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學習習近平“智庫觀” 推動中國智庫建設健康發展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李國強 徐蘊峰 | 時間: 2017-10-27 | 責編: 毅鷗

李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徐蘊峰:國聲智庫文化發展中心執行主任。

[目的/意義] 學習習近平“智庫觀”,以推動中國智庫建設健康發展。

[方法/過程] 本文梳理習近平總書記2013 年以來關於智庫建設的重要講話及其參加的智庫相關重要活動,從中把握習近平“智庫觀”重要內涵,並試圖從理論和實踐上予以解讀。

[結果/結論] 一是提出並歸納了習近平“智庫觀”及其豐富內涵;二是試圖闡述習近平“智庫觀”的理論性和實踐性;三是自覺用習近平“智庫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道路,並結合當前智庫建設狀況,著重提出要抓緊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認為建立“智庫決策諮詢制度”是智庫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新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智庫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智庫建設中,堅持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習近平“智庫觀”,是中國智庫健康發展的根本指南和保障,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全面把握習近平“智庫觀”的豐富內涵

治世興邦、強國富民,智庫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智庫是以服務公共事務決策、服務社會為宗旨,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地從事公共政策研究和決策諮詢的組織,是公共決策的外腦,是現代公共決策的重要環節;為公共決策提供思想和行動方案,創新理論、傳播知識、影響公眾、引導輿論和社會走向、開展公共外交;智庫在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著強大作用,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以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研究諮詢機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高度重視智庫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智庫建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智庫觀”。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智庫建設作出的重要論述、指示、批示等達50 次以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二是明確要求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品質智庫的迫切需要和殷切期望;三是對智庫建設的重點任務和方向作出了明確的戰略部署;四是給各類智庫提出了明確的研究方向、任務和重大研究課題;五是明確指出了智庫體制機制建設、組織建設和管理方式改革創新的方向;六是對黨校智庫、統一戰線政協智庫、國防軍隊智庫、智庫外交、“一帶一路”智庫網路等各類智庫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並提出了一批重大決策諮詢題目;七是明確指出當前智庫建設存在的問題,具體指導當前智庫建設;八是召開智庫專家座談會,以上率下帶頭落實“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決策部署;九是要求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智庫建設。

1.1 習近平“智庫觀”的核心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2013 年4 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形勢的發展,智庫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我國智庫還相對滯後,應發揮更大的作用。要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各類智庫加強自身建設,積極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高品質智力支援。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智庫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是習近平“智庫觀”的重要內容,核心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1.2 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

2014 年10 月27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習近平在會上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於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援。近些年來,我國智庫發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隨著形勢發展,智庫建設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缺乏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品質智庫。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導向,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堅持科學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堅持改革創新,規範發展。要統籌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技和企業、社會智庫協調發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佈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

1.3 要完善決策機制,注重發揮智庫和專業研究機構作用,提高科學決策能力

2015 年10 月29 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現在,我國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分工日趨複雜、形態更加高級、國際國內聯動更加緊密,對黨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分析形勢還是作出決策,無論是破解發展難題還是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都需要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那種習慣於拍腦袋決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規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要更加注重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預判,完善決策機制,注重發揮智庫和專業研究機構作用,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確保制定的重大戰略、出臺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觀規律。要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問題,避免埋釘子、留尾巴。

1.4 智庫建設要把重點放在提高研究品質、推動內容創新上

2016 年5 月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中,對智庫建設作出專門論述,他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2015 年11 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組會議,通過了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第一批高端智庫已經建立並運作起來。他在那次會議上強調,要建設一批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高端智庫,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近年來,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建設智庫熱情很高,成果也不少,為各級黨政部門決策提供了有益幫助。同時,有的智庫研究存在重數量、輕品質問題,有的存在重形式傳播、輕內容創新問題,還有的流於搭臺子、請名人、辦論壇等形式主義的做法。智庫建設要把重點放在提高研究品質、推動內容創新上。要加強決策部門同智庫的資訊共用和互動交流,把黨政部門政策研究同智庫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和推動智庫建設健康發展、更好發揮作用。

