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吳建民談國際關係與構建和諧世界發佈會
活動描述
- 構建和諧世界是當今中國外交的重要戰略目標。如何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對當前國際關係的看法和構建和諧世界的內涵。8月7日10:00,2008國際新聞中心特別舉行新聞背景吹風會,邀請中國資深外交家、外交學院前院長吳建民教授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歡迎光臨。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郭衛民(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副主任):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現在奧運臨近,很多記者採訪奧運會,很多記者也希望了解中國社會各個方面,也有一些記者可能是第一次來,對中國的了解還不多。所以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國的資深外交家、外交學院教授吳建民先生與大家見面,向大家介紹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我們對一些外交政策的考慮,同時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08-08-07 10:04:13
- 郭衛民:
吳建民教授曾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兼發言人,中國駐荷蘭、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和法國大使,曾擔任外交學院的院長、國際展覽局主席,現在擔任歐洲科學院副院長,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
現在請吳教授做介紹。
2008-08-07 10:05:28
- 吳建民:
謝謝郭主任的介紹,歡迎大家到北京來報道奧運會。我從事了一輩子外交,觀察外國人,觀察中國人。我發現改革開放30年,中國人大批地走出國門,學習國外,我們翻譯了國外大量的資訊。中國對世界的了解加強了,但另一方面我感覺到,外國對中國的了解比中國人對外國的了解可能要差一點,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可能框框還比較多,所以新聞辦郭主任請我來跟大家見見面,我樂意做這樣一個事情。我認為,儘管現在資訊技術非常發達,但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人和人之間的直接接觸,面對面這種接觸現代技術很難取代,所以我願意跟大家進行接觸。大家對於中國外交方面有些什麼問題,我作為一個學者,現在從外交一線上已經退下來,在外交學院教書,很多所中國大學聘請我當兼職教授,我現在教兩門課,一門是交流學,一門是外交案例。所以大家有什麼問題,我願意回答。謝謝大家!
2008-08-07 10:10:34
- 郭衛民:
下面記者朋友們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2008-08-07 10:11:47
- 美國僑報記者:
昨天有外電報道,中國政府拒絕了美國的一位前速滑奧運冠軍來華簽證的申請,我不知道您是否知道這個消息?或者能否證實這個消息?另外,請您評價一下,不少西方人士拿達爾富爾問題向中國的奧運會施壓,您對這個有什麼評價?因為您剛才也提到了怎麼樣跟外國人交流,您認為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中國怎樣更有效的跟西方的人士和西方的媒體進行交流?謝謝!
2008-08-07 10:12:00
- 吳建民:
第一個問題,我想我們是具體辦這個事情的人,中國方面據我了解,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按照兩條規則來辦,第一條,我們同國際奧會做出的承諾,奧林匹克的規則,第二條,中國的法律。中國是一個法制國家,中國政府在處理任何問題,在處理涉及到奧運會方面的問題是按照這兩條來處理。
第二個問題,關於達爾富爾問題,國際社會從聯合國以及參與達爾富爾問題有關各方,對中國在達爾富爾上所發揮的建設,是予以讚賞的。但是我注意到一條,隨著奧運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臨近,在有些媒體上出現了這樣一種傾向,抹黑中國,好象“中國人是達爾富爾的罪魁禍首”,這是不符合事實的。這樣是毫無道理的,我想這些人這樣做,可能並不是關心達爾富爾問題,他是想借奧運會來抹黑中國,他要達到什麼目的,我想這是不言而喻的。此外,你剛才講到對外溝通的問題,我一直持這樣的看法,外國需要進一步了解中國,過去的國務院主任説的要向世界更好的説明中國,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
2008-08-07 10:16:10
- 全球廣播公司記者: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如此害怕諸如在達爾富爾等問題上一些活躍的國際積極分子?對於Joey Cheek先生簽證的拒簽是否影響到中國增進與世界各國的友誼和理解呢?我們知道在其他奧運會主辦國家,他們對抗議人士都是更加開放和容忍的態度。我想問一下,中國所採取的這種限制措施,是否對影響到國際關係和建設一個和諧世界的目標的實現?
