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期經濟每月談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44期“經濟每月談”定於2013年2月21日上午9:00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近中華世紀壇)二樓多功能廳舉辦,主題為“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 張大衛:
尊敬的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張大衛,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44期“經濟每月談”活動,本期“經濟每月談”的主題是“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從每人平均GDP只有300美元左右的低收入國家邁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經濟進入了轉型期,社會進入了矛盾凸顯期,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增長進入了換擋期,在這個新的換擋階段,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十八大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我國的每人平均GDP為4382美元,這意味著未來15年將是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吸收國際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依據我國的國情,研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穩步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個發展階段向高收入階段邁進是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課題。
為了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課題,國內外學者都做了許多大量的工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工作人員也做了深入的研究,今天的“經濟每月談”活動我們特意邀請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以及中國銀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研究所副所長宗良,三位專家為我們進行分析和講解。每位講解大體上30分鐘左右,最後留出30分鐘的時間供大家提問和交流。
首先發言的是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他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在計劃和投資體制改革,宏觀經濟調控、中長期發展政策等領域都有較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他多次參加中共中央全會、政府工作報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的起草工作,2009年擔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2013-02-21 08:56:03
- 鄭新立:
同志們,上午好!我今天上午發言主題是“加快農業發展現代化步伐,力求用十年左右的時間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第一個問題,未來十年是跨入高收入國家的關鍵時期,去年我們每人平均GDP根據初步的匡算可能要接近6000美元,去年也是我們召開十八大的時候,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同時也提出了雙倍增的定量發展目標,就是到2020年我們的GDP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如果我們把時間稍微再調整一下,以2012年作為一個基期,那麼未來十年如果我們能夠實現GDP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雙倍增,那麼到2022年,也就是我們召開黨的第二十大的時候,有可能每人平均GDP達到12000美元,因為去年是6000美元,十年翻一番,可以達到12000美元。12000美元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就是世界銀行劃分的一個標準,他們把12000美元作為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的分界線。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們用十年左右的時間能夠跨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這在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上,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上都將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因為到目前為止,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的數量也就是還不到我們中國人口的二分之一,亞洲的國家和地區能夠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也只有一億多人,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還有我國的台灣省和香港地區。
我們中國13億人能夠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對世界經濟的格局將會産生重大的影響,書寫抒寫人類歷史的一個新的篇章。
2013-02-21 09:11:39
- 鄭新立: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十八大選出的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是帶領我們全黨和全國人民跨越中等收入區間進入高收入國家的領導集體,全國人民對我們新的領導集體充滿了期待,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能不能夠實現未來十年的持續健康發展?能夠跨越中等收入區間,我們面臨著許多難題,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解決好“三農”問題。
第二個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所面臨的最大課題。農業現代化和城市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農業現代化可以從土地上解放多餘的勞動力,使他們轉入非農産業,使他們能夠進入城市,變成城市人口。農業人口、農業勞動力的減少就意味著從事二三産業的勞動力和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所以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城市化必須同步推進。當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明顯滯後於城市化,而城市化的進程又滯後於工業化。所以我們要從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入手推進城市化,改變農業現代化滯後於城市化、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的局面。
2013-02-21 09:16:19
- 鄭新立:
為什麼説農業現代化滯後呢?就是農業勞動生産率遠遠低於第二、三産業的勞動生産率。現在我們農業勞動生産率只有二、三産業的勞動生産率的28%。現在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是10%多一點兒,而農業勞動力的佔比是36%。36%的勞動力創造了10%的GDP。這就決定了我們農民的收入同城市的收入,從事第一産業勞動力的收入和從事二、三産業勞動力的收入形成了巨大的差距。也就是説現在我們農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只有城市每人平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具體來講,農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城鎮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31%,比勞動生産率還略高一點兒,因為有轉移收入在內。現在在農村還居住著近七億人口,種地的勞動力還有2.8億人,2.8億人種了18億畝耕地,平均一個勞動力只能種6畝4分地。按照現在的機械化條件,特別是在平原地區,像華北大平原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小麥、玉米,機械化非常成熟,可以實現全過程的機械化,一個勞動力種幾千畝沒有問題,但沒有那麼多地供他們種,只能種6畝4分地,大量的勞動剩餘,所以勞動生産率低下,這就決定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
我們要想跨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城鄉收入差距停留在這樣的大情況下,是不可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今天本來想請宏觀經濟研究院的馬曉河副院長來講一講,但他今天由於有別的事兒,調整了,所以來不了了。他的研究成果,研究了世界上各個進入高收入國家的共同特點,有三個共同條件,第一是城市化率要達到70%左右;第二是農業勞動生産率接近或者是超過第二、三産業勞動生産率;第三是農民收入接近或者是超過城鎮居民的收入。我們看一看世界上所有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國家和地區,一般都具備這樣三個條件。
2013-02-21 09:21:46
- 鄭新立:
像我們現在的情況,城鄉居民收入是3.2:1,7億人住在農村,勞動生産率十分低下,農民的收入這麼低,要想進入高收入國家是不可能的。因為要靠另外一半人收入提得很高,來背農村的7億人口的收入,這樣平均水準才能達到12000美元。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能不能夠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關鍵是看我們在農業現代化上能否有所突破。農業現代化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城市能不能夠吸納,進城的農民工能不能夠真正市民化,像現在有戶籍的城裏人一樣能夠享受到共同的公共服務。這是未來十年我們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我們從現在起要高度關注這個問題,研究這個問題,尋找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途徑、政策和方法,為未來十年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能夠提出好的建議,供中央決策參考。
我們要研究自己的經驗,特別是沿海地區前三十幾年發展的成功經驗。像長三角、珠三角已經進入了後工業化時期了。在那些地方城市化已經基本上任務完成了,大量的勞動力轉入到二三産業,在那個地方,城鄉居民收入大體均等,像江蘇省城鄉居民收入現在是1.9:1。城鄉居民收入比例最好的是浙江省,現在只有1.6:1。浙江農業勞動力的佔比已經下降到20%以下。我們去看很多縣,像蘇南的昆山、江陰、張家港、吳縣,浙江的安吉縣、湖州,還有寧波的很多縣,在一個縣域範圍內實現了半小時的生活圈,實現了就地城市化,農民住在自己原來的地方,出去工作,大部分是從事二、三産業,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的任務基本上完成。現在大學生考上大學之後,戶口都不願意轉。因為他離開農村以後,農村那些好的福利,特別是土地、宅基地都沒了,考上北大、清華也不轉戶口,戶口還要留在當地。在那個地方,當農民比當工人、在農村比在城市更令人羨慕。這為我們廣大中西部地區未來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提供了學習的榜樣,我們要總結他們的經驗、推廣他們的經驗。
2013-02-21 09:24:22
- 鄭新立:
第三個問題,怎麼加快農業現代化?要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業現代化。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經驗證明,哪個領域能夠積極地吸引社會資金的進入,哪個領域的發展就快,就充滿了活力。哪個領域拒絕社會資金的進入,這個領域就是一潭死水。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量的資金,特別是搞設施農業、農業技術裝備現代化需要大量的積累。這些錢從哪兒來?現在看來,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的。我們的財政資金現在對“三農”的投入可以説是盡了最大的力,去年各級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已經超過1萬億元,但平均到7億農民頭上一個人平均1千塊錢,所以靠財政的投入不可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只能起到鼓勵投入的作用。靠農民自身的積累也不可能,因為農民自身的積累能力比較低。只能靠引入社會資金,培育新型的農業投資經營主體,包括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等。通過培育新型的農業生産經營主體來發展集約性的現代化農業,把農業勞動力能夠解放出來。
我在這裡想給大家講幾個案例,是我去年在調研中碰到的好的案例,供大家分析。一個案例是我到湖南洞庭湖地區調研,因為我們中心承接了湖南省委託的洞庭湖生態園區規劃諮詢任務。我們到了岳陽市的華容縣,是一個傳統的糧食産區,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就是指這個地方,稻米一年兩熟,都是囤糧田。我們發現一個村子有70多戶人家,有800畝水田。這800畝水田都讓村黨支部書記一個人轉包了,黨支部書記變成了全村的佃戶了。所謂的佃戶是把地轉包過來,一畝地給原來的承包者700塊錢,然後他購置了全套的農業機械,包括大棚育秧,可以提前半個月育秧、插秧,畝産可以提高5%。都把全村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自己不種地了,從土地上獲得的收入比原來自己種地的收入還要高。另外自己不種地之後,在當地打工,一個短工一天130元錢,願意進城打工的現在農民工的平均收入達到三千塊錢了,一年的收入就是3萬到4萬,如果兩口子出去打工,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7萬塊錢,再加上土地轉包的收入到七八千塊錢,一年的收入可以接近7萬甚至8萬,這樣一下子就可以進入中等收入家庭了。因為國家統計局規定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標準是年收入6萬到20萬。也就是你不種地了,到城來打工,一下子就可以跨入中等收入的行列。這個例子就是這樣活生生的,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到那兒親自看一看。
2013-02-21 09:30:15
- 鄭新立:
第二個案例,我在前幾年到黑龍江齊齊哈爾克山縣去調研。那裏有一個村子的地,都讓一個農業合作社種了,就是幾個人購置了全套的農業機械,全村的地種一級大豆。村裏的勞動力幹什麼去了呢?黨支部書記在大連搞了一個冷藏庫,搞海産品的運銷,把勞動力都吸引到大連去了。現在村裏開一個村委會和黨支部書記都要到大連開,村裏面就剩下農業合作社的幾個人了,都城市化了。
還有一個最新的案例,我看到前天新華社每日電訊稿上第一版第一條的消息,介紹了安徽省小崗村在春節之前,他們整理出4000畝耕地,春節之後要進行招標、招股,看誰出的價錢高,誰就能夠承擔這4000畝耕地的承包權進行經營。其中有一些是原來70年代末搞家庭承包的帶頭人,他們説三十多年前,我們帶頭按手印,把集體的地分到各個戶,三十年之後重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搞集約化的、機械化的大生産,效率又高,又能夠提高糧食産量。我自己不種地了,集中起來給人家種,我的收入還會更高。而且我的勞動力解放出來了,可以從事多种經營增加收入。小崗村的這個舉動,我看是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我想以上三個案例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解放農業勞動力,實現城鄉之間一體化發展的生動例子。
我就談這幾點認識供大家參考,謝謝。
2013-02-21 09:35:52
- 張大衛:
剛才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作了一個很深刻,當然又很生動的發言。鄭主任是我的老領導,我對他這幾年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研究有所了解,但我覺得他今天提出的問題很新穎,首先我們在討論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個問題上,這是一個很深刻的理論問題,但鄭主任切入的點特別新。他從農業現代化的角度切入,引發我們思考。為什麼我們要討論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從農村的角度切入,從農業現代化的角度切入,我覺得很有意義。他講的東西還需要我們下來之後加深消化和理解,但我覺得有幾個問題的提出要引起重視。他講到農業現代化是城鎮化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就很容易讓我們把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結合起來進行考慮。無論是城鎮化,還是農業現代化,它絕不是孤立的,它是協調往前推進的。我們講城鎮化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我們講農業現代化是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我們從這個方面來判斷,説明我們黨在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協調發展問題的重要性,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讓我們很系統地理解問題的深刻意義,對我們很有幫助。另外,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提出了現在農業現代化滯後於城鎮化,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要想促進我們的工業化和城鎮和加快推進,農業的現代化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和條件。這個問題講的也很深刻。我們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還講到,我們現在講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中間作為一種共性的現象,是貧富差距的擴大,應該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怎麼樣解決貧富差距擴大問題呢?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講到城鄉差距就是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關注,並不斷推動解決的問題。他講到我們國家現在城鄉收入是3.2:1,又講到在發達地區,像浙江是1.6:1,為什麼浙江會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就是因為它有農業現代化的良好基礎和條件。我覺得這些問題下來之後我們還要進行反思和理解。
2013-02-21 09:44:54
- 張大衛:
剛才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還重點講到,要真正解決農業現代化的問題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農業現代化,培育新型的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現代化。講的都非常深刻。我也和大家一起聽、一起領會、一起學習。下面還有兩位專家要講,講完之後,我再結合自身的體會再梳理梳理,看看有什麼新鮮的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三位專家的理論成果。
下面請張永軍副部長發言,他從2009年10月一直到今天一直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從事宏觀經濟和國際經濟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開始研究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問題的課題,他這次發言也是代表課題組向大家作一個彙報。下面有請張永軍副部長發言。大家歡迎。
2013-02-21 09:45:24
- 張永軍:
大家上午好!正像剛才張大衛理事長所介紹的那樣,我是代表我們中心關於“中等收入陷阱”課題組作一彙報,因為原來負責我們課題的同志身體不太好,是代他來彙報,因此可能今天的彙報也許會有不全面或者是不太準確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我介紹的內容分為六個部分,一、關於“中等收入陷阱”定義和內涵;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際經驗;三、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四、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條件;五;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景;六、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戰略選擇。
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定義和內涵,大家都很熟悉,這是在2006年世界銀行報告裏提到的概念,主要是指一個發展中經濟體在突破每人平均收入1000美元,當然這個數量標準是世界銀行根據所有國家的情況,隨著全球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會不斷調整這個標準,這是當時的一個標準。過了1000到3000美元之後,到3000到10000美元的時候,社會的矛盾會集中爆發,可能經濟增速減速,或者説會停滯,這樣就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最近幾年關於中國是不是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本身,實際上是有爭議的。有些人比較極端的觀點認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偽命題,我們覺得不是偽命題,從經驗來看,證明不少國家進入到中等收入階段之後,確實經濟發展方面會出現停滯,出現社會矛盾的爆發。我們在表中列了一些,主要是在東亞國家和地區,以及拉美國家作了對比。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跨入高收入階段的國家和地區,我們能看到它們和拉美國家,還有與馬來西亞、泰國相比,長期處於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形成了一個對比,我們看到日本、南韓、香港、新加坡在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時候用的時間都很短。從低收入進入到下中等收入到上中等收入一般用了幾年的時間,從上中等收入進入到高收入階段十來年的時間,總共二十來年的時間就跨過了中等收入的階段。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如説拉美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短的都有三十多年,長的有四十多年。我們看到這兩組國家之間有一個鮮明的對照,恐怕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不能説是一個偽命題,應該説還是有很多經驗的支援。
2013-02-21 09:45:43
- 張永軍:
關於我們前面講到的國家和地區,他們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原因是很複雜的。現在學界對其中的原因進行了很多的探討,從我們課題研究的角度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些國家不能保持持續的制度創新,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我國提出的改革,它的體制機制滯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次,我們看到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於生産要素的投入,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這些國家的全要素生産率和增長率不高,我們回想1998年的時候,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克魯德曼,當時出了一本比較有名的書,在我們國家也流傳很廣。他當時講到我們東亞國家基本上是靠汗水來促進經濟發展的,發達國家是靠科技和智慧來促進經濟增長。具體的數據可以看到,當時的東南亞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全要素生産要素、增長率的貢獻不到30%,而發達國家大部分在70%左右,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再次,我們可以看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經濟結構出現多重失衡。比如説消費和投資關係的失衡,産業關係的失衡,還有要素效率方面的投入失衡,甚至包括收入分配的失衡。這些問題對於經濟的效率以及社會的穩定都造成了比較明顯的影響,使得後來經濟發展的過程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使比較快的經濟增長進程有的時候被打斷。最後,經濟發展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比較,經濟和金融危機頻繁發生。我們看拉美國家,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這些國家,能更多地看到他們國家頻繁地發生金融危機對經濟造成很大的衝擊。
