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國新辦定於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維森等介紹西部測圖工程、1:5萬基礎地理資訊數據庫更新工程、中國“一張圖”測繪、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昨天我辦與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聯合組織中外媒體記者赴中國測繪創新基地採訪了中國國家基本圖的測繪情況。在座的部分記者參加了現場的採訪活動,對有關情況有了生動的認識和了解,當然也有不少的問題想進一步了解。所以我們今天特地請來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維森先生,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西部測繪工程項目部主任、總工程師張繼賢先生,國家基礎地理資訊中心總工程師、1:5萬數據庫更新工程項目負責人陳軍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西部測圖工程、1:5萬基礎地理資訊數據庫更新工程、中國“一張圖”測繪、數字中國建設的情況,並回答大家的問題。
現在先請李維森先生介紹情況。
2011-08-25 09:56:43
- 李維森: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記者朋友們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1:5萬地形圖是中國國家的基本圖,是按照規定要求覆蓋全部國土範圍精度最高的地形圖。近日,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以下簡稱“西部測圖工程”)和國家1:5萬基礎地理資訊數據庫更新工程(以下簡稱1:5萬更新工程)兩個國家級重大測繪工程相繼竣工驗收。受徐德明局長委託,我代表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在這裡正式宣佈:覆蓋我國全部陸地國土範圍的24182幅最新的1:5萬地形圖數據及數據庫全面完成,即日起可以向各方面提供使用,接下來我簡要介紹一下兩個工程的基本情況。
2011-08-25 09:59:48
- 李維森:
“十一五”以來,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組織實施了西部測圖和1:5萬更新兩個重大工程。我國測繪地理資訊工程技術人員歷時5年,在時間緊、任務重、覆蓋範圍廣、技術難度大等情況下,戰勝了西部地區高原缺氧、大雪封山、沙漠酷暑、生命禁區的挑戰,克服了東部地區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地表資訊變化快和地物密集等測圖困難,利用測繪地理資訊的高新技術,大力弘揚測繪精神,優質、高效、安全地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
2011-08-25 10:01:50
- 李維森:
其中西部測圖工程實施區域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塔裏木盆地和橫斷山脈等地區,涉及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六省(自治區),測圖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
2011-08-25 10:02:57
- 李維森:
長期以來,由於受自然環境、裝備條件、技術水準等方面的限制,我國西部一直存在著約佔陸地國土面積20%的1:5萬地形圖的空白區。為了填補這個空白,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服務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生態保護、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2006年起,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西部地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在軍隊測繪部門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下,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組織國家、地方、軍隊測繪部門,累計投入7500人次,各類設備車輛6500台,野外行程1800萬公里,順利完成了5032幅、6個種類共計32000余張1:5萬地形圖測繪任務,建立了1:5萬基礎地理資訊數據庫,建成了服務於西部6省區的7個地理資訊公共平臺,以及相應的圖集圖件。工程依靠自主創新,攻克了大範圍無控制測圖技術、國産機載多波段多極化干涉合成孔徑雷達測圖技術、安全監控技術等重重難關,有力地支撐和推動了工程建設,並全面實現了工程安全生産“零傷亡”的目標。
2011-08-25 10:03:33
- 李維森:
1:5萬更新工程是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牽頭,軍地測繪部門共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資訊部門共同參加的一項國家重大測繪工程,累計投入6000多人次,行程約1600萬公里,走遍了更新區域400多萬公里的鄉村以上道路,完成了20多萬張航空像片和8000多景衛星遙感影像的資訊處理,錄入了近600萬條地名,描繪了1.4億個地理要素,對除西部1:5萬地形圖無圖區外的約760萬平方公里範圍的19150幅1:5萬基礎地理資訊數據進行了全面更新,使其資訊要素由原來的101類增加到437類,數據內容詳盡程度翻了一番多,數據現勢性達到2005年—2010年。工程實施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重要支撐,探索出了一條軍地合作共建、國家與地方優勢互補、相關部門配合支援的高效管理和運作模式,産生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2011-08-25 10:05:35
- 李維森:
可以説,西部測圖工程的實施,實現了約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20%的1:5萬地形圖的“從無到有”;而1:5萬更新工程的實施,則實現了約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80%的已有1:5萬地形圖數據的“從有到優、從舊到新”。兩個工程的全面竣工,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實現了中國國家基本圖——1:5萬地形圖對我國全部陸地國土的全面覆蓋,是中國測繪地理資訊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的初步建成,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繼“天地圖”實現全國地理資訊服務的“一個平臺”後,測制完成了全國1:5萬地形圖的“一張圖”。
2011-08-25 10:07:47
- 李維森:
西部測圖工程、1:5萬更新工程始終堅持“邊建設、邊應用”,成果已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資源調查、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防災減災和災後重建、三江源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電子政務、城鄉規劃、資源開發、交通運輸、國防建設等領域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預見,隨著工程成果的全面提供使用,其效益將更加可觀。
2011-08-25 10:09:25
- 李維森:
西部測圖工程、1:5萬更新工程的順利竣工,為推動“十二五”測繪地理資訊事業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後,我們將按照“構建數字中國、監測地理國情、發展壯大産業、建設測繪強國”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基礎測繪事業,繁榮地理資訊産業,加快推進中國測繪地理資訊工作轉型發展,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11-08-25 10:10:10
- 主持人 華清:
謝謝李局長的介紹,現在請記者們提問。
2011-08-25 10:10:36
-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局長剛才介紹到1:5萬比例尺數據庫更新的現勢性達到5年之內,現在我們注意到網上的地圖服務幾個月甚至幾天就更新一次,請您解釋一下原因。
2011-08-25 10:10:48
- 李維森: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1:5萬地形圖覆蓋全國陸地國土範圍,這是一個工程量非常大、數據內容非常豐富的國家基礎地理資訊數據,而且數據的精度非常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對高解析度的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以後才能形成,所以工作量、數據量是非常大的。五年的現勢性,這麼大的國土範圍,和世界同等規模的國家相比,應該説我們走在前列了。網上地圖主要是瀏覽、提供方位、出行旅遊,主要以看和尋找為目的,所以精度要求、數據內容與1:5萬數據庫的數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2011-08-25 10:11:46
- 李維森:
因為現在有了衛星,在實時運作,所以可以快速蒐集數據,經過簡單處理加工就可以放在網上,為老百姓瀏覽地圖和網上地圖發揮作用,但是功能、作用、精度和1:5萬數據庫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2011-08-25 10:15:28
-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李局長,兩個工程的成果,未來是否將應用於“天地圖”的建設,“天地圖”現在已經建設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未來需要怎樣完善?謝謝。
2011-08-25 10:15:32
- 李維森:
我們這麼豐富的地理資訊資源已經形成了,它肯定要為豐富“天地圖”的資訊而發揮重要作用。老百姓所關心的數據和資訊可以從我們數據庫中提取,載入在“天地圖”上,便於老百姓使用。“天地圖”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知名、中國品牌的地圖網站。當前,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和測繪領域、地理資訊領域,大家齊心協力,加快“天地圖”的建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2011-08-25 10:16:06
- 李維森:
一,改善運作環境,在硬體方面加快反應速度,點擊、瀏覽速度需要在硬體方面進行投入。同時我們會在不同的地區設一些節點和分中心,動員社會力量共同為“天地圖”的建設提供良好的運作環境。
二,加快數據的採集和更新,豐富“天地圖”的資訊量,使資訊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使新的資訊能夠及時反映到“天地圖”上去。最近我們更新了20多個城市的高解析度的遙感影像,發佈了國內100多個城市的街區地圖,還有全國100多個城市的三維模型數據,都放到了“天地圖”上。
三,增強便民服務功能,操作更簡便,功能更齊全,盡可能多地增加一些功能,使它提供的資訊、服務更多。
2011-08-25 10:19:44
- 新華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請問李局長:第一,全國“一張圖”的目標現在已經實現了,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後咱們國家的測繪地理資訊工作的工作量會大大減少,下一步測繪地理資訊工作的任務和目標是什麼?第二,當前我們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市場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説會有一些侵權盜版的行為出現,或者是非法採集地理資訊數據的行為,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在這方面將怎樣加強監管和引導?