1.5 拓寬各類智庫協商渠道,不斷提高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2014 年9 月21 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 週年大會上講話中指出: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按照國家對外工作總體部署,加強同各國人民、政治組織、媒體智庫等友好往來,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積極貢獻。協商就要真協商,真協商就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來決定和調整我們的決策和工作,從制度上保障協商成果落地,使我們的決策和工作更好順乎民意、合乎實際。要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就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特別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廣泛協商,既尊重多數人的意願,又照顧少數人的合理要求,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要拓寬中國共産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政協、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類智庫等的協商渠道,深入開展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基層協商等多種協商,建立健全提案、會議、座談、論證、聽證、公示、評估、諮詢、網路等多種協商方式,不斷提高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1.6 統一戰線是一個大智庫,把統一戰線各界智力凝聚起來、創造活力激發出來

2016 年1 月29 日,習近平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可以説是一個大智庫。希望同志們著眼“十三五”時期發展,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個大邏輯,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的難點問題、推動創新創造的關鍵問題,為中共中央決策和施政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要用實勁、做實事、求實效,特別是要在補短板上聚焦發力,把統一戰線各界智力凝聚起來、創造活力激發出來。要完善民主監督,加強對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政策貫徹執行情況和“十三五”時期重要約束性指標等的監督,促進相關工作。

1.7 讓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為智庫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2016 年4 月19 日,習近平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在人才流動上要打破體制界限,讓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國外那種“旋轉門”制度的優點,我們也可以借鑒。

1.8 加強智庫國際交流活動,打造智庫國際交流合作網路

習近平高度重視智庫外交建設,智庫外交成為他的“高頻詞”之一。習近平在他的雙邊、多邊和國際組織等重大國事活動中,數十次地反覆講加強智庫外交,多次強調加強智庫國際交流活動,密切智庫間的合作。他把智庫交流作為外交事務的重點之一,把智庫交往與政府、政黨、議會等的交往並列,作為國家間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渠道;強調發揮智庫在夯實國家關係的友好民意和社會基礎中的重要作用,“民齊者強”,深化民眾相互認知;倡議智庫廣泛參與到國際合作網路之中,打造智庫國際交流合作網路等。

1.9 “一帶一路”要智力先行,強化智庫的支撐引領作用,共同打造“一帶一路”智庫合作網路

2016 年6 月20 日,習近平出席絲路國際論壇暨中波地方與經貿合作論壇開幕式,強調“智力先行,強化智庫的支撐引領作用,要加強對‘一帶一路’建設方案和路徑的研究,在規劃對接、政策協調、機制設計上做好政府的參謀和助手,在理念傳播、政策解讀、民意通達上做好橋梁和紐帶”。2016 年6 月22 日,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最高會議立法院的演講中指出,加強人文領域合作,深入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衛生、考古等領域合作,建立大數據交流平臺,共同打造“一帶一路”智庫合作網路。

1.10 發揮黨建高端智庫作用

2016 年3 月23 日,習近平向全國黨建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作出重要指示,給黨建高端智庫提出了明確目標和方向,希望全國黨建研究會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發揮黨建高端智庫作用,發揚成績,發揮優勢,圍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研究黨建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總結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為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11 黨校要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智庫

2015 年12 月11 日,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科研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展開,在黨的思想理論研究方面有所作為,為堅持和鞏固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出積極貢獻。黨校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加強理論總結和理論創新,為發展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出努力。黨校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及時反映重要思想理論動態,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黨校要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智庫。

1.12 加強國防和軍隊智庫建設,要充分發揮高端智庫作用

2016 年3 月23 日,習近平視察國防大學並接見國防大學第六次黨代表大會全體代表和師以上領導幹部講話指出,要堅持抓好理論研究和決策諮詢。堅持為人才培養和戰鬥力建設服務,堅持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在戰爭和作戰理論創新上求突破,為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事理論體系貢獻力量。要密切跟蹤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深入研究資訊化戰爭制勝機理,研究高新技術發展運用及其對戰爭的影響,研究軍事鬥爭準備重大現實問題,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體系。要充分發揮高端智庫作用,圍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需求,聚焦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建設等重大問題,開展政策研究,提出對策建議。

1.13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是我國科技大師薈萃之地,要發揮好國家高端科技智庫功能

