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首頁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English

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會新聞發佈會

   8月4日(星期一)下午4時,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將舉行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會新聞發佈會,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將介紹全球華僑華人期盼與支援北京奧運會的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

直播摘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會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8月4日(星期一)下午4時,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將舉行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會新聞發佈會,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將介紹全球華僑華人期盼與支援北京奧運會的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郭錦玲(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副主任):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再過4天,北京奧運會就要開幕了。這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翹首期盼的喜慶時刻,在北京申辦和籌備奧運會的過程中,廣大的海外華僑華人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高興地邀請到了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先生,國務院僑辦國內司司長程鐵生先生。

    他們將圍繞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這一主題,以及中國僑務工作和僑務政策的相關內容回答各位的提問,下面我們請許又聲副主任講話。

    2008-08-04 15:23:26

  • 許又聲: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高興有機會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我想代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長期以來支援和關心中國改革和發展的僑胞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對長期以來關心僑務事業的各界人士,包括在座的新聞工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剛才主持人説了,再過4天,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要隆重開幕了。這是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也是包括海外華僑華人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願意就華僑華人和北京奧運這一主題,以及中國的僑務政策和僑務工作的有關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大家!

    2008-08-04 15:57:51

  • 郭錦玲:

    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還是按照慣例,請每位記者在提問前報一下自己所在媒體的名稱。下面開始提問。

    2008-08-04 15:59:50

  • 中國新聞社記者:

    北京奧運會承載著中華民族百年夢想,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對北京舉辦第29屆奧運會都很關注。請問您,華僑華人在北京奧運會申辦和籌備過程中都發揮了哪些作用?謝謝!

    2008-08-04 16:00:39

  • 許又聲:

    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同時我也想把這個問題稍微擴展一下。大家知道1908年的時候,《天津青年》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當中提了三個問題,一是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派一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二是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三是中國什麼時候才能舉辦一屆奧運會。這三個問題的背後都有許多華僑華人的故事。據資料記載,在1932年的時候,第十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當時在張學良將軍的贊助下,中國派短跑名將劉長春出席了在美國洛杉磯的奧運會。實現了《天津青年》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洛杉磯也是我們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洛杉磯的僑胞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非常高興,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宴會歡迎劉長春。據説,當時的宴會場面達到了近千人的規模。

    2008-08-04 16:01:21

  • 許又聲:

    雖然在比賽當中,劉長春沒有取得名次。但我們海外僑胞還是自發製作了一個金質的大獎章授予他,因為他畢竟是中國派出的第一位奧運選手。

    第二,在1936年的時候,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員在德國的柏林舉行。這屆中國政府派出了136人的代表團,實現了《天津青年》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當時,這個代表團組成以後,在國內沒有籌到足夠的路費,代表團處於一種“走不出去”的狀況。這時候,還是我們在東南亞的華僑華人,邀請我們代表團當中的中國足球隊運動員,先期到東南亞進行巡迴的籌款義賽。據説,當時賽了27場,籌到的義款是24萬港幣,解決了中國代表團的路費問題。

    2008-08-04 16:04:33

  • 許又聲:

    講完了這兩件往事,我想回到剛才這位記者提到的問題。2008年奧運會馬上就要隆重開幕了,這就實現了《天津青年》中提出的第三個問題。這是中華民族百年的期盼,也是包括廣大華僑華人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心願。在本屆奧運會申辦、籌辦的過程中,海外華僑華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我想舉三個例子,比如説在奧運會的申辦過程當中,各國的華僑華人就非常積極地以各種形式向當地的主流社會、當地的民眾介紹中國的文化、歷史,介紹中國人民為籌辦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所作出的種種努力。同時,向各國的奧委會委員做介紹,替中國爭取選票。

    第二個例子是奧運場館的建設過程當中,講到奧運場館,大家會想到,一個是鳥巢,一個是水立方。大家知道,水立方就是由一百多個國家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地區的很多同胞,一共是35萬人,共同捐資興建的。現在這一建築物已經成為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貢獻奧運、支援奧運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2008-08-04 16:08:43

