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發佈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茲定於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9:30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學術報告廳發佈中國首部環境競爭力綠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發展報告(2005~2009)》、以及第五部《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09~2010)》藍皮書,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直播摘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發佈會

活動描述

  • 中國社會科學院定於2011年2月28日(週一)9:30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學術報告廳發佈中國首部環境競爭力綠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發展報告(2005~2009)》、以及第五部《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09~2010)》藍皮書,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謝壽光:

    尊敬的盧中原副主任、韓俊副主任、李慎明副院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發佈暨省域經濟研討會現在開始。

    2011-02-28 08:55:34

  • 謝壽光:

    在會議正式舉行之前,請允許我介紹今天坐在前排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慎明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研究員,環境保護部原總工程師陸新元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顧問陳棟生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黨委書記、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李平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社社長高燕京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王利民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城市與房地産經濟研究室主任倪鵬飛博士,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福建省科協副主席李建平教授,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閩榕教授,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謝孝榮先生。福建東南競爭力研究院院長王開明研究員,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曹穎博士,人民日報經濟部副主任潘崗同志,中國經濟導報福建記者站站長王秋蘋博士,還有數十位來自媒體的朋友,我們為今天出席會議的朋友一併熱烈鼓掌。

    2011-02-28 09:32:36

  • 謝壽光:

    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到今天已經原創和成果的發佈,經歷了五年的歷程。經過在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別是福建師範大學為基地的研發團隊的努力下,已經成為一個貫徹建設中國省域綜合競爭力發展的風向標,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打造的皮書系列的重要品牌。每年在“兩會”之前選擇進行發佈。今年這一本我覺得尤其有特殊意義,因為這次即將召開的“兩會”將討論“十二五”發展規劃,對於區域的發展,如何持續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戰略轉型、發展方式轉變的這些決策,我想這個研究成果獎會給政府的決策,乃至我們的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我想,今天大家所拿到的這本報告是剛剛從工廠出來的,媒體都可以説是共同分享。另外,今天我們在這次會上要首次發佈中國省域管理競爭力的發展報告,這是第一部。如何推進生態文明、生態環境的建設,這些年各個省市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整個的環境競爭力是什麼狀況,這個研發團隊也首次推出了這個成果,讓大家共同分享。現在我們開始進入正式的會議議程,首先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慎明研究員致辭,大家歡迎。

    2011-02-28 09:36:29

  • 李慎明:

    尊敬的中原同志、韓俊同志,各位專家學者,同志們,大家上午好。2010年我國順利實現了“十一五”規劃,今年我們又迎來“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我國雖然遭遇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種罕見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但是一刻也沒有停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增強國際競爭實力的步伐。當今及今後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更為複雜。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著力增強國際競爭能力,依然是“十二五”規劃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

    2010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和競爭力,這都充分表明我們黨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將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全球發展趨勢結合在一起,越來越重視國際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2011-02-28 09:39:12

  • 李慎明:

    “十一五”規劃以來,我國相繼推出11個區域發展規劃,綜合實驗區謀劃著我國未來區域發展的藍圖,也逐漸勾勒出未來我國區域競爭的新版圖。省域作為我國區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經濟競爭力的締造者和生力軍。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省域競爭力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福建師範大學等單位長期關注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的問題的研究,産生了一批很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目前已連續出版了五部《中國省域競爭力系列藍皮書》,今年又適時推出了《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這一新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拓展了省域競爭力問題的研究領域,對省域經濟戰略決策者和宏觀經濟部門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把握市場競爭和省域經濟競爭的主動權,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依據。

    2011-02-28 09:41:43

  • 李慎明:

    眾所週知,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我國成功抵禦了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成為經濟復蘇最快的新興國家之一,特別是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為了適應世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趨勢以及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要求,我國政府已及時做出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並明確“十二五”期間著力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著力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在人類共同面臨的氣候環境問題上,我國政府自覺踐行減排承諾,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這些政策舉措最終要靠全國各省域的共同努力。省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將有利於凝結成愈加強大的經濟實體,進一步彰顯我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的競爭力和活力。

    2011-02-28 09:42:32

  • 李慎明:

    各位專家、學者、同志們,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我國省域發展同時面臨國內和國外的兩個方面的激烈競爭。只有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浪潮中站穩腳跟,不斷發展。因此,著眼于長期可持續發展,立足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處理好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係,大力提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是未來省域經濟發展的題中應有之意,只有這樣,才能在變幻莫測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中國省域競爭力的系列研究工作正是順應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必將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更大貢獻。

    最後,我預祝今天的發佈會取得圓滿成功,預祝各位專家、學者在今後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謝謝大家。

    2011-02-28 09:44:37

  • 謝壽光:

    謝謝慎明院長的致辭,下面有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致辭,大家歡迎。

    2011-02-28 09:46:41

  • 盧中原:

    非常高興出席這次發佈會,單刀直入,就説咱們的競爭力報告。競爭力報告現在已經是第五年了,每一年我們的競爭力報告得到的評價,特別是在各個省受到的重視,李閩榕主任告訴我,是比較明顯的。原來我擔心,這個競爭力報告評估完以後,各省還是看GDP,還有每人平均GDP,還有經濟實力,更多的是看這些東西。但是閩榕主任告訴我,這些年各省的領導比較關注的是本省的形成綜合競爭力的相關條件,比如説體制創新、産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當然GDP總量和每人平均GDP是衡量一個省域競爭力的非常綜合的指標,但是我們省域競爭力的報告力圖使各個省的領導更多地關注競爭力的其他條件,就是本省的競爭力來源於不同的要素和條件。所以我想,這個省域競爭力報告每年的發佈是傾注了研究者大量的心血,他們力圖通過自己的調查研究和不斷的修正指標,使這項評估工作能夠對引導各省的經濟轉型和體制改革産生一種比較正確的導向作用。看了連續五年來的發佈確實起到了這樣一種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1-02-28 09:47:30

  • 盧中原:

    這是我的第一點體會,我們福建師大,以及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和管理世界各個方面的學者、編輯、出版方面的專業人士在這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對他們出的新的成果表示祝賀。今年的突出亮點是他們又出了一個環境競爭力的評估報告,我覺得這是他們的一個新進展。大家知道,北京師範大學去年發佈了綠色發展指數的報告,我當時對他們這個報告的評估意見是,近些年來各個地區的領導越來越多地注重省域競爭力、綠色發展、環境可持續、社會和諧、民生改善、幸福指數等等,已經超越了以往用經濟實力、經濟總量來衡量省域發展水準、發展差距這樣一種傾向。因此我想,北師大的綠色發展指數是推動各省乃至全國經濟轉型的一個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評估的參照體系,確實對各個地方的轉型有一種比較好的正面的促進作用。

    2011-02-28 09:51:06

  • 盧中原:

    我當時看了一下,很多指標也是用心良苦,怎麼樣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各種要素稟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技術水準、不同産業結構的地區,特別是省域,他們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進展,怎樣能夠形成一種綠色發展的態勢。咱們今年省域競爭力又出了一個環境競爭力,大家想的真是不謀而合,可以説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的研究界,我們的出版界,都在想辦法使我們的研究能夠與整個國家的經濟轉型密切結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是我們的省域競爭力報告的比較好的發展方向。我甚至想,以後我們每一年都有重點,比如説2011年是環境競爭力,2012年能不能再突出一點兒創新。創新用什麼來衡量?咱們這裡都有一些指標。最近一些發展比較好的地區,也在想辦法,怎麼樣由過去的數量擴張型的經濟發展轉向品質效益型的,我們也想在這樣的進程當中幫助他們設立一些重要的指標。

    2011-02-28 09:52:49

  • 盧中原:

    因此我想,我們的省域競爭力、環境競爭力,以後還有創新競爭力,還有其他的,怎麼樣想一些特別有利於推動各省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的辦法,在這方面給他們出一些比較好的參照,怎麼樣衡量我們的經濟轉型取得的成效,一説起來,他們首先要想,我在哪幾個方面切實地得到了進展。這是我的一個想法,就是環境競爭力的評估成為今年的亮點,以後能不能每個年度都有一點側重,就像今年這樣,可以不出綜合競爭力指標,我們每年都側重一個方面,這也是一種思路,供李主任考慮。當然考慮到連續性,綜合競爭力的評估還可以繼續,我覺得每年有一個側重點更好。

