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寒竹:香港社會能從佔中鬧劇中學到什麼?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曉博 | 時間: 2016-07-28 | 責編: 王曉博

寒竹:香港社會能從佔中鬧劇中學到什麼?

由少數激進反對派策劃的“佔中”行動已經無法延續。“佔中”兩個多月而未達到政治目的焦灼驅使數百名“佔中”者撕開了“非暴力抗命”的面紗而孤注一擲,在11月30日用暴力衝破警方防線以佔據特區政府總部週邊道路並包圍政府總部;而與此同時,策劃“佔中”的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則呼籲學生退出佔領區,並於12月3日下午步入中區警署“自首”,“佔中”行動的分裂已暴露無遺。至此,香港激進反對派的“佔中”行動事實上已經宣告徹底失敗。警方何時徹底清場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香港事實上已經進入“後佔中”時代,但“後佔中”時代對香港社會來説究竟意味著什麼?一些關心香港社會命運的人對經歷了“佔中”行動的香港社會頗為憂心仲仲。有人認為佔中是一次大演習,狂熱反對派已經學會怎樣鬧事。香港經此一鬧,已經無法再保持過去那種和平安詳的狀態。這種擔憂雖然有一些根據,但對香港社會未來的發展未免過於悲觀。其實,從發展的眼光看,這一次香港激進反對派發動的“佔中”行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場鬧劇徹底暴露了激進反對派反法治、反民主的真實面貌,香港社會至少能夠從這場鬧劇中學到以下東西。

第一,香港的任何政治派別都不可能以非法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更不可能以違法方式來脅迫中央政府讓步。

無論激進反對派在香港怎樣折騰,中央政府都不可能有半分讓步。

這次“佔中”啟動的一個直接政治目標是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向香港居民道歉,並收回關於香港普選方式的決定。這些激進反對派認為,只要他們走上街頭,公開佔領公共場所,中央政府就有可能為了維繫香港的穩定而讓步,被迫採納激進反對派提出的普選方案。但嚴酷的事實是,中央政府雖然高度關心香港的穩定與繁榮,但堅持憲法和基本法的決定卻更為堅定。這一次,稍微明瞭世事的人都可以清楚看到中央政府對“佔中”行動的堅定態度,無論激進反對派在香港怎樣折騰,中央政府都不可能有半分讓步。

任何一個試圖以違法行為要挾中央政府的政治派別應當清楚一個基本的事實,香港對於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體來説,早已不那麼重要。香港的GDP總量在2010年就被上海超越,2011年被北京超越,而鄰近的廣州、深圳的經濟總量也在逼近香港。香港在中國經濟版圖中最終將會維持一個二線城市地位,這是一個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事實。經過這次“佔中”鬧劇,絕大多數香港市民都明白,任何人想要用非法手段來要挾中央政府註定只有失敗。

第二,以違法的方式來表達政治訴求將會被絕大多數港人所唾棄

這次“佔中”行動的策劃者以為可以利用所謂的“港陸矛盾”,以“爭民主”,“爭香港人利益”的口號來煽動香港社會跟中央政府對抗。這些策劃者以為,只要他們打著所謂為“香港社會”爭取權益的旗號,無論怎樣違法,都會得到香港大多數民眾的支援。但事實是,香港社會的法治意識仍是強大的,對少數人的違法行為並不認可。對於大多數香港人來説,激進反對派提出什麼樣的口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踐踏法律。根據香港理工大學在11月上旬採集的民調,73.2%受訪者認為參與佔中的人應當退場。而根據香港商報社屬下香港商界民調公司調查顯示,超過98%的香港商界受訪者對“佔領中環”行動持反對態度。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香港社會,任何人要想以破壞法治的方式來表達政治訴求,註定會遭到絕大多數港人的唾棄。

