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第四屆亞洲稻鴨共作研討會在鎮江舉行,為歷屆參會國和參會人數最多的一次。(攝影:沈曉昆)
2000年3月,日本稻鴨協會會長古野隆雄(右3)萬田正治(右2)在鎮江考察稻鴨共作情況(攝影:沈曉昆)
Δ稻鴨共作在鎮江Δ
老謝家在西洲村的最南邊,緊挨著稻田。高大的平房和花木繁茂的院落,伴著田野的清香和寧靜。我們採訪當天,老謝的老伴把四歲的小孫子從南京帶回家來,這讓老謝高興得合不攏嘴。老謝只有一個兒子,正在南京讀醫學博士,兒媳婦也在南京當醫生。老伴不久前到南京去照顧要上學前班的小孫子,家裏就只剩下老謝一個人了。
稻鴨共作給老謝帶來的收穫很令他滿意。他不用再花錢買化肥、農藥,只是按每畝地15-18隻鴨子的標準購買鴨苗。今年,當地政府還給每只鴨子補貼2.5元,老謝自己只需付1元。
水稻抽穗之後,鴨子就該離田出售了。中國人有吃鴨子的習俗,江南人尤其喜愛醬鴨、板鴨、鴨湯煲等傳統美食。而稻田鴨因其有野鴨的血統,又是在稻田裏吃雜食生長,活動量大,味道更加鮮美,價格也比普通鴨子每斤高1元多。而田裏出産的有機稻米,價格也比普通稻米高兩三倍。“整個算下來,稻鴨共作的畝産收入比其他稻田多200元左右。”老謝説。
2002年,老謝建起了自己的稻米加工廠,專門加工、銷售有機大米,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我們在工廠參觀時,恰逢鄰村的張西川來聯繫加工稻米。他用稻鴨共作技術種田已經五年了,稻米銷售有固定的客戶。一到收割季節,客戶就會到府來買。
老謝的稻田全靠他自己和三四個雇工來種。這些土地大部分是從同村村民手中租來的,這樣能保證相鄰的稻田都不使用農藥、化肥。如果是一家一戶的兩三畝地來搞稻鴨共作,一旦相鄰地塊使用化肥、農藥,田水相流,放養的鴨子就會死掉。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搞大面積種植。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大量青壯年離開土地到城市打工,在家務農的多為老人和婦女。他們的體力、精力和文化水準有限,操作技術強的稻鴨共作有一定難度。文: 侯若虹 圖: 馮進
小資料:
Δ稻田養鴨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上世紀60年代曾有技術總結。後來由於鴨子踐踏禾苗、啄食稻穗,以及化肥和農藥對鴨子的傷害等多種原因,稻田養鴨一直沒有推廣。
Δ現在,稻鴨共作的方法是將出殼7-10天的雛鴨放入稻田,每天喂食一次。2006年,鎮江水禽研究所試驗取消育雛過程,將“零日齡”的雛鴨直接放入稻田。這一方法激活了鴨子原有的本能,不僅雛鴨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小鴨子的體質也非常好。明年他們將推廣這一新技術,進一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