2013 年7 月17 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指出,黨中央對我國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準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2014 年6 月9 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講話中再次強調指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是我國科學技術界和工程技術界最高學術機構,是國家科學技術思想庫。兩院要組織廣大院士,圍繞事關經濟社會及科技發展的全局性問題,開展戰略諮詢研究,以科學諮詢支撐科學決策,以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2016 年5 月31 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又強調指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是我國科技大師薈萃之地,要發揮好國家高端科技智庫功能,組織廣大院士圍繞事關科技創新發展全局和長遠問題,善於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為國家科技決策提供準確、前瞻、及時的建議。要發揮好最高學術機構學術引領作用,把握好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敏銳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

1.14 以上率下,帶頭落實“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決策部署,為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立標桿

2014 年7 月8 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指出,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今天的經濟形勢專家學者座談會,就是落實這個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廣泛聽取各方面專家學者意見並使之制度化,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廣大專家學者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掌握真實情況,廣泛調研,潛心研究,不斷拿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成果,為黨中央科學決策建言獻策,為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多作貢獻。

2 深刻理解習近平“智庫觀”的理論性和實踐性

習近平“智庫觀”,既表明智庫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指明瞭根本方向、提出了總體要求。反映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必然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理論和實踐的産物。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智庫在現代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在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的重要地位,隨著發展,智庫會越來越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智庫建設,有其現實性和客觀必然性。一是決策的紛繁複雜及決策科學化的需求。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資訊網路化時代,決策的複雜度前所未有,需要專業性、廣泛性、對抗性、民生利益均衡性、國際化的分析。比如,適應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轉型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發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推進包容性的經濟全球化、建立國際和平新秩序等問題的複雜性,都不是過去的智囊單體諮詢所能夠完成的,不是靠一個小團隊一部分人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整合大家的智慧,因此需要智庫。二是決策民主化的需求。特色新型智庫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智庫參與公共決策有其內在的邏輯性。公共決策過程包括政策議題設置、諮詢研究、制定、執行、實施、反饋、修訂或廢止等環節,智庫活動是公共決策內在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它又貫穿于公共決策全過程中,包括對各環節的決策諮詢研究、評估、解讀等。四是當今世界,現代國家越來越重視發揮智庫在決策諮詢中的作用,決策者借助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智庫,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獲得最優理論、策略、方法和建議的支援。

2.1 習近平“智庫觀”反映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包括多元主體,智庫是國家結構體系的主體之一。從智庫的角度來看,智庫拓展了社會各方面力量參政、議政的渠道,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準;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智庫的發展水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社會的開放水準、知識精英的活躍程度和一國的文化軟實力;從社會效用和功能上看,智庫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提高一個國家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準,又能擴展大眾參與政治的渠道,實現協商民主的多樣化,還能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儲備人才、創新思想、提供資訊等;從國家治理角度看,智庫作為國家治理的多元主體之一,體現了現代國家治理的理念。由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

縱觀當今世界各國現代化發展歷程可以看到,智庫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從智庫發展的歷史也可以看到,現代意義上的智庫産生於19 世紀下半葉的西方國家,是社會分工精細化和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結果。20 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科技進步,世界政治力量格局和經濟秩序持續發生重大變化,各國面臨形勢和環境的複雜性不斷增強,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以個體形式為主的謀士、幕僚的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決策者應對挑戰的需要,迫切需要團隊形式的智庫為決策者提供更高品質的專業諮詢和政策方案。各類智庫由此得到快速發展,決策諮詢服務水準不斷提高,政策影響力日益擴大,決策層與智庫的關係愈加緊密。據有關機構資料,到2015 年全球各類比較活躍的智庫已達6846 家。美國在二戰前只有布魯金斯學會、胡佛研究所等20 多家智庫,到2015 年智庫的數量已增至1835 家,形成了與其社會治理體制相適應、較為完善的決策諮詢體系。

