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中國氣象局2012年1月份新聞發佈會

   中國氣象局定於12月30日(週五)下午15:0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二樓報告廳舉行2012年1月新聞發佈會。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月份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中國氣象局定於12月30日(週五)下午15:0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二樓報告廳舉行2012年1月新聞發佈會。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余勇:

    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中國氣象局2012年1月新聞發佈會,氣象防災減災和氣象服務成效以及應對氣侯變化和開發利用氣侯資源工作進展,特別是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資訊發佈工作意見,在為“三農”服務,西安世園會,西安大運會,神州八號對接保障服務當中,在面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海南等省異常,台灣,北京、武漢城市內澇,華西和黃淮地區、四川等省局地強對流滑坡泥石流等氣象災害,及時傳播了氣象預警預報資訊,普及了氣象科學知識,為提升公眾防災減災和應對氣侯變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希望和大家繼續攜手並進,進一步擴大氣象傳播的廣度、加大氣象新聞報道的力度,推進氣象宣傳的厚度,共同為氣象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發揮更大作用。新的一年就要來到,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國氣象局向各位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祝願,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下面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侯中心氣侯與氣侯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女士,中國氣象科學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王亞強先生。

    今天我們新聞發佈會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首先是2011年天氣氣侯盤點以及12月份天氣氣侯主要事件的回顧。其次是2012年元旦天氣和1月上旬天氣展望。第三是簡要跟大家彙報一下全國公眾氣象滿意度調查結果。我們首先請陳振林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2011-12-30 15:08:45

  • 陳振林:

    謝謝余主任,我介紹幾方面內容,首先12月份全國天氣氣侯概況。這個月平均氣溫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在氣溫的分佈上,西部偏暖,東部地區偏冷,特別是西藏,四川西部、雲南西部、青海南部、新疆中部偏高。西北部分地區,黃淮東部、江南東部、華南、西南地區偏低。降水量今年12月份是7.2毫米,在地域分佈上可以看到,紅色的區域東北、內蒙古大部、西藏中東部、西南北部、江南南部、華南中部偏少3—8度,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甘肅北部偏多2倍以上。

    12月有2次冷空氣影響,比常年12月份三次少了一次。第一次是影響全國整個範圍,第二次對北京影響比較大。另外影響天氣事件就是西南出現低溫雨雪天氣,降雨日數普遍6—16天。月內還出現部分地區大霧影響交通,包括這兩天持續的現象。華北的中南部、西南地區東部、福建大部、新疆的局部2—6天,雲南西南部、福建中部有6—8天,甚至達到8天以上。月內四川雲南局部地區乾旱發展,12月以來西南地區東南部降水量普遍少於20毫米,氣溫較同期偏高。在四川南部、雲南西北部、中到中度氣象乾旱。

    12月在北方氣象條件還是有利於北方冬小麥的安全越冬,目前來看冬小麥、油菜長勢良好。但是一些地方積雪不利於畜牧業和設施農業的生産,月內最大積雪深度達到了10—31釐米。部分地區也出現了白災。目前來看全國農區大部分商情還是比較良好,有利於農業生産。江西部分地區由於降水偏少,出現了旱情。小麥、油菜的産區大部分地方氣溫偏低,有利於控制旺苗。華南低溫霜凍,露天蔬菜生長緩慢。以上是12月天氣氣侯特徵。

    2011-12-30 15:16:00

  • 陳振林: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整個一年全國天氣氣侯事件氣溫有什麼特徵。首先是全國平均氣溫偏高,為連續第十五年偏暖,常年是9.0度,今年是9.5度。具體就是前期冷暖起伏大,偏高主要是在後期,一月份異常寒冷,是34年最低,二月全國明顯偏暖。四到十月份持續偏暖。全國大部分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全國的降水量與常年同期偏少9%,為近61年最少。今年是555毫米,我們國家全年平均是610.5毫米。具體有什麼特徵,在1—5月份偏少,秋季特別是十月份偏多。當然中間出現了連旱,在空間分佈上,常年以來的降雨也是明顯偏少。