  • 許又聲:

    第三,奧運會賽事志願者,大家都知道海外僑胞既了解中國的文化,又了解所在國的文化,既了解中國的語言,又了解所在國的語言。他們利用這樣的優勢,積極在網上申請擔任賽會志願者。據了解,在網上報名成功的有27000多人。北京奧組委經過各種程式篩選,最後獲准擔任賽會志願者的一共有300多人。他們主要從事翻譯、文秘等工作,他們的身影將活躍在奧運會的各個賽場上。

    最後,我想再次借此機會,對海外華僑華人對奧運會的支援和關心表示感謝!謝謝。

    2008-08-04 16:12:51

  • 法國歐洲時報記者:

    許主任,我們知道聖火在海外傳遞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海外僑胞走上街頭,護“聖火”、反“藏獨”,請問您做何評價?謝謝!

    2008-08-04 16:14:47

  • 許又聲:

    大家知道奧運聖火傳遞的是奧林匹克精神,它所弘揚的是和平、友誼、進步的理念。奧林匹克的聖火不僅僅屬於中國人民,它更屬於全世界廣大愛好和平的人。但是,非常遺憾,大家通過媒體也都看到了,在奧運聖火傳遞的過程中,確實受到了極少數“藏獨”分子的破壞和干擾。我認為他們褻瀆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民的尊嚴,褻瀆的同樣是奧林匹克的尊嚴。面對他們這些惡劣行徑,廣大海外華僑華人展現出空前的團結,他們義無反顧自發地走上街頭,保護奧運聖火、保護奧運精神,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華民族,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正義的聲音。所以,我對他們這樣的行為感到非常地驕傲和自豪。謝謝!

    2008-08-04 16:15:33

  • 新華社記者:

    北京奧運會是廣大華僑華人關注已久的百年盛事,奧運期間,國務院僑辦是否組織華僑華人參與奧運的活動?請許主任介紹介紹具體情況。

    2008-08-04 16:18:53

  • 許又聲:

    正如你所説的,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確實得到了海外華僑華人極大的關注,剛才我也説了,華僑華人對北京舉辦奧運會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援。為了讓海外的僑胞能夠和中國人民一起慶祝這個盛大的活動,我們國務院僑辦邀請了全世界420位的華僑華人代表,屆時到北京出席奧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以及殘奧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之後,我們還將邀請這些華僑華人代表深入到中國的東北、西北、華中、華東以及新疆、陜西、甘肅等12個省區市進行考察訪問。我們把這個活動冠名為“觀北京奧運,看神州巨變”,希望這些華僑華人代表既能夠和國人一起體驗參加奧運會的喜悅,也能夠深入到中國各個地方去,更好地了解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祖(籍)國的了解和認識。我們希望這樣的安排能給出席活動的華僑華人代表留下一生當中美好的回憶和紀念。謝謝!

    2008-08-04 16:19:36

  •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記者:

    請問許主任,七年前奧運的申辦和七年後的奧運舉辦,都代表著全球億萬華人的心聲。特別是七年前的莫斯科之夜,更是匯聚了廣大華人的心聲,請問許主任,國務院僑辦有哪些進一步加強海外僑務工作的舉措?比如説積極幫助華人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謝謝!

    2008-08-04 16:23:00

  • 許又聲:

    俄羅斯僑胞在當年北京申奧成功時所舉辦的慶祝場面,至今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海外僑胞對中國發展進步的貢獻是全方位的,這包括經濟貿易的合作,也包括科技、文化的合作。中國政府,特別是我們僑務部門,對僑胞為祖(籍)國所作出的貢獻,始終是感恩在心。同樣,中國政府也非常關心海外僑胞在當地的長期生存和發展。各級僑務部門工作的宗旨就是“以人為本、為僑服務”。這些服務也是全方位的,比如説海外僑胞到中國來發展、來投資,我們就為他們提供相關的經濟資訊、投資的機會,搭建一個好的平臺。當他們在投資當中發生問題的時候,各地僑務部門也很積極努力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再比如説,華僑華人,特別是華裔青少年,他們願意學習和了解母國的語言和文化,我們就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教材、師資培訓,也組織很多夏(冬)令營活動,從而增進他們對祖(籍)國文化的了解。

