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陳平:揭開QE退出的迷霧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曉博 | 時間: 2016-07-28 | 責編: 王曉博

陳平:揭開QE退出的迷霧

北京時間10月30日上週四淩晨,美聯儲宣佈結束QE3。喊了接近一年半的QE退出計劃終於靴子落地。美聯儲宣佈退出的原因是,美國第三季度GDP環比年化增長率達到3.5%,高於市場預期的3%,失業率則持穩于5.9%。市場樂觀情緒高漲。

去年中旬,以及12月份,美聯儲兩次聲稱退出QE,曾經引起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大出逃,貨幣貶值,股價大跌。

此次美聯儲正式宣佈退出QE,是否意味著美國經濟進入復蘇通道,新興國家包括中國,會否受此衝擊,再次上演資金大逃亡?觀察者網近日電話採訪了正在美國的,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陳平。

騎虎難下

觀察者網:美聯儲為什麼這個時間點宣佈要退出QE?

陳平:首先要弄明白量化寬鬆的實質。量化寬鬆的真正的發明人是香港的曾蔭權和當時中國的朱鎔基總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索羅斯等西方大鱷攻擊香港,拋售港幣。港府先提高利率來捍衛港幣,又引起股市大跌。在市場一片恐慌的時候,朱鎔基支援港府,用政府的外匯儲備將市場低估的香港藍籌股買進,最終穩定了香港股市。

美國QE與香港政府的拯救市場不同。中國的港幣人民幣不是儲備貨幣,我們用真金白銀、政府手上的外匯買股票,去托市來對抗國際投機資本。美國的優勢在於美元是儲備貨幣,所以QE等於美聯儲印鈔票發國債,然後用這些錢換有毒資産的股票。這樣一來,美聯儲救了製造金融危機的金融寡頭,暫時維持住了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長遠卻動搖美元的信用。

QE1的結果是金融寡頭保住了,但實體經濟沒有起色。QE2和QE3的時候,美國的諾獎經濟學家保羅•克魯德曼等人開始鼓動美國政府重新啟動凱恩斯的財政刺激政策,實質是學習中國搞財政刺激政策來創造就業。那就是羅斯福新政的辦法,也就是當年溫家寶總理搞4萬億投資基礎設施、修高鐵那些辦法。但是美國的問題在於,議會民主下美國兩黨的內鬥,使得美國政府沒有辦法在金融危機時推行財政政策。那麼只好政府繼續作秀,讓美聯儲繼續實行QE,印鈔票來降低利率,刺激消費,試圖拉動經濟。

美聯儲講要結束QE,已經講了快兩年了,其實這是煙幕彈。伯南克沒下臺時嚷嚷要結束QE;耶倫上臺時也宣佈要退出QE, 只聽見雷聲響,沒見雨點來,就是因為經濟形勢只是表面改善,結構沒有大改革。

美國經濟形勢好消息壞消息都有。好消息是什麼呢?就三條,一條就是失業率現在降到了6%以下。但是失業率的指標有好多種,只有官方最喜歡宣傳的,最樂觀的失業率降到6%以下了,如果去掉只有臨時工作的人和放棄找工作的人,真實失業率仍然遠高於危機前的正常值4%。第二是,第三季度GDP的環比年化增長率為3.5%。GDP增長的重要原因是強化中東戰爭,增加軍費開支,其次是汽車和房貸有所增長,第三是新能源。但是,這三項能否持續創造就業,還有待觀察。

美國金融家喜歡製造好新聞,目的是刺激股市,吸引外資。講美國形勢好,中國形勢差,目的是一樣的。中國GDP增幅放緩到8%以下,他就説中國經濟形勢堪憂;美國經濟增幅從2%升到3%,那就是形勢大好。當然,美國的形勢好,只能是相對歐洲的負增長和日本的1%左右的增長。但是,美國經濟勢頭還是無法和中國與東亞相比。

美國搞量化寬鬆印鈔票,打擊的是歐元和日元。金融危機後美國最先印鈔票,美國經濟最先稍稍緩解,然後歐元跟進,到現在還沒緩過來;日元隨後跟進,也沒緩過來。他們都靠印鈔票導致貨幣貶值,以此刺激出口,可是跟誰競爭呢,是美、歐、日三家同質競爭,並不是同中國競爭,因為出口的産品不同。

