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智庫與服務:立智立言 服務創新

來源: 南方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17-07-28 | 責編: 王曉博

兩年來,廣東省科學院針對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對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多元化的需要,依託長期積累的學科、技術和人才綜合優勢,積極響應廣東省戰略決策、産業規劃、科技發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打造政府倚重、社會信任、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科技智庫,助力廣東創新發展。

建設區域高端科技智庫

目前,廣東省科學院已建成數個獨具特色的智庫平臺,聚集引進了一批以院士、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為首的專業化諮詢隊伍,建立了廣泛的研究網路,成為服務廣東科技與産業發展的生力軍。

廣東省科學院粵創中心,面向我省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以科學評價方法和大數據技術為支撐,打造技術與産業創新資訊綜合整合平臺;圍繞服務國家戰略的重大技術與産業開展前瞻性、宏觀性、戰略性研究,同時不斷加強與省內外及國際知名智庫的合作,為廣東省有關方面提供堅強有力的決策支援。

廣東創新發展研究院,依託高端專家網路,通過監測、分析、評價、模擬等技術,重點面向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國土資源承載力評價、空間規劃體系創新及對外開放戰略等領域,力爭將科技成果、科學思想轉化為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和對産業發展的推動力。

廣東地理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重點圍繞國土資源調查與規劃、城鄉規劃、地質調查與災害評估、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技術應用等領域,開展面向政府、社會和企業的地理諮詢和技術服務,為國土資源保護和集約節約利用、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海絲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共建,致力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智慧財産權發展態勢研究,既為我國和廣東省科技成果對外轉移轉化戰略部署提供基於智慧財産權的決策參考,也為企業産品出口、技術轉移等提供智慧財産權解決方案,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技術合作與交流發揮有效的助力作用。

廣東省科學院在智庫建設中,通過積極參與政府決策規劃,充分發揮了智力優勢,産生了日趨顯著的作用。近兩年來共完成省、市各級政府決策諮詢服務項目21項,其中7項獲得省、市領導批示。其中,參與完成的“提振實體經濟,推動廣東製造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水準專題調研報告”“廣州市推進國際科技合作的基本對策與建議”,為促進廣東經濟轉型升級建言獻策,獲得了社會各界高度評價;“廣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工作為我省科學開發海洋提供了行動綱領;編制的“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是我省首個從省級層面統籌沿海地區陸海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規劃;“南沙建設廣東對外開放樞紐”研究中的部分觀點被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所採納;探索構建“多規合一”空間規劃新體系,先後完成了廣東增城等試點市縣的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有關結論和建議被納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省級空間規劃試點方案》;科學評估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決策支援。

廣東省科學院作為本省創新驅動發展的高端平臺,積極服務研髮型企業,利用高水準産業技術分析技術與資源,為省內外高科技企業以及全球500強企業提供技術發展態勢分析、産業技術情報監測、産業技術情報應用平臺等高端服務,獲得企業高層及研發人員的認可,並參與了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産業南方基地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前期建設。2015年,院屬有關單位與騰訊科技、格力集團等省內著名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廣東省專利資訊協會,表現出省科學院在專利技術研究與服務的影響力。

為適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需要,廣東省科學院為廣東省“網際網路+”研究院、生物醫藥技術、航空航太裝備技術以及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等一系列面向産業發展的現代新型科研院所建設提供了方案設計。

廣東省科學院利用科技人才高地優勢以及覆蓋省內的産業服務網路,開展産業發展規劃編制,産業發展與全産業鏈創新競爭力分析、産業技術路線圖制定等服務。近年來,院屬單位編制了《廣東省“十三五”高新技術發展及産業化研究報告(新材料領域)》,出版了《廣東省醫療器械産業技術路線圖》,主持制定了《廣東省可見光通信及標準光組件産業技術路線圖》等。

打造國內一流的分析測試服務平臺

廣東省科學院整合院內各類檢測機構、平臺和資質,建設區域創新服務體系,面向設計開發、生産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分析測試服務平臺。該院每年服務客戶約1.5萬家,向社會提供檢測報告超過15萬份,培訓檢驗檢測技術人員3000多人次,為加快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支撐産業發展。該院建有國家級檢測服務平臺8個,省部級平臺28個,其中,國家糖業質檢中心是廣東省最早獲授權的食品國家級檢驗平臺;國家綠色材料及製品質檢中心是我國綠色材料唯一的國家質檢中心;藥物安全評價中心是華南地區唯一獲GLP全項認證的機構。各平臺積極開展分析測試新技術、新方法、新産品和標準制修訂研究,形成了多領域服務品牌,有效支撐了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子資訊、先進製造等新興産業的發展,以及食品保健品、醫療器械、電子電器、紡織服裝、日化産品、文體用品、汽車等優勢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

服務企業創新。該院建立逆向工程技術服務體系,積極開展産學研用合作和協同創新,為企業産品研發、生産工藝改進、生産故障或産品品質缺陷診斷提供技術支撐,協助企業對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並提供成果轉化、小試、中試和最終産品性能測試及原材料分析服務,推動企業産品升級。近3年協同1600多家企業研發了2000多個新産品,如高端皮具鞣革劑、新型電鍍添加劑、新型無鉻鈍化液、應用於色棉/滌棉混紡針織布的奈米化液體染料等,打破了國外相關産品對國內市場的壟斷,部分産品性能超過了國外同類産品但價格僅為國外産品的一半,從而有效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産品競爭力,併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

支撐政府履職。該院開展毒物、微量物證、文書鑒定等司法鑒定工作,受政府部門委託開展食品、藥品和消費品等安全抽檢、風險評估及環境監測服務,每年承擔抽檢任務超過3萬批次,有效支撐政府部門應對食品安全事件。研究建立産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快速篩查方法、劇毒生物鹼的檢測方法等,近3年為全國100多例典型植物中毒案件進行了鑒定,並協助完成應急、信訪、執法、司法、刑偵任務700多宗,出具物種鑒定報告近3000份。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每週品質報告》以“模糊的面膜”為題對該院開展面膜類化粧品風險監測工作進行了報道。

完善服務體系。該院在廣州建有9個獨立檢測實驗室,並在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等部分産業集聚區建設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打造廣州總部+分支機構+網際網路的區域服務體系,支撐全省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該院擁有一支800多人的分析測試專業技術隊伍,實驗室場地6萬多平方米,儀器設備3500多臺(套),包括傅裏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核磁共振波譜儀、透射電鏡、電子探針等;擁有2個國際級檢驗檢測資質,12個國家級資質和18個省部級資質,通過CNAS/CMA/CAL認證認可項目/參數8000多項,校準項目400多項,測試數據和結果可獲美國、歐盟、日本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認可。

文/圖 省科宣

連結

廣東省科學院智庫與服務

平臺單位

廣東省科學院粵創中心

廣東創新發展研究院

廣東地理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

海絲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

國家綠色材料及製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糖業品質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礦物及再生金屬材料品質監督檢驗中心

廣州國家生物産業基地生物新技術及産品研究開發和測試公共實驗中心

國家廣州化學品生態環境安全評價服務中心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