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在財政金融領域採取的措施和進展舉行吹風會
活動描述
- 國新辦定於2009年1月16日下午3時舉行吹風會,介紹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在財政金融領域採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進展。財政部副司長汪意達、中國人民銀行研究所所長宣昌能作新聞吹風。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魯廣錦:
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機會請了財政部副司長汪意達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宣昌能先生介紹中國政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採取的財政、金融方面的一些措施以及取得進展的相關情況,並且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按照慣例,前半段先請兩位先生介紹相關情況,後半段請各位記者朋友提問。首先請汪意達先生作簡要的介紹。
2009-01-16 15:00:12
- 汪意達: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很高興在這裡同各位媒體朋友見面,借此機會我簡要介紹一下為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政府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內容及其進展情況。
大家都知道,目前從美國次貸危機演化來的國際金融危機還在延續。雖然中國金融體系比較穩健,在金融危機中的直接損失相對有限,但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發展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表現出明顯的下行趨勢。為促進經濟發展,中國政府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009-01-16 15:03:11
- 汪意達:
一是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大力促進消費需求。通過增加國債規模,擴大政府公共投資,並與刺激消費、統籌發展、深化改革等有機結合起來,優化政府公共投資結構,重點安排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災後恢復重建,帶動和引導消費需求,迅速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拉動經濟增長作用直接有效的優勢,通過家電下鄉補貼、增加物資儲備、農機購置補貼等多種方式,促進消費增長。
二是推進稅費改革,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結合改革和優化水質,實行結構性減稅,採取減免稅、提高出口退稅等方式減輕企業和居民稅收負擔,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三是增加財政補助規模,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作用,重點增加城鄉低保對象等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其消費能力。
四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點加大“三農”、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投入,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根據社會事業發展規律和公共服務的不同特點,積極探索有效的財政保障方式,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
五是大力支援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完善有利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財稅政策,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力支援節能減排,穩步推進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改革,建立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長效機制,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等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01-16 15:06:55
- 汪意達:
目前,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總體進展順利。2008年第4季度新增的1000億元中央政府投資已撥付完畢,消費型增值稅改革和燃油消費稅改革也于2009年1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一些民生支出也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正在發揮,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也必將為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我們相信隨著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作用的逐步發揮,市場自我調整步伐的加快,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勢頭,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國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戰勝金融危機。
謝謝!
2009-01-16 15:07:19
- 魯廣錦:
下面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宣昌能所長作相關情況介紹。
2009-01-16 15:09:47
- 宣昌能: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進行交流。我首先花短暫的時間把中國人民銀行在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急劇變化所採取的一些舉措作一下通報。
去年9月份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急劇變化,我國經濟下滑風險明顯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迅速回落,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明顯緩解。人民銀行按照中央把從緊貨幣政策調整為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大決策,適時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調減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和結構優化。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2009-01-16 15:12:35
- 宣昌能:
第一,科學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穩定增長。2009年貨幣供應總量目標為高於GDP增長與物價上漲之和約3-4個百分點,爭取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左右。從去年9月份以來,具體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針對我國經濟增速下滑較快的突出問題,進一步下調了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自去年9月份以來,連續5次下調利率,一年期貸款利率已經累計下降了216個基點,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計下降189個基點。二是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繼續釋放銀行體系流動性,從去年9月份以來已經連續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三是合理安排公開市場工具組合和期限結構,搭配使用銀行票據和正回購操作,保證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足。在已停發3年期央行票據的基礎上,繼續適時適度調減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提高銀行體系應對流動性衝擊的靈活性。四是密切關注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第二,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
第三,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融資功能。主要包括擴大銀行間市場債券發行規模,大力發展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推動金融産品創新;進一步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建設。
2009-01-16 15:14:18
- 宣昌能:
第四,加快金融服務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金融服務水準。加快支付體系建設,提高資金週轉速度。進一步加強貨幣發行管理,確保現金供應。繼續推動國庫業務創新,提高國庫資金收支效率。加快徵信體系建設,改善社會信用環境。
第五,繼續深化金融改革,積極維護金融安全穩定。一是高度關注國際金融危機發展動態,深入研究金融危機管理的方法和機制。二是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要求,繼續推進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實施方案,穩步推進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和內部改革。通過前幾年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改革,目前我國的銀行體系是非常穩健的,資本充足率處於非常高的水準,盈利能力也達到了歷史最好水準,不良貸款比率是很低的個位數,各銀行的經營機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公司治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為中國的金融體系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風險和衝擊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所以,我們相信,在中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國金融體系能夠有效應對此次金融危機,能夠促進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謝謝大家!
