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中央外宣辦就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定於2011年6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新聞發佈廳(朝陽門內大街225號)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泰豐介紹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有關情況,公佈基層組織、黨員隊伍、發展黨員等有關數據,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組部副部長王秦豐先生,中組部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鄧聲明先生出席發佈會,向大家介紹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的有關情況,發佈基層組織、黨員隊伍等有關資訊和數據,並回答記者們的提問。
現在先請王秦豐副部長做介紹。
2011-06-24 09:46:19
- 王秦豐: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之際,我和中組部秘書長鄧聲明同志一起,很高興出席今天中央外宣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向大家介紹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有關情況,並感謝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組織工作、組織部門的關心和支援。
2011-06-24 09:54:23
- 王秦豐:
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走過了90年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90年來,中國共産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歷經磨難而巍然屹立,千錘百煉而更加堅強,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
高度重視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産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艱辛歷程中,黨員隊伍和黨的基層組織不斷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時,黨員從建黨時的50多名發展到448.8萬名,黨的基層組織從幾十個發展到19.5萬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鞏固政權、恢複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中,黨員總數增加到3698.1萬名,黨的基層組織總數增加到211.6萬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生動實踐中,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建立了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黨員隊伍,形成了分佈廣泛、完善嚴密、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體系。截至2010年底,中國共産黨黨員總數為8026.9萬名;黨的基層組織總數為389.2萬個,其中基層黨委18.7萬個,總支部24.2萬個,支部346.3萬個。
下面,我重點介紹2010年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有關情況,並對主要數據進行解讀。
2011-06-24 09:56:03
- 王秦豐:
一、黨員隊伍情況
黨員的性別、民族和學歷。女黨員1803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2.5%。少數民族黨員533.8萬名,佔黨員總數的6.6%。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2977.5萬名,佔黨員總數的37.1%。
黨員的年齡。35歲以下的黨員1951.1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4.3%;36歲至45歲的黨員1688.3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1%;46歲至59歲的黨員2327.9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9%;60歲以上的黨員2059.5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5.7%。
黨員的職業。工人698.9萬名,農牧漁民2442.7萬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681.2萬名,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1841.3萬名,學生253.9萬名,離退休人員1485.2萬名,其他職業人員623.6萬名。
2011-06-24 09:58:29
- 王秦豐:
二、黨組織情況
黨的地方委員會。全國共有黨的各級地方委員會3222個,其中省(區、市)黨委31個,市(地、州)黨委396個,縣(市、區)黨委2795個。
城市街道、鄉鎮、社區、建制村黨組織。全國6869個城市街道建立了黨組織,3.4萬個鄉鎮建立了黨組織,8.2萬個社區(居委會)建立了黨組織,59.4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
2011-06-24 09:58:53
- 王秦豐:
企業黨組織。全國75.07萬戶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中,74.96萬戶建立了黨組織,佔99.9%。20.27萬戶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公有制企業中,20.26萬戶建立了黨組織,佔99.9%;54.8萬戶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中,54.7萬戶建立了黨組織,佔99.7%。
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全國23.59萬個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機關單位中,23.58萬個建立了黨組織,佔99.96%。49.83萬個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事業單位中,49.26萬個建立了黨組織,佔98.9%。
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黨組織。全國1.47萬個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社會團體中,1.42萬個建立了黨組織,佔96.8%。1.93萬個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中,1.89萬個建立了黨組織,佔98%。
