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專題研究之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先後兩次強調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第一,體現在指導思想中,“努力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撐”;第二,體現在總體目標中,“到2020 年,統籌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研院所和企業、社會智庫協調發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佈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前者強調了建設新型智庫體系的性質和目的,後者指出了建設新型智庫體系的特徵和路徑。
1 構建新型智庫體系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1 從當前研究的現狀,看加強新型智庫體系研究的必要性
國內學者對我國智庫(思想庫)的研究始於20 世紀90 年代中後期,主要有薛瀾、丁煌、任曉、朱旭峰、王莉麗等。以智庫或思想庫作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檢索(截至2017 年8 月13 日)。2003年以前,年文獻量均在100 篇以內,到2009 年上升到600 篇左右,2013 年為1174 篇,2014 年、2015年、2016 年分別為1,747、3,038、3,712 篇,2017年8 月以來為1,796 篇。這充分表明,自2013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出重要批示以來,新型智庫建設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關注並被研究,這些奠定了中國智庫研究的理論基礎,並初步顯現出探索中國情景下智庫發展模式的學術自覺。
以智庫體系或思想庫體系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檢索,2012 年以前每年的檢索文獻結果都是2 篇、1 篇或0 篇,2013—2016 年分別為7、15、31、67篇,2017 年8 月以來為29 篇,其中相當一部分研究內容為科技智庫、戰略智庫、語言智庫體系、智庫評價體系等,真正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系統研究的論文較少。這表明,儘管2014 年底中央《意見》強調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但仍然沒有得到學界和智庫界研究者的足夠重視。
綜合少數專家對智庫體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觀點:任平認為,新型智庫體系建設仍處於初始階段,全國缺少統一的智庫建設總體規劃,缺少統一的管理機構,許多應用決策研究機構正處在向智庫型機構艱難轉型過程中。劉德海認為,由於地方智庫的主體相對獨立且比較分散,特別是各類公共平臺建設相對滯後,沒有形成高效能的“積體電路”,資政輔政、啟迪民智等作用發揮得不夠好,迫切需要加強資源整合,推進協調發展,完善智庫體系,形成強大合力。李軍、李俠從哈爾濱市智庫建設的基本狀況入手,針對加強智庫合作、大力培養和網羅智庫人才、重視智庫資訊網路建設和加強頂層設計等方面,提出建設現代新型智庫體系的對策建議。王學儉提出,從落實政務資訊公開、加強智庫之間的合作、推進評價制度改革、加大智庫投入等4 個方面加強新型智庫體系的機制創新。袁莉莉、楊國梁提出,優化智庫佈局的思路,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市場化,推動一些官方或者半官方性質的智庫實行體制改革,使其在研究經費、組織管理上逐步實現經營自主化,使得官方智庫和民間智庫統籌發展。
1.2 從當前新型智庫發展的態勢,看加強新型智庫體系建設的緊迫性
據不完全統計,2013 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智庫建設作出的重要論述、指示、批示等達50次以上。總書記對新型智庫建設的要求,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第一,積極探索智庫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形勢的發展,智庫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我國智庫發展還相對滯後,應發揮更大的作用。要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各類智庫加強自身建設,積極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高品質智力支援。第二,統籌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建設。隨著形勢發展,智庫建設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我國尤其是缺乏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品質智庫。第三,智庫建設的重點是提高研究品質、推動內容創新。近年來,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建設智庫熱情很高,成果也不少,為各級黨政部門決策提供了有益幫助。同時,有的智庫研究存在重數量、輕品質問題,有的存在重形式傳播、輕內容創新問題,還有的流於搭臺子、請名人、辦論壇等形式主義的做法。智庫建設要把重點放在提高研究品質、推動內容創新上。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智庫建設,加強決策部門同智庫的資訊共用和互動交流,把黨政部門政策研究同智庫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和推動智庫建設健康發展、更好發揮作用。從《意見》的出臺,到2020 年建成新型智庫體系,當前時間即將過半,完成建設新型智庫體系目標的任務相當急迫。
