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CCG舉辦“王緝思‘大國戰略探究與思考’研討會暨新書交流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 | 時間: 2016-07-18 | 責編: 王琳_觀點

2016年4月25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京舉辦“王緝思‘大國戰略探究與思考’研討會暨新書交流會”。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教授攜新書《大國戰略--國際戰略探究與思考》在CCG北京總部發表演講,深入剖析當下國際環境的新趨勢、中美關係、中國新地緣戰略等問題,分享他對全球化環境下中國如何與世界相處、中美關係未來向何處去等問題的見解。

王緝思教授是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教授的主要教學和研究方向為美國外交、中美關係、亞太安全,著有《國際政治的理性思考》、《多元化與統一性並存:三十年世界政治變遷》(和唐士其共同主編)、《中美戰略互疑:應對與解析》(與李侃如合著)、《大國關係:中美分道揚鑣,還是殊途同歸?》等。

《大國戰略》匯聚了王緝思教授多年來在國際戰略探索方面的成果精華,從中國的國際戰略回顧到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分析,從統觀美國發展強大的歷史原因到評説30年來的世界政治變遷,從中國新地緣戰略的再平衡到當下國際環境的新趨勢,從美國的大戰略啟示到未來的強國外交之路,以宏觀視角,通過回顧歷史、比較分析,對諸多熱點問題做了透徹的論述,對了解和把握國際政治熱點提供了深層次的思考路徑。作者在為讀者厘清歷史,撥開迷霧的同時,也融入了自身的治學思考。

CCG主任王輝耀致辭。他表示,王緝思教授多年來研究中美關係,在國際問題上提出了很多非常獨到的觀點。《大國戰略》匯集了王教授多年來國際戰略領域的研究成果,CCG舉辦此次交流會,對中國未來的轉型、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緝思教授從《大國戰略》的內容出發,與參會嘉賓分享了他的研究體會。關於中國的國際戰略,王緝思教授認為,國家的核心利益有三個,即政治穩定、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發展。要研究外部世界對這些核心利益造成什麼威脅,必須要有多維的視角,不能只是看國際關係,要把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結合起來看,才能形成完整的大戰略。他特別介紹了關於“西進”的想法,認為在“東西”和“南北”間,中國居中。東西方原本是地理概念,變成政治概念以後,説西方國家、東方國家怎麼樣,不完全是一回事,需要開拓思路。中國地理上屬於北方國家,但是又與“南方”發展中國家比較近。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但並不想做西方式的發達國家,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中國有發展中國家的特性,但慢慢也會形成某些發達國家的特性。客觀事實就是中國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共性,可以在兩者間起到橋梁作用。關於中美關係,王緝思教授強調,他更側重看兩國國內政治對雙邊關係的影響,並認為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是兩個領導權、兩個秩序的問題。中國關心的主要是中國共産黨的國內領導權,而美國更關心的,是它試圖主導的世界秩序和中國在世界上對美國的挑戰。關於如何看待美國,王緝思教授主要談了兩個觀點,一是美國沒有衰落,二是美國是通過國內變革贏得冷戰的。關於世界政治,王緝思教授認為經濟、人口、社會變化、生態環境、世界財富分配等一系列世界發展的總體動向,都影響了世界政治。他認為世界各國的政治最後形成目前的國際關係,外交政策是由國內政治決定的,全球的國際關係是由世界政治決定的。他今後將更著力研究世界政治,研究各個國家的國內政治和國際行為之間的關係。理解世界政治,要找出國家之間政治的相同點、不同點,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政治與其他社會層面的關係。

王緝思教授還同與會嘉賓和媒體,就中美關係中諸多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他認為美國之所以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作為移民國家吸引了大量人才,並形成融合、寬容的優勢,中國的真正強大需要廣泛吸納全球人才。他表示美國總統大選不會對中美關係産生大的影響,真正影響中美關係的是中國。成熟大國需要規劃,中國要從政策的層面來考慮怎樣引導美國,使其往我們所需要的方向走。他建議觀察中美關係不能偏信,要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媒體渠道進行了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表示,王緝思教授始終以“行者”姿態,在世界範圍內行走、交流、感受,從而形成全球視野下的見解,同時用審慎的態度追求國家利益。他認為,當今世界大國實力的比拼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等各方面,如果轉化成國家戰略,最重要的可能不是一個國家做得比其他國家好,而是在日益加劇的博弈過程中少犯錯誤。

《環球時報》編委何申權表示,目前中國學者對美國根本性的判斷有爭議,包括對美國實力的判斷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意圖等,傳遞出來的聲音非常複雜,美國變得越來越陌生,中美對各自正在發生的事後知後覺,這種情況是怎麼發生的,將來會不會再發生新的變化。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共同主席何偉文認同對美國不能輕易看衰的觀點,他表示,美國GDP在2000年時佔世界比重最高,後面慢慢下來了,原因是中國上來了,但美元的地位仍很重要,國際規則還由美國主導。他同時認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中,戰略互疑非常關鍵,這是戰略性的工作,但不能簡單歸結為遏制,需要更全面地分析。他認同外交是國內政治的延續,建議從經濟方面有更多支撐,推動國際問題研究。

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明昊表示,王緝思教授跳出既有路徑思考中國的外交與對外關係,為大家研究國際關係與世界政治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方式,他贊同王教授外交政策研究要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觀點。他指出,中國面臨國內政策與國際秩序的兩個再平衡,都需要深刻、艱困的轉型。目前中國外部環境不利的因素非常多,而且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國的外交基礎也在發生變化,需要挖掘新的合作的互補性,調整對外關係。戰略不易,追求戰略的進程要不斷調整,需要更多複雜性思維,考驗的是大國的韌性。他最後強調,克制對於大國來講永遠是美德,轉型期對於中國、美國等主要力量都是重要的,需要深思、靜思。

CCG主任王輝耀總結道,這次研討會的召開非常及時和必要。中美兩國是世界上的主要力量,兩國的外交、戰略、關係至關重要。在當前這種衝突和矛盾多發的時期,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非常重要。王緝思教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大量的研究、考察、交流得出深刻的結論,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學習。他認為,中國崛起過程中,中美關係至關重要,不能出差錯。意識形態不同的情況下,中國能迅速發展,經濟佔了最大公約數,這是現在支撐中國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經濟是最大的粘合劑,要避免經濟上産生兩大陣營,從而加大對中國的挑戰。中國現在提出來亞投行、“一帶一路”,歡迎美國、日本等國加入,如果美國和日本也能積極吸引中國加入TPP或者TTIP,能使這方面保持最大的活力。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