    2011-02-28 09:54:49

  • 盧中原: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現在的中國區域經濟出現了一些新的態勢,跨行政區劃的經濟區域越來越多,有學者就擔心,這樣會不會導致我們的區域政策整體性和協調性被肢解,或者叫做區域政策的碎片化,即每個區域都爭本區域發展的優惠條件。當然現在不是像早期那樣爭財政稅收、補貼的優惠,我們出現了很多經濟區域新的經濟板塊,都在爭先行先試。比如海西經濟區先行先試,山西資源轉型綜合配套實驗區也是先行先試,深圳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也是先行先試,大家都在抓先行先試。我們能不能在我們的評估報告中反映這樣一些進程。因為現在的競爭力不是只就本省而談了,它是跨省域的,比如泛北部灣、海西經濟區,海西經濟區就不是福建一個省的事情,泛北部灣也不光是廣西一個地區的事情。再比如最近最熱鬧的中原經濟區,是中部的,周邊全都有,長株潭、武漢兩型社會轉型,還有重慶的城鄉改革綜合配套,各個地方都在弄這些東西,我們的省域環境競爭力或者綜合競爭力評估,能不能也來考慮一下,就是跨行政區劃的這種區域經濟競爭力。

    2011-02-28 09:57:59

  • 盧中原:

    當然,跨省域的新的經濟區域,可以看這幾個省到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誰在增強區域跨行政區劃的經濟區域競爭力中起了排頭兵作用,在哪些方面起了排頭兵作用?是體制創新、先行先試、政府效率、技術進步等等,是不是有利於避免區域政策碎片化的趨向,是一種跨行政區劃的經濟規劃,我們也來做一些這樣的工作,我想是值得我們在下一步思考的,供我們的研究方面、出版方面,大家在一起共同謀劃,把研究內容和出版內容策劃好,對我們國家的經濟轉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發揮各區域的比較優勢,我們再提供一些比較好的評估參照體系。

    以上我是完全就綜合競爭力、環境競爭力這樣一些新成果發表的一些感想,預祝我們的省域競爭力研究越來越有深度,越來越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為我們的學術界做出新的貢獻。謝謝大家。

    2011-02-28 09:59:57

  • 謝壽光:

    感謝盧中原主任的致辭。

    2011-02-28 10:02:18

  • 李慎明:

    我補充兩句中原同志講的,我有感而發。有兩個關係值得研究,第一是區域競爭與省域競爭與國家全局的關係,再一個,要真正研究競爭力,必須在更深更廣的角度逐漸展開,確實有很多關係要處理。

    2011-02-28 10:02:54

  • 謝壽光:

    謝謝兩位領導的重要講話,為今天整個發佈會和論壇定了一個很好的基調,發表了非常有見地、有高度的意見。下面有請環境保護部原總工程師陸新元教授致辭,大家歡迎。

    2011-02-28 10:05:26

  • 陸新元:

    各位領導、專家、同志們,上午好。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和依託,是維繫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範圍內不僅發生了區域性的環境污染和大規模的生態破壞,而且出現了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沙漠化、大範圍的森林銳減等和全球性的環境危機,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進入到新世紀,特別是近年以來,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是關係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幸福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國政府的責任。

    經濟、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體現著競爭力,環境同樣也體現競爭力。環境競爭力也應該成為國家或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2011-02-28 10:06:12

  • 陸新元: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和1.5億貧困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資源環境承載力十分有限,尤其是當前,我國正處於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時期,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環境的多重挑戰。如何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成為我國必須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生態文明水準,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也明確提出,要把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這充分説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源環境問題,把環境保護擺在了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持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對於一個省域而言,同時也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並重,朝著環境友好型社會方向發展,才能有效解決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等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2011-02-28 10:07:37

  • 陸新元:

    今天出版的第一部《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首次提出了環境競爭力這種全新的競爭力衡量方式,它以動態的視角來考察環境的變化,以發展的眼光來思量環境的演變,用比較的方式來認識環境問題的緊迫性,更深刻地把握了全國31個省市區環境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外在的影響因素。使各省市區能夠明確地認識到本區域環境方面的薄弱點,為制定全面、科學的環境發展戰略提供理論指導和現實依據,同時也對各省市區的環境保護部門和相關的決策者們探索環境保護的新道路、推動環境保護取得更大實效、全面開創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局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參考價值。

    各位專家、同志們,環境競爭力研究與環境問題研究是一脈相承的,環境問題幾百年來的研究成果,為開展環境競爭力研究提供了前提和基礎。開展環境競爭力研究既是對環境和競爭力理論的進一步深化與提升,又符合當前國際國內環境保護的變化趨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我們希望以這部《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為研究平臺,推出更多更好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導向性、綜合性以及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為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更大的貢獻。預祝今天的發佈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

    2011-02-28 10:09:05

  • 謝壽光:

    感謝陸總工程師的致辭。下面我們進入發佈內容的報告時間,有兩個報告人,首先有請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首部《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的主編李建平教授作主題發言,大家歡迎。

    2011-02-28 10:11:18

  • 李建平: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媒體朋友們,二月的北京春意漸濃,今天很高興在這裡與各位專家領導再次相遇,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援我們工作的專家領導和各位新聞界的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從2005年開始,我們著手對省域環境競爭力問題進行研究,並得到了環境保護部和環境規劃院的大力支援和指導,歷經兩年多的努力,今天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部《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發展報告(2005-2009)綠皮書》終於面世了。下面結合我們的報告,談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理論基礎,二是指標體系,三是評價報告,四是基本特徵。

    2011-02-28 10:12:02

  • 李建平:

    一、理論基礎

    1.關於省域環境競爭力的概念和內涵

    環境競爭力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龐雜的綜合性系統,它是一個單方面的經濟問題,它涉及到經濟、社會、環境。所謂省域環境競爭力是指一個省(市、區)域在全國範圍內對環境和經濟發展體現的承載力、協調力、影響力、貢獻力。

    環境競爭力有五個要素構成,即生態環境、資源環境、環境管理、環境影響、環境協調。跟傳統的競爭力概念相比,環境競爭力更強調環境作為人類生産、生活的基本要素作用,注重人類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突出環境的現有及潛在影響力。

    環境競爭力的主要特點是:既要考慮現有的環境競爭能力,又要考慮變化的潛在影響。以自然環境的考察為主,與生態環境、硬環境相互交融。重視環境品質改善,對區域內及區域外的影響。關注環境保護措施實施的多重疊加效應。

    2011-02-28 10:13:44

  • 李建平:

    2.省域環境競爭力研究的理論依據

    它是一個交叉的、多學科的綜合研究領域,涉及到很多學科領域。這裡麵包括競爭優勢理論、環境經濟理論、區域與産業競爭力理論等等。

    3.省域環境競爭力研究的實踐依據

    它是一個內在的需要。

    4.省域環境競爭力研究的重大意義。通過省域環境競爭力的研究,對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011-02-28 10:15:08

  • 李建平:

    二、指標體系

    1.省域環境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的研究與發展

    目前國內外已有的關於可持續發展評價、環境評價、環境協調性評價等評價體系為環境競爭力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應該説,我們的研究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這裡的評價有國內外科學發展評價體系,我們還參考了很多這方面的有關成果和研究材料,這是關於國內科學發展評價體系。另外一個部分是關於國內外環境評價體系,這裡也是各方面研究的成果提供給我們借鑒。還有一個是國內外環境協調性的評價體系,這裡有北京林業大學、湖南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等。

    2.省域環境競爭力指標體系的特點和建立的原則

    大概有這樣幾個原則,一是層次比較多,覆蓋面比較廣。二是包容面很大,互動性強。三是立體展現,四是動態性強,時空範圍比較廣。

    省域競爭力指標體系有六大原則,一是系統性和層次性相結合,二是完備性和獨立性相結合,三是普遍性和可比性相結合,科學性和可操作形象結合,五是穩定性和動態性相結合,六是前瞻性和導向性相結合。