伴隨智庫發展,智庫研究不斷深入,成果品質和數量都明顯提高,但智庫發展尚處在粗放式的數量快速增長期,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走上品質型的發展軌道尚需要一定的時間,新型智庫體系的構建仍面臨一些瓶頸。第一,新型智庫體系構建的前置動力不足。地方黨委政府對智庫的重視程度不一,部分地方黨委政府用智庫的主動性不強,智庫與決策部門的介面不暢。智庫管理部門的統一性和權威性不夠,縱向上缺乏有效的指導,橫向間缺乏制度化的溝通機制,地方上分層管理、各自為政的現象比較嚴重。第二,新型智庫主體發展不夠平衡。從智庫的主體看,我國智庫目前以官方和半官方智庫為主,黨政軍智庫、社會科學院智庫、高校智庫佔據絕大多數,僅5% 左右為社會智庫(民間智庫),在一些地方存在“只有國家隊、沒有民間隊”的現象。全國各地社會智庫活躍程度不一,但真正以服務公共決策為己任的仍然比較少,政策諮詢能力不夠強。第三,新型智庫主體的活力和合力不夠。智庫邊界不夠清晰,智庫機構與母體、建設主體之間的權責關係不清,實體化運轉的步伐緩慢,智庫研究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各類智庫主體相對獨立,比較分散、各自為戰,再加上各類公共平臺建設相對滯後,智庫間的合作與協作明顯不夠。第四,思想産品供需對接機制不暢。運作機制“囿于陳規”,缺乏“時代特徵”,智庫參與決策的機制不完善,社科類研究組織參與應用研究的力量不夠強,且存在多頭組織、力量分散、課題重復、成果品質不高的現象。所有這些都表明,建設新型智庫體系,是中央的明確要求,形勢的迫切需要,推動新型智庫健康有序發展的不二選擇。
2 新型智庫體系的內涵特徵
2.1 新型智庫體系的中國特色
智庫對於當下中國來説,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名詞。從詞源上講,智庫是一個舶來品,但探究中國古往今來,智庫所包含的核心涵義卻始終有跡可尋,這也註定了當下中國建設新型智庫無法完全按照西方智庫發展之路。一般來説,西方智庫源於啟蒙運動所解放的科學精神和理性觀念,成長于工業革命以來日益複雜的社會發展環境,專業化思維在經濟發展和公共治理中受到更多的重視,這兩點是現代智庫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就現代智庫而言,其發展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體現了國家的思想文化軟實力。
從西方智庫的發展經驗來看,智庫更多作為市場經濟中的營利性或非營利性社會主體而存在,並與各國政治經濟體制緊密相連。歐洲智庫的發展與技術革命緊密相連,普遍在市場領域的諮詢策劃、企業管理方面發揮了專業作用。美國智庫則在社會政策領域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智庫高端人才在研究機構、跨國企業以及政界“旋轉”流通,不僅智庫自身運作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且在公共政策領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成長出不少全球智庫中的“巨無霸”。在長期的發展中,歐美智庫形成了較為規範的行業管理措施,政府方面也制定了相應的行業制度。在這樣的政策環境和行業自律中,各類智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行競爭。可以説,歐美智庫是在市場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在相關政策法規和行業自律下,智庫個體的發展取決於自身競爭力的培養。與西方發達國家智庫發展相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智庫,處於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環境。就中國智庫發展的現狀看,體制內和體制相關智庫組織是新型智庫建設的主體。與西方發達國家智庫的市場化生存策略不同的是,我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行政導向更為明顯。因此,我國新型智庫建設更應該將著眼點放在構建一個包含多層次、多領域,且規模不一、各具特色的眾多智庫和智庫類研究機構在內的完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實踐需求。
建設新型智庫體系,是當前中國新型智庫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從智庫到智庫體系,並不僅僅是從個體到群體的區別,更重要的是契合了目前我國各層次、各種類研究機構並存的現狀,更是對結構重塑和資源整合的明確要求。對新型智庫建設來説,單體智庫的品質和水準固然重要,但如何優化整合現有智庫資源,形成體系完善、分工明確、導向清晰的運作體系,更加值得深思和謀劃。
