同時也給我們農業現代化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原來農民經營土地規模由小變大,像東北四平市現在一戶一般情況下是三五坰地,進來城市化以後,規模大了,收入也提高了,農民由於收入增加了,在農村也可以過上富裕的生活。轉移到城市裏變為市民,也有産業支撐市民生活。
下面請河南新鄉市副市長劉森同志演講,劉森同志曾作過河南長垣縣縣長、縣委書記,2010年7月至今擔任河南新鄉市副市長,新鄉市地處河南北部,河南省第三大城市,是豫北經濟文化的交通中心,新鄉市發展也很快。我們請劉市長就發展的體會我們作精彩的演講。
2013-03-19 10:07:10
- 劉森:
我很榮幸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經濟每月談的交流會。首先我代表新鄉市委、市政府,對長期以來對我們新鄉工作的關心和支援,尤其對新聞媒體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剛才聽了幾位嘉賓的發言深受啟發,也可以説是受益匪淺。
下面我以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為主題,談一談新鄉市對新型城鎮化的理解和我們所作的一些工作。
一、城鎮化是歷史任務,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曾經説,現代的歷史是鄉村城市化。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最大潛力在新型城鎮化,把新型城鎮化放在了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增強農村發展的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十八大報告還指出,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佈局,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産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的聚集功能。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要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城鄉統籌、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品質。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加快資訊化進程中探索出走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
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新型工業化為主導、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的“三化”協調發展路子,把新型城鎮化作為發動全身的重要舉措,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2013-03-19 10:12:09
- 劉森:
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新型城鎮化的決策部署,對我們科學有序、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加快資訊化進程中堅持探索以走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新型工業化為主導、新型農業産業化為基礎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在我們看來,首先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更高水準的物質文化要求,提高生活在大中小城市、縣城、鎮區以及新型農村社區等不同地域人們的幸福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近年來普遍富裕起來的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對生活品質和居住環境都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不能就城鎮化而城鎮化,要更好地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滿足他們對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這是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新型城鎮化建設順應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必然規律。
2013-03-19 10:13:22
- 劉森:
目前我國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從我們新鄉市的情況看,2012年新鄉市工業化率達到了52.4%,高於城鎮化率近8個百分點。
第一,城鎮化水準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和各種矛盾的聚焦點;第二,工業化水準超過城鎮化發展水準,城鎮化已經具備加快發展的經濟基礎。第三,新型城鎮化是我們提升城市品質,改變城鄉面貌、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和以往的城鎮化道路不同,新型城鎮化不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能夠從根本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城鄉發展品質的提升,最終實現城鄉統籌、城鄉一體。
2013-03-19 10:15:16
- 劉森: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説,中國的城鎮化和美國的新科技是21世紀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新型城鎮化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能夠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紅利。有研究表明,城鎮化率每提高1%,可替代出口10萬億元。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新型城鎮化引領“四化”協調發展的強勁帶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關鍵措施。
2013-03-19 10:16:07
- 劉森:
下面我介紹一下新鄉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些具體實踐。新鄉市是國務院明確的新型農村建設的試點市。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科學穩妥地探索走“兩不三新”,突出規劃先行、四級城鎮、産業支撐、城鄉一體、先行先試,我原來在長垣縣當書記的時候,新鄉農村現代化的發展建設,我在2003年就開始對新型農業化建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由不成熟、不規範到成熟,到規範,確實有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前行、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都受益匪淺,不能把簡單的甚至粗暴式地把農民趕進城,必須有産業支撐。我在長垣縣,近一百萬人,過去講沒有資源、沒有礦産,我到那裏當書記的時候否定了這個説法,我説不可能每個地方出門就是煤礦,都是金山。而且我們長垣縣在計劃經濟時代是著名的滯洪區,國家給的政策就是一水一脈,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年只交一斤糧食,我們一年兩澇,十年十三澇,建國以後國家幾乎沒有往那個地方放過項目。我認為所謂的沒有資源、沒有礦這個説法不準確,我們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人。
