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子穿古代漢服過七夕
30日下午3時,在余姚“天下玉苑”景區,20位金報讀者和寧波的漢服愛好者在“月老閣”聚集,舉行了別開生面的“七夕”儀式。
“一葦渡江”、“穿針引線”……儀式再現了古時漢族少女的閨閣生活,“古為今用”的創意,“時空變換”的手法,為現代人的情感生活增添了濃烈的古典韻味。漢服愛好者“水蓮花”(網名)帶來的幾套漢服,也許在此時此地更加激發了人們的“古之懷想”,被前來參加此次“七夕”活動的時尚女性們一搶而空。
晚上7時許,夕陽西下,暮色蒼茫。讀者們將手中象徵良好祝願的孔明燈紛紛點燃,放向天際……在讀者的視野裏,孔明燈如點點星光,冉冉上升……此時,讀者的心情也隨著星星點點、不斷升起的孔明燈欣然舞蹈……
“親手放飛孔明燈的感覺太奇特了!它讓我們感覺在放飛自己心情,放飛自己的遐想……”讀者們興奮的感覺熾熱濃烈。
時尚女孩 倣古人“一葦渡江”
“辛龍子”是此次“七夕”活動的組織者之一。作為這次活動中為數不多的男漢服愛好者,他充當了活動主持人的角色。為此,他專門收集了大量的漢服資料,並列印成冊,分發給參加活動的讀者們。儀式上,他用清朗的聲音簡單介紹完漢服和“七夕”的來歷後,活動正式開始了。
“一葦渡江”
活動的第一項是“一葦渡江”。過去,“一葦渡江”的傳説留給人們的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遠古故事,在此次活動上,當人們看到,組織者在臉盆裏盛滿清水,由美麗可人的女孩將手中的繡花針,輕輕地放在清水上,繡花針若浮在水面上,就稱為“得巧”,即預表該美麗女孩有一雙天然的“巧手”。若繡花針沉到水裏,即預表“輸巧”,意思是説,沒能得到“織女的真傳”。此時,現場的讀者才真正揭開了“一葦渡江”這個神奇的謎底。
“巧手”較量
活動伊始,幾個漂亮的女子就開始了“巧手”的較量。
其實,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繡花針雖然很小,纖細且輕盈,但盆內“一汪”柔軟的清水,卻依然無法承受之“重”。怎樣使繡花針浮在水面?“顏色波”(網名)率先開始了大膽嘗試,儘管她十分小心翼翼,但繡花針還是義無反顧地沉入了水底。餘下的幾個女孩見此情景,再也不敢輕易“下針”了。
“用手搓搓繡花針,讓它上面沾點油,這樣也許會浮起來吧……”“手不要碰到水,碰到水就有了重量,自然會沉下去的。”女孩們相互支招、相互提醒。
落日的余暉刺著女孩們的眼睛,女孩的臉上都挂滿了汗珠。不知道是因為真的“手不巧”,還是因為沒掌握要領,幾個女孩都沒有成功“得巧”。周圍的讀者此時也躍躍欲試,紛紛上來嘗試。最後,還是在機場工作的錢小姐成功地將繡花針穩穩停在了水面上。“得巧成功!”在場的人們歡呼著。
更多精彩圖片 點擊進入圖片中心>>>
歡迎註冊中國網貼圖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