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尋常最奇崛
支振鋒
原刊于《人民日報》2016年6月16日第5版
刊發時題為《發展是人權最堅實的依靠》,略有刪改
幾乎與世隔絕200年的四川涼山阿土勒爾村,最近牽動了許多人的心,這個需要順著懸崖斷續攀爬17條藤梯,冒著生命危險才能通向外界的“懸崖村”,一條鋼筋結構梯道將為他們初步解決安全出行問題。而萬里大洋之外,生於土坯房的湖南農村小夥兒,不僅通過高考上了中國的著名大學,在哈佛留學時又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登上畢業典禮演講臺,刷爆了朋友圈。深圳寶安公安分局民警盤查兩名無違法嫌疑女孩兒,出言無狀,強制傳喚,網路曝光後,短短一天之內,涉事民警即被調查,局長公開向當事人道歉。南寧市民因不滿基層公共服務和部分工作人員,在電視問政直播中向現場的縣委書記們送“蒼蠅拍”……
鮮活的人生,書寫著熱氣騰騰的中國故事,而就是在這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中,我們的人權事業篤行致遠。6月14日,國新辦在《〈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實施評估報告》中公佈,到2015年年底,中國如期完成了計劃預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其中約48%的約束性指標、50%以上的涉民生指標提前或超額完成,《行動計劃》得到全面落實。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5%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過80%。尤其矚目的是,農村貧困人口四年裏又減少了6663萬人。
世界那麼大,想看就看看。巨龍飛跨南北,晨起廣州喝早茶,晚間北京嘗烤鴨,中間還能在武漢品味武昌魚,高鐵讓空間距離變小,生活圈子變大;橫跨雪域高原,從蘭州到烏魯木齊,不過旦夕之間。辦事難、辦事繁得到更好解決,簡政放權、設立權力清單制度,讓老百姓辦事更方便。過去兩年,取消和下放557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27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資訊公開讓政府更透明,城管執法可以網路直播,而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及庭審網際網路視頻直播,更讓中國司法公開走在了國際前列。當然,國家的努力也讓海外公民更有底,在葉門撤僑中,中國公民成了戰火紛飛中“最安全的人”;而中國企業、中國工人、中國商人、中國資本,已經成為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好夥伴和增長助推器。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如果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教授還在世,他一定會很欣慰。這位太行山上新愚公、農民教授、科技財神,35年如一日,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之中,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正是千千萬萬李保國們的卓絕努力,曾使得中國在30年裏貧困人口減少了7億多人,超過同期全世界脫貧人口的90%,為全球減貧做出了最大的貢獻。也正是各行各業李保國們的努力,才使得我國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取得的各項成就。人權好像是最基本最尋常的人的權利,但中國人為它付出的努力、汗水、血淚甚至犧牲卻絕不尋常。
中國人民深知人的價值、基本人權、人格尊嚴對社會發展進步的重大意義。但人權不是脂粉,搽在臉上讓人看的。人權是袋中米、籃中菜,人權是碗中羹、盤中餐,人權是有房住、有衣穿,人權是有學上、能看病,人權是能説話、能批評,人權就是能生存、能發展,有幸福、有尊嚴。而這些,都只能靠發展。不像有的國家那樣,中國沒有殖民地可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料,中國沒有發動戰爭去搶奪資源、勒索賠款,中國也沒有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和機制可以對發展中國家敲骨吸髓、隱秘抽血,當然中國也沒有宗主國可以依賴。中國有的只能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梁啟超説,“權利者,不斷之勤勞也。勤勞一弛,而權利即歸於滅亡。”中國的發展,正是最貼切的範例。
也因此,中國人自信,權利不是小辮子,不是給人抓的,也不要怕人抓。“給猴子一棵樹,給老虎一座山”。人權是普遍性原則,中國實際才是最真實的問題。不為流言所困,不為窠臼所絆,不信本本,不迷教條,將兩者相結合,正是中國能顯著提高人民生存權、發展權保障水準,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全面協調發展的秘訣,才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成功的人權發展道路,也是中國人權事業對人類最大的啟示和貢獻。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文明競進,人權彰顯。但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懸崖村”的村民仍在祈盼更徹底的解決方案,大山裏的同胞依然在嚮往著外面的精彩。經濟依然不夠發達,發展依然不夠均衡,公共服務依然不夠均等,黨風政風依然需要改進,畸高的房價擠碎了青春夢想,陰沉的霧霾警示著生態惡化,我們的人權計劃,永遠都在行動之中。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環球法律評論》副主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