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國新辦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頒布實施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0年3月30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介紹《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頒布實施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直播摘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頒布實施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0年3月30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介紹《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頒布實施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將於4月1號實行,所以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了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先生、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先生,請他們介紹條例頒布實施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首先有請鄭國光先生介紹情況。

    2010-03-30 09:59:45

  • 鄭國光:

    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與大家在此見面,感謝大家對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和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關心和支援。一會兒國務院法制辦郜風濤副主任將就條例出臺的主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向大家做一個介紹。根據主持人要求,我先就條例的特點和學習貫徹條例給大家做一個説明。

    2010-03-30 10:02:37

  • 鄭國光:

    關於《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特點:

    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五章“氣象災害防禦”相關規定,在總結多年來氣象災害防禦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有關內容進行了深化和細化,從而做出有可操作性的具體法律規定。條例充分吸收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精神,並加以概括總結,上升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規定。條例充分注意到了新時期氣象災害防禦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規定了氣象災害防禦的有關制度和措施。

    2010-03-30 10:03:08

  • 鄭國光:

    相對於氣象法而言,條例具有五個方面的突破和四個方面的深化。

    “五個突破”是:

    第一,首次以法律規範的形式確立了氣象災害防禦原則、機制。依法確立了政府統一領導、多部門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使“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體系進一步健全。

    第二,首次以法律規範的形式確立了氣象災害普查、風險評估和區劃制度。

    第三,首次以法律規範的形式明確了各類氣象災害的預防措施。氣象災害重在預防,條例針對不同氣象災害的特點,對颱風、大風(沙塵暴)、暴雨、暴雪、低溫、高溫、大霧、霾、雷電等氣象災害規定了不同的預防措施。

    2010-03-30 10:04:27

  • 鄭國光:

    第四,首次以法律規範的形式對空間天氣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工作作出規定。這是一個新的領域。條例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做好太陽風暴、地球空間暴等空間天氣災害的監測、預報和預警工作。

    第五,首次以法律規範的形式對氣象災害應急工作作出規定。積極有效的應急處置是減少氣象災害損失的重要手段。條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為依據,對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啟動、解除,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應急處置中的職責和義務,分別作出了規定。

    2010-03-30 10:04:55

  • 鄭國光:

    同時,條例在四個方面對氣象法的有關內容加以深化:一是深化了氣象災害防禦規劃體系建設制度;二是深化了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三是深化了農村地區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四是深化了雷電災害防禦組織管理制度。

    2010-03-30 10:05:22

  • 鄭國光:

    關於如何做好條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條例,需要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援,需要各級氣象部門和各有關部門的艱辛努力。

    一要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切實抓好條例的學習和宣傳活動。條例是我國第一部規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行政法規。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都有義務認真學習條例確立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則,準確領會和把握條例的有關內容及其內涵。要採取多種形式和措施,通過多種途徑學習宣傳好條例。我也衷心希望新聞界給予支援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

    2010-03-30 10:05:50

  • 鄭國光:

    二要從國家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大局出發,認真做好條例的貫徹落實。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強、涉及面廣、關注度高的綜合性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直接關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需要多部門密切協作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不斷完善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建立健全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行動機制,使“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體系更加完善、更加有效。

    2010-03-30 10:07:39

  • 鄭國光:

    三要強化能力、主動履職,切實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落實好條例的各項要求,氣象部門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認真履行條例賦予的權力和義務,細化條例規定的各項職責,著眼防災減災的現實需求和長遠發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服務能力;加快建設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提高氣象災害防禦的科技支撐能力;加快相關法規標準配套建設,完善災害性天氣統一發佈等各項制度,提高氣象災害防禦的法制化、規範化水準;加快建立快速、通暢、有效的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提高氣象災害應對和防範能力,切實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2010-03-30 10:08:37

  • 主持人 華清:

    現在請郜風濤同志介紹情況。

    2010-03-30 10:09:39

  • 郜風濤:

    女士們、先生們,剛才鄭局長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特點和貫徹實施問題做了簡要的介紹,根據主持人的要求,下面我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制定的意義和主要內容做一個簡要介紹。

    2010-03-30 10:10:22

  • 郜風濤:

    大家知道,2010年1月27日,溫家寶總理簽署第570號國務院令,公佈了《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條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規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綜合性行政法規。《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制定,以及公佈、施行,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2010-03-30 10:12:06

  • 郜風濤:

    一是應對氣候變化新形勢,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損失的需要。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複雜,是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各類自然災害中,70%以上是氣象災害。尤其是近幾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我國氣象災害越發呈現出突發性強、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等特點,多發的氣象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同時也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立法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2010-03-30 10:13:20

  • 郜風濤:

    二是完善自然災害防禦法律體系,推進依法行政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我國先後制定了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對減少氣象災害的損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氣象災害的防禦,目前還缺乏專門的具體規範,因此,有必要針對不同氣象災害發生、發展的特點,依法規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條例的制定,不僅完善了災害防禦法律體系建設,也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據。

    2010-03-30 10:14:24

  • 郜風濤:

    《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共有6章48條,主要規定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氣象災害預防方面,規定各級政府、各部門要根據當地氣象災害的特點和影響,編制相應的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和應急預案,並按照規劃加強防禦設施建設。同時,針對不同氣象災害的特點對颱風、大風、暴雨、暴雪、低溫、高溫、雷電、大霧等規定了不同的預防措施。

    2010-03-30 10:15:16

  • 郜風濤:

    二是在氣象災害監測、預防和預警方面,要求有關地方政府要加強災害易發區的監測工作,完善災害資訊共用制度。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統一發佈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地方政府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防禦的需要,在人口密集區域和氣象災害易發區建立氣象災害的接收和播發設施。

    2010-03-30 10:15:41

  • 郜風濤:

    三是在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方面,規定有關政府、部門及時作出啟動預案的決定,採取必要的應急管理措施,組織受災人員及時轉移、疏散,並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氣象災害跟蹤監測、醫療救護、衛生防疫、公用設施運作保障、農業抗災指導、社會治安維護等工作。

    2010-03-30 10:17:16

  • 郜風濤:

    四是在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建設方面,著力構建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災害防禦聯動機制。氣象災害防禦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要求政府、部門之間建立聯防制度。條例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有協助政府做好防禦知識宣傳、應急演練和應急處置的義務,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確定人員協作政府開展應急聯絡、資訊傳遞、災害報告和災情調查等工作。

    2010-03-30 10:17:41

  • 郜風濤: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法律的生命在於執行,再好的法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貫徹實施也是一紙空文。因此,我們一定要深入宣傳條例,認真學習條例,準確理解和掌握條例所確定的各項制度、措施,特別是各級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同時,我希望在座媒體在宣傳條例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一定會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對依法規範災害防禦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介紹這些情況,一會兒歡迎大家提問。謝謝大家。

    2010-03-30 10:19:18

  • 主持人 華清:

    現在請大家提問,提問時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0-03-30 10:19:51

  • 鳳凰衛視記者:

    第一,我們知道氣象法已經實施10年了,在中國這樣一個氣象災害多發的國家,我們想知道氣象法規建設推進情況如何?第二,這個條例對於地方政府,包括從預算開始一直到組織實施,對職責進行一系列的規範,我們想知道有什麼針對性?另外,能不能結合現在中國正在爆發的西南乾旱情況,結合這個條例幫我們分析一下當地應對乾旱災害的工作,有什麼需要改進的環節?謝謝。

    2010-03-30 10:20:01

  • 鄭國光:

    如你所説的,1999年10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我國第一部氣象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這1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各級人大、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協助下,氣象法治建設有很大的發展。2002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與氣象法相配套的國務院行政法規。今年一月國務院頒布的《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就是第二部與氣象法相配套的國務院行政法規。這10多年來,氣象部門加強了部門的規章和法律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到2009年底一共制定和修訂了19部部門規章,發佈了459部規範性文件,與其他部門聯合發佈了43部規範性文件和一系列的技術規範,也建立了氣象國家標準20項,行業標準132項。

    2010-03-30 10:21:51

  • 鄭國光:

    此外,各省區、市人大和人民政府,也結合本地的氣象工作特點,出臺了地方性的氣象法規和規章108部。所以,全社會的氣象活動進一步規範。可以説通過這10年的努力,氣象法律法規體系也初步形成。

    2010-03-30 10:24:41

  • 鄭國光:

    這10年來,氣象事業得到很好的發展,也得益於氣象法及其相配套的法規體系的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全面的氣象法律。美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坦尚尼亞許多國家都了解中國氣象法律法規的建設,也分別修改制定了本國的氣象法律法規。可以説,中國的氣象法及相配套的氣象法律法規體系在國際上也産生了很好的影響。

    2010-03-30 10:25:48

  • 鄭國光:

    第二個問題,大家知道,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配合《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頒布實施,我們還出臺了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這是由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頒布的國家氣象災害防禦從2009年-2020年的十一年規劃。同時國務院出臺了《國家氣象災害的應急預案》。這個預案屬於國家專項應急預案,和以前的氣象部門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相比,實現了氣象災害應急從部門動員到全社會的動員,一旦出現氣象災害,氣象部門很快就可以根據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的程度作出未來的預估,馬上通知各個部門提醒各行業、社會各個層面,按照各自的職責迅速開展氣象災害防禦的響應行動,從而作出預警,起到一個消息樹和發令槍的作用。

    2010-03-30 10:27:49

  • 鄭國光:

    從氣象防災減災角度來説,各級政府是主要的組織者和承擔者,因此,應急預案的出臺可以更加有效地動員整個社會參加氣象防災減災,更有效地採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動員機制,從而有效的防範氣象災害。可以説,這是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很好的規範性的文件。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的氣象防災減災的專項規劃,它是著眼于長遠,指導我國未來十年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一個綱領性文件。規劃對於各級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的建設,強化防災減災能力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對解決涉及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全局的薄弱環節、共性問題,統籌防禦各類氣象災害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2010-03-30 10:33:22

  • 鄭國光:

    這個規劃對於各級政府制定相應的防災減災防禦規劃,和各級政府對氣象防災減災的投入等做了具體的要求,可以説這也是《氣象災害防禦條例》貫徹實施的一個重要的配套文件。

    2010-03-30 10:35:05

  • 鄭國光:

    第三個問題,關於當前正在發生的西南特大乾旱,這次乾旱主要成因就是降水持續偏少,當地的氣溫持續偏高,而且偏高的水汽蒸發量很大。同時去年這個地區的雨季提前了一個多月結束,所以這個地區在從去年7月份開始,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偏少了一半多,達到50%-55%。從年代際氣候演變來看,西南地區目前正處於旱季,每年的10月20日到第二年5月20日,這7個月的時間西南處於旱季,降水量佔整個全年降水量的14%,可是在雨季降水偏少,在旱季降水也偏少,我們稱之為“夏、秋、春連旱”,乾旱持續時間長。

    2010-03-30 10:36:17

  • 鄭國光:

    旱情發生以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中,溫家寶總理兩次到西南旱區重災區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回良玉副總理也率領國家有關部門到旱區檢查指導抗旱工作。我也陪同國務院領導同志到西南旱區檢查指導工作,我發現各級政府都投入了這場抗旱救災工作中,各個部門也採取了許多有力的措施來幫助旱區人民抗旱救災。

    2010-03-30 10:39:27

  • 鄭國光:

    作為氣象部門做些什麼,我們今年2月27日啟動了氣象災害三級應急響應,在應急響應期間我們派出了6個工作組到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五省區市檢查指導抗旱救災的氣象服務工作。中國氣象局每天都組織天氣會商,來監測西南旱區天氣形勢的發展,並針對有些降雨的轉折天氣,隨時組織天氣會商和氣候會商,向國務院、國家有關部門每天報送旱區氣象服務專報,並強化抗旱減災的部門聯動,特別是與民政部、農業部、水利部等相關部門協作溝通。

    2010-03-30 10:41:07

  • 鄭國光:

    我們還組織人工影響天氣,抓住有利的時機開展旱區人工增雨作業,比如利用高炮、火箭、飛機,特別是組織飛機跨區域的人工增雨作業,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有利天氣條件,來進行人工增雨作業,解決旱區少雨的問題。僅僅是3月22號到28號六天時間裏,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就有12個架次,發射增雨炮彈上萬發,火箭上千發。從目前情況來看,在旱區特別是雲南旱區普遍下了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最大的雨量已經達到50毫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雲南旱區的旱情,但是貴州的旱情還在發展中。

    2010-03-30 10:44:02

  • 衛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關於氣象災害未來趨勢的問題,第二是關於支援新政策資金的問題。氣象災害的趨勢問題,剛才您提到的規劃是一個長達十年的規劃,由於氣候變化的原因,未來氣象災害將變得強度更大、更加頻繁,所以接下來您怎麼預計氣象災害趨勢,在中國南方會不會有更頻繁的洪災和旱災,如果您有數據就再好不過了。第二個問題,關於資金的問題,您剛剛提到實施這項條例非常重要,但是我們都知道實施這項條例需要花成本,您認為大約實施這個條例需要投入多少,要有多少資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資或者地方政府出資,比如會不會由政府出資在中國南部鑿井。

    2010-03-30 10:47:20

  • 鄭國光:

    應該説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由於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2000-3000億人民幣,佔GDP1-3%。近些年來,應該説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也有所增加,極端的天氣氣候災害的頻率有所增加。大家很熟悉的2008年初,我國南方遭遇了低溫雨雪冰凍的極端災害,包括正在西南地區發生的旱災是幾十年一遇,乃至部分地區百年一遇的特大災害,這都屬於極端的氣象災害。

    2010-03-30 10:49:47

  • 鄭國光:

    但是,如果談到預測未來災害是否頻繁,現在還很難預測。有了災害防禦條例,我們可以密切地監測、預測,做好一些預防的措施,盡最大的可能,減輕或者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的傷亡。但是我們要強調一點,在氣象防災減災中,國務院要求我們把保護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這是以人為本。

    2010-03-30 10:51:35

  • 鄭國光:

    談到第二個問題,先講一下中國的氣象管理體制是非常特別的一個管理體制,就是氣象部門和地方政府雙重領導,以氣象部門為主的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對防災減災的氣象基礎設施投入,歷來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援,中國對氣象基礎設施的投入,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國家投入了鉅資發展氣象衛星,現在氣象衛星國際上是“三巨頭”,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歐盟,我們現在天上運作了五顆氣象衛星。此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投鉅資建設覆蓋全國的、世界一流的多普勒天氣雷達網,現在已經建成158部,在過去十年先後投入了近百億人民幣。

    2010-03-30 10:53:07

  • 鄭國光:

    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把對氣象防災減災的投入看作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一個重大工程,一直高度重視,過去11年中央財政投入年平均增長率15.3%,高於GDP的增長。中國這樣的氣象體制,也決定了各級氣象部門把為各地老百姓的服務和各地方的服務放在首要位置,來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工作。無論是發達國家的同行,還是發展中國家的同行,對中國的氣象體制、投入機制、服務體制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這種體制充分發揮了氣象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我可以告訴各位媒體朋友們,對我這個氣象局長來説,我不擔心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問題,我考慮的是怎麼把地方和中央的投入用好,發揮效益,提高對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的能力,怎麼提高預報準確率,怎麼把資訊傳給老百姓,能夠減輕老百姓生命財産的損失。

    2010-03-30 10:56:40

  • 香港文匯報記者:

    第一,08年初我國南方發生了大面積的冰雪災害,許多人至今也是記憶猶新,請問新條例裏面是否有對這方面經驗教訓的總結?第二,今年兩會期間,有提案建議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這個法是不是有被考慮列入國家的立法時間表內,如果立法的話,該法會在國際上起什麼樣的作用?最後,能不能介紹一下上海世博會的一些氣象服務工作,與奧運和國慶60週年的標準有沒有什麼區別?