我告訴大家一組數據,我在那個地方幹了11個年頭,GDP現在接近200個億,儲蓄存款270多億,老百姓非常富,就應了一個窮則思變,也歡迎各位領導和各位記者朋友有機會到河南省長垣縣,在河南省東北部,歡迎大家大那裏實地考察採訪,也替我們宣傳報道一下。
2013-03-19 10:20:28
- 劉森:
新型農村社區聚集化的均衡協調,互促共進的四級現代城鎮體系。新鄉市的城鎮化率由2008年的39.16%提高到了2012年的44.69%,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和河南省統籌城鄉發展的試驗區。我們也是先行先試。具體做法:1.堅持三化協調發展,三化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根本途徑。克強總理曾經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應有之義和基本之策,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建設的載體,是包含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城鎮化,能夠一舉托兩頭,一頭連給工業化,注重産業積聚,注重集約節約發展,有利於提高工業的集中度和資訊化。促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以農民規模化經營創造條件,以農業結構調整注入動力,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我剛才給大家介紹了我在長垣縣工作的體會就是這樣,不能簡單地甚至粗暴式地把農民趕進城,必須有産業支撐。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垣縣目前是中國唯一起動機之城,全國市場份額佔到1.3%,這是行業協會經過調查的。有業內人士叫長垣停産全國缺貨。第二,我們長垣是醫療器械衛生材料之城,佔全國市場份額41%,包括手術包、麻醉包、産包,也是生物新藥之城,同時長垣也是中國第一個廚師之鄉,釣魚臺國賓館的廚師長有服務過毛澤東、小平同志、江總書記,接待過克林頓、赫爾巴喬夫 。長垣縣有7萬多人次,世界各地都有他們那的廚師。因為我來自於基層,我深有體會,長垣縣的房産,我在那十年,由過去5.3平方公里,到今年的61。長垣縣的房價和新鄉市持平,局部地方還高於新鄉市,這個東西是來不得假的,如果農民不致富,老百姓手裏沒錢,這種趨勢不可能到今年,大家也可以實地去看看。
2013-03-19 10:22:22
- 劉森:
2.構築現代城鎮體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走新型城鎮化道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城市群,中心城市、中小城鎮的協調均衡發展,城鎮化只有協調均衡才能健康可持續,我們樹立全域新鄉理念,優化城鎮空間形態格局、産業佈局、交通佈局、生態佈局,推動城市發展由速度型向品質提升型轉變。堅持數量、品質並重和科學生態城鎮化,著力提升城鎮化的品質和效益,努力構建中心城區、縣城、集約鎮、新型農村社區、四級現代城鎮體系,我們現在不光注重縣城縣域經濟的發展,也注重鎮域經濟和鎮區的建設和發展,
如果一個縣幾十萬人都匯集到縣城也不行,我們把它分散。我們注重鎮域的發展,鎮域區域的建設,我們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把鎮域發展起來,建設的規模、品位、檔次都要在三年內完成,鎮區建設如果能吸納1萬人是什麼概念,新鄉一共163個鄉鎮和辦事處。
2013-03-19 10:28:09
- 劉森:
加快縣域內涵式發展,提高品質城市包括縣域組團,持續開展新城碑的…摒棄擴張、攤大餅式的發展路子,把舊城改造和成農村改造作為城市建設和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堅持産業集群,建設集約、人口集聚、功能集合的理念,促進縣域內環式的發展,提高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比如像輝縣市,內環式的城鎮建設受到了國土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被譽為北縣模式,同時擴大縣域管理許可權,增強其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促進縣域壯大經濟實力,支援有條件的縣域向中等城市發展,其他縣城發展成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宜居小城市。全面啟動重點突破鎮鄉區發展建設,在新型城鎮體系中,鎮鄉區是個關鍵點,是聯繫縣城,帶動農村的重要樞紐,具有提高提供公共服務、産業集聚、吸納就業、聚集人口的重要作用,我們對新鄉市163個鄉鎮區建設做了全面調研,發現多數鄉鎮建設比較滯後,沒有發揮其在鎮域體系中的應有作用,這是新型城鎮化的薄弱環節,也是新型城鎮化的機遇和突破口。我們堅持用現代城市理念,規劃建設鎮鄉區,把全市121個鎮開發與産業集聚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機結合,加快建設緊制性的網照城鎮形態。力爭利用3-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一批經濟繁榮、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的小城鎮,科學有序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把新型農村社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基點,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和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堅持政策引領、規劃先行、群眾自願、就業為本、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科學有序、積極穩妥的規劃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向農村延伸,促進土地節約利用、農業規模經營、農村産業發展、農民就近就業,切實讓農民群眾滿意,積極開展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改革試驗的各項工作重點在戶籍管理、産權治理、土地流轉、抵押貸款、社區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截止目前,已累計完成各類資金投入303億元,完成建房3055萬平方米,入住農戶12.7萬戶,救災面積6.1萬畝,復耕或恢復生態面積3.1萬畝。我們這些做法都受到國土資源部的充分肯定,我們是改革試驗點,有一些優惠政策。
2013-03-19 10:35:51
- 劉森:
3.強化産業支撐。就業是民生之本,老百姓不管是進城還是留在當地,都必須要有活幹,這是一個最簡單、最樸實、最平常的道理,必須有活幹、有錢賺,産業發展是城鎮化的根本動力,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基礎和內在要求,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必須創造更多、更穩定的就業,實現産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為城鄉一體化建立強大的産業支撐,新鄉市把産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起來,做以資訊化為方向的産業集聚、要素集聚、資源集約、創新驅動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新型電池與電動車、生物與新醫藥、電子資訊等六大千億産業板塊的培育工程,大力發展産業集聚區,堅持企業集中佈局,産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農民有序向城鎮轉移的四集一轉原則,規劃建設了27個産業集聚區,我們這27個其中國家級的園區是3個,建成區面積達到180平方公里,輻射了全市半以上的鄉鎮,1/3的行政區、行政村為農民就業、就地轉移提供了支撐,同時我們加快品牌農業、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高端農業,堅持示範園區的帶動,龍頭企業的拉動,新型組織的推動,服務體系的聯動,積極穩妥促進土地流轉和適度的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糧食總産量實現了九連增,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和農民轉移就業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2013-03-19 10:36:41
- 劉森:
4.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新鄉市在統籌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交通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格局。推進城鄉規劃的一體化,堅持規劃先行,在全域新鄉理念指導下編制了新鄉市城鄉發展空間規劃,統籌佈局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生態環境建設,説老實話,農民致富以後,無外乎幹兩件事情,一個是娶媳婦,另外一個是蓋房子,最大房子的面積蓋到200多平,但是垃圾圍村的問題沒有解決,那麼他居住的環境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水電氣暖,有些農民在老宅基地翻建新房以後,會到縣城再購買一套房子,因為居住環境滿足不了他的要求,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所以説2003年我們進行探索的時候是有巨大爭議的,對宅基地很浪費,也沒有規劃,我到黃河灘看的時候,房子蓋得很好,全是新房,我看了以後不是高興,而是難以名狀的一種説不出來的痛苦,老百姓有了錢很不容易,但是他們這種無序的建設,似乎意味著我們政府失職失責,當時我們提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後來中央農辦陳錫文主任去了以後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説可以探索、探討,先在新鄉進行試點,正在逐步推廣。基本實現了市縣建成區和重點鎮的主要街區全覆蓋,調整了村鎮體系和村鎮佈局規劃,規劃建設20個示範中心鎮,48個重點鄉鎮,為更加科學地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依據,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按照新型現代城鎮體系框架,引導推進城鄉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環保等基礎設施統一佈局和建設,特別是強化交通在新型城鎮化優先發展的地位,構建覆蓋城鄉設施配套、聯通內外、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中心城區縣域、鎮、村經濟社會快速溝通、高度融合,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已經達到1.3萬公里,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60公里,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就是加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逐步構建城鄉均等化、一體化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供給機制,建設教育、文化、衛生等城鄉一體的公共設施體系,逐步縮小地區間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穩步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以及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全覆蓋。推進城鄉住房保障一體化,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調整住房供給結構,重點解決城市困難家庭和緩解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及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困難問題。推進城鄉生態建設一體化,就是圍繞廊道綠化提升改造,農田林網完善提高,新型農村社區綠化,發展林下經濟等重點,重點抓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加強城市組團之間的綠化格力。山、水、田、林交織的網格化生態體系。我們2012年順利通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的考核驗收。
2013-03-19 10:37:32
- 劉森:
5.積極改革創新。新型城鎮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面臨著許多體制機制方面的難題,新鄉市著眼于城鄉一體化發展,勇於創新、積極探索,圍繞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産權制度的改革、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社區管理機制創新等內容,積極開展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的各項工作,創新城鄉規劃體制,改革先行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體制,打破城鄉規劃和鄉村規劃相分離的格局,建立了規劃管理的三級網路,加強城鄉規劃統一管理,健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利用土地制度,開展人地掛鉤試點,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積極推進建設用地指標交易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試點,讓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積極推進産權制度改革就是學習浙江的嘉興、寧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的改革試驗,在全市確定了16個新型農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改革試驗,並先行啟動了輝縣市裏莊社區和紅門區兩個試點,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投融資體制,就是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通過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拓寬城鎮建設資金的籌措渠道,創新經營與融資聯動機制,運用BOT等模式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發揮政府融資平臺的作用,為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營造良好環境。創新社會管理政策就是構建社區黨總支、管委會、居民代表、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四位一體的社區組織機構,推進鄉鎮服務職能延伸至社區,為群眾提供便民服務。