2013-02-21 09:49:55
- 張永軍:
第二大方面的問題,我們要看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際經驗。
從我們的研究結果來看,這些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經濟體都成功實現了産業轉型與升級,比如説東亞的日本、南韓、中國香港、新加坡這些國家,我們對他們的産業發展進程了解比較多。比如説近年南韓的電子産業發展非常快,這樣一個小的國家,在全球的電子産業裏佔這麼大的份額,確實對全國經濟形成了很大的帶動作用。跨入“中等收入陷阱” 失敗的經濟體在産業升級方面一般是滯後的,甚至在産業升級方面沒有取得明顯的成績。我們不需要用很詳細的數據論述它,憑我們腦子中的印象,我們就能夠感受到這一點。比如説問在座的任何一位,像阿根廷、巴西,你能知道他在哪個産業上在全球是比較好,或者説他的哪個産品在全球比較有競爭力。其實我想大家很少能夠找到這樣的例子,但這就很説明例子。但一些小的經濟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像東亞的一些國家,比如説我們舉一個很小的例子,歐洲的比利時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如果我們日常不去研究的話,你覺得它憑什麼能夠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我們翻看它的産業資料,像比利時這樣小的國家,它在生物醫藥方面,在全球佔很大的份額,在全球有很大、很強的競爭力。在産業方面,它有很強的産業支撐。關於産業的轉型和升級,我們認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成敗取決於這些國家的高技術産品佔製造業産品出口的比例,相互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對比。
在這裡我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資料,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高技術産品的比例佔製造業出口的比例都比較高。而長期滯留于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的高技術産品佔製造業出口的比例往往都是比較低的,這裡面當然也有一些個例,我們中國佔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但有一個問題,像中國代工做iPhone手機以及電腦等等産品,因為我們關鍵的零部件都是進口的,我們的産業鏈條只是參與了最後的終端環節,但把出口算在中國的頭上,因此中國的數據還需要進一步挖掘。有了這樣的結論之後,這些國家産業升級背後的推動力都和這些國家實行的比較好的經濟政策,包括産業政策,像日本過去實行的産業政策,這對於産業都有非常好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2013-02-21 09:51:02
- 張永軍: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比較成功的經驗,還有人力資本培育和自主創新,這是關鍵因素。應該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經濟體都非常重視人才資本培育,國民素質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國家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水準,指標都會隨著經濟發展逐步提高。我們可以看到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都非常重視研發投入,也就是重視創新。
我們有一些數據的支撐,我們展示這些國家每百萬人中的研發數量,我們可以看到拉美的國家、泰國,滯留于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他們每萬人所擁有的研發人員,和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相比,實際上是有數倍的差距,有的甚至有十倍以上的差距,這個對比是很鮮明的,另外就是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像日本、南韓、新加坡這樣的國家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都在2%,甚至在3%以上,但是這種比較低的國家只有零點幾,但是這裡面也有特例,像香港可能佔的比例比較低,但是它利用其自身的資源優勢推動自身的發展。
2013-02-21 09:55:05
- 張永軍:
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我們覺得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是一個重要的保障,成功的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階段的國家,他們的收入差距往往控制的都比較小,後來沒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他們的收入差距,長期都處於比較高的一種狀態。我們看到拉美國家,像非常典型的巴西、智利、墨西哥這些國家,基尼系數都在0.4%以上,高的甚至達到0.6%。這在全球來説,近幾年的統計,全球高於0.5、0.6基尼系數的只有五個國家,我們看到巴西曾經達到0.6的水準,現在降了一些,但仍然處於比較高的水準。我們看到東亞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他們的基尼系數都控制在0.4以下,這應該説是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我們知道,像拉美國家之所以經濟上後期出現停滯,因為當年他們出現了社會動蕩,像墨西哥到現在,國內還有“遊擊隊”,説明他們的收入差距過大之後,造成了社會階層分化非常嚴重,社會相應的會出現很多矛盾非常激化的情況,當然對於經濟增長的過程都會有很強的影響。
2013-02-21 09:58:53
- 張永軍:
我們看到差距,我們也梳理了拉美和東亞國家在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土地所有制的差異,剛才鄭主任講到農業的現代化是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非常關鍵的因素。這一點在課題中是有支撐的,比如説土地所有制,我們在整理材料的時候發現巴西這樣的國家,它的城市化率非常高,城市化率接近60%、70%,甚至更高一些。但它的土地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很好的解決,巴西的土地集中度一直是特別高的,不像前面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階段的日本、南韓等等國家,他們當年通過土地改革等措施,它的土地集中度都是比較低的。土地的高度集中,剛才鄭主任講到土地的集中經營,這兩點是有差異的。這些國家在土地所有制的差異上沒有很好地解決問題,農民失地之後進入城市,二、三産業又不夠發達,拉美國家有貧民窟的現象,大量的失地農民住在貧民窟裏,這樣就會激化很多社會矛盾。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是在拉美國家當年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我們知道通貨膨脹對於越是收入低的人影響更大,而對收入高的人,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投資來規避通脹的影響。這樣使得剛才我們看到的收入差距長期保持,而得不到縮小。這樣對於我們所看到的東亞和拉美國家之間的長期收入差距有很大的影響。工業化模式方面的差異,這方面大家都比較了解,東亞國家在中等收入階段的時候往往採取出口導向型的方式,而拉美國家採取進口替代的發展模式,由於沒有及時的轉換經濟發展模式,使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出現停滯,另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差異,可能沒有剛才講到的幾點影響那麼大。我在這裡就不一一作介紹了。
2013-02-21 10:00:51
- 張永軍:
有效把握宏觀調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我們通過幾個方面的指標對此能夠作一些説明。直觀的印像是在東亞國家,儘管在1998年發生過金融危機,但當年這些國家和地區處於中等收入階段的時候,幾乎沒有出現過金融危機,而我們説到的拉美國家,在很長時間內頻繁爆發金融危機,這對於他們沒有很好地把握好宏觀調控有很大的關係,在這裡從財政與金融方面也梳理了相關的材料。比如,就財政方面來講,拉美國家的公共財政裏關於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支出比較高,而東亞比較低,在經濟建設方面東亞國家的支出是比較高的,這是比較明顯的差異。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你的社會保障水準脫離了經濟發展的水準,如果設置一個過高的標準的話,那對於經濟發展是有不利影響的。應該説通過我們梳理的材料,我們看到過去拉美國家在這個方面是有一些教訓的。近些年,歐洲的債務危機的國家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包括美國也有這方面的問題。這給我們有啟示。
2013-02-21 10:03:27
- 張永軍:
剛才講到了通脹率方面的差異。還有金融匯率改革方面的差異,我們看到東亞國家在進入高收入階段之前,匯率基本上保持穩定,即便是名義匯率會出現一些變化,但它的實際匯率往往是比較穩定的。我們知道拉美國家在這個方面做的幾乎是最差的區域。1994年以來阿根廷名義匯率和有效匯率都出現了巨大的波動(圖),巴西同樣是這樣的情況。稍好一點兒的是智利,它是拉美國家最早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智利從90年代中期以來匯率保持在大體穩定的水準,這對其推進國內其他方面的改革,保持經濟的穩定都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這也是智利後來經濟增長情況比較好的一個原因。
東亞和拉美地區金融自由化的差異,我想最主要講拉美國家在早期有很多經濟學家都是從美國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們接受的是新自由主義理論。因此這些國家都採取了銀行私有化的基本策略,拉美國家的銀行過早私有化,使得國家對於整個銀行體系調控方面失去了主動權,這是這些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根源。相反,東亞國家在這個方面做的比拉美國家好得多,這些國家在銀行私有化方面程度低,而且國家對銀行的調控方面做的好得多。
2013-02-21 10:05:29
- 張永軍:
第三個問題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遇到的挑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人口紅利”減弱,今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過去一年我們國家處於適齡勞動人口的量首次出現了下降,人口總量及勞動力總量的變化確實對未來繼續保持經濟增長會形成挑戰,當然這個問題不是不可解決的。剛才鄭主任講到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兩個方面。我們我們還有大量的人口在農村生活、在農業就業,如果我們解決得好,人口從農村和農業轉移出來,我們國家關於勞動力供應方面,對經濟增長不會造成更大的影響。但這確實是一個因素,關鍵是看我們能否解決好,這是一個挑戰。經濟增長動力不協調。從需求方面來看,對投資的依賴程度比較高,而對消費的貢獻相對比較偏低。從産業來看,工業拉動作用比較強,而第三産業的貢獻不夠大。
2013-02-21 10:07:22
- 張永軍:
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今年國家統計局公佈了近些年的基尼系數,社會上的爭議比較大。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的基尼系數都在0.4%幾的比較高的水準。在大國裏面,我們國家是收入差距相對比較大的一個國家。在IMF公佈的資料裏,我大概排序,我們國家的基尼系數差距在有統計的150多個國家裏,我們國家處於30幾位的水準,實際上屬於前五分之一左右的情況。我們的收入差距相對來講已經處於一個比較大的狀態了。
體制機制創新相對滯後。我們確實有很多的領域,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有滯後,對於要素的流動、要素的配置可能有不利的影響。
2013-02-21 10:09:19
- 張永軍:
資源、能源、環境約束增加。比如能源投入,我們大量靠進口。環境,現在江河的污染。像今年空氣品質、北京的霧霾,可以説是受到了全球的關注。這個方面的約束力增強,對下一步經濟增長會有不利的影響,對我們來説也是一個挑戰。