壞消息是,美國現在騎虎難下。美聯儲想停止QE,名義是防止通脹,但是目前通脹沒有起來,美聯儲也沒有加息。宣佈停止QE,是減少政府的利息負擔,同時給金融市場打氣,告訴大家現在形勢好了。這不是説給老百姓聽,而是説給有錢人聽,因為美國印了那麼多鈔票,但是有錢人把鈔票拿在手裏,不投資。他們不投資是因為經濟形勢不好,不是説利率低投資者就有意願投資,有錢人投資是對未來看好,看到經濟有增長潛力才投。

現在美國人只要提出投資新項目,多半還會選擇在中國生産,因為美國基礎設施落後,勞工沒有競爭力,投資週期比中國長得多。所以美聯儲宣稱結束量化寬鬆,是講給美國投資者聽的,希望投資者在美國投資,在美國創造就業,別把錢都投到中國,投到亞洲去。投資者是否聽,你要觀察的不是股價,而是美國固定投資的增長率。

觀察者網:從2008年至今的三輪QE,對美國經濟,世界經濟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你如何評價美國量化寬鬆的功過?

陳平:結束量化寬鬆理論上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防止通貨膨脹,現在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中國通脹都沒起來,所以防止通脹來為美國結束量化寬鬆是沒有説服力的。看看世界各國的通脹率和利率,那些利率最高的國家,巴西、印度、俄國、南非,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才需要防止通脹。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原來經濟增長率比較高,美國量化寬鬆之後,熱錢全跑到這些國家去了,造成這些國家嚴重的通脹。每次美聯儲一宣稱退出量化寬鬆,熱錢就從發展中國家流回美國,這些國家的貨幣或者股市就會大跌。所以説美國量化寬鬆的最大受害者是沒有實施資本賬戶管制,外匯儲備也不夠多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對美國的影響主要是美元走強,這可以刺激國內消費,但也會增加外貿逆差。所以美國騎虎難下。

而美國實行量化寬鬆對美國自己的實體經濟忙沒幫多少,卻幫了中國的忙。因為美國對外轉嫁金融危機,把那些美國想要拉攏過來制衡中國的潛在盟友,例如俄國、印度、南非、巴西全趕到中國身邊來了,所以中國這幾個月能夠成立金磚銀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連越南、菲律賓都參加了,這都得感謝美國人搞量化寬鬆,衝擊新興市場的穩定性。

煙霧彈

觀察者網:剛剛你提到的美聯儲説退出QE,是做給有錢的投資人看的,那麼目前看來投資人的反映如何?

陳平:每次美國人只要宣佈結束QE,股市的反映都難以預料,因為股市行為是短期的。如果市場沒有改善,停止QE等於停止給病人輸血,股市就會看跌。如果企業改善了負債水準,企業就會觀望等待。如果美聯儲加息,認為真有通脹威脅的會看好,認為股市有泡沫的會看跌。為什麼?因為如果經濟真的看好,通脹應當起來。但事實上,經濟並不好,才一直在搞量化寬鬆,一直在給經濟打強心針,打嗎啡。哪天美聯儲説不再打嗎啡了,又看不到經濟發展前景,那當然股票要跌了。

可是這一次,股票市場反映有點不同,先跌了15分鐘,隨後就漲上去了,整體漲跌幅比較平穩,説明看牛和看熊的投資者還在互相較勁。股票市場那些老手不相信美聯儲的話是真的,認為它是在作秀,將來還可能有QE4。

QE3結束了,美聯儲又不敢馬上提高利率,因為提高利率經濟可能又會栽下去。所以説美國經濟恢復了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假的,市場在看,美國經濟如果真的變好,那就應該經濟增長率上去,真實的工資也應該隨著上去。但是美國的真實工資並沒有上去,消費也就沒有真的上去。所以你會發現美國的經濟根本就沒有變好。只是因為利率低了,原來有錢但是不打算換房換車的人提早換房換車了,貌似美國房地産市場繁榮起來了。事實上買不起房子的人,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人,工作還不穩定,哪敢買新房新車。

市場上觀望的是兩種態度,如果經濟好,那麼通脹應該上去,利率應該提高,工資應該上漲,那個時候才是經濟好了。否則,美聯儲還會來QE4。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美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很危險,因為歐洲是負利率,日本是零利率。如果美國提高利率為正利率,一定是美元飆升,美元飆升的結果一定是美國的外貿赤字急劇增加,這樣美國是在幫德國和日本做嫁衣裳,如何實現奧巴馬增加出口的許諾?