2011-06-24 09:59:27
- 王秦豐:
三、黨員隊伍和黨的基層組織發展趨勢和特點
(一)黨員隊伍不斷壯大。2010年中國共産黨黨內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發展黨員307.5萬名,黨員總數比上年凈增227.4萬名,增長2.9%。一是基層一線黨員數量明顯增長。2010年,發展生産、工作第一線黨員139.5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45.4%,比上年增加4.7萬名。其中發展工人黨員19.8萬名,發展農牧漁民黨員60.3萬名,發展農民工黨員3.9萬名。二是高學歷和大學生黨員、青年黨員數量穩步增長。2010年,發展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97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31.5%,比上年增加5.1萬名,其中發展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黨員2.4萬名,比上年增加0.3萬名。發展大學生黨員123.6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40.2%,比上年增加9.4萬名。發展35歲以下黨員251.6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81.8%,比上年增加10.5萬名。三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黨員數量持續增長。2010年,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發展黨員13.1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4.3%,比上年增加0.4萬名;在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8.3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2.7%,比上年增加1.1萬名;在新的社會階層中發展黨員1.6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0.5%,比上年增加530名。四是女黨員和少數民族黨員數量不斷增加。2010年,發展女黨員118.4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38.5%,比上年增加7.2萬名;發展少數民族黨員24.2萬名,佔發展黨員總數的7.9%,比上年增加1.9萬名。五是申請入黨人數日益增加,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發展壯大。2010年,全國申請入黨人2101.7萬名,比上年增加86.1萬名;入黨積極分子1055.5萬名,比上年增加50.1萬名。
2011-06-24 10:00:47
- 王秦豐:
(二)黨的基層組織體系不斷健全。一是農村、社區黨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在以地域、單位為主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推廣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産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做法,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全國建制村、社區黨組織覆蓋面達99.9%,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建立1.23萬個黨組織,新增的240個街道全部建立黨組織。二是公有制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領域黨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事業單位黨組織覆蓋率比上年增長0.8%,其中高等學校黨組織覆蓋面達到99.9%,科研、文化、衛生、體育和中小學等單位普遍建立了黨組織。三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覆蓋率比上年增長0.2%;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黨組織覆蓋率分別比上年增長5.7%、1%。律師和註冊會計師行業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2011-06-24 10:04:21
- 王秦豐:
(三)黨員教育管理進一步完善。2010年,全國共開展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135.4萬人次,平均每名農村黨組織書記參加了2次培訓;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1426.7萬人次;新黨員培訓405.2萬人次。重視民主評議黨員工作。2010年,全國參加民主評議的黨員6518.3萬名,佔黨員總數的81.2%,比上年增長1.6%。積極開展表彰先進工作。2010年,全國各級黨組織表彰了25萬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34.4萬名優秀共産黨員,21.4萬名優秀黨務工作者。沈浩、郭明義、楊善洲等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先進性。
我的情況通報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2011-06-24 10:06:31
- 郭衛民:
謝謝王部長!
下面進入第二階段提問,提問時請媒體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1-06-24 10:07:46
- 中央電視臺記者:
您在前面提到,經過90年的發展,中國共産黨現在的黨員已經從最開始的50多名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萬名,同時也形成了分佈廣泛的基層黨組織體系,請問這些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在當前的經濟社會條件下是如何發揮他們的作用的?謝謝。
2011-06-24 10:08:13
- 王秦豐:
很高興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的提問,當然,我也高興回答其他媒體記者的提問。按照黨章規定,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要求他們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按照黨章規定,共産黨員是具有共産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必須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近些年來,我們廣大的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勤奮敬業、辛勤工作、無私奉獻,在各個方面都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作用表現的第一方面,就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動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大家知道,近些年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也經受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做出了貢獻。
這些年我們國家是大事多、喜事多,比如我們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了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了廣州亞運會。在辦好這些大事、喜事的過程中,我們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通過志願服務、通過先鋒活動,為辦好這些大事、喜事做出了貢獻。
2011-06-24 10:08:58
- 王秦豐:
這些年,我們國家的自然災害比較多,比如説四川汶川的地震,青海玉樹的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還有這些年的抗洪救災,我們的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在抗擊自然災害和災後恢復重建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再舉個數字説明這個情況,僅去年抗洪救災,全國因公犧牲了89個人,其中52名是黨員。
2011-06-24 10:13:38
- 王秦豐:
第二,堅持牢記宗旨、心繫人民群眾,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繫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我們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離群眾最近,與群眾的聯繫也是最密切的,他們是黨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這些年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各項利民、惠民政策,積極推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作。同時,我們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還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尤其是幫助困難群體解決實際困難。還有一個數字很願意告訴記者朋友們,2010年全國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與群眾結成幫扶對子2700多萬個,幫助群眾辦實事、做好事2300多萬件。
2011-06-24 10:15:49
- 王秦豐:
第三,堅持立足本職、創先爭優,在推動經常性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基層黨組織都在本地區、本單位積極組織黨員和群眾,為完成本地區、本單位的中心任務和推動日常工作發揮作用。同時我們的廣大黨員都立足在本職崗位上開展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的活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日常工作中這种先鋒、先進行為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同,得到了群眾的讚譽。
我剛才在新聞發佈詞中已經介紹了,去年我們在全國評比表彰了130多萬個優秀共産黨員,20多萬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20多萬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實際上就是我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日常工作中發揮先進模範作用的生動事例。我的回答就到這兒,希望記者能夠滿意。謝謝。
2011-06-24 10:18:23
- 美國之音記者:
第一個問題,中共是一個高度組織嚴密的政黨,世界上可能沒有其他政黨能夠和他相比。中共要求黨員和黨中央思想保持高度的一致,可是中國現在的社會又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思想也日趨多元,黨的要求在現代社會是不是不夠現實,會不會禁錮黨員思想的活躍?
第二個問題,《黨章》開宗明義第一句話是“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首先強調的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可是剛才公佈的數字,工人黨員不到700萬,我感覺是偏少,這樣會不會影響到黨的性質?
第三個問題,2010年全國發展黨員300多萬,黨員總數比上年凈增200多萬,這中間有很大的減少,當然其中有包括去世的,也應該有包括退黨、脫黨的,我想問一下退黨、脫黨的人數有多少,是什麼原因?謝謝。
2011-06-24 10:21:39
- 王秦豐:
你一下提了這麼多問題,其他記者朋友可能會不高興,因為你擠了人家的時間,但是我很願意回答你的這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相信在任何國家,不管思想怎麼多元,但它總有一個主體精神在。主體精神的一元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是不矛盾的。在中國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二個問題,從統計上説,我們的工人人數在8000多萬黨員中有700萬,這個工人人數是指一線的工人人數。同時,我們還有2400多萬名農民黨員,他們也是我們黨的階級基礎;而且,知識分子本身也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綜合起來説,我們黨的階級基礎是牢固的,堅不可摧的。
第三個問題,我很欣賞記者的敏感性。確實,去年我們新發展的黨員是307萬名,凈增220多萬名,其中差額部分,大部分是因為黨員去世。還有一部分,可能也是記者先生關心的,出黨的有3.2萬名,在出黨的人數中,大部分是被開除的。通過這個措施,可以保證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我們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希望我的回答記者先生滿意,謝謝。
2011-06-24 10:23:52
- 鳳凰衛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近期中組部舉辦了駐華高級外交官“走進中組部”開放日活動,我們也參加了這次的活動。在採訪中,我注意到,中組部已經連續三年開展了滿意度的民意調查,我想問一下,中組部為什麼要開展這項調查?調查究竟是怎麼樣開展的,效果如何?謝謝。