2008-08-07 10:21:45
- 吳建民:
您剛才講到中國人為什麼害怕,我認為不存在害怕的問題。中國是個法制國家,我們按照中國的法律來行事,中國也是遵守國際規則的國家,國際上的公約、聯合國憲章、國際法準則,中國是依法辦事。這個世界各國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國的法律不一樣,各國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了法律,來治理這個國家,這是從自己的國情出發的。至於你説的害怕,是沒有根據的。
2008-08-07 10:25:43
- 吳建民:
我有一個看法,過去幾個世紀,西方文化在國際上有主導的文化,這就使得西方一些人有一種看法,覺得他們可以對世界上各種問題發表意見。但是他是不是完全了解情況呢?也不一定。從二戰結束之後,你可以看看中國人的表現,我們比較尊重人家,而這就是文化上的差異。你剛才的提問給我一個印象,感覺好像有的人認為這個世界應當是什麼樣就必須是什麼樣,人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就是不對的。這大概不行。全世界現在有67億人,應該説沉默的是大多數,沉默不是沒有意見,只是他們的意見沒有表達出來而已。你剛才講的意見可能是你的一部分意見,但是你説全世界是這樣的意見,我不大相信。
2008-08-07 10:32:25
- 郭衛民:
我再對這個活動做一個重申,因為今天是新聞背景的吹風會,吳建民先生以教授的身份跟大家做交流和溝通,大家在提問的時候和交流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這個因素。
2008-08-07 10:39:50
- 荷蘭記者:
您好!我在此並不是要來批評中國,指手劃腳,或者是抹黑中國。我想,現在在西方社會對於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各種各樣的討論和活躍的討論,並不是一個單行線。在和諧世界的建設方面,我們看到中國是支援像達爾富爾那樣的政府和辛巴威的政府,中國也提出是要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的,如果我們看看中國在這些國家的行動以後,我們發現他有很多前後不一致的地方,我特別提及中國在聯合國,比如説在辛巴威問題上投票的方式。
2008-08-07 10:41:19
- 吳建民:
我認為你剛才提這個問題反映出,你對世界的看法好象非黑即白,世界上就分好人和壞人,中國採取一個態度就是支援,您認為蘇丹政府是壞人,中方政府不採取有些作法就是壞人,我認為這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簡單化。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世界上多種顏色的,對中國政府一個態度你們就馬上得出來你們所想像出的結論,有的時候不完全符合事實。中國人對一個我們不了解的問題,我們首先想著去了解,特別是聽取這個地區人的意見。比如説達爾富爾問題,我們首先聽取非洲聯盟的意見是什麼。三個星期之前我在柏林參加一次國際會議,我親耳聽到一些非洲的重要人士,他們對達爾富爾是這樣説的,他們説達爾富爾問題非常複雜,在有些西方人看來,好象政府就是壞人,叛軍就是好人,實際上雙方在交戰的過程中都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這是現實,可是你們看起來,蘇丹政府壞人,中國政府不贊成他的做法就是壞人,這種説法、這樣看待世界的辦法可能是有問題的。中國在安理會上關於制裁辛巴威問題投了反對票,投反對票的國家不只中國,還有其他投反對票的國家。這個決議是要對辛巴威進行制裁,很多非洲國家不贊成。我們中國認為,這個時候要採取對辛巴威進行制裁的話,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這並不意味中國支援辛巴威政府的所有做法,這是他們的內政。
2008-08-07 10:42:53
-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你認為未來中國應該如何與西方國家更好地溝通,以達至一個和諧世界的建設。另外,您心目中的和諧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2008-08-07 10:45:02
- 吳建民:
我認為我們同西方世界的溝通有改進的餘地,首先,中國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我們有自己的一套詞彙,有我們自己一套話語體系,我們這套話語體系就算翻成外文以後,人家不一定懂。所以我們要改進的第一條就是用人家聽得懂的語言跟人家進行溝通。第二點,我們要懂得對方的文化,懂得思維的邏輯,這樣來介紹中國發生的事情,我想可能會使得對方更好地了解。現代這個世界我認為需要相互理解,人類相互之間的共同利益在增加,更好地相互理解其結果是可以更好的促使人類的利益進一步發展。所以從中國來講,我們要改善對外界的溝通,我也希望外部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對中國能夠進一步了解。我高興地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西方世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政界人士,他們對中國的一些看法比較接近於中國的實際,這是可喜的。
2008-08-07 10:45:24
- 吳建民:
第二個問題,和諧世界。我想胡錦濤主席對和諧世界加了兩個定語,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當然,距離這樣一個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和平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現在世界總體上和平,但是很多地方還有武裝衝突,一些地方的老百姓還沒有享受到和平。共同繁榮就要發展,世界上面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從中國人的觀點來看,這些問題的解決可能還要靠發展,和平又是發展的先決條件。和諧世界是胡錦濤主席提出的理念,這個理念既是中國人嚮往的目標,同時也是對中國人對外的行為進行了規範。一切有利於和平的事情我們就去積極的做,一切不利於和平的事情,中國人就不贊成。包括達爾富爾問題,達爾富爾問題為什麼中國是那個態度,因為中國希望推動這個問題取得一個和平的解決。中國需要發展,世界需要發展,有利於發展的事情中國人就去做。所以,我們同許多國家的合作都在迅速地發展,包括非洲、拉丁美洲、亞洲一些國家,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來推動這個世界走向一個和諧的世界,就是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2008-08-07 10:47:07
-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記者:
俄羅斯普京總理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聯合書面採訪時,高度評價俄中兩國擁有的獨一無二的政府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充分肯定這一機制有助於協調解決雙方共同的問題,找到折衷的辦法,並取得互利的結果。請問吳建民教授,俄中兩國擁有的獨一無二的政府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對於構建和諧世界有沒有借鑒和示範作用?謝謝!
