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梁春曉:做一隻自覺的井底之蛙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曉博 | 時間: 2016-07-29 | 責編: 王曉博

梁春曉:做一隻自覺的井底之蛙

文|梁春曉,盤古智庫學術委員、阿里巴巴高級研究員,本文係其于2016年5月11日在五台山普壽寺世界智慧日論壇上的發言

謝謝!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正如剛才文運所説,我一直在網際網路行業,去年4月開始退休,不用做全職工作。不少朋友曾經問,你才50多歲,遠還沒有到退休年齡,為什麼要退休?因為從1996年開始,我在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整整20年了。最近這一年我在做什麼呢?最近這一年我就像一隻青蛙,不斷地從井底往上爬。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我是一隻井底之蛙。這段時間我不斷跟大家分享的觀點是,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是井底之蛙,我們用自己的見和識做成一口井,把自己束縛起來、陷進去,然後以此來認識世界、看待人家。最糟糕的,不是你在一口小井裏,如果在小井裏,你可能還會設法跳出來,比如在北京的很多北漂是從三線、四線甚至五線城市來的,是從一口小井跳到北京這樣的大井裏來的。最可怕的是在北京這樣一個大地方,往往意識不到是在一口井裏,因為北京這口井太大了,一眼望上去,哇,好大,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是在井裏。這是最可怕的。網際網路也是一口很大的井。但是再大的井,一旦你跳出來以後,再往裏面看,哦,對整個人生和世界來説,這還是很小很小的一口井,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

這讓我感覺到,當你放下了原來所熟悉的很多東西之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當你從那口井跳上來,發現原來一直執著于那口井裏的東西,其實未必是那麼回事。不過,跳上來之後也許是跳上了一口更大的井裏,這就需要不斷地跳、不斷地修、不斷地精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這兩天才逐漸形成的一些感悟。網際網路正在促進人類社會從工業時代向資訊時代轉型,這意味著我們以前理解世界的角度、視野、觀念、理念、習氣等通通不再有效甚至失效了。同樣面對網際網路變革,大家的反應是不一樣的,表現差別很大。很多人一直癡迷于原來的那套東西,原來那套組織結構、商業模式、生態和對人的要求,這就會套住他,老是相信那些東西會一直存在,都存在了兩百年為什麼不會永遠存在下去呢?

當我們不斷地改變自己、打破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的井會越來越大。做研究的過程中,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不斷地建構和不斷地摧毀。不斷構建但同時又不斷把它打破,這正是這個時代我們必須做的事。這件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則往往由於我們智慧不足要麼做不到,要麼做起來會很難受。從這個意義上説,當我們一點一點從那口井裏跳出來時,是不是代表我們開始有那麼一點點智慧了呢?我覺得有三點。

第一點,是我們的視野更大了。佛教的確使中國人的視野更大了,其所帶來的視野的擴展,跟中國人以前所理解的天下體系相比,簡直不知道大到哪去了,極大地拓展了中國人的視野。同樣,當我們能夠不斷地從井底跳出來、跳出來,就會不斷拓展我們的視野,就使得我們在處理好多事情的時候,可能表現得更有智慧一些。

第二點,是更加廣闊的角度。上下左右360度,但實際上我們往往只能看見前方一個角度,把這個角度就當成全部,否定人家所看到的東西。這就導致我們自己又做成了一口井。

第三點是境界。正如上午朱院士説的種種境界,這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為和精進。

談到智慧與公益,就要談到文明體系,每個時代的文明體系都包含三個層次,最下面一層叫器物層,上面一層叫做制度層,再往上一次叫文化層。制度層我們暫且不考慮,這需要更大的推動力。這個時代,影響公益的兩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來自於文化層,比如宗教,一個來自於器物層,這就是網際網路。這兩個重大因素正在對公益産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我去年去台灣考察公益和社會企業,所見到的台灣社會企業幾乎都是有宗教信仰的,要麼是基督教,要麼是佛教,給我一個非常強烈的感受,他們做公益的心態跟我在大陸所接觸的有些公益人的心態真的有差別,你看不到抱怨,而在大陸你會看到一些抱怨,覺得我做了那麼多事情,人家怎麼這樣這樣。

同樣的,網際網路也給公益帶來了一些重大的變化。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就拓展了我們對公益的理解,或者説拓展了公益視野、角度和境界,也就是説從不同方面提升了公益的智慧。初步感覺,宗教和網際網路的智慧正在從五個方面對公益帶來拓展:

第一個,是從小眾到眾生。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公益,使得公益的受眾迅速擴展到海量人群,這個受眾不僅是接受捐贈者,也包括捐贈者。比如支付寶上有一個愛心捐贈板塊,這些年累計捐贈款項已超過四億元人民幣,最重要的不是四億這個數據,而是這四億是竟然是由一億多筆捐贈構成的,平均每一筆捐贈才三塊多錢。這意味著通過網際網路,一方面使得海量受眾獲得了好處,另一方面又以極低的成本讓海量善心人士實現了公益願望,也成了公益的受益者。這為什麼能夠實現?從經濟角度看,行善也是有成本的,當行善成本太高,行善就做不了。當行一次善需要一百塊錢的成本,那麼一百塊錢以下的行善就做不了。網際網路極大地降低了行善的成本,使得哪怕是一塊錢的捐贈也能實現。這就是網際網路如何實現從小眾到眾生的公益。

這方面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淘寶村,現在全國有差不多一千個淘寶村,淘寶村的許多農民,原來外出打工、家庭破碎,現在返鄉在家裏過完整的家庭生活,不但在家裏生活,還在家裏掙錢,這在七八年前還是很難想像的。最近這幾年,我跑了很多地方,新疆喀什,四川青川,青川我去過三次,阿裏研究院的同事也經常去。為什麼要去?因為那些地方是我們工作價值鏈的末端,看到那麼多人因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而受益的時候,感覺很幸福,感覺到工作特別有意義。僅僅坐在辦公室,研究東西,發報告,那是很抽象的。

第二個,是從補充到主體和價值。在時代大背景下,要對公益本身的意義、價值和地位有新的思考和認識。人們一直把社會分為三塊,一塊叫政府,一塊叫市場,一塊叫社會。人們習慣地認為公益是純社會組織做的事;習慣性地認為公益是在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都不能夠實現公平的情況之下,再進行的第三次補充性的分配;習慣性地把公益作為整個社會活動的一個配角,一個補充;習慣性認為公益只具有工具價值,只是一種工具,用於實現市場經濟和政府分配尚不能夠實現的一種公平。所有這些,幾乎都是通過經濟利益帶動的,都需要重新思考。現在或許應該反過來看,公益本身就是價值,而不僅僅工具,而是反過來説,市場和政府才是工具,才應該為公益服務,公益是整個社會的價值理念。在所有的價值之上,需要構建善的價值,善企業,善經濟,善政府,善政務,等等。

第三個,是從施與到修行。網上曾經傳過一個女企業家批評她資助的學生沒有寫信感謝她,這讓人覺得特別不可思議,覺得是一種價值顛倒。實際上她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她意識不到。很大程度上這正是由於缺乏佛教這種善的力量和情懷,才導致了完全顛倒的認識。在台灣看到的一些公益組織和社會企業,所表現的精神面貌和那種心態顯示出很深的宗教情懷,整個過程中沒有施予,只有修行。

第四個,是從物質到精神。這個就不多説了,剛才法師們已經説很好了。

第五個,是從現前到究竟。

(是否使用網際網路)這個話題非常好。上個禮拜我們剛剛在中國的儒教聖地曲阜開了一個會,題目叫什麼呢?叫儒家文化與網際網路哲學。這一週又在談佛教與網際網路,非常有意義。

我們不要太執著于使用或者不使用網際網路,與人類有史以來的各種各樣的技術一樣,網際網路本身也是一種技術。既然不可能把人類有史以來發明的各種技術全都不用,那麼單單不用網際網路又有什麼意義呢?能夠設想普壽寺不用各種各樣的技術嗎?這做不到,相信在大和尚你的寺廟也做不到。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糾結于用不用網際網路,它就是一個技術而已。

我想談的第二點是,當我們執著于用還是不用網際網路的時候,我們還只是把網際網路定位在工具上,但這是遠遠不夠的。網際網路在今天遠遠不只是一個工具,如果是工具,你可以用還是不用,但現在網際網路是人生或社會形態的一部分。當你試圖去普度眾生的時候,要知道眾生已經線上化了,如果不了解、不理解網際網路,那善的目標就很難達到。正如剛才師老師所説,網際網路如果用得好,同樣是一種非常好的表達善的方式。

説到這裡,我再補充一點這兩天的感受,我們這些人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或者影響,都是説宗教是很消極的,意味著對塵世的放棄,但這幾年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普壽寺後更強烈地感受是,佛教其實代表著一種勇氣,一種激情,一種終極意義上的樂觀,一種究竟意義上對人生、生命和生死的超越。謝謝!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