2013-03-19 10:42:18
- 劉森:
新鄉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順利開展,特別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的工作有序推進,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離不開各級領導和各方面的持續關注和大力幫助,聶局長數次到新鄉去檢查指導。當然,對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我們深感到我們的工作的確還存在很多不足和不成熟之處,主要體現在,新鄉市的城鎮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城鎮化水準低是制約新鄉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緊緊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像克強總理講得那樣,把城鎮化最大潛力與改革最大紅利結合起來。堅持在“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四化”同步協調發展。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堅持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縣域內涵式的發展,鄉鎮區域全面發展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科學有序集約式發展,積極穩妥地開展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和河南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各項改革試驗路,努力構築特色鮮明、組團有序、互促共進的四級現代化城鎮建設,打造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長久、持續動力。
我的發言就到這裡,有些看法不一定完全準確,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最後提點建議,確實我們也來自於基層,現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中央高度關注。但是我們在議論這個事情的時候,往往在領導層面、專家學者層面議論過多,基層在想什麼,探索什麼,需求什麼,可能我們一些書面上的東西過多了,60年代初期,黨中央開會開到縣委書記一級,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因為中國的發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千篇一律。是否能夠召集全國不同縣城,包括鄉鎮和部分村,哪怕再窮、再富,搞一次研討會,全國再開一次推動鎮域發展的大型會議,這是我個人的想法,謝謝大家。
2013-03-19 10:44:42
- 聶振邦:
非常感謝劉市長的精彩演講。他就城鎮化的歷史任務、統籌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積極進行改革創新這些主題進行了演講。今天我們請到的三位嘉賓,他們分別來自我們國家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的副省級城市,王書記他有多年的研究和經驗,而且杭州市又是長三角地區的最南端,也是春秋時期的歷史名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所以他面臨著保護老城和建設新城,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包括城市病這些大問題。
今天媒體記者應該都是來自北京吧?大家對北京的城市非常有感受,我70年代中期到這裡來工作的時候,我們呆的這個地方就是農村,我們城市化發展得很快,北京市最新的統計數字,到2012年,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萬,據我了解,包括流動人口,可能要遠遠大於這個數據,帶來一系列城市化問題。如何使我們國家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怎麼使我們的大城市科學發展,合理控制和防止出現國際上有些大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那些歷史上的突變,我們也防止凸顯貧民窟,這些地方我都去了。可是我們有些國家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按照去年GDP總量,我們算了一下,每人平均的國民收入突破了6000元,有的翻到6085元,每人平均收入要翻番,這是十八大中央明確提出來的。總書記報告明確提出來的,總理反覆強調的,那就要突破1萬美元,達到12000美元的每人平均GDP,達到這個水準以後,我們能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就要在城市化過程中,既要解決好新增農村人口轉為市民的就業和産業升級創新驅動的問題,如果我們還是停留在原有的生産技術水準上,我們很難走上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所以這個任務是相當艱巨的。據最新統計數據,現在全國1.9萬個建制的鎮,平均人口7000人,最小的不足5000人。今天讓媒體界的朋友和今天到會的各位朋友,再次感謝三位嘉賓給我們作的精彩演講。下面請國經中心王憲磊同志就全球要素報告給大家作個介紹。
2013-03-19 10:48:15
- 王憲磊:
謝謝主持人聶振邦副理事長。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上午好!
隨著“兩會”圓滿閉幕,新一屆政府正式組成,中國夢凝聚了發展、創新和改革的共識,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揚帆起航。
此時此刻,根據這期“經濟每月談”安排,請允許我以2012-2013年度《全球要事研究報告》主編的身份,把CCIE博士後站在“全球大事要事研判專家會”基礎上,組成研究完成的這部博士後界的獨立學術報告,即《全球要事研究報告》的主要研判觀點,分為“三大態勢,八個要點”彙報如下。
2013-03-19 10:53:42
- 王憲磊:
一、“三大態勢”
第一,全球多極體系的“幼苗”進入了快速成長期。人類文明和民主進程繼續加快,氣候變化和環境變化已成為人類關注的生存問題,生態文明成為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全球圍繞多極體系形成過程中的貿易、經濟、金融、外交、軍事、安全、氣候變化和戰略等問題,各方需要繼續溝通、協商和談判。在各方利益決定論的形勢下,貨幣危機、局部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危險在升級,已事關世界各國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和未來。
