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張文宗:2016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前瞻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李曉曼 | 時間: 2016-07-28 | 責編: 李曉曼

2016年美國大選如火如荼,經過長達一年左右的角逐,爭奪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預選已接近尾聲。到今年5月,毫無從政經驗的房地産大亨特朗普擊敗多位共和黨政治精英,將代表“老大黨”角逐總統大位。此前被視為鐵定獲得民主黨提名的前國務卿希拉裏,仍然與黨內對手、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纏鬥。如果不出意外,希拉裏和特朗普將分別代表兩黨展開對決。美國是迎來歷史上首位女總統,還是見證首位沒有任何公職經歷卻入主白宮的商人,取決於多種因素的複雜互動。不管誰贏得大選,選舉中暴露出的美國本土主義和民粹主義傾向,必將對美國的內政外交,包括對中美關係産生深遠的影響。

美國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不僅要選總統,還要實現425位國會眾議員和1/3國會參議員的改選,一些州長和州議員也要重新選舉。美國總統大選包括預選、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競選、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和當選總統就職典禮等幾個階段。從2月預選投票開始到6、7月全國黨代會召開,兩黨的多位總統參選人在這場淘汰賽中各展其能,以競爭總統候選人提名。

在現代傳媒技術、競選團隊職業化等因素推動下,大選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參選人為儘早籌集競選資金、製造輿論並贏得支援,通常在預選前數月就開始競選活動。希拉裏和佛羅裏達州前州長傑布?布希分別在2015年4月和6月宣佈競選總統。今年大選沒有現任總統和副總統參選,吸引了眾多參選人,競爭激烈程度超過想像。共和黨方面有17人參加了預選,人數之多創共和黨史記錄,一度使參選人電視辯論不得不分兩撥進行。這些人背景複雜,除了傑布、得克薩斯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佛羅裏達州聯邦參議員魯比奧等傳統政治家外,還包括特朗普、黑人名醫本?卡森、惠普公司前總裁兼CEO菲奧裏納等“圈外人”。也許是懾于希拉裏的聲望和政治影響力,民主黨參選人相對較少,除至今仍在戰鬥的兩位外,還有前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韋布、巴爾的摩市市長奧馬利和羅德島政治家查菲等3人。

在數論電視辯論中,各位參選人圍繞經濟、社會、外交等議題指點江山,唇槍舌戰。為打擊對手抬高自己,參選人還使用負面選戰策略,或者挖對方黑材料,或者指桑罵槐。例如,克魯茲被挖出了婚外情,傑布則被貼上“布希王朝”的標簽,愣是要為伊拉克戰爭和2008年金融危機負責。電視辯論為選民提供了認識、評判參選人的便利渠道,對選情的影響非常直接。通常情況下,形象好、氣質佳、能言善辯的參選人支援率會較高,但有時更接地氣的參選人反而受到追捧。不管哪種類型,不經過包裝或缺乏“演技”是絕對不行的。

美國現代預選制度比較複雜,並仍在不斷發展變化。預選制度産生前,政客們常常通過幕後操作決定總統候選人。隨著民意壓力增大,兩黨分別在上世紀70年代進行改革,確定了在各州和海外領地選出代表參加全國代表大會,再由這些代表選出總統候選人的辦法。2016年民主黨共有4763個代表名額,其中直接選舉産生的普通代表4051個,他們理論上應該綁定於某個特定的參選人,在政黨大會上投他的票;由國會議員、州長等組成的超級代表712人,參會時將按自己的意願投票,獲得2382個代表支援的參選人將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共和黨代表共2472個,其中承諾代表2304 個,非承諾代表168人,獲得1237個代表支援的參選人將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如果沒有參選人獲得所需的半數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將成為“競爭性大會”,通過代表的現場投票確定候選人。代表的選舉方式分為黨團會議和初選兩種。前者由政黨負責,選民要在黨團會議上表明支援的參選人,後者由各州負責,選民在投票站匿名投票。代表産生的規則分為比例分配製和勝者全得制兩種,前者按參選人獲得的選民票比例分配代表名額,後者又分為選區與州勝者全得制兩種,選民票領先的參選人獲得選區和州的所有代表票。預選按慣例從艾奧瓦州和新罕布希爾州開始,一般都在週二,多個州同時選舉的“超級星期二”因産生較多的代表票,頗受關注。一些代表票較多的大州選舉結果,也可以影響選情。共和黨政治新星魯比奧在3月15日輸掉家鄉州佛羅裏達後,認為自己無任何勝算,便宣佈退出了選舉。“茶黨領袖”克魯茲和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在印第安納州選舉後,見大勢已去,隨即先後退出競爭。