國家人力資本投入偏低,人才儲備不足。我們國家在過去各個年份中,教育佔GDP的比例,比發達國家,甚至比發展中國家都低很多,這是對人力資本的培育有明顯的制約。(圖)能源消耗,我們和主要的國家有一個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大陸的能源消耗強度比發達國家都高,甚至比發展中國家都高,比印度高,只有和俄羅斯比,我們略微低一點兒。
第四個方面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條件。第一,我們國家總體來看還處於工業化的中後期,我們國家的工業化還沒有最終完成,在這個過程中經濟還有保持比較快速增長的條件和空間。第二,城鎮化是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城鎮化會創造出巨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另外,城鎮化過程中對於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到城市,轉移到二、三産業,有大量的人員轉移。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來看,城鎮化都是推動我們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因素。第三,區域經濟結構差異是我國保持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們國家從東部向中西部地區産業梯度轉移可以帶來效率的提高,像過去的日本、南韓這些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所不可比的,我們國家幅員廣闊,是我們國家繼續保持高增長的有利條件。第四,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將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我們做了這些量化的分析,我們覺得未來在“十二五”期間,我們國家的消費市場會保持比較快的增長,至少從增量上來講,我們國家有可能成為全球消費市場擴張最快的一個市場。這對於我們國家的增長,甚至對全球經濟的增長都會形成比較強的拉動作用。
2013-02-21 10:18:30
- 張永軍:
第五,人力資本正在形成。我們用一個指標來描述,借鑒了胡鞍鋼教授算的凈資本紅利的指標。我們看到90年代之前,中國的凈資本紅利是下降的情況,但進入本世紀以來,人力資本紅利開始出現增長,而且後面會增長的更快。我們的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近些年也出現了提高,而且關鍵的一點是這個比例的提高是伴隨著GDP快速增長出現的。目前我們國家保持這麼高的GDP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研發支出佔GDP的比例還能提高的話,這説明我們國家的研發支出的增長規模是比較快的,從2005年以來,就幾年的時間我國的研發支出規模大概增長了兩倍多,甚至是原來的三倍多。這對於我們國家技術的研發投入,它增長這麼快,能夠産生非常明顯的推動作用。現在我們也看到一些成果,比如説從2011年開始,我們國家申請的專利數已經超過美國,當然發明專利可能不是第一,技術含量也不是那麼高,但這説明瞭我們投入的增加是帶來效果的。
第五個方面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時間和目標預測。我們做了一些偏保守的預測,但是總的來講,在未來的十年,如果中國能夠保持一個8%左右經濟增長的話,中國可能在10年左右的時間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剛才我們講的時候,考慮了我們國家在做測算的時候,考慮了未來的階段,我們國家的潛在經濟增長力有可能出現一定下降的情況下做的測算,但儘管我們講到很多不利條件,但我們認為近幾年我們國家潛在經濟增長速度還在8%以上,2015年之後有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2020年之後,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整個在這個階段會有所下降,但還會保持相對比較高的水準。在7%以上的經濟增長水準下,只要再保持1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國家是完全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階段。
2013-02-21 10:18:56
- 張永軍:
課題報告中也講到,我們國家通過經濟轉型、技術創新、管理制度的創新,能夠保持相對比較快的增長,而避免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裏。我們有可能實現從中等收入階段向高收入階段跨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國家儘管有了這方面的風險,但具備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條件。
基於我們剛剛講到的這些問題,我們對於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戰略選擇:
第一,加快經濟發展戰略調整。這和中央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致的,包括推進市場化改革,推動産業結構升級,發展戰略新興産業,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解決資源能源方面遇到的問題,鞏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第二,推動經濟增長由生産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我們要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升人力資本存量。要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推進力度,通過技術創新,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這樣使得我國全要素生産率增長對於經濟的貢獻進一步增大,這種情況下能夠彌補我國勞動力增長放緩、資本投入也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緩慢的影響,通過要素效率的提高,使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比較高的水準上。
2013-02-21 10:19:17
- 張永軍:
第三,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因為我國剛剛公佈了收入分配方案,研究課題的時候還沒有提出這樣的方案,因此我們提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總體來講,和國家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是基本一致的,在這裡我就不作介紹。
第四,可持續、低碳的城市化戰略。城市化佈局戰略,我們國家的城市化當年曾出現過到底是搞大城市群還是發展中小城市和城鎮,我想應該是兩者相結合。城市發展過程中要選擇綠色交通。我們借鑒了OECD的借鑒成果,OECD講到中國近些年公共交通方面看起來已經取得了很快的發展,但像我們城市裏按單位交通的距離,我們所擁有的地鐵長度、每十萬人擁有的地鐵線路的長度等指標,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和歐洲國家、美國這些大城市比,都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我們一方面是可以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拉動經濟增長,另外也可以使得城市運轉的效率提高。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我就不展開講了。還包括綠色消費。
2013-02-21 10:21:19
- 張永軍:
第五,審慎靈活的宏觀經濟調控。剛才我們講到宏觀經濟的穩定對於跨越中等收入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來我們國家要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我國宏觀經濟平穩運作,為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從內部的重點來説,要平衡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關係,使得兩者之間形成合理搭配,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解決就業的問題,使得經濟發展成果能夠惠及到廣大群眾。這是一個重點。從外部來看,要把握好經濟發展和匯率之間的關係,匯率的調整要以保持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我們剛才已經講到,像拉美國家的教訓,匯率大幅度波動對經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我們國家處於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過程中,但我想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把握好節奏,使得匯率的變化,隨著經濟發展的水準逐步調整,既不要使它滯後,但也不能超前,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國家的經濟競爭力。
我代表課題組就簡要彙報這些,謝謝大家!
2013-02-21 10:23:17
- 張大衛:
剛才張永軍先生代表課題組介紹了他們對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成果,資訊量很大。既介紹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內涵,介紹了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分析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國際經驗,也向我們分析了一些沒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教訓,同時向我們分析了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條件,向我們介紹了課題組提出的我們如何跨越的戰略選擇。他介紹的內涵很豐富,是課題組研究的一個初步成果。
下面我們請宗良所長發言,發言之後再做一些分析。宗良所長是我國著名的國際金融專家,著有《人民幣國際化理論與前景》《危機後的全球金融變革》等專著,在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大家歡迎宗良所長發言。
2013-02-21 10:26:50
- 宗良: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每月談”來發言,我們這幾年對這個題目也作了一定的研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有爭議的問題,我首先講
一個小例子,假如回到1948年,兩個軍官,一個是非常能打仗的軍官,看得比較近,只看到自己會打仗,因為打仗的水準特別高。另一個是看到1948年之後三大戰役一展開,發現解放的曙光就在前面。這只有另外一個人作了一項工作,開始關注經濟的問題,財務的問題,展開了一些工作。等到解放之後,發現了兩個人的差異。一個人是沒仗打了,幹著急,找不到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另一個人説,正好別人都不懂經濟、也都不懂財務,正好這個時候有財務的事情需要他幹,結果成了共産黨管理經濟方面的一個重要角色。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兩個人不同的角度,大到一個國家,到了一定程度,整個條件發生了變化,做的好的有前景,做不好的就等在那個地方。
我們從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到我們黨十八大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中國經濟經歷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發現很多方面的第一步都邁開了,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在這個時候面臨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原來的路徑和動力沒了。也就是説靠原來的發展方式,今天已經不行了,今天要轉移動力。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過去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今天還能不能這樣做呢?不行了。過去是摸著石頭過河,過去是告訴你朝北走就行,朝北京走。今天到了北京城邊了,要考慮到北京幹什麼、到北京哪個地方去,準備幹什麼職業,要想好才可以做。這就要求一個國家到今天這個位置需要頂層設計,頂層設計中很重要的方面,在十八大報告中專門説到,要有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實際上就是確定了明確的方向,講路線圖和時間表。這是下一步改革需要確定的輪廓。
