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60年 新中國電影成長史[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8-05 發表評論>>

  市場的鑼鼓(1992—2001)

  1990年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都處於轉型期。儘管張藝謀拍出了《活著》,陳凱歌拍出了《霸王別姬》,田壯壯拍出了《藍風箏》,姜文拍出了《陽光燦爛的日子》,但“市場”顯然是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的關鍵詞。

光影60年 新中國電影成長史[組圖]

電影《霸王別姬》海報

  其實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市場”就熱起來了。精通西方電影史的邵牧君先生,在他那本著名的《西方電影史概論》裏就表述過,那些只顧自己藝術實踐,而忽視觀眾的個人化電影,將把電影帶入死衚同,電影終究要恢復它和大眾親近的面目。商業化、工業化被人一再提及。但隨之掀起的娛樂片大潮中流露出的“庸人習氣”,降低了電影的品格,引發了觀眾的不滿。從主管領導到理論家更像是“叫早了的公雞”,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正如中國問題研究專家費正清先生説的那樣,中國可能選擇的道路、各種事件必須經過的渠道,比我們能夠輕易想到的更難更窄。電影的改革遠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充滿爭執和阻力。

  但現實是嚴峻的,隨著電視的普及,歌廳、錄影廳的興起,大批觀眾被分流。到1992年,國內電影觀眾人次下降到105億,電影市場大幅度縮水,1992年的票房更是驟降到19.9億元。許多縣市影院都難以生存,紛紛改成舞廳、檯球廳,另謀生路。

  如何挽救電影的衰頹?中國電影又面臨一次抉擇。

  建國以後,電影業一直延續國家計劃經濟的體系,製片廠、發行公司和影院都是國家的機構,製作和放映都由國家下達任務,並投入資金,統一收購和放映,“統購包銷”體制的後果就是使電影市場日趨萎縮。主管部門選擇發行部門作為改革的突破口,當時的廣電部在1993年1月份出臺了“3號文件”,即《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其《實施細則》,一舉打破了由中影公司“統購包銷”的發行模式,允許製片廠向各省市的發行公司直接銷售影片。這就邁出了開放全國市場的第一步。從1994年8月起,中影公司每年以票房分賬方式進口“十部大片”。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看好此舉,認為它只能使苦苦掙扎的民族電影雪上加霜,但事實證明這是順應市場發展需要和趨勢的産物。從1994至2008年10月,中國市場過億票房的30部影片中,分賬影片是14部,國産大片佔16部。這説明分賬影片沒有讓國産片消亡,反而激活了低迷的市場,讓人看到電影蘊藏著的巨大能量。分賬影片也迫使體制落後、投入嚴重不足、陋習叢生的國有製片廠進行壯士斷臂式的改革。

  這一階段,傳統電影迎來了最後的輝煌,中國電影也完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艱難蛻變。對電影能夠承擔的角色,對電影本質特徵的認定,有了更清晰的判斷,從大方向上看,電影的目的,也逃不脫魯迅在《摩羅詩力説》中説的,“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悅”。

光影60年 新中國電影成長史[組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責任編輯: 實習生文章來源: 學習時報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