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路電視臺消息(中國新聞):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中國産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今天權威發佈:
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的最新資訊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趨於穩定,但形勢依然嚴峻,日本有關方面正採取各種可能的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進一步擴大,福島周邊環境放射性水準整體平穩,部分地區呈下降趨勢。
4月1日,中國內地除西藏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地區及東海海域空氣中均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對公眾可能産生的附加輻射劑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築物、食物、太陽等自然輻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
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衛生部監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不會對中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無需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環保部門發佈4月1日全國環境輻射監測結果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4月1日,環保部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監測點氣溶膠取樣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另在山東、廣東、海南和貴州檢測到了極微量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結合近年來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初步確認各地所檢測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來自日本福島核事故。與以往監測結果相比,新增檢測出放射性核素碘的有江西、湖北、海南、雲南和新疆。我國西藏地區空氣中未檢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全國環境空氣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檢測結果詳見附表。
由於各地檢測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輻射劑量極其微弱,只有10-7微希沃特/小時量級,小于岩石、土壤、建築物、食物、太陽等自然輻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率(0.1微希沃特/小時左右)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準正常漲落範圍之內;公眾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年之內所接受的附加輻射劑量,僅相當於乘坐飛機飛行兩千公里所受輻射劑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不需要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下圖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4月1日18:00繼續發佈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匯總圖中綠色曲線代表監測值,藍色柱體代表天然本底水準,綠色曲線均在藍色柱體範圍內。監測結果表明,目前我國環境輻射水準仍在本底範圍內,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産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