如果美元走強,中國的人民幣大體是盯住美元的,那人民幣也強勢,所以對中國是好消息,因為中國是能源進口國,對中國來説油價就便宜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小一點。然後中國可以比較便宜的進口能源和礦産。美國熱錢又會從俄羅、印度、南非、巴西等資本賬戶放開的國家出逃,引起他們的股價大跌。這對中國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也有利。因為中國是長期投資,給當地國家雪中送炭。

但是中國人不要輕易相信美國經濟會很快復蘇到危機前的水準,對出口歐美的希望不要過高,更不要把手中的美元又拿來買美國國債。相反,中國就是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去買發展中國家的資源,買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有高科技的中小企業,以及他們的行銷網路,別學日本只去投資房地産。美國收不上稅,正等外國人去買房産套牢,然後大收房産稅。

觀察者網:這麼説,你的觀點跟其他在美的學者看法很不一樣,他們對美國經濟普遍看好。

陳平:看好美國的多是金融界投機家,不是經濟學家。好多諾獎或諾獎級的經濟學家與我聊天,看法多一樣,他們都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出現的失業情況雖然沒有“大蕭條”時那麼嚴重,原因在社會福利制度。但是實際的代價跟大蕭條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估計最終金融危機的復蘇是很慢的,起碼是十年到二十年。絕對不會比日本1980、1990年代的那個蕭條短。而且日本那時候是日本一家的危機,現在是所有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歐洲、日本都出了問題。形勢嚴重的多,大蕭條最後是戰爭結束危機,羅斯福新政並沒有結束危機。

所以美國華爾街的一些人説經濟恢復了走出來了,全是煙幕彈。美國經濟只是打了嗎啡針,結構沒有調整過來,沒有辦法投資基礎設施,加州德州的創新,不足以拉動全美的就業,只是靠印鈔票拉動消費,這套老辦法已經走到頭了。

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負債規模大幅擴大,黃色為聯儲購買的資産抵押債券、紫色主要為國債。

美國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的貨幣政策傳統的思路只有兩條:如果失業率高,就降低利率,如果通脹率高,就提高利率。所以現在官方的説法還只考慮這兩條,實際上,美國現在必須考慮第三條,就是美元的地位。

美國現在的量化寬鬆,其實是在透支美國的信用,是在沒有真金白銀儲備的情況下印鈔票,長遠的影響是動搖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元將來還想再靠印鈔票來轉嫁危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現在有一種説法叫“中等收入陷阱”,這是胡扯。應該叫高收入國家困境,因為這些發達國家消費高,透支了,競爭力又下降,日子難過多了。所以現在真正上升期的金融大國、工業大國,是中國和新興國家,不是美國、歐洲、日本。

由於制度不同,中國實施財政政策,以投資來創造就業,就業帶動消費,以此來克服貧富差距的效果遠遠高於西方國家靠借債和印鈔票透支。所以自由主義所吹捧的“華盛頓共識”拉動消費再平衡那套理論就是打嗎啡吃毒藥。“中等收入陷阱”、“拉動消費”都是替華盛頓共識辯護的。

對中國只有利好

觀察者網:你剛才講到QE損失最大的是那些資本賬戶沒有管制的國家,這麼説,美國QE結束後,我國就不會有資本大逃亡的危險嗎?

陳平:投機資本大逃亡對中國來説是好事情。美聯儲一忽悠,美元一升值,熱錢就全球氾濫,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管得很嚴,對外直接投資相當於做中國的人質,只鼓勵錢投在中國企業裏面,這些錢不能隨便説走就走。

資本大逃亡要問是什麼樣的資本,投機資本大逃亡好得很。投機資本去衝擊美國,讓美國更慘,豈不是很好嗎。去衝擊發展中國家,逼發展中國家學習中國,也實行資本賬戶管制。實行資本賬戶管制那些發展中國家腰桿子不硬,怎麼實施,只能和中國結盟。於是IMF越來越不靈了,區域合作就起來了。

