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陳曉晨:南海“斷續線” 對中國是主權, 對美國是戰略

來源: 人大重陽 | 作者: 陳曉晨 | 時間: 2016-07-18 | 責編: 王琳_觀點

7月5日,就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前一週,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作為對話會的一位組織者和發言人,我在現場深切地感受到,中美兩國主流智庫對南海“斷續線”(俗稱“九段線”)的看法截然不同。當談論南海“斷續線”的時候,中國學者關心的是主權與歷史性權利,美國學者卻關心的是全球戰略、“東亞安全”和盟國體系。可以説,“雞同鴨講”,“不在一個頻道”,是當我們對美國主流智庫談論南海主權時的深切感受。

在開幕式上,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就強調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經營南海諸島。他還特地舉例説,中國從日本手中收復西沙、南沙等島礁是受到了麥克阿瑟將軍支援的。在會上,來自中國的智庫專家紛紛表示,中國對南海“斷續線”內的島礁擁有主權,對島礁沙洲等擁有歷史性權利,對相關水域擁有海洋權益。因此,中國的行為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主權和海洋權益。

不過,美國主流智庫並不這麼看。他們更多地將南海放在美國全球戰略大局中。美國智庫學者在南海問題上普遍有“三個堅持”:堅持“航行自由”戰略在南海的實施;堅持認為南海關係到美國在西太平洋(6.500,-0.06,-0.91%)的存在;堅持認為南海關係到美國的全球盟國體系。

由此,他們又有“三個懼怕”:懼怕中國在南海“斷續線”內加強主權的手段衝擊美國的“航行自由”,實質是軍事能力的前沿部署;懼怕中國把美國的力量逐出南海乃至逐出西太平洋;懼怕美國若在南海問題上不支援菲律賓就會暴露軟弱無力的一面,從而威脅美國全球盟國體系的“可信性”——這一點在對話中反覆為美國學者提及。

在現場,出生在南京的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StapletonRoy)和上海社科院副院長黃仁偉還就“斷續線”和歷史性權利進行了直接交鋒。芮效儉説,不要再提什麼歷史性權利,還舉出了明清“閉關鎖國”的例子,説那時中國就放棄了對南海的經營。這遭到了黃仁偉的反駁。他説,歷史性權利毫無爭議地可以追溯到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劃定了南海11段線,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秩序的一部分。

我在黃仁偉後發言,先是“反駁”了一下黃仁偉,説歷史性權利早于1947年,實際上的邏輯是日本佔領了西沙、南沙群島,劃歸日佔台灣管轄,戰後隨著光復台灣,自然就意味著收回西沙、南沙群島。然後,我重點講到,中美之間需要深層次的戰略對話。特別是,美方智庫應當從最深處理解中方對南海“斷續線”主權問題的堅持,這緣于歷史和民族的集體記憶。最後,我説,應當加強中美戰略對話的戰略性,從根本上找到中美之間在南海問題上的出路。

我願意在此説出當時沒有説出的結論:對南海“斷續線”,中國視為主權象徵,美國視為戰略威脅,但二者並非水火不容。可以找到一條出路,那就是美國尊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中國不挑戰美國在全球的地位。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