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是中國共産黨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建立的一系列與西方不同的制度體系以及體制機制,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之間關係的統一,包括要不斷地鼓勵和引導多元參與,增強具體治理機制的多元化、協同性和互動性,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的現代化。在具體的治理過程中,避免通過強制性方式,做好利益的協調者、方向的引導者以及資源的整合者,為國家治理搭建服務平臺、創造制度環境以及營造合作氛圍等,做好國家治理成果的總結和推廣工作等。在這些關係中,智庫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日益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整體上還是著眼于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援。因此,《意見》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確定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2.2 習近平“智庫觀”反映了決策科學性的客觀要求

決策是在一定歷史階段産生併發展起來的,體現著時代的特徵。科學決策是決策者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的目標,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系統地分析主客觀條件做出正確決策的過程,是決策者、專家與實際工作者等參與決策的主體互動的過程。科學決策具有程式性、創造性、擇優性、指導性等特性,程式性就是強調在決策時不是簡單拍板,隨意決策,更不是頭腦發熱,信口開河,獨斷專行,而是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按照一定的程式,充分依靠領導集體、廣大人民群眾、各類智庫的集體智慧,正確運用決策技術和方法來選擇行為方案。

科學決策離不開智庫,智庫是科學決策的重要一環。智庫之所以成為決策體系的組成部分,在於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研究成果能夠體現決策諮詢的專業性、科學性等內在規律性。複雜的決策問題,往往涉及目標多重性、時間動態性和狀態不確定性,這是個人的能力遠遠不能駕馭的。因為,決策者個人不可能擅長解決所有類型的問題,進行所有類型的決策。決策相互關聯的特性,客觀上也要求不同領域的人積極參與,積極提供相關資訊,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並進行決策。而吸收智庫參與的群體決策,可以彌補決策者面對日益複雜的內外部環境決策時,跨領域知識的局限性。因而,需要發揮集體的智慧,群體決策因其特有的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決策者的認同,並日益受到重視。

發揮智庫作用實行科學決策,反映了決策日益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受到重視並獲得迅速發展的群體決策。群體決策是決策科學中一門具有悠久研究歷史和現代應用價值的學科,它研究如何將一群個體中每一成員對某類事物的偏好匯整合群體偏好,以使該群體對此類事物中的所有事物作出優劣排序或從中選優。作為一種抉擇的手段,群體決策是處理重大定性決策問題的有力工具。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尹文子也曾經指出過,“所貴聖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眾共治”。

智庫體現了群體決策方式的內在要求。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智庫是集中了不同教育背景、工作經驗、研究經歷的不同領域專家的組織,具有廣泛的互補性,巨大的知識優勢,團隊組織優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於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援。因而,智庫在廣大專家的廣泛參與下,應對日益複雜的決策問題時,能更全面地考慮問題,形成更多的令人滿意的行動方案,提高決策的針對性、科學性。由此可見,習近平“智庫觀”充分體現了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高品質決策的內在要求。

2.3 習近平“智庫觀”反映了增強國家軟實力的迫切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國崛起,既是經濟等硬實力提高的進程,也是思想文化等軟實力提高的進程。軟實力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爾20 世紀90 年代初提出來的,是指國際關係中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面的實力,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是一國通過吸引和説服別國服從你的目標,從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東西的能力。亦如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文德即是軟實力。大國崛起、強國縱橫之中始終都有智庫的角色,智庫國際化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

智庫擁有的公共外交功能,使智庫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也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對外交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公共外交理論認為,公共外交是以政府為行動主體,以國外公眾為目標受眾的外交行為。隨著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全球化和資訊技術的發展,傳統公共外交已經不能適應日益複雜的國際關係需要,新公共外交應運而生,新公共外交的行動主體從政府拓展到以政府為主導,以智庫、利益集團、媒體和普通公眾等為輔的多元化的行動主體,共同構成了當今活躍在世界外交舞臺的多軌公共外交體系。智庫所從事的公共外交被列為“二軌外交”,相對於政府間的“一軌外交”,這是一種非官方外交,方式較靈活、廣泛,經常可起到官方渠道難以起到的作用。比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學院等智庫機構,于2016 年7 月5 日在美國華盛頓主辦了“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産生了巨大的震動和良好影響,對話會上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南海仲裁案就是一張廢紙”的觀點被全球媒體廣泛轉載。之所以能産生如此影響,是因為新公共外交旨在通過引導公眾的態度來對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産生影響,核心是資訊和思想的跨國界流動①,而智庫在其中憑藉與官方決策的特殊關係以及專業政策研究者的身份,在公共外交中發揮了獨特而又重要的功能與作用。