第三,以反民主的方式來追求民主只能是一個笑話。

這次激進反對派“佔中”的一個主要旗號是“爭民主”。爭民主當然是一個具有號召力的口號。這些激進反對派作為香港的居民,當然有權利提出自己對香港政治發展的看法和主張。但是,如果少數派把自己看成是香港未來的救世主,用侵犯社會大眾公共利益的方式把自己的政治主張強加給香港社會,則是對民主原則的踐踏。討論、協商和妥協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式,不允許少數人憑藉非法的手段侵犯社會的公共空間和公共利益也是民主的基本原則。從這一點上看,香港社會最近出現的“佔中”行動完全跟民主原則背道而馳,是在開民主的倒車。朝未來看,少數人想用民主的口號來實現自己狹隘的政治目的很難獲得廣大民眾的同情和支援。

第四,民主只能循序漸進地構建,空洞的民主口號常常是少數人欺騙世人的謊言

“佔中”人士試圖向世界表示,他們追求的民主比人大常委會批准的特區政府方案更為徹底,所以,他們的行為儘管違反了現代法治和民主原則,但他們是為了在香港實現更徹底的民主,他們試圖説服廣大市民,只要他們的目標是高大上的終極民主,在過程中採取非民主的手段就是合理的。這種用目標來證明手段合理的方式在世界上早被證明為是野心家欺騙世人的謊言。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民主政治總是循序漸進地建立起來的。西方各國的民主政治大多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而香港在在回歸後短短的十幾年間,民主政治就有如此迅速的發展,本來是一個應當讚賞的進步。按照全國人大批准的政治改革的構架,香港居民可以用一人一票的方式,從提名委員會提出的候選人名單中選出自己的行政長官,這在香港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在英國統治的一百多年的時間利,香港甚至連形式上的民主都沒享受過。它是被6000英里以外的英國所統治。經過這次“佔中”鬧劇,大多數的香港市民都會越來越警惕一些用空洞政治口號來蠱惑社會的政治勢力。

第五,踐踏法治的街頭政治必然演變為無政府狀態

香港參與“佔中”人士在社會中屬於少數,而且持續的時間也不長,但即使如此,這場運動的策劃者也無法有效控制這場運動的具體形式和發展走向。如上所述,在少人狂熱分子用暴力衝擊政府機關的同時,“佔中”的策劃者正在走到警署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自首”。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國歷史上並不鮮見。人類的利益總是體現在個人身上,不同的社會群體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廣場政治運動從一開始就面臨著抽象與具體、一般與個別的困境。廣場政治運動的發動者必須要用抽象掩蓋具體、一般掩蓋個別,否則無法動員社會大多數成員。用通俗的政治語言來説,就是要求參與者放棄私利、堅持共識。但是,追逐利益本來就是政治運動的最大動力。如果説參與者為了政治的最大公約數而放棄了具體利益,那麼投身於廣場政治運動又有何意義?由於這個原因,任何一場廣場政治運動從一開始就會充滿內部分歧,而且通常都會陷入無政府狀態。這次旺角一帶的“佔中”龍蛇混雜,充分暴露出“佔中”行動的失控。

第六,街頭政治是撕裂社會的兇器

這次發生的“佔中”行動充分暴露出街頭運動是撕裂社會的兇器。香港回歸以來,雖然經濟發展並不如意,社會矛盾也眾多,但總體説來仍不失為一個和諧的社會。但這次街頭運動把各種不同的政治觀點極端化,原本可以相互協商和溝通的社會發生了分裂。在“佔中”期間,香港社會的公職人員,尤其是警員遭到“佔中”者的語言暴力攻擊,甚至連警員的小孩也受到無端的侮辱和威脅,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師生之間、為了不同的政治觀點而反目成仇。這在經歷了文革之苦的內地居民看來感到痛心疾首,而對於大多數香港市民來説,已經感到不能再容忍這種撕裂社會的街頭運動。有理由相信,經過了這次“佔中”鬧劇,香港社會將會更加珍惜社會的和諧和團結。

