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相均泳:創新金融合作護航“一帶一路”遠行

來源: 人大重陽 | 作者: 相均泳 | 時間: 2016-07-15 | 責編: 王琳_觀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指出,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到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範圍和規模。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共同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建,有關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開展磋商。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深化中國-東盟銀行聯合體、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務實合作,以銀團貸款、銀行授信等方式開展多邊金融合作。支援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符合條件的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鼓勵在沿線國家使用所籌資金。

“一帶一路”下金融合作特點突出

“金融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部分,是‘一帶一路’戰略能夠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金融合作首先體現在沿線國家內部或與國際金融機構之間展開的跨境金融合作,以滿足沿線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需求和金融服務需求。其次,還體現在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方面,如提升人民幣在沿線國家商品貿易、基礎設施融資和其他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使用率,拓展沿線國家及其他經濟體間的人民幣貿易結算、貨幣互換和投資信貸等業務。最後,金融合作還可強化‘一帶一路’區域內金融監管合作,幫助及時識別、研究和防範金融風險。”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相均泳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相均泳認為,目前金融合作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一帶一路”金融合作是一種多層次合作,既包括中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發起的多邊金融機構、國內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和資本市場的合作,也包括現有的國際和區域性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並且還包括支付、結算、清算等其他金融服務合作和金融監管合作。其次,國內政策性金融機構是“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先導和主力,是大中型、中長期戰略性項目的主要支援機構。此外,中國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國際金融監管合作以及國際金融監管規則制定。中國發起的多邊金融機構是“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主要平臺和後續支撐,適合參與推動重要項目的前期籌備和融資啟動工作。另外,人民幣在逐步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泛接受,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進程將大大加快。

金融合作成績明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國銀行業正通過完善海外網路佈局、創新産品服務、推動重大項目信貸支援等,不斷提高跨境金融服務能力,並加強風險防控,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援。

中國進出口銀行新聞發言人代鵬曾指出,作為以支援進出口貿易、助力企業走出去、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為己任的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援“一帶一路”建設是進出口銀行的職責所在。

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國家開發銀行“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儲備庫的項目投資總額超過8000億美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已承諾貸款416個“一帶一路”項目,貸款額1567億美元。截至2015年底,中國進出口銀行有貸款餘額的“一帶一路”項目1000多個,在沿線國家貸款餘額超過5200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孫平曾指出,尤其在一些資金投入大、風險高、運作週期長,但又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或社會效益的領域,政策性資金的先期投入和引導作用就更為重要,發揮著“敲門磚”、“助推器”和“放大器”的作用。

相均泳指出,多邊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發力。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即將啟動首批資助項目,主要是中亞和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項目,並有望在6月份得到批准。絲路基金也已經啟動首個投資項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能源項目。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已經于2015年7月21日在上海正式開業,重點資助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孫平曾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階段,政府財力有限,加之國內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發展相對緩慢,整體跨境金融合作層次較低,普遍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亟需外部金融力量的支援。

數據顯示,商業銀行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信貸、投資、發債、基金、上市融資、結算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11家中資銀行在“一帶一路”沿線的23個國家設立了55家一級分支機構。其中,中行明確要在三年內支援“一帶一路”區域1000億美元授信;建行提出“一帶一路”項目2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需求,工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儲備項目的投資總額近1600億美元。

相均泳認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還有利地促進了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的進展。2015年上半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過2.6萬億元,佔上半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量的78%。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截至2015年,中國已經與15個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以促進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最近,人民幣清算行進一步拓展,達到14家,其中7家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據悉,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銀監會已與27個“一帶一路”國家的金融監管當局簽署了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或合作換文。相均泳表示,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在積極拓展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金融監管合作。此外,中國保監會加強與國際保險監管管理協會的聯繫,積極推動並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保險監管合作。

跨越阻礙積極促進創新金融合作

在合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資金不足等問題,如何解決相關問題,相均泳表示,首先,應當積極推進為“一帶一路”資金服務的新平臺和新模式。一方面,推動亞洲基礎設施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已成立的機構加大支援力度,另一方面應當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等新多邊金融機構的成立。其次,應當積極爭取已有的區域性和國際性組織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部分資金。此外,可以推動跨境基礎設施資産證券化,鼓勵國內乃至沿線私人資本參與“一帶一路”跨境基礎設施的投資。另外,還可以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合作(PPP),吸引各國政府和私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吸引長期投資者投資基礎設施PPP項目。

不過,相均泳也指出,在合作時也應當要注意各種潛在的風險。首先,應當注意存在的政治風險。“一帶一路”經過全球多個高風險地帶,部分沿線國家存在地區局勢緊張、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勢力及跨境犯罪等情況。同時,很多國家還面臨著領導人交接、國內政治轉型、民族衝突等多重矛盾。其次,還應該注意防範經濟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貿易保護主義仍然嚴重,關稅及非關稅壁壘依然很高,對外匯管制較為嚴重。同時,也應當注意社會風險。“一帶一路”沿線有眾多典型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和多宗教信仰的國家或地區,這或將成為我國企業在經營時要面臨的嚴峻挑戰。此外,還應注意制度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眾多,金融發展水準、投融資制度、貨幣制度、信用體系以及金融監管情況都千差萬別,因此,推進金融合作絕非易事,推進過程或將困難重重。

目前,在“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也逐漸出現創新金融合作。相均泳表示,中國推動建立了“一帶一路”資金服務的新平臺和新模式,包括已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以及推進中的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等新多邊金融機構。中國推動成立的多邊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較低,資金實力較為雄厚,投資策略比較靈活,既可以支援大型項目,也可以參與一些中小項目;既可以開展債券投資,也可以進行股權投資,同時,由於其自身股權具有多元化特徵,在一些多邊項目或者較為敏感的項目中也更容易被各方所接受,適於參與推動項目的前期籌備和融資啟動工作。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