2011-08-25 10:21:51
- 李維森: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1:5萬數據庫雖然建成了,但是今後的任務更加艱巨,任務並不會少。為什麼這樣説?一是現在的1:5萬數據庫現勢性是5年,以5年為基礎,從2006年開始,今年是2011年了。我們從“十二五”開始要加快全國數據庫的更新,改進和提高更新方法,準備今後每一年推出一版全國的1:5萬地理資訊數據,一年更新一次,三年進行一次大的更新,每年出一版新的數據或者地形圖,所以更新的工作量非常大。我們現在的更新工作也是建立在總結“十一五”經驗的基礎上的,今後國家、省、市聯動,一年一版,這是“十二五”的目標。
2011-08-25 10:22:39
- 李維森:
一,地圖的現勢性,這次是提高到5年,5年之內的現勢性,對應用的作用會非常大。但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每年都在變,所以提高地圖的現勢性非常重要。
2011-08-25 10:27:11
- 李維森:
二,從“十二五”開始,要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工作,這是一個目標。地理國情監測,就是要在全國的地理資訊基礎上,對地理國情的變化,從過去幾年一更新到實時反映出來,我們要把地理國情分類,變化最快的、需求最旺盛的監測頻率越高,所以開展地理國情監測的工作量比過去進行地形圖測繪還要大得多。
2011-08-25 10:34:04
- 李維森:
三,我們要極大地推動地理資訊的廣泛應用,因為測繪成果不用,生命力就會大大降低,所以我們要極力推動地理數據庫的廣泛應用。這次1:5萬數據庫更新以後,將會為它的應用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就像剛才記者問到的,我們在“天地圖”上會不會用這些數據?裏面的很多內容要在“天地圖”上反映出來。同時我們根據這些地理資訊,派生出多項應用産品,給相關部門、社會大眾提供便利的、便於大家使用的地理資訊服務。同時地理資訊産業企業,也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進行深度開發、應用,提升服務,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地理資訊産業高速發展的原因。
2011-08-25 10:34:12
- 李維森:
第二個問題,近年來我們加強了測繪依法行政,加大了測繪市場監管力度,應該説在規範測繪市場、推動地理資訊産業發展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測繪或者地理資訊市場中出現的非法採集、無證測繪、侵權盜版、粗製濫造的現象還是有的。因為我們國家面積很大,測繪管理體制還不健全,在邊遠地區一些市縣,測繪機構還不夠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監管的漏洞,特別是現在的地理資訊産業發展這麼快,應用成果這麼廣,所以這樣的情況就會出現得更多一些。
2011-08-25 10:34:17
- 李維森:
這幾年我們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地理資訊市場監管,取得了顯著效果。今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大監管的力度:一,問題的發生有的是有意識的,有的是無意識的,説明老百姓對測繪製度和相關政策不夠了解,所以我們要加大宣傳普法的力度、每年8月29號是測繪法宣傳日,要讓老百姓都知道測繪的管理制度,使測繪法深入人心,這樣盲目的違法違規行為就會大大減少。二,加強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對一些新生的問題,現在的法律法規還不能涵蓋,所以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三,加強監管,一方面進行市場監管整頓,一方面引導和規範,通過自律,通過學會、協會等社會力量來引導規範地理資訊産業的發展,使企業都遵紀守法,在監管和引導並重的情況下,推動市場的公平公正。謝謝。
2011-08-25 10:36:18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這次西部測圖工程所覆蓋的6省區大多是青藏高原、荒漠,甚至有些是生命禁區的地方,我們想知道,在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作業條件艱苦、事故頻發的地段是怎麼達到安全生産零傷亡的記錄,是否有化險為夷的經歷,有哪些技術措施上的保障?
