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首頁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English

北京市民文明風尚建設新聞發佈會

   7月31日(星期四)上午10時,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在新聞發佈廳1廳舉行北京市民文明風尚建設新聞發佈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鄭默傑將介紹北京市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以及提高市民禮儀、秩序、賽場、服務窗口和環境文明意識等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

直播摘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北京市民文明風尚建設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7月31日(星期四)上午10時,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在新聞發佈廳1廳舉行北京市民文明風尚建設新聞發佈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鄭默傑將介紹北京市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以及提高市民禮儀、秩序、賽場、服務窗口和環境文明意識等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孫瑛: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上午的新聞發佈會,今天上午的新聞發佈會主題是“北京的城市文明建設”,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召開,北京市近幾年開展了“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活動,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今天我們邀請到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鄭默傑女士,請她為大家介紹首都城市文明建設的情況。

    下面,我們現請鄭默傑女士給大家介紹北京城市文明建設情況。

    2008-07-31 09:57:32

  • 鄭默傑:

    各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到這裡來,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小的禮物,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剛才主持人孫瑛同志已經介紹了,我們開展的“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活動,設計了三個卡通寶貝,這個綠色的“苗苗”就是“我參與”;這個黃色的向日葵就是“我快樂”,這個紅心就是“我奉獻”,所以這三個小卡通寶貝是我們這個活動設計的紀念品。還有我們做的一些其他活動的紀念品,一會兒在介紹活動的時候,再向大家陸續介紹。

    今天凡是到場的朋友們,每人都有一份,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們宣傳。

    2008-07-31 10:00:47

  • 鄭默傑:

    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見面,感謝各位對北京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援。希望通過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進一步宣傳北京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為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營造良好人文環境所作出的努力,進一步加深世界各國朋友對北京在實施人文奧運作動計劃、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方面的了解。

    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之一,“人文”最早見於易經,觀乎天文,以觀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説通過教育和教化的方式,來確定與鞏固人本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把人文精神與奧運理念相融合,賦予奧運以人文的特色,這是現代奧運理念的創新,人文奧運既是北京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也是北京奧運會的一大亮點,為貫徹實施人文奧運理念,在北京奧運會籌辦過程中,全市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活動,大力實施了迎奧運禮儀文明行動,迎奧運秩序文明行動,迎奧運賽場文明行動,迎奧運服務文明行動,迎奧運環境文明行動等五大行動,全市人民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城市的文明程度有了明顯提高。為成功舉辦奧運會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2008-07-31 10:03:11

  • 鄭默傑:

    下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迎奧運禮儀文明行動。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給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首都文明辦抓住這個契機,以文明禮儀教育為突破口,著力抓好市民的文明習慣的養成,著力推進公共領域的文明風尚建設,使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實現了一個新的飛躍。以全民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行禮,必先知禮。只有讓群眾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切實懂得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禮儀才有可能轉化成為一種行為。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世界上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人文奧運、禮儀北京是全市廣大市民的自覺追求。為了幫助廣大市民學習掌握文明禮儀常識,2004年首都文明辦組織編寫了一本以問答形式,圖文並茂講解文明禮儀知識的普及教材《文明禮儀普及讀本》。

    2008-07-31 10:05:03

  • 鄭默傑:

    這本書在全市的機關、社區、農村、企業、學校等場所開展了六次送書到府活動,向全市430萬市民的家庭免費發放了《文明禮儀普及讀本》。同時,我們還選聘專家學者,組建了文明禮儀講師團,深入機關、學校、社區、工地巡迴宣講。先後舉辦文明禮儀骨幹培訓班1000多場次,並組建了志願宣講團,到5000多所文明市民學校和農村的文化大院進行宣講,受教育的群眾達500余萬人,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網路、短信、移動電視、公益廣告、宣傳欄等各種宣傳載體的優勢。

    2008-07-31 10:07:01

  • 鄭默傑:

    通過畫面、語言、文字等形態,把文明市民要知禮懂禮的觀念不斷傳輸到每一個市民。通過普及教育,市民們知道了握手應在3秒以內為宜,了解了初次拜訪友人不超過10分鐘,懂得了與外國朋友交往掌握的不問收入、年齡、婚姻、信仰等八不問。學禮儀、知禮儀已經成為了我們廣大首都市民的時尚。

    2008-07-31 10:08:37

  • 鄭默傑:

    二是廣泛開展各類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幾年來,文明禮儀活動如春回大地,雨後春筍,遍及全市的城市社區和農村村寨,全市的文明禮儀教育不斷深化,由內到外,內外結合;由知到行,知行統一,進一步引導市民群眾把學禮儀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了百萬志願者、千萬市民“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群眾性文明禮儀實踐活動的生動局面,人人學禮儀、知禮儀、懂禮儀、用禮儀已經成為首都的風尚。

    2008-07-31 10:09:14

  • 鄭默傑:

    2003年,北京市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契機,以文明禮儀教育為突破口,啟動“首都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大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

    2004年,全市舉辦了20余萬市民參與的“禮儀北京”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活動,以賽促學、普及禮儀。

    2008-07-31 10:14:00

  • 鄭默傑:

    2005年,全市按照《人文奧運作動計劃實施意見》,以生活禮儀、社會禮儀、賽場禮儀、校園禮儀、職業禮儀、涉外禮儀為內容,分階段開展教育實踐的專題活動,大力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

    2006年,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市人事局、北京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首都十大公德人物”評選活動,53萬市民踴躍投票,評選出市民心目中的“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社區裏的天使司堃范,讓骨髓充滿陽光的劉正琛,畢生積蓄捐教育的陳榮超,為273對老年夫婦留下人生美好瞬間的傷殘民警杜浩,為多倫播綠治沙的新聞記者肖朝陽,感動南疆的首都醫生周憲梁,誠信農民張淑英,新北京的義務指路人謝亮,擒賊負傷15歲的來京青年董學法,德藝雙馨為公益的著名演員濮存昕——在他們身上既有傳統美德的繼承,又有時代風采的體現。

    2008-07-31 10:15:57

  • 鄭默傑:

    2007年,北京市組織參加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396萬市民參與投票,劉月生、王世昌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孫茂芳等9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同時,全市各區縣開展了“社區(村)文明之星”評選活動,千萬市民踴躍參與投票評選。全市共評出的22714名群眾身邊的“文明榜樣”。

    2008年,北京市組織參加了由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全國“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禮儀知識競賽活動,近600萬市民群眾參加了平面和網路媒體的競賽答題。北京市代表隊在全國電視大賽中一舉奪得第一名,成功展示了北京市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成果和首都市民的文明風采。

    2008-07-31 10:19:10

  • 鄭默傑:

    不僅全市性活動高潮不斷,各區縣、各系統、各單位組織的實踐活動也是如火如荼,異彩紛呈。

    在黨政機關中,公務員率先垂范,廣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帶頭做個好市民。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編寫了《機關文明禮儀》,深入開展了公務員文明禮儀教育,推動機關的文明禮儀建設。市直機關工委在112個部、委、辦、局開展了公務員禮儀風采大賽展示活動,倡導優雅言行,樹立機關文明禮儀形象。

    2005年,“北京公務員禮儀規範”制定完成,10萬公務員接受禮儀培訓。這是當年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新聞。

    黨政機關公務員的禮儀教育在全社會樹立了榜樣,引導和帶動了社會文明風尚建設。

    2008-07-31 10:22:25

  • 鄭默傑:

    在中小學校,從2005年到2008年,全市連續4年開展了“情係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以“童謠”、“藏頭詩”等小學生們喜歡的形式,開展文明禮儀普及教育,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自編、自創各類的“文明童謠”,讓孩子們在説唱中學到了知識、受到了熏陶。不僅京城唱響新童謠,北京結集出版的《新童謠》,還受到了全國各地上千萬小朋友的廣泛歡迎。朝陽區在中小學校開展了“一班一國”和“三禮”,就是禮儀、禮節和禮貌的教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了解和掌握外國的風俗習慣和禮儀規範。門頭溝區的東辛房小學,持續開展中華美德教育,採用誦讀古詩詞、編創對聯、學戲劇等形式,大力弘揚中華文明禮儀。

    2008-07-31 10:25:15

  • 鄭默傑:

    在來京務工群體中,為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全市持續開展了“建北京有我一份、辦奧運有我一功——來京務工人員與首都文明同行”活動。通過開展“來京建設者文明之星”評比表彰、“百星慈母遊京城”、徵文、演講等系列活動;組織編發《來到北京》通俗讀本,並拍攝播出同名電視劇等宣傳教育形式,激發他們建設新北京、奉獻新奧運的熱情,引導他們融入北京,養成文明行為習慣。豐台區成立了由23000名來京務工工作人員組成的“奧運義工團”,發出了首個《來京建設者公約》,呼籲廣大來京建設者講文明、改陋習、建和諧。

    2008-07-31 10:29:16

  • 鄭默傑:

    在東城區“鄰里和睦一家親懇談會”,促進了鄰里間的和諧。在西城區一場場“禮儀文明新西城”文明禮儀競賽,帶動了居民學習禮儀。在崇文區提供心理調試,情感疏導服務的“知心家園”,已經成為困難群體離不開的“家”;在宣武區,社區群眾用於參與“教子治家格言”和“100個文明習慣短句”的徵集活動;在海澱區,以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詮釋和普及傳統禮儀的“禮樂文化”工程悄然興起;在石景山區,數十萬市民熱情參與“文明熱情石景山人”評選;在房山區,大學生“村官”深入田間地頭宣講禮儀知識;在大興區,數萬人參與了鄉規民約的制定。

    文明禮儀教育正在逐漸改變著京城人的生活。如今,陌生人之間微笑的多了,“您好”、“謝謝”成了口頭語,惡語相向的少了;公眾場所舉止得體、衣帽整潔的多了;鄰里間主動溝通、和諧相處的多了。

    2008-07-31 10:32:47

  • 鄭默傑:

    二,迎奧運秩序文明行動。

    公共秩序文明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尺規之一,為建設禮讓有序、暢通和諧的秩序文明,全市按照“切口小、利益高、覆蓋廣、影響遠”的工作思路,從文明行為的細節抓起,從日常生活的小事著手,將每個月的11號確定為“排隊推動日”。引導廣大市民在公共場所文明禮讓,有序排隊,為奧運會營造良好的秩序。

    2007年2月11日是北京市推出的首個“排隊宣傳日”,我們以“自覺排隊、禮讓光榮”為主題,在王府井主會場和18個區縣的分會場同時啟動了儀式。3月11日,第二個“排隊推動日”,以“我禮讓、我排隊、我快樂”為主題,以排隊乘車為重點,在全市1805個公交地鐵站臺,近萬名老將軍、院士、勞動模範、奧運冠軍等志願者,與4500余名文明乘車監督員一道,引導示範排隊乘車。4月11日,第三個“排隊推動日”,以“鮮花表心意,溫馨又文明”為主題。北京醫院、同仁醫院等十大示範醫院組織志願者引導群眾有序排隊,為1萬名自覺排隊的市民免費贈送康乃馨,營造文明和諧的就醫環境。5月11日,第四個“排隊推動日”,以“汽車也排隊”為主題,積極倡導機動車駕駛員“日禮讓有三、月違章歸零‘,推動全市機動車駕駛員形成“我排隊、我禮讓、我快樂”的交通文明新風尚。

    2008-07-31 10:36:51

  • 鄭默傑:

    6月11日,第五個“排隊推動日”以“禮讓我快樂,消費我文明”為主題,全市的商業零售系統統一開展了”購物排隊推動日“活動。7月11日,第六個“排隊推動日”以“旅遊文化娛樂場所排隊推動日”為主題,全市的各大公園、旅遊景點等開展了排隊推動日宣傳活動。8月11日,是第七個“排隊推動日”以“文明觀賽事、禮讓我排隊”為主題,在賽場組織了“文明觀賽事、理智對輸贏”的賽場文明建設。9月11日,第八個“排隊推動日”,以“學會禮讓、感受文明”為主題,在全市各中小學校以童謠傳唱,主題班會等形式,引導學生排隊禮讓。10月11日,第九個排隊推動日,我們的首都大學生走向街頭,示範排隊,引領社會的文明風尚。11月11日,第十個排隊推動日,全市各區縣,公交、地鐵、公園等單位,全社會廣泛動員,進一步宣傳排隊禮讓活動。12月11日,我們對示範點進行了掛牌活動。

    2008年以來,“排隊推動日”宣傳活動連續開展,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加入到了志願者的隊伍中來,有的是子孫三代,有的是夫妻同行,先後有千萬人次市民,百萬人次志願者參加了在公交站臺、地鐵、醫院、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開展了排隊推動活動。目前,五環內1805個公交站臺基本實現了排隊乘車,長安街101個站台中,80%實現了沒有文明乘車監督員也能自覺排隊。公共場所中,有序排隊、文明禮讓已經成為了首都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08-07-31 10:40:50

  • 鄭默傑:

    三、迎奧運賽場文明行動。

    “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會的核心理念,賽場文明則是“人文奧運”理念的重要內容。北京市從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做起,著力培養文明觀眾,開展賽場文明建設,為北京奧運會營造良好的觀賽氛圍。

    一是普及奧運知識。首都文明辦組織專家學者編輯出版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市民讀本》、《奧運項目規則和禮儀》,介紹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歷史,奧運會28個項目的規則、知識和看點。向廣大市民發放了20萬冊組織、編寫,並印刷了6萬冊《文明觀賽禮儀手冊》,免費向市民贈送。

    二是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了“奧林匹克知識有獎競賽”活動,有126萬群眾參加了知識答題。在全市掀起了學習奧運知識的熱潮。舉辦了奧運大講堂每週一講活動,聘請專家學者到社區、學校、廠礦、農村等進行50余場巡講,並將大講堂的內容刻成光碟,發放到社區、農村。在全市普及奧林匹克知識,組織開展文明啦啦隊活動,為北京奧運會培養了一支近20萬人的具有時代精神、中國特色的文明啦啦隊隊伍。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舉辦了人文奧運中國風度北京觀賽行動倡議,在全國共徵集了3000余條文明觀賽的口號,由專家提煉出了六項奧運觀賽行動倡議,這六項奧運觀賽行動倡議是,友愛:對每一位賓客微笑;尊重:向每一面國旗致敬;熱情:為每一次奧運拼搏喝采;優雅:欣賞每一個過程;包容:接納每一種差異;文明:帶走每一片紙屑。”

    三是開展文明賽場大演練活動。結合“好運北京”測試賽,我們組織賽前觀眾的宣傳教育,培育熱情懂行的文明觀眾。比如説,豐台區就針對壘球的規則,編創了“沙包壘球”的遊戲,並在全區大力推行,普及壘球知識。出色地完成了12萬名文明觀眾的培訓任務,受到了國際壘球聯合會和部分國際奧會官員的高度讚揚。

    2008-07-31 10:45:07

  • 鄭默傑:

    四是開展“當好東道主,熱情迎嘉賓”市民的宣講活動。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們組織在全市開展了“當好東道主、熱情迎嘉賓”的宣講活動,僅一個月時間,就舉辦了800余場宣講,吸引了近50萬市民的參加。同時,全市還實施了迎奧運服務文明和環境文明行動,在迎奧運服務文明行動中,按照應訓人員全覆蓋、應訓內容全培訓、參訓人員全合格的“三全”目標,圍繞著職業道德、職業禮儀、崗位技能和外語知識等內容,全面推進首都的窗口行業的培訓。目前,已經累計完成培訓人數216萬人。評選出“首都窗口行業微笑服務示範崗”900多個,“首都窗口行業微笑服務大使”9000多個,提升和改善了首都服務行業的服務水準。在迎奧運環境文明行動中,全市圍繞綠色奧運理念,實施城市景觀營造工程,綜合整治城市的臟亂現象,有效改善了城鄉的環境面貌,引導全市人民增強人人東道主、建設新北京的意識,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愛護環境,美化家園。走進北京的社區街道,你就會發現,家家佈滿鮮花的陽臺整潔美觀,那正是普通百姓用這種簡單方式傳達出的“北京歡迎您”的美好願望。

    從2005年以來,受首都文明辦委託調查,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連續三年從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觀賞、公共參與等五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和公共場所數據現場觀測,發佈了市民公共行為的文明指數,指數表明2005年為65.21,2006年為69.06,2007年為73.38。三年共提高了8.17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的變化,顯示的是1000多萬開放、文明、熱情、友善、包容的首都人民為實現人文奧運理念而不斷努力進取的決心和信心,也是我們落實承諾的實際行動。

    2008-07-31 10:49:55

  • 鄭默傑:

    各位記者朋友們,我的介紹就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想我提出來,我會就我工作的領域和掌握的情況認真解答每一個問題。希望在座的朋友,多到北京的社區、農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人文奧運給我們大家帶來的快樂。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各位記者,通過你們的妙筆生花、美好鏡頭,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共同譜寫一篇人文奧運的壯麗篇章。

    謝謝大家!

    2008-07-31 10:53:32

  • 孫瑛:

    謝謝鄭默傑女士。剛才鄭默傑女士重點從禮儀、秩序、賽場、服務和環境五個方面介紹了城市的文明建設情況。

    下面大家可以就這些內容提問。提問的時候,請大家先自報家門,最好在提問的時候,每次就提一個問題。

    下面開始提問。

    2008-07-31 10:54:06

  • 光明日報記者:

    剛才説到我們公佈了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是從五個方面評價的。我想知道五個方面的分項得分情況是怎樣的?哪項比較突出?哪項比較薄弱?和歷年相比,上升比較大的分項是什麼?謝謝!

    2008-07-31 10:54:29

  • 鄭默傑:

    五個方面沒有太大的落差,基本比較均衡。

    2008-07-31 10:56:01

  •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雖然我們現在北京的文明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但在街頭上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個別的現象,比如隨地吐痰、亂扔煙頭的現象,對這樣個別現象有沒有什麼樣的解決方法?或者有沒有一個有組織的隊伍應對這種現象?謝謝!

    2008-07-31 10:56:21

  • 鄭默傑:

    最近我在《參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外國朋友寫的。他説,他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半天,沒有看到一個隨地吐痰的。看到這個文章以後,昨天我到人民大學參加一個活動,再回來的時候,為了準備今天這個回答,所以我也有意識地觀察了一下街頭的人們,可能我去的都是主要的街道,我也沒有看到隨地吐痰的。這個現象説明什麼呢?這和幾年前的北京相比,我認為進步是很大的,你剛才談到的個別現象,我相信在我們全市,剛才我給大家介紹的,在開展這些教育活動的基礎上,一定會越來越少。謝謝!

    2008-07-31 10:56:46

  • 第一視頻記者:

    奧運期間,肯定會有大量的國外觀眾來到北京,也是我們首都群眾展示精神面貌的舞臺,同時在這個時候也會面臨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説,牽涉到國外觀眾,如果觀賽的時候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你們會採取什麼舉措?