2008-08-07 10:48:23
- 吳建民:
中俄關係很好,中國領導人定期會晤,包括兩國總理定期會晤,這對於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今世界上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各國之間的領導人的接觸,從來沒有像今天如此之頻繁。當然,中俄兩國總理有定期會晤。此外,我們的總理、胡錦濤主席同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以及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有經常的會晤,這種會晤對於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合作,推動這個世界走向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是有好處的。
2008-08-07 10:49:37
- 華爾街日報記者:
剛才聽到人們談論了很多,也問了很多關於達爾富爾問題和其他相關問題的説法,現在與此相關的我有兩個問題,再過兩周半奧運會就結束了,奧運會結束的時候,希望通過這個奧運會向人們傳達一個什麼樣的資訊?第二,剛才也有人説到,對於達爾富爾問題觀點比較強烈的這種國際上的活躍人士和活躍組織,他們希望利用奧運會表達他們的觀點,您認為這是不是反映了現在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世界當中,人們缺乏足夠的和有效的表達自己意見和觀點的渠道?因此這些人不得不利用奧運會這樣一個體育的賽事作為一個渠道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您是否認為這是現在全球化世界當中所存在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2008-08-07 10:50:05
- 吳建民:
我對你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奧運會向全世界發的是什麼資訊,我認為是兩個資訊。第一,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次在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舉行,這意味著今後的奧林匹克運動將會走向發展中世界。第二,我希望通過北京奧運會之後,大家看到一個和平的中國、文明的中國、進步的中國。第二個問題,國際上的交流是不是存在結構性的問題,有些活躍分子好象想表達他們的意見沒有渠道,實際上你看那些活躍分子總是利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現在國際上表達意見的渠道有的是。我覺得不是一個結構上的問題,有些活躍分子的態度完全把對方置在被告席上,不是平等的對話。我認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前提是首先要尊重對方。有什麼問題找中國人來談,只要平等的對待我們,我們願意談,這方面沒有什麼障礙。但是如果你居高臨下,把中國人置於被告席上,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這個做法中國人很反感,我看世界上沒有人對這個態度不反感的。所以不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2008-08-07 10:51:11
- 美國舊金山KTSF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布希總統這次訪華肯定也會有機會跟胡錦濤主席會談,布希即將要下臺。您個人認為這次會談會有什麼樣的實際意義?能否請您形容一下中美現在的關係?包括經濟和政治方面的關係。
2008-08-07 10:52:07
- 吳建民:
胡錦濤主席和布希總統每年多次會面,很多問題都進行交談。布希總統也多次講到,他跟胡錦濤主席很談得來,什麼問題都可以談。我想這是中美關係在過去七年多時間裏面保持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次布希總統一家主要是來看奧運會的,當然見到胡錦濤主席後,也會就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交換意見。布希總統在外交政策方面受到了不少的批評,但是你回顧過去七年多布希總統執政期間,中美關係可能是他一大成就。中美兩國是1979年1月1日建交的,到明年1月1日建交三十年,在過去這29年當中,可以説這七年多中美關係發展是穩定的,而且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影響。雖然中美之間有一些問題也在吵架,但是我認為這七年多時間可以看出一條,中美雙方在處理雙邊關係的時候,是採取一種不回避分歧的態度,我們的重點在於發展雙方的共同利益。所以過去七年多當中,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也就是説中美之間關係的基礎比過去更鞏固了,我們就可以處於一個更加有利的地位處理我們之間存在的分歧。
中美關係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關係持續穩定的發展不僅符合中美雙方的利益,而且對全世界也是個好消息,不回避分歧,但是集中發展共同利益,這種做法對於推動國際關係向前進步也是很有好處的。
2008-08-07 10:57:54
- 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中法關係的,法國總統薩科齊明天要來北京參加奧運會的開幕式,但是在8月份有可能會見達賴,您認為中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會得到改善還是説會出現波折?
