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防科工委關於我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情況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2007年11月1日下午3時,國防科工委將就我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的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屆時,國防科工委網站、中國網將對此次新聞發佈會進行圖文直播。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今天下午3時,國防科工委將就我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的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國國家航太局發言人裴照宇、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孫澤洲、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童斌將向記者介紹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前期實施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將由國防科工委新聞辦公室丁傑盔主持。
2007-11-01 14:59:54
- 丁傑盔:
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國防科工委新聞發佈會,首先我介紹一下今天新聞發佈會的發言人和兩位專家,中國國家航太局發言人裴照宇先生、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孫澤洲先生、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童斌先生。
今天新聞發佈會的主要內容是介紹我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前一階段的基本情況,並就大家感興趣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下面請國家航太局發言人裴照宇先生發佈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前一階段的有關情況。
2007-11-01 15:03:53
- 裴照宇: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非常高興與幾位專家一起,向大家通報繞月探測工程嫦娥一號衛星飛行的進展情況。北京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衛星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2007-11-01 15:13:37
- 裴照宇:
火箭點火24分鐘後,星箭分離,將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5公里、遠地點高度50900公里,週期約16小時的超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實現了準時發射、準確入軌的目標,取得了發射階段的圓滿成功。
2007-11-01 15:14:14
- 裴照宇:
按照飛行程式,衛星依次展開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建立巡航飛行姿態,順利完成發射階段的各個動作,進入調相軌道段的飛行。
10月25日17時55分,衛星在16小時軌道上飛行一週半到達遠地點,為增加測控覆蓋範圍,順利實施了第1次遠地點加速,將衛星近地點高度由205公里提高至593公里。
2007-11-01 15:14:29
- 裴照宇:
火箭點火24分鐘後,星箭分離,將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5公里、遠地點高度50900公里,週期約16小時的超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實現了準時發射、準確入軌的目標,取得了發射階段的圓滿成功。
2007-11-01 15:15:37
- 裴照宇:
按照飛行程式,衛星依次展開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建立巡航飛行姿態,順利完成發射階段的各個動作,進入調相軌道段的飛行。
2007-11-01 15:16:04
- 裴照宇:
10月25日17時55分,衛星在16小時軌道上飛行一週半到達遠地點,為增加測控覆蓋範圍,順利實施了第1次遠地點加速,將衛星近地點高度由205公里提高至593公里。
2007-11-01 15:16:26
- 裴照宇:
10月26日17時33分,衛星飛行至16小時軌道近地點,順利實施第1次近地點加速,將衛星送入週期為24小時,近地點高度593公里、遠地點高度71600公里的停泊軌道。
2007-11-01 15:16:46
- 裴照宇:
自10月26日17時33分至29日17時49分,衛星在停泊軌道連續飛行3天。設計連續3天的24小時軌道,目的是將1天的發射窗口擴展為連續3天的發射窗口。若衛星在第1天確定的時間發射,則讓衛星在24小時停泊軌道上飛行3天。若第1天因故不能發射,則在第2天同一時段發射,在停泊軌道上飛行2圈。同理,也可以在第3天同一時段發射,衛星在24小時軌道飛行1圈後,即開始加速進行下一階段的飛行。因此也將這一軌道稱為停泊軌道。
2007-11-01 15:17:11
- 裴照宇:
10月29日17時49分,嫦娥一號衛星飛行至24小時軌道近地點,順利完成了第2次近地點加速,將衛星送入遠地點高度11萬9800公里、週期為48小時的大橢圓軌道。
2007-11-01 15:17:37
- 裴照宇:
10月30日17時許,長征三號甲衛星飛行至48小時軌道遠地點,距離地球約11萬9800公里。次時,長征三號甲突破了我國航太器到達的最遠距離紀錄。此前,在“雙星計劃”中我國發射的探測器曾到達約80000公里的距離。在調相軌道飛行期間,衛星工作正常,飛行控制準確。
2007-11-01 15:19:33
- 裴照宇:
10月31日17時15分,長征三號甲衛星順利完成調相軌道段的飛行,實施了第3次近地點加速,衛星按預定的時間、位置、速度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標誌著嫦娥一號衛星開始進入奔月之旅。
2007-11-01 15:19:58
- 裴照宇:
自10月24日衛星發射以來,經過1次遠地點加速和3次近地點加速,歷時7天,共繞地球飛行7圈,逐步將軌道由近地點高度205公里、遠地點高度50900公里的軌道,調整到近地點高度約6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40萬5000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將衛星的飛行速度由星箭分離時的10.33公里每秒提高到地月轉移軌道所需的10.58公里每秒。
2007-11-01 15:20:29
- 裴照宇:
目前,衛星各系統狀態正常,飛行軌道正常。在隨後的幾天內,衛星將通過一至兩次軌道修正,計劃于11月5日上午11時25分左右接近月球,進入月球捕獲軌道。 屆時,衛星將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降低飛行速度,以能夠被月球引力所捕獲,成為一顆月球衛星。
關於嫦娥一號衛星飛行的情況,我先介紹到此,謝謝大家!