2009-01-16 15:18:57
- 魯廣錦:
下面各位記者朋友可以提問。
2009-01-16 15:20:17
- 鳳凰衛視記者:
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現在大家談的比較多的是這次金融危機馬上會來第二波,從中國政策安排有沒有這樣的考量,如果真的發生第二波的話,中國應對的政策基本走向會有什麼改變和調整?第二個問題,請問宣所長,您是做研究的,我們看國際上一些説法,西方説現在金融危機很多都是歸咎於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您對這種看法有怎樣的評價?
2009-01-16 15:22:45
- 宣昌能:
謝謝你的提問,我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關於這方面的言論我們也注意到了,簡稱為“中國責任論”或“中國和新興市場責任論”。對這個問題,我們也有所關注,而且我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回答:
從宏觀的角度,第一, “中國責任論”説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促使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儲蓄率下降,促進美國的過度消費,並且帶來資産泡沫。我認為這個理由是不夠充分的。大家可以看數據,我們作為研究人員要看具體數字的,美國儲蓄率明顯下降是發生在97到98年,一直到99年已經下降到2%左右的水準,而且這個2%左右的水準已經維持很長時間,而中國外匯儲備較高速度的增長是從2003年開始的,這之間存在時間差,所以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第二,自從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當時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的國家接受了IMF的救助,IMF開出的“藥方”是緊縮政策,減少財政赤字,提高利率,提高出口,增加國際儲備。這十年來,亞洲國家尤其是那些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直接衝擊的國家,一直是以這種方式來做的,增加了儲蓄,減少了財政赤字,也增加了國際儲備。現在這種論調跟當時IMF出的藥方是存在矛盾的,而且我們也知道IMF救助方案裏美國政府官員是唱主角的。從我做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之間存在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2009-01-16 15:25:20
- 宣昌能:
第三,我們可以觀察一下, 97年、98年亞洲金融危機,美國當時主導的救助計劃很成功的遏制了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在那之後也可以觀察到美國上下左右,自上而下瀰漫著一種非常自滿的情緒,在這時候儲蓄率有明顯的下降,消費在過度增加。美國政府美聯儲從2001年開始為了抵消IT泡沫破滅的影響連續十幾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從超過6%的水準降到1%,一直到2003年6月份,在這個水準上維持了一年之久。從這個角度來説,把美國的高負債率、過度消費以及資産泡沫的形成和破滅歸咎於新興市場國家較高的外匯儲備,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這是從宏觀角度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同時從微觀的角度,我們也可以考察這次危機的根源。去年11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華盛頓召開,發表了《華盛頓宣言》,對這次金融危機根本原因已經有了明確的結論。我還是指出這次危機的根源在於美國金融體系在微觀上出現了一系列的失誤和錯誤,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司治理;二是不適當的金融創新;三是推波助瀾的評級機構;四是過於放任自由的監管體系。關於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如果大家稍微關注一下危機的進展,可能很容易找到這樣的案例,而且可以發現在美國的一些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存在著嚴重缺陷。很多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是一把手挑選的親朋好友,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金融業從業經驗和基本專業知識都沒有。所以,這樣的治理結構、這樣的公司治理可以看成是一團和氣的“紳士俱樂部”,這樣的公司董事會沒有辦法給公司的發展戰略、商業模式、盈利模式、風險防範和內控制度的建設提供適當的指導,也無法給管理層提供追求短期利益而從事投機性的風險行為提供有效的制衡。所以,我不用點具體的機構名字,但是這種案例是很容易找到的。作為研究人員,我們還是要以事實來説話,我覺得很有必要心平氣和地去討論這個問題。