第二,資訊力量方興未艾。已成為人類社會前進的新動力,新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産力發展及生産關係變革、社會關係變革與國際關係變革正在進行。網際網路發展及廣泛應用帶來了新的深刻變革,人類社會在呼喚資訊文明和知識文明,渴望地球村裏多元文化日益繁榮,世界各國人民期待全球各種文明在交流中健康發展。
第三,全球各經濟體經濟增長步入“中速增長”期。世界財富增長極表現形式正在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産方式和生存方式。新的認識問題、發展問題、創新問題、改革問題、調整問題和平衡,已成為全球共同性問題,也是全球外交中各方共同關心、關注和關切的重大戰略問題。正在考驗著人們的智慧和能力,甚至影響著全球70億人口的生存、發展和未來。
2013-03-19 10:54:44
- 王憲磊:
二、“八個要點”
第一,奧巴馬第二任期內,美國風險猶存凸顯。“財政懸崖”的負能量正在波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無限期超“定量寬鬆”負面效應凸顯、有可能誘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美國繼續加強同俄羅斯、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安全問題上的合作。美國戰略東移主要體現在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反恐戰略和網路空間戰略等六個方面,具體形式既有各種各樣的軍演,也有花樣百齣的貿易戰和貨幣戰等。
第二,歐盟的基本面沒變。歐盟作為一個國家集團,在世界政治、經濟、金融、軍事、安全和氣候變化等事務中發揮作用的基本面沒變。在美國輸出給歐洲的負能量影響下,歐洲經濟受主權債務危機拖累進一步加重、復蘇之路遙遙。歐盟對外關係中,希望俄羅斯、中亞、中東和北非地區保持穩定和經濟發展。
第三,日本發展仍將處於停滯狀態。安倍主閣下日本很難在國際舞臺上佔據重要位置。但是,這並不排除安倍政府在執政無力的形勢下,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製造麻煩。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右翼勢力以朝鮮核問題為藉口,甚至威脅要對朝鮮發動軍事打擊。
第四,俄羅斯內外矛盾凸顯。俄羅斯2012年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第156個成員,對外貿易矛盾進入了突發期。這個時期,中俄關係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互惠互利、互利共贏的中俄合作的體制機制建設倍感重要,也是戰略需要。同時,俄羅斯也將繼續在中亞、中東、東北亞等地區的安全問題上扮演一定的獨立角色,維持大國地位和影響。
第五,東北亞不穩定性增加。在美國的錯誤引導下,日本的政治氣氛出現了“霧霾”,軍國主義思潮及保守勢力抬頭,使日與中、俄、韓和朝的關係出現新的變數,正走向複雜化,中國要高度警惕日本和朝鮮隊戰略機遇期的干擾和破壞,需要出臺的政策儘快出臺,需要的預案儘快完備。
2013-03-19 10:58:27
- 王憲磊:
第六,南亞態勢穩中有新變數。南亞仍然是世界上相對貧困、動亂頻仍的地區。中國與東盟的關係走向決定於南海問題的合作程度,南海問題的解決考驗著人們的智慧和理性,共同開發與互利共贏有可能成為南海問題的各方共識,中國可以實現引導型和主導型的戰略。
第七,中東衝突不斷,局部戰爭風險加大。雖然阿拉伯同以色列之間的全面戰爭不致發生,但中東和解希望渺茫。西方在中東培養自己的代理人和促進“民主化”,既不會取得明顯進展,又不會完全放棄。
第八,拉美地位上升。由於石油等資源和市場需求增加的拉動,在全球經濟貿易政治中的地位呈上升趨勢。委內瑞拉等國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暴露出深層次的社會矛盾沒有解決,查韋斯去世後新變數增加,有可能引發拉美動蕩,中國在拉美的企業,需要高度關注拉美的局勢變化。
最後感謝時事出版社的領導和編審,感謝《全球要事報告》的各位作者。謝謝大家!
2013-03-19 10:59:15
- 王憲磊:
在今年全球要素報告研究中,全球要事研判專家把城鎮化的發展納入到《全球要事發展報告》。如何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打造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中國經濟“升級版”,實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在這裡談一下大事要試的觀點。從近五年全球發展的過程來看,城鎮化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共同命題,無疑是一种經濟社會發展的規避方式。在全世界各國各地區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來看,城鎮化的路線要素是不同的,在二戰之前有軍事引領型,也有企業推動型,有科技領先型、自然地理型、歷史文化型這五大類型。
而在以後,從發達國家和地區凸顯了城市的金融功能、貿易功能、政治功能等。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就業問題日益凸顯。臨時就業優先已成為全球新老城市的共識來看,因此我國城鎮化發展建議是八個字,規劃功能、就業優先。用了城鎮化的功能規劃可以避免走彎路,比如城鎮化的功能及功能等級,可以因地、因人、因時制宜,把當時人們的需求變成城市的功能設計出來。為什麼講就業優先,有了就業就有了收入,居民收入成了城市收入的標準之後,持續幾代人就形成了城市的文明。
2013-03-19 11:02:38
- 王憲磊:
如何實現規劃功能就業優先,改革開放36年來,開發區、自由貿易區、新區、産業園、示範區等發揮了引領帶動到發動機的作用。區域功能發展規劃至今也為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已形成了共識,實現中國夢,過上城市的文明生活是13億人的新期待。
從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來看,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生態産業園、科技生態産業園、製造生態産業園、裝備生態産業園、服務生態産業園、文化生態産業園,承擔了城市化的新功能,在這點上中國可以借鑒。因為上述六種生態産業園具有了零排放、零污染、可持續、可宜居、有文化,有現代教育、醫療、服務等功能。因此在功能規劃中,一二線城市可以同時具備多個生態産業園的功能,三四等基層城市具備一種生態産業園的功能即可。居民就有了就業,有了就業就有了收入,收入穩定,中國夢就實現了。謝謝大家。
2013-03-19 11:06:02
- 聶振邦:
由於時間關係,下面進行互動階段,請媒體界的朋友看有什麼問題向嘉賓提問。
2013-03-19 11:07:52
-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我給兩位演講者個有一個問題。我想問王國平院長的是,您剛剛演講中説,要以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照我之前的理解,應該是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來帶動城市發展方式轉變,好像經濟是一個更為基礎和根本的因素,可否請您結合杭州的實踐進一步解釋一下您的這個觀點。
給劉森市長的問題是,2003年您到長垣縣的時候,長垣縣是什麼樣的狀況?我之前採訪過一些貧困縣,大家都希望通過開礦賣資源,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致富。您到長垣縣以後是怎麼找到起重機械和醫療器械這樣的産業途徑使長垣縣經濟發展起來的?