2.2 新型智庫體系的主要內涵
所謂體系,一般泛指一定範圍內或同類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而成的整體。智庫體系首先是一個智庫個體到智庫群體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智庫體系中的智庫並非是市場化主導的競爭性運作,而是有分工、有合作,層次清晰、運作有序的有機整體。從系統論的角度出發,單個智庫在智庫體系中更能夠有效發揮自身作用。從地方新型智庫體系建設來考察,更容易厘清智庫體系所包含的結構內容。在橫向上,智庫類組織分佈在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高校、企業、專業科研院所以及社會各領域,彼此之間有著明確的分工和密切的聯繫,形成一個橫向的智庫體系。在縱向上,與我國行政管理層級密切相對應,以上某些智庫類組織在省、市兩級也存在對應的機構和部門。這些智庫組織雖然存在著鬆散的行政隸屬關係,但由於其承擔的科研職能,使其在上下協作方面有著相對優勢,形成一個縱向的智庫體系。
從內涵角度分析,新型智庫體系首先是一個系統體系,是一個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大建設相對應的,與黨委政府決策和民眾需要相適應併為其服務的系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是一個整合體系,由不同的智庫主體、平臺、要素構成,具有專業性、系統性、整體性和整合性。中國新型智庫的建設重點不在於數量、甚至也不在於個別智庫的水準高低,而在於整個智庫結構分佈分層的合理性,在於有一整套關於智庫入市達標、諮詢行為合規、政府採納諮詢意見程式規範合法、評價和追責體系完善等制度。由此,我們嘗試對新型智庫體系進行概念界定:新型智庫體系,是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基本要求為遵循,在各智庫主體和智庫平臺功能定位基礎上,突破區域、單位、學科、身份本位的界限,促進智庫人才、經費、課題、成果的優化配置,實現智庫主體的合縱連橫、智庫平臺的聯動互通、智庫要素的優化重組和智庫管理的機制創新,培養一批相互關聯的高端和專業智庫,形成定位明晰、特徵鮮明、規模適度、佈局合理,能夠彰顯地方軟實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的有機整體。
2.3 新型智庫體系的主要構成
根據以上分析,新型智庫體系主要有智庫主體、智庫要素、智庫平臺三大維度。各維度包括一系列的內容,構建新型智庫體系,首要的就是將每個維度內的主體、要素和平臺,在功能上科學界定,在職責上合理分工,在橫向上互相貫通。
第一,智庫主體維度。結合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形勢任務,加強宏觀規劃,對各類智庫主體的功能進行科學調整和重新定位。進一步加大對智庫的投入,推動黨政機關、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社會智庫和社科聯的聯合、互動與協作,推動他們協調發展,實現決策諮詢功能效用的最大化。
第二,智庫要素維度。新型智庫體系的建立,關鍵是將不同系統、不同領域、不同主體的智庫要素聚合在一起,實現跨界合作、協同創新。這些要素主要包括智庫研究人才、研究經費、各類課題、研究成果等。特別是對於研究人才和經費資源,要打破部門區域本位,根據研究方向和研究課題配置資源,提升新型智庫的職業化、專業化和高端化水準。
第三,智庫平臺維度。智庫發展要有資訊共用平臺、課題研究平臺、成果轉化交流平臺等,需要加強平臺之間的協作,實行不同層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之間平臺的協作。要注重發揮國家在地方設立的協同創新中心作用,探索更好發揮省協同創新中心、各類研究基地智庫作用的途徑。新型智庫體系,主要是指各類智庫主體的協作與協同,同時也包括通過各類智庫平臺的搭建,促進系統與行業智庫體系的形成,形成系統合力和專業優勢。
總之,要實現體系內的智庫主體之間的協作協同,需要對智庫3 個維度中各類主體、要素和平臺進行功能界定和優化組合,通過機制體制創新,打破條塊分割和部門局限,統籌推進各類智庫協調發展,按照智庫發展的客觀規律優化配置研究資源,真正發揮智庫的整體性、專業性思想庫功能。
2.4 新型智庫體系的基本特徵
從以上內涵界定出發,新型智庫體系應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在發展導向上旗幟鮮明。新型智庫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統籌推進新型智庫體系,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的政治導向,突出改革取向和問題導向,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二是組織結構上統分結合。智庫體系不同於智庫群體。建立智庫體系,不是機構和人員的簡單疊加,而應通過對各類智庫主體功能的重新定位和要素的優化組合,實現傳統智庫向新型智庫的轉型升級。要突出重點高端智庫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其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強大智力支撐作用。