    2011-02-28 10:16:22

  • 李建平:

    3.省域環境競爭力指標體系的設定

    我們有一個一級指標,五個二級指標,個三級指標,一百三十五個四級指標組成。

    4.省域環境競爭力指標權重的確定

    我們一方面採用國際通行的德爾菲——改進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權重。課題組向學術界、理論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的50位專家學者發出了《中國環境競爭力指標體系權重的專家意見調查表》,作為專家均獨立填寫調查表,回收率為百分之百。根據專家的意見,最後經過我們的研究確定下來。

    2011-02-28 10:18:13

  • 李建平:

    三、評價報告

    首先要明確我們評價的時段。因為這是第一次,以2005年為起點,到2008年年底終止。去年10月份向出版社交稿時,2009年的環境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時間跨度是4年。評價範圍,全國除了港澳臺以外31個省市都是我們的評價對象。

    評價結果,全國各個省域環境得分排名分佈情況,分成三個區,一個是上游區,第1到10名,中游區是11到20名,下游區是20到31名。第一是山東,第二是廣東,第三是江蘇,第四是浙江,第五是北京,第六是河北,第七是福建,第八是四川,第九是河南,第十是雲南。排名右邊有個小括弧,表示是上升還是下降。中游區依次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分別是黑龍江、上海、安徽、遼寧、天津、江西、陜西、湖北、內蒙古、吉林。下游區有11個省(排名二十一到三十一),依次是海南、山西、西藏、重慶、甘肅、貴州、湖南、青海、新疆、廣西、寧夏。

    2011-02-28 10:19:06

  • 李建平:

    因為評價的時段是2005年到2008年,所以2005和2008年做了一個對比,我們發現排名競爭力排位上升的有13個省,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內蒙古,綜合競爭力是排在第10位,其他依次為河北、山西上升6位,安徽、河南上升5位,山東、雲南上升3位,浙江、福建、湖北、海南、重慶、青海各上升1位。排位下降的11個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下降8位,湖南下降6位,甘肅下降5位,新疆下降5位,北京、吉林下降4位,遼寧、上海下降3位,四川下降2位,黑龍江、江西下降1位。7個省排位沒有變化,分別為江蘇、廣東、廣西、貴州、西藏、陜西、寧夏。

    2011-02-28 10:20:22

  • 李建平:

    3.全國各省域環境競爭力得分的均衡性分析。各省域環境競爭力得分及排位反映的只是單個地區的環境競爭力狀況,要更為準確地反映全國各地區環境競爭力的實際差異及整體狀況,還需要分析競爭力指標的的得分及分佈情況,對競爭力得分的實際差距以及均衡性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從這裡面可以看到,不同地區之間環境競爭力分佈很不均衡,全國一半以上省市區的競爭力得分比較集中在49-55分之間。整體上看,不是呈現對稱分佈。從2005年到2008年變動比較來看,2008年各省得分變得更為集中,其中得分在49-55之間的省份由12個增加到17個,説明我們貫徹建設兩型社會有很大的成效。得分在55-61分之間的省份減少了4個,49分以下的省份減少了1個。從各省域環境競爭力的綜合得分來看,,分佈的均衡性也比較差。2008年得分最低的寧夏只有42.1分,與第一名的山東省相差16.4分。

    2011-02-28 10:20:59

  • 李建平:

    4.全國環境競爭力區域評價分析

    四大區域我們分為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得分最高,2008年是56分,起步地區是最低,得分是48.9分。總體來説,2005-2008年,四大區域之間的差異比較小,標準差呈現縮小趨勢,從3下降到2.5。

    東部地區環境競爭力排位比較,一般來説,東部都在上游區,但是也有幾個省,比如説上海就排在第12,中游區,天津排在第15,也是中游區,海南掉到了下游區。

    中部地區的環境競爭力排位情況,這裡面既有在中游區,也有在下游區,比如説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在中游區,山西跟湖南跑到下游區了。

    從西部的情況來看,這裡面比較複雜,既有上游區,也有中游區,也有下游區,比如四川2008年在上游區,排在第8位。還有雲南也是第10位。陜西、內蒙古等等好幾個排在中游區,下游區所佔的省份就比較多。

    東北地區三個省分別處在中游區,黑龍江在11位,遼寧在14位,吉林在第20位。東北地區整體競爭力水準處於中勢地位,排位比較穩定,沒有一個省排位下降超過5位的。

    2011-02-28 10:22:15

  • 李建平:

    四、基本特徵

    我們分析了一下,有五個方面的特徵。

    1.環境競爭力是長期積累和綜合提升的過程

    從表裏可以看到,2005-2008年,全國各省份環境競爭力的整體排位比較穩定,變化比較小,排位處於上游區的10個省,基本上有7個省份始終處於上游區,特別是排在前5位的省份,始終保持在前5位。環境競爭力是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綜合反映,它全面體現了各省份在生態環境、資源環境、環境管理、環境影響、環境協調五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它是一個長期積累和綜合提升的過程。

    2.環境競爭力區域間差異呈逐步縮小趨勢

    通過對四年的分析,我們發現全國各省份環境競爭力標準差從4.1下降到3.5,這説明環境競爭力各省份間差異逐步縮小,這是比較可喜的現象。

    3.生態環境競爭力是提升環境競爭力的關鍵

    從這個表裏可以看到,與環境競爭力得分相關係數最大的二級指標是生態環境競爭力。説明生態環境競爭力是環境競爭力最直接的體現,也是環境競爭力的關鍵內容。

    2011-02-28 10:23:03

  • 李建平:

    4.環境管理競爭力是推動環境競爭力上升的主要動力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對環境施加有效管理能有效降低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破壞,提高環境的再生能力和承載力,保證環境品質,使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環境管理競爭力是反映環境競爭力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同時,環境管理競爭力也很好地反映了環境競爭力的動態變化過程。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資源環境相對穩定,在短期內變化很小。而環境管理行為卻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大變化的,而且它的變化對環境競爭力的影響應該也是很大的。所以剛才我們李慎明院長説,要為下一代子孫的競爭力考慮,現在我們也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問題,還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説,環境管理競爭力是環境競爭力變化的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

    2011-02-28 10:24:30

  • 李建平:

    從前面的變化可以看出,各個省域環境競爭力和環境管理競爭力基本上是同方向變化的,具有明顯的正向線性管理關係,大部分省市都聚集在趨勢線上,也就是説環境管理競爭力指標得分較高的省份,其環境競爭力指標得分也比較高。不觀是處於上游去、中游區還是下游區的省份,他們的環境競爭力排名升降與環境管理競爭力的排名升降基本是同方向變動,兩者關係密切。而且,環境競爭力處於上游區的省份,其環境競爭力排名也都大多處於上游區,環境管理競爭力處於中游區的省份,其環境競爭力排名也大都處於中游區,下游區的情況也類似。

    2011-02-28 10:25:56

  • 李建平:

    5.提升環境競爭力的核心內容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通過對全國31個省、市、區環境競爭力的動態分析,我們認為,各省域必須切實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探索一條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工業發展之路,核心就在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就是要進一步落實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我們一定要把節能減排作為經濟發展各個環節的關鍵約束指標,加快技術研發,用新能源技術改造傳統産業,開發清潔環保的創新性産品,構建低耗環保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發展。增加環境保護投入,提高環境管理能力,減低生態環境破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從而實現環境競爭力的顯著提升。

    今天彙報就到這裡,謝謝各位領導、專家。

    2011-02-28 10:26:50

  • 謝壽光:

    感謝李建平教授對環境競爭力作的非常簡明扼要的報告和解讀,這個有待於我們再進一步深入理解。下面有請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主編之一李閩榕教授作主題報告,大家歡迎。

    2011-02-28 10:28:12

  • 李閩榕:

    尊敬的盧副主任、李副院長和韓副主任,各位專家學者,各位新聞界媒體朋友們,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們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撰寫組是由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社、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組成,受撰寫組委託,我就2009-2010年的《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作簡要彙報。