競選是複雜的系統工程,電視辯論、競選廣告、參選人在各州的拉票活動、競選團隊的策略和工作效率、當地選民的偏好、民意調查等均影響參選人的支援率和得票情況。毫無從政經驗的特朗普出乎意料地“崛起”,成為本次預選的最大看點。特朗普出身富商家庭,依靠自己的努力將家族公司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他性格張揚,高調炫富,將“獲得成功並受到認可”作為人生首要目標。在選舉中,特朗普口無遮攔,一臉怒相,聲稱要驅逐1100萬非法移民、禁止海外穆斯林入境,同時冒犯女性,並反對自由貿易,抨擊政治腐敗,受到共和黨領導層的一致阻擊。但特立獨行反而使他選情一路看漲,勢如破竹。特朗普的成功有幾方面原因:首先,他很好地利用了美國中下層白人的焦慮心理。這些受教育程度、工作技能和收入水準均偏低的白人男性,對共和黨信奉的自由貿易、為富人減稅等政策不滿,對金融危機後兩黨惡鬥、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不安,對奧巴馬政府擴大醫保覆蓋面、照顧少數族裔和青年群體、推動同性戀合法化等不爽。他們的憤怒情緒,轉化為有排外傾向的本土主義和反對精英控制的民粹主義,轉化為對特朗普的支援。其次,他獲得了媒體的“過度”報道。在其他參選人花錢進行媒體公關時,特朗普的“離經叛道”極大提高了曝光率,相當於免費獲得大量競選廣告。再次,這與美國預選制度有關。參加該階段投票的都是本黨的堅定支援者,這些人政治熱情高、參與意願強烈、意識形態色彩較濃。參選人為取悅選民傾向於提出極端主張,而選民也願意選出激進的候選人。

在民主黨方面,自稱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也頗為耀眼。桑德斯家境貧寒,青年時代就積極參加民權運動和反戰運動,從政後長期以獨立人士自居,在國會投票時與民主黨站在一起,被視為民主黨內的左翼。此次選舉中,桑德斯高舉進步主義大旗,提出一套激進的政治綱領,如整頓華爾街、拆解大銀行;對富人和大企業增稅;實行全民醫保;公立大學教育免費;提高最低工資;反對自由貿易,保護勞工的權益等。這些主張幫助他獲得青年人和部分中下層白人的支援,對希拉裏形成挑戰。桑德斯與特朗普處於美國政治光譜的兩極,在政治上都是“非主流”,此次均異軍突起,表明美國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的問題較為嚴重,需要猛藥去沉疴。