各類智庫主體之間應該以分為基礎,重在突出優勢,界定功能,明確分工,錯位發展;以合為目的,重在資源整合,突出專業化、職業化,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團隊,實現有機融合,發揮最大效應。三是在整體體量上規模適度。新型智庫體系的協調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與社會各界特別是黨委政府的決策諮詢需求相適應。要打破本位意識,建立各管理層級智庫縱向貫通、各智庫主體橫向協作的發展體系。強調規模適度,佈局合理,實行小核心、大週邊,培育一批高端和專業智庫,形成核心競爭力。從功能上看,目前,智庫以服務黨委政府決策為主,今後在繼續強化這一功能的同時,還應更好地發揮啟迪民智、引導輿論、影響社會、影響民眾的功能。四是在發展戰略上統籌推進。新型智庫體系建設,應重點解決目前各類智庫主體同質化問題,需要在戰略上統籌推進各類智庫發展。可探索建立領導協調小組、聯絡推進機構、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智庫聯盟等方式,注重發揮黨政部門內部智庫的引導作用和社科聯組織在新型智庫建設中的聯絡協調作用,更加注重智—智互動、智—政互動、智—社互動。五是在運作管理上改革創新。新型智庫體系更加注重成果轉化和價值實現,堅持科學精神,鼓勵大膽探索,促進規範發展,以決策需求、市場需求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為智庫發揮作用提供更加寬鬆有序的環境和更加暢通便捷的渠道。
2.5 構建新型智庫體系的實踐探索
從國家層面看,主要是實行高端智庫帶動。2015 年,深改組通過了《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遴選出首批25 家單位組建形成新型智庫建設的“國家隊”,組建了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從地方層面看,根據《意見》要求,各地區開始著手制定地區和系統內部的智庫建設實施方案。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 年6 月至2016 年12 月,圍繞《意見》精神,江蘇、湖南、河北、廣西等地相繼出臺了新型智庫建設實施方案。一是從管理機構看,主要由省委宣傳部牽頭,如江蘇、湖南、吉林、浙江、黑龍江。江蘇成立了新型智庫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下設江蘇省新型智庫建設辦公室,與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承擔全省新型智庫建設的協調指導與管理服務工作。但也有部分省市區由省決策諮詢委員會牽頭,四川提出以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為骨幹和領軍, 加強“五位一體”和智庫建設,構建新型智庫體系, 以科學諮詢支撐科學決策。廣西則提出“1+1+6+4”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即以1個決策諮詢委員會為統籌、1 個智庫聯盟為協調、6類智庫建設為主體、4 種服務平臺為支撐的智庫體系。河北專門成立了智庫建設領導小組並由省委分管領導擔任組長。二是從被管理對象即省重點建設智庫看,絕大部分是體制內智庫,社會智庫數量極少。例如,江蘇重點推進建設9 家重點高端智庫和15 家重點培育智庫,初步形成了“9+15”的“雁陣”佈局。湖南省重點建設智庫有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7 所;河北省重點建設智庫只有河北省社會科學院1 所;四川提出建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研究領域19 類主題新型智庫,但沒有明確智庫名錄。三是從管理協調機制看,大多為以一級管理機構牽頭成立新型智庫聯盟或者智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重在協調政府各部門,促進智政良性互動,如江蘇、吉林、浙江建立了智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廣西、湖南、黑龍江則成立了新型智庫聯盟或論壇;河北、遼寧、四川由省委政策研究室承擔主要的協調組織溝通功能。在管理和發展平臺上,江蘇構建了“一體兩翼”的工作格局,一體指江蘇新型智庫建設理事會,“兩翼”分別是南京大學建設的“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和省社科聯建設的“智庫研究與交流中心”。
3 建構新型智庫體系的組織模式和制度設計
構建新型智庫體系,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實踐需求和智庫發展現狀,用新的視野審視構建支撐新型智庫體系的網路組織,完善新型智庫運作管理政策制度。
3.1 構建支撐新型智庫體系的網路組織
3.1.1 新型智庫體系要逐步打破科層制,建立與知識生産相適應的組織體系
科層制適用於生産車間管理,也適用於傳統的行政機構運作,但與智庫知識生産的要求不完全適應。要讓權力與知識保持一定的距離,把知識生産和智庫運營分開,保持知識生産的相對獨立性。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管理體制要力戒科層制、官僚制,建立適合智庫特點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形成既相對穩定又比較靈活、有利於思想創新和知識生産的組織架構,不斷提高智庫管理和運作效率。
