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腿腳也不靈便,劉桂仙隔天到餐廳一次。每次來,都坐門口的那張桌子,客人來了方便張羅。28年守業之道,識字有限的劉桂仙以家常話做了總結:做菜要實心眼,創新要用心眼,待客要真心眼,對夥計要好心眼,管理要多心眼。
一九八○年開業時的老照片。不少人排隊吃飯,不少人來看熱鬧。劉桂仙和老伴從那時起就忙了起來,這一忙就是二十八年。
28年前的一天,北京東城區翠花衚同裏突然排起了長隊,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第一家個體飯館——悅賓飯館開業了。人們常説“酒香不怕巷子深”,28年後的今天,“悅賓”仍然在忙碌地接待著八方食客。當記者下午1點鐘到達這裡的時候,仍然等待了20分鐘才有位子,而且是和別人合用一張桌……
就為了那一張“營業執照”
創業初期的艱辛恐怕是今天的人
很難能體會的。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文革”剛剛過去,中國社會一切百廢待興,私營經濟僅處於萌芽狀態。很多人其實都在觀望,等待著有人走出第一步,而劉桂仙就是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為什麼想開飯館?劉桂仙形容那時候“家裏連被子都不夠蓋,真是窮怕了”。“一人一床被子”就是她30年前最大的願望。另一個原因是,劉桂仙從20多歲時就給一位首長做小灶,老伴郭培基年輕的時候也曾在北京飯店當廚師,後來一直在內燃機廠作炊事員,兩個人都做得一手好菜。“我有這手藝,為啥不開個飯館呢?”劉桂仙心想。
她回憶道:“聽説開飯館要辦執照,我就找到了東城區工商局。我一進去,工作人員聽我説明瞭來意都哈哈大笑,人家説‘你來想辦這個照,可是我們這沒有政策,沒有文件,也沒有先例,你這個照我們沒法給你辦,不能開,也不敢開這個頭。’但為了家裏的生活也為了我幾個孩子,我還得開這個飯館。所以從那開始,我就天天往工商局跑,每天早上去晚上回來,軟磨硬泡,同樣的一番話不知道説了多少遍,當時我就下了個決心,一定得把這個營業執照給跑下來!”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了。時間長了,人家都叫她“怪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有這麼個“怪人”為了開飯館天天往工商局跑。有一天,她的執著終於有了回報。也許是因為媒體的報道與關注,也許是她的堅持讓人感動,工商局終於同意她“先斬後奏”先開飯館,之後再發執照。就這樣,飯館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