    在過去一年裏,我們應對金融危機成果得到了鞏固和擴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了“十一五”經濟發展的完美收官。尤其是2010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充分説明中國具有很強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省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經濟復蘇的發展過程中,省域經濟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十二五”期間,我國更需要高度重視和大力提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下面,結合我們的研究報告,我主要講三個問題。

    2011-02-28 10:28:57

  • 李閩榕:

    一是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比較,二是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國際比較,三是提高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建議。

    2011-02-28 10:30:34

  • 李閩榕:

    一、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與比較

    1.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綜合評價

    根據課題組的研究成果,2009年的數據為依據,因為2010年的數據還沒有公開發佈,要晚一個年度。根據評價結果,2009年,全國31個省市去排位情況,處於上游區的是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天津、山東、遼寧、福建和內蒙古。處於中游區的也是10個,時間關係就不一一念了,處於下游區的是11個省區。

    剛才有一個是2008年和2009年的比較。從年度比較來看,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上升的有7個省份,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安徽,排位上升了5位,重慶排位上升了4位,廣西、四川排位均上升了2位,河南、甘肅、青海排位上升了1位。排位下降的有9個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黑龍江,排位下降了6位,其次是江西、湖南,排位均下降了2位,河北、山西、貴州、雲南、寧夏、新疆6個省份排位下降了1位。有15個省份排位沒有發生變化。

    2008-2009年度,有兩個省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重慶由下游區升入中游區,湖南由中游區降入下游區。除了一個省之外,下降的幅度都不是很大。

    2011-02-28 10:31:12

  • 李閩榕:

    2.全國四大區域間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

    全國四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平均得分比較,東部地區上升了1.49分,中部地區上升了2.08分,西部地區上升了2.61分,東北地區上升了1.29分。藍皮書正文第7頁有一個得分表,排位是根據得分表排出來的。根據得分的絕對值來看,2009年全國31個省市區的得分全面上升,沒有下降的,只是有下降的幅度大小,最少的是0.36分,最多的是3-4分。這個説明我們在上一年度,同全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態勢一樣,各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也是全面持續上升的。這也體現了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

    四大區的分值都有明顯上升,其中中西部地區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2.61,其次為中部地區。這反映出,各個省和各個大區綜合競爭力上升都不能快,而且呈現區域之間差距逐步縮小的趨勢。2008年平均分值,四大區域最高和最低相差分值是16.31分,2009年的分差縮小為15.19分。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競爭力差距也呈現持續縮小的趨勢,我國四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的均衡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是一種持續的趨勢,我們去年、前年也呈現這種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不斷縮小的態勢,今年持續繼續這種良好的態勢。

    2011-02-28 10:31:59

  • 李閩榕:

    3.全國四大區域內部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

    東部地區排位在區域內部和全國的排位比較,在上游區的10個省市,在全國的排位,除了河北有下降1位之外,其餘都沒有變化,都保持了原來在上游區的態勢。在東部地區的排位也沒有發生變化,這説明瞭東部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發展態勢是平穩的、均衡的。在東部地區的10個省份當中,保持了平穩的格局,但是內部是不平衡的,發展差距仍然比較大。比如剛才講的海南和東部其他地區的分值差距就比較大。東部地區大多數集中在上游區。中部地區6個省市變化是比較大的,中部地區也屬於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變化比較大的區位之一。從中部地區自身來看,變化不是很大,只有三個省發生變化,安徽提升2位,江西下降1位,湖南下降1位。與2008年相比,有的省大幅度上升,安徽提升5位,河南上升1位,但是有的省在全國的排位出現了下降,體現了中部地區競爭力波動幅度比較大。

    2011-02-28 10:33:47

  • 李閩榕:

    從區域內部裏看,也呈現明顯的不均衡性,表格當中看得出來,中部地區的排位基本上是在下游區,多數是在上游區,其中湖南、山西掉入了下游區。

    西部的12個省區變化情況來看,2009年排位上升有2個省份,4個省份排位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不大。

    在全國的排位,重慶市上升幅度比較大,上升了4位,另外還有2個省,四川和廣西上升了2位,甘肅上升了1位,同時也有4個省下降了1位。其中內蒙古進入了全國的上游區,達到了第10名,在西部地區也是獨佔鰲頭。這説明,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也能進入全國的前列。西部地區也呈現區域競爭力發展不平衡的態勢,有的進入上游區,多數落在下游區。

    東北地區三省總體上看,有一個上升的,黑龍江下降1位,全國來看黑龍江下降了3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宏觀競爭力明顯下降,再一個産業競爭力明顯下降。

    2011-02-28 10:37:09

  • 李閩榕:

    4.港澳臺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

    港澳臺地區採取兩種評價體系,一種是27指標,另一個是一百多個指標。港澳臺地區,2009恩年香港、澳門競爭力上升了1位,台灣競爭力下降了1位,和2008年出現了新的變化,2008年台灣上半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比較小,集中體現在2009年,2009年經濟是負增長,2010年可能出現新的態勢,2010年經濟增長達到兩位數。

    從省域競爭力發展態勢來看,有的省下降幅度比較大,有的省上升幅度比較大,這主要體現在中游城市,分值相差很小。我們從分析表上可以看得出來,在中游,從11名到20名之間,分差很小,有的甚至相差零點零幾分。一個指標變動就可能影響到它的排位,這同時也説明我們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在省域經濟的發展,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特別是我們率先從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當中復蘇以後,各個省加快發展的態勢,競爭日趨激烈,有些省自己發展是很快的,分值來看都是上升的,但是排位下降,競爭非常激烈。

    2011-02-28 10:37:49

  • 李閩榕:

    二、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國際比較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各省域經濟增長迅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東部經濟發達的一些省份經濟總量甚至超過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經濟總量。本年度報告把中國大陸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前10位省份主要經濟指標與34個OECD成員國進行橫向國際比較。

    通過這樣的比較,從中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狀況,同時也力圖反映我國各省市區在後危機時代實現經濟復蘇當中體現的活力和競爭力。

    2011-02-28 10:39:46

  • 李閩榕:

    1.中國與發達國家的比較

    從總量來看,2009年中國GDP位列世界第3名,固定資産投資和進出口總額都位居第一,政府消費支出和居民消費支出也分別居世界第5和第4,説明中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實力是持續提升的。

    從發展水準和結構來看,每人平均GDP居世界排名100位以後,經濟發展水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非常大。中國固定資産投資佔GDP比重第1位,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第18位,但政府消費支出和居民消費支出佔GDP比重分別居第32位和第33位,説明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仍然是以投資為主,國內消費的拉動作用不明顯。

    2011-02-28 10:40:59

  • 李閩榕:

    2.省域經濟總量指標的國際比較

    從反映經濟總量的GDP來看,中國部分省市經濟指標排位已進入中游位置,超過部分發達國家,其中廣東、江蘇和山東3個省份的GDP均進入前20位,分別排在第14、15和第17位,超過了比利時、波蘭、瑞典、奧地利等其他19個經合組織成員國,其他省市的GDP也有超過一些國家,10個省市中GDP總量最少的天津,也超過了斯洛伐克、盧森堡、斯洛維尼亞和冰島4個國家。當然這4個國家都是小國家,可比性也不是很足。

    從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來看,各省市的指標更為明顯,其排位全部進入前30位,特別是山東和江蘇分別位列第19和第10,超過了大部分OECD成員國的投資規模。從消費支出規模來看,各省市區的排位則比較偏後,只有江蘇的政府消費支出和廣東的居民消費支出排位進入前20位。從進出口總額來看,各省市區的排位相對比較靠前,特別是廣東進出口總額位居第7,江蘇和上海分別位居第13和第14,説明中國沿海多個省份的對外貿易規模超過了世界上很多經濟發達國家。

    2011-02-28 10:42:19

  • 李閩榕:

    3.省域經濟結構指標比較

    從反映發展水準和經濟結構的指標來看,中國各省份每人平均GDP排位都比較落後,只有上海、北京、天津三個直轄市超過少數幾個國家,其中上海的每人平均GDP超過了OECD成員國中的波蘭、智利、土耳其和墨西哥4國,北京排在智利之後,天津排在土耳其之前,説明這3個較發達的直轄市經濟發展水準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根據數據統計,上海和北京每人平均GDP都已經超過1萬美元。