    2010-03-30 11:01:09

  • 郜風濤:

    我回答記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正如剛才這位記者所講,2008年在我們國家南方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低溫冰凍雨雪災害,這個災害對交通、電力、通訊、農業和人民生産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這場災害也暴露出我們國家氣象災害防禦當中不少薄弱的環節,比如氣象災害的預防時效性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再如基礎設施建設難以適應極端氣象災害的影響,還有預警資訊發佈後的社會聯動、部門協調配合方面還不夠等問題,以及我們對氣象防災減災的科普宣傳和知識的普及還不夠等等。

    2010-03-30 11:03:09

  • 郜風濤: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制定條例過程當中,認真總結災害的經驗教訓,將在實踐當中採取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條例當中加以規範,主要有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強調要加強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教育,在條例第7條、第17條、第32條,對政府、學校和基層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工作都作了一些規定,並且要求學校將防禦知識納入課內和課外的教育。二是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時候,應當考慮氣象災害的影響,這在條例第14條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三是規定加強監測能力建設,並要求政府設立預警信號、接收和播發設施,在條例的第3章預防監測中作了規定。四是明確部門之間協調配合、互聯互動的聯動機制,這在條例第4章應急處置當中作了明確的規定。謝謝。

    2010-03-30 11:07:11

  • 郜風濤: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哥本哈根會議以後,各方面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剛剛結束的人代會有代表又提出要制定這個法。目前對這個問題實話告訴大家,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當中、在國務院今年立法計劃當中,這個項目還沒有列入進去,根據人大代表的建議,我們準備會同中國氣象局和其他有關部門就是否制定這個法作進一步的研究,關鍵是制定這個法要規範一些什麼內容、調整對像是什麼,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2010-03-30 11:09:11

  • 鄭國光:

    我回答一下關於上海世博會的氣象服務問題。大家知道,上海是一個氣象災害頻發的城市,世博會期間半年時間裏,正好是上海的主汛期,這個季節正是颱風、強對流天氣、高溫、雷電、大霧頻發的季節。參觀人數也很多,預計可能超過7000萬人次到上海世博會參觀,另外還有近2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要組織一千多臺節目,有近兩萬場活動,所以給上海世博會的氣象服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2010-03-30 11:10:43

  • 鄭國光:

    中國氣象局已經組織全國氣象部門來全力做好上海世博會氣象服務工作,我們主要針對四個方面作了服務:一是針對上海世博會所有活動的氣象服務;二是上海城市運作的氣象服務,因為有很多遊客參加世博會,包括上海居民;三是旅遊的氣象服務,因為有很多遊客參觀完上海世博會,還會到附近地區或者其他地區旅遊的氣象服務;四是突發事件的氣象服務。針對以上這四個方面進行了準備。我們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氣象服務的成果、經驗,包括隊伍,都轉到上海世博會的服務現場,而且也建立了相應的氣象監測預報系統,我們叫做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上海世博會氣象服務特別能夠體現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個部門建立了聯動的關係,我們叫“五早”,即早發現、早通氣、早預警、早發佈、早處置,來做好氣象災害的防禦工作,而且形成了針對氣象災害的部門間的應急聯動。我們有專門的服務平臺,這個服務平臺就是針對各個部門都有專人提供服務。

    2010-03-30 11:13:19

  • 鄭國光:

    我們在上海世博園裏還建立上海世博氣象臺,遊客們可以隨時得到氣象資訊和預報資訊,提供個性化的、貼身的氣象服務。大家到世博園去可以看到一個景觀,就是利用造船廠的煙囪建成的氣象災害預警塔,在世博園裏可以隨時看到,有災害了可以通過不同的燈光和不同的方式來發佈災害預警。

    2010-03-30 11:17:38

  • 鄭國光:

    利用這個機會告訴各位媒體,在世博會159年的歷史上,在上海世博會第一次有氣象展館,氣象館是以雲中水滴構思建設的,被上海世博局評為奇特建築之一。世博館裏設立一個上海世博會氣象臺,既是世博園區的現場氣象服務機構,也是向觀眾展示天氣預報如何製作的一個窗口,讓觀眾能夠體驗到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也展示了現在世界的、中國的氣象科技水準,我衷心的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們到上海世博會氣象館參觀,它就在聯合國館的邊兒上,很漂亮、很有特色。

    2010-03-30 11:19:44

  • 記者:

    我沒有關於氣象條例的問題,我想請教一下郜主任,您是做徵收條例的制定工作,這兩天又發生了一起城鎮集體土地上因為拆遷的自焚事件,我想請問徵收條例是不是解決城鎮集體土地上的拆遷問題,有沒有制度上的障礙,我們制定過程當中是不是會考慮把這個問題納入到徵收條例中。謝謝。

    2010-03-30 11:24:32

  • 郜風濤:

    這個問題我本來是準備在徵收條例制定得差不多的時候,專門召開一個記者會,向大家通報一下情況,但是你提到這個問題,我就簡單回答你一句,因為今天不能過多展開講這個問題。

    現在的徵收條例主要是解決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問題,對於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徵收問題,目前在土地管理法當中有一些原則的規定,是否專門制定集體土地房屋徵收法規問題,目前可以明確告訴你,還沒有提上日程,只是有關部門在研究這方面的政策。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問題一定要解決的,從法律上一定要解決的。

    2010-03-30 11:26:44

  •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看到西南乾旱地區有些人在燒香、拜神求雨,不知道氣象局長對此現象有何感想?在改善農村落後地區氣象災害防禦服務方面,氣象局今年在資金、技術和人才方面有什麼考慮?關於條例第21條有一個很人性化的規定,在高溫來臨前要做好供電供水和防暑醫藥供應的準備工作,併合理調整工作時間。請問,高溫是什麼範圍,比如在北京、南京、武漢、重慶都是一個什麼樣量化的標準?如果沒有去合理調整工作時間,是不是屬於違反條例,要受到什麼樣的法律處罰?謝謝。

    2010-03-30 11:28:24

  • 鄭國光:

    關於第一個問題,非常感謝你告訴我還有老百姓在拜神求雨,應該説如果有合適的天氣條件,氣象部門肯定會組織一些科學的人工增雨作業,用科技手段來增加降雨。全國已經有2/3的縣,就是1959個縣開展人工增雨防雹作業,現在全國有作業高炮6533門,火箭發射架5939部,每年租用飛機30多架,人工增雨作業範圍覆蓋1/3國土,超過360萬平方公里,目前作業的裝備和規模都屬於世界先進水準,所以大可不必拜神求雨,還是要利用科技手段來抗旱、增雨。

    2010-03-30 11:29:53

  • 鄭國光:

    氣象部門一直把為農服務作為服務的重點,近幾年,我們又加大了對農業農村服務的力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要健全農業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充分發揮氣象服務“三農”的重要作用。在今年全國春季農業生産工作會上,把氣象服務“三農”作為主要的議題進行部署,目的就是要讓農民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樣的氣象服務。

    2010-03-30 11:31:19

  • 鄭國光:

    現在已經建成了農村高溫氣象災害預警喇叭達8萬多個,農村氣象電子顯示屏43000個,建立了15400個農村氣象資訊服務站,有37.5萬農民氣象資訊員,通過他們把氣象資訊傳播給廣大農民們,每年各地氣象部門還為全國72萬防汛責任人免費提供手機短信的氣象服務,現在農民定制氣象服務資訊的用戶已經達到3000多萬。此外,各地氣象部門還建立了一個農村經濟資訊網,已經覆蓋了全國近一半的縣,為農民提供氣象資訊、農産品市場資訊,幫助農民通過網路來了解各方面的資訊。舉一個例子,安徽省農網由氣象部門運作的,運作6年來,農民在網上的交易就超過了150億人民幣,農民可以隨時了解全國所有的市場資訊,幫助農民發展經濟。

    2010-03-30 11:32:17

  • 鄭國光:

    剛才講到高溫的問題,我們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對高溫各部門的響應都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具體的可以再看看相關規定。

    2010-03-30 11:35:53

  • 主持人 華清:

    今天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0-03-30 11:36:13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100330b.wmv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主持本次發佈會

    中國網 張琳

  •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介紹情況

    中國網 張琳

  •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

    中國網 張琳

  •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 發佈會吸引眾多媒體報道

    中國網 張琳

  • 國新辦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頒布實施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中國網 張琳

  • 共同校對文字

    中國網 張琳

  • 衛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 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 國新辦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頒布實施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中國網 張琳

  • 發佈會即將開始

    中國網 張琳

文字實錄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