2007-11-01 15:22:09
- 丁傑盔:
謝謝裴照宇先生。下面是記者提問的時間,請記者提問時首先介紹一下所在媒體的名稱,為了便於更多的媒體獲得提問的機會,每位記者每次只提一個問題。
2007-11-01 15:23:10
-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們知道現在衛星發射之後,已經是運作了190多個小時,我們感受最深的一個詞就是“精準”,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在火箭發射的時候,怎麼實現在6點05分這麼一個精準的時刻發射的?請衛星系統負責人和測控系統負責人給我們介紹一下衛星是如何實現精準變軌和精準測控的?謝謝。
2007-11-01 15:23:46
- 裴照宇:
我先回答這位記者關於準時發射的問題。大家知道,發射的時間與發射的入軌時間和入軌點的位置是相關的。
2007-11-01 15:24:17
- 裴照宇:
允許的發射時段,我們稱之為發射窗口。那麼,發射窗口的推移必將導致入軌點的偏差,為了修正入軌點的偏差需要消耗衛星的推進劑。所以為了節省衛星燃料、減少入軌偏差,發射嫦娥一號的時候我們提出了要準時發射、準確入軌的要求。對嫦娥一號而言,準時發射就是指在10月24日18時05分至40分之間必鬚髮射升空,而且要以窗口的前沿,即18時05分為最佳。
2007-11-01 15:24:44
- 裴照宇:
為了實現零窗口發射,對火箭衛星的品質和發射的準確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火箭衛星必須在預定的時間內按照規定的技術流程完成在發射前的各項工作。同時,産品的品質要求可靠,不能在進入發射流程之後出現任何影響發射的品質問題。
2007-11-01 15:24:59
- 裴照宇:
其次,發射場系統要精心組織,確保人員、設施狀態良好,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協同操作正確可靠。
2007-11-01 15:25:40
- 裴照宇:
第三,與發射和飛行有關的測控通訊系統也必須按時完成各項準備,具備執行任務的條件。同時,氣候、環境也必須滿足發射的要求。
2007-11-01 15:25:55
- 裴照宇:
本次的發射圓滿地實現了零窗口發射。
關於軌道的問題,請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孫澤洲先生回答。
2007-11-01 15:26:11
- 孫澤洲:
針對嫦娥衛星目前的幾次變軌,剛才裴照宇先生已經在情況介紹裏詳細説了,這幾次變軌都非常成功,變軌誤差非常小。主要是與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相關的,而且在飛控實施過程中,在衛星和地面的大力協同下,每一次的變軌也都是非常成功的。為了每一次變軌成功,在變軌之前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説心臟對加控劑的標定,包括變軌之後數據的分析,都通過每次的數據分析和整理,使得後續的變軌精度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2007-11-01 15:26:40
- 新華社記者:
請問孫澤洲副總設計師,嫦娥一號的飛行為什麼要選擇這麼一個比較複雜的軌道設計方案?有沒有可能採取一些相對直接或者是簡單一點的軌道設計?在軌道設計方案整個出臺的過程中,有沒有邀請一些國外的同行一起參與?謝謝。
2007-11-01 15:27:05
- 孫澤洲:
首先,嫦娥一號衛星的軌道設計主要是結合了我國現有的運載和衛星方案,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軌道設計還要考慮到發射的條件以及運載能力,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地球引力的影響,以及衛星推進系統的能力、衛星所攜帶的燃料量,還有整個科學探測的要求等一系列的限制條件,是要綜合這些條件的分析進行軌道的設計。目前這個軌道在環月之前,要進行九到十次的變軌。
2007-11-01 15:28:09
- 孫澤洲:
這個過程看起來似乎是比較複雜,但這樣的軌道設計還是有它的好處的。這個好處有很多,我重點講兩點,第一,條件軌道的設計,我們在軌道期間的飛行中,我們主要是軌道調相段的飛行。這樣一個軌道帶來的好處是可以擴大我們的發射窗口,剛才裴照宇先生也提到,對於月球探測衛星,發射窗口是非常重要的。
2007-11-01 15:29:09
- 孫澤洲:
另外,調相軌道也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們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入口的精度,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工程的風險。
2007-11-01 15:30:02
- 孫澤洲:
第二個好處,地月轉移軌道的最小能量的設計方法,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減少衛星燃料的消耗。以便可以攜帶更多的有關載荷和完成更多的任務。
2007-11-01 15:30:19
- 孫澤洲:
關於第二個問題,整個軌道的設計過程,應該説嫦娥一號衛星飛行軌道是我國自主設計完成的,負責軌道設計的單位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軌道設計過程包括軌道復核過程中,得到了全國科研單位和院校的很多支援和幫助。參與嫦娥一號衛星軌道後續的詳細設計的單位主要有國防科技大學、北京指控中心和上海天文臺等單位。
2007-11-01 15:30:46
- 人民日報記者:
現在嫦娥一號已經運作七天多將近八天了。請問專家對嫦娥一號衛星的狀態是怎樣的評價?如果打分是多少分?您對嫦娥衛星被月球捕獲的成功概率是怎樣看的?謝謝。
2007-11-01 15:31:43
- 孫澤洲:
剛才裴照宇先生介紹情況的時候也談到,在調相軌道段七天的過程中,衛星工作狀態一切正常,而且地面飛行控制也非常準確。目前星上設備工作狀態,包括每一個遙控參數都是非常正確的,包括地面測試,包括倣真測試的結果都是比較一致。打分也不太好打,到目前為止是沒有什麼問題,也沒有什麼遺憾。因為嫦娥一號在環月前飛行過程中有九到十次的變軌,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昨天下午第三次近地點加速,還有11月5號上午將要進行的第一次近月制動,這是最關鍵的兩個點。
2007-11-01 15:33:17
- 孫澤洲:
第一個關鍵點,我們昨天已經成功實施,並準確地完成了。 對於第二個關鍵點,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會通過我們的努力,去迎接第二個關鍵點的成功實施。
2007-11-01 15:34:28
- 中國航太報記者:
請問,從昨天17點15分變軌進入奔月軌道,到目前這段時間,衛星的運作狀況如何?在進入奔月軌道的行程當中,會遇到某些不利的空間環境,這些空間環境對衛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衛星有沒有做好這方面的防護準備?
2007-11-01 15:34:59
- 孫澤洲:
從昨天17點15分,第3次近地點加速之後,衛星進入了地月轉移軌道,到目前為止,衛星的工作狀態一切正常。對於衛星要經歷將近五天的時間才能到達月球,地球到月球之間的空間環境,包括衛星在月球上運作一年所需要面臨的空間環境,我們在設計過程中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應該説在這個空間中的空間環境,對於我們嫦娥一號衛星來講,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我們在設計上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
2007-11-01 15:36:12
- 香港文匯報記者:
請問,據了解現在有4名香港的科學家已經進入到繞月探測應用委員會了,您覺得在香港的科技界,在繞月探測,或者是在中國整個航太業發展中有什麼優勢呢?會不會進一步邀請更多的香港科學家參與中國的航太事業?我看到在繞月探測之後,要做成一個月球儀,這個月球儀會不會在香港的市面上銷售?會通過什麼渠道銷售?會不會銷售到台灣呢?