加強公共外交是解決我國現實外交難題的重要途徑。當今世界,“黑天鵝”事件頻發,不確定性加劇,波瀾疊起、充滿挑戰,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需要智庫開展和發揮公共外交功能,對全球事務的介入需要打更多“組合拳”,既需要官方外交,也需要公共外交做更多細緻的幕後的工作。在現代國際關係中非國家行為常常扮演主要角色,中國外交實踐中也遇到了如何同非政府組織打交道的問題;面對國際行為主體的多元化,公共外交是完善外交工作的重要手段。

現實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越來越成為智庫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當今中國是開放的中國。中國和世界的關係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崛起為全球性大國,中國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樹立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樹立社會主義中國的良好形象,推動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迫切需要發揮智庫在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

3 自覺用習近平“智庫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道路

學習習近平“智庫觀”,提高我們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道路的自覺性,推動中國智庫制度不斷完善,是當前智庫建設的重要任務。從智庫建設供給側來看,智庫供給側的大政方針已經得到基本確立;從智庫需求側來看,我國智庫納入決策諮詢體制的進程也已經開啟,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需要細化,制定具體的智庫參與決策諮詢管理工作規則和辦法。由此,本文著重提出和闡述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是智庫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一問題,限于篇幅限制,其他不在此論述。

3.1 智庫建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3 年以來,我國智庫建設快速發展,取得不少成果,形成了我國智庫建設的春天。一是出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性的智庫建設的決定、意見、方案等綱領性文件及配套文件,標誌著我國智庫建設正邁入制度化建設的新階段;二是智庫建設呈現一派新景象,高端智庫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傳統智庫加快轉型發展、社會智庫表現出極大的活力和競爭力、智庫公共外交功能得到高度重視並主動開拓、專業智庫快速發展、智庫組織形式不斷創新等。

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形勢發展,智庫建設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智庫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智庫功能等方面還存在許多模糊認識,因此而造成智庫實踐中許多誤解和混亂,致使智庫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創新受到制約;一些傳統智庫囿于正統地位的優勢,轉型發展遲滯不前;智庫的重要地位沒有受到普遍重視;智庫參與決策諮詢缺乏制度性安排;缺乏真正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品質智庫;智庫提供的高品質研究成果不夠多;智庫建設整體規劃不明確,智庫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創新流於形式,智庫資源配置沒有形成合力;尤其存在習近平總書記所批評的“智庫研究存在重數量、輕品質問題,有的存在重形式傳播、輕內容創新問題,還有的流於搭臺子、請名人、辦論壇等形式主義的做法”等。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自覺用習近平“智庫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道路上,不斷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

3.2 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的必要性

一是如果沒有決策需求側的高度重視和具體制度保障,智庫建設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分析當前智庫發展中存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從制度上把智庫納入黨政決策體系之中,保障智庫在決策中的法定地位和具體實施規則,這是把習近平“智庫觀”落到實處的重要保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要加強決策部門同智庫的資訊共用和互動交流,把黨政部門政策研究同智庫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和推動智庫建設健康發展、更好發揮作用。”當前,中國智庫建設需要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促進和提升,才能進一步健康發展。中國智庫建設既有要智庫“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對決策多提供高品質智力支援的任務,也有給智庫發展供給外部體制機制良好環境的重要任務。智庫能不能充分發揮好作用,創造一個良好外部制度環境已經擺在智庫建設的面前。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當前一些地方、部門黨委政府不重視智庫,認為智庫可有可無,而這種狀態又使智庫碌碌無為,形成一種不良迴圈。也就是説,如果智庫得不到黨政決策者的重視,那麼只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由此可見,這是細化智庫參與決策制度的必要性之一。

二是把智庫建設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軌道的需要。目前,智庫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理念和大政方針。2013 年11 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2015 年1 月,中辦國辦發佈《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2015 年11月9 日,中央深改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還出臺了《國家高端智庫管理辦法(試行)》和《國家高端智庫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試行)》;2017 年2 月發佈《關於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各部門、各地方積極響應,大都按照《意見》積極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門智庫建設方案。