2013-02-21 10:27:52
- 宗良:
剛才鄭主任和張部長都與大家講了很多內容,我講的內容可能有一些重復,大家研究這個問題有共同的內容,我找一些不同之處與大家交流。
“中等收入陷阱”,我們看看概念的內涵,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了經濟增長徘徊的現象。關鍵是你不能搞好發展、不能搞好轉型,下一步的動力找不著了。為什麼那麼強調動力?過去的那幾個發動機不行了,有沒有新的發動機?主要是在這個問題。很多國家走不過去,下一步找不到增長動力了。剛才張部長講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比如説一個國家走到今天,在全球沒有一家大企業、有競爭力的企業,最後你的市場會被別人佔領。包括當年日本比較好的企業,今天在新的環境下沒有轉型、沒有把握好方向,日本的大企業,像日本松下、新力都面臨巨大的風險。
2013-02-21 10:30:42
- 宗良:
我們看有幾種類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這些沒有跨越的太好的是一波。還有日本和南韓走的比較好的。我們來看看這幾個國家,有的是跨的好、有的是跨的不好,我們分析一下不同階段的要素。
中國的經濟分為四個大的階段,重在看早期經濟發展,只要是放開市場,讓市場去做,堅持市場化的方向,這樣就可以讓經濟成功。這就是當時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企業改革,這樣做就可以了。現在我們在原來的路子上變化不大,但在要素投入上改了很多。把我們原來的土地上的房地産因素一下投進去,這十多年的發展也是很快的。到今天,十八大報告改為“提高品質和效益”,這就説明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到要由效益來推動的階段。再往下發展一定要達到中國能夠創新的階段,這就意味著你在全球保持著絕對的競爭力,就像美國這幾十年一樣。美國這幾十年之所以牛,説句實在話,就是因為美國在很多方面的創新都在進步,別人根本無法和他比。中國下一步在效率和品質的基礎上逐步走向創新,這樣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就意味著未來的動力能夠保持。
我們概括了十多個因素,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我們對十多個因素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假如這個框的面積越小,你一般是跨不過去的。也就是説整個圓圈,如果這十幾個因素劃上去成為一個圖,假如説圓圈面積比較小,就有缺項。就像高考,你本來是考五科或者是六科,但你有缺項,這樣面積小就跨不過去。我們看看中國的情況,相對來説,巴西是在這幾個國家中做的比較好的。像張主任和鄭主任剛才提到收入差距,在收入差距方面巴西做的不行,巴西的每人平均比較低、勞動生産率也有待於提高。如果它把這幾方面改進的話,巴西就會再上一個臺階。阿根廷也是同樣的。我們看看中國,中國在能源排放上有很大的問題,在服務業佔比方面,也就是剛才兩位領導講到産業升級的問題,我們在這個方面做的也不行。我們再看看我們的勞動生産率,也不行。消費,也不行。我們仔細看看,中國在今天的環境下,跟沒有跨過去的國家相比,我們不佔優勢,我們在若干方面確實面臨比較大的風險。我們看看他們跨不過去的國家,我們和他們相比,我們有共同之處,也就是説我們有過不去的風險。
2013-02-21 10:32:16
- 宗良:
我們再和能夠跨越過去的國家相比,看看我們的狀況。這張圖是和南韓、日本相比。南韓和日本為什麼能夠跨越過去?南韓和日本的框圖大體上是圓的。紫紅色的圖代表日本,我們看看它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老齡化。勞動生産率,這幾年日本的製造業方面,日本的大企業有點問題,日本的勞動生産率在增長,我們就可以看出問題了。它在消費、服務業佔比都可以,教育的投入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但它最典型的是在撫養比這個地方,這説明瞭日本的教育也不足。南韓的問題,撫養比不成問題,南韓的勞動生産率在進一步提高,南韓的消費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們分析一下中國的問題。中國和它們一比,我們就發現中國的圖的綜合面積不太夠,因為我們是有缺陷的,比如説排放成了世界第一排放,勞動生産率增長還行,消費、産業升級都沒有實現。我們綜合一看,中國在未來要想跨過這個門檻的話,我們至少有幾個核心的方面需要作出變革和調整。
怎麼能夠成功跨越?我們有幾個大的方面,人口紅利、經濟增長、收入差距、資源消耗,這是我們國家當前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我想説,我們國家的人口紅利衰減了,有人提出一個思路,我不贊成,就是説等到今天一説人口紅利衰減,大家想到什麼呢?就是把60歲移到65歲,那只有少數人感興趣,一般的人是不感興趣的。我覺得中國部分輕易走這條路,走到這條路的時候,説明中國已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這是西方國家的人力已經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中國應該怎麼走?第一是相應提高勞動生産率,第二是把中國邊遠地區的低齡勞動力能夠加以培養和利用,能夠把這塊開發出中國廣闊的勞動力市場,包括農村等很多勞動力市場,這樣才是解決中國問題之道。不是靠節流,靠節約去生活,這樣基本上沒戲。一定是開源才會是最終的方向。中國這個時候是增長動力的問題,説穿了是在外部面臨一定增長動力的壓力情況下,中國只有培養自己的增長動力,這樣才能保持中國經濟平穩發展。
2013-02-21 10:38:51
- 宗良:
關於收入分配的問題,最近剛剛發佈收入分配相關改革的意見,收入分配為什麼重要呢?剛才我們從圖裏也比較了,收入差距大,因為中國收入結構面臨的問題是兩頭大、中間小。高收入的階層太大了,太低收入的人也太多了。哪一塊少呢?剛才鄭主任説到,6萬到20萬的家庭收入的人佔比少,説明中國社會整個消費增長向經濟結構轉型的基礎不穩固。
那怎麼辦呢?我們原來是兩頭大、中間小,要改為兩頭小、中間大。這樣一調,意味著中國社會經濟轉型、消費增長的動力就有了。因為中産階級階層是編輯消費傾向總體來講偏高的階層,那是整個社會消費的主導力量,再加上也是一個國家比較穩定的力量,也有利於中國實現整個全民整體富裕,有少部分的窮苦人,我們通過其他方式幫一幫,這就是中國的整個社會。
關於能源供應、土地、礦産資源,我想説説環境污染,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問題出來了,我們在地上的時候,我們面臨大量的霧霾天氣,這些霧霾天氣最初是吸收,它會給人的整個生命安全帶來影響,霧霾裏含有很多東西,呼吸空氣我們面臨著壓力。最近大家在山東看到一種狀況,排污的水準高。排污方面是看怎麼凈化地排,過去是排在江河裏,污染河了,不行。他們想了另外一招兒,把污水朝地下導,用高壓槍,這危險很大,這是中國地下水都有污染,況且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如果真做到這種地步,上面我們呼吸的空氣不行,下面喝的水不知道是怎樣的狀況,那我們的日子怎麼過,將來生活品質將會極大幅度地下降,這是絕對不行的。
2013-02-21 10:43:50
- 宗良:
我國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分析。我們承認確實中國面臨幾個因素,人口紅利逐步減弱,但不是消失。我們不能和日本比,我們的問題大得多,等我們有問題的時候,我相信日本的問題肯定是在我們之前就有。世界經濟的趨勢,指望過大的依賴國際市場不太現實。改革,原來改一下就行了,但現在不行,這幾個都受到影響。中國經濟由高增長轉入穩定階段的時候,我們確實會面臨一些壓力。但中國經濟有幾個因素是別人不具備的。這幾個因素決定了中國如果是處理好的話,能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中國經濟處於後工業化發展期。中國在未來的10到20年裏完全有可能繼續保持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南韓年均7%以上高速增長時間保持了38年,1962年到2000年。我們是30年,至少還有10多年,沒有問題,這個新加坡也保持了35年,我國的台灣保持了49年,將近50年。我們中國只要能保持50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到那個時候再下3%到5%,那也不怕,因為那個時候已經解決問題。
2013-02-21 10:46:51
- 宗良:
中國要解決一個大的問題,就是解決中國工業競爭力的問題,大企業培養出50-10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相當於德國或南韓的主要工業實體的水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實體。在這個方面要向德國和南韓學習,同時還要培養出大量的中小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
中國的區域經濟結構差異,這和其他的有什麼不同呢?中國的經濟結構差異就相當於給經濟發展不斷地注入動力,類似于德國的經濟發展,當年西德的經濟發展面臨著制約,一下就把東德並過去了。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投入才可以帶動,就相當於這幾個發展階段,東部相當於發達國家,西部還落後於十多年,這樣不同的發展階段輪流變為動力。比如説早期的經濟增長點在珠三角,中間轉到長三角,最近這幾年是在環渤海。環渤海繼續作為比較強的經濟增長動力,我們的經濟增長動力朝什麼地方轉,中西部,比如説中原和中南,這有可能是在中國未來經濟中發展的重要點。這樣區域結構的差異正好為你確立了不同時期的不同增長點。
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我們消費市場成長也非常快。再加上我們的政策也會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進行主動調整。總體來看,我們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較小。
2013-02-21 10:48:05
- 宗良:
中國怎麼應對?就像過去我們走的是摸著石頭過河,走到今天這個階段,我們已經看明白了中國大體上要朝哪個方向走。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很重要,中國這個時候要求目標明確、完善機制、動力充足、解決難題。中國的模式要創造中國成功發展的模式,能夠在全世界借鑒中國模式,這也要求有一套比較相對固定的中國的制度設計,甚至加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創新。你得有一套東西,比如説人家一説美國經濟,就能夠拿出亞當斯密和凱恩斯的。一説中國,你連適用於中國今天的有中國特色經濟理論還沒有特別成型的東西,好象原來是有一套,好象完全用原來的那套也有問題,完全借鑒西方的東西,也有問題,就是看如何在這中間找一套獨特的適用於中國的設計。
2013-02-21 10:51:13
- 宗良:
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根本之策是轉型。第一是改革收入分配,第二是優化結構,一個是工業結構,一個是基礎設施結構。這兩個結構的優化是其中的重點。第三是能源、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第四是鼓勵創新。
加快經濟發展戰略調整,經濟增長動力要作轉化。關於收入分配,最後通過改革實現兩頭大、中間小改為兩頭小、中間大。有一個具體的方面是走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剛才鄭理事長還特別對中國的道路,包括對農業現代化作了深入的分析。今天國家提到這個戰略的時候,也有人提出這個爭議。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希望中國的未來是什麼樣的狀況?你肯定是希望中國未來是城鄉基本平衡、消除城鄉差距、讓全國人民收入基本平衡、過上基本幸福的生活,只有少數人相對比較貧窮一些,但還能夠享受基本的社會福利。中國社會如果能夠走到這樣一天,那就對了。要走到這樣一天,有幾件事情必須做。首先中國需要解決“三農”,所謂的“三農”問題,如果從本質上來説,在中國的今天“三農”的核心是農民問題。假如你把農民分流,中國有2.8億農民,平均每個人經營6.4畝地。這就像每天給每個人的工作量,每天就讓你打打開水、掃掃地的概念。像這樣的話,10分鐘或者是1小時就做完了。另外幹什麼呢?你最好是能夠找到另外的職業。前提是你只來1個小時掃地,給500塊錢。那另外的時間得找到另外的生存空間,在另外的生存空間找到之前,我不能先把這500塊錢斷掉,如果斷掉的話,你就會急了。假如每個人在社會上能夠找到另外掙到大錢的工作,那這500塊錢去掉,可以解決問題了。“三農”的核心,農民工問題的解決也有很多途徑,一部分是走向大城市,大量的中小城市,中國社會未來是大中小,尤其是中小城鎮有機結合的群體。農民工有很多趨向,該幹什麼幹什麼,到各種各樣的城市來,在城市安家落戶,有社會保障,他不回家,以後可以不回家了。在當地搞農業現代化,整個人口分散,這個問題解決了之後,只要能夠在城市裏穩定生活和保障,就可以把土地的關係割開,也就是剛才我説的500塊錢不給他,這一塊隔開,這就不會引起社會不穩定的問題。這樣就實現城鎮化,假如説農民都走了,農業問題變成農業現代化,農村變成了良田加秀美山川。凡是不種地的,就變成旅遊休閒的地方,變成古典的村莊,變成了風景區。這是中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今天我們還要面臨低碳城市和倡導綠色消費,這塊是長遠的發展保障。
今天就與大家交流這麼多,謝謝大家!