    下邊再展望一下元旦期間以及一月上旬天氣情況,元旦天氣一二三號前兩天天氣全國都是雨雪天氣,需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具體的預報一號到二號,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地區北部、東北地區南部、山東半島小到中雪,江淮、江南、華南地區西部有小到中雨,它的雨雪範圍還是比較大的。第三天北方轉晴,南方雨雪依舊。西藏南部個別地方有大到暴雪,總的在元旦期間有冷空氣活動。

    展望更遠一點,就是未來十天,一月上旬天氣,一個個特點就是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氣溫依然偏低,會延續十二月份的特點。5—8日,還有中等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南方大部分多雨水,氣溫也降低,特別在預報的一月上旬,與全年同期偏低12度。總降水量一般10—25毫米,四川盆地東部、貴州、廣西北部、湖南西北部降低30—50毫米。一月份各地還要密切關注對人體健康、交通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月份西北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低溫雪災天氣,在西南和江南部分地區容易出現雨雪冰凍天氣,要做好公路、鐵路時間限制,保證春運正常開展之外,大家出行時候要提前關注天氣變化。

    針對華南乾旱,我們預計一月份會持續發展,需要繼續加強防旱抗旱工作。一月份仍然是大霧天氣發生比較頻繁的時期,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可能會受到影響。針對農業生産有以下措施建議,北方冬麥區要注意防寒保傷,南方農區要預防冷空氣侵襲,造成影響。北方畜牧業和設施農業遙注意防禦大風、降雪影響。

    2011-12-30 15:16:26

  • 陳振林:

    借此機會也向媒體朋友通報一下全國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這個是由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組織實施。調查範圍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從18歲到75歲居民。調查有效樣本49700人。調查方式全部採用電腦輔助和電話調查。時間是從9月1日到25日。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以下幾方面,總體滿意度,今年評分是85.7分,比2010年提高了2.2分,其中在農村是87.3分,城市是83.9分,比往年都有所提高。針對氣象服務資訊發佈中相關因素,我們分項進行了調查,有一個結果顯示,預報準確性是公眾評價氣象服務最重要的方面,而且對它的期望值也比較高,但是對準確性的評價和期望值之間落差還比較大。公眾對氣象服務資訊實用性的評價最高,他接收到的資訊還是比較實用的,這是一個主要的結論。

    另外對氣象知識普及和需求方面調查表明,氣象防災減災常識的普及程度是52.6%,但是公眾對防災減災常識普及的需求比較旺盛,是79.8%,與52.6%這個數據比還有很大空間,需要媒體記者朋友共同努力開展這項工作。針對公眾期望的接受渠道,哪些手段比較方便我們也做了調查,最希望通過電視、手機、網路接受常識,但是在城市和農村有所不同,這裡面有詳細的結果。公眾希望的接收形式,一般以紀錄片和視頻的方式接受,城鄉有稍微差別,城市公眾比較青睞宣傳圖片和專家講座訪談方式,農村的公眾更傾向於通過大喇叭、氣象資訊員傳遞。

    我們在調查中也針對氣象服務的品牌做了知曉率調查,和去年相比有明顯增加,比如2011年中國氣象頻道,中國天氣網公眾知曉率分別是37.6%和28.9%,比去年增加16.2%和4.5%,增長幅度還是比較大的。我借此機會也祝大家2012年龍年大吉,謝謝。

    2011-12-30 15:25:01

  • 余勇: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2011-12-30 15:26:22

  • 香港大公報記者:

    我有這樣的問題,今年春運來得比較早,1月8號到26號是春運階段,春運服務保障工作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另外春運期間天氣總體情況如何?會不會像去年我們所關注的出現大範圍的降雪、凍雨?針對凍雨來説有哪些相應的措施保障?謝謝。

    2011-12-30 15:31:12

  • 余勇:

    做好春運氣象服務也是氣象部門一項重要的工作,每年都要認真部署,落實。今年春運也是來得比較早,元旦和春節之間間隔時間比較短,所以我們針對今年的情況,包括未來的天氣可能發生的變化也是及早採取了保障措施。最近我們也做了全面的部署,包括下發通知,採取各種檢查,設備安全方面做了徹底的檢查。