從上述文件中可以看到,關於把智庫納入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方面,也已有了原則性規定,這也是我國智庫建設進入了法治化新階段的重大標誌和特徵。中辦國辦發佈的《意見》中對於智庫參與決策作出了原則性規定,第19 條“完善重大決策意見徵集制度”、第6 條“加強組織領導”、第23 條“高度重視智庫建設”、第24 條“不斷完善智庫管理”等條款,都規定要把智庫建設作為推進科學執政、依法行政、增強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內容,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但還缺乏一套明確的智庫決策諮詢工作規則和辦法等制度。《國務院工作規則》中也強調“完善行政決策程式規則,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式”“研究決定的重大事項,都必須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並經研究、諮詢機構等進行合法性、必要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論證。”2014年10 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實踐證明,沒有具體的“智庫決策諮詢工作規則”,則往往會流於形式,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或者“智庫決策諮詢工作規則”,是智庫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017 年2 月6 日,中央深改小組第32 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科技決策諮詢制度建設方案》,是保障科技智庫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文件,具有科技智庫決策諮詢工作規則的意義。

三是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的需要。不斷完善國家各項制度,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要求。鄧小平同志1992 年南巡談話中提出,再有30 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高度重視,國家治理體系包括治理結構體系、治理功能體系、治

理制度體系、治理方法體系、治理運作體系等,是國家治理方式、方法的總和。《意見》第2 條規定“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三中全會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這些概念之間體現了智庫與決策諮詢制度的邏輯包含關係,要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建立智庫決策諮詢制度則是題中應有之義。

因此,要把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必須看作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提上議事日程,以保障充分發揮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發揮智庫作用並使之制度化,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的執政思路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頭倡導的嶄新的執政方式,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3 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的建議

建立智庫決策諮詢制度,首要解決的任務是要把智庫決策諮詢納入到決策程式之中去,制定一套明確的“智庫決策諮詢工作規則”和“辦法”,即建立“管用”“可行”的相關機制、具體工作規則和實施辦法。比如,要建立科學的智庫成果的報送和初步審核管理辦法,要儘量把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形成的成果納入決策參考之中,呈送給決策者,不能由少數人或者個別部門輕率地主觀地否定一個重大諮詢成果,尤其不能因個別官員的一孔之見而被扼殺掉等。

當前,智庫建設重點在於建立健全智庫決策諮詢制度,主要包括以下10 個方面主要內容。一是要把智庫決策諮詢制度建立提上重要日程,建立國家智庫決策諮詢制度,制定具體的國家智庫決策諮詢工作規則和辦法;二是將智庫研究報告、出席決策者主持的座談會、參與國家重要文件起草等多種形式的智庫諮詢納入決策程式之中;三是要制定智庫的建設規劃,從結構優化的角度出發,既不斷培育各類專業化智庫,避免智庫間低水準、碎片化的重復,又高度重視綜合能力強的高水準智庫建設;四是鼓勵智庫組織形式創新,建立智庫共同體、智庫聯盟、智庫網路等,同時又能充分調動、發揮和保護各智庫的積極性;五是建立選題發佈制度,最大程度上向智庫實行課題公開招標;六是要鼓勵各類智庫的發展,充分引入智庫競爭機制,發揮好各類智庫積極性,對於國家高端智庫實行動態管理;七是建立國家智庫評價體系和機制,可借鑒國際上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有如德國萊布尼茨協會評價體系和制度;八是積極構建中國智庫人才發展治理體系,尤其重視智庫人才交流,充實各方面、各層次經驗經歷的人才,制定智庫人力資源激勵約束新管理辦法,高度注意培養對黨對國家對民族有情懷、有使命感、有責任的各類智庫人才;九是制定智庫國際交流辦法,促進智庫國際交流合作,大力廣泛開展卓有成效的智庫外交;十是建立國家智庫數據庫,施行資訊化時代的新型智庫管理方式。

註釋:①1965 年,美國塔夫茲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教授埃蒙德. 古裏恩(Edmund Gullion)創造公共外交概念。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