2009-01-16 15:26:16
- 宣昌能:
關於不適當的金融創新,“發起-配售”模式的證券化是次貸危機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我所説的“發起-配售”模式,我跟我的同事們探討這個問題時説是表外的證券化,放貸人通過證券化把所有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打包賣到了全球各個角落,他自己不用承擔任何風險,但是收到相對比較高的回報。這樣就催生了在放貸過程中的道德風險甚至是欺詐行為。次貸之所以能夠發展到那麼大規模,這跟有缺陷的金融創新模式是有很大關係的,因為存在風險承擔和收益的極度不匹配,助長了道德風險,也助長了欺詐行為,它快速推高了資産泡沫,而且在資産泡沫以後,進一步加速了泡沫破滅的嚴重和痛苦的程度。所以,作為一個對比,歐洲我稱之為“表內證券化”的模式有效防止了放貸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和欺詐行為,我們正在研究歐洲表內證券化産品,即Covered bond。這是一個很好的對照和參考。
我要再補充一下關於發起-配售模式下的所謂引發的道德風險和欺詐行為是如此的嚴重,次級貸款可以發給我們稱之為“三無”人員的貸款申請人,所謂的“三無”人員就是沒有資産、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本來就不應該拿到貸款,但是因為這個放貸之後的風險承擔者是全球的投資者,不需要放貸機構去承擔風險,所以才會放。這個結果充分體現了這種創新産品的缺陷。
2009-01-16 15:30:40
- 宣昌能:
微觀層面另外一個失誤就是不負責任的評級機構,主要是三大評級機構主導著評級行業。評級機構的盈利模式是由發行人付費,所以導致了評級機構不獨立,産生了很嚴重的利益衝突,而且這個利益衝突還體現在另外一方面,經常在結構性産品領域,評級機構要為這些發行人提供結構設計方面的諮詢服務,也同樣收取諮詢費,所以評級機構存在雙重的利益衝突。在次貸危機形成過程中,有很多數據和案例説明瞭評級機構給結構性的産品不負責任的、過高的評級,等危機一爆發評級機構對很多結構性産品評級進行了很快的、大幅度、大規模的下調,所以迫使很多金融機構進行大規模的資産減記,在上行的時候它助推了資産的泡沫,在下行的時候加速了資産泡沫破滅的速度和進程。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行業性問題,我覺得可以説是這次危機的一個很直接的原因之一。
最後一方面微觀層面的失誤,金融監管體系的缺失,格林斯潘也承認他過高的估計了這些金融機構在自利的基礎上、自我約束的能力,市場主體缺乏自我約束的現象在CDS交易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大家可以看一看最近披露的9月中旬以某一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的債務為標的物的CDS的交易,這個交易很多都是他的同行幹的,説得不好聽就是“自相殘殺”,通過持續的買入該金融機構的CDS,把這個息差一度推高到1400個基點,阻斷他在債務市場上融資機會,如果不是政府介入解決,就會陷入絕境。CDS的市場問題,它是市場外交易,監管機構也不能叫停,這就可以看出監管體系過於放任、過於自由,這個問題也是值得反思的。
2009-01-16 15:33:03
- 宣昌能:
在當前全球都在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時候,我覺得目前最需要的是自我批評的精神,而不是去推卸或者責怪別人,我覺得首先從危機的發源地應該有更深刻的自我批評精神。自從有現代市場經濟以來,沒有哪家教科書、沒有哪套理論説宏觀層面存在問題了在微觀層面就可以犯錯誤。我覺得英文裏面有個詞很好叫“accountability”,就是説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所以,我認為我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自我批評的精神。本著自我批評的精神,才能夠充分吸取金融危機帶來的教訓,改革國際金融體系、防範類似危機再度發生的種種努力都離不開自我批評的精神。所謂的“中國責任論”、所謂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高額儲備是引發金融危機的論調我覺得不是建設性的,我覺得當前大家都應該建設性地去探討問題的根源,擺事實、講道理,要有心平氣和的精神。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想請汪司長來回答。
2009-01-16 15:36:24
- 汪意達:
正像剛才宣所長提到的金融危機影響,我們可以看到這次金融危機影響的面廣,影響的範圍也大,影響的程度也深,使這次世界經濟進入到深度的調整時期。但是這個調整期有多長?我認為還有待於觀察。而且現在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尤其是實體性的影響還在不斷加深。對這個情況,我國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而且也做了一些預案。比如從去年11月份開始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政策的及時調整完善就是為了更好地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