    2008-08-04 16:23:58

  • 許又聲:

    再比如説,您提到的,我們也鼓勵海外的華僑華人要融入到當地的主流社會中去,因為華僑華人生活的基礎是在當地,如果游離于當地主流社會,對他們的事業發展是不利的。我想,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也是當地政府所希望的,在這方面,我想我們目標是一致的。

    最後,請您轉達對俄羅斯僑胞的祝福和感謝!

    2008-08-04 16:27:37

  • 紐約太陽報記者:

    我們知道在海外的華人,有很多人都為中國而感到自豪,也有很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們也都支援奧運會。但他們不一定支援中國政府,也不一定支援對中國政府的批評者。對於這些個人來説,你們是否也歡迎他們來參加奧運會呢?

    2008-08-04 16:29:09

  • 許又聲:

    在海外僑胞當中,我覺得絕大部分的海外僑胞對中國都是懷有很深的感情。我不了解你所指的“又支援奧運會,但又不支援中國政府”的這些人指的是哪些人?中國的奧運會是面向全球友好人士的,我們敞開大門歡迎他們到中國來參加這樣的盛會。謝謝!

    2008-08-04 16:30:00

  • 美國僑報記者:

    我們知道海外華僑華人在海外組建了各種各樣的社團,請問這種社團組織與中國政府,特別是僑務主管部門是怎樣的關係?請許副主任解釋一下。謝謝!

    2008-08-04 16:30:51

  • 許又聲: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移居海外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當時的形勢背景下,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在當地的生活、發展不可能得到當時政府的支援或者是保護。誰來維護這些僑胞自身的權益?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一條道路,只有結社。通過結社互相關心、支援,互相幫助。這個傳統一代一代傳到今天,所以在海外的華僑華人社團現在是成千上萬,應該説數也數不清。這些華僑華人社團,如果要細分,它既有血緣性的,像我姓許,許氏宗親社團,也有地緣性的,廣東社團、福建社團、北京社團,當然有很多專業性的,比如説科技社團,商會就是經商的,還有一些福利性社團等等。需要特別説明的是,這些社團都是在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合法註冊的非盈利性的組織,他們跟中國政府的任何部門包括僑務部門,沒有任何所謂的“組織關係”或者是“隸屬關係”。

    2008-08-04 16:31:20

  • 許又聲:

    當然,如果説有某種關係的話,我可以把它概括為“親戚關係”,或者是“朋友關係”。中國已故的周恩來總理,曾經把海外的僑胞比喻為“中國嫁出去的女兒”。我們説僑務部門是海外僑胞的“娘家”,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就是有親戚關係、朋友關係。這些社團根據會員的要求,開展一些文化、經貿、科技等等活動,也需要了解他們祖(籍)國家鄉的一些情況。所以,他們跟中國及其家鄉的聯繫和來往自然就會比較多一些。這種聯繫和交流,應該説是中國和世界各國聯繫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他們還起到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也就是搭起了中國和他們住在國經濟、科技、文化合作交流的一個橋梁。謝謝!

    2008-08-04 16:36:26

  • 香港華人月刊:

    請問許主任,海外華人參與奧運,通過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參與的願望,愛國、愛家的情懷。因為這次奧運會受到一些分裂分子的阻撓,也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參與了這次海外華人國家電網杯的徵文評選活動,看到了45萬件作品,我覺得這是創造了奧運會歷史的奇跡。因為從來沒有這麼大量的作品。通過這些作品的評選,我覺得正是反映出全球華人在幾個方面的精神風貌,不論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也好,還是喜迎奧運也好,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我想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新聞社,許主任對此有何評價?我們也很希望聽到。

    第二個問題,請問程司長,這次海外華僑華人的參與,我覺得海外華商是海外華僑華人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無論是對祖(籍)國的建設也好,還是對住在國的建設也好,都發揮了一些重要的作用。我想請國務院僑辦領導談談華商的情況。謝謝!