2013-03-19 11:08:08
- 王國平:
我想説的第一點,兩個結合是根本,不在於誰帶領誰,現在要認定你承不承認城市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結合在一起,有沒有人在研究城市發展方式轉變這個課題,我認為有,還是太少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人的總數肯定是研究城市發展方式轉變的人的總數的一百倍以上。你承不承認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要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相結合。否則就不可能推進品質型的新型城鎮化。
第二,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一定要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相結合。由於中國土地大、人口多,發展的不平衡性非常突出,有的地方可能是工業化快於城鎮化,有的地方可能是城鎮化快於工業化,這兩種現象可能都存在。但是就我們研究的結果,就我們的判斷,從中國整體上來看,一定是城鎮化已經大大滯後於工業化。如果我們在座的媒體同志們了解世界的工業發展史,了解世界的城市發展史一定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目前中國工業化水準與它的城鎮化水準,與美國、與英國這些發達國家,在歷史上相同的發展階段的水準可以做一個比較,比較的結果必然是中國的城鎮化從總體上來看已經落後於工業化,當然不排除中國在某些城市是城鎮化快於工業化,出現了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所謂城鎮的空洞化的現象,就是産業崆峒化的現象。但是中國絕大多數的城市沒有出現産業空洞化的現象,包括像杭州這樣的城市,除了農民的隱性失業,因為沒有按照法定的,如果拋開農民有沒有失業問題,或者拋開農民有沒有隱性失業這一問題,杭州的失業率低於2%,現在杭州面臨的情況是招工難,而不是杭州現在有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我在理髮店,我經常要問他你們現在招工情況怎麼樣,他們説招工情況非常糟糕,非常難。特別是過了春節,大部分農民工都不會再回來從事理髮工作,都在杭州這座城市找到了他更適合、更嚮往的工作。還有杭州的一些賓館,為了防止農民工流失,採取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福利來挽留他,這幾年杭州農民工收入增長比較快,但是絕對數又是偏低的,這兩種現象同時存在。
2013-03-19 11:08:43
- 劉森:
非常感謝,你剛才問的這個問題非常好,大家也都在找答案,我簡單介紹一下。用一句話來説就是窮則思變。我剛才給大家介紹了80多萬人儲蓄存款200多億,但是告訴你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地散落的長垣,大概還有6、700億。全國各地走到哪個角落都有長垣人。我就提出來,回歸工程,再到特色經濟,最後到産業集群。我們是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由不規範到規範,甚至由不好到好。
2013-03-19 11:12:49
- 記者:
糧食生産大市一般有要求,現在搞城市化錢怎麼來,國家給一些相關的補貼現在夠不夠?第二,現在農民融資想要搞發展非常困難,農信社改革實際上商業化之後很難融資,所以農民想了很多其他的辦法,您對這些看法怎麼看?
2013-03-19 11:21:18
- 石國祥:
謝謝,看來這位同志對四平還是比較了解的,四平是東北糧倉之一,我們去年産了162億,160億糧食在地級市當中也不多,所以是産量大市。聶局長是糧食最權威的大專家,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糧食戰略問題,産糧越多的地方,農民收入越低,但是在四平這個問題解決得還是很好的,全區域而言,我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在吉林省當中也是高於全省的平均水準。我們主要受到其他城市工業華發展的輻射和帶動,四平離長春很近,不足幾公里,帶動了城鎮化的發展,也帶動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所以對於四平來説,不存在過分的失衡。
第二個因素,農民融資信貸規模的增加和效率的提升,感謝您提這個問題。因為去年吉林省金融辦在四平的梨樹搞了一個試點,就是用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做指標,用國家直補給農民的補貼錢做指標,來擴大農民的信貸規模,這個試點我們搞了一年半了,現在看理論上有一些癥結,但是已經繞開了,實踐中已經運作了一年半。對於農民來説增加了他的信貸規模,增加了他其他産業投資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吉林省是作為推廣的,據説目前在農業內部也引起了關注,我們希望它能夠在提高農業現代化上有一個引導的作用,能夠有一個積極的推進,我們還將繼續完善起來。
2013-03-19 11:22:33
- 記者:
坊間有人説很多市長是反對開展戶籍改革,那麼將來戶籍改革的推進速度和城鎮化推進速度將是怎麼樣的關係?
