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省長 羅保銘
中國網-人民畫報 徐訊/攝影
1988年4月13日,一個曾經封閉落後多年的孤島迎來了全國最優惠的開放政策和改革試驗權----海南正式建省,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那一天,海南島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20年間,特區海南經歷了巨大的蛻變,成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特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2008年3月底,春意盎然的海南島,海南省長羅保銘向中國網記者細述了海南發展之路。
特區之“變”
“海南發展20年,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在經濟社會、民生發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變化!”
羅保銘省長用幾組數字對20年的變化進行了概括:經濟總量在20年中增長了8倍;地方財政收入在20年中增長了50倍;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1倍;農村群眾的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了7倍;城鄉居民的存款餘額增長了39倍。
“經濟社會民生指標的變化是反映特區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海南的發展,不僅為今後奠定了經濟基礎,同時,它的發展更多地體現了科學的發展,沒有走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更沒有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發展經濟!”
羅保銘言語真切,鏗鏘堅定。
據介紹,1987年的海南,全省境內沒有一個紅綠燈,20年後,海南島的機動車保有量超過了100萬。20年的發展,海南在國內和世界擁有了460多條航線,國際機場年吞吐量超過1200萬人次,萬噸以上港口由最初的3個增加至31個。曾經的孤島,真正變成了四通八達的休閒勝地。
曾幾何時,到海南旅遊成為了一種時尚,每年到海南觀光旅行的遊客超過1800萬人次,境外遊客超過75萬人次。更有許多人把海南作為提升生活品質的第二居住地。有統計數字顯示,海口約60%的商品房,三亞約80%的商品房均為外地人所購買。
海南,已經成為最適宜人居的全球度假目的地。
同時,博鰲論壇、世界小姐大賽等系列盛事讓海南擁有了更多的國際化名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旅遊的一顆名珠”。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不僅紛至遝來前來度假,還有一部分人更加看重海南獨特的資源,義無反顧地選擇投資海南。
“這是對海南的一種選擇,對海南特色的一種充分的肯定。”
“隨著海南的開放度越來越高,海南老百姓的文明程度也越來越高,開放意識、商品意識越來越強,對海南下一步的發展充滿信心”!羅保銘不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