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二十八日抵香港,將逗留五天。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資料圖:2005年2月25日,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停靠在香港。當日,美國海軍“小鷹”號航母艦群在香港水域停靠,進行常規補給與休整。由於大霧緣故,航母停靠時間比預定晚了至少4個小時。 新華社記者 王小川 攝
“5·20”不會經過臺海
然而,“小鷹”號在過去10年中扮演的角色絕不會一直如此輕鬆。
“‘小鷹’號航母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力量,體現出美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存在。‘小鷹’號永久駐紮在橫須賀港,體現了它對東北亞地區的關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教授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説,“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起到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的作用。美國軍事戰略的特點是全球存在、全球到達以及全球力量,對於海軍,則強調前沿存在和由海向陸的策略,實際上都是通過基地化實現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在美國海軍的艦隊中,“第七艦隊”是美國涉足東亞地區事務的“橋頭堡”,擁有可匹敵一國海軍的戰鬥力。長期以來,“第七艦隊”是保證美國在西太平洋,尤其是東北亞地區戰略利益的利器。“小鷹”號是“第七艦隊”的主力航母,也是美國惟一一艘部署在海外基地的航母。
自1961年投入現役以來,“小鷹”號大半巡弋歲月是在西太平洋度過的。雖然其間美國軍事實力超強,但與前蘇聯海軍的競逐熱點也只在北大西洋及北冰洋地區,所以“小鷹”號雖然只是常規動力航母,但已足以稱霸該地區半個世紀。
1963年至1972年,“小鷹”號進行了8次遠洋任務,其中有6次是支援越南戰場的美軍行動;1979年後的連續3年,“小鷹”號在東南亞巡弋時間加長,主要任務是搜尋海上的越南難民,並頻繁進出南海。另外,“小鷹”號隨時監視朝鮮半島形勢,避免“偶發事故”危及南韓。
若有必要,“小鷹”號的巡弋範圍甚至擴及北阿拉伯海及印度洋。上世紀90年代初,中東局勢不穩,美國在伊拉克南境劃出禁航區圍堵薩達姆,“小鷹”號經常奉命在阿拉伯海一帶巡弋備戰。“小鷹”號1998年將母港從加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改為永久駐紮在日本橫須賀港,主要作戰方向為東北亞地區,以制空、海、潛和前沿指揮為主。“小鷹”號的名字從此更緊密地與東亞幾乎所有的安全事務聯繫在一起。
在昨天于香港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小鷹”號指揮官瓦倫被問到艦隊過去是否經常經過台灣海峽、在退役前會否再次經過,瓦倫表示:“目前沒有特別任務和安排在5月20日台灣地區領導人就職當日駛經台灣海峽。”他還表示,“小鷹”號並不是經常經過台灣海峽,“艦隊主要在安全水域和國際水域巡邏。”
媒體有此一問顯然與“小鷹”號過去曾頻頻在臺海敏感期現身有關。
2004年陳水扁就職期間,“小鷹”號就在菲律賓北部海域操演;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1個月,“小鷹”號也在台灣海峽附近活動;1996年時,“獨立”號航母從日本出發,美軍還從波斯灣調來“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在臺海地區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