2013-03-19 11:26:10
- 石國祥:
首先這個話題就不準確,説所有市長都反對戶籍,我不知道是誰統計的,所以我覺得這個話題應該不完整。對於戶籍制度的改革我們是解決中國二元經濟的突破口,一定要推,中國計劃經濟起步,所以分城市戶口、農村戶口。隨著經濟的發展,推進城鎮化這個話題已經逐漸引起各個方面的關注,其實我們城鎮化就是解決二元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戶籍必然要有一個由雙軌向趨同的目標轉移。所以我覺得,作為我來説,我是完全擁護和贊同的,而且一定要堅定走下去,關鍵的是制度要跟上。現在我們國民待遇不相同這個問題要解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包括教育的問題,這個要同步了,可能是我們期盼的目標。
2013-03-19 11:27:38
- 記者:
請問劉市長,我們知道李克強總理曾經在河南主政了七年,他的城鎮化政策會不會是在河南開始第一個試點實行,河南有沒有作出什麼樣的準備?
2013-03-19 11:28:46
- 劉森:
你問的問題非常好,克強總理當時在河南工作期間確定了河南省26個重點城鎮建設,原來是25個,我正好到那當縣長,當時有兩種情況,一個是長垣可以確定為國家的貧困縣,一個是26個重點化城鎮,現在大家都在爭貧困縣的情況下,可能資金和政策上有些傾斜,但是26個重點城鎮化以後,當時省裏是每一個重點城鎮化的縣要財政拿出2000萬,而且人們對你的認識和概念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當時我在跑這個事情的時候,思想鬥爭的時候,貧困縣是暫時的,但是重點城鎮化是不一樣的概念。我們過去到縣城去的時候連路燈都沒有,晚上出來散步就很害怕,跟舊社會一樣,當時按路燈遭來一些非議,很多人説連工資都沒有發下來,説搞形象工程。我們長垣縣縣城發展,就是克強總理批了26個,趕上了末班車。克強總理當時非常著急,克強總理在河南搞了26個重點化城鎮縣,我們是受益者。
2013-03-19 11:29:07
- 記者:
我們根據查閱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過去兩年咱們國家城鎮化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也就是説兩年的時間超額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五年目標,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同時,剛才王書記也提到,咱們城市化運作中面臨八個難題,醫療衛生、城市住房等等,總歸起來是一座城市的承載力問題。如何處理好城鎮化快速推進和整個城市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我想這個問題提給王國平。
2013-03-19 11:34:25
- 王國平:
首先這個問題也很難回答,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確實要解決四大問題,一是錢從哪來,二是地從哪來,三是人往哪去,四是手續怎麼辦。如果在推進城市化過程中,可能絕大部分都會碰到這些問題,但是不要把這些問題的解決簡單化。我在剛才的演講中也説了,中國的城鎮化可能要選擇的是城市群的東西,也就是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的時候講的,大中小城市碎塊化,承載力確實要和每座城市相適應,不能超過這個承載力的極限,如果超過了承載力的極限,無論是大的也好、中的也好、小的也好,都會有問題。還有背後想講的問題,比如錢從哪來、地從哪來、人往哪去,手續怎麼辦,這些問題不是兩三句話就能辦的。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一定要頂層設計,而頂層設計的前提是一定要做深入細緻地調查和研究,集思廣益,取其善者而從之,最後由決策者來決策。第一,這個問題的解決一定要依法來進行解決,一定要在今天的法律法規政策的框架下進行解決。第二,今天法律法規政策框架已經不適應今天中國城鎮化的大趨勢,必須要儘快完善。這次“兩會”期間重慶市的市長對記者有一個談話,涉及到重慶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負債率高還是低的時候,他有一個非常坦率的回答,説到底這個回答是值得引起重視的回答,你們去看一看。黃奇帆在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包括在財力上有多大的支撐力,他是直言不諱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2013-03-19 11:34:39
- 聶振邦:
方才那位記者提到,城市化率這兩年查的統計局的數據是5個百分點,我不知道是從哪查出來的。2011年我們的城市化率,包括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是51.3,2012年是52.6,這一年增加了1.3個百分點,剛才有記者提出來,1978年城市化率是17.9,這個數據是有的,現在35年過去了,一年也就一個百分點,現在可能城市化率稍微快一點,也就是一個百分點,否則我們城市化吸納能力是有限的,現在一個百分點一年也就1000多人萬,融入到城市解決市民化的問題,公共服務設施也是很難的。城市人口急劇膨脹以後,帶來一系列的公共服務、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這些問題都要相應跟上去,這才是實際意義上的市民,當然也包括就業,剛才王書記就八大城市病做了詳細的解讀。
2013-03-19 11:37:30
- 記者:
種糧的地方比較窮,這個情況一直是存在的,希望中央層面在給種糧大市,包括新鄉在內的什麼樣的補貼,另外,一些農民自發的搞合作社,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吸納資金,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再問劉市長,您剛才提到您是搞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資源部也給了相關的政策,農村改革試驗區在發展中碰到了什麼樣的問題,國土資源部給了什麼樣的政策?