    總體上看,我們的發展水準還很低,特別是每人平均GDP發展水準還是很低的。另外,其他的一些指標仍然比較落後,説明瞭我們仍處於發展中國家水準,不能簡單地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但是通過這項比較可以看出,我們的經濟結構發展要振奮信心,還要加倍努力,進一步加快發展。

    2011-02-28 10:44:28

  • 李閩榕:

    從固定資産投資佔GDP比重來看,10個省市全部了經合組織的成員國,排位均佔據前10位,説明我們仍然屬於投資拉動型。

    從反映外貿依存度的進出口總額來看,中國10個省市當中除了內蒙古、遼寧、山東外,其他如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天津、福建等7個省份的排位也都比較靠前,特別是上海、北京、廣東分居第3、第4、第5。

    從反映消費能力的政府消費支出和居民消費支出佔GDP比重指標裏看,除了北京市的政府消費支出佔GDP比重排在第9外,其他9個省份排位都是比較靠後的。一方面各省份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説明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還在於投資和出口,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實現投資、出口、消費之間的協調帶動需要加快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還比較艱巨。

    2011-02-28 10:45:49

  • 李閩榕:

    從另一個數據可以看出,我們省域經濟發展的步伐是在加快的。2009年,我們進入萬元GDP的省份有14個,從去年的數據看,2010年最新數據來看,已經有17個省市區進入了“萬元俱樂部”。從預測來看,2010年底,可能將會有20-21個省市去進入萬元俱樂部,這説明各個省都在加快發展,也明顯提高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同時,看到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還要圍繞著競爭力的提升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科學發展。

    2011-02-28 10:48:20

  • 李閩榕:

    三、提高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建議

    1.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發展戰略新興産業,著力提高産業競爭力。

    2.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競爭力。

    3.加強自主創新,提高教育水準,全面提升知識經濟競爭力。

    4.創新社會管理機制,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政府作用競爭力。

    5.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全面提升統籌協調競爭力。

    這是我們研究的簡要成果,有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媒體界朋友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2011-02-28 10:49:16

  • 謝壽光:

    感謝李主任的演講,因為我們研究的內容特別豐厚,所以不可能把成果充分地展示出來,有待於在會後我們再繼續進行解讀。下面進入專家演講時間。第一個有請發展中心韓俊副主任。韓俊主任原來是社科院的著名學者,在整個經濟學的研究中都有非常有影響力的成果,他現在也是我們這個研究團隊裏的主管領導,大家歡迎。

    2011-02-28 10:50:14

  • 韓俊: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兩本書的首發式和研討會。我現在接替盧中原主任分管管理世界雜誌社,今天參加這個研討會,感到一份責任,一份壓力。剛才慎明院長、中原主任,還有兩位主編,都講了很多很重要的意見,介紹了一些情況。應該説,今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已經出了第5本,又出了《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為謝社長的皮書系列又增添了新的成員。《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也曾經出版過一本食品安全的綠皮書,第一年發行還不錯,第二年謝社長就要求我們再寫第二本,或者兩年出一本,後來我們還是放棄了,發現很難。如果沒有一個團隊,要堅持下來很難。我想,《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能夠堅持下來,就是因為有一個很好的團隊。

    我們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的李主任專門為出這本書成立了一個研究機構,有一個很好的研究團隊,現在又增加了一個《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作為編委會成員之一,我要為這兩本書的出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2011-02-28 10:52:43

  • 韓俊:

    對於這本書,我想大家不要把它看作一本評價、每個省經濟工作的一個手冊,這樣可能就會被誤讀。它是一本研究性的著作,是一本技術性的報告,它的評價結果未必跟現實生活就高度吻合,但是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我想每個省的同志看到這本書以後,位置上升的肯定高興,位置下降的肯定有點疑問,位置下降幅度很大的可能很不樂意,這都沒關係。這31個省市自治區,放到一起比較一下,看看兄弟省份有什麼可學的,我們的省還有哪些不足,如果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這本書,我們出版這本書的目的就達到了。

    2011-02-28 10:54:51

  • 韓俊:

    第二點,這個書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實際上,我們過去幾年也一直在改進,比如説對省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我們用了208個指標來評價它,大家想想,把它分成208個四級指標,每個指標要給它一個權重。剛才講了,我們還招了50個專家,討論這個權重怎麼確定。我們都是做經濟研究的,大家知道,權重的確定主觀性是非常強的,如果權重一改變,可能每個人心中它應該佔多少都不一樣,這可能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選擇。但是權重一改變,這個結果可能就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今後的評價方法,能夠借鑒國際經驗,借鑒其他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夠對我們的指標體系、我們的權重,進一步讓它合理化。比如説有的省,如果我是這個省的領導,看了以後就會覺得,怎麼有的省升得這麼多,有的省下降這麼快。安徽升了5位,湖南搞得不錯,但是下降了2位,江蘇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在年度之間,2009年比2008年就降了9位,而遼寧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就上升了12位。內蒙古的農業競爭力,2008年是第2位,現在一下子就到了17位,退了15位。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所以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對評價方法進一步進行完善,使得我們的評價結果能更加客觀,更加貼近現實的經濟生活,能夠更被各個地方所認同。大的評價,我認為是基本準確的,比如説前10位的評價和後10位的評價,我想跟搞經濟研究的同志、搞區域研究的同志,總的評價是差不多的,但是要細摳的話,很多問題不好解釋。既然孩子已經生出來了,要不斷地哺育,讓它茁壯成長,我們不要滿足。

    2011-02-28 10:57:13

  • 韓俊:

    再有一個意見,既然是綜合競爭力的評價,我覺得這本書裏,除了體現技術性,還要體現思想性。特別是對區域經濟發展當中的一些重要的熱點、難點和重點,要做一些深入的或者頂層的理論或者學術方面的分析,這可能是福建這個中心的專長了,跟大學結合起來。比如説,怎麼樣進一步優化我們的區域經濟的佈局,如何培養新的增長極。這幾年區域經濟發展,中西部快,東部穩,區域經濟發展重心正在向中西部轉移,書裏要對這部分有所涉及。再比如,現在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呈現一種雙轉移的局面,産業往中西部轉,勞動力也往中西部轉,去年去調研,現在對農民工有四個增強,二、三産業都缺工,內地、沿海都著急,雙轉移的趨勢會是什麼前景,對於我們的區域發展會産生什麼影響,下一年度要對這個問題有所討論。

    再比如説,區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城鎮化,這個書裏對此也有所評價。城鎮化的核心問題是農民工、流動人口怎麼能夠融入城鎮。上億的農民工在沿海地區打工,他們的命運到底在哪,他們的融入城市要突破哪些政策難題,也需要討論。

    內蒙古自治區的書記胡傳華同志説過一句非常好的話,他説:“老百姓看發展,主要不是看GDP和財政收入,主要是看資金的收入和生活。”比較各個省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我們更要重視民生。發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就是為了改善民生。我不知道皮書裏有沒有民生方面的皮書,可能已經有人在搞了,我認為,皮書系列裏應該給民生一席之地。

    2011-02-28 11:01:11

  • 韓俊:

    區域的協調發展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離不開改革。比如説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劃分怎麼樣更加合理,比如我們的財稅體制怎麼更加完善,現在土地出讓金,合同金額27000億,怎麼樣統籌考慮我們土地出讓收支管理體制的改革,更加合理地使用土地的出讓收益,怎麼真正把土地出讓收益納入財政預算管理,這都是一些頂層的問題,也需要探討。

    再比如説我們講綠色低碳發展,有的研究表明,能耗強度與經濟發展之間呈現一種倒U的變化,中西部可能還是上升階段呢,我們減排指標怎麼樣合理分配,中西部的呼聲也比較高,經濟發展遇到減排的矛盾。可以説現在所有地方經濟發展都遇到了土地制約,城市發展缺地,是不是可以鼓勵主要靠拆農民的房子,讓農民上樓來解決?我們城市發展缺錢了,是不是我們也默認靠經營農村的土地來籌措?這都是大的政策問題,影響到發展方向的問題。實際上看這些書,一方面看它的評價結果,更重要的是在書裏找到一些藥方,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對地方有用,也能對國家區域經濟的宏觀決策提供一些很好的分析和見解,這本書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大,這個書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我們謝社長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會越來越協調。

