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楊立雄:中國社會的養老焦慮被放大了

來源: 人大重陽 | 作者: 楊立雄 | 時間: 2016-07-15 | 責編: 王琳_觀點

近年來,從雙轉制到養老基金再到延遲退休年齡,每一個涉及養老問題話題無不牽動著國人的心。這一方面反映了公民參與意識的增強和對自身利益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公眾的養老焦慮情緒在增強。

老齡化加速和養老方式的劇變是産生養老焦慮的重要原因。傳統社會在國家層面強調以孝治國,老年人處於家庭權力結構上層,掌握家庭資源,多數家庭足以支援養老,因而養老從未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和家庭規模的縮小,老年贍養比快速上升,子女養老負擔加重;空巢家庭比例迅速增加,家庭成員養護缺失,社會化的養老服務也未建立起來,養老悲劇時有發生,養老焦慮情緒在全社會瀰漫。

養老金制度長期未定型也是産生養老焦慮的主要因素。自上世紀50年代起,我國開始建立現代養老金制度,但時至今日這一制度仍遠未完善。期間,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並進行了多次“範式”改革,包括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雙軌制,以及即將進行退休年齡改革等。“參數式”的養老金改革也從未間斷,包括調整計發辦法、養老基金入市、降低繳費率等。頻繁的改革和修補,打破了公眾長期形成的養老預期,增加了不確定性風險,加重了養老的心理焦慮。

媒體的非理性報道對養老焦慮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譬如片面渲染極少數養老機構“一床難求”,而不去分析多數養老機構床位空置;大量報道“以房養老”的好處,而不去分析其在中國的不適應性;片面誇大某些地區的養老基金虧空,而不去分析整體的盈餘等等。

要緩解公眾的養老焦慮,首先應正確看待中國的老齡化。中國自2000年整體進入老齡化國家行列,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8821萬人增至2014年的1.38億人,老年人口比例從7%上升到10.1%。與老齡化較嚴重的國家相比,中國的老齡化仍然較為樂觀。2014年,經合組織的平均老齡化水準為16%,其中日本、義大利和德國的老齡化水準分別達到24.15%、20.64%和20.63%,中國與這些國家相比,還處於較為年輕的階段。而且這些國家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我國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手段應對老齡危機。

其次,儘快促進養老金制度定型並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養老金制度一旦公佈,就應儘快促進其穩定定型,以便公眾形成穩定的養老預期。從世界範圍看,只有極少數國家對其養老金制度進行較為激進的“大拆大建”式的改革,多數國家往往選擇“參數式”改革,以避免打破公眾長期形成的養老預期。目前,我國應儘快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完善養老金調整機制,並及時發佈延遲退休方案,穩定公眾養老預期。另外,要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糾正“重市場輕福利”“重城市輕農村”等偏向,把養老服務對象從城鎮擴展到農村,把服務重心從機構養老轉到居家養老,加大政府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促進養老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平性。

最後,媒體要客觀理性報道和分析養老問題。養老制度安排相對較為複雜,對養老問題進行報道和分析,需要具有基本的養老專業知識。媒體報道養老問題時,應掌握基本的養老理論知識,熟悉現行養老政策;涉及到較為專業的知識時,多采訪相關專家和專業人士,對不同的觀點和聲音,要理性分析,並客觀報道;不要被民粹主義和所謂的“民意調查”所綁架,更不能為吸引眼球和追求轟動效應,片面解讀,誤導公眾。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