2007-11-01 15:37:37
- 孫澤洲:
大家知道繞月探測工程自實施以來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和熱情支援,香港、澳門同胞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熱情的支援。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先生曾經到香港對這個工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香港各界對此反映熱烈,他們表達了強烈的自豪感和迫切的參與願望。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成果,繞月探測工程專門成立了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組成人員包括來自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的專家。在122名專家中,香港和澳門地區的專家就有8名。我想,他們的工作還會帶動更多香港和澳門的同胞參與這項工程。
我們非常歡迎香港、澳門,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來積極地、廣泛地參與這項中國的月球探測活動,來共同實現中華民族探索宇宙空間的美好願望。謝謝。
2007-11-01 15:39:57
-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記者:
我們知道在星箭分離之後,嫦娥一號衛星進行的姿態調整和變軌都是由地面的測量和控制中心發出指令,然後它來完成的。從昨天開始,嫦娥衛星已經走上了一條我們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到達了中國飛行器從來沒有到達過的遠地點高度,在下一步嫦娥衛星完成的任務當中,測量和控制任務當中有哪些主要的難點呢?謝謝。
2007-11-01 15:43:04
- 童斌:
自從昨天在地面飛控中心的控制之下,我們已經順利地把嫦娥一號送入奔月軌道。衛星離開地球之後,飛向月球,會遇到新的問題。下面我們要對衛星的控制,以及衛星在轉移過程當中小誤差的積累進行修正。我們已經預計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對嫦娥一號衛星在奔月的中途進行修正。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衛星準時到達近月點200公里、90度傾角的軌道上去,讓衛星準確入軌,安全地進入正常工作。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007-11-01 15:45:03
- 童斌: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飛行控制非常正常,“飛控”中心在有關衛星研究部門,在我們的大力協同之下,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軌道確定、控制計算,而且我們現在的精度控制也非常高,這也是目前能夠保證嫦娥一號衛星安全、正點到達月球。謝謝。
2007-11-01 15:48:49
- 美聯社記者:
第一個問題,探月工程預算是多少錢?第二個問題,在探月過程中,特別是科學目標應用過程中,我們已開展何種國際合作?第三個問題,中國如何確定這個是和平利用外部空間的一個任務,怎麼樣確定這是和平利用的目標?
2007-11-01 15:55:20
- 裴照宇:
關於工程的經費,大家都知道繞月探測工程國家預算14億人民幣,目前我們已經跟有關國家和組織進行了科學目標方面的合作,具體的實施要等到嫦娥一號獲得的探測數據收到之後才能進行。
2007-11-01 15:56:12
-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
我們了解到探月工程分為三個階段,繞、落、回。繞、落和回都沒有經歷過,怎麼樣能夠把採集的樣本拿回地球?另外一個問題,中國的探月工程和載人航太都是非常受人民關注的,載人航太和探月工程什麼時候能夠走在一起,我們中國人能夠到月球上去?謝謝。
2007-11-01 15:56:45
- 裴照宇:
首先介紹一下我國目前已經規劃的月球探測工程,現在已經列入規劃的是2020年以前實現“繞、落、回”三步。
2007-11-01 15:57:42
- 裴照宇:
“繞”就是現在嫦娥一號衛星環繞月球飛行進行探測。“落”的目標就是要發射一個月球著陸器,同時釋放一個自動巡視器在月面進行現場勘察。“回”的目標就是發射一個月球著陸器,在月球進行採樣,然後將採集樣品從月球起飛再返回到地球。
2007-11-01 15:58:12
- 裴照宇:
另外,中國一貫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的原則,我們所開展的航太活動包括月球以及深空探測的活動。 目的都是為了共同地探索宇宙、造福人類。我們所確定的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不包含任何與軍事相關的因素。同時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也是一個開放的工程,工程的目標、總體方案和技術途徑、主要研製單位以及研製過程的重大進展、工程的重要資訊都為世人所知。
實施探月工程以來,我們與國際上許多國家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在2006年中國在北京舉辦了第八屆國際月球大會,嫦娥一號的發射,中國也邀請了多個國家的代表到現場去參觀發射。中國願意本著“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月球與升空探測領域與所有國家開展積極的交流與合作。謝謝。
2007-11-01 15:58:54
- 美國CNN記者:
第一個問題,現在的狀況是不是中國已經和亞洲國家開展了在太空方面的競賽?第二個問題,中國是不是有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計劃?
2007-11-01 16:00:36
- 裴照宇:
我國開設月球探測活動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要服從和服務於科教興國的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以滿足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目標為需求。
二是根據中國的國情國力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選擇有限目標,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同時要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為深空探測活動奠定基礎; 三是通過優選探測目標,優化探測實施途徑,力求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具有先進性和創新性,形成中國自己的特色。
中國基於這些原則,制定了2020年前“三步走”的月球探測規劃,各個階段的目標均是根據這些原則,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技術能力和科學研究的需要來選擇的。謝謝。
2007-11-01 16:01:13
- 新浪網記者:
我是新浪網的編輯,代表新浪網的網友提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當衛星進入到月球附近,在第一次近月制動的時候,這個點非常的關鍵,我們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在我們的設計方案裏,如果要是出現偏差,這個偏差我們所能承受的范是多大?
第二個問題,我們剛剛也談到了探月工程有三個階段的計劃,在我們“繞”這個計劃實施的同時,第二、三階段的計劃也在同步進行,第二、三階段的進展情況如何?