第七,香港經濟經不起政治折騰

眾所週知,由於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的迅猛發展,近二十年來來香港經濟一直苦於無法轉型而步履瞞珊。而這次“佔中”行動公開霸佔街道,對於香港經濟來説是雪上加霜。根據美銀美林的報告,香港四季度GDP增長率的預期由2.5%下調至1.5%,對全年的GDP增長率由2.3%下調到1.9%,對明年的GDP增長率由2.5%下調至2.1%。根據香港《商報》的報道,用絕對值來衡量,佔中事件對香港GDP的實際損失將達到1.16萬億港元。另外,根據媒體報道,佔中事件發生後,香港酒店入住率下跌了50-60%,計程車司機的營業額減少30-50%。“佔中”對旅遊業、零售業及個人消費影響最大,因被佔領的區域均是主要購物區,估計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每日達1.05億元港幣,因此,美銀美林將香港今年全年的零售銷售預測,由原本預期按年增長3.5%,大幅下調至負增長2.5%。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的數字也顯示,黃金週期間時尚零售業營業額同比下跌三成至五成,商場和超市的營業額亦有最高60%的跌幅,中小型企業更慘,跌幅高達80%。

“佔中”對香港市民生活的衝擊也非常嚴重。據統計佔中事件發生後,香港巴士路線受影響率高達64%,極大的影響了香港市民的出行。警方、消防、救護車、等緊急召喚到達時間延誤了20分鐘-40分鐘不等。同時,聽課學校的數量累計達到151個,受影響學生數量高達6.15萬人。

第八, 香港特區政府在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上應當有所作為

這次香港的“佔中”行動雖是由少數政治激進派策劃和煽動,但香港社會本身既有的矛盾,尤其是貧富之間的巨大矛盾對這場街頭運動還是起著推動作用。現在,這場“佔中”雖然即將結束,但香港社會的矛盾與問題還是必須解決。香港特區政府必須要有所作為。由於香港的經濟空心化,中産階級急劇萎縮。普通市民的收入實際上處於負增長狀態。香港普通僱員的工資在回歸後十幾年一直沒有增加。一個大學生畢業,十幾年前是一萬港幣左右,現在仍然如此。但十多年來,香港的樓價和租金迅速攀升,普通物價也不斷上升。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香港變成了承租者的社會,絕大部分社會財富都被業主佔有,普通香港人都在為地産商打工。與普通市民實際收入不斷下降相比較,幾家控制了香港經濟命脈的大地産商每年都獲取鉅額暴利,根據《福布斯》財富榜,李嘉誠在2012年的財富增加了36%,增值高達624億港元,這跟普通市民的經濟狀況形成鮮明對比。香港大資本對社會的壟斷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喪失在香港普通市民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也引發了強烈不滿的情緒。在經歷了這次“佔中”鬧劇後,香港特區政府應當痛定思痛,下決心解決香港的社會問題。

第九,香港大財團不應以殺雞取卵的方式來榨取利潤

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商業社會,商人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並無可厚非。但是,凡事皆有度。香港大財團在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必須要清楚香港經濟的持續繁榮有賴於香港普通市民的有效消費。如果廣大的香港市民收入持續低下,這將跟各地來港消費的遊客在經濟上形成鮮明對比,香港社會的不滿將會持續發酵。這一次以“爭民主”為口號的佔中行動雖然結束了,但卻不排除社會的不滿將可能以其他的方式表達出來。香港大財團應當好好思考如何在經濟發展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千萬不要再以殺雞取卵的方式來榨取利潤,否則最後傷害的是整個香港社會,傾巢之下將無完卵。

第十,社會各界攜手共進,相互支援是香港社會的繁榮之道

在經歷了“佔中”鬧劇後,香港社會應當吃一塹長一智,應當變得更加成熟。所有的香港人都應當明白,今天的香港不需要挑動社會內鬥的政治運動,而是需要走出在全球化經濟浪潮中邊緣化困境的經濟改革。香港社會精英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維繫香港優良的法治傳統?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經濟中找到香港的立足點?如何才能遏制大資本對香港經濟的壟斷?如何才能讓香港社會變得更加公平?如何才能讓香港經濟重振上個世紀七八十級年代的雄風?香港社會的各種反對派應當思考的是,如何在法治的框架之內來爭取自己的權益,如何運用法律的力量來改變社會的種種不公。香港各界唯有精誠團結,攜手共進才能保證東方之珠永遠璀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