2011-08-25 10:38:36
- 李維森: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個問題請西部測圖工程項目部主任張繼賢院長回答,因為他在一線指揮,組織實施的實踐經驗很豐富。
2011-08-25 10:39:58
- 張繼賢:
西部測圖是在我們國家極為艱苦的區域進行的,一方面這些地方確實非常需要,另外一方面有的地區號稱死亡之海,達到了人的生命極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做到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用高新技術構建一個安全體系,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內容。
2011-08-25 10:40:28
- 張繼賢:
工程實施以來,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證工程的零傷亡目標,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充分發揮現代高新技術的作用,在整個工程中發展了內外業一體化的測圖技術,來取代常規的和傳統的人海戰術,同時也發展了稀少或無控制點的測圖技術,來減少外業的工作量,首次利用大範圍衛星影像進行國家基本比例尺的測圖。這些新技術的應用,盡可能減少了外業作業人員的數量和時間,降低了作業風險。
2011-08-25 10:45:16
- 張繼賢:
第二,建立了應急報警和救援機制,在這個機制下,所有的外業測圖工作都處於人人受控、事事受控和時時受控的環境下,保障了外業的作業安全。
第三,這次我們專門研製了安全監控系統,同時配備了海事衛星電話,野外自救系統,以及北斗手持機等安全保障裝備,自主研發了安全監控系統,在生産、交通、救援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外業隊員防範風險的能力,確保了平安工程目標和零傷亡目標的實現。
2011-08-25 10:45:25
- 張繼賢: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2008年8月,我們有一個作業組在比較艱苦的區域——崑崙山時迷失了方向。這個季節崑崙山已經開始下雪,大家面臨高寒和缺氧的問題。當時作業隊員用配備的裝備及時向西藏阿裏的臨時指揮部求助,臨時指揮部利用這套系統快速、準確地掌握了作業隊員所在位置,快速告訴了作業隊員方向。作業隊員在這套系統的指導下,利用這套系統的手持導航機安全地找到了方向,避免了危險。這些技術為西部測圖隊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保護傘”。
2011-08-25 10:46:30
-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以前網上地圖的搜索工具包括很多軍事設施,這會不會涉及國家軍事秘密?你們在處理地圖時牽扯到軍事區域時有沒有特別的處理方法?第二個問題,現在1:5萬地形圖是以國土範圍以內的地圖為目標,特別是西部有很多邊界問題還在商討中,還有很多爭議,國土範圍是怎麼定下來的,是根據什麼樣的標準?
2011-08-25 10:48:43
- 李維森:
涉密的內容或者是軍事目標,不能在網際網路上公開表示,世界上都是一樣的。軍事目標或者涉密的資訊如果出現在網上,首先是違反了國家保密法的有關規定,我們也要採取相關措施進行監管。測繪地理資訊的企業,包括在網際網路上展示地圖,都需要申請測繪資質,有了測繪資質,還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宣傳力度會使這些問題大大減少,這是一個措施。
第二,我們有一個審圖機制,凡是公開表示的地圖,都必須經過審查,審查之後才能表示。所以只要是遵循地圖審查規定的,這種圖一般不會出現這些問題,涉密問題我們都會在審查過程中消除,避免軍事目標、涉密內容在網際網路上出現。
2011-08-25 10:50:34
- 李維森: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這次測的1:5萬地形圖,是根據現有的國界線的劃法來表示的,我們國家國界線除個別地區還有一定爭議以外,絕大多數地區已經有標準的劃法。這次1:5萬圖的更新就是按照我們國家主張的標準劃法來繪製的。
2011-08-25 10:54:19
- 中國新聞社記者:
李局長您好,我注意到這次1:5萬數據庫更新工作確實工作量巨大,您剛才講到以後還會繼續更新,我想請問還會繼續採取現在的這種模式嗎?