2013-03-19 11:39:26
- 石國祥:
國家採取的方式,給糧食主産區鼓勵和專項補貼,這幾年落實的特別好,特別是最近這三四年,中央對糧食主産區、縣的補貼規模在擴大,原來是50個,後來是100個,現在規模在擴大。第二,標準在提高,我們一年能得到這方面專項轉移支付大體上在1.3億到1.5億,這是不可想像的。作為糧食主産區,大家認為中央對於我們還是鼓勵的,給予了政策傾斜,而且這部分資金不是一般的轉移支付,你可以多種渠道使用,所以説現在糧食主産區,地方大家的心態是平和的。
2013-03-19 11:41:07
- 石國祥:
關於互助社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因素。互助社的發展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城鎮化根本話題就在這裡,富餘勞動力轉移出來以後一定要進入城裏,家裏又有留守,有些有專門從事收割、播種、機械,這樣對於集約規模是一個極大的處理,有需求也有市場,結合起來。這是兩個方面。因為現在農村的形態多種渠道,農民融資難的問題這是現實問題,特別是在糧食主産區,除了政策性銀行在收購糧食的時候做了補貼。現在村鎮銀行,包括股份制銀行現在也都在向農村市場轉移。另外,信貸公司和擔保公司在鄉鎮中發展得特別快,對這個問題我個人看法,支援,但並不大規模的擴張。因為金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要考慮風險問題。
2013-03-19 11:44:53
- 聶振邦:
關於增加農民收入,擴大産業建設問題。十二屆人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作了全面的介紹。我們國家取消了農業稅收,我們逐年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使農民有穩定的增加收入。我們預算內的中央投資,53%用於“三農”建設,另外農業四項補貼,糧食資金補貼、農機具的補貼等等,這些補貼每年數額相當大,中央財政收入大量向“三農”領域的建設傾斜。糧食價格為什麼不能提得過高呢?目前我們國家黃箱補貼影響到農産品價格的補貼,不到百分之一點幾,應該允許8.5,現在出來17-19%,我們有很大的補貼空間,通過對農民的補貼,來逐步增加農民的收入。還有一個綠箱政策,有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投入可以大量的投入,我們通過綜合的措施來逐步提高農民的收入。大的方面,推進城鎮化過程中,來實行農村農業的機械化規模經營,農業的生産結構調整,在保證糧食安全前提下,搞一些農業內部的産業結構調整,開始從農業的産業化,發展農業中下游産品,農産品在流通和加工當中可以增值,增加農民的收入。這些問題隨著整個城鎮化的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標,到了下一個十年,2020年,使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番是可以做到的。
今天城鎮化的題目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言猶未盡,媒體界的朋友們也非常支援,可能你們還有很多的問題希望在座的三位同志進行回答,下次繼續組織好,深入研究,感謝媒體朋友對我們的支援,謝謝三位演講嘉賓對我們的支援。謝謝大家。
2013-03-19 11:46:16
圖片內容:
- 經濟每月談活動現場媒體記者陸續到達
-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 現場資料
- 現場嘉賓陸續到達
- 3月經濟每月談即將開始
- 經濟每月談主席臺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主持此次活動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長石國祥
- 河南省新鄉市副市長劉森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後站主任王憲磊教授
- 3月經濟每月談現場
-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任、原浙江省委常委、原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發表演講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長石國祥發表演講
- 現場嘉賓認真聽取演講
- 經濟每月談現場
- 河南省新鄉市副市長劉森發表演講
- 現場媒體錄影機
- 聶振邦副理事長髮表演講
- 國經中心王憲磊介紹《全球要素報告》
-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提問
- 王國平主任回答記者提問
- 劉森副市長回答記者提問
- 現場記者提問
- 石國祥市長回答記者提問
- 現場嘉賓提問
- 與會嘉賓提問
- 瞭望週刊記者提問
- 聶振邦副理事長回答記者提問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經濟每月談活動現場媒體記者陸續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資料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嘉賓陸續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3月經濟每月談即將開始
中國網 楊佳
-
經濟每月談主席臺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主持此次活動
中國網 楊佳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長石國祥
中國網 楊佳
-
河南省新鄉市副市長劉森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後站主任王憲磊教授
中國網 楊佳
-
3月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楊佳
-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任、原浙江省委常委、原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長石國祥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嘉賓認真聽取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楊佳
-
河南省新鄉市副市長劉森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媒體錄影機
中國網 楊佳
-
聶振邦副理事長髮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國經中心王憲磊介紹《全球要素報告》
中國網 楊佳
-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王國平主任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劉森副市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石國祥市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嘉賓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與會嘉賓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瞭望週刊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聶振邦副理事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