2011-06-24 10:37:36
- 王秦豐:
很感謝這位記者提問,我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們中組部的秘書長鄧聲明先生具體負責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他應該更權威、更專業,所以,我想請鄧聲明先生回答您這個問題。
2011-06-24 10:38:53
- 鄧聲明:
非常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組織工作的關心和支援。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各級組織和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評判。讓全黨滿意,讓人民滿意是我們組織工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衡量我們組織工作的一個根本標準。
怎麼來衡量呢?應該有一個量化的科學的指標。因此從2008年開始,我們就在全國開展了“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這個調查也是學習國際流行的通行做法,我們這項工作一共有四個特徵:一是獨立性,完全由第三方國家統計局來調查,組織部門不介入、不干涉。二是廣泛性,全國有8萬個樣本,覆蓋了全國省、市、縣、鄉、村,各個部門,還有企業、學校、科研單位等各行各業。這8萬人,其中既有黨員幹部,也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包括離退休人員,其中公務員佔一半,非公務員佔一半。三是連續性,從2008年開始,2009、2010年每年都舉行,現在已經列入國家統計局每年的常規調查項目。同時,我們有四個主要調查項目,比如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滿意度、防止和糾正用人不正之風的滿意度以及對組織工作和組織幹部的滿意度,這四項指標每年都不變,連續調查,使之具有可比性。四是公開性,不僅過程公開,而且結果公開,四項全國性調查指標,每年都及時通過媒體向全社會進行公佈。各部門、各地區滿意度的情況我們也分別向他們進行反饋,形成一個壓力的傳遞機制。
2011-06-24 10:40:33
- 鄧聲明:
滿意度調查進行三年以來,我們收穫還是很多的,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為我們組織部門提供了一個直接聽取民意、了解民意的直通車。我們每年不僅得到了幾千個有關組織工作的數據,而且得到了上萬條甚至是更多的書面意見和建議。
第二,為我們改進和加強組織工作提供了一個有力杠桿。我們每年對所有調查情況都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同時根據群眾反映的意見,有針對性地採取改進措施。因此,這四項主要指標逐年上升,穩步提高。比如説,幹部選拔任用滿意度,從2008年的67.04分提高到了2010年的72.92分,提高了5.88分,這是所有四項指標當中提高最多的一個。
第三,為我們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準提供了一個實際指南。通過調查我們聽到了群眾的呼聲,看到了工作的差距,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也增強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當然,我們也知道滿意度是一個易碎品,上去比較難,保持更不易。所以我們組織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實意地解決黨員幹部、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望和信任,真正讓全黨滿意、讓人民滿意。謝謝。
2011-06-24 10:44:17
- 日本赤旗報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基層組織的會議的問題,我們日本共産黨,特別是基層組織很努力的開會議,可能的範圍內一個星期一次有點困難,可是我們很努力的。你們中國共産黨的基層組織會議的情況怎麼樣。我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我知道兩三個中國共産黨基層組織開的會議不多,或者幾乎沒有會議。
第二,離開本地區的黨員,例如農民黨員去城市很長時間,兩三年,那些黨員不少吧?那些黨員的組織活動怎麼樣?
2011-06-24 10:48:26
- 王秦豐:
我首先感謝我的同事剛才回答了這麼好的問題。這位記者中文講得很好,我很願意回答這兩個問題。
首先應該這樣説,我們基層黨組織的會議是不多的。現在社會上對我們會多有些反映,主要不是指基層黨組織。我們對基層黨組織必要的會議作出了明確規定,比如黨的“三會一課”,要開黨員大會、支部生活會、黨小組會。一個組織、一個單位,會議太多不行,但是沒有會議也不行。我們還是希望基層黨組織的會議能夠經常化、規範化。通過會議,學習中央的精神,學習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會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動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會議研究問題,對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重要事情做出決策。
2011-06-24 10:51:09
- 王秦豐:
第二個問題,關於流動黨員管理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重要,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國家現在有2.4億農民工,其中流動黨員300多萬。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教育和服務,是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責。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機制,就是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流動黨員管理機制。通過在流入地建立黨組織的方式,或者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把流動黨員接收到新的流入地,方便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教育問題。謝謝。
2011-06-24 10:57:25
- 中新社記者:
請教一下王部長,據我們了解,今明兩年中共將進行省、市、縣、鄉四級黨委換屆,請問這次換屆有什麼新的要求和特點,現在進展情況怎麼樣了?謝謝。
2011-06-24 11:01:01
- 王秦豐:
很高興你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現在社會各方關心的問題。按照黨章規定,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地方各級黨委的任期是五年。所以各級黨委換屆是嚴格按照黨章的規定進行的。從今年初開始,我們將從鄉鎮黨委開始,自下而上進行換屆,到明年上半年完成省、市、縣、鄉各級黨委的換屆工作。從我的介紹中大家可以知道,換屆是五年一次,但是一次換屆管五年,所以換屆工作很重要。中央已經對這項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總的把握是三句話,即“圍繞一個主題”,“抓好兩件大事”,“落實三項舉措”,簡單的説也可以叫“一二三”。
