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能源與資源戰略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國家庭能源消費研究報告(2015)》在京發佈。報告以中國人民大學能源經濟係在2014-2015年間開展的農村居民家庭能源調查的問卷數據為基礎,對我國農村家庭能源消費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匯總分析,描繪出我國農村家庭能源消費的基本模式與特徵,並提供一些基礎性參數估計和政策建議。來自清華大學的張希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范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王衛東副教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胡秀蓮研究員、西北能源監察局的黃少中局長,以及社會各界的能源研究專家與學者,分別就報告的內容和家庭能源消費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評述和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魏楚介紹了報告的基本情況。本次報告中的調查範圍涉及12個省份69個村鎮共計3404戶農村家庭,收集了農村家庭的基本情況和住房等基本資訊,在能源消費方面,主要研究了農村家庭的炊事燃料,家用電器、供暖與製冷設備及使用方式,以及農村家庭交通出行方式和對收支、能源消費的主觀認知資訊。此外,報告中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專題研究,分別探討了城鄉居民電力消費對比、城鎮化與居民能源需求關係、資訊反饋與居民電力需求、農村可再生能源的核算、農村炊事用能的影響因素,以及農村家庭能源貧困等問題。
調查發現,2013年,我國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的能源消費總量約為1.12噸標準煤,每人平均能源消費量為384千克標準煤。主要的能源來源是生物質能(包括沼氣、畜禽糞便、柴薪、秸稈)佔到總體的61%,而主要的能源需求則分別是室內取暖和炊事(各佔44%)。在能源消費支出方面,2013年,我國農村家庭能源消費總支出的均值為1324元。具體到能源種類來看,電力支出最高,其次是蜂窩煤。此外,我國農村家庭能源消費支出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北方地區為1490元,南方地區為1188.5元;東部為1719.8元,中部為1280元,西部最少,為959.2元。而差異主要體現在煤、電力和液化石油氣支出上。
報告還有有以下幾點主要發現:
第一,我國農村家庭生活用能在能源結構和需求結構上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這種差異在南北能源消費總量和東、中、西部能源使用方式上均有體現;第二,我國城鄉居民能源利用均以電力為主但仍存在細微差異。城鎮集中供暖、管道氣和油品使用較多,農村則更多使用煤炭、柴油和生物質能等傳統能源。第三,我國城鄉居民在電器保有量、保有類別和使用行為上存在顯著不同,且節能潛力較大。我國農村居民電器品種較為單一,主要用於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城鎮居民電器保有量高,電力消費更多地用於享樂型消費;第四,農村家庭用電和用煤的碳排放量最高,電力使用在能源消費中僅為10.7%,但在碳排放中比重則為48.4%,佔到半壁江山。而在使用去向看,取暖是最重要的碳排放來源;第五,收入和價格是影響農村家庭烹飪用能消費的重要的定因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家庭支出的增多,家庭將減少固體能源的消費量,而增加電和煤氣的消費量;第六,我國能源貧困的現象仍廣泛存在,現代能源的進入與傳統能源的退出仍不徹底。存在能源消費的不平衡現象,20-80法則在農村能源消費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政策層面上,報告得出以下幾點結論:首先,農村能源消費與居民生活水準及收入水準息息相關。經濟收入水準高低決定了能源消費數量、結構及支出,而能源消費數量、結構則影響著農村居民的生活標準和福利水準。應該看到,我國農村居民能源已經有了持續增長,數量短缺的矛盾基本消除,但仍然面臨著“可獲取能源品種較少”“清潔高效能源品種不足”“能源消費支出較高”,以及部分偏遠山區存在的“能源貧困”問題。換而言之,供需的矛盾基本解決,但結構的優化、供給價格的穩定、清潔能源的應用普及,以及能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存在短板。未來需要建立完善貧困監測體系,從可獲得性、多樣性、低成本性等維度降低能源貧困,促進農村能源貧困家庭生活標準的提升。
其次,從農村家庭能源消費構成來看,現有的能源核算中沒有考慮農村生物質能消費,這可能造成對農村居民用能的低估。由於生物質能相較于商業能源而言能源效率較低,空氣污染較重,未來推動農村能源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推動傳統生物質能高效清潔利用,以及向現代商業能源轉型。例如,推動和擴展人口密集區的局部集中供暖模式,改善天然氣和液化氣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炊事燃料結構,還要改進現有的能源平衡表核算方式,將非商品化能源納入其中以全面反映我國能源消費狀況。
再次,2012年、2013年兩年數據顯示,城鎮化將持續帶來商業能源需求的擴張及生物質能消費的萎縮,居民收入、家庭受教育程度、用能意識等都將影響居民的用能模式。然而,現有的電力資訊反饋機制尚不完善,無法為農村居民提供充足的消費資訊反饋,也無法促成用戶節能行為。在城鎮化進程中要對居民新增的電力需求引起關注,可以通過節能電器補貼等方式激勵居民實現低效電器的替換,從而降低用電設施鎖定效應,在改善居民生活標準的同時節約能源。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