3.1.2 新型智庫體系要逐漸打破圈層式封閉結構,建立網路式開放結構
所謂圈層結構,是指智庫與決策者之間的親疏關係以及“智政渠道”通暢與否,它根植于中國特有的文化土壤和社會關係。一般而言,黨政軍直屬的政策研究機構處於內圈層,它們與決策者之間保持著天然密切的聯繫。社科院、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智庫處於中圈層,與決策者之間的距離不及內圈層近,但溝通渠道仍較為通暢。高校智庫處於外圈層,主要開展基於基礎理論的決策諮詢研究。一些處於快速成長期的社會智庫(包括接受社會資金的體制內智庫),非均勻地分佈在各圈層中,但處於最外圈層的居多,在活躍中國思想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的“鯰魚效應”。
3.1.3 建立在智庫管理機構統一領導和指導下的組織架構體系
一是加大對新型智庫體系的統籌推進力度。黨委政府要著眼于新型智庫發展大局,加大對新型智庫建設的領導和統籌力度,進一步強化智庫管理部門的責任和力量,在智庫發展資源和平臺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支援。二是增強黨政機關所屬政策研究機構決策服務能力。各級黨委和政府研究機構在做好自身研究的同時,要圍繞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定期向社會發佈決策需求資訊,引導相關智庫開展研究;加強與其他智庫的溝通聯繫,高度重視、充分運用各類智庫的研究成果,拓寬轉化渠道,提高轉化效率。在決策諮詢服務中,黨政機關智庫要切實起到凝聚力量、提升內涵、拓寬渠道等核心主導作用,引導各類智庫有序發展,推動新型智庫體系形成既整體多元又合理分工互補的特色。三是發揮社科聯組織在新型智庫建設中的紐帶作用。各級社科聯是社科工作者的聯合組織,是黨委政府聯繫社科界的橋梁和紐帶,在新型智庫體系建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發揮著牽引、樞紐和平臺作用。在新型智庫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注重把社科聯的作用發揮好、積極性調動好。
3.2 完善新型智庫體系建設的制度設計
建設新型智庫體系,需要加強相關政策設計,不斷完善和創新智庫建設的機制,突破原有科研及轉化機制的束縛,實現多層次、多領域、多架構的運作,構建完善、高效的智庫體系。
3.2.1 推進智庫供給側改革,增強智庫體系的政策制度供給
智庫界也存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存在低端産能過剩問題,存在思想産品碎片化和脫實向虛問題。智庫業也需要像産業一樣轉型升級,發展智庫集群,壯大智庫發展鏈條。通過制度設計,激發釋放決策部門的決策諮詢需求,出臺政府購買決策諮詢服務的意見等後續配套文件,明確購買的範圍、程式和雙方的責任義務。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完善重大決策專家參與論證機制,暢通專家參與重大決策的方式和渠道,形成決策前、決策中和決策後全程參與機制。
3.2.2 共建共用數據平臺,增強多方智庫的有機合作
搭建政府實際工作部門、政策制定部門和相關智庫部門有效溝通渠道,實現跨領域、跨部門、跨智庫的資訊互通、成果共用。黨委政府和實際工作部門主動設議題,引導智庫聚焦現實開展研究,及時發佈決策諮詢需求和供給資訊。注重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等,將自然科學的模型設計、沙盤推演等運用到智庫研究中,增強決策諮詢研究的現代色彩和科學性。
3.2.3 加強平臺載體建設,完善智庫成果交流轉化機制
暢通智庫與各級黨政部門的交流合作和溝通聯絡機制,提高智庫研究成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智庫在有效利用內參、專報等方式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的同時,還要積極創新載體、形式和發佈渠道,綜合利用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特別是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強化議程設置和塑造公共輿論,切實提高決策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
4 結語
加強對新型智庫體系的研究,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內容。未來,伴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進一步發展,智庫體系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新的特徵,這就要求對新型智庫體系開展持續跟蹤的動態研究,不斷理順新型智庫體系的運作機制,實現智庫從個體壯大到群體崛起的規模化、集群化發展路徑,造就各有所專、各擅所長的智庫群,滿足黨和政府多層級、多領域的決策需求,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日趨現代化。
(作者係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研究員,文章出自《智庫理論與實踐》2017年第4期。參考文獻見該刊官網全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