東南亞國家像越南和菲律賓,以前跟中國鬧,現在又加入亞洲基礎投資銀行,他們會明白到底是給美國出租軍事基地來發展經濟,還是跟中國合作能發展經濟,哪種對他們更有利。美國的錯誤就是中國的機會。中國有些人老是想搭美國的便車,認為美國好了中國又可以去發美國的財了,你得明白,美國是假好不是真好,所以現在中國可以去抄底美國的技術。去把美國那些有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美國大企業現在不做研究了,都是中小企業在做)買來。房地産也可以去抄底,但是不要抄底豪華住宅,那是會套牢的,去買中産階級尤其是學區房,還是可以。因為年輕人工作難找,只好去讀書,希望增加點競爭力。

中國也有些煤老闆、溫州小老闆不敢再打拼實業了,認為投資房地産、郵票、古董更能賺錢。他們在國內沒有什麼可以投機的了,大逃亡跑到西方去投資房地産,這種讓他去投好了,正好降低中國的房地産泡沫。凡是熱錢逃出去的,張維為有個觀點很精彩“出國就愛國”,就讓他們跑到美國去投機。

現在美國富人都在逃離美國,因為稅很利害。中國的有錢不做實業的人跑到美國等於是去給美國交稅。一到那兒就被套牢,套牢後就後悔了。就跟當年香港人大批逃到加拿大一樣,最後覺得賺錢還是中國好賺,然後又回來了。

對中國來説,這種投機資本大逃亡,是再好不過了。中國的房地産泡沫也會下來,平穩過渡。讓那些踏實做實業的實業資本的不會跑,還會增加發展空間。比如馬雲他們要搞生態建設,中小微金融,這都是好事情。

觀察者網:你對中國一直很樂觀。那麼,美國退出QE,中國也不要什麼應對策略?

陳平:我是樂觀主義者。如果中國人見了世面以後就會明白中國的優勢,別盲目地跟在美國後面學“華盛頓共識”,中國會一天天好起來,美國會一天天掉下去。

美國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如IBM、Intel都往中國跑,説明中國有投資前景。現在通用汽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在中國賺的錢比在美國賺的還多,美國要跟中國打仗,要搞什麼重返亞洲很難。所以我相信下一代的美國領導人早晚要跟中國人握手,越來越難在香港台灣新疆西藏給中國製造麻煩,因為對美國人沒有好處。美國連伊拉克、阿富汗都搞不定,還能搞定中國?

中國現在該做三件事。

第一, 要有獨立自主的經濟外交。我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非常欣賞。這比以前只會買美國國債來保住中國的匯率要高明多了。中國現在建“金磚銀行”、“亞洲基礎投資銀行”,實際上也是在改變中國的金融戰略。

第二, 繼續投資實體經濟,但要改變投資方向,不再投資沿海城市的房地産,不要繼續推高泡沫,而是投資基礎設施,開發大西北,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水源問題,建設生態工程,新能源工程。前蘇聯、東歐、美國、日本的消費拉動都是失敗的,都是透支了未來。真正能帶動經濟發展的是高科技,投資到有前景的高科技新産業裏面,就會創造穩定就業。這樣才能真正改善消費,縮小貧富差距。

第三, 李總理強調中國式的“體制改革”,這個體制改革不是“華盛頓共識”裏提的自由化,而是把現在做得對的東西合理化就行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經濟學家史正富有一個很好的看法,也是張五常的看法,就是地方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很多人在炒作“地方政府債務危機”,我認為這是誇大的。地方政府債務可以加強管理,但是沒有什麼危機。因為地方政府的債務轉化為投資了,只要投資在當地優勢的産業中,比如旅遊,礦産,農業等,就會增加就業,增加政府稅收,就有能力持續增長。這些領域的地方政府投資,絕大多數都是能持續産生經濟效益的資産,比西方熱錢短進短出的投機強多了。

所以要改革的不是利率自由化與國際接軌,而是把中國過去成功執行的資本賬戶下管制、金融為實體服務而不是為投機服務,包括反腐敗的經濟措施繼續合理化,産業政策要因地制宜。中國的體制改革要實事求是,不能學西方的自由化,但是要汲取西方自由化的教訓。尤其是,中國要認真汲取這次金融危機中,美國金融投機擠出實體經濟的教訓。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