    2008-07-31 10:57:36

  • 鄭默傑:

    剛才在和大家介紹我們的實踐活動的時候,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這方面的活動,實際上就是賽場文明。賽場文明,我想不僅僅是奧運會,無論在哪一個運動場上,在哪一個項目中觀賽,都要文明觀賽,這是我們的一貫原則。這更體現觀眾的素質,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宣傳。有些是需要大家更多了解觀賽文明的禮儀。比如説,在看乒乓球比賽的時候,你就不能用閃光燈。在看馬術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鼓掌、大聲喝彩,不要把馬驚了。在擊劍的時候,我們就要安靜。在觀賽的時候我們可能不一定了解,我們印了很多小冊子,文明觀賽禮儀,把文明觀賽的禮儀介紹給大家。我們還做了很多光碟,深入到社區當中。我們在好運北京測試賽的時候,就已經提前檢閱了一下北京賽場的文明程度,應該説大家還是文明觀賽的。剛才你説奧運賽場會怎麼樣,我相信一定沒有問題,大家會為每一位運動員的精彩表現而喝彩。謝謝。

    2008-07-31 10:58:16

  • 美國公共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面子”的問題。您如何定義給外國人面子的問題,他們也能夠給北京以更好的面子,不讓北京丟面子。

    2008-07-31 10:59:44

  • 鄭默傑:

    您談到了我們北京的一個傳統,有一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北京的老百姓有一個習慣,就是家裏來了客人都要把院子打掃乾淨,把自己的清潔衛生做好,穿上新衣服見大家。我理解,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尊重。也體現的是市民素質的問題。在這方面,我非常自豪,我自己生長生活在北京,在這樣一種文化氛圍中成長,我有切身體會,我們北京今年馬上就要舉辦奧運會了,我們廣大市民的熱情都被激發出來了。所以剛才跟大家談到,當好東道主,熱情迎嘉賓。大家可能看到了,我們的街道清潔了,我們的環境優美了,鮮花盛開。我想,這些不但是對我們自己是一種尊重,也是對我們國人的尊重,也是對我們五湖四海賓朋的尊重。我們在這次“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活動中,大家就有這方面的意識,要展示我們東道主美好的形象,可能更多的是體現我們對大家的尊重,包括在座各位朋友的尊重。謝謝。

    2008-07-31 11:00:19

  • 央視網記者:

    第一個問題,我想接著剛才的問題再問一句,針對個別市民的不文明現象。我們知道任何文明習慣的養成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府除了正面的宣傳和教育以外,有沒有切實的管理和懲罰的措施?我們看到為了迎接奧運,電視臺播出了一系列由明星拍攝的公益廣告,像濮存昕拍攝的“文明離我們有多遠”在中央電視臺長期播出,也受到很好的反響。我們的政府有沒有考慮建立相關的機制來約束和激勵更多的明星?不僅是演藝界的,也包括公眾人物和政治明星參與到公益事件中來。

    2008-07-31 11:01:54

  • 鄭默傑:

    你説的這個情況肯定有,禁止隨地吐痰,我們很早就頒布了《北京市市容衛生條例》,對隨地吐痰有一個明確的罰款尺度。這就是一種禁止,或者叫管理治理行為,咱們的政府的規定。我想,文明是靠習慣養成,文明更需要大家的自覺性。所以你剛才談到的明星做公益廣告,應該説我們在全社會,不光是明星,廣大的群眾,方方面面的人員,大家都有文明的意識和責任,還有義務,使社會創造一種文明的環境,使大家更和諧。文明靠自覺、文明靠大家,我想“文明”已經在北京有了這個意識,實際上排隊是一個切口,它帶動的是一種文明風尚的建設。所以,我相信無論是明星也好,還是普通百姓也好,在創造美好生活過程當中都會為文明作出他們自己的貢獻。謝謝!

    2008-07-31 11:03:22

  • 孫瑛:

    今天上午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08-07-31 11:09:19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08/080731a.wmv

相關新聞:

1   2     lastpage


文字實錄 全文 [列印] 升序 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