    2008-08-04 16:39:08

  • 許又聲:

    正如你所説的,在這次新聞發佈會之前,也在這個場地,我們剛結束了徵文頒獎活動,這次活動收到了45萬海外華僑華人的徵文,數量確實是歷次之最。這充分體現了海外華僑華人關注奧運、參與奧運的熱情。因為奧運確實是中華民族百年的夢想,今天美夢終於成真,我想海內外中華兒女都為此感到非常的光榮和自豪。首先,我想對參與這次活動的海外僑胞表示感謝,同時我也希望有機會能夠拜讀這些文章,我想能夠從中感受到海外僑胞的熱情。謝謝!

    下一個問題請程司長回答。

    2008-08-04 16:47:07

  • 程鐵生: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僑辦國內司司長程鐵生。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朋友提出的問題,我想通過這個機會介紹一下華商,也介紹一下華商的貢獻,尤其是對當地的社會貢獻,以及在這次抗震救災和抗雪救災過程當中的貢獻。對於華商來説,他們大都是從中國大陸,有的是從港澳臺地區到其他國家去謀生的一些華僑。作為這些在海外經商的華商來説,他們依據當地政府的法律規定,註冊了企業,應該説他們在經商的過程當中,對於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們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當地社會。

    2008-08-04 16:52:29

  • 程鐵生:

    比如説菲律賓的華商,他們長期以來開展了“三寶”方案。第一,在菲律賓通過華商組織了義務消防隊;第二,他們組織了農村和貧困地區的醫療隊;第三,幫助菲律賓貧困地區的農民改造農舍,解決住房問題。應該説,他們得到了菲律賓主流社會的高度評價。華商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回饋當地社會的過程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由於他們的祖籍國是中國,他們的家鄉絕大部分是在廣東和福建,所以他們和自己的家鄉、祖籍國有一種天然的聯繫。他們對那裏的文化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比較熟悉。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這些華商都紛紛回國尋找商機。從目前我們統計數字來看,華商回國投資的企業數量,我説的華商應該包括華僑華人、港澳同胞,他們在國內的投資企業的數量是佔我國外資企業的70%以上。他們投資的資金的數量,佔我國引進外資的60%以上。他們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應該説絕大部分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益,都取得了回報。

    2008-08-04 16:56:52

  • 程鐵生:

    也有一部分,他們遇到了一些麻煩。也正像剛才許又聲先生講的,在他們遇到麻煩的時候為他們排憂解難,也是我們國務院僑辦為他們提供服務的一個主要內容。在這裡我想做一個非常簡單的介紹。在2006年全國人大執法檢查的過程當中,對華僑華人在國內投資遇到的一些糾紛的案件,引起了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調查的過程當中,挑出33件重點的案件,進行重點執法檢查。從目前的統計情況來看,目前已經有25件得到了處理。他們在國內投資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特別注意開展扶危濟困和回饋社會方面的活動,尤其是在今年抗雪救災和抗震救災過程當中,他們率先捐款,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裡,我也對這些華商在抗震救災和抗雪救災中所作出的貢獻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

    2008-08-04 17:03:32

  • 美國中文電視記者:

    華人在加入住在國國籍後,又想保留中國國籍,中國是否可以實行雙重國籍政策?

