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輝:​對外傳播中不能僅注重“説什麼”,還要思考“怎麼説”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蔣新宇 | 時間:2019-05-16 | 責編:

(中國網記者 蔣新宇)2019年5月15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人大新聞學院協辦的“全媒體時代的智庫建設與戰略傳播”圓桌論壇成功召開。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參事室、軍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央黨校報刊社、中國日報社、光明日報社、中國網等智庫、學界、媒體的近20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中國智庫如何提升思想創新能力”以及“全媒體時代智庫如何做好戰略傳播”這兩大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王曉輝  中國網總編輯


以下是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在論壇上的觀點精粹。


對於智庫傳播而言,不僅要重視“議題設置”,議題設置解決了“説什麼”的問題;還要思考“怎麼説”的問題,這意味著話語體系的建設對智庫傳播而言至關重要。當然,構建話語體系不止是智庫的事情,還需要國家的經濟、軍事、文化等各要素支援,只有較大的國際影響力,才能構建出自己的話語體系。


智庫傳播的重要性在全媒體時代更加凸顯。資訊量的暴增,傳播主體的廣泛,互動方式的多樣,特別是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的應用,以及類似“朋友圈”等小範圍內的社群傳播,全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傳播規律發生了變化,並且其迭代速率也越來越快。


在這種傳播環境下,以“思想産出”為立足之本的智庫需要加強與專業媒體的合作。智庫本身雖然也蘊含著較強的媒體屬性,但智庫仍然需要通過現場調研、傳播實踐等途徑,與媒體更緊密的結合起來,用更專業的媒體手段實現智庫思想的高效傳播。


我是從事對外傳播工作的。以我個人的對外傳播實踐為例,我認為,在對外傳播過程中應注重“怎麼説”的問題。前段時間,我採訪了約瑟夫·耐(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國家“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他更善於“立概念、建範疇”,他談論問題擁有較高維度的語言體系,這給我們在傳播中的媒體表達上有很多啟發。


我們經常使用“敢於超越、善於進取、勇於創新”等詞語,這些四字詞語往往缺少主語和賓語,僅是一個動詞表達,對國外受眾而言難免會造成“中國人講話,玄之又玄”的感受。講話要講明白,否則在對外傳播中就容易“吃虧”、不被理解。因此,表達方式上存在的問題,還需要仔細研究解決辦法。


中國智庫在國際傳播中也承擔著重要角色,需要注重表達方式上的優化,更好的將中國觀點、中國立場傳播出去。

(內容來源:人大國發院)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