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圖 片>>濃情“七夕”字號:
寧波青年穿漢服過七夕 玩傳統遊戲放孔明燈[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6-07-31  發表評論>>

 

    中國漢服 承載千年文明傳統

    金報舉行的“七夕”活動,讓讀者心中裝滿了興奮和喜悅。體驗文明,回歸傳統,這種充滿遠古氣息的文化體驗,對於讀者們來説,還是第一次,在感受新奇的同時,也在體驗著文明和傳統。

    漢服與文化一脈相承

    “以前只在電視裏見過的漢服,現在穿在了自己的身上,真的有種很特殊的感覺,走路、説話,甚至連呼吸都會小心翼翼,也許這就是漢服的文化魅力!”“我從前一點都不了解漢服,因為報名參加了金報的活動,所以專門上網查了一下關於漢服的資料。我發現漢服文化歷史悠久,意義深遠。漢服不僅僅是普通意義上的服裝,它凝結著中國文化的精髓,無處不體現著五千年文化傳承的神奇魅力。我們的各項禮儀、我們的處世為人、我們的“禮儀之邦”稱號,都與漢服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不要讓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在我們這代人的心裏遺失了。”

    漢服是中國文化的表像

    作為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漢服愛好者“水蓮花”和“辛龍子”表達了他們的初衷。

    “我們的想法就是讓更多的朋友了解漢服,知道我們曾經有這麼一種服裝,知道漢服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裝,希望大家了解我們中國更深層次的文化。我們是漢族兒女,我們為此而自豪……”

    “這次活動的成功,在於有這麼多讀者的參與。”“天下玉苑”景區的王林彬副總經理談到這次“七夕”活動,非常感慨。“我之前對漢服的了解不多,但這個‘七夕’,這些漢服愛好者們給我們上了很生動的一課。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跟我一樣,之前並不了解漢服的種類,不了解曲裾和襦裙的區別,但相信從現在開始,大家都會去了解我們的傳統服飾,了解我們的文化。尤其是今天這些參加儀式的漢服愛好者,雖然天熱,但他們都堅持穿著漢服完成了整個儀式。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他們對於我們傳統文化的熱愛。我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通過這次活動,了解漢服,了解漢服背後的文化。我們景區也歡迎廣大漢服愛好者來這裡做客。”

    漢服文化 引遊客和媒體關注

    昨天的“七夕”活動,因為是首次大型的漢服活動,不僅僅吸引了眾多讀者和遊客,也吸引了眾多媒體。

    漢服被一搶而空

    昨天下午,曾經參加我們網路視頻的漢服愛好者“水蓮花”帶來了自己親手趕做的四套女式漢服,還有兩套男式漢服。當大家來到儀式的舉行場地———月老閣時,所有女孩子的眼光已經盯牢了漢服。“我想穿漢服,還有嗎?”“讓我試試漢服吧……”錢小姐和吳小姐是機場的工作人員,在看到我們活動後,馬上就報了名。兩位時尚的女孩,在穿上漢服後,搖身一變,立刻成為了古時的大家閨秀。為了配合自己的衣服,她們還帶來了不同的耳環。“水蓮花”帶的5套漢服馬上被讀者搶光,然而,還有愛美的女士戀戀不捨,磨著“水蓮花”希望能把她自己的那套讓出來。“把你的衣服讓給我穿穿吧,我孩子一直想看我穿漢服的樣子呢。”“水蓮花”磨不過,把自己連夜趕做的唐朝漢服讓給了她。等到大家梳粧完畢,月老閣裏已經讚聲一片。“哇,原來我們古代的衣服也很顯身材,穿上去腰身很細……”“搖身一變,都不認識了……”在眾人的讚嘆中,幾位圍觀者也忍不住叫周圍的朋友開始拍照了,雖然天氣依然炎熱,但對於她們來説,漢服的魅力更大於酷暑。

    活動現場百人圍觀

    雖然昨天的天氣非常酷熱,但是在活動現場,還是不乏慕名而來的遊客。其中大部分遊客是看到金報後,專門從寧波南站坐車來到天下玉苑的。看到他們一臉的汗,記者真是有點不忍心,將水遞給他們後,他們的第一句話不是天熱,而是“活動開始了沒有?”當聽到記者説活動還沒開始,他們長吁了一口氣,“幸好趕得急。”在月老閣並不大的庭院裏,來參禮的讀者達到上百人。

    “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民族服飾”。漢朝服飾時期只是漢服歷史的一個階段。

    按照漢服復興者做出的定義,漢服是指約西元前二十一世紀至西元十七世紀中葉(明末清初)這近四千年中,在華夏民族(漢後又稱漢民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裝飾體系;或者説“漢民族傳統服飾 (漢服)”是從夏商週到明朝,在“華夏-漢”民族主體人群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形成的具有明顯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總體集合。(記者 張海玉 攝影 代茂增)

更多精彩圖片 點擊進入圖片中心>>> 

歡迎註冊中國網貼圖論壇>>>

文章來源: 現代金報 責任編輯: 戴凡
   上一頁   1   2   3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網友留言 進入論壇>>
昵 稱 匿名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