    2008-08-04 17:10:00

  • 許又聲:

    根據中國相關的法律,我們在海外的僑胞可以根據自願的原則選擇保留中國國籍或者是加入住在國國籍。如果他們保留中國國籍,那就成為華僑。如果他們加入了住在國的國籍,那就成為外籍華人。中國政府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説明三點:

    第一,實行不承認雙重國籍的立法原則是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所採用的一個原則。

    第二,中國是一個僑務大國,現在分佈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有幾千萬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實行的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政策,實踐證明它是非常成功的。它不僅有利於海外的華僑華人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在當地更好地長期生存和發展。同時,它也有利於減少疑慮,增進互信,促進中國和華僑華人住在國友好關係的發展。

    第三,對一些僑胞希望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這樣的願望,我們表示理解。中國政府的相關部門,將為他們加強與祖籍國的聯繫、合作和來往提供便利和服務。比如説,在來往中國方面,據我們了解,相關部門已經授權我們駐外使領館給需要經常往來中國的這些外籍華人提供半年、一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多次往返簽證。謝謝!

    2008-08-04 17:10:17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許主任,你好,我有兩個問題想問您,第一個問題,隨著奧運會召開日期的臨近,現在全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漢語,您怎樣看待當今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漢語熱”?第二個問題,這些年來中國僑務部門一直在海外積極推廣華文教育,那麼你們的內在動因是什麼?謝謝!

    2008-08-04 17:12:29

  • 許又聲:

    一個國家的語言影響力總是同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相適應的。近年來,“漢語熱”不斷在全球升溫,我想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的原因是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許多國家的朋友想更多的了解中國,更多的跟中國發展各方面的關係,所以他們就想學習漢語。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有更多的朋友希望與中國發展經濟貿易合作,中文日益成為世界上一種重要的經濟語言,所以也導致更多的人希望學習中文。

    另一方面,我想也是隨著中國的進步和發展,我們在海外的幾千萬海外僑胞,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得到進一步的回歸。他們覺得自己作為具有中國血統的華裔感到更加自信,所以這也是在海外華僑華人當中,鼓勵和教導他們的子弟學習華文、學習漢語的精神動力。

    2008-08-04 17:13:25

  • 許又聲:

    第二個問題,確實正如你所説的,中國的僑務部門,包括國務院僑辦和地方各級僑辦,在傳承中國文化,開展華文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們這樣做是基於三方面的考慮:第一,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確實是世界文化遺産當中非常寶貴的文化寶藏。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傳統,優秀的東西、好的東西,應該與世界人民一起分享。第二,海外僑胞,特別是華裔青少年,對學習、了解中華文化有著非常強烈的要求,我們僑務部門理所當然地應當為他們提供服務。第三,實行多元文化政策,是當前大多數國家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政策。我們在海外傳承中華文化,也有利於豐富這些國家的文化,促進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這裡我想説明一點,學習一個國家的文化或者是語言,是一個文化範疇的事情,它不涉及到政治,更不涉及到對一個國家的效忠等問題。據我了解,目前在中國有幾千萬個大學、中學、小學的學生在學習英語和其他國家的語言,這絲毫不影響這些孩子對中國的熱愛和效忠。

    2008-08-04 17:16:15

  • 人民日報記者:

    剛才程司長也已經介紹了一些情況,在今年的冰雪災害和汶川地震發生之後,海外的華僑華人紛紛捐款捐物幫助受災民眾。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政府對於捐助的政策到底是什麼?剛才程司長也介紹了菲律賓的華僑華人住在國的一些情況。請介紹一下,華僑華人在住在國的扶貧濟困方面的情況。

    2008-08-04 17:19:09

  • 許又聲:

    剛才程司長已經介紹到了今年的冰凍災害和地震災害,海外華僑華人都紛紛慷慨解囊,向災區人民獻愛心。根據中國相關的法律和政策的規定,中國政府對海外僑胞的捐獻政策,我想可以概括為六個字:自願、保護、服務。所謂“自願”就是捐贈行為必須出自捐贈人真實意願,中國政府反對任何勸募的行為。所謂“保護”,就是通過嚴格的捐贈資金的審批、捐贈項目的立項,捐贈項目實施過程當中的監管,使得每一筆華僑華人捐贈都能夠用到實處,符合捐贈人的意願。所謂“服務”,就是在捐贈項目整個實施過程當中,我們要提供全程、週到、細緻的服務,幫助捐贈項目能夠儘早落成,而且是高品質地落成,以及儘早發揮它的效用。

