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紀錄片《水脈》第二集:世紀構想

發佈時間: 2014-10-18 14:29:43  |  來源: CNTV  |  作者: 楊掬  |  責任編輯: 楊掬

 

南水北調,分別從中國的西部、中部、東部,以三條線路將中華文明的兩大母親河——長江與黃河連通起來,跨越崇峻的高山、廣袤的平原,經過眾多的城市和鄉村,將中國南部豐沛的長江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缺水的北方。

然而,從設想到規劃,從規劃到實施,就像中國治水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一樣,南水北調,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跨流域調水工程,這個匯聚了幾代中國人智慧和心血的世紀工程,註定要走過一段漫漫征途。

1952年深秋,59歲的毛澤東乘專列離開北京,開始了他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外出視察,他此行的第一站來到河南開封的黃河岸邊,面對眼前的這條滔滔大河,“南澇北旱”的現實讓熟讀歷史的毛澤東陷入沉思。毛澤東在這次考察過程中,並沒有過多地談論如何治理黃河的問題,卻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個更為宏大的戰略構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正是從那時起,為了從長江上游調水入黃河這個設想,艱難的南水北調線踏勘工作整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幾代水利工程技術人員,30多次深入中國西部這片不毛之地,獲得了大量珍貴的地形、水文、氣象等基礎資料。甚至有人把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這片崇山峻嶺之間,直至今天,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仍在規劃設計當中。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水利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調”的規劃,同時決定動工興建丹江口水庫作為向北方調水的水源地。

1974年,歷經16年終於竣工的丹江口水庫,蓄積起了100多億立方米的巨量水體,按照規劃,將從丹江口水庫開挖一條渠道一路向北輸水,直至北京,這就是南水北調的重要線路之一——中線。

曆盡波折的丹江口水庫,終於在千山萬壑間實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奇跡,南水北調這個世紀構想終於邁出了走向現實的第一步。

位於京杭大運河和新通揚運河交匯處的江都水利樞紐,1961年12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6年完成,這個擁有4座電力抽水站、12座水閘的龐大水利工程,可以以每秒400多立方米的提水速度向北方抽引長江水。這裡被確定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

但是,要把這個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路宏偉的調水藍圖變為現實,不僅需要解決一系列難以克服的世界性技術難題,更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國力支撐,現實的使命和歷史的責任,像千鈞重擔壓在這一代人的身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國民生産總值不過2500多億美元,每人平均290美元,只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準的20%。僅就當時的國力而言,還不允許中線和東線同時開工,東線和中線只能兩者選一,誰先誰後,這道選擇題整整困擾了中國十多年之久。

改革開放讓中國的東部和南部地區率先煥發了勃勃生機,而在這一過程中,南北方的格局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昔日的“南糧北運”轉變為“北糧南運”。位於中國北方的黃淮海地區成為中國糧食的主産區,産量佔全國糧食總産量的一半以上,而這裡正是水資源短缺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的糧食安全。

尤其是北京,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個中國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城市,一直承受著人口快速膨脹的巨大壓力,伴隨著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張,北京缺水的嚴重程度也在逐年加劇。當地表水日益短缺,北京三分之二的用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來維持,致使城區地下水位下降了近40米,相當於十幾層樓的高度。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南水北調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2001年6月,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開工;

2001年7月,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2001年11月,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此時,中國國民生産總值已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在經歷了近30年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已經具備了建造南水北調這一巨型工程的國家實力和科技實力。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走完漫長而艱難的論證過程,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正式動工興建。

本集內容主要是南水北調工程歷史背景及規劃論證、決策部署過程。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中國的科研人員為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嘔心瀝血,東、中、西三條工程線路如何設計、誰先誰後,近百位院士和幾千專業領域的專家在五十多年的論證中本著為國家負責的態度爭論激烈、充滿曲折。許多重大決策都得到歷屆中央領導的極大關注,最終在國家整體實力增強的背景下,東線和中線工程同時開工,世紀構想在今天得以實現。

《水脈》第一集:奔流不息

責任編輯: 楊掬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