    我們主要採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首先還是要做好應急職守工作,要求各地氣象部門主要領導對這項工作更加重視。第二,針對春運期間可能發生的災害天氣做好預報服務,特別是對春運期間交通運輸影響比較嚴重的,像寒潮、雨雪、冰凍、大霧這些天氣,大家加強聯防和會商,一方面做好資訊化預報服務,另外也要各部門做好聯動,把它可能造成的影響要溝通會商,同時確保預警資訊發佈渠道暢通,第一時間傳遞到各行各業,及早採取措施,特別是我們面向發改委鐵路、公路、民航、旅遊、電力等部門都建立了專門的服務渠道,還有專門服務産品。

    2011-12-30 15:35:14

  • 陳振林:

    中國氣象局從1月6日開始到2月16日,每天報告有關部門,通過電視的氣象服務節目當中增加內容,對前期在準備過程當中,特別是入冬以後,我們也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專家一起對冬春季節或者春運期間天氣演變趨勢做了預測,從十一月以來,十二月份情況來看,北方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雪災,但是我們預測的結果表明,包括在南方,可能由於降溫造成的階段性的低溫雨雪天氣,不會像2008年那樣嚴重,但是儘管如此,還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包括我們國家最近各個部門,像發改委啊,開年度工作會的時候,預防春運期間預防極端天氣事件,包括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業部也特別強調針對天氣氣侯事件及早做了部署,對這塊兒大家還是非常重視,提早採取措施,確保春運期間各項活動順利開展,謝謝。

    2011-12-30 15:36:33

  • 成都商報記者:

    2011年我們看到一些極端的天氣情況不斷出現,不知道2012年相對於2011年極端天氣情況出現會增加還是會減少?

    2011-12-30 15:37:03

  • 艾婉秀:

    確實如你所説,2011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上,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是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出現的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極端天氣氣侯脆弱性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至於2012年,大家比較關注先前有各種傳説,各種説法,我們剛才講了,我們針對冬春季節的天氣氣侯我們已經做了滾動預測,也及時向決策部門彙報,但對整個一年的預測,這對全世界氣象部門來講也是比較難的科學命題,我還不能一下子給出明年到底會發生什麼災害,會出現什麼極端的氣侯事件,因為現在科學水準達不到這個程度,但是我們會不停滾動地進行預測,包括我們到三月底四月初,春天、夏季還會開展會商。

    2011-12-30 15:38:04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我想接著剛才這位記者的問題提個問題,出現這種極端天氣的原因是什麼?

    2011-12-30 15:38:56

  • 陳振林:

    出現極端天氣氣侯事件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全球氣候變暖以後,根據科學家目前的研究來看,大氣環流出現經常性異常這種可能性明顯存在,主要是氣侯變暖以後最明顯是南北交融情況更加突出,也就是説南邊的氣團向北擴展更明顯,同樣北邊的氣團向南伸展也明顯,這樣的環流異常就很容易造成極端天氣氣侯事件,這是目前可以説是大家比較認可的一個解釋。

    2011-12-30 15:39:34

  • 中新社記者:

    我想問一下,12月中旬時候在菲律賓出現的“天鷹”熱帶風暴,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我記得當時咱們氣象部門發佈的預測是8—9級的風級,但是最後卻造成了一千多人的死亡,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還有十二月份出現颱風是不是屬於異常?

    2011-12-30 15:40:02

  • 陳振林:

    我再補充一下,過去十年對我國有影響的最後一個颱風平均生成的時間12月2日,但是最晚生成的時間是12月19日,是2004年的第30號颱風。今年的“天鷹”雖然對我國沒有影響,但是比常年偏晚了13天,但是從極端性來看,比01年,04年,06年生成的還要早,所以不算特別異常的現象。

    2011-12-30 15:41:45

  • 新華社記者 ]:

    今年發生了好幾次大範圍大霧天氣,今年為什麼這麼多發大霧天氣,可以採取哪些手段降低影響?

