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過去了,你們還好嗎?
在變化中體味感恩
10年間,這裡變化大,我變化也大。”
10年前,那場地震發生時,胡勇的妻子遇難、兒子受傷。而他,作為汶川縣公安局副局長,忍著心裏的傷痛,與民警堅守在救災一線。
5月3日,胡勇到汶川縣人民法院負責幫扶的龍溪村向群眾了解扶貧項目的落實情況。該村曾是汶川地震受災最嚴重的自然村之一。
10年裏,胡勇的工作崗位變了,也組建了新家庭。
更大的變化,發生在胡勇腳下的土地上。
曾經的帳篷板房,如今是座座新城;曾經被利爪撕裂的傷痕,如今被蔥蘢樹木覆蓋;曾經的滿目瘡痍,如今已崛起一座豐碑。
2008年5月21日,胡勇在映秀鎮救災。
更大的變化,發生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廣袤大地上。
防災減災法律法規日趨全面,我們不懼災難突然來臨;應急救援法律法規日趨完善,我們能從容面對各種風險挑戰。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10年過去,曾經的傷痛仍會讓我們落淚,但削弱不了我們不屈不撓的奮鬥力量。曾經刻骨銘心的悲慟,只會讓我們愈發堅定從災難走向輝煌的必勝信念。
5月3日,回到家中,胡勇在認真輔導孩子們的功課。
“十年間,這裡變化大,我變化也大。”5月3日,再次見到胡勇時,他對記者説。
地震時,胡勇的妻子遇難,兒子受傷,而當時作為四川省汶川縣公安局副局長,他必須堅守在50公里外的救災一線。為了那一刻的不能回去,他總是充滿內疚。當時胡勇曾一連給妻子發了200多條短信,內容只有一個:“我平安,你怎麼樣?”雖然他知道這些短信妻子永遠也無法收到了,但還是要發,不停地發。
震後,胡勇先是擔負保障災後重建道路暢通工作,後又負責排查矛盾解決問題。2011年,他調入汶川縣人民法院任副院長。
震後,胡勇重新組建了家庭,並育有一子。為更好照顧家人,尤其是失去親生母親的大兒子,胡勇每天下班後無論多晚都要開車75公里回到都江堰家中,“畢竟誰也無法替代我作為父親的呵護”。
感受著十年變化,胡勇説出“感恩”兩字。他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他從汶川縣城翻山趕往一受災村莊時,突然看到山路上竟有那麼多運送物資的車輛向災區駛來,有那麼多素不相識的人冒死往裏走,那場面他永生難忘。那些天即使在得知親人死訊時,胡勇都一直努力控制著不讓自己哭。但那一刻,他的淚水奔涌而出。
第二次流淚就在前幾天,縣裏文藝演出中一群智障兒童的歌聲讓他再次熱淚盈眶。孩子們所在的學校是由愛心人士在災後捐建的,“如果沒有這樣充滿愛的善舉,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和這個世界交流。這種愛太偉大了”。
愛的延續
2008年5月16日,映秀鎮,吳澤會隔著直升飛機的窗玻璃與兒子告別。
因為兒子伍鈺瀟難得從大學回到家裏,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心衛生院護士吳澤會為五一假期做了特別安排。
如今,吳澤會一家已搬進災後重建的房子。新家裏挂著記者于2009年為她們拍攝的板房生活照片。
4月30日,吳澤會和兒子爬上山,以嶄新的映秀鎮為背景拍了一張闔影。
4月30日,吳澤會帶兒子爬上山,讓他好好看看映秀鎮的變化。而她的思緒不免又回到了十年前,當時10歲的兒子被困在映秀小學廢墟中,所幸救援隊伍及時趕到將其救出,兒子成為全班44名同學中11名倖存者之一。後來,運送傷員的直升飛機來了。眼看著兒子被轉移出去,她只有一個念頭“娃娃得救了,我是護士,在這裡能夠救護更多人。”於是,吳澤會又投入到救援中去了。
5月1日,吳澤會和兒子在祭奠遇難的老師和同學。
5月1日,吳澤會陪兒子去了山坡上的公墓,在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找到了兒子老師和同學的名字。佇立良久,伍鈺瀟小聲説:“這麼多年了,還是很難受。”吳澤會理解兒子,當年他痊癒後就一直輾轉在外地上學,很少回來,就是怕觸碰心裏的傷痛。
中午,將要返校的伍鈺瀟説,明天他參加學生會幹部競選時想告訴同學們,當年那麼多人拼著命把我救出來,今天我也要為大家服務,以後為社會盡一份力。“這就是愛的延續吧。”吳澤會回應著,心裏滿是感動。
學校有我太多的不捨
午餐前,譚國強認真檢查學生們的飯菜。
5月2日,譚國強在為學生們講述四川省汶川縣映秀小學重建的故事。新學校教學樓的堅固,復課的艱辛,他都如數家珍。今年58歲的他在映秀小學工作了近30年。雖然他已于2015年辭去校長職務退居二線,但老師們依然習慣地稱他為“譚校長”。
2008年5月15日,譚國強(中)堅守在映秀鎮救災一線。
地震發生時,映秀小學六層教學樓頃刻間倒塌,灰塵瀰漫。身為校長的譚國強第一時間組織倖存的師生和家長展開自救,把部分學生救了出來。之後,他讓其他老師帶領學生轉移出映秀鎮,自己留下來堅守在施救學生的隊伍中。
5月2日,譚國強為學生們講述映秀小學重建的故事。
在地震中,譚國強的妻子、岳母遇難。其實和他一樣,很多老師的親人都永遠留在了那片廢墟中。“有時候,真的想離開學校,離開了也許就不再回憶。”但譚國強就是“捨不得”。在他的帶領下,倖存的21位老師無一離開。
5月2日,譚國強在映秀小學校裏忙碌著。這裡留下了他太多的記憶和情感。
今天,不再當校長的譚國強負責管理食堂。這看似輕鬆的事,他幹得一絲不茍。“學生的飲食安全太重要了。為孩子們忙活,我心裏充實。”譚國強笑著對記者説。(居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