而且從整個政策的立足點來説,主要是立足於擴大內需,把“擴大內需”作為保經濟增長的根本途徑。當然,同時也要利用好外需,使內需外需共同拉動經濟增長。就財政政策而言,主要是綜合利用減免稅費、增加財政支出、財政貼息補貼等多種政策工具來拉動投資。同時又把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無論從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加強經濟社會薄弱環節的建設,有利於改善居民的消費熱情,直接增加低收入群體的補貼,還有一些相關的改革也是直接增加居民的消費能力。通過這些政策的綜合作用,既要達到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保經濟增長,同時又優化經營結構,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增強經濟運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2009-01-16 15:40:48
- 法新社記者:
中國政府已經宣佈下撥4萬億人民幣的救市計劃,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筆錢從哪兒來,到哪兒去,能不能介紹這方面的情況?其中有多少將來自銀行的貸款?有多少來自預算?而今年中央政府的預算赤字將是多少?另外,最近幾天,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汽車行業和鋼鐵行業發展的一些規劃,我們知道現在在中央政府的日程上還有一些其他領域和其他行業都有待這方面的中央政府的救市資金,您能不能給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具體情況介紹?
2009-01-16 15:44:34
- 汪意達:
我簡單作個介紹,因為這次中央政府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其中裏面有一條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從投資規模來説,從去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這兩年一個季度時間通過中央政府安排1.18萬億元的投資來拉動地方和社會投資4萬億。
至於4萬億往哪兒投,大的方面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用於安居工程,就是保障性的住房。二是用於農村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三是用於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四是用於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五是用於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等。這方面的投資主要是從優化政府公共投資結構的角度上,加強經濟社會薄弱環節的建設。
至於這些資金裏面有哪些來自銀行,本人認為要取決於項目的特徵,有些項目公益性很強,可能政府投資更多一些,有些項目經濟效益更高一些,可能銀行也願意貸款,這跟項目的特徵有關係。另外,談到財政赤字,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2009年的赤字會比2008年有所擴大,至於擴大多少?這還要取決於今年三月份人大會的通過,以那個通過為主。現在確實為了配套使這次擴大內需的政策執行得更到位、效果更好,確實在進行十大行業的規劃,現在包括汽車行業、鋼鐵行業等等都在陸陸續續搞規劃,使這個投資的效果成效更好,規劃也要相應跟上。
2009-01-16 15:45:06
- 宣昌能:
我覺得汪司長基本上覆蓋了我想説的。關於銀行貸款這一塊,我覺得汪司長講得很好。實際上人民銀行一方面從中央銀行的角度引導鼓勵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同時也希望他們在促進經濟發展和風險防範上做好平衡。剛才我提到了,中國過去五年當中主要的國有銀行都進行了股改,已經上市了,公司治理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風險防範意識、股東價值意識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具體項目的投放、貸款審批上面,風險定價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剛才汪司長講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2009-01-16 15:47:38
- 中新社記者:
請問宣所長,您作為央行金融研究所的所長,您能評價當前國際金融機構在應對金融危機中他們所做的努力或者種種的改革措施,包括IMF的國際金融機構這幾年也一直在提重大的改革。金融危機發生之後,您作為研究者能不能對他們改革提出您的看法?
