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徐月高:黨建智庫怎麼建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王琳互動 | 時間: 2016-10-08 | 責編: 王琳_觀點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對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出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23日對全國黨建研究會做出重要批示,明確要求全國黨建研究會要“發揮黨建高端智庫作用”,這對於加強和深化黨建研究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加強新形勢下的黨建智庫建設,筆者有以下幾點初步思考。

整合智庫資源。握指成拳,才有力量。建設高端智庫,必須掌握高端資源,特別是高端智力資源。只有掌握高端的機構資源、高端的人才資源,才能取得高端的研究成果。黨建高端智庫發揮在黨建研究領域中的“領頭羊”作用,在凝聚整合研究資源上具有獨特優勢。著眼于高端定位,打通“條條”與“塊塊”之間的壁壘,消除部門、區域、學科、機構相互之間的遮罩,有效整合黨政部門、黨校系統、科研院所、學術團體、高等院校,以及社科研究基地等資源,推動黨建智庫要素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聚集,避免智庫“孤島”,促成智庫“群島”。借鑒國際成熟的經驗,立足黨情、國情,完善黨建智庫組織架構體系,創新智庫內部治理結構和組織形式,加快形成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面向全國合理佈局研究基地,統籌配置研究資源,搭建高端研究平臺,完善區域佈局、專業佈局、層級佈局,避免分散封閉、交叉重復的現象,杜絕同質化、碎片化的問題,從而實現智庫資源配置的整合創新。

注重協同研究。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的新形勢下,隨著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深化拓展,黨建領域的重大問題越來越顯示出其鮮明的全局性、綜合性、整體性、複雜性,涉及的方面多、層次深、覆蓋廣。對這些問題的表現形態、原因診斷以及解決路徑的思考,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科的視角,而要依賴於盡可能多的不同學科的同時介入,相互協作,聯合攻關,凝聚各方智慧。當代智庫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開展多學科、跨學科協同研究,國際著名智庫的重大研究成果大都是通過“聯合作戰”取得的。因此,學科協同是智庫進行決策研究時奉行的一種基本方式。一定意義講,方法決定品質。在強調學科協同的同時,也要注重研究方法的綜合應用。目前要強調引用定量分析、統計分析、模型分析、大數據分析,以提高諮詢研究的科學性,從而推出更多的原創性成果。

突出專業特色。當前,全面從嚴治黨進入關鍵時期,黨的執政環境和所處的歷史方位正在經歷深刻變化,治國理政面臨的風險和考驗集中顯現,如何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迫切需要加強黨建領域的高端智庫建設,著力提高專業化水準,在服務黨和國家戰略需求、服務中央決策上發揮引領作用。搞好黨建高端智庫建設,必須有擔當有格局有謀略,關鍵是要堅持走專業化路子,在瞄準前瞻性、著眼應用性的基礎上,突出專業性,彰顯大智慧。要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黨的建設重大理論問題研究、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重大實踐經驗總結,自覺聚焦“題眼”,精準發力攻關,推進理論創新,加強對策研究,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的專業優勢。

加強智庫與媒體互動。智庫與媒體相對獨立,功能定位不同。但兩者都是智慧高地,之間具有相容性,完全可以融合發展。就成果的傳播力而言,現代智庫具有一定的媒體功能,因為智庫生産的智慧産品,需要影響社會,不可能也不應該自守“斗室”。就傳播的影響力而言,媒體也有一定的智庫功能,特別是一些媒體的“內參”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有人這樣打了一個比方:智庫是不叫媒體的媒體,是“亞媒體”;媒體是不叫智庫的智庫,是“亞智庫”。為此,黨建高端智庫一方面要開發自辦媒體,如要報、出版物等,還要積極搭建網站、微信、微網志等新媒體平臺;另一方面要注重利用好專業化媒體和社會化媒體的影響,加大智庫成果的推介報道力度,不斷擴大和增進社會認同,為公共決策增強群眾基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