    2011-12-30 15:48:28

  • 陳振林:

    今年確實也是霧霾天氣頻繁,氣象預警不斷,交通連連受阻,也是十大氣候事件之一,今年秋季以來,霧霾天氣比較多發,有一個特點,霧霾天氣日數比較多,影響範圍廣,階段也比較集中,跟常年比都偏多,達到了5—20天,個別地方20天以上,北京也是幾十年來比較多的一次。從氣象條件角度來説,我們請專家做了分析,本身對霧的預報,霾的預報也是在正常範圍內,從它的形成氣象條件來看,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影響我國的入秋以來冷空氣多次,它活動相對來説還是偏少,強度偏弱,地面風速小,再加上夜間濕度增加,容易引起霧天。西南暖濕氣流也比較偏涼,北方乾燥的冷空氣活動不是太強,西南方向水汽比較強,所以相對濕度就大,所以就比較多發。另外由於氣象條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也造成了霾的現象在一些地方發生。我們會及時發佈預警,提醒特別是對公眾的健康,對交通出行各方面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前防範,主要是及時通過媒體各種手段向公眾發佈。

    2011-12-30 15:49:22

  • 余勇:

    請王所長介紹一下我們預報有關的平臺情況。

    2011-12-30 16:42:11

  • 王亞強 :

    霾主要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幹塵粒,我們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現在人為排放了各種各樣的大氣污染物,包括污染氣體,還有污染固體,我們氣象科學研究院正在開發預報平臺,它首先需要知道排放源,知道這些大氣污染是怎麼排放的,排放了多少,它的傳輸、沉降,在大氣中的化學過程,比如説有的污染物排放氣體會二次轉化成為顆粒物,我們這套預報系統也正在做預報和研究。同時我們也在做一些相應的觀測,我們主要注重大氣成分對天氣結構的影響,包括大氣輻射效應,直接輻射、間接輻射等,謝謝大家。

    2011-12-30 16:42:51

  • 經濟時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氣象部門近期召開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研討會,媒體對“率先”這個字眼比較感興趣,我的問題是氣象局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思路是什麼?有什麼部署?目前的試點工作進展到什麼地步了?

    2011-12-30 16:43:28

  • 余勇:

    首先感謝媒體朋友關注氣象事業發展,大家知道,現在率先實現現代化也好,不光我們氣象部門,包括其他部門,包括地方,江蘇啊、上海、廣東都提出這樣的目標,氣象現代化應該是國家現代化的標誌之一,從我們改革開放以來,剛才陳司長介紹的氣象滿意度不斷提升,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得益於我們堅持不懈的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使得我們的能力水準有了一定的提高,心裏有底。至於為什麼最近氣象部門提出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首先我認為是為了更好滿足我們國家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氣象服務的需要,這是第一個。

    2011-12-30 16:44:13

  • 余勇:

    第二個,五年多以前,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們氣象部門簡稱“三號文件”,這“三號文件”明確説2020年要構建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氣象現代化體系,這是國務院國家給我們氣象部門的光榮任務,也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第三個,也是我們當前和今後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

    第二個問題就是有關思路,現在各行各業對現代化都有它的思路,作為氣象部門來説,經過我們前一段的學習,討論,大家對社會需求的了解,初步形成了這樣一個基本思路,首先我們還是要立足國情,我們的氣象現代化,還得走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我們國家範圍廣,各省差異比較大,其次還要面向國家需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同時要瞄準世界和科技的前沿,現代化要跟自己以前相比,最重要還是橫向,跟發達國家,甚至跟其他部門相比。

    2011-12-30 16:44:33

  • 余勇:

    第三個,從現在看,也是中央一直強調的,我們發展現代化一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從我們部門來説,過去我們這段通過十五、十一五,我們的現代化雷達也好,衛星也好,自動站也好,從數量上有了一定規模,特別是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隊伍,把這些資料用好,更好地服務,這些思路都要進行轉變。

    2011-12-30 16:45:26

  • 余勇:

    第四個,還是要堅持以公共服務為引領,以改革為動力,最終實現溫總理給我們提出的,要建設一流的裝備,一流的技術,一流的人才,一流臺站戰略目標,同時通過我們推進現代化的進程,完成總書記交給我們的提高四個能力的任務,提高我們的氣象預測預報能力,我們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侯變化能力,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作為我們的戰略任務,最後我想現代化主要涵蓋了建設一個先進的業務體系,氣象業務體系,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和氣象人才體系作為我們的戰略重點,最終實現了我剛才説的提供為國家安全,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産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這是我們的基本思路。

    2011-12-30 16:45:48

  • 余勇:

    從目前進展來説,我們進行了一些部署,近期分兩方面,第一專門要成立一個相應的組織機構進行謀劃,抓好頂層設計,我們在指標體系設計,包括考核指標,要進行系列的研究,下發對全國指導意見。其次我們選擇一些發展條件基礎比較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需求也更加迫切的,比如江蘇、上海、北京、廣東等省市,以及在浙江杭州啊,寧波以及重慶等地開展一些試點工作,目的是通過這些單位的試點,來創造一些經驗,探索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滿足需求。同時下個月六號到七號要召開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在會上要進行部署,除了這四省,其他省也要選擇有條件的單位進行試點,目的是通過試點來尋找更好的實現現代化的途徑,或者解決現代化可能在進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011-12-30 16:46:37

  • 人民日報記者 :

    我想問一下霧和霾的形成條件和預報方法,公眾在預防的方式上是不是也應該注意有所區別?因為現在經常一説就是霧霾天,但是霧和霾是有區別的。比如霧是要注意交通影響,霾可能對健康影響更大一些。

    2011-12-30 16:47:32

  • 王亞強:

    你説的很對,霧主要表現在形成大量的霧滴,他們共同的現象就是都會對能見度造成影響,霧主要是水,霾主要是相對比較幹的塵粒對能見度進行損失,形成條件主要是如果相對濕度特別大的話就會形成霧,濕度小形成霾的可能性大。現在包括我們能感受到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顆粒物在産生作用,大氣的水汽溶解的時候,在自然情況下很難達到變成水滴的條件,如果大氣中有很多的氣溶膠或者顆粒物存在,氣溶膠作為核,水霧就很難形成,包括霧裏的霧滴也是一種污染物,所以大家感受到霧霾天氣不僅是能見度的損失,對健康也會損失

    2011-12-30 16:48:08

  • 陳振林:

    霧也好,霾也好,都是一種能見度降低的表現,這樣對交通,運輸、航空、水上各方面都會造成影響,每到有霧或者霾的天氣時候,這方面事故經常發生。為什麼我們經常説霧霾,從我們專業標準劃分,霧就是霧,霾就是霾,而且在預報當中也是不同的預報系統,但是就像王所長講的,它是動態的,往往二者是混合在一塊,如果早晨起來有霾的現象,如果隨著濕度的增加,固體顆粒物會包裹上水汽,就會和霧結合在一起,所以很難判別,但是從科學研究角度,了解它的機理髮生發展還是要區別對待的,這裡天氣現象本身有的是互相影響,有的是不受天氣因素影響,所以非常複雜,隨著公眾對這方面的意識提高,國家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氣象部門特別是環境保護部門,對空氣品質檢測預報要加強合作,謝謝。

    2011-12-30 16:48:43

  • 余勇:

    我們的記者提問環節就到這兒。1月22號春節假期就要開始,我們將在1月20號左右通過雅虎郵箱和短信平臺向各位媒體朋友提供全國春節天氣預報,假如沒有特殊情況,我們就不專門安排新聞發佈會了,所以到時請大家留意手機提醒和郵箱資訊,我們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2011-12-30 16:49:24

圖片內容: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月份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董德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余勇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董德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發言

    中國網 董德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發言

    中國網 董德

  • 發佈會主席臺

    中國網 董德

  • 香港大公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德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余勇

    中國網 董德

  • 成都商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德

  •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婉秀答記者問

    中國網 董德

  • 中國氣象科學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王亞強答記者問

    中國網 董德

  •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董德

  •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董德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