美國大選充滿變數,預測結果很難。從歷史上看,選舉異常激烈時,某個搖擺州的幾十萬張選票就可以決定誰入主白宮。美國政治學家總結了一些影響選情的因素,如大選年的經濟狀況、現任總統執政期和現任總統的民意支援率等。結合今年的情況看,選民對經濟狀況不滿,對民主黨連續八年控制白宮似乎有些厭倦,對奧巴馬本人的支援率也不算高,這都不利於將獲得提名的希拉裏。更糟糕的是,希拉裏是典型的權貴精英,是民意造反的對象。傑布和魯比奧等獲得大財團支援的參選人提前敗北,獲得大量小額捐款的特朗普和桑德斯則人氣爆棚,充分表明瞭選民對政治精英的不信任。希拉裏既做過第一夫人,又當過聯邦參議員和國務卿,不僅與華爾街、跨國公司關係密切,長期接受他們的競選捐贈,還面臨郵件門事件的考驗。部分選民更質疑她的政治品質,主流社會是否準備好接受一位野心勃勃的女強人,確實很難下判斷。但希拉裏有自己的優勢,她從政經驗豐富,在數量和人口比例日益增多的女性、少數族裔中有很高支援率。如果桑德斯退選,希拉裏有可能吸收他的部分政策主張,以爭取年輕人和中下層白人的支援,從而擴大選民基礎。特朗普的橫空出世,符合選民求新求變的心理預期。他的白人男性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其支援者的種族和族裔身份認同。鎖定提名後,特朗普為獲得共和黨政黨機器的支援,並吸引持溫和立場的中間選民和獨立選民,已有意識地調整姿態。他與眾議院議長瑞安會面,據傳還將拜會共和黨元老、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基辛格,以樹立理性和務實的形象,降低外界對其執政能力的質疑。特朗普的最大挑戰是能否彌合共和黨內的分歧,將7月召開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辦成一次團結和勝利的大會。既不能華麗轉身背叛支援者,又要撫慰自己給共和黨造成的心靈創傷,要在未來激烈的選戰中把握好分寸和平衡,特朗普能勝任嗎?

今年的選舉確實比較特殊,但如果沒有發生歷史性的選民重組和政黨重組,依據傳統的選舉版圖觀察選情仍然有效。兩黨在大選階段均有自己的基本盤:東北部和遠西部的諸州是傳統藍州,而中西部和南部有較多紅州,真正的角逐將在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和佛羅裏達等幾個搖擺州展開。得益於美古關係緩和以及民主黨在移民問題上的開明立場,在佛羅裏達州選舉中地位特殊的拉美裔可能幫助希拉裏拿下該州29張選舉人票。在俄亥俄、賓夕法尼亞等“鐵銹帶”,因鋼鐵、機械、汽車等傳統行業衰落而憤憤不平的産業工人,將成為決定最終結果的關鍵少數。是誓言為中下層白人代言的特朗普扭轉乾坤,還是長期獲得工會和藍領工人支援的希拉裏笑道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世界在變,美國也在變。但對美國政治精英來説,不變的是美國的領導地位,是美國的超群實力和影響力。如何在國際競爭激烈、全球性挑戰凸顯、新一輪科技革命呼之欲出的背景下確保21世紀仍是美國世紀,兩黨總統候選人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策傾向,其治理下的美國內外政策走向也會對世界産生不同影響。

如果希拉裏代表民主黨贏得大選,美國的內外政策將呈現更多的延續性。希拉裏是外交經驗豐富的老手,她可能繼續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深挖其“巧實力”外交內涵。美古關係正常化、美伊核協議等奧巴馬政府的外交“遺産”有望保存下來。憑著對世界事務的深入了解,她不會持極端反全球化立場,可能繼續在經貿上落實“兩洋戰略”,推動“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繼續取得進展。希拉裏重視中美關係,兩國互動模式不會經歷劇烈變化。現有的中美高層交往和對話機制有望延續,但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的分歧不會消失。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下任總統,美國外交政策不確定性會增加。他主張讓歐洲、亞洲和中東的盟國承擔更大防務負擔,呼籲廢棄伊核協議、嚴厲打擊“伊斯蘭國”,並嘗試與俄羅斯改善關係。這些主張若付諸實施,美國的外交將出現一段混亂期,美國與世界的關係也將重新磨合。不過美國的外交政策精英有基本的共識,也有輔佐總統駕馭複雜世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相信不會導致“火車脫軌”。

內政是外交的延續,不論誰當選,美國國內政治的發展變化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將會上升。大選中暴露出的部分選民反全球化和反自由貿易傾向,很可能導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對中美經貿關係造成新衝擊。美國人對世界多極化和實力地位相對下降的不適應,是促使美國政府主動調整心態,變得更加包容,並推動大國合作解決全球性挑戰,還是擺出更強硬的姿態以勢壓人,並樹立一個外部敵人來凝聚國內共識,將對亞太和中美關係造成不同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説,美國大選不僅是美國人自己的事,也是中國和國際社會必須關心的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