    謝謝大家。

    2011-02-28 11:04:40

  • 謝壽光:

    非常感謝韓俊主任的講話,也感謝他提了一系列非常好的建議。下面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著名的區域經濟專家陳棟生教授講話,大家歡迎。

    2011-02-28 11:07:04

  • 陳棟生:

    在“十二五”開局之初,全國“兩會”召開的前葉,第五本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和第一本綠皮書的出版,我想有它特殊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因為,它以科學的分析、翔實的數據,記錄了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之下,中國各個省域經濟所經受的嚴峻的考驗,以及如何在應對中錘鍊、提升競爭力,實現新發展,從而保證了整個國家經濟在全球最早的企穩回升,走在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前沿。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確立的五年,是我國區域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的五年,也是我國區域發展調控手段不斷創新的五年。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改革開放以後,東部的非均衡地方發展戰略,使東部20多年一直超過西部,超過三大板塊,但是2007年,西部發展的速度將超過東部,2008年,其他三大板塊都超過了東部。所以區域發展的差距在這五年有明顯的收斂。更為重要的是中西部和東北各個地區省域市域的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就如同我們的火車一樣,過去都是車廂都是被帶動的,現在是動車組的時代,每個車廂都有自己的動力,百舸爭流的區域發展局面進一步顯現,區域合作、城鄉一體化跨行政區的空間整合也有很大的發展。

    2011-02-28 11:09:18

  • 陳棟生:

    “十二五”時期,我們將以兩大戰略為重點,一個是區域總體戰略,一個是具體功能區戰略,來推進我們協調的、可持續的城鄉統籌的一個區域經濟新格局的形成。我相信,並衷心的祝願“藍皮書”和“綠皮書”今後為貫徹我國科學發展的主題、轉型發展的主線,為構建更加全面、更加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做出新貢獻,為推進中國區域科學、中國空間經濟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2011-02-28 11:11:24

  • 謝壽光:

    感謝陳老師的發言。下面有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平研究員發言。

    2011-02-28 11:12:57

  • 李平:

    大家上午好。剛才各位領導和各位皮書的研究者都進行了介紹和精彩的發言,我非常贊同他們的發言。第一,就是在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的上進行這樣一個結論的構架,剛才看見了李校長介紹了省域環境競爭力的時候,也列舉了很多原來的一些基礎的理論研究,包括最前沿的理論支撐,在這樣基礎上,完成了這個研究報告。第二,皮書還是立足了權威性和全面性,看到皮書的全面設計,區域競爭力的研究四級指標就達到了208個,環境競爭力研究四級指標達到了個135個。我看到這些指標進行分類非常詳盡,而且力圖系統地完整地表現、體現競爭力的框架和概念。第三,藍皮書和綠皮書得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結論,比如剛才李主任在介紹的時候,講到了我們的區域綜合競爭力,各個省份都是在提升的,綜合指數都是提升的。區域省際之間的競爭力指數差距在縮小,這也是體現了這麼多年來國家推動各個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的宗旨。從這個綜合指標上也體現了政策功能、政策導向所發揮的作用。

    2011-02-28 11:14:48

  • 李平:

    韓俊主任講了對“藍皮書”的一些新的要求,我覺得他也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課題。我非常贊成,但是作為一個“藍皮書”競爭力評價的東西,很難涵蓋所有的內容。綜合競爭力的評價,所有的指標體系融合成一個綜合指標,為什麼是這樣?就是因為我們很難用一個指標來形容這樣的狀況,形容我們所要求的一個概念,沒有辦法形容怎麼辦?就是要建立一系列的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其實是退而求其次的來描述一種狀況的一個方式,沒有別的辦法來解決。這樣來描述的話,就會存在這樣那樣主觀的東西,沒有辦法解決,如果用一個指標完整地表達,就容易解決了,正因為它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所以我們構建了這樣一個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確實還有值得進一步推敲和完善的過程,比如指標是不是越多越好,這些指標反映的狀況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剛才陳老也講了,中國區域經濟在“十一五”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有很多的亮點,中國經濟從現在來看,“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可能更大的亮點就是區域的問題。我們看到裏面提到了長三角、珠三角、浦東新區等等這樣幾個區域問題,“十二五”規劃現在還沒有出臺,我們已經看到了在這之前有20多個區域上升為國家戰略。所以,下一步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互動競爭可能是“十二五”最大的亮點,也是推動中國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亮點和熱點,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力。

    2011-02-28 11:16:47

  • 李平:

    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經濟到2020年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社會,所以區域競爭和和諧發展要一體化,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使得我們各個區域、各個省域之間的發展建立在一個相對平等的基礎上。在這方面國家也下了很大的力氣,也是和諧社會建立的一個支點。

    第二,特別是在建設主體功能區方面,要落實主體功能區各個方面的措施上下更大的決心和努力,不管是區域的規劃,區域的産業的佈局,區域的發展,省際的發展,都是要國家制定的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基礎上來展開的,所以主體功能區的建設和實施體現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對中國國情和區域的基本認識。所以,各個省際之間的競爭和發展要在這個基礎上。

    第三,要進一步加大區域之間的補償機制。我們知道,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也是由於一系列政策導向所引起的,之間的資源稟賦不一樣、環境約束不一樣,形成了現在這些差距和出現的一系列區域問題,所以要加大區域之間的補償,來推動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

    第四,剛才盧主任也講了有區域碎片化的趨勢。現在20多個區域戰略都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是體現了不僅在省際之間,而且在經濟聯動、經濟內在要求的基礎上,來形成不同的區域的戰略,在這基礎上要加強協調發展,推動之間的互動,來推動省域和區域之間的有效地、和諧地競爭。謝謝。

    2011-02-28 11:19:29

  • 謝壽光:

    感謝李平所長的演講。下面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研究員。大家歡迎。

    2011-02-28 11:21:15

  • 魏後凱:

    首先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邀請,參加這次會議,聽了以後,感覺我們福建省編的這兩本皮書,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在很多方面也很有創新性。因為,這也是一個省域經濟的研討會,結合這次研討會,我談幾個方面的體會。

    2011-02-28 11:21:55

  • 魏後凱:

    第一,中國省域經濟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多元化的、相對均衡增長的態勢。過去我們知道,中國的省域,我們的東南沿海最早改革開放速度比較快,拉動了中國經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增長,但是從2007年開始,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就是我們中西部地區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東部地區。從“十一五”的情況來看,可以看得很清楚。2006到2009年,“十一五”前四年,我國31個省市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平均是12.8%,但是我們的西部地區跟東北地區是13.4%,遠遠高於全國的平均增長速度,中部地區是12.8%,跟全國各個地區是拉平的。但是這三個地區,西部、中部、東北都超過東部地區,東部是12.5%。從去年的情況來看,我們中部崛起的態勢有所加快,因為“十一五”的前四年,中部地區跟西部、東北相比相對慢一點,去年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全社會投資來看,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中部地區增長了26.9%,要高於西部地區,也高於東部地區。從規模以上的工業增長速度來看,去年我們的中部地區是18.4%,高於西部的15.5%,高於東部的14.9%,我們的中部地區也是最高的。

    從今天剛發佈的中國省域競爭力評價來看,我們也發現,2009年我們西部地區、中部地區競爭力指數上升幅度都是比較高的,要高於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這跟我們的判斷也是一樣的。

    競爭力排序增長比較快的,都是處於中西部地區,比如安徽、重慶、廣西、四川、河南,都處於中西部地區。這説明一個問題,我們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不斷加快,中西部地區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在不斷提高。現在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呈現了一種多元化的競爭格局。

    2011-02-28 11:23:52

  • 魏後凱:

