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ealogic數據公司不久前估計,今年來中國企業已完成和進行中的海外並購總額達到1108億美元,超過2015年全年的1068億美元。這些投資給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帶來多少經濟收益?給當地帶來了多少就業崗位?似乎西方媒體對這些問題有些故意“漠視”。
今年5月19日,高盛公司發佈消息稱,今年來中國已躍居全球最大的跨國並購來源國,佔全球交易總額26%,而數年前這一比重不足10%。其中一個突出特點是在美國大舉收購,從萬達收購傳奇影業(35億美元),海爾收購通用電氣家電部門(54億美元),直到中化斥資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其農業技術部門在美國)。但美國一些媒體和國會議員對此不斷發出擔憂之聲。《華爾街日報》今年2月評論稱,“中企海外收購將面臨美國政府的嚴格審查”。愛達荷州參議員布朗和格拉斯利認為“中化收購先正達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不久前,由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反對,飛利浦取消了將其照明和顯示部門Lumileds出售給一家中資財團的計劃。華潤微電子收購仙童半導體的要約也被後者以“CFIUS不可能通過為由拒絕”。除此之外,一年半前中國銀行買下曼哈頓一棟大樓作為新總部時,“中國人正在買斷美國”説法也隨之出現。
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快線突然單方面宣佈取消中美高鐵項目協議,給正在紛紛投資美國的中國企業上了很好的一課。在美國建高鐵雖然不屬於跨國並購,也不是製造業綠地投資,但同樣發出了風險警示。而且在輿論的影響下,不少西方國家民眾對中國企業的並購、投資在認識上有不小的偏差。
這些“雜音”給我們以警示,是不是應當從“增加美國就業,帶來雙贏的紮實基礎”角度看待中企在美國的投資?
中企投資為美國創造了10萬個就業崗位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不久前聯合發佈的報告給人以很好的啟示。報告對中國企業在美國各州、各行業和各議員選區的投資進行了統計,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投資先後為美國創造了10萬人就業。榮鼎集團的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在美並購額140億美元,綠地投資18億美元,合計158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30%,創歷史新高。根據2016年以來的迅猛增長勢頭,這一紀錄將被輕鬆打破。
這樣增長下去,中國企業在美國創造的就業將十分可觀。同樣按榮鼎集團數字匡算,截至2015年底,中國在美累計直接投資存量約617億美元,即每投資一億美元創造162個就業崗位。
如果離開華盛頓往下走,到各州、各市,50人就業都是大事,對此筆者深有體會。筆者在駐舊金山總領館工作期間,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市長凱茨在一次招待會上説,“我們非常感謝中國錦州的一家公司,為我們解決了11個人就業”。2001年4月5日,筆者正在駐紐約總領館工作,得知南卡州政府特地將一條路改名為“海爾大道”,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國企業命名地名。原因是海爾南卡工廠創造了200個就業崗位。
“9·11”事件後,曼哈頓遭受重創,一天筆者接到紐約州經濟部投資處主任赤坂國正熱情洋溢的電話。他對我説,自己現在臨時負責重建曼哈頓下城項目,手上掌握很多獎勵資金,希望中國企業來這裡開公司,哪怕開個小店,只要能雇人,資金就能批。同樣,筆者一次在邁阿密參加商談籌建中國商品中心項目,商業局長一聽到有可能帶來200人就業,立刻激動起來,打開抽屜,拿出一份新的地塊地圖,手指劃一塊地説,“免費。而且我們幫助雇人,你們不必操心了”。
即便不是直接投資,只要創造就業,中國企業在美國馬上會受到歡迎。2002年中遠開闢集裝箱直挂波士頓港,每次可增加6000工時就業。幾年後,來自麻省的參議員克裏(現任國務卿)在參議院提出對中遠的表彰提案,表彰其對美國就業的貢獻,得到參院一致通過。可見,創造就業在美國是件關乎政治的大事情。
最新的例子是AMC在2013年被萬達收購後,當年實現盈利,扭轉了連續三年虧損的局面。次年在紐交所上市,新創1100個就業崗位。如果從2016年起平均每年新增投資200億-250億美元,就意味著每年可新創造3.65萬個就業崗位,到2025年累計創造46.5萬崗位。這對美國經濟和社會將是極大的利好。
中企同美企遵從同樣的並購邏輯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大舉海外並購,是企業自身全球化發展的需要。海爾為什麼收購GE家電部門?因為海爾在世界各地已基本完成家電産業鏈佈局,唯美國本土不足。收購GE家電部門後,可以獲得全美85%的郵區新客戶,和24小時內到達140個區域中心的服務網路。GE為什麼要出售?因為需要産業結構調整,尋求盈利更高的領域。
實際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水準總體仍然較低。全球海外資産總額最高的是GE,2013年底達到3311.60億美元。海外佔其資産總額50.4%,銷售總額52.0%。埃克森美孚這兩個比例則分別是66.6%和69.1%。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經濟規模、最大的市場容量、最先進的科技教育水準和最大的金融資源。中國企業在美國並購,正如美國企業在全球並購一樣,是非常合乎邏輯的客觀規律,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球跨境投資(包括並購和綠地投資)總存量為26.03萬億美元,其中流入美國5.4萬億美元,佔五分之一強;累計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1200萬。最大來源國是英國,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即便按照每年200億-250億美元的投資流量,到2025年累計投資存量將達到2800億-2900億美元,仍不足英國目前水準的60%,而我國經濟總量相當於英國的四倍。因此,中國企業的跨國並購,包括在美國的並購,高潮只剛剛開始。美國應當張開雙臂,真誠地歡迎中國企業並購和綠地投資。
中國企業則可更深度地同美國地方政府、合作夥伴展開闔作,把一項項投資落到實處,真正有利於自身和被收購方發展,有利於當地創造就業和稅收,以此逐漸改變媒體和民眾對中企投資的印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