2009-01-16 15:48:10
- 宣昌能:
我也許不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好人選。國際組織在這次金融危機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比如IMF在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出現支付問題之後,作出非常快速的反應,給他們提供援助,在東歐一些國家和中亞一些國家,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世界銀行在促進貿易融資流動方面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努力。金融危機是9月份以後,因信貸緊縮也影響到了貿易融資的領域,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短缺受到很大影響,世界銀行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關於你的問題第二部分,我想任何國際組織都必須要與時俱進,要動態地根據全球的經濟金融格局的變化作出調整,才能夠保持在國際經濟金融體系裏面發揮積極的、有效的作用。
2009-01-16 15:51:51
- 中國日報社記者:
有一個問題想請問汪副司長,剛才您也談到財政部去年到現在出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請問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最近有沒有調整的可能,以此進一步降低企業和個人的稅率負擔?第二個問題,我們看到現在金融危機已經從局部發展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並且已經從金融領域向實體領域蔓延。請問中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方面有怎樣的優勢?
2009-01-16 15:54:38
- 汪意達:
這位記者剛才談到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的改革問題,我們是根據推進稅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不斷優化稅制結構,完善相關稅收制度。剛才談到中國政府在應對這次金融危機有什麼優勢?我分析至少有這幾個方面:一是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國內市場廣闊,投資和消費潛力巨大,即使在外需有所萎縮的情況下,擴大內需也有較大餘地。
第二,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建立了良好的體制機制和物質基礎,較高的公民儲蓄率,比較充沛的外匯儲備,以及素質不斷提高的豐富勞動力資源,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第三,我們擁有良好的財政基礎,穩健的金融、銀行體系,不斷改善宏觀調控,説明中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有較大的操作空間,從這些情況表明,中國經濟較快平穩發展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2009-01-16 15:58:37
- 華爾街日報記者:
剛才兩位介紹中國政策的時候,都説刺激消費是重點,央行降息以後,銀行體系存款增速了,我記得12月份增長26%,現在中國政府在促進消費方面政策力度還不夠,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請問您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2009-01-16 16:00:04
- 宣昌能:
存款增加的因素應該説有很多,消費者信心是一方面,另外資産市場的變化,財富效應是一個方面。另外,從更長遠來説,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基礎建設都會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刺激消費內需一直是中國政府包括中央銀行非常關注的一個方面,這説明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政府一貫保持非常負責任的態度,繼續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
最近我們也在研究金融如何促進消費內需、服務業的發展,促進文化産業的發展。我記得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一次研討會上提出要研究“消費函數”,既提出了研究的課題,同時也是從政策的角度有很多政策內涵。一方面要完善社保、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領域的體制機制,穩步推進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和匯率形成機制方面的制度化改革,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等等。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任何一個經濟結構的調整都不是立竿見影,並非一日之功。但是我覺得中國政府的政策是一貫的,下大力氣轉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使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多依賴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全球經濟均衡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我從我的角度作這些闡述。
2009-01-16 16:03:30
-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最近外界在討論金融危機問題時説到,中國人民幣有沒有可能成為國際結算貨幣,不知道人民銀行對此看法有怎樣的評價?人民銀行是否已經在研究這個問題?
2009-01-16 16:06:01
- 宣昌能:
最近國務院有關會議作出了決定,在幾個地區,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嘗試與周邊國家試行區域化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推進和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參與區域經濟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認可程度在不斷提高。但是由於我國資本賬戶還沒有完全開放,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所以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使用主要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一個貨幣實現國際化也是長期的、自然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一個貨幣當局要考慮如何加強相應的風險防範,包括反洗錢的措施等等,確保國家根本利益和金融安全。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的研究,需要納入國家整個對外開放戰略中統籌考慮。所以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2009-01-16 16:07:39
- 魯廣錦:
今天下午的新聞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汪司長和宣所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還有不到十天就是中國傳統佳節——春節,我們也祝各位記者朋友牛年快樂!
2009-01-16 16:10:08
圖片內容:
-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魯廣錦主持本次發佈會
- 財政部副司長汪意達
-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所所長宣昌能
- 記者認真記錄
- 發佈會現場
-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 法新社記者提問
- 中新社記者提問
- 中國日報社記者提問
- 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
-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所所長宣昌能回答記者提問
- 財政部副司長汪意達回答記者提問
數據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