2013-02-21 10:54:21
- 張大衛:
剛才宗良所長給我們對“中等收入陷阱”問題作了深入的分析,他首先用“中等收入陷阱”的概述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增深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深刻理解,特別鮮明地向我們提出我們已經進入關鍵期,我們確實存在著跨不過去“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他用蛛網圖對我們進行了非常形象的表述,讓我們看到中國的短板在哪,讓我們知道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向我們介紹了我們面臨的挑戰,引起了我們的深刻思考。他也對我們落入陷阱的可能性分析和跨越陷阱的可能性的深刻分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選擇和政策的建議,都説的非常深刻,也説的非常生動。
2013-02-21 10:59:47
- 張大衛:
以上三位專家的發言,我和大家一起聽和記。我想談談我的一些體會。今天三位專家的講演,講到了“中等收入陷阱”提出的意義,首先這個命題存在不存在,在沒開會之前,我向三位專家請教,第一,這個問題成立不成立;第二,有沒有意見。剛才三位專家有人提出這是偽命題,他們用了大量的數據和現實的分析,向我們解釋了這不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中國到這樣的階段,就是每人平均收入水準達到今天的狀況之後,我們前面有很多國家沒有跨過去,而且沒有跨過去的國家數量相當大,真正跨過去的國家屈指可數。前面就有人落入這個陷阱中,他們提出的問題讓我們理解和深刻警醒。還提到了我們現在面臨著挑戰和巨大的風險,剛才專家講了很多方面,講到了有哪些挑戰和風險,現在我們説中等收入陷阱,一般説有幾個突出的表現,經濟增長停滯和長期放緩,社會矛盾增多、貧富差距加大,經濟增長面臨著資源環境和要素的嚴重約束,這些問題都擺在中國發展的前進道路上。十八大提出的一些問題,通過三位專家的解讀,使我們感到思考問題的重要性特別突出。我們相信今天三位專家提出的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它的意義還會逐漸釋放出來。
2013-02-21 11:01:39
- 張大衛:
三位專家還講到制定戰略的重要性,首先我們要重視這個問題,另外也要加快研究這個問題,還要有明確清晰的戰略。這是下一步全社會應該做的工作,是我們關鍵性的問題。剛才宗良所長還講到十八大提到時間表、路線圖。永軍也提到頂層設計的問題。無論是什麼,這都説明瞭戰略抉擇上進入了關鍵的階段,必須有堅定的決心、清醒的判斷和明確的戰略來引領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三位專家也提到路徑和舉措,我覺得他們提出的幾個問題都很關鍵。我粗略地概括了一下,我們要在改革上下工夫,特別是在體制機制的創新上下大工夫。剛才三位專家都講到這個問題,制度的優越性一定要釋放出來,中央領導同志講到要把改革的紅利得到充分的釋放,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另外還要有公平正義的發展環境,我們面臨社會矛盾增多的現象,這些現象有很多是機會不公平、規則不公平、環境不公平等引起的,政府就要在這個方面下工夫。另外就是要調整差距、縮小差距,當然要積極調整分配政策減少收入的差距。現在存在著貧富差距,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三位專家用大量的數據和事實分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是城鄉收入的差距和地區收入的差距,這兩大差距是我們應該切實引起高度重視和今後加以認真調整和解決的。
他們還提出創新發展的問題,怎樣使創新驅動力更強一些。還提到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也就是城鎮化。大家都充分認識到城鎮化是我們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是我們巨大的發展動力。城鎮化的戰略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和走下去,還有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要利用可持續發展來破解現在發展中的資源、環境等要素瓶頸的約束。
2013-02-21 11:04:38
- 張大衛:
這是我的一些體會,我願與大家一起分享。我是來自河南的一位新朋友,原來是在河南省做副省長,現在是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我有幸作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常務理事,以後可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大家見面。我從河南的角度談很多問題,在今天的場合不太合適,但自己確實在思考,河南現在在我們國家的發展中也是屬於蓄勢待發的區域。剛才幾位專家都講到中部地區的發展,通過區域經濟的均衡或者是協調發展,也是我們經濟增長今後的一個巨大潛力和動力,這一點我也是有很深體會的,河南有1億多人口,是我們國家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我們國家城鎮化率比較低的一個省份,這些都使我們面臨很大的問題,整個經濟增長的品質、素質還不太高,大量的農村人口的存在也面臨著很多社會問題,包括就業問題,包括收入水準低的問題等等。剛才鄭新立常務副理事長特別講到了“三農”的問題,“三農”的問題和城鎮化率的問題,河南在全國是最具典型意義,我們現在結合十八大提出的重大問題,我們也在研究,加快河南經濟的發展,怎樣解決好我們的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都是需要我們考慮的。我們考慮這些問題,從一個省區域經濟發展來考慮,也是要帶動全省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我們現在和全國一塊講“中等收入陷阱”好象還不太夠資格,但也確實到了這樣的階段。好在中央政府提出中部崛起、中部發展的政策,也是看準了的,包括下一步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如何發揮巨大的潛力和優勢,如何把城鎮化佈局好、戰略選擇好、工作儘快向前推進。今天這個場合,我過多講河南的問題,好象也不太合適,也是借今天的機會多説兩句。希望大家多關注中國中部的一個非常大的省份,人口又多,農業比重又多的省份,關注河南下一步的發展,它如何和全國一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下面我們進入互動和交流的階段,請參加今天論壇的朋友向三位專家提出問題。
2013-02-21 11:07:19
- 記者:
請問三位專家和張大衛理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也是為給高層提供決策依據的。想問一下,在汲取民間的智慧方面,是如何把民間的智慧通過多種渠道反映到高層?