2011-08-25 10:55:52
- 李維森:
我們這次1:5萬地形圖的更新應該説是一次徹底的全面更新,也是“十一五”的重大目標。所以我們通過西部測圖和1:5萬更新兩個項目的密切配合,在“十一五”就完成了數據的更新和新數據庫的建立,想通過這次徹底的更新,給今後的更新打好基礎。以後的更新方式可能會有所變化,下一步的更新思路、方式已經基本形成,和這次更新在很多方面會有所不同。有關方案,國家基礎地理資訊中心總工程師陳軍正在牽頭做,所以請陳軍給大家做一個簡要介紹。
2011-08-25 10:56:45
- 陳軍:
我們這次是把760萬平方公里全部推掃式地全面、徹底地更新了一次,保證地形圖、數據庫是非常紮實的,建立的基礎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想按照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的要求,從三個方面做改進或變化:一、更新方式。原來更新是全面推掃,現在是哪變化比較大要優先更新,哪急需哪就優先更新,要應需更新、適時更新。這樣的話一年下來,我們把全中國變化最大的地方全部更新一次,這樣可以提供一個新的版本。
2011-08-25 11:02:11
- 陳軍:
二、技術手段。這次更新第一次建立了地理資訊更新技術體系,今後我們要進一步發展天、空、地相結合的現代化更新技術手段,這樣能夠通過遙感、實地調繪等各種手段,快速發現變化並進行更新。這裡有一個情況,希望大家多支援,我國正準備發射首顆測繪衛星。三、機制上創新。通過共建共用,建立協同更新、共同更新的機制。要盡可能跟民政、水利等方方面面的部門共用數據成果,來更新數據庫。我們還在考慮將來請公眾多參與,因為老百姓知道,我們家門口發生了什麼變化,比如地名的變化等等,在網際網路上標出來,來確保更新,每年向社會提供一個新的版本。
2011-08-25 11:04:29
- 新京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請問張繼賢院長,西部測圖工程在技術上有什麼特別的難點?我國的技術現在在國際上處於什麼位置?第二,據了解,我國的行政村、河流等有所減少,請李局長介紹一下具體情況,在其他方面還有沒有變化?
2011-08-25 11:07:19
- 張繼賢:
西部測圖區域確實是我們國家極為困難的區域,這個區域地形非常複雜,條件非常惡劣,道路也非常稀少,所以自然條件是非常艱苦的。在這個情況下,我們遇到了系列的測圖難題,這些難題是通過常規手段和常規技術根本無法完成的。我們首先遇到的是人身安全問題,測圖不能以人的傷亡為代價。第二個遇到的問題是外業的測圖控制和調繪,這個區域的5000多幅圖裏面有近3000幅圖海拔在5000米以上,近一半的圖都是人員難以到達的區域。第三個遇到的問題,這個區域的通訊和遙感數據源也是一個難題。
2011-08-25 11:08:54
- 張繼賢: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整個測圖工程首先確定要通過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取代以往的人海戰術。在西部測圖工程中,我們採用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也非常適合這個區域測圖的技術,最主要有兩點:一是盡可能利用航空測圖技術、衛星測圖技術、雷達測圖技術和稀少控制點的測圖技術來取代以往傳統的測繪技術。二是在這麼大的範圍內分區域制定相應的技術路線、技術流程和測圖方法。
2011-08-25 11:12:17
- 張繼賢:
這樣在西部測圖工程中,我們實現了五個首創:一,第一次採用稀少控制技術進行大範圍的影像測圖,解決了外業控制的難題;二,研製了衛星影像測圖系統,第一次採用大範圍的衛星立體影像進行國家1:5萬地形圖測圖;三,首次在我們國家研製了機載雷達測圖系統,解決我國橫斷山脈雲霧覆蓋地區的測圖難題;四,首次研製了安全監控系統,保障了作業人員的生産安全;五,在我們國家1:5萬的測圖歷史上,我們對西部首次開展了大範圍地表覆蓋測圖、影像地形圖測圖和暈渲地形圖測圖。
2011-08-25 11:15:11
- 張繼賢:
談到我們國家目前的技術位置,我們國家的測繪和地理資訊技術應當説現在處在國際先進行列,在全球我們應該在前10名之列。但是我們跟歐美國家的差距主要在於高新技術裝備上,比如測圖衛星,在西方國家已經有高於0.5米解析度的測圖衛星,我們國家在今年年底會發射第一顆測繪衛星,是2.5米、5米和10米解析度的。像高精尖的航空攝影裝備,我們國家大量進口了高精尖的數位相機和導航設備,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向西方國家學習的。
2011-08-25 11:17:23
- 李維森:
關於村鎮發生的變化,或者是河流減少的問題,這次1:5萬數據庫的建設是按照國家標準和規範來做的,把地面上所有的能夠在圖上表示的按1:5萬的比例全部表示到地圖裏,全部進行了數字化,全部存在數據庫裏,或者説電腦裏,都能看到。這些內容中不包括分類統計數據。所以我們發佈的數據中不包括剛才所提到的問題。如果出現記者提到的情況,可能是村鎮制度改革,行政區劃改革,有的村撤銷、合併,這個數據也來源於國家有關部門,我們在地圖上是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來表示的。如果河流減少,可能是全球變暖,雨量減少,有些河流乾涸了,這樣的情況下河流會減少,我們的數據裏頭不包括這些內容。所以這些內容也正是我們下一步“十二五”期間要開展的地理國情監測的工作內容。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就把這個涵蓋了,各種類型的數據要分類統計、分類提供出來,這樣價值就更大了,所以這也是“十二五”的目標。