2011-06-24 11:01:41
- 王秦豐:
“圍繞一個主題”就是科學發展的主題,我們通過換屆把黨員群眾的思想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抓好兩件大事”,一件是要形成一個好的黨代會報告。為什麼要重視形成一個好報告呢?因為黨代會報告是對前五年工作的總結,是規劃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形成一個好報告,就能起到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我們換屆要重視形成一個好報告,實際就是要規劃好未來五年的科學發展前景和具體路徑。另一件是選出一個好班子。為什麼要重視選出一個好班子呢?因為未來的藍圖是要靠這個班子領導當地人民群眾去實現的。怎樣選出好班子呢?就是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人才選拔進各級黨委領導班子,從而為未來五年的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大家從我介紹的兩件大事看,我們這兩件大事是互相配套、互相促進的。
2011-06-24 11:04:56
- 王秦豐:
“落實三項舉措”。第一項舉措是發揚民主。如何發揚民主呢?比如我們在黨代會報告的形成過程中,要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尤其要聽取黨員代表的意見、人民群眾的意見。在黨員代表選舉過程中,也要發揚民主,使我們選出來的黨員代表能夠真正體現民意。還有,在黨代會選舉過程中也要發揚民主,讓我們的黨代表能夠充分表達意願。第二項舉措是推進改革。也就是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把真正優秀的人才選拔出來。第三項舉措是嚴明紀律。我們明確提出了“5個嚴禁、17個不準、5個一律”的紀律要求。比如,我們要嚴禁拉票賄選、嚴禁跑官要官、嚴禁買官賣官等等。為什麼要明確提出這些紀律要求呢?為什麼要嚴格執行這些紀律規定呢?就是希望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確保換屆工作順利進行。
2011-06-24 11:09:24
- 王秦豐:
接下來給大家通報一下目前換屆的進展情況,總的看,換屆工作開局良好、進展順利,特別鄉鎮一級,3.4萬個鄉鎮黨委中,1.6萬個完成了換屆。2700多個縣(市、區)黨委中,230多個縣完成了換屆。鄉鎮一級有一半已經完成了換屆,縣一級10%左右完成了換屆。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各級黨委換屆的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2011-06-24 11:12:53
- 郭衛民:
時間關係,提問就到這裡。
2011-06-24 11:19:22
- 王秦豐:
很高興和各位記者朋友們見面。我最後想説的是,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開放的政黨,中央組織部也是十分開放的。我們希望和記者、媒體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和鄧聲明同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和大家再次見面。
最後,再一次向各位記者朋友們表示感謝,感謝大家對組織工作和組織部門長期以來的關心支援。
謝謝大家。
2011-06-24 11:19:37
- 郭衛民:
謝謝王部長,謝謝秘書長。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11-06-24 11:22:46
圖片內容:
中央外宣辦就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發佈會現場媒體記者陸續到達
中央外宣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主持新聞發佈會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秦豐講話
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鄧聲明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王秦豐副部長回答記者提問
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王秦豐副部長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鄧聲明新聞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
日本赤旗報記者提問
新聞發佈會主席臺
中新社記者提問
現場媒體錄影機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10624a_1_1264552330.mp4
相關新聞:
- 中央外宣辦就國家檔案局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 中央外宣辦就中國共産黨的幹部教育和培訓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 中央外宣辦:建黨90週年 反腐倡廉取得新進展
- 中央外宣辦就中國共産黨反腐倡廉建設情況舉辦新聞發佈會
- 中央外宣辦就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圖片大圖:
中央外宣辦就中國共産黨組織建設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中國網 楊佳
發佈會現場媒體記者陸續到達
中國網 楊佳
中央外宣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主持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楊佳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秦豐講話
中國網 楊佳
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鄧聲明
中國網 楊佳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王秦豐副部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王秦豐副部長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鄧聲明新聞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日本赤旗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新聞發佈會主席臺
中國網 楊佳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現場媒體錄影機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