2013-02-21 11:11:36
- 鄭新立:
十八大專門提出來要重視發揮思想庫的作用,我這一輩子都是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門當研究室的主任,搞寫文章的工作,研究的思想觀點受到好多部門的利益、部門觀點的限制,因此我們就跟幾個剛剛退下來的老同志商量,搞一個民間智庫,不吃財政飯的智庫。現在全世界有上萬個智庫,美國有兩千個智庫。美國的兩千個智庫沒有一個是吃財政飯的。我們這個智庫也是創建一個新的制度,不代表任何方面的利益,沒有任何部門利益,從客觀來研究問題,向中央提供智力支援。我們現在對上的渠道是非常暢通的,最近習總書記專門指示,要多聽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意見。我們有要情,每個禮拜出兩期,直接送給政治局委員以上,還有人大的副委員長以上,還有政協的副主席,供他們參閱。我們還有研究報告,還有智慧言論、資訊反映,反映我們的研究成果,為理事單位和會員單位提供。我們“經濟每月談”每個月一期,講完之後就上網了,我們每個人的觀點大家可以通過網路看到。我們通過社會輿論的作用,影響民意、影響決策、影響社會輿論。“經濟每月談”已經有兩年多了,最近我們想改進一下,爭取每個季度出一本書,不僅有聲音、有文字,還要把大家的觀點匯集起來出一本書。“經濟每月談”抓住當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抓住當前經濟發展和改革中的矛盾提出意見,也歡迎媒體和社會各界能夠積極參與,提出問題共同討論,為中央決策提供服務。謝謝。
2013-02-21 11:14:06
- 記者:
鄭理事長,您剛剛提到設施農業和調研的情況,我比較感興趣,我來自山西,我一直在關注這個情況。您剛才所説的推進,我覺得挺難的。投資,像網際網路、光伏,風投比較多,但是在農業方面很少有人去投資,包括去年説山西煤老闆去投資,但我也沒有看到特別的動向。您認為“十二五”期間,山西、河南、河北這一帶不發達的地區,西北可能更差一些,西北會有什麼進程?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如何引導投資進入?這些投資進入自己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
2013-02-21 11:18:34
- 鄭新立:
你提的問題很有針對性,提得非常好。現在社會資金進入農業現代化,面臨一個政策瓶頸。現在資金從農村流入城市很容易,勞動力、資金、土地等各種要素在大量支援工業化、城市化,但從城市流到農村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資金進不去,要解決你剛才説的矛盾,要打破政策瓶頸,吸引社會資金進入,而且投資農業現代化可能回報率不低於搞煤礦、不低於製造業。比如説奶粉,現在中國人都跑全世界採購,全世界的人討厭中國人去買奶粉,都把貨架子買空了。人民日報發了一篇評論文章,説奶粉這件事一個是讓中國企業臉紅,一個是讓中國人臉紅。如果我們的社會資金投入到奶業的生産,創造一個綠色的牛奶品牌,讓中國的母親、中國的消費者都相信你的奶粉,都買你的奶粉,價格即使高一些,與從國外買差不多的價錢,那我們的消費者也願意接受你的商品。我去年看到一個溫州的商人,在新疆發展的不錯,搞了很多商場,後來把這些商鋪全部賣掉,然後用資金在喀什戈壁灘上搞了一個奶牛場,生産奶粉,賣到長三角。廣告詞就一句話,我的奶粉收集的奶源沒有一個是個體戶的,全部都是我牛奶奶廠生産的牛奶,因此品質絕對有保證。就一句廣告詞,引起了長三角那麼多家庭母親的信任,儘管賣的價格高一點兒,賣得相當好。
2013-02-21 11:24:20
- 鄭新立:
所以社會資金投資農業現代化,搞現代化的大農業,搞農業的機械化,統一的採用規範的現代化的栽種方式,只有搞集約化的大農業才能解決,也只有這樣的農業才能解決農産品價格波動的問題。去年在價格上漲因素裏,中國農産品價格上漲佔70%。有人説這和銀根有關係,所以中央銀行使勁收緊銀根,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我想這是南轅北轍,你想用收緊銀根的辦法來解決老百姓買牛奶還是不賣牛奶的問題,買豬肉還是不買豬肉的問題,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本身就是一個農業現代化的問題,只有建立起現代化的大農業,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産出符合老百姓要求的,符合品質標準要求的産品,這樣才能夠解決供需的矛盾,才能降低價格,才能保持生産和市場的穩定。所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農業現代化裏。
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説養豬,這幾年豬肉的價格在食品價格裏面佔了40%多50%,豬肉價格三年波動一次,改革開放二三十年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在發達國家早已經解決了,他們通過現代農業,比如説美國,養豬的企業一共有2個半,一個公司一年生豬的出欄量3千多萬頭,還有一個公司一年的出欄量是2千多萬頭,一個公司的出欄量相當於我們幾個省的生豬出欄量。這就可以按照市場需求,按照各個國家對品質標準的要求來調整飼料結構,調整養殖規模,做到按計劃生産、按標準生産,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包括我們的養殖業、種植業要達到美國、歐洲這樣的水準,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我們的第二産業距離世界水準有差距,第三産業也有差距,但是差距最大的是在農業上。農業的生産效率,農業的生産方式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太大了。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很可能會陷到“中等收入陷阱”中去。謝謝。
2013-02-21 11:24:44
- 記者:
請問宗良所長,前不久剛剛發佈的收入分配改革意見其中提到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其中明確要求要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制度,請問這句話如何理解?其中投資運營制度是從哪方面著手呢?謝謝。
2013-02-21 11:25:15
- 宗良:
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養老金很大,出來之後要確定一個基本的投資趨向。養老金比較特殊,包括在發達國家,比如説美國,也面臨著缺口。在中國是比較突出的,整個養老金制度可能面臨若干方面需要做調整,如果更廣義來看,一個人一生中,尤其是勞動力,專門負責創造這塊的勞動力,或者説必須要交養老金的這波人,他們交這些錢,最終能夠維持他的,還要維持未來全部人的平衡。這就説明對這塊資金有比較整體上的考量,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需要解決投資問題,因為養老金往往是長期資金,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到底應該投哪個地方去,就像風險管理,是投到債券還是股票,還是以什麼方式,會有很具體的操作。我們這些年已經做了一些探索,但在未來也能夠進一步完善,在借鑒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這才有可能。
2013-02-21 11:26:01
- 記者:
請問張大衛理事,剛才您講到河南的情況,鄭主任剛好講到農業産業化,河南可能也面臨這樣的問題。我知道河南現在在提“三化”,農民職業化、農業産業化、農村社區化,試圖探索一條如何解決城鄉差距過大,如何解決“三農”問題的路徑。剛剛鄭主任講到農業産業化、吸引社會基金的投入,我不知道河南省在解決“三農”問題上,在這些年探索過程中有哪些特別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分享?因為河南實際上就是中國目前這個問題的典型案例,人多、地少、農業比例比較高,耕地資源比較緊張。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是中國的一個典型代表。不知道您有什麼特別好的經驗與我們分享?謝謝。
2013-02-21 11:27:29
- 張大衛:
我簡單説兩句,我今天和大家一樣,是分享三位專家的智慧和成果。我們鄭主任的老家也是河南,河南確實是全國比較重要的縮影,特別是在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上特別有典型。河南有1億多人口,城鎮化率只有42.4%,比全國平均水準低了相當於10個百分點,意味著農民人口占的比重相當大。剛才鄭主任講,全國每個農業勞動力大體上是6.4畝地,河南每個農業人口是1.2畝地。剛剛鄭主任舉了一個例子,大家可能聽清楚了。洞庭湖邊華容縣的一個村支部書記在轉包土地的過程中,每畝地給給戶主700塊錢。這個價格實際上也是每畝地農産品價格,換句話説你在土地上辛勤耕耘,最後每畝地的收入也就1000塊錢,這些錢怎麼折騰都不可能致富。剛才宗良所長也講到了,在這塊土地上,隨著農業的發展,現在每年每個農村勞動力對土地勞動力的勞動時間,一個生産季節20天足夠了,他在農村不需要投入365個工作日,這兩大問題就決定了不走農業現代化的道路,農民沒有出路,“三農”問題永遠解不開。
2013-02-21 11:28:18
- 張大衛:
要想富裕農民,就要減少農民。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要把農村的富餘勞動力和富餘人口轉移出去,這樣才能實施農業現代化,才能
提高效率,才能讓農民通過種糧食、搞農業增産增收致富,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但現在很多人不重視這個問題就沒法解答這個問題。現在河南通過城鎮化的過程,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還是非常有成效的。現在農村也出現了大量的土地合理流轉,我們現在也在推進農業的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方面雖然進步不大,但確實是在往前走。包括一些專業合作社,包括社會資金投入農村,都出現了非常積極、非常可喜的現象,不管怎麼説,農村的生産效率在提升。
另外,我們確實把農村地區,把它和我們的城鎮化結合起來。中央提出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發展,既要把城市的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把一些投資的重點放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同時也要改善農村的生産生活條件,使留在農村的那部分人也能夠過上文明的和比較寬裕的生活,在這個方面也都在積極地進行嘗試。我們現在提出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來實現“三化”,不以犧牲生態環境來實現“三化”。第一條路,我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第二條路,我們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我覺得河南進行這兩個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大家關心的話,歡迎大家到河南進行調查和考察。
2013-02-21 11:30:33
- 記者:
剛才鄭主任説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實現我國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重要途徑,我想問在我們國家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處理農産品的産量與品質不匹配,造成了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又會返過來制約實現農業現代化。農産品産量和品質不匹配這個問題,用通俗的話講,好象我們現在的農産品,産量上去了,蔬菜是大棚産的,人看的是這個東西,但吃的不是這個味道。讓大家覺得越是大棚菜,越不敢買。實際上農民為了增收增産現在廣泛推廣這種東西,請問鄭主任和張主任回答一下。
2013-02-21 11:32:02
- 鄭新立:
要提高農産品的品質,一個是要加強監管,這是政府的責任,國務院成立了食品安全辦公室,正好是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樓下,每天中午我和食品安全辦的幾個主任交流,我們每天中午在一個桌上吃飯,他們覺得責任非常重大。加強監管既包括隊伍的建設,也包括技術手段的建設,都要有很大的投入。我剛看到德國馬肉事件,馬肉代替牛肉,總結了原因,這段時間監管的力量投入減少了。英國也是這樣的,由於監管的投入減少了,所以就出現了市場用假的牛肉來代替馬肉、代替牛肉的事兒。我們國家在監管上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比如説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將來都要有對有害物質的檢驗檢測設備,所有的市場都要有完善的市場監管人員和監管機構負責。包括要制定嚴格的法律,通過嚴刑峻法,讓那些搞假的東西危害居民健康的東西,把他重罰,讓他經濟犯罪的成本要遠遠幾倍大於搞假冒偽劣産品所得到的收益,起到威懾作用。第二是要通過扶持和培育現代的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品牌,代替目前數以億計的小商品生産者。現在幾億農民作為商品生産主體,創造品牌、保證品牌信譽,不摻假,這很難做到。只有農業現代化,形成了現代化、規模化的經營主體,創造一個綠色的農業品牌,珍惜品牌,維護品牌的信譽,從這個方面來保證食品的品質。這可能是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我想未來中國要通過從這兩個方面的努力,解決你説的數量和品質的問題。
通過大棚生産的蔬菜,是不是就變了味?我想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像以色列培育一些新的品種,我們去看了,品質問題都解決得很好。你講的品質問題,現在已經關係到農業發展的前途,關係到中國人在世界上的聲譽。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我相信能夠得到解決。
2013-02-21 11:36:25
- 記者:
我來自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對於“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我們也有一些研究,今天聽了三位專家講的,我特別受啟發。對我個人來講,我覺得“中等收入陷阱”從東亞成功跨越的國家來説,基本上是靠有效的資本積累,從拉美來看,資本的積累過程相當不成功,工業化進行的相當不成功。我覺得中國的“中等收入陷阱”應該是沒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政府主導型的資本積累的模式,包括前蘇聯、東亞國家的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我想問張主任和宗所長,中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過程中,和東亞其他國家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收入分配差距非常大,向拉美國家靠近。這種情況包括前蘇聯和以前的東亞“四小龍”國家出現的不是很明顯,但中國現在比較明顯。
另外,如果靠政府積累,就算中國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下一步的發展模式上就會面臨下一個瓶頸。政府主導型的模式,中國經濟到底能走多遠呢?長期政府主導型的,在投資方面是很有效的。如果下一步轉成消費型和創新型,政府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如何改善?
2013-02-21 11:41:04
- 張永軍:
剛才你講到可能從拉美和東亞國家的情況對比來看,確實東亞國家能夠普遍達到比較高的持續率和投資率,而拉美國家當時只有比較短的時間能夠達到相對高的儲蓄率,但和東亞國家還是有差距。像中國,如果從投資和資本積累的角度來講,這個方面確實是中國有利的條件。即便現在講到下一步中國的人口紅利消失之後,一般來講,那些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會出現問題,人口結構發生變化之後,儲蓄率降下來了,比如説泰國都有這樣的情況。高的儲蓄率維持不下去,相應的經濟增長都會受影響。但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們做了分析,中國至少從居民儲蓄來看,儘管現在適齡勞動人口的量是下降了,但按現在的人口結構往前推,未來十年內中國居民的儲蓄率還會保持比較高的水準。居民的儲蓄率,比如説中國是25-60年齡段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這樣的比例在中國至少是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會下降。以前關於儲蓄的問題、消費函數的問題,有一個特別有名的專家,美國莫尼·迪安尼(音)教授就是靠消費函數理論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去世之前,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他曾經和中國的一個學者合作寫過一篇關於中國儲蓄率的論文,他講到中國目前居民儲蓄率的變化,包括東亞國家的儲蓄率的變化,可以用人口結構的變化來解釋的,我們用他的思路來看中國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儲蓄率,這個結果是還是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儲蓄率。
再加上以前的論壇中講到,中國還是有很大的投資空間。像軌道交通,未來多少年內還是有比較大的投資空間。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地鐵建的比較好之外,其他的城市開工了大量的軌道交通,這方面有很大的投資。像中等城市,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基礎設施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像這些方面對中國未來的投資是有空間的,而且能夠帶動中國未來的産出保持比較快的增長。比如説中國的水、電、氣,所謂的公共事業。從産出角度看,中國和美國比,我們的製造業、工業規模上都超過美國了。差距最大的是在服務業和公共事業方面。這方面我們有投資和需求,將來會帶動這方面的發展,也形成比較強的動力,能夠使中國經濟規模上繼續擴大,也是我們能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比較有利的條件。
2013-02-21 11:42:07
- 宗良:
你這個問題可以概括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中國的發展動力到底如何轉換。經濟發展中如果從大的動力來講,三大塊比較明顯,出口、投資、消費。但如果細化的話,又可以分為不同的方面。可以再稍微分開一點兒,在調整過程中,總體使不同的消費,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層次,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層次裏又有不同的消費傾向,你在調整過程中會發現,再加上城鄉收入差距,整個過程中是輪番上升,總體是升級的,把這個動力做的越來越大,同時結構也越合理。投資的動力,短期來講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動力,會涉及到政府管控,基礎設施,還包括各種各樣的企業,當然有企業市場化的,這一塊主要在於達到一定階段了,重在優化結構升級,保持增長。政府那塊,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投資管控力度也變好了,出口的話管控不了,這樣慢慢的實現了良性的動力轉換。
2013-02-21 11:47:33
- 宗良:
第二是你説到政府管控的模式會走多遠,也是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的一個觀點,中國的改革怎麼改?改革的目標實際上是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可以考慮,我們過去高度依賴政府的經濟是走不下去的,完全走西方的路是不是也行呢?完全按照西方的市場化走,可能也會有一些問題。中國的模式怎麼走?可能還是把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處理得比較好。我倒有一個傾向,我純粹是舉個例子來説。比如説一個圖中,一邊是政府,一邊是市場。兩個極端不行,發達國家自己都説完全靠市場了,金融危機實踐證明了不行。
哪個比較合理呢?比如説在中間的某一個環節。但從實際來看,市場化的東西多一些,應該是對經濟發展總體比較有利的。按所謂的黃金分割,市場化程度70%、政府是30%,或者是在某個區間就能夠比較合理化地解決問題。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是70%-80%的市場化,另外的20%幾的是調控。這樣有一個合理的搭配。當然可能説的不一定對。
2013-02-21 11:48:43
- 張大衛: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圍繞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幾位專家在現場做了講演,大家也進行了互動,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用掌聲既感謝三位嘉賓,也感謝在座的聽眾。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2013-02-21 11:51:46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44期“經濟每月談”即將開始
- 中國網現場直播第44期經濟每月談
- 第44期經濟每月談現場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張大衛主持會議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發言
- 第44期“經濟每月談”現場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發言
- 張永軍副部長發言時,嘉賓認真觀看數據分析。
- 參會記者拍照記錄
- 參會記者仔細聆聽
- 中國銀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研究所副所長宗良發言
- 大會現場
- 大會現場
- 大會現場
- 記者認真聆聽
- 記者向嘉賓提問
- 記者提問
- 中國銀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研究所副所長宗良答記者問。
- 記者踴躍提問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與記者交流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44期“經濟每月談”即將開始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網現場直播第44期經濟每月談
中國網 寇萊昂
-
第44期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張大衛主持會議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發言
中國網 寇萊昂
-
第44期“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發言
中國網 寇萊昂
-
張永軍副部長發言時,嘉賓認真觀看數據分析。
中國網 寇萊昂
-
參會記者拍照記錄
中國網 寇萊昂
-
參會記者仔細聆聽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銀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研究所副所長宗良發言
中國網 寇萊昂
-
大會現場
中國網 寇萊昂
-
大會現場
中國網 寇萊昂
-
大會現場
中國網 寇萊昂
-
記者認真聆聽
中國網 寇萊昂
-
記者向嘉賓提問
中國網 寇萊昂
-
記者提問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銀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研究所副所長宗良答記者問。
中國網 寇萊昂
-
記者踴躍提問
中國網 寇萊昂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與記者交流
中國網 寇萊昂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圖片內容:
數據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3824/152_1_0101_desc.htm
圖片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