    非常高興的是,扶貧濟困這一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隨著華僑華人分散到世界各地,也把這個傳統帶到了住在國。據我了解,在這些國家不管發生什麼天災人禍,我們華僑華人同樣也是慷慨解囊,奉獻他們的愛心。剛才程司長介紹的菲律賓的情況,應該説是我們海外僑胞向住在國人民獻愛心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想補充一點的是,比如菲律賓的華僑華人組成的義務消防隊,現在在全國已經組建了37支,義務的消防員有5500多人。每當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這些華裔的義務消防隊員總是捨身忘死,衝在最前面,許多人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再比如説,這些年在東南亞發生的大海嘯、洪水、風災等等,我們華僑華人總是和當地民眾一起抗災,為當地人民作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但是,我們海外僑胞在海外所做的善舉,我個人覺得我們國內的媒體關注得比較少,希望今後我們國內媒體能夠多報道一些這方面的情況,使得國人對華僑華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謝謝!

    2008-08-04 17:19:41

  • 中國婦女報記者:

    請問許主任,在你從事僑務工作的過程中,或者是在你接觸華僑華人的過程中,哪一位老人、哪一位女性、哪一位兒童讓你最難忘、印象深刻或者是最感動、或者是最欣賞?謝謝。

    2008-08-04 17:24:52

  • 許又聲:

    正如你所説的,我從事僑務工作已經26年了,有人問我,你從事僑務工作最大的體會是什麼?我總是説那句話,我們海外僑胞是最值得尊敬的、最值得愛戴的人。我所尊敬的一位日本的老僑民,他一輩子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奉獻自己的精力,他沒有從事任何的職業,他就是在搞僑務工作。我所尊敬的一位美國的女僑民,她畢生為了促進中國的統一大業而努力,在她病危的最後一刻,還不忘捐出她所有的錢來支援中國的和平統一事業。我了解很多的小朋友,是在當地出生的華裔的小朋友,他們沒有來中國之前,對祖(籍)國了解得非常少。他們回來以後,參加中國的“尋根之旅”夏令營,當他們登上長城的時候,他們由衷地説出一句話,“今天我真正的是一個中國人”。這樣的例子非常非常多,所以我很榮幸我這輩子能夠有機會為海外僑胞做服務工作。謝謝!

    2008-08-04 17:25:26

  • 巴西南美僑報記者:

    海外華僑華人熟知的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和香港鳳凰衛視都不能直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各項賽事,對此您有何評價?謝謝!

    2008-08-04 17:28:36

  • 許又聲:

    我們已經從很多途徑了解了這種情況,我的好朋友甚至從海外打電話來詢問這件事情。我想説,首先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但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雖然是在北京舉辦,但是北京的相關部門還僅僅是一個執行者,很多的規矩、規定都是由國際奧會來制定的。據我們了解,國際奧會對電視媒體報道奧運賽事,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按照這樣的規定,中央電視臺所擁有的奧運轉播權,僅適用於中國大陸地區。如果我們通過四套或者是九套把奧運畫面傳播出去的話,就將構成對所覆蓋國家和地區的獨家轉播權的侵犯。中國作為奧運的主辦國,首先應該遵守國際奧會的有關規定。我們國務院僑辦已經把華僑華人的願望向國內相關主管部門進行了反映,據了解,相關部門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説,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四套節目,屆時將更多用口播、新聞圖片、字幕滾動、記者連線等形式,及時地用中文報道奧運會的進展情況。當然,這僅僅是一個補救的措施,我們還希望海外僑胞能夠諒解。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抽出時間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謝謝大家!

    2008-08-04 17:29:27

  • 郭錦玲: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

    明天上午10點,還是在這個廳,我們將邀請國家旅遊局和北京市旅遊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奧運期間旅遊接待的情況。歡迎大家出席。謝謝!

    2008-08-04 17:31:50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08/080804c.wmv
1   2     lastpage


文字實錄 全文 [列印] 升序 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