第三個問題,本次探月有四個目標,四個目標在研究的時候,相關的結果會在什麼時間段公佈?有沒有一個計劃?謝謝給我提問的機會。
2007-11-01 16:02:27
- 孫澤洲:
嫦娥一號衛星近月制動第一次近月點減速,應該説是整個飛行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環節。為了保證這一點能夠準確實施近月點的變軌,我們準備了很多預案。如果用時間衡量的話,需要近月制動,向後推遲幾個小時我們也有辦法使它成為一個環月的衛星。謝謝。
2007-11-01 16:04:18
- 北京電視臺記者:
在隨後的幾天內,嫦娥一號衛星將進行一到兩次的軌道修正,我們預計的修正次數到目前有什麼變化?這個變化説明什麼問題?謝謝。
2007-11-01 16:04:53
- 童斌:
我們按照嫦娥一號衛星地月轉移的軌道設計,按照到目前完成的控制來看,實際上我們在地月轉移的過程當中,根據我們事先的分析和計算,安排了大概三次的中途修正。由於我們在前幾次的控制當中,特別是我們對飛行器的掌握,以及在整個前期的控制當中,一次次的控制也非常準確,從昨天17點25分,把嫦娥一號衛星準時送入地月軌道。從目前的控制精度來看,所安排的三次修正,我們現在已經取消了第一次的中途修正,預示著這次控制已經能夠保證我們第一次修正不修正,仍然能夠保證後面嫦娥一號衛星能夠按時、準時地進入月球軌道上。謝謝。
2007-11-01 16:05:18
- 中國網記者:
請問幾位專家,現在各國對於月球探測的工作都在抓緊進行,包括美國、日本、印度。您認為在這些工作當中,無形中是不是會引發一种太空競爭?國際上對共同和平利用月球資源是不是有什麼協議?請您介紹一下。謝謝。
2007-11-01 16:06:06
- 裴照宇:
剛才我已經對中國實施月球探測和深空探測的原則進行了介紹,中國將按照自己的國情、國力、技術能力和科學研究的需要確定自己的探測的規劃和目標。同時,我們也願意本著“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開發”的原則與所有國際上的有關國家開展合作。據我所知,在月球和深空探測活動中,主要的參與國家都表達了強烈的合作願望,正在形成一種合作的機制。謝謝。
2007-11-01 16:06:51
- 新京報記者:
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有沒有決定最終嫦娥一號運作滿一年後會不會撞擊到月球?
第二個問題,據我所知,在發射前後有很多言論,將中國的嫦娥一號與其他國家的繞月衛星進行對比,並且分析出優劣勢,我想請問從官方的角度看,如何看待我國的嫦娥一號在各國的發射器當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民眾心裏在這方面有一種趕超歐美的心態。怎麼樣能夠正確認識它?
第三個問題,我國經濟和發達國家經濟相比還不是很好,但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做嫦娥工程,我們最終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大概什麼時候能夠得到真正的回報?謝謝!
2007-11-01 16:07:42
- 裴照宇:
關於嫦娥一號衛星在完成了一年的繞月飛行之後的處理問題,我們將到時根據衛星的實際情況再研究如何處置。
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以來,蘇聯、美國開展了大量的月球探測活動,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日本、歐空局也都實施了月球探測計劃。他們在月球探測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們向他們表示祝賀。
中國的月球探測活動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們希望通過優選探測目標、優化技術實施途徑,力求做一些別人尚未做過的事情,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創新性。我們的第一個月球探測項目,繞月探測工程是2004年1月立項的,到2007年10月發射,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我們完全有信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一定能又好又快地推動我國月球探測和深空探測活動。謝謝。
2007-11-01 16:11:01
- 丁傑盔 :
謝謝發言人,謝謝兩位專家,關於工程的後續情況,我們還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及時地向大家發佈,屆時歡迎大家參加。另外,我們還準備了嫦娥一號衛星前一階段飛行情況的動畫演示,請大家觀看。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07-11-01 16:13:54
圖片內容:
- 國防科工委關於我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情況新聞發佈會
- 裴照宇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前一階段的有關情況
- 孫澤洲在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 童斌正在回答記者提問
- 現場記者提問
- 現場記者正在提問
- 國外記者正在現場提問
- 澳亞衛視記者提問
- 記者提問
- 記者提問
- 記者提問
- 中國網編輯提問
- 記者提問
視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