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

海峽兩岸智庫論壇舉行 智庫建設走向重“質”新階段

發佈時間: 2015-04-16 13:45:55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李永傑    責任編輯: 張林

智庫建設走向重“質”新階段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就智庫建設發表過多次重要論述。今年初,中央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更是為我國的新型智庫建設指明瞭方向。4月10日,由廣州市臺辦指導,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台灣民主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首屆“穗臺智庫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以“全球化與新型智庫建設”為主題,來自穗臺兩地的眾多學者參加研討。

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道路

近年來,我國智庫發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績,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總體而言,我國智庫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發展空間巨大。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珺表示,從智庫的研究成果上來看還存在研究重復的多,提供描述性研究的多,超前性決策諮詢研究成果少;解釋政策的多,發現政策實施中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的少;總結政策實施經驗的多,揭示教訓的少等問題,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王珺提出,高品質智庫建設必須要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路子,即堅持以服務決策為核心的建設方向,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從問題出發。此外,還要體現時代特點和遵循現代智庫的發展規律,以有效的成果為導向、以人才為核心、以項目為平臺。

“由於城市社科院具有熟悉地情的天然優勢,因此開展應用對策研究,服務於當地市委、市政府得心應手。”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院長郭凡表示,大多數城市社科院還肩負著當地社科團體培育和推動、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城市社科院是我國數量眾多的地方綜合性社會智庫,是一支很值得重視的智庫隊伍,其發展定位也正逐步向建設現代新型智庫轉變。

高校智庫綜合研究優勢不容忽視。與會學者表示,高校在建設新型智庫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這主要體現在:強勢研究領域與優勢學科互為倚重,長期積累;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有利於解決多個學科綜合問題和大數據時代複雜的資料採集的技術問題。

以海峽兩岸智庫交流應對區域化、全球化

“智庫的相關研究的意義在於提供對策諮詢,引導社會思潮,探求和形成新的政策思想。”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看來,在未來海峽兩岸的交流發展中,海峽兩岸智庫應扮演三種角色:扮演排除兩岸政治因素糾葛的角色、扮演支援兩岸政策前瞻運作的角色、扮演促進兩岸合作的角色。此外,他還建議海峽兩岸智庫儘快建立起“機制化”交流,相互發揮所長,共同應對全球化及區域化的發展趨勢。

中國台灣思想庫與大陸智庫已有定期溝通管道,未來海峽兩岸應該如何將其再深化?對此,邵宗海認為,海峽兩岸智庫應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勇於面對敏感議題,相互理解及諒解,建立起官方、半官方和民間交流制度,形成多邊對話機制,就不同的議題積極尋求“研究及合作”,共同促進海峽兩岸智庫合作交流。

評 論

中國社會科學報