2008-08-07 11:00:11
- 吳建民:
中法關係對於中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雙邊關係。我們高興地看到薩科齊總統將來出席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當然,你也知道在火炬傳遞過程當中,在法國發生了一些事情,中國老百姓很不高興。本人在法國當了五年大使,我覺得這樣的事情是不應該發生的。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中法關係很重要,再看一看中法關係之間的基礎是共同利益,在過去若干年當中,我認為中法共同利益還處於發展的態勢當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是認識很久的老朋友,我們在法國就認識,你對有些事情不大喜歡,你不喜歡的事情我做起來就要注意。國家也是這樣,都有一些敏感的問題,人家非常敏感的問題非要去碰他,那就對雙邊關係不好了。我曾經為中法關係做出過一些努力,擔任大使期間,我本人非常希望中法關係今後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我也希望中法雙方對於處理雙方關係的問題採取一個謹慎的態度。
2008-08-07 11:00:37
- 新華社記者:
新聞發佈會應該是外界了解中國內外政策的一個重要渠道和平臺,在奧運會期間,包括開幕之前,包括在非註冊新聞中心舉行了多場新聞發佈會,從7月8日到現在大概有50場,有100多位發言人在這裡與中外記者見面,請吳教授評價一下我們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你對這個制度的發展以及我們今天的新聞發言人的素質,應對記者提問的水準給予一個評價。謝謝!
2008-08-07 11:02:55
- 吳建民:
這個做法很好,多舉行記者招待會、發佈會很好,這是中國進一步開放的表現,也反映出中國感覺到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對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合作是有好處的。另外一方面,世界上也有這個需要,因為過去中國封閉的時候,中國發生的事情對世界沒有多大的影響,今天中國發生事情對世界就有影響,所以世界也有這種需要。至於發言人的素質,雖然我沒有看到所有發言人的記者招待會,但我總的感覺是,他們的素質在不斷地提高。
2008-08-07 11:03:47
- 日本産經新聞記者:
您剛才似乎把很多問題都歸咎於文化上的差異,也就是中國和所謂的西方世界之間的文化差異。我來自的這個國家可以説在文化上比歐洲、美國和中國更近一些,但是我仍然有這樣的感覺,一旦有外國人在中國展示了一些標語口號,中國就立即把他們驅逐出境,我認為這是反應過激的行為,您對這種做法如何評價?
2008-08-07 11:04:47
- 吳建民:
我之所以比較強調文化,就是因為關於這點人們講得太少。世界上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看法,根源是什麼?很少人去就這個問題進行深究。我認為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行為,任何一個人的行為都可以從文化找到根源。今天這個世界,應當説西方文化還是處於一個主導地位。但這種狀況正在發生變化,因為文化的多樣性,我認為是人類社會最寶貴的財富。自然界最寶貴的財富是生物的多樣性。所以隨著亞洲的崛起,東方文化,包括日本文化,包括中華文化,包括印度文化,包括印度尼西亞的文化更多被世界所了解,這個對世界非常好。你剛才講到一些具體的行動,有些人違背了中國的法律,他們被驅逐了,你認為這是過激的。其實你要看這些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明明知道中國的法律,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他就想製造一些新聞。我想這可能是他所尋求的結果,挑釁一下,然後走,就變成英雄了。但是説到底,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地球上,人和人相互之間多了解一點好、還是相互之間多誤會一點好?當然是多了解一點好,人和人之間相互仇恨,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好處?所以這個事情是兩方面,你説中國政府過激,我認為中國政府按照法律辦事,從另外一方面,採取這些行動的人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謝謝大家!
2008-08-07 11:05:36
- 郭衛民:
我再補充一點,我想你説的那幾個人,還不是説舉個標語的問題,他們爬到那麼高的電線桿上去、舉出標語,這些行為應該是違反了我們國家的法律和法規,而且是嚴重地擾亂了社會的秩序,很不安全。我不相信在其他國家這種行為是不受處罰的。我想順著剛才吳教授的話我再補充兩句,中國在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大努力來跟世界各國加強了解、加強溝通、增進友誼。其實我們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挑戰,就像剛才吳教授所説的那樣,我們要學習國際社會,包括西方社會的語言,你們的傳播方式我們要去學習、了解和使用,來增進互相的溝通和了解。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互相的尊重和互相的了解非常重要。另外,一些國際的大媒體,包括西方社會的大媒體,他們在國際的傳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有著很大的傳播能力。他們在增進世界各國之間,包括中國和西方社會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他們所發揮的作用非常大。我們非常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到中國來採訪、報道奧運會,同時我們也非常真誠地希望他們能夠客觀的、全面的、真實的報道中國,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交流和友誼。
今天新聞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吳教授,謝謝各位!
2008-08-07 11:07:50
圖片內容:
- 發佈會現場
- 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副主任郭衛民主持此次發佈會
- 中國的資深外交家、外交學院教授吳建民發言
- 美國僑報記者提問
- 吳建民教授回答記者提問
- 荷蘭NSC記者提問
- 香港文匯早報記者提問
-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記者提問
- 發佈會主席臺
- 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
- 法國記者提問
- 新華社記者提問
- 日本産經新聞記者提問
- 郭衛民副主任補充發言
- 發佈會結束
- 發佈會結束後媒體記者紛紛向吳建民教授提問
- 會後吳建民教授回答媒體的提問
- 發佈會後眾多的媒體記者採訪吳建民教授
視頻地址: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