    第二,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的省域經濟差異很大,我們每一個省的面積都不小,很多省都要超過歐洲很多國家的地理面積。31個省市區發展的差異很大,從目前來看,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我們覺得,未來中國省域經濟的發展應該實行一種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我們可以看一下,從2009年的情況來看,我們的上海每人平均生産總值超過了1萬美元,北京也超過了1萬美元,我們有7個省份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了5000美元,包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內蒙、山東、遼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排在全國底層的貴州,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只有1500美元,雲南、甘肅不到2000美元。前幾天我們在貴州了解到,貴州有16項指標處於全國的最末位。所以我們覺得差異很大。福建省也接近了5000美元。2009年全國情況來看,平均超過3700美元,今年肯定是突破4000美元。

    2011-02-28 11:26:04

  • 魏後凱:

    根據我們的研究,每人平均收入和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低於5000美元的時候,工業化是加快推進的,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和工業就業比重都會不斷提高。5000-10000美元的時候,主要是提高工業化的品質,工業增加值、工業就業比重大體保持穩定。超過10000-12000美元的時候,處於區工業化的階段,主要是産業向高端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剛才看了,省域的差異很大。北京、上海未來肯定就是要走高端化、服務化的道路。現在北京“十二五”已經把這種思想進去。現在北京第三産業比重已經超過了75%。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未來主要是提高工業化的品質。但是還有一批廣大中西部地區,今後可能會加快推進工業化的政策。從工業化角度來看,中國省域經濟也應該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

    從城市化來看,2009年,我們城市化水準是46.6%,我們的東部地區已經超過了55%,達到56.7%,但是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水準還比較低,中部地區是42.3%,西部地區是39.4%。根據我們的研究,根據國內外的經驗,城市化水準在30-70%是一種快速推進階段。50%是一個轉捩點,30%-50%是處於加速階段,50-70%是減速階段,70%以上是穩定發展的階段。

    2011-02-28 11:27:47

  • 魏後凱:

    從中國省域經濟情況來看,城市化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上海、北京超過了85%,我們想,上海、北京是一個區域,北京是1.6萬平方公里,它是一個區域,天津達到78%,超過了70%。所以未來他們的城鎮化是穩定推進的情況,速度不會太快。還有9個省區城市化率在50%-70%之間,這部分地區未來城市化肯定是減速的。還有17個省份,城市化處於30%-50%之間,城市化進程會加快推進。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的西藏城市化率還不到30%。從城市發展來看,根據我們的預計,各個地區推進的戰略,由於它的發展階段不一樣,也應該實行一種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所以我們覺得,中國的省域發展差異化,要區別對待,採取差異化的發展戰略。

    2011-02-28 11:29:33

  • 魏後凱:

    第三,中國的省域競爭是很激烈的,但是這種省域的競爭,我們認為主要體現為都市圈、城市群之間的競爭。現在我們省域內部的地域分化也在不斷加劇,所以我們覺得,未來中國省域經濟的發展應該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要更加重視省域經濟包容性的增長。我們應該看到,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不發達的地區,省內的差異都是很大的。但是這種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一是地區之間的差異,比如説廣東,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廣東的粵北山區東西兩翼發展水準就比較落後,甚至有些地方落後中西部地區。我們到福建,福建福州地區、沿海地區相對比較發達,但是接近江西的山區看了一下,有些貧困地區還是相當落後。我們的蘇南蘇北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我們山東地區半島城市圈跟西部山區之間的差異也是很大。二是每個省域經濟總量都在向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集中,形成都市圈或者省會經濟圈。這種都市圈跟省域內部的一些相對離省份比較遠的邊緣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在分化,也在加劇。

    2011-02-28 11:30:57

  • 魏後凱:

    三是城鄉之間的差異。2009年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差異是3.33:1,尤其在西部地區,雲南、貴州、陜西、甘肅有四個省份,城鄉居民收入差異比超過了4:1。從去年的情況來看,由於我們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要快於城市居民,我們的城鄉居民收入差異在縮小,縮小到3.23:1。當時我們的城鄉收入差異由擴大轉變為縮小,是不是已經處於穩定了?我覺得還需要今後進一步觀察,還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因素。不管怎麼樣,我們現在的城鄉差異還是很大的。四是根據最近做的計算,發現很多地區、很多省域經濟GDP增長很快,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得比較緩慢,這是全國省域經濟的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尤其是中西部一些經濟增長速度比較快的地區,這種差距更大。比如説內蒙、寧夏,GDP增加很快,收入增長跟GDP增長的差距要遠遠高於其他地區。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想,從未來中國省域經濟發展來看,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看,從更多地考慮民生的角度來看,要重視,要花更大的精力統籌省域內部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要讓老百姓更多地分享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實現共建共用,實現共用性、包容性的增長。

    2011-02-28 11:33:40

  • 魏後凱:

    第四,要推動省域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我們覺得,應該通過省域經濟跟環境的協調發展,來實現經濟跟環境高度重合的綠色發展,把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走綠色發展之路。“十二五”有一個碳減排的問題,我們覺得,這種碳減排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靠過去的基數來確定未來的增長,這可能有問題,要根據中國省域經濟的差異性、科學性,實行差別化的碳減排。有一些中西部省份碳排放比較高,我們覺得,碳減排的前提是發展階段、産業結構。與你在全國的地位、技術管理的水準是相聯繫的。各地區的産業結構不一樣,比如説山西,碳排放水準不可能達到廣州、北京、上海的水準,所以必須要實行差別化的碳減排的戰略,更好地體現各個地區的特色,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促進地區之間的合理公正。謝謝大家。

    2011-02-28 11:35:29

  • 謝壽光:

    感謝魏後凱所長作了一個非常簡短但是內容非常深刻的演講。下面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王利民副總編輯演講,大家歡迎。

    2011-02-28 11:39:05

  • 王利民:

    我講三點。第一,感謝福建師大和我們文獻出版社,給我們提供了兩個很好的新型産品。隨著新一代領導人執政以來,我們黨,我們社會,都逐漸遇到新的問題、解決新的麻煩、開拓新的境界。無論是區域經濟學也好,環境經濟學也好,都是21世紀2010年一個重要的新興的現實,我們內部在研究公共經濟學、服務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城市經濟學、醫療經濟學等等,都會成為2010年的學科,它反映著時代主題的變遷。這兩本書恰恰是新時代的産物。

    2011-02-28 11:39:38

  • 王利民:

    第二,關於區域經濟學,我去年曾經講過。“四中全會”和“五中全會”有一個很重要的差異,“四中全會”是提一個小城鎮,“五中全會”正式提出城市群,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都市圈。如果説五年前還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前兩年講小城鎮建設,去年正式進入“十二五”規劃期,草案當中用詞就是“城市群”。解釋的時候,五中全會的報告解釋時,就解釋為“都市圈”,這是我們無可否認的現實。特別是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鐵極大的改變了中國經濟的版圖,改變了內需外需,改變了公路鐵路與航空之間的運輸模式,未來還要改變中國的産業模式,特別是會改變我們的城市化模式。整個城市化模式,剛才魏主任也講了,我們省域競爭的重點以後很有可能是圍繞著每個省內部的都市圈在展開。我們剛才看到的中部的崛起,無論是湖南的長株潭、武漢的一小時都市圈、河南的鄭新開等等,已經初步展露出這個格局,高鐵、城際快軌加地鐵這樣一套運送模式將極大地改變中部地區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極大的改變我國的區域發展模式。未來的省域競爭,能不能有一個重點,每五年描述一下省域競爭的重點,區域競爭的重點到底是圍繞哪些方面展開。

    2011-02-28 11:40:38

  • 謝壽光:

    感謝王總編提了非常好的建議。最後有請中國著名城市競爭力專家倪鵬飛博士演講,大家歡迎。

    2011-02-28 11:42:00

  • 倪鵬飛:

    首先向省域競爭力課題組和省域環境競爭力課題組表示祝賀,我們是同行,我是研究城市競爭力的,這兩大課題組之間是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過去我們從省域課題組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方法,這一次我感覺又有了很多的收穫。

    我想講兩個問題,首先是想對這兩本書做一個總體認識上的評價。這兩本書大概能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

    2011-02-28 11:42:30

  • 倪鵬飛:

    第一,它可以成為中央政府考核各省市政績的重要參考資料。現在我們討論科學發展,討論經濟社會轉型,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討論政績考核的評價指標和方法問題。大家過去都認為,之所以我們科學發展沒有像我們想像的貫徹得那麼好,經濟轉型沒有我們預期的那麼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考核指標還沒有及時更新和變化,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還是以過去的那种經濟的GDP為中心的指標進行考核的。這兩本書所開發的指標體系,是全面的、綜合的,同時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從政府工作的視角,甚至可以落實到政府各個部門的視角,去設計指標體系。因此,無論是從綜合來看,還是在每一個分項來看,它對於中央政府、中央各部門考察了解全國各省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各省市經濟社會環境的進一步的狀況,應該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從課題組介紹這五年發表以來,受到了省和中央有關部門越來越多的重視,也驗證了這個判斷。我想,隨著指標體系的不斷完善,隨著我們國家對於政績考核機制和指標體系的進一步重視,這本書所發揮的參考作用會越來越大。

    2011-02-28 11:43:44

  • 倪鵬飛:

    第二,它是對各省、各有關部門,尤其是各省市是重要的決策參考。我在之前幾次報告發佈的時候都強調了,這個報告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它除了對每個省市的競爭力進行評價以外,還對每個省市下一步提升競爭力進行了政策上的建議,這應該説是一個非常艱辛的工作。我們説,評價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但是總體來説,我們把指標設計好了,把數據放進來一比較,就可以發現出優勢劣勢和問題,這很容易,但是怎麼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這確實也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一般的競爭力報告,包括我們的城市競爭力報告都不願意涉及這個問題,但是這個課題組一直堅持為各地提升下一步競爭力的措施方面、戰略方面、策略方面,提出相關的建議。當然,這個建議是依據前面的競爭力分析的基礎實現的。所以我覺得,這些結論對於各省市下一步的決策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011-02-28 11:46:07

  • 倪鵬飛:

    第三,它對學術界尤其是區域的、環境的、經濟的學術界的專家有很重要的研究參考價值。這裡面有許多數據,有歷史的指數,經過課題組艱辛的努力,進行修正,進行處理,應該説作為指數可以直接拿過來直接比較的。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包括調研的方法,包括檢驗的方法,包括各種處理數據的方法,都對研究者有很重要的啟發和參考意義。

    總的來説,這兩個報告對中央、地方的政績考核、對地方的決策參考、對專家的學術參考,有很重要的價值。

    2011-02-28 11:48:40

  • 倪鵬飛:

    其次結合我們自己的研究,談三個方面的問題,就競爭力方面的“藍皮書”問題,其實這些問題我們也存在著一些困惑,我想省域競爭力報告以及環境競爭力報告也會遇到這方面的問題。

    2011-02-28 11:50:44

  • 倪鵬飛:

    第一,競爭力藍皮書怎麼發揮引領區域城市發展的作用。競爭力報告最重要的一個作用是引領作用,這個體現在它的前瞻性上,這個問題也存在著一個困惑,這個困惑是什麼呢?我們當初在開發競爭力指標體系和創新領域的時候,在那個時候是很前沿的,比如我們的城市競爭力報告,當時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都成為了中央和地方決策的一些重要方面。但是時間在逐漸地推移,經濟社會發展有一定的變化,特別是各城市之間、各區域之間還有很大的差異,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指標體系、我們的理論就存在著一個變革問題。當然要變革又要照顧到數據的回溯、歷史的分析,尤其是競爭力指數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的價值越來越重要。這樣就存在著一個取捨的問題,我們想改進,但是如果這一改的話,歷史數據就斷了,怎麼辦?過去我們報告曾經是兩套指標體系,一套體系是永遠不變的,還有一套每年都在變的。這是一個方法,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那個不變,是不是有問題?這個變的又怎麼相互地照應?所以這是一個問題,怎麼更好地引領被研究對象的發展的問題。

    2011-02-28 11:52:05

  • 倪鵬飛:

    第二,這個報告怎麼和現實問題相結合。我們的報告遇到了這個問題。我們一般都是根據數據説話,根據城市、區域、環境,現在的情況是什麼,過去的情況是什麼,變化的情況是什麼,甚至我們使用的數據都不是原始的,都是指數。而當前的限制的許多問題,比如我們在研究城市競爭力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我們現在面臨的城市化,每年各個城市的發展,都是巨大的、生活的、鮮活的,進行數據整理的話,這些東西都沒有進來,如果要進來的話,就可以使競爭力的分析又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個是我們的一個困惑和正在探討的,需要改進。我們的競爭力報告將來會把指數部分、指標這個部分,讓它的地位大大下降,甚至把它變到輔助部分裏,用很重要的篇幅來記錄現實重大的問題和未來前瞻性重大問題的分析上來。所以,大量的數據的分析讓使用者自己去做,我們在報告裏就不展開進行分析了,因為今年和去年變化不大,所以大家就會覺得今年的報告和去年的報告有變化,但是差異不是很大,但是過去的報告確實地方很歡迎,因為分析都搞好了,一般的政策研究室就拿過來做一個報告的解讀,很快就可以遞交到領導人那裏去。現在數據交給他,讓他自己分析,可能他們還有需要轉變的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説,這個問題跟現實緊密地結合,讓競爭力報告重要的現實和前瞻性的問題作為報告的主要內容,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

    2011-02-28 11:55:13

  • 倪鵬飛:

    第三,怎麼保持和發揮報告的學術性和思想性的問題。因為我們過去做這個報告的時候,主要是根據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的數據就是進行比較後的發現,而沒有對某一個發現或者是某一些發現再進行深入地學術探討,而這對於我們學術機構來説,是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問題。當然這對我們來説又是很大的困惑,因為這個報告的受眾目標很複雜,有學者、更有地方政府的官員、決策部門的人,如果我們把大量的數據模式、公式放進來,可能學術這方面提升了,但是他們對這個不一定感興趣了。所以這也是我們一直想進行嘗試改進的很困惑也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但是鋻於都在講轉型、升級,這兩個課題組的研究都已經進行了很多年的時間,他們進行了五年,我們已經進行了九年了,我們要進行轉型和升級。總之,既要照顧到地方政策建議、對策,也就是照顧到地方受眾,同時也要強調我們自己的報告的學術性、思想性。

    最新的城市競爭力報告可能在4月底和5月初發佈,這些方面的嘗試將在新的報告裏體現出來,但是還會有很多的困惑,還有很多進行探索的空間。今天我把我們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未來的一些想法向大家做一下彙報,向專家進行請教,向媒體進行通報。再次祝賀這兩個報告的發佈。

    2011-02-28 11:59:03

  • 謝壽光:

    感謝倪鵬飛博士,做了關於評價體系和成果怎樣進一步轉型和提升的問題分析。怎麼樣發揮效率的問題,這正是我們下一步著力要考慮和推進的事情。一週之前,我們剛剛開了皮書的研討會,也正式提出這些要求了,而且作為皮書系列,它本身是很可能進入國家理論創新工程的項目,我們未來的目標肯定是要有一套帶有中國特色和中國影響力的掌握中國主流話語權的評價體系。

    皮書系列裏分各種各樣的類型,但是從整個社會的需要和學術發展這兩個角度考慮,無論任何時候,關於針對各種實體進程的評價,肯定是整個皮書系列的核心部分,也是它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前面的專家已經做了非常好的演講,我們也想聯合這幾個研發團隊,今年在方法、指標的設計上,開一些研討會,甚至是某些國際會議,我們會後再進一步磋商。

    今天經過大家的密切配合,在各位領導、專家和媒體的支援下,我們所有的議程已經完成了,現在宣佈兩部競爭力報告的首發以及省域經濟研討會圓滿結束。(結束)

    2011-02-28 12:00:47

圖片內容: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

    中國網 楊楠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楊楠

  • 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慎明研究員致辭

    中國網 楊楠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致辭

    中國網 楊楠

  • 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 環境保護部原總工程師陸新元致辭

    中國網 楊楠

  • 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首部《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的主編李建平教授作主題發言

    中國網 楊楠

  •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主編之一李閩榕教授作主題報告

    中國網 楊楠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顧問陳棟生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黨委書記、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李平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王利民

    中國網 楊楠

  • 城市與房地産經濟研究室主任倪鵬飛

    中國網 楊楠

  • 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綠皮書》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