2011-08-25 11:19:00
- 李維森:
非常感謝記者朋友們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也非常感謝記者朋友們對測繪地理資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問題,或者説對這兩個重大工程非常關注的問題。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下來還可以和我們交流。總之我們希望大家進一步了解這兩大工程,了解這兩個工程今後能發揮什麼作用,使這兩個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能夠在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建設、服務大眾等方面起到應該起的作用。這兩個工程的完成,國家的基礎地理資訊數據新的程度、全的程度是空前的,它的應用必將更加廣泛。在“十一五”期間,由於基礎測繪的加強,測繪成果的應用,各方面的需求,地理資訊産業有了高速發展。我相信“十二五”的發展會更加迅速。大家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都沒有給我們這個領域帶來多大衝擊,仍然以20%多的速度高速發展,所以“十二五”測繪地理資訊領域的發展一定是非常迅速的。
2011-08-25 11:22:47
- 李維森:
最後我想借這個機會,感謝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測繪地理資訊的關注和支援。沒有你們的宣傳,社會各界對測繪的理解、了解就不會這麼廣泛,應用也不會這麼廣泛,記者朋友們對測繪地理資訊事業、産業的發展功不可沒。希望記者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進一步地關心、宣傳、支援測繪地理事業和産業的發展。謝謝大家。
2011-08-25 11:25:18
- 主持人 華清:
今天上午的發佈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2011-08-25 11:26:55
圖片內容: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 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主持
- 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維森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西部測繪工程項目部主任、總工程師張繼賢
- 國家基礎地理資訊中心總工程師、1:5萬數據庫更新工程項目負責人陳軍
- 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問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 新華社記者提問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提問
-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提問
相關新聞:
- 測繪地信局曝光19家無資質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
- 《測繪地理資訊“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印發
- 我國首顆民用測繪衛星“資源3號”將於年底發射
- 中國2011年底將發射第一顆民用測繪衛星
- 測繪地信局:進一步加強測繪地理資訊援疆工作
圖片大圖: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楊楠
-
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主持
中國網 楊楠
-
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維森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西部測繪工程項目部主任、總工程師張繼賢
中國網 楊楠
-
國家基礎地理資訊中心總工程師、1:5萬數據庫更新工程項目負責人陳軍
中國網 楊楠
-
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
新華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楊